CN218931522U - 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1522U
CN218931522U CN202223361626.4U CN202223361626U CN218931522U CN 218931522 U CN218931522 U CN 218931522U CN 202223361626 U CN202223361626 U CN 202223361626U CN 218931522 U CN218931522 U CN 218931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eams
double
girder
beams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616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党继辉
何朝刚
高锋
汪海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otu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otu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otu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otu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616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1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1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1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包括两个门型安装架以及两根主梁,两个门型安装架沿着主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两根主梁相互平行的在连接在门型安装架顶部,两个门型安装架的底部分别连接有大车行走机构;还包括悬挂梁组件,悬挂梁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部滑动连接在两根主梁的下端,各连接部上均设置有用于驱使悬挂梁组件沿着主梁长度方向滑行的驱动组件,且悬挂梁组件的中部连接有电动葫芦。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集悬挂式起重机和双梁门式起重机为一体,有效提升起重机的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航吊、吊车。通常可以分为门式起重机和悬挂式起重机。
门式起重机又叫龙门吊,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料场货、散货的装卸作业。门式起重机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港口货场得到广泛使用。现有的双梁门式起重机一般是用于露天货场进行货物的装卸吊运,此类起重机的吊运主要依靠龙门架下方的大车行走机构来实现重物的大距离吊运,而滑动设置在龙门架主梁上的吊车小车则是进行小范围的位置调节。
另外的,悬挂式起重机通常是安装在固定的厂房屋顶结构上,上方固定工字钢作为悬挂式起重机行走轨道,不必再安装承轨梁和轨道,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和节省厂房空间;并且此类起重机的大距离吊运则是通过吊车小车在轨道梁上的行走实现。
换句话说,常规普通的门式起重机或者悬挂式起重机在现有技术和产品中,是属于两种类型的起重机,因为两者的适用范围以及功能完全不相同,但是由于在某些特定场合,需要同时使用具有上述两种设备的功能,由于目前还没有集悬挂式起重机和门式起重机功能和优点为一体的起重设备,导致在某些特定场合下无法满足客户的特殊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集悬挂式起重机和双梁门式起重机为一体,有效提升起重机的应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包括两个门型安装架以及两根主梁,两个所述门型安装架沿着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两根所述主梁相互平行的在连接在所述门型安装架顶部,两个所述门型安装架的底部分别连接有大车行走机构;还包括悬挂梁组件,所述悬挂梁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根所述主梁的下端,以使得所述悬挂梁组件悬挂式的连接于所述主梁的下端;各所述连接部上均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悬挂梁组件沿着所述主梁长度方向滑行的驱动组件,且所述悬挂梁组件的中部连接有电动葫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双梁门式起重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在两个门式安装架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相应的大车行走机构,即整个起重机结构通过大车行走机构实现长距离吊运,另外的,在两个门式安装架顶部设置两根主梁,以形成双梁轨道结构,并且在两根主梁的下端悬挂式连接有一个悬挂梁组件,而在悬挂梁组件的中部位置连接有电动葫芦;并且悬挂梁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相应的连接部与两根主梁滑动连接,并且在连接部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整个悬挂梁组件在主梁上的滑移,从而通过电动葫芦的实现重物的灵活起重吊装,起到悬挂起重机的效果;即本实用新型中的门式起重机有效结合了门式起重机与悬挂式起重机的特点,充分提升应用范围。
作为改进的,所述悬挂梁组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沿所述门型安装架宽度方向延伸的悬挂主梁,两根所述悬挂主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根悬挂端梁连接固定,且两根所述悬挂端梁位于所述主梁的两侧;两根所述悬挂主梁的中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电动葫芦的安装架。上述改进结构中,悬挂梁组件由两根悬挂主梁和四根悬挂端梁拼装而成,结构牢固;并且在通过安装架实现电动葫芦的安装固定,结构稳定,安装方便。
再改进的,各所述连接部均包括两组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两端的滚轮组件,每一组所述滚轮组件均包括滚轮支架以及至少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滚轮支架两侧的滚轮;每根所述主梁的下端设置有延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底板,且所述安装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超出所述主梁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形成两个安装裙板,每一组所述滚轮组件的对称设置的滚轮分别滚动配合在两个所述安装裙板上端;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使所述滚轮组件在所述安装裙板上滚动。上述改进结构中,悬挂梁组件两端分别通过两组滚轮组件滑动配装在主梁的下端,有效保证悬挂结构的稳定性,并且在相应的驱动组件作用下,悬挂梁组件能够沿着主梁长度方向自动行走,实现物体沿着主梁长度方向的吊装运输。
再改进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滚轮支架外壁上,用于驱使至少一个滚轮在安装裙板上滚动,以形成主动轮。上述改进结构中,驱动悬挂梁组件行走的机构选用电机,驱动力稳定,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
再改进的,两根所述主梁的上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杆,若干所述支撑杆沿所述门型安装架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上端铺设有可收纳的遮阳膜。上述改进结构中,在两根主梁上端还设置了具有遮阳遮雨功能的遮阳膜,起到保护悬挂梁组件行走机构的作用,另外的还能为工人在恶略的天气环境下工作提供了一道屏障。
再改进的,每个所述门型安装架均包括水平连接梁,所述水平连接梁的两端均设置有竖向支撑梁,两根所述竖向支撑梁的顶端分别与两根所述主梁连接,且两根所述主梁之间与两根所述竖向支撑梁对应的位置连接有加强横梁。上述改进结构中,门式安装架顶部省去了自身的横梁,采用直接与主梁连接的方式,并且在两根主梁之间与两根竖向支撑梁对应的位置连接有加强横梁,简化安装架结构,同时能够保证结构强度。
再改进的,两根所述主梁的上端与各所述竖向支撑梁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竖向加固杆,各所述竖向加固杆上端沿着所述主梁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的连接有斜拉杆,两根所述斜拉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主梁上端面。上述改进结构中,竖向加固杆以及斜拉杆的设置同样有效增强整个主梁结构的强度性能。
再改进的,两根所述主梁的宽度方向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蜂窝孔。上述改进结构中,主梁侧壁上蜂窝孔设置实现了一定的减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梁门式起重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悬挂梁组件安装有电动葫芦的结构示意图(未安装驱动电机);
图3为图2中结构的俯视图(安装驱动电机);
图4为图1中的X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双梁门式起重机安装部分遮阳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梁;2、大车行走机构;3、悬挂梁组件;3.1、悬挂主梁;3.2、悬挂端梁;3.3、安装架;4、电动葫芦;5、滚轮支架;6、滚轮;7、安装裙板;8、驱动电机;9、支撑杆;10、遮阳膜;11、水平连接梁;12、竖向支撑梁;13、加强横梁;14、竖向加固杆;15、斜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上端”、“下端”、“中部”、“两侧”、“外壁”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包括两个门型安装架3.3以及两根主梁1,并且两个门型安装架3.3沿着主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两根主梁1相互平行的在连接在门型安装架3.3顶部。
该双梁门式起重机还包括悬挂梁组件3,悬挂梁组件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根主梁1的下端,以使得悬挂梁组件3悬挂式的连接于主梁1的下端;并且各连接部上均设置有用于驱使悬挂梁组件3沿着主梁1长度方向滑行的驱动组件,且悬挂梁组件3的中部连接有电动葫芦4;优选的,电动葫芦4采用单卷筒变频起升机构。
具体的,如图2、3所示,悬挂梁组件3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沿门型安装架3.3宽度方向延伸的悬挂主梁3.1,两根悬挂主梁3.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根悬挂端梁3.2连接固定,且两根悬挂端梁3.2位于主梁1的两侧;另外的,两根悬挂主梁3.1的中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电动葫芦4的安装架3.3。更加具体的,上述结构中各连接部均包括两组设置在连接杆两端的滚轮6组件,每一组滚轮6组件均包括滚轮支架5以及至少两个对称设置在滚轮支架5两侧的滚轮6;每根主梁1的下端设置有延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底板,且安装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超出所述主梁1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形成两个安装裙板7,如图4所示,每一组滚轮6组件的对称设置的滚轮6分别滚动配合在两个安装裙板7上端;驱动组件用于驱使滚轮6组件在安装裙板7上滚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一组滚轮6组件均包括四个滚轮6,并且每一个滚轮支架5的两侧设置两个滚轮6,即在悬挂梁组件3的两端均设置八个滚轮6,并且八个滚轮6呈对称的两排分别,并且滚动配合在主梁1下端的两个安全裙板上,在实现悬挂梁组件3移动的同时,充分保证悬挂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两根悬挂主梁3.1为“工”字钢。
另外的,上述结构中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8,并且驱动电机8连接在滚轮支架5外壁上,用于驱使至少一个滚轮6在安装裙板7上滚动,以形成主动轮。当然,为了使得悬挂梁组件3能够沿着主梁1更加灵活的滑行,在每一个滚轮支架5的外壁上均设置一个驱动电机8,以提供更加稳定的驱动力。
再一方面的,如图5所示,在两根主梁1的上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杆9,若干支撑杆9沿门型安装架3.3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主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的上端铺设有可收纳的遮阳膜10,使其具有遮阳遮雨功能,主要起到防护驱动电机8以及电动葫芦4的作用;另外的还为工人在恶略的天气环境下工作提供了一道屏障;本实施例中遮阳膜10采用耐高温、耐老化的膜材料,使用寿命长;当然为了保持造型美观,遮阳膜10颜色还可以多样化设计。
另外的,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优化整体门式起重机的结构,每个门型安装架3.3均包括水平连接梁11,水平连接梁11的两端均设置有竖向支撑梁12,两根竖向支撑梁12的顶端分别与两根主梁1连接,且两根主梁1之间与两根竖向支撑梁12对应的位置连接有加强横梁13,在两根主梁1两端之间同样连接有加强横梁13,以充分保证双梁结构的稳定性。具体的,此结构中在每一个水平连接梁11的底部设置有大车行走机构2,用于驱使整个门型安装架3.3的平移,此处的大车行走机构2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展开赘述。
由于上述结构中,门型安装架3.3的上端省去了自身的横梁,采用直接与主梁1连接的方式,因此为了进一步增加整个门式起重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在两根主梁1的上端与各竖向支撑梁12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竖向加固杆14,各竖向加固杆14上端沿着主梁1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的连接有斜拉杆15,两根斜拉杆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主梁1上端面,如图1所示,即在两根主梁1的上端同时增加了四个呈三角形的加强结构,提升整体起重机结构强度。
另外的,本实施例中,两根主梁1的宽度方向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蜂窝孔,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减重重量。
虽然本实用新型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包括两个门型安装架(3.3)以及两根主梁(1),两个所述门型安装架(3.3)沿着所述主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两根所述主梁(1)相互平行的在连接在所述门型安装架(3.3)顶部,两个所述门型安装架(3.3)的底部分别连接有大车行走机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挂梁组件(3),所述悬挂梁组件(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根所述主梁(1)的下端,以使得所述悬挂梁组件(3)悬挂式的连接于所述主梁(1)的下端;各所述连接部上均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悬挂梁组件(3)沿着所述主梁(1)长度方向滑行的驱动组件,且所述悬挂梁组件(3)的中部连接有电动葫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梁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梁组件(3)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沿所述门型安装架(3.3)宽度方向延伸的悬挂主梁(1),两根所述悬挂主梁(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根悬挂端梁(3.2)连接固定,且两根所述悬挂端梁(3.2)位于所述主梁(1)的两侧;两根所述悬挂主梁(1)的中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电动葫芦(4)的安装架(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梁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部均包括两组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两端的滚轮(6)组件,每一组所述滚轮(6)组件均包括滚轮支架(5)以及至少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滚轮支架(5)两侧的滚轮(6);每根所述主梁(1)的下端设置有延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底板,且所述安装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超出所述主梁(1)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形成两个安装裙板(7),每一组所述滚轮(6)组件的对称设置的滚轮(6)分别滚动配合在两个所述安装裙板(7)上端;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使所述滚轮(6)组件在所述安装裙板(7)上滚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梁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连接在所述滚轮支架(5)外壁上,用于驱使至少一个滚轮(6)在安装裙板(7)上滚动,以形成主动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梁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主梁(1)的上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杆(9),若干所述支撑杆(9)沿所述门型安装架(3.3)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主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上端铺设有可收纳的遮阳膜(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梁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门型安装架(3.3)均包括水平连接梁(11),所述水平连接梁(11)的两端均设置有竖向支撑梁(12),两根所述竖向支撑梁(12)的顶端分别与两根所述主梁(1)连接,且两根所述主梁(1)之间与两根所述竖向支撑梁(12)对应的位置连接有加强横梁(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梁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主梁(1)的上端与各所述竖向支撑梁(12)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竖向加固杆(14),各所述竖向加固杆(14)上端沿着所述主梁(1)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的连接有斜拉杆(15),两根所述斜拉杆(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主梁(1)上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梁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主梁(1)的宽度方向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蜂窝孔。
CN202223361626.4U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 Active CN218931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1626.4U CN218931522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1626.4U CN218931522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1522U true CN218931522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6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61626.4U Active CN218931522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1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3105B (zh) 箱梁桥悬臂施工挂篮主桁***及其使用方法
CN102267664A (zh) 梁吊法安装桥式起重机的方法和该方法的用途
CN218931522U (zh) 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
CN201567164U (zh) 大垮度自行式塔式起重机
CN101440660B (zh) 一种导轨式附着升降脚手架
CN112224221A (zh) 车架以及空中运输车辆
CN204508623U (zh) 一种用于船台协同作业的锤型门座起重机
CN215048164U (zh) 岸桥
CN113602826B (zh) 一种轨桥一体捷运***及翻坝运输***
CN212374745U (zh) 一种低净空钢筋笼起吊装置
CN201141203Y (zh) 一种导轨式附着升降脚手架
CN101920913A (zh) 自行式大跨度塔式起重机
CN104671119A (zh) 一种用于船台协同作业的锤型门座起重机
CN107747280A (zh) 整孔架设钢管混凝土桁架梁的架桥机
CN210439160U (zh) 用于钢桥梁悬拼施工的行走式挂篮
CN101446118A (zh) 幕墙移板支架
SU781257A1 (ru) Шлюзовый кран
CN221027294U (zh) 一种屋面大跨度钢结构钢梁施工用双梁桁车
CN111847264A (zh) 低净空钢筋笼起吊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8969804U (zh) 一种用于扩宽既有桥梁的装备
CN109532619A (zh) 落地装卸式交换车型及装卸方法
CN213676650U (zh) 车架以及空中运输车辆
CN216686146U (zh) 一种砼运输***
CN214828467U (zh) 一种自行式块件吊装运输设备
CN215101540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的防脱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