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9187U - 电池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9187U
CN218919187U CN202223000931.0U CN202223000931U CN218919187U CN 218919187 U CN218919187 U CN 218919187U CN 202223000931 U CN202223000931 U CN 202223000931U CN 218919187 U CN218919187 U CN 218919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heat dissipation
flexible circuit
batter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009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富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009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9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9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9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和终端设备,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所述电池包括:电芯组件和电路组件。该电路组件包括保护电路板和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与保护电路板贴合,且第一柔性电路板与保护电路板贴合的区域中具有多个散热孔。该多个散热孔能够在垂直于保护电路板的板面的方向上,对保护电路板进行散热,可以降低保护电路板和第一柔性电路板贴合对整体散热带来的影响,提高了电路组件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电池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能的器件,其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供电。
相关技术中的电池包括电路组件与电芯,电路组件包括保护电路板以及与保护电路板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英文: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其中,保护电路板与电芯电连接,柔性电路板用于和手机等终端设备中的充放电结构电连接。柔性电路板与保护电路板贴合在一起,以减少电路组件在终端设备中的占用空间。
但是,上述电路组件中的柔性电路板和保护电路板贴合,导致电路组件的散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和终端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芯组件和电路组件;
所述电路组件包括保护电路板和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保护电路板位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一端,且所述保护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电芯组件电连接;
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与所述保护电路板贴合,且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保护电路板贴合的区域中具有多个散热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包括沿远离所述保护电路板的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保护层、功能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散热孔贯穿所述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导电线路。
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散热区和第二散热区,所述保护电路板包括保护板主体和位于所述保护板主体上的电子元件;
所述电子元件位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散热区和所述保护板主体之间,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散热区的至少部分与所述保护板主体贴合;
所述第一散热区中的多个散热孔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散热区中的多个散热孔的密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区中的多个散热孔阵列排布,所述第二散热区中的多个散热孔阵列排布;
所述第二散热区中的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散热区中的第二距离之间的比值范围为5~25,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二散热区中相邻的两个散热孔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散热区中相邻的两个散热孔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散热孔包括第一通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的金属填充块。
可选地,所述散热孔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两端的金属散热环,所述金属散热环围绕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金属填充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多个散热孔中距离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边缘最近的散热孔,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0.25毫米。
可选地,所述电路组件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保护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电芯组件贴合,且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中与所述电芯组件贴合的区域中具有多个散热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三散热区和第四散热区,所述电芯组件包括电芯主体以及至少两个极耳,所述至少两个极耳分别与所述电芯主体和所述保护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芯主体具有中心区域和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包括所述电芯主体的几何中心;
所述第三散热区与所述至少两个极耳中的一个极耳层叠设置,所述第三散热区还与所述中心区域的至少部分层叠设置,所述第四散热区与所述***区域的至少部分层叠设置;
所述第三散热区中的多个散热孔的密度大于所述第四散热区中的多个散热孔的密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壳体和上述的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提供了一种包括电芯组件和电路组件的电池。该电路组件包括保护电路板和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与保护电路板贴合,且第一柔性电路板与保护电路板贴合的区域中具有多个散热孔。该多个散热孔能够在垂直于保护电路板的板面的方向上,对保护电路板进行散热,可以降低保护电路板和第一柔性电路板贴合对整体散热带来的影响,提高了电路组件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的另一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池中的一种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第一柔性电路板沿A1-A2位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柔性电路板和保护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第一柔性电路板和保护电路板沿B1-B2位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孔与电路组件散热效果的关系示意图;
图8是图3所示的第一柔性电路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散热孔沿C1-C2位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柔性电路板和电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电池10可以包括:电芯组件11和电路组件12。其中,电路组件12可以包括保护电路板121和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保护电路板121可以位于电芯组件11的一端,且保护电路板121可以分别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和电芯组件11电连接。
如图2所示,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10的另一个面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至少部分可以与保护电路板121贴合,以减少电路组件12的占用空间。
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与保护电路板121贴合的区域中具有多个散热孔13。可以通过在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上设置散热孔13,使得保护电路板121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孔13快速传导至第一柔性电路板122远离保护电路板121的一侧的区域中。换句话说,通过在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上设置散热孔13,可以提升电路组件12的在第一方向上的散热能力,该第一方向可以为垂直于保护电路板121的板面的方向。从而可以降低电池10的整体温度,延长电池10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电芯组件和电路组件的电池,该电路组件包括保护电路板和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与保护电路板贴合,且第一柔性电路板与保护电路板贴合的区域中具有多个散热孔。该多个散热孔能够在垂直于保护电路板的板面的方向上,对保护电路板进行散热,可以降低保护电路板和第一柔性电路板贴合对整体散热带来的影响,提高了电路组件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如图2所示,保护电路板121中设置有保护电路,可以用于避免电芯组件11出现过充、过放、过流以及短路等损害电芯组件11的现象,以对电芯组件11进行保护。示例性的,通过将电芯组件11与保护电路板121电连接,在电芯组件11达到充满的状态时,保护电路板121能够停止对电芯组件11的充电,从而保护电芯组件11。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上可以具有电流传导路径,以与终端设备中的充放电结构电连接,对电芯组件11进行充放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护电路板121可以具有相对的第一面s1和第二面s2,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可以为弯折的柔性电路板,在装配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一端与保护电路板121的第一面s1焊接,并将第一柔性电路板122进行弯折后贴附在保护电路板121的第二面s2上。即就是,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至少部分可以分别与保护电路板121的第一面s1和第二面s2贴合。
如图3所示,图3是图1所示的电池10中的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可以包括连接的第一板体122d和第一连接器122e,保护电路板121的第一面s1上具有焊盘,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第一板体122d的一端可以焊接在保护电路板121的第一面s1的焊盘上,以使得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与保护电路板121电连接。并由保护电路板121的第一面s1翻折到保护电路板121的第二面s2后,贴合在保护电路板121的第二面s2上。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第一板体122d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连接器122e电连接,以便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可以与终端设备中的其他元器件电连接。
如图3所示,第一柔性电路板122还包括弯折区1223,该弯折区1223中可以不设置散热孔13,以使得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强度较高,避免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在弯折的过程中存在从散热孔13处撕裂的风险。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可以与保护电路板121的通过胶纸贴合固定。此外,第一柔性电路板122还可以与保护电路板121之间通过压接扣连接,压接扣可以位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22远离保护电路板121的一侧,压接扣的两端可以和保护电路板121固定连接,且压接扣还可以和第一柔性电路板122接触,如此,可以通过压接扣将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压紧于保护电路板121上,进而保证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可以与保护电路板121的紧密连接。
图4是图3所示的第一柔性电路板122沿A1-A2位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3和图4,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可以包括沿远离保护电路板121的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保护层122a、功能层122b和第二保护层122c,散热孔13能够贯穿功能层122b。功能层122b可以包括导电线路,以用于传导电信号。第一柔性电路板122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以及可挠性的印刷电路板,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以缩小自身体积。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上可以包括两根电源线(图中未示出)和两根信号线SD1,两根信号线SD1位于两根电源线在垂直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2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其中,电源线的宽度大于信号线SD1的宽度,散热孔13可以设置在电源线上,且避开信号线SD1。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可以为L形电路板,可以包括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长度方向可以和保护电路板12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部分的长度方向可以和保护电路板121的长度方向垂直,上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21的长度方向可以指第一部分的长度方向或者第二部分的长度方向。
功能层122b可以分别与第一保护层122a和第二保护层122c通过胶层粘接,第一保护层122a和第二保护层122c也可以通过喷涂的方式粘附于功能层122b上。功能层122b可以包括沿远离保护电路板121的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导电层122b1、基材层122b2和第二导电层122b3,第二导电层122b3和第二导电层122b3可以均为镀铜层。第一导电层122b1和第二导电层122b3中具有导电线路。
散热孔13能够贯穿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功能层122b,可以使得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在垂直于保护电路板121的板面的方向上的散热性较好。同时,在功能层122b的两侧设置第一保护层122a和第二保护层122c,可以保护功能层122b内部的导电线路不受外界干扰,即可以在提高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散热能力的基础上,保证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性能。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和保护电路板121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5。图5中还示出了沿第二方向f2看向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和保护电路板12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方向f2为平行于保护电路板121的板面的方向。可选地,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可以包括第一散热区1221和第二散热区1222,保护电路板121可以包括保护板主体1211和位于保护板主体1211上的电子元件1212。
电子元件1212可以位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第一散热区1221和保护板主体1211之间,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第二散热区1222的至少部分与保护板主体1211贴合。并且,第一散热区1221中的多个散热孔13的密度大于第二散热区1222中的多个散热孔13的密度。
图6是图5所示的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和保护电路板121沿B1-B2位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6。保护电路板121可以包括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还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精密电阻等电子元件1212,用于为电芯组件11提供过充保护、过放保护、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由于保护电路板121上设置有电子元件1212的区域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相较于保护电路板121上未设置电子元件1212的区域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多。因此,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与保护电路板121上的电子元件1212贴合的区域的散热孔13的密度可以较大,以使得密度较大的第一散热区1221的散热效果较好,进而使得保护电路板121上的电子元件1212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出。
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可以通过胶纸14与保护电路板121固定连接,保护电路板121中的电子元件1212可以通过焊锡15与保护电路板121的保护板主体1211固定连接。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孔13与电路组件12散热效果的关系示意图。从图7中可以看出,在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上设置散热孔13,当散热孔13的数量越多,散热孔13的孔径越大,电路组件12的法向导热系数越大,该法向导热系数是指电路组件12在垂直于保护电路板121的板面的方向上的散热效果,法向系数越大,保护电路板121上的电子元件1212的温度就越低,表示电路组件12的散热效果就越好。但是,散热孔13的数量过多,或者散热孔13的数量过大,将衰减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在平行于保护电路板121的板面的方向上的散热能力,并且,将使得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出现较易撕裂的问题。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与保护电路板121上的电子元件1212贴合的区域设置密度较大的散热孔13,在其他区域(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和保护电路板121的保护板主体1211的区域)中设置密度较小的散热孔13,这样能够提升电路组件12在垂直于保护电路板121的方向上的散热能力的同时,确保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强度,使得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不易撕裂,且避免对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在平行于保护电路板121的板面的方向上的散热能力造成影响。从而可以在提高电池10的散热能力的同时,确保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使用安全。
图8是图3所示的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局部E1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8。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第一散热区1221中的多个散热孔13可以阵列排布,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第二散热区1222中的多个散热孔13也可以阵列排布。
即就是,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第一散热区1221和第二散热区1222中均可以包括多个目标区域,该目标区域可以为避开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上的信号线SD1的区域,目标区域中的多个散热孔13可以排成多行多列,其中,多个散热孔13的行方向和列方向可以垂直,且行方向可以与信号线SD1的延伸方向平行。目标区域中,多个散热孔13可以沿行方向均匀排布,多个散热孔13也可以沿列方向均匀排布。
一行散热孔13中的相邻的两个散热孔13之间的距离,与一列散热孔13中的相邻的两个散热孔13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或者,一行散热孔13中的相邻的两个散热孔13之间的距离,与一列散热孔13中的相邻的两个散热孔13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不相等。
第二散热区1222中的第一距离L1与第一散热区1221中的第二距离L2之间的比值范围为5~25,其中,第一距离L1为第二散热区1222中相邻的两个散热孔13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L2为第一散热区1221中相邻的两个散热孔13之间的距离。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孔13的孔径可以为0.075毫米。第二散热区1222中相邻的两个散热孔13之间的第一距离L1可以为1毫米~1.25毫米,第一散热区1221中相邻的两个散热孔13之间的第二距离L2可以为0.535毫米~0.6毫米。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孔13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的散热孔13沿C1-C2位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9和图10。可选地,散热孔13可以包括第一通孔131以及位于第一通孔131中的金属填充块132。该金属填充块132的材料可以包括银和铜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填充块132可以提高散热孔13的传热效率,可以使得保护电路板121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孔13快速传导至第一柔性电路板122远离保护电路板121的一侧的区域中,进而可以提高电路组件12的散热效率。
此外,由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中的电源线包括两层金属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金属填充块132可以连通两层金属层,进而可以降低电源线的阻抗,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在使用过程中的发热量。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孔13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1,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散热孔13可以包括第一通孔131以及位于第一通孔131中的金属镀层134。该金属镀层134可以覆盖第一通孔131的内壁,金属镀层134的材料可以包括银和铜中的至少一种。金属镀层134可以提高散热孔13的传热效率,可以使得保护电路板121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孔13快速传导至第一柔性电路板122远离保护电路板121的一侧的区域中,进而可以提高电路组件12的散热效率。该金属镀层134的厚度可以大于15微米。
可选地,如图9和图10所示,散热孔13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通孔131两端的金属散热环133,金属散热环133围绕第一通孔131且与金属填充块132连接。
金属散热环133可以增加散热孔13两端的面积,以增加散热孔13的散热面积。可以使得保护电路板121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导通孔快速地传导到第一柔性电路板122背离保护电路板121的一侧,再通过金属散热环133进行大面积散热。保护电路板121的热量快速散去能够使得保护电路板121的寿命较长,并且保护电路板121快速散热能够降低电路组件12的温度,从而起到降低电池10的温度的效果。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设置有金属散热环133的散热孔13中,金属散热环133的内径可以为0.075毫米,金属散热环133的外径可以为0.25毫米。第二散热区1222中相邻的两个散热孔13之间的第一距离L1可以为0.5毫米~0.75毫米,第一散热区1221中相邻的两个散热孔13之间的第二距离L2可以为0.035毫米~0.1毫米。
可选地,如图9所示,多个散热孔13中距离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边缘最近的散热孔13,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L3大于或者等于0.25毫米。如此,可以避免散热孔13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之间的距离较近,而导致第一柔性电路板122较易发生撕裂问题,进而可以避免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抗弯折和拉伸性能减弱。
可选地,如图1所示,电路组件12还可以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123,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与保护电路板121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123的一端可以通过金手指与保护电路板121焊接,以使得第二柔性电路板123能够与保护电路板121电连接。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柔性电路板123和电芯组件1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第二柔性电路板123可以包括连接的第二板体123a和第二连接器123b,第二柔性电路板123的第二板体123a的一端可以焊接在保护电路板121的第二面s2的焊盘上,以使得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与保护电路板121电连接。并沿着垂直于保护电路板121的长度方向贴合在电芯组件11的表面上。第二柔性电路板123的第二板体123a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连接器123b电连接,以便于第二柔性电路板123可以与终端设备中的其他元器件电连接。
第二柔性电路板123的至少部分可以与电芯组件11贴合,且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中与电芯组件11贴合的区域中具有多个散热孔13。可以通过在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上设置散热孔13,使得电芯组件11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孔13快速传导至第二柔性电路板123远离电芯组件11的一侧的区域中。换句话说,通过在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上设置散热孔13,可以提升电路组件12的在第一方向上的散热能力,该第一方向可以为垂直于第二柔性电路板123的板面的方向。从而可以降低电池10的整体温度,延长电池1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23能够以并联方式与保护电路板121电连接,进而实现以并联方式电连接至电芯组件11。对电芯组件11进行充放电时,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23均可以为充放电电流提供电流传导路径。示例性的,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与电芯组件11的表面可以通过双面胶贴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23同时作为电流传导路径对充电电流进行分流时,可以降低电池10在充电过载中的总发热功率,使得电池10的发热量降低,从而降低了电池10的充电温升。相关技术中,电池10本体仅通过一个柔性电路板作为电流传导路径连接至终端主板,大电流充电过程中,柔性电路板发热功率大,导致整个电池10的发热量较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23),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仅设置一个柔性电路板,可以降低电池10在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量。
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上设置散热孔13,进一步提升了电路组件12的散热能力,可以进一步降低电池10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上的散热孔13和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上的散热孔13的结构可以相同,且多个散热孔13的布局方式也可以相似设置,即就是,当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区域贴合的位置处的发热量较高,且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中除该一个或者多个区域外的其他区域贴合的位置处的发热量较低时,可以使得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23)在该一个或者多个区域中的散热孔13的密度,大于其他区域中的散热孔13的密度。示例性的,当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第一散热区1221贴合的位置处的发热量较高时,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第二散热区1222贴合的位置处的发热量较低时,可以使得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第一散热区中的散热孔13的密度相较于第二散热区1222中的散热孔的密度较大。
可选地,如图12所示,第二柔性电路板123可以包括第三散热区1231和第四散热区1232,电芯组件11包括电芯主体111以及至少两个极耳112,该两个极耳112可以分别为正极耳和负极耳112,至少两个极耳112分别与电芯主体111和保护电路板121电连接,电芯主体111具有中心区域1111和围绕中心区域1111的***区域1112,中心区域1111包括电芯主体111的几何中心。两个极耳112和电芯主体111的中心区域1111的发热量,相较于电芯组件11的其他区域的发热量较大。
第三散热区1231与至少两个极耳112中的一个极耳112(图中未示出)层叠设置,第三散热区1231还与中心区域1111的至少部分层叠设置,第四散热区1232与***区域1112的至少部分层叠设置。第三散热区1231中的多个散热孔13的密度大于第四散热区1232中的多个散热孔13的密度。在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上设置散热孔13,当散热孔13的数量越多,散热孔13的孔径越大,电路组件12的散热效果就越好。但是,散热孔13的数量过多,或者散热孔13的数量过大,将衰减第二柔性电路板123在平行于第二柔性电路板123的板面的方向上的散热能力,并且,将使得第二柔性电路板123出现较易撕裂的问题。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与两个极耳112贴合的区域,以及在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与电芯主体111的中心区域1111贴合的区域,设置密度较大的散热孔13,在其他区域(电芯主体111的***区域1112)中设置密度较小的散热孔13,这样能够提升电路组件12在垂直于第二柔性电路板123的板面的方向上的散热能力的同时,确保第二柔性电路板123的强度和拉伸性能,使得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不易撕裂,且避免对第二柔性电路板123在平行于保护电路板121的板面的方向上的散热能力造成影响。从而可以在提高电池10的散热能力的同时,确保第二柔性电路板123的使用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电芯组件和电路组件的电池,该电路组件包括保护电路板和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与保护电路板贴合,且第一柔性电路板与保护电路板贴合的区域中具有多个散热孔。该多个散热孔能够在垂直于保护电路板的板面的方向上,对保护电路板进行散热,可以降低保护电路板和第一柔性电路板贴合对整体散热带来的影响,提高了电路组件的散热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壳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池,电池设置在壳体内。示例性的,该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A和B的至少一种”,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B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唯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10),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组件(11)和电路组件(12);
所述电路组件(12)包括保护电路板(121)和第一柔性电路板(122),所述保护电路板(121)位于所述电芯组件(11)的一端,且所述保护电路板(121)分别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和所述电芯组件(11)电连接;
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至少部分与所述保护电路板(121)贴合,且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22)与所述保护电路板(121)贴合的区域中具有多个散热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包括沿远离所述保护电路板(121)的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保护层(122a)、功能层(122b)和第二保护层(122c),所述散热孔(13)贯穿所述功能层(122b),所述功能层(122b)包括导电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22)包括第一散热区(1221)和第二散热区(1222),所述保护电路板(121)包括保护板主体(1211)和位于所述保护板主体(1211)上的电子元件(1212);
所述电子元件(1212)位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第一散热区(1221)和所述保护板主体(1211)之间,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第二散热区(1222)的至少部分与所述保护板主体(1211)贴合;
所述第一散热区(1221)中的多个散热孔(13)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散热区(1222)中的多个散热孔(13)的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区(1221)中的多个散热孔(13)阵列排布,所述第二散热区(1222)中的多个散热孔(13)阵列排布;
所述第二散热区(1222)中的第一距离(L1)与所述第一散热区(1221)中的第二距离(L2)之间的比值范围为5~25,所述第一距离(L1)为所述第二散热区(1222)中相邻的两个散热孔(13)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L2)为所述第一散热区(1221)中相邻的两个散热孔(13)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13)包括第一通孔(13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31)中的金属填充块(1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13)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31)两端的金属散热环(133),所述金属散热环(133)围绕所述第一通孔(131)且与所述金属填充块(13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孔(13)中距离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边缘最近的散热孔(13),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2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L3)大于或者等于0.2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组件(12)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123),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与所述保护电路板(121)电连接;
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123)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电芯组件(11)贴合,且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123)中与所述电芯组件(11)贴合的区域中具有多个散热孔(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123)包括第三散热区(1231)和第四散热区(1232),所述电芯组件(11)包括电芯主体(111)以及至少两个极耳(112),所述至少两个极耳(112)分别与所述电芯主体(111)和所述保护电路板(121)电连接,所述电芯主体(111)具有中心区域(1111)和围绕所述中心区域(1111)的***区域(1112),所述中心区域(1111)包括所述电芯主体(111)的几何中心;
所述第三散热区(1231)与所述至少两个极耳(112)中的一个极耳(112)层叠设置,所述第三散热区(1231)还与所述中心区域(1111)的至少部分层叠设置,所述第四散热区(1232)与所述***区域(1112)的至少部分层叠设置;
所述第三散热区(1231)中的多个散热孔(13)的密度大于所述第四散热区(1232)中的多个散热孔(13)的密度。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电池(10),所述电池(10)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CN202223000931.0U 2022-11-10 2022-11-10 电池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218919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0931.0U CN218919187U (zh) 2022-11-10 2022-11-10 电池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0931.0U CN218919187U (zh) 2022-11-10 2022-11-10 电池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9187U true CN218919187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08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00931.0U Active CN218919187U (zh) 2022-11-10 2022-11-10 电池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9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9479B (zh) 电子设备
US8169286B2 (en) Coil uni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CN103367684A (zh) 可再充电电池组
JP4946742B2 (ja) 基板、回路基板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CN211455731U (zh) 电池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US8630096B2 (en) Large capacity memory module mounting device for portable terminal
KR20140097939A (ko) 전지 팩
CN218919187U (zh) 电池和终端设备
US10069174B2 (en) Battery pack including unit cells, temperature detection device, and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connected to substrate
EP4207953A1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3071212U (zh) 电池组件及移动终端
KR101794941B1 (ko) 방열 테이프를 포함하고 있는 보호회로모듈
JP2004185861A (ja) 回路基板及び電池パック
CN115483508A (zh) 电池保护板、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7544856U (zh) 电池和终端设备
EP3758453A1 (en) Circuit board
CN116056321B (zh) 电路板、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8939871U (zh) 电池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6685055B (zh) 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9145727U (zh) 一种保护电路板、电池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6896824B (zh) 电池保护板模组、方法、装置、电池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2628568U (zh) 一种可防止内部线路折断的柔性线路板
CN220710536U (zh) 一种电池保护板、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20106844U (zh) 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9919033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