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4116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4116U
CN218884116U CN202320195237.4U CN202320195237U CN218884116U CN 218884116 U CN218884116 U CN 218884116U CN 202320195237 U CN202320195237 U CN 202320195237U CN 218884116 U CN218884116 U CN 218884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ont panel
middle frame
frame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952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李
李彬彬
张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952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41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4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4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中框和前面板,前面板与中框连接,且前面板设置有出风孔;其中,前面板和中框之间形成风道,出风孔与风道连通,前面板和中框的连接位置靠近风道的入风口。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能够改善前面板和中框的连接结构在无风感出风模式下对于出风量的影响,确保空调器理想的制冷制热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一种常用于调节室内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电器设备,其基本的工作原理是向室内送风来改变室内环境温度。当空调器吹出的风吹到人体身上时,人体有强烈的风感;人体长时间承受风感,较易出现不适,特别是老人、孕妇、小孩等。
为了降低空调出风对于人体的影响,提高舒适性,改善用户体验;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风感出风功能的空调器;该空调器为了减少直接吹到人体的风,会在前面板和中框之间设置风道,并在前面板设置与风道连通的出风孔,以使部分的风从前面板吹出,进而不容易直接吹向人体。
但是,这种空调器在无风感出风模式下的出风量,容易受到前面板和中框的连接结构的影响,从而容易导致制冷制热的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改善前面板和中框的连接结构在无风感出风模式下对于出风量的影响,确保空调器理想的制冷制热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
中框;以及,
前面板,前面板与中框连接,且前面板设置有出风孔;其中,前面板和中框之间形成风道,出风孔与风道连通,前面板和中框的连接位置靠近风道的入风口。
由于前面板和中框之间的风道的宽度较窄,将前面板和中框的连接位置设置于两者之间形成的风道的入风口处,能够改善前面板和中框的连接结构对于进入风道的风的阻挡作用,进而确保进入风道的风能够有效地从前面板的出风孔吹出,从而确保空调器的出风量不会受到前面板和中框的连接结构的影响,确保空调器理想的制热制冷效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空调器还包括底座、出风框和导风板,中框和出风框均装配于底座,中框设置有出风口;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框,且位于出风口处。
导风板的设置,可以用于调节空调器的出风方向,进而满足用户多样的出风需求,改善用户体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出风框包括出风框本体和支撑架,出风框本体设置于底座,支撑架的一端与出风框本体连接,且支撑架的另一端向远离出风框本体的一端伸出,导风板与支撑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出风框本体设置有扩压壁,扩压壁位于入风口的上游端;前面板、扩压壁和支撑架之间形成避让槽,导风板能转动至避让槽内。
在前面板、扩压壁和支撑架之间设置避让槽,并使导风板能够转动至避让槽内,使得导风板具有较大的转动角度,从而使空调器具有更多的出风角度,能够满足用户多样的出风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和贯流风叶,底座和中框之间具有安装空间,蒸发器和贯流风叶均装配于底座,且位于安装空间内;至少部分的扩压壁向安装空间的内部凹陷。
使至少部分的扩压壁向安装空间的内部凹陷,一方面能够在风向前面板和中框之间的风道吹时,增大出风面积,减小气流流动时受到的阻碍,有利于减小风量损失,增大出风量;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扩大避让槽,改善扩压壁位于导风板的阻挡,确保导风板具有更大的转动角度,以满足用户多样的出风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前面板和中框通过卡接组件卡接,且卡接组件靠近风道的入风口。
通过卡接组件连接前面板和中框,能够使前面板和中框之间的装配更加简单,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第一卡扣与中框连接,第二卡扣与前面板连接,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卡接,且第一卡扣与前面板抵接。
将第一卡扣配置为与前面板抵接,能够利用第一卡扣起到支撑前面板的作用,提高前面板和中框的连接稳定性,改善前面板靠近风道的入风口的一端容易受压弯曲变形至贴近中框的问题,进而确保风能够顺利地通过入风口进入风道,并从出风孔吹出,确保足够的出风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接组件还包括第一校正块和第二校正块,第一校正块与中框连接,且第一校正块和第一卡扣之间形成插接槽;第二校正块与前面板连接,且第二校正块插接于插接槽内。
将第二校正块插接于第一校正块和第一卡扣之间的插接槽内,能够改善第二校正块随前面板变形而倾斜的问题,即当前面板具有变形的趋势或变形时,第二校正块能与第一校正块和第一卡扣两者中的至少一者抵持,进而不容易随前面板同步活动而倾斜,以起到支撑前面板、抑制前面板变形的作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校正块与第一卡扣和第一校正块两者中的至少一者抵接。
将第二校正块配置为与第一卡扣和第一校正块两者中的至少一者抵接,能够使第二校正块的尺寸和插接槽的尺寸更加适配,进而可以在前面板具有变形的趋势或变形时,使第二校正块可靠地抵持于第一校正块和第一卡扣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而不容易随前面板同步活动而倾斜,有效地支撑前面板,抑制前面板变形,确保前面板不容易受压弯曲变形至贴近中框,进而确保风能够顺利地通过入风口进入风道,确保足够的出风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校正块设置有第一导向面,第一导向面能与第二校正块滑动配合,用于引导第二校正块插接于插接槽内。
第一导向面的设置,能够使第二校正块更加准确、可靠地插接于插接槽内,进而提高前面板和中框的装配效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校正块设置有第二导向面,第二导向面能与第一卡扣滑动配合,用于引导第二校正块插接于插接槽内。
第二导向面的设置,能够使第二校正块更加准确、可靠地插接于插接槽内,进而提高前面板和中框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框和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Ⅲ处的放大图;
图4为相关技术提供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Ⅴ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Ⅶ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Ⅸ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0-空调器;100-底座;101-安装空间;110-中框;111-风道;120-前面板;121-出风孔;130-蒸发器;140-贯流风叶;150-出风框;151-出风框本体;152-支撑架;153-扩压壁;154-避让槽;160-导风板;161-通孔;170-卡接组件;171-第一卡扣;172-第二卡扣;173-第一校正块;174-第二校正块;175-插接槽;176-第一导向面;177-第二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为了改善空调器出风直吹人体,导致人体舒适性降低的问题;在空调器的前面板设置出风孔,以使空调器具有无风感出风模式,即减少直接吹向人体的风,提升舒适性。
但是,这类空调器在处于无风感出风模式时,出风量容易受到前面板和中框的连接结构的影响,从而容易导致温度调节的效果不佳。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其能够改善前面板和中框的连接结构在无风感出风模式下对于出风量的影响,确保空调器理想的温度调节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空调器010可以是指室内挂机,其包括底座100、中框110(未在图1中示出)、前面板120、出风框150、蒸发器130、贯流风叶140和导风板160;中框110、出风框150、蒸发器130和贯流风叶140均设置于底座100,中框110设置有出风口;导风板160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框150,且位于出风口处;前面板120与中框110连接。贯流风叶140能够将蒸发器130换热后的气体从出风口吹出,即可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当导风板160转动时,即可调节从出风口吹出的风的风向。
进一步地,底座100和中框110之间具有安装空间101,蒸发器130和贯流风叶140均装配于底座100,且位于安装空间101内。
为了提高出风框150的装配稳定性,出风框150还可以与中框110连接,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
为了使空调器010具有更多的出风模式,满足用户对于多种不同的出风方向的需求;空调器010包括两个导风板160,两个导风板160均与出风框150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导风板160均位于出风口处。在使用时,两个导风板160可以同时遮挡在出风口处,也可以同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打开出风口,或可以同时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出风口,或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出风口,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方向是指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是指图1中逆时针方向。
还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器010还包括电机(图未示出),电机设置于出风框150,且与导风板16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导风板160转动。进一步地,电机的数量与导风板160的数量相适配,以便于使两个导风板160可以独立驱动。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空调器010可以仅包括一个导风板160,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使空调器010能够实现无风感出风模式。请参照图2和图3,前面板120和中框110之间形成风道111,前面板120设置有与风道111连通的出风孔121;导风板160设置有通孔161,且导风板160被配置为能打开出风口或遮挡出风口;当导风板160打开出风口时,空调器010处于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冷风或热风能从出风口直接吹出;当导风板160遮挡出风口时,空调器010处于无风感出风模式,部分的风从导风板160开设的通孔161吹出,另一部分的风在导风板160的表面的引导下进入风道111,并从前面板120开设的出风孔121吹出,出风的方式更加分散,即可改善风直接吹向人体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当空调器010处于无风感出风模式时,吹出的风可以是热风也可以是冷气,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出风框150包括出风框本体151和支撑架152,出风框本体151设置于底座100,支撑架152的一端与出风框本体151连接,且支撑架152的另一端向远离出风框本体151的一端伸出,导风板160与支撑架15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出风框本体151设置有扩压壁153,且扩压壁153位于前面板120和中框110之间的风道111的入风口的上游端,贯流风叶140吹出的风会流经扩压壁153后,再进入前面板120和中框110之间的风道111。
请参照图4,相关技术中,扩压壁153伸入前面板120和支撑架152之间的空间,会干涉导风板160的转动,即导风板160沿运动轨迹S的转动角度较小,难以实现更大的出风角度的调整。而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前面板120、扩压壁153和支撑架152之间形成避让槽154,导风板160能沿运动轨迹S转动至避让槽154内;这样一来,使得导风板160具有较大的转动角度,从而使空调器010具有更多的出风角度,能够满足用户更多的出风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至少部分的扩压壁153向安装空间101的内部凹陷;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在风向前面板120和中框110之间的风道111吹时,增大出风面积,减小气流流动时受到的阻碍,有利于减小风量损失,增大出风量;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扩大避让槽154,改善扩压壁153位于导风板160的阻挡,确保导风板160具有更大的转动角度,以满足用户更多的出风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扩压壁153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扩压壁153大致成S型,且扩压壁153靠近前面板120的一端向安装空间101凹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扩压壁153还可以是朝向安装空间101凹陷的圆弧形,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空调器010包括两个导风板160,其中一个导风板160距离前面板120更近,且该导风板160与扩压壁153相对,并能够转动至避让槽154内。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前面板120和所述中框110的连接位置靠近所述风道111的入风口。由于前面板120和中框110之间的风道111的宽度较窄,将前面板120和中框110的连接位置设置于两者之间形成的风道111的入风口处,能够改善前面板120和中框110的连接结构对于进入风道111的风的阻挡作用,进而确保进入风道111的风能够有效地从前面板120的出风孔121吹出,从而确保空调器010的出风量不会受到前面板120和中框110的连接结构的影响,确保空调器010理想的制热制冷效果。而且,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扩压壁153向安装空间101内凹陷,风在流经扩压壁153吹向前面板120和中框110之间的风道111时,在入风口处会给前面板120带来较大的冲击力,将前面板120靠近入风口的位置和中框110连接起来,则可以提高前面板120的稳定性,改善前面板120容易受压弯曲变形至与中框110贴近的问题,进而确保风能够顺利地进入风道111,并从前面板120的出风孔121吹出,确保足够的风量。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前面板120装配于中框110的稳定性,前面板120远离入风口的一端还可以与中框110连接,或者前面板120的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还可以与中框110连接,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粘接、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
前面板120靠近入风口的一端和中框110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前面板120靠近入风口的一端和中框110通过卡接组件170卡接。通过卡接组件170连接前面板120和中框110,能够使前面板120和中框110之间的装配更加简单,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前面板120靠近入风口的一端和中框110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插接、粘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卡接组件17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为了提高前面板120靠近入风口的一端与中框110连接的稳定性,前面板120靠近入风口的一端通过两个及以上数量的卡接组件170与中框110连接,且多个卡接组件170沿前面板120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图9,卡接组件170包括第一卡扣171和第二卡扣172,第一卡扣171与中框110连接,第二卡扣172与前面板120连接,第一卡扣171与第二卡扣172卡接,且第一卡扣171与前面板120抵接;具体地,第一卡扣171的端部与前面板120抵接。将第一卡扣171配置为与前面板120抵接,能够利用第一卡扣171在前后方向上支撑前面板120,提高前面板120和中框110的连接稳定性,改善前面板120靠近风道111的入风口的一端容易受压弯曲变形至贴近中框110的问题,进而确保风能够顺利地通过入风口进入风道111,并从出风孔121吹出,确保足够的出风量。
再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卡接组件170还包括第一校正块173和第二校正块174,第一校正块173与中框110连接,且第一校正块173和第一卡扣171之间形成插接槽175;第二校正块174与前面板120连接,且第二校正块174插接于插接槽175内。将第二校正块174插接于第一校正块173和第一卡扣171之间的插接槽175内,能够改善第二校正块174随前面板120变形而倾斜的问题,即当前面板120具有变形的趋势或变形时,第二校正块174能与第一校正块173和第一卡扣171两者中的至少一者抵持,进而不容易随前面板120同步活动而倾斜,以起到支撑前面板120、抑制前面板120变形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扣171位于第二校正块174和第二卡扣172之间,如此,能够进一步确保前面板120和中框110通过卡接组件稳定、可靠地卡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校正块174与第一卡扣171和第一校正块173两者同时抵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校正块174可以仅与第一卡扣171和第一校正块173两者中的一者抵接。
将第二校正块174配置为与第一卡扣171和第一校正块173两者中的至少一者抵接,能够使第二校正块174的尺寸和插接槽175的尺寸更加适配,进而可以在前面板120具有变形的趋势或变形时,使第二校正块174可靠地抵持于第一校正块173和第一卡扣171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而不容易随前面板120同步活动而倾斜,有效地支撑前面板120,抑制前面板120变形,确保前面板120不容易受压弯曲变形至贴近中框110,进而确保风能够顺利地通过入风口进入风道111,确保足够的出风量。而且,在第一卡扣171与第二校正块174抵接时,还能在上下方向支撑前面板120,进一步提高前面板120装配于中框110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为空调器010在装配、使用状态下的相对方向,而不是指绝对方向。
为了提高前面板120装配于中框110的效率;请参照图5,第一校正块173设置有第一导向面176,第一导向面176为斜面,且第一导向面176与第一卡扣171之间的间距从远离中框110的一端至靠近中框110的一端逐渐减小;第一导向面176能与第二校正块174滑动配合,用于引导第二校正块174插接于插接槽175内。第一导向面176的设置,能够使第二校正块174更加准确、可靠地插接于插接槽175内,进而提高前面板120和中框110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校正块174设置有第二导向面177,第二导向面177为斜面,且第二导向面177与第二卡扣172的间距从远离前面板120的一端至靠近前面板120的一端逐渐减小,第二导向面177能与第一卡扣171滑动配合,用于引导第二校正块174插接于插接槽175内。第二导向面177的设置,能够使第二校正块174更加准确、可靠地插接于插接槽175内,进而提高前面板120和中框110的装配效率。
第一卡扣171和第一校正块173与中框11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体成型、粘接、卡接、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
在第一卡扣171和第一校正块173与中框110的连接方式均为一体成型的实施方式中,不需要额外的装配第一卡扣171和第一校正块173于中框110,能够减少生产、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在第一卡扣171和第一校正块173通过卡接、用螺栓连接等可拆卸地方式连接于中框110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一卡扣171和第一校正块173损坏时,单独进行更换,有利于降低维护成本。
第二卡扣172和第二校正块174与前面板12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体成型、粘接、卡接、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
在第二卡扣172和第二校正块174与前面板120的连接方式均为一体成型的实施方式中,不需要额外的装配第二卡扣172和第二校正块174于前面板120,能够减少生产、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在第二卡扣172和第二校正块174通过卡接、用螺栓连接等可拆卸地方式连接于前面板120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二卡扣172和第二校正块174损坏时,单独进行更换,有利于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施例的空调器010在使用时,可以控制导风板160转动至打开出风口,使风从出风口直接吹出;也可以控制导风板160遮挡出风口,使部分的风通过导风板160的通孔161吹出,另一部分的风进入前面板120和中框110之间的风道111,再从前面板120的出风孔121吹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010能够改善前面板120和中框110的连接结构在无风感出风模式下对于出风量的影响,确保空调器010理想的制冷制热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110);以及,
前面板(120),所述前面板(120)与所述中框(110)连接,且所述前面板(120)设置有出风孔(121);其中,所述前面板(120)和所述中框(110)之间形成风道(111),所述出风孔(121)与所述风道(111)连通,所述前面板(120)和所述中框(110)的连接位置靠近所述风道(111)的入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底座(100)、出风框(150)和导风板(160),所述中框(110)和所述出风框(150)均装配于所述底座(100),所述中框(110)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导风板(16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框(150),且位于所述出风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150)包括出风框本体(151)和支撑架(152),所述出风框本体(151)设置于所述底座(100),所述支撑架(152)的一端与所述出风框本体(151)连接,且所述支撑架(152)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出风框本体(151)的一端伸出,所述导风板(160)与所述支撑架(15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出风框本体(151)设置有扩压壁(153),所述扩压壁(153)位于所述入风口的上游端;所述前面板(120)、所述扩压壁(153)和所述支撑架(152)之间形成避让槽(154),所述导风板(160)能转动至所述避让槽(15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130)和贯流风叶(140),所述底座(100)和所述中框(110)之间具有安装空间(101),所述蒸发器(130)和所述贯流风叶(140)均装配于所述底座(100),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101)内;至少部分的所述扩压壁(153)向所述安装空间(101)的内部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120)和所述中框(110)通过卡接组件(170)卡接,且所述卡接组件(170)靠近所述风道(111)的入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170)包括第一卡扣(171)和第二卡扣(172),所述第一卡扣(171)与所述中框(110)连接,所述第二卡扣(172)与所述前面板(120)连接,所述第一卡扣(171)与所述第二卡扣(172)卡接,且所述第一卡扣(171)与所述前面板(120)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170)还包括第一校正块(173)和第二校正块(174),所述第一校正块(173)与所述中框(110)连接,且所述第一校正块(173)和所述第一卡扣(171)之间形成插接槽(175);所述第二校正块(174)与前面板(120)连接,且所述第二校正块(174)插接于所述插接槽(175)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校正块(174)与所述第一卡扣(171)和所述第一校正块(173)两者中的至少一者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块(173)设置有第一导向面(176),所述第一导向面(176)能与所述第二校正块(174)滑动配合,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校正块(174)插接于所述插接槽(175)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校正块(174)设置有第二导向面(177),所述第二导向面(177)能与所述第一卡扣(171)滑动配合,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校正块(174)插接于所述插接槽(175)内。
CN202320195237.4U 2023-01-31 2023-01-31 空调器 Active CN218884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5237.4U CN218884116U (zh) 2023-01-31 2023-01-31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5237.4U CN218884116U (zh) 2023-01-31 2023-01-31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4116U true CN218884116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4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95237.4U Active CN218884116U (zh) 2023-01-31 2023-01-31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41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6305B (zh) 导风装置、空调柜机及其送风方法
CN21225287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504569B (zh) 空调柜机
CN108332293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112066453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97409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9340915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9611952B (zh) 一种空调柜机
CN218884116U (zh) 空调器
CN110425641B (zh) 空调柜机
JP4331157B2 (ja) 吹出口の風向制御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4154765B2 (ja) 天井取付型の空気吹出器
CN217715177U (zh) 立式空调器
CN107192014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791826U (zh) 吊顶组件和空气调节***
CN214791843U (zh) 导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057500U (zh) 一种导风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884248U (zh) 空调器
CN215523538U (zh) 横梁结构及风管机
CN221292883U (zh) 一种空调分风箱混风壳体
CN110410872B (zh) 空调柜机
CN219103301U (zh) 空调器
CN21251143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379939U (zh) 出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1076618U (zh) 空调装置和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