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4098U - 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 - Google Patents

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4098U
CN218844098U CN202222390783.1U CN202222390783U CN218844098U CN 218844098 U CN218844098 U CN 218844098U CN 202222390783 U CN202222390783 U CN 202222390783U CN 218844098 U CN218844098 U CN 218844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ter
linkage
wall
ai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907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蕾
蔡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22223907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4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4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4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涉及方舱领域。其包括:外结构组件,所述外结构组件包括相互之间呈间隔布置的方舱外壁和方舱内壁,所述方舱外壁和方舱内壁上均安装有壁门;防倒流组件,所述防倒流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方舱外壁和方舱内壁之间的防倒流管、安装于所述防倒流管的侧壁上并与所述壁门对应的进出管门,以及安装于所述防倒流管内部下端并用于供使用者站立的第二支撑台面;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方舱外壁和方舱内壁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防倒流组件转动。本实用新型防止方舱气密门两侧的空气进行流动交换的效果较好,从而让有传染病毒的病房中的空气较难倒流至方舱过道,进而提高了方舱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方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
背景技术
实际工作时,用于对方舱进行密封,以减少(防止)空气流动交换的气密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现有的方舱气密门的结构较简单,仅仅只能在方舱处于关门状态时,具有较好的密闭效果。上述现有的方舱气密门在人员通过该方舱气密门时,防止方舱气密门两侧的空气进行流动交换的效果较差,从而具有让有传染病毒的病房中的空气倒流至方舱过道,进而感染其它病房的风险,具有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方舱气密门具有较严重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其包括:外结构组件,所述外结构组件包括相互之间呈间隔布置的方舱外壁和方舱内壁,所述方舱外壁和方舱内壁上均安装有壁门;防倒流组件,所述防倒流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方舱外壁和方舱内壁之间的防倒流管、安装于所述防倒流管的侧壁上并与所述壁门对应的进出管门,以及安装于所述防倒流管内部下端并用于供使用者站立的第二支撑台面;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方舱外壁和方舱内壁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防倒流组件转动。
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台面,所述第一支撑台面上设置有联动电机,所述联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防倒流管之间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防倒流管转动的第一传动组件;倒流管转动件,所述倒流管转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台面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台面一端的滚珠,以及安装于所述方舱外壁和方舱内壁之间并用于放置所述滚珠的管体滑道。
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齿轮,所述第一联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面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台面一端;联动内齿,所述联动内齿通过环形内板安装于所述防倒流管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联动齿轮中部与所述联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联动齿轮外边缘与所述联动内齿相啮合。
一些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包括: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的进气端与所述防倒流管内部连通,所述消毒装置的出气端安装有能向所述防倒流管内部喷淋消毒用品的喷淋组件。
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气体收集箱,所述气体收集箱的进气端通过进气管道与所述防倒流管内部连通,气体收集箱的出气端通过出气管道与所述消毒装置内部连通。
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动力切换组件,所述动力切换组件安装在第二支撑台面上,所述动力切换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联动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台面作升降运动;被动联动辊,所述被动联动辊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联动齿轮之间设有齿轮同轴转动件,所述被动联动辊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连接有主动联动辊;消毒滑移件,所述消毒滑移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消毒装置上的进退齿条,所述主动联动辊和所述进退齿条之间连接有消毒齿轮传动组件。
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切换组件包括: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安装有沿所述第二支撑太台面的垂直方向布置的齿轮齿条组件,所述联动电机通过所述齿轮齿条组件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连接。
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同轴转动件包括:联动突起,所述联动突起设置于第一联动齿轮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台面一端;联动凹槽,所述联动凹槽设置于所述被动联动辊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台面一端并与所述联动突起的形状相对应。
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方舱外壁和/或方舱内壁与所述消毒装置之间设置有滑动限位组件。
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防倒流组件上安装有平衡感应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包括外结构组件、防倒流组件和联动组件,防倒流组件包括防倒流管、进出管门以及第二支撑台面;外结构组件主要起到隔离作用,以分开病房或过道;联动组件是主要的传动机构,用于协调控制防倒流组件的工作状态并防倒流组件的转动角度及转动位置;防倒流组件是主要的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部件,它能够让人员(使用者)在通过方舱气密门的过程中,气密门两侧的空气基本不会流通,从而有效地降低方舱中病毒的扩散;这样,在上述外结构组件、防倒流组件和联动组件的共同作用下,本实用新型防止方舱气密门两侧的空气进行流动交换的效果较好,从而让有传染病毒的病房中的空气较难倒流至方舱过道,进而提高了方舱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沿其中一个视角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沿另一个视角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沿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的立体剖视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4中D-D的立体剖视图;
图8为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中防倒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结构组件;101、方舱外壁;102、方舱内壁;103、密封框;104、转动连接件;105、壁门;106、密封门条;107、把手;108、支撑底板;109、通过口;2、联动组件;201、第一支撑柱;202、第一支撑台面;203、第二支撑柱;204、第二支撑台面;205、密封凹槽;206、第一升降装置;207、升降轮齿;208、联动电机;209、升降齿条;210、第一联动齿轮;211、联动突起;212、变压装置;213、通气孔;214、第二升降装置;215、升降杆;216、控制面板;3、防倒流组件;301、防倒流管;302、进出管门;303、M型密封凸起;304、平衡感应装置;305、第三支撑柱;306、联动内齿;307、管体滑道;308、滚珠;309、滑动导向轮;4、净化组件;401、气体收集箱;402、第一折叠管;403、输气管;404、第二折叠管;405、消毒装置;406、导向滑杆;407、消毒装置安装轨;408、被动联动辊;409、联动凹槽;410、传动带;411、联动支架;412、主动联动辊;413、第二联动齿轮;414、变速齿轮;415、进退齿条;416、密封胶板;417、消毒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近年来,随着方舱的广泛普及而得到了众多使用,方舱气密门也引起了部分关注。
目前,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金属骨架外覆充气密封气囊的快速组装扩展医疗方舱,该实用新型包括左方舱模块、右方舱模块和任意正整数个扩展方舱模块。左方舱模块、右方舱模块和扩展方舱模块均在地板上设有方笼形骨架,在骨架内外两侧均设有气囊层,通过骨架和气囊层形成所需的侧壁和顶壁,整体充气式密封气囊包覆金属骨架的方舱结构兼具刚性好、重量轻的优点,易于实现模块化拼装,便于运输和使用现场快速组装。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船用不锈钢气密移门,包括船体、滑轨槽和移动门,所述船体上设有门洞,所述滑轨槽设有两个,分别位于门洞上下两端与船体固定,所述移动门两端分别滑动插接在两个滑轨槽之间,所述移动门包括门板,所述门板表面固定装有安装环,所述安装框呈方形环状,所述安装环中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方形环状,且一端穿过门板,所述安装槽中装有活动密封装置,所述门板上装有限位装置和开关组件,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对活动密封装置进行限位,所述开关组件用于对门板进行控制移动。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气密门在使用过程中,防止方舱气密门两侧的空气进行流动交换的效果较差,从而具有让有传染病毒的病房中的空气倒流至方舱过道,进而感染其它病房的风险,具有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有传染病毒的病房中的空气容易倒流至方舱过道,进而感染其它病房的问题。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实用新型的方舱气密门并不以下面实施例所记载的内容为限。
实际工作时,该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包括:外结构组件1,所述外结构组件1包括相互之间呈间隔布置的方舱外壁101和方舱内壁102,所述方舱外壁101和方舱内壁102上均安装有壁门105;防倒流组件3,所述防倒流组件3包括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方舱外壁101和方舱内壁102之间的防倒流管301、安装于所述防倒流管301的侧壁上并与所述壁门105对应的进出管门302,以及安装于所述防倒流管301内部下端并用于供使用者站立的第二支撑台面204;联动组件2,所述联动组件2安装于所述方舱外壁101和方舱内壁102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防倒流组件3转动。
实际工作时,外结构组件1包括支撑底板108,所述支撑底板108上方设有联动组件2,所述联动组件2包括第一支撑柱201,所述第一支撑柱201底部与支撑底板108顶部相接触,所述第一支撑柱201上方设有第一支撑台面202,所述第一支撑台面202上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柱203,所述第二支撑柱203上方设有第二支撑台面204。支撑底板108不仅用于向其他构件(如防倒流组件3和联动组件2)提供安装位置,还用于将其他构件与地面隔开,防止其他构件直接与地面相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能。
实际工作时,防倒流管301呈现出管状结构,人员(使用者)通过气密门时,需要先通过进出管门302进入到防倒流管301内侧,站立在防倒流管301内侧的第二支撑台面204上。防倒流组件3是用于使用者通过气密门时防止空气倒流的组件,能够保证使用者在通过气密门的过程中气密门两侧的空气不会流通,能够有效地阻止方舱中病毒的扩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联动组件2能够驱动防倒流管301进行转动,从而让防倒流管301处于合适的位置,如将进出管门302对准方舱外壁101上的壁门105或将方舱外壁101对准方舱内壁102上的壁门105,以方面人员进出病房;第二支撑台面204能让人员站立在防倒流管301上,从而让人员能顺利依次穿过方舱外壁101、防倒流管301和方舱内壁102,进入病房内;进出管门302和两个壁门105均为双重保障的密闭结构,当人员进入至防倒流管301内且站立在第二支撑台面204上时,两个壁门105均为关闭状态,进出管门302只在人员需要进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舱气密门时(也即进出管门302与两个壁门105中的某一个壁门105处于连通状态时),进出管门302才会打开,以方便人员进出病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进出管门302仅仅只在人员需要进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舱气密门时才会打开,且进出管门302为防倒流管301上内置的部件,因此,防倒流组件3能让人员(使用者)在通过方舱气密门的过程中,气密门两侧的空气基本不会流通,从而有效地降低方舱中病毒的扩散。
实际工作时,防倒流组件3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108上,防倒流管301上设有进出管门302,所述第一支撑台面202、第二支撑台面204位于防倒流管301内侧,防倒流管301内壁上设有M型密封凸起303M,第二支撑台面204外侧设有密封凹槽205,密封凹槽205与M型密封凸起303M相互配合,所述防倒流管301底部设有多个平衡感应装置304,所述防倒流管301下方设有管体滑道307,所述管体滑道307底部与支撑底板108顶部相接触,所述管体滑道307上设有多个滚珠30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密封凹槽205与M型密封凸起303M的尺寸相同并且过盈配合,能够充分填补第二支撑台面204与防倒流管301内壁之间的空隙,保证防倒流管301内部的气密性,管体滑道307给滚珠308提供了安装位置,并且对滚珠308的滚动范围进行限制,防止滚珠308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消失不见。
联动组件2包括:第一支撑台面202,所述第一支撑台面202上设置有联动电机208,所述联动电机208的输出端与所述防倒流管301之间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防倒流管301转动的第一传动组件;倒流管转动件,所述倒流管转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台面202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台面204一端的滚珠308,以及安装于所述方舱外壁101和方舱内壁102之间并用于放置所述滚珠308的管体滑道30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联动组件2可设置在所述防倒流管301内部,所述第二支撑台面204、联动电机208和所述第一支撑台面202在所述防倒流管301内部自上而下依次布置。联动电机208可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带动防倒流管301转动,从而带动防倒流管301转动,滚珠308和管体滑道307能减少第一支撑台面202和防倒流管301之间的摩檫力,从而让第一支撑台面202能更方便的带动防倒流管301转动。
所述防倒流管301底部设有多个第三支撑柱305,多个所述第三支撑柱305与滚珠308一一对应且垂直接触,防倒流管301底部内侧上方设有多个滑动导向轮309,所述滑动导向轮309安装在第一支撑台面202外侧,所述滑动导向轮309凹面与第一支撑台面202外侧面相接触,所述防倒流管301底部内侧设有联动内齿306,所述联动内齿306能够与第一联动齿轮210啮合传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防倒流管301底部的多个第三支撑柱305分别安装在上方,并且每个第三支撑柱305与滚珠308一一对应且垂直接触,当防倒流管301相对于支撑底板108转动时,滚珠308会在管体滑道307中滚动,将防倒流管301底部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防倒流管301的底部磨损,延长了防倒流管301的使用寿命。
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齿轮210,所述第一联动齿轮21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面202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台面204一端;联动内齿306,所述联动内齿306通过环形内板安装于所述防倒流管30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联动齿轮210中部与所述联动电机20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联动齿轮210外边缘与所述联动内齿306相啮合。这样,本实用新型也即实现了第一传动组件的布置,在上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作用下,联动电机208可依次通过第一联动齿轮210和联动内齿306带动防倒流管301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结构组件1是主要的外结构支撑组件,给其他构件提供了安装位置,也便于将其他构件安装在方舱内侧,联动组件2是主要的传动机构,起到了协调控制其他组件的作用,第一支撑柱201给第一支撑台面202提供了安装位置,多个第二支撑柱203均匀分布在第一支撑台面202上,多个第二支撑柱203将第一支撑台面202与第二支撑台面204分隔开,使得第一支撑台面202与第二支撑台面204组件能够也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其他构件。
防倒流管301底部内侧上方的多个滑动导向轮309安装在第一支撑台面202外侧,对防倒流管301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使得防倒流管301只能沿着第一支撑台面202外侧旋转,滑动导向轮309凹面与第一支撑台面202外侧面相接触,避免防倒流管301与第一支撑台面202外周发生碰撞,减少了气密门工作过程中的震荡。
同时,联动内齿306能够与第一联动齿轮210啮合传动,因此联动电机208带动第一联动齿轮210转动时,通过啮合转动,就会使得防倒流管301相对于支撑底板108进行旋转,并且二者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在使用者通过气密门进入方舱内侧的过程当中,联动电机208会使得防倒流管301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得本来面向方舱外侧的进出管门302转而面向方舱内侧,此时,由于进出管门302只有一个,因此在转动过程中气密门两侧的空气并没有联通在一起,就避免了空气倒流,有效防止方舱内侧空气通过气密门流动到方舱外。
支撑底板108上两侧分别设有方舱外壁101、方舱内壁102,所述方舱外壁101、方舱内壁102上均设有通过口109,所述通过口109侧面设有转动连接件104,所述转动连接件104上设有壁门105,所述壁门105通过转动连接件104与通过口109转动连接,所述壁门105内侧设有密封门条106,所述密封门条106的外侧大小与通过口109的内侧大小相同,所述壁门105外侧设有把手107,所述通过口109与防倒流管301之间设有密封框103。
实际工作时,方舱外壁101和方舱内壁102的双层墙体结构给使用者提活动空间,使用者从方舱外壁101的通过口109经过进出管门302进入到防倒流管301内,在防倒流管301旋转之后,使用者再经过进出管门302从方舱内壁102的通过口109进入到方舱内,转动连接件104给壁门105提供了安装位置,使得壁门105能够与通过口109转动连接。
在气密门不使用时,方舱内外的工作人员可以将壁门105关闭,封住通过口109,防止其他人员通过气密门进出方舱,壁门105内侧的密封门条106的外侧大小与通过口109的内侧大小相同,因此能够充分填补壁门105与通过口109内侧之间的空隙,保证了壁门105与通过口109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了气密门的安全性能。
把手107给使用者提供了施力点,便于使用者在打开、关闭壁门105时能够更加地方便快捷,密封框103能够填补防倒流管301与通过口109内侧之间的空隙,保证了防倒流管301与通过口109之间的密封性,即使是在防倒流管301转动的过程当中,密封框103也能紧贴防倒流管301的外壁,并且密封框103的大小与进出管门302的大小相同,进出管门302与通过口109相对齐时,密封框103也能填补进出管门302与通过口109之间的空隙,从而达到完整的密封。
实际工作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净化组件4,所述净化组件4包括:消毒装置405,所述消毒装置405的进气端与所述防倒流管301内部连通,所述消毒装置405的出气端安装有能向所述防倒流管301内部喷淋消毒用品的喷淋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喷淋组件可以为消毒喷头417,消毒处理之后再通过部分消毒喷头417重新流入到防倒流管301内,可保证防倒流管内部气压平衡。优选的,部分其他消毒喷头417还能够喷出消毒液,对防倒流管301内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一些病毒附着在防倒流管301内壁上。这样,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消毒装置405对防倒流管301进行消毒,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能。
实际工作时,气体收集箱401的进气端通过进气管道与所述防倒流管301内部连通,气体收集箱401的出气端通过出气管道与所述消毒装置405内部连通。这样,本实用新型即可通过气体收集箱401将防倒流管301内的空气吸入至消毒装置405内,以便于让消毒装置405对原属于防倒流管301内的空气进行消毒。
实际工作时,净化组件4安装在支撑底板108,净化组件4包括气体收集箱401,气体收集箱401底部与第一支撑台面202顶部相接触,第二支撑台面204上设有通气孔213,所述通气孔213与气体收集箱401之间设有第一折叠管402,上述通气孔213和第一折叠管402共同组成进气管道。气体收集箱401下方设有输气管403,输气管403末端设有第二折叠管404,输气管403和第二折叠管404共同组成出气管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净化组件4能够对防倒流组件3进行消毒处理,防止防倒流组件3内侧沾染的病毒通过进出管门302流通到方舱外侧,气体收集箱401位于第一支撑台面202与第二支撑台面204之间,气体收集箱401能够对防倒流管301内侧的空气进行吸取,防倒流管301内侧的空气通过通气孔213途径第一折叠管402(也即进气管道)进入到气体收集箱401内侧,输气管403能够对气体收集箱401收集到的空气进行再次运输,经过第二折叠管404(也即出气管道)最终运输到消毒装置405内侧,消毒装置405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消毒处理,消毒处理之后再通过部分消毒喷头417重新流入到防倒流管301内,保证气压平衡。
优选的,部分其他消毒喷头417还能够喷出消毒液,对防倒流管301内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一些病毒附着在防倒流管301内壁上,消毒装置405安装轨给消毒装置405提供了安装位置,使得消毒装置405能够前后滑动,让密封胶板416能够嵌合在进出管门302上,使得消毒装置405上的气道与防倒流管301形成密闭环境,便于消毒杀菌处理。
净化组件4还包括:动力切换组件,所述动力切换组件安装在第二支撑台面204上,所述动力切换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联动齿轮210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台面204作升降运动;被动联动辊408,所述被动联动辊408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联动齿轮210之间设有齿轮同轴转动件,所述被动联动辊408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410连接有主动联动辊412;消毒滑移件,所述消毒滑移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消毒装置405上的进退齿条415,所述主动联动辊412和所述进退齿条415之间连接有消毒齿轮传动组件。
实际工作时,消毒齿轮传动组件包括第二联动齿轮413和变速齿轮414,动力切换组件让可以联动电机208(第一联动齿轮210)具有两种工作位置及状态:
第一种工作位置及状态为第一联动齿轮210和联动内齿306啮合时,联动电机208依次通过第一联动齿轮210和联动内齿306带动防倒流管301转动,以方便人员进出病房;
第二种工作位置及状态为第一联动齿轮210和被动联动辊408通过齿轮同轴转动件连接在一起,此时,第一联动齿轮210和被动联动辊408为同轴且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状态,此时,防倒流管301不会发生转动,且联动电机208依次通过第一联动齿轮210、被动联动辊408、主动联动辊412和消毒齿轮传动组件等部件带动消毒装置405在支撑底板108上滑动,以便于让消毒装置405对防倒流管301进行消毒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能。
动力切换组件包括:第一升降装置206,第一升降装置206上安装有沿第二支撑太台面的垂直方向布置的齿轮齿条组件,联动电机208通过所述齿轮齿条组件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06连接。这样,本实用新型也即实现了动力切换组件的布置。
实际工作时,齿轮齿条组件包括升降齿条209和升降轮齿207,第一升降装置206安装在第一支撑台面202上,第一升降装置206内侧设有与联动电机208相连接的升降轮齿207,第一升降装置206中间设有联动电机208,联动电机208上设有升降齿条209,升降齿条209与升降轮齿207啮合,联动电机208下方设有第一联动齿轮210,联动电机208右侧设有变压装置212。
当使用者要进出方舱时,第一升降装置206给联动电机208提供了安装位置,联动电机208上的升降齿条209能够与第一升降装置206上的升降轮齿207相互啮合,使得第一升降装置206能够通过操控升降轮齿207转动而使得联动电机208上下移动,变压装置212能够将外界接入的电源电压转化为适合气密门使用的电压,保证了气密门的正常运转。
齿轮同轴转动件包括:联动突起211,所述联动突起211设置于第一联动齿轮210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台面一端;联动凹槽409,所述联动凹槽409设置于所述被动联动辊408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台面一端并与所述联动突起211的形状相对应。这样,本实用新型也即实现了齿轮同轴转动件的布置,能根据需要让第一联动齿轮210和被动联动辊408同轴连接成一个整体。
方舱外壁101和/或方舱内壁102与所述消毒装置405之间设置有滑动限位组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滑动限位组件包括导向滑杆406和消毒装置405安装轨,导向滑杆406安装在消毒装置405上,导向滑杆406设置在方舱外壁101和/或方舱内壁102上,这样,在上述滑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即可更加方便的控制消毒装置405和防倒流管301之间的相对位置。
实际工作时,消毒装置405安装在支撑底板108上,消毒装置405位于方舱外壁101、方舱内壁102之间,第二折叠管404与消毒装置405相连通,支撑底板108上设有消毒装置405安装轨,消毒装置405两侧设有导向滑杆406,导向滑杆406安装在消毒装置405安装轨,消毒装置405通过导向滑杆406与消毒装置405安装轨滑动连接,消毒装置405前端设有密封胶板416,所述密封胶板416的大小与进出管门302的大小相同,密封胶板416上设有消毒喷头417。
防倒流组件3上安装有平衡感应装置30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平衡感应装置304有多个且安装在环形内板底部,这样,在上述平衡感应装置304的帮助下,本实用新型即可很方便的知道防倒流管301内是否有人员。
实际工作时,被动联动辊408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108上,被动联动辊408上设有联动凹槽409,第一联动齿轮210底部设有联动突起211,所述联动突起211能够安装在联动凹槽409内,所述消毒装置405底部下方设有联动支架411,所述联动支架411上设有主动联动辊412,所述主动联动辊412与被动联动辊408之间设有传动带410,所述主动联动辊412上方设有第二联动齿轮413,所述联动支架411上设有变速齿轮414,所述变速齿轮414与第二联动齿轮413啮合,所述消毒装置405底部设有进退齿条415,所述进退齿条415与变速齿轮414啮合。
实际工作时,被动联动辊408上的联动凹槽409能够与第一联动齿轮210底部的联动突起211相互配合,当第一升降装置206控制联动电机208下降时,第一联动齿轮210与联动内齿306取消啮合,防倒流管301不再能够转动,当联动突起211嵌入到联动凹槽409内之后,联动电机208就等于与被动联动辊408相连,联动电机208转动时能够带动被动联动辊408旋转。
联动支架411给多个构件提供了安装位置,传动带410将被动联动辊408与主动联动辊412连接在一起,使得被动联动辊408可以带动主动联动辊412旋转,第二联动齿轮413与变速齿轮414啮合,变速齿轮414与进退齿条415啮合。
因此,当联动电机208转动时,能够带动消毒装置405沿着消毒装置405安装轨前进或者后退,需要对防倒流管301进行消毒时,可控制消毒装置405向着防倒流管301的方向移动,使得密封胶板416嵌合在进出管门302上,然后进行消毒处理。
优选的,第二支撑台面204上设有第二升降装置214,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14上设有升降杆215,所述升降杆215上设有控制面板216。第二支撑台面204给第二升降装置214提供了安装位置,第二升降装置214能够控制升降杆215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控制面板216能够达到适合使用者的高度,便于使用者对控制面板216进行操作,使用者通过控制面板216能够完全控制气密门的各项功能,进出气密门也需要在控制面板216上操控联动电机208来控制防倒流管301的旋转。
实际工作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上述方舱气密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入方舱:
使用者首先打开壁门105,这个时候进出管门302与方舱外壁101上的通过口109重叠,经过通过口109与进出管门302进入到防倒流管301内侧,站立在第二支撑台面204上,然后(通过控制面板216)让联动电机208开始工作,联动电机208带动第一联动齿轮210进行转动,由于第一联动齿轮210与联动内齿306啮合,从而带动防倒流管301开始转动,转动角度为一百八十度,使得进出管门302与方舱内壁102上的通过口109重叠,然后使用者经过进出管门302与通过口109进入到方舱(病房)内侧。
S2、气密门自消毒:
首先,平衡感应装置304感应到使用者走出防倒流管301之后,联动电机208继续工作,带动防倒流管301转动,转动角度为九十度,使得进出管门302正对着消毒装置405(密封胶板416)的方向,然后第一升降装置206启动,通过消毒齿轮传动组件的第二种位置和工作状态,使得第一联动齿轮210与联动内齿306取消啮合,此时,防倒流管301不再能够转动;
接着,当联动突起211嵌入到联动凹槽409内之后,联动电机208就等于与被动联动辊408相连,联动电机208转动时能够带动被动联动辊408旋转,联动支架411给多个构件提供了安装位置,传动带410将被动联动辊408与主动联动辊412连接在一起,使得被动联动辊408可以带动主动联动辊412旋转,第二联动齿轮413与变速齿轮414啮合,变速齿轮414与进退齿条415啮合;
然后,联动电机208再次转动,带动消毒装置405沿着消毒装置405安装轨向着防倒流管301的方向前进,使得密封胶板416嵌合在进出管门302上,然后气体收集箱401对防倒流管301内侧的空气进行吸取,将空气运输到消毒装置405内侧,消毒装置405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消毒处理,消毒处理之后再通过部分消毒喷头417重新流入到防倒流管301内,保证气压平衡。
最后,优选的,部分其他消毒喷头417还能够喷出消毒液,对防倒流管301内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一些病毒附着在防倒流管301内壁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外结构组件(1),所述外结构组件(1)包括相互之间呈间隔布置的方舱外壁(101)和方舱内壁(102),所述方舱外壁(101)和方舱内壁(102)上均安装有壁门(105);
防倒流组件(3),所述防倒流组件(3)包括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方舱外壁(101)和方舱内壁(102)之间的防倒流管(301)、安装于所述防倒流管(301)的侧壁上并与所述壁门(105)对应的进出管门(302),以及安装于所述防倒流管(301)内部下端并用于供使用者站立的第二支撑台面(204);
联动组件(2),所述联动组件(2)安装于所述方舱外壁(101)和方舱内壁(102)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防倒流组件(3)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组件(2)包括:
第一支撑台面(202),所述第一支撑台面(202)上设置有联动电机(208),所述联动电机(208)的输出端与所述防倒流管(301)之间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防倒流管(301)转动的第一传动组件;
倒流管转动件,所述倒流管转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台面(202)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台面(204)一端的滚珠(308),以及安装于所述方舱外壁(101)和方舱内壁(102)之间并用于放置所述滚珠(308)的管体滑道(30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联动齿轮(210),所述第一联动齿轮(21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面(202)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台面(204)一端;
联动内齿(306),所述联动内齿(306)通过环形内板安装于所述防倒流管(301)的侧壁上;
所述第一联动齿轮(210)中部与所述联动电机(20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联动齿轮(210)外边缘与所述联动内齿(306)相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净化组件(4),所述净化组件(4)包括:
消毒装置(405),所述消毒装置(405)的进气端与所述防倒流管(301)内部连通,所述消毒装置(405)的出气端安装有能向所述防倒流管(301)内部喷淋消毒用品的喷淋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组件(4)还包括:
气体收集箱(401),所述气体收集箱(401)的进气端通过进气管道与所述防倒流管(301)内部连通,气体收集箱(401)的出气端通过出气管道与所述消毒装置(405)内部连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组件(4)还包括:
动力切换组件,所述动力切换组件安装在第二支撑台面(204)上,所述动力切换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联动齿轮(210)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台面(204)作升降运动;
被动联动辊(408),所述被动联动辊(408)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联动齿轮(210)之间设有齿轮同轴转动件,所述被动联动辊(408)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410)连接有主动联动辊(412);
消毒滑移件,所述消毒滑移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消毒装置(405)上的进退齿条(415),所述主动联动辊(412)和所述进退齿条(415)之间连接有消毒齿轮传动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切换组件包括:
第一升降装置(206),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06)上安装有沿所述第二支撑太台面的垂直方向布置的齿轮齿条组件,所述联动电机(208)通过所述齿轮齿条组件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06)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同轴转动件包括:
联动突起(211),所述联动突起(211)设置于第一联动齿轮(210)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台面(202)一端;
联动凹槽(409),所述联动凹槽(409)设置于所述被动联动辊(408)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台面(202)一端并与所述联动突起(211)的形状相对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外壁(101)和/或方舱内壁(102)与所述消毒装置(405)之间设置有滑动限位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流组件(3)上安装有平衡感应装置(304)。
CN202222390783.1U 2022-09-08 2022-09-08 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 Active CN218844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0783.1U CN218844098U (zh) 2022-09-08 2022-09-08 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0783.1U CN218844098U (zh) 2022-09-08 2022-09-08 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4098U true CN218844098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7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90783.1U Active CN218844098U (zh) 2022-09-08 2022-09-08 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4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9816B (zh) 一种全自动高效风淋室
CN218844098U (zh) 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
CN114602701B (zh) 一种自动定位的多功能agv机器人
CN112431444A (zh) 一种医用机器人自助消毒灭菌装置
CN115434610A (zh) 用于防止空气倒流的方舱气密门
CN214767670U (zh) 一种实验室用可移动的通风装置
CN114988256A (zh) 一种医院用火灾应急电梯装置
CN113509577A (zh) 一种消毒用机械臂及其环境消毒专用小车
CN206792701U (zh) 一种卫生消毒装置
CN201164608Y (zh) 自动清洗消毒机
CN111806360A (zh) 一种营运车辆用消毒、隔离、安全防护装置
CN214596312U (zh) 一种多功能便捷保健防护服
CN204601229U (zh) 配液间及其自动控制***
CN112678654A (zh) 一种垂直电梯按键面板覆膜消毒装置
CN214285591U (zh) 一种用于鼻咽拭子采样的正压隔离柜
CN116182308B (zh) 一种具有消杀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及反馈方法
CN111806594A (zh) 可移动口岸用检疫方舱
CN113368281A (zh) 一种智能防疫消毒舱装置及其***
CN112999440A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吸痰装置
CN211214048U (zh) 一种输液车
CN112843270B (zh) 一种应用于冷链的消毒***及其消毒方法
CN111844061B (zh) 一种喷雾气流防御病菌的隔离区多功能物流机器人
CN115126393B (zh) 一种具有防交叉感染的红外感应智能门
CN220938325U (zh) 一种重症病人密封式除菌转运装置
CN217004815U (zh) 液态气泡式空气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