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3189U - 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3189U
CN218783189U CN202222987617.XU CN202222987617U CN218783189U CN 218783189 U CN218783189 U CN 218783189U CN 202222987617 U CN202222987617 U CN 202222987617U CN 218783189 U CN218783189 U CN 218783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assembly
assembling
secondary battery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76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鹏
喻先锋
蔡云龙
刘微
侯敏
曹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Rept Battero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Rept Batter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Rept Battero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876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318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4817 priority patent/WO2023226343A1/zh
Priority to EP22275169.5A priority patent/EP4283730A3/en
Priority to JP2023006048A priority patent/JP2023174493A/ja
Priority to US18/099,197 priority patent/US2023041179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3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31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芯组件,电芯组件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单电芯,每个单电芯包括单电芯本体和极耳,每个单电芯本体具有顶面和沿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每个单电芯本体的第一侧面靠近电芯组件的内侧设置,每个单电芯本体的第二侧面靠近电芯组件的外侧设置;在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极耳从顶面靠近第一侧面的位置伸出;转接片,转接片上表面设置有转接片极柱,转接片具有与极耳对应的极耳装配部;其中,每个极耳从极耳装配部穿过后经弯折与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减少了二次电池内阻,提升了二次电池的电池性能。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通常包括壳体、电芯和顶盖,且二次电池内部的装配结构通常为先将电芯水平放置,此时每个电芯的极耳也沿水平面延伸,再执行焊接及合芯动作。在焊接过程中通常包括两种装配方式:其一是将极耳直接与顶盖上的极柱连接;其二是在电芯和顶盖之间增设转接片,将极耳设置在转接片的下方并与转接片电连接,转接片再与顶盖上的极柱电连接。在焊接装配过程中,电芯及极耳与转接片或顶盖始终保持平行,焊接完成后,在电芯入壳体时进行极耳折弯、合芯从而完成二次电池的装配。这两种装配方式的共性问题就是折极耳,而折极耳会导致以下问题:
一是电芯在高度方向需要留有折极耳空间,导致高度方向上空间利用率低,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难以提升;二是折极耳空间少,且极耳到转接片路径、松弛状态不同,极耳冗余、下沉造成的二次电池短路安全风险;三是折极耳后极耳没有支撑,极耳容易***极片中,会造成二次电池短路安全风险;四是极耳较长,电池内阻大进而影响二次电池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减少二次电池内阻,提升二次电池的电池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单电芯,每个所述单电芯包括单电芯本体和极耳,每个单电芯本体具有顶面和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每个单电芯本体的所述第一侧面靠近所述电芯组件的内侧设置,每个单电芯本体的所述第二侧面靠近所述电芯组件的外侧设置;在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极耳从所述顶面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位置伸出;转接片,所述转接片上表面设置有转接片极柱,所述转接片具有与所述极耳对应的极耳装配部;其中,每个所述极耳从所述极耳装配部穿过后经弯折与所述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接片的上表面被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分隔线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转接片极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对应的极耳装配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单电芯对应的所述极耳装配部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一投影,所述转接片极柱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投影。
可选地,所述极耳装配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或者,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对应的极耳装配部至少部分的位于第一区域,其余所述极耳装配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可选地,所述极耳装配部包括极耳装配孔;所述极耳装配孔包括第一极耳装配孔和/或第二极耳装配孔,所述第一极耳装配孔用于使所述电芯组件中的一个所述单电芯上的极耳穿过,所述第一极耳装配孔沿所述电芯组件的高度方向具有第三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极耳装配孔对应的所述极耳位于所述第三投影区域中;所述第二极耳装配孔用于使所述电芯组件中相邻的多个单电芯上的极耳穿过,所述第二极耳装配孔沿所述电芯组件的高度方向具有第四投影区域,所述第二极耳装配孔对应的所述极耳均位于所述第四投影区域中。
可选地,沿着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的极耳对应一个所述第二极耳装配孔,使得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的极耳穿过一个所述第二极耳装配孔。
可选地,所述二次电池包括两个所述转接片,每个所述转接片具有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至少一个所述转接片中,所述极耳装配孔在所述第一侧边具有开口;在所述转接片和所述电芯组件装配后,每个所述转接片的第一侧边朝向另一个所述转接片的第一侧边。
可选地,所述极耳装配部还包括侧边凹进部和/或侧边装配部,所述侧边凹进部位于所述转接片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凹进部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凹进,所述侧边凹进部用于使对应的极耳从中穿过并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弯折;所述侧边装配部位于所述转接片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装配部用于使对应的极耳从中穿过并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弯折。
可选地,所述极耳装配部包括侧边装配部和侧边凹进部,所述侧边装配部位于所述转接片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装配部用于使对应的极耳从中穿过并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弯折;所述侧边凹进部位于所述转接片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凹进部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凹进,所述侧边凹进部用于使对应的极耳从中穿过并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弯折。
可选地,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极耳穿过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后朝向电芯组件的外侧折弯;其余所述单电芯的极耳穿过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后朝向电芯组件的内侧折弯。
可选地,还包括:绝缘垫片、顶盖和壳体;所述绝缘垫片位于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转接片之间,所述绝缘垫片具有用于使所述极耳穿过的极耳配合部;所述顶盖具有顶盖极柱,所述顶盖极柱与所述转接片极柱电连接;所述电芯组件置于所述壳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方面,通过在转接片上设置极耳装配部,使得极耳向上伸出穿过极耳装配部,折弯极耳并将极耳揉压在转接片的上表面且与转接片电连接,之后才入壳。因此,在装配连接时,转接片、顶盖始终位于整个电芯的上方,且电芯入壳体时极耳已是装配状态,故而不需要入壳时折极耳。故,高度方向是不需要预留折极耳的空间,提升了高度方向上空间利用率,进而提升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极耳到转接片路径、松弛状态几乎相同,降低由于极耳冗余、下沉造成二次电池短路安全风险;极耳与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后,转接片可以支撑极耳,减少极耳***极耳中造成的二次电池短路的风险;同时也能减小极耳的长度,降低二次电池的内阻。
第二方面,电芯组件中每个单电芯本体的第一侧面靠近电芯组件的内侧设置,每个单电芯本体的第二侧面靠近电芯组件的外侧设置,极耳从顶面靠近第一侧面的位置伸出,使得最内侧的两个单电芯的极耳对应的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也可以靠近电芯组件的内侧设置,从而靠电芯组件外侧的电芯的极耳与转接片的连接处到转接片极柱之间能够减少由于极耳装配部导致的导流的薄弱点,降低外侧单电芯的极耳与转接片形成的连接部到转接片极柱间的内阻,进而降低了二次电池的内阻,极大的提升了电压平台和电池性能。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申请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申请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二次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单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4个单电芯合芯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二次电池去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电芯极耳穿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CC'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上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电芯极耳折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DD'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上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在图12基础上连接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EE'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上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二次电池去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8极耳折弯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8极耳折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二次电池去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2极耳折弯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2极耳折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二次电池去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6极耳折弯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6极耳折弯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对应的电芯组件、绝缘垫片及转接片的装配图示意图;
图31是图30的FF'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二次电池1,顶盖11,极柱111、112,转接片12、13,转接片极柱121、131;
极耳装配部12a、12b、12c、12d、12e、12f、13a、13b、13c、13d、13e、13f;
绝缘垫片14,极耳配合部14a、14b、14c、14d、14e、14f、14g、14h、14i、14j、14k、14L;
电芯组件15,单电芯151、152、153、154、155、156;
极耳151a、152a、153a、154a、155a、156a、151b、152b、153b、154b、155b、156b;
壳体16;
连接部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
开口125、126、127、135、136、13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多个”包含两个或大于两个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示意,本实用新型中:电芯组件15的宽度方向为X轴方向,电芯组件15的厚度方向为Y轴方向,电芯组件15的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靠近电芯组件15的内侧即在Y轴上靠向电芯组件15中心,靠近电芯组件15外侧即在Y轴上远离电芯组件15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同一转接片实现相同极性的极耳的转接,极耳装配部用于电芯组件中正极耳或者负极耳穿过,以实现二次电池的电连接;当极耳装配部采用极耳装配孔并容纳一单电芯的极耳时,称之为第一极耳装配孔;当极耳装配部采用极耳装配孔并容纳相邻多个单电芯的极耳时,称之为第二极耳配合孔;并且,容纳相邻多个单电芯的极耳时,极耳之间的极性相同。以符合基本的电学原理为准,不再进行解释。
同理,对于绝缘垫片的极耳配合部不再赘述。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申请人提出了一种二次电池,如图30-图31所示,具体如下:
包括电芯组件15和转接片12、13,所述电芯组件15包括依次排列的4个单电芯151、152、153、154,每个所述单电芯包括单电芯本体和极耳,在电芯组件15的厚度方向(后续实施例中的Y轴方向)上,所述单电芯之间,极耳从单电芯本体伸出的位置分布不一致;所述转接片上表面设置有转接片极柱,所述转接片具有极耳装配部,所述极耳装配部沿电芯组件15的厚度方向分布在转接片极柱的两侧;在装配该二次电池时,每个单电芯的极耳在初始时向上伸出,每个所述极耳从对应的所述极耳装配部穿过后并朝向电芯组件15的内侧弯折,弯折后再与所述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图中未示出极耳折弯以及折弯后与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
根据图30-31所示的装配结构,在装配二次电池时,可以是单电芯和极耳均竖直朝上,如图30所示意的方向,如此使得极耳能更好地穿过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之后被折弯,然后进行焊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单电芯顶面上的极耳穿过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后,揉压在转接片的上表面并与转接片电连接;而装配连接时转接片、顶盖始终位于整个电芯组件的上方,此时电芯组件入壳体时极耳已是装配状态,直接入壳体;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及的合芯时折极耳导致的各种问题。
然而,在上述二次电池装配结构中,由于在电芯组件15的厚度方向(后续实施例中的Y轴方向)上,所述单电芯之间,极耳从单电芯本体伸出的位置分布不一致,即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单电芯152、153的极耳均靠向所述电芯组件的外侧,所述极耳装配部沿电芯组件15的厚度方向分布在转接片极柱的两侧,存在如下进一步需要改进优化的技术问题:其一,最内侧的两个单电芯152、153的极耳对应的极耳装配部在沿着电芯组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过长,导致靠近述电芯组件外侧的单电芯151和154的极耳与转接片连接形成的连接部到转接片极柱之间存在由极耳装配部引起的导流的薄弱点,尤其是由于通孔导致的导流薄弱点,导致外侧的单电芯151和154的极耳与转接片连接形成的连接部到转接片极柱间的内阻较大,进而增加了二次电池的内阻,导致电压平台下降的问题;其二,单电芯151、152、153和154的极耳穿过极耳装配部后均朝向电芯组件15的内侧折弯,由此导致,外侧单电芯151和154的极耳与转接片连接形成的连接部到转接片极柱间的内阻,和内侧单电芯152和153的极耳与转接片连接形成的连接部到转接片极柱间的内阻不一致,进一步导致电压平台下降;其三,极耳与转接片的极耳装配部的配合方式对二次电池的生产和装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申请人在图30所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改进的二次电池。
所述二次电池包括电芯组件和转接片,如图1-图26示意。
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单电芯,每个所述单电芯包括单电芯本体和极耳,每个单电芯本体具有顶面和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每个单电芯本体的所述第一侧面靠近所述电芯组件的内侧设置,每个单电芯本体的所述第二侧面靠近所述电芯组件的外侧设置;在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极耳从所述顶面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位置伸出。
转接片,所述转接片上表面设置有转接片极柱,所述转接片具有与所述极耳对应的极耳装配部;其中,每个所述极耳从所述极耳装配部穿过后经弯折与所述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所述转接片具有与所述极耳对应的极耳装配部”指的是所述极耳和对应的极耳装配部的位置对应,能使极耳从所对应的极耳装配部穿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片的上表面被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分隔线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转接片极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对应的极耳装配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单电芯对应的所述极耳装配部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一投影,所述转接片极柱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投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组件的每个所述单电芯对应的极耳装配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对应的极耳装配部至少部分的位于第一区域,其余所述极耳装配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装配部包括极耳装配孔;所述极耳装配孔包括第一极耳装配孔和/或第二极耳装配孔,所述第一极耳装配孔用于使所述电芯组件中的一个所述单电芯上的极耳穿过,所述第一极耳装配孔沿所述电芯组件的高度方向具有第三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极耳装配孔对应的所述极耳位于所述第三投影区域中;所述第二极耳装配孔用于使所述电芯组件中相邻的多个单电芯上的极耳穿过,所述第二极耳装配孔沿所述电芯组件的高度方向具有第四投影区域,所述极耳均位于所述第四投影区域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着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的极耳对应一个所述第二极耳装配孔,使得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的极耳穿过一个所述第二极耳装配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电池包括两个所述转接片,每个所述转接片具有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至少一个所述转接片中,所述极耳装配孔在所述第一侧边具有开口;在所述转接片和所述电芯组件装配后,每个所述转接片的第一侧边朝向另一个所述转接片的第一侧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装配部包括极耳装配孔和侧边凹进部,所述侧边凹进部位于所述转接片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凹进部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凹进,所述侧边凹进部用于使对应的极耳从中穿过并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弯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装配部包括极耳装配孔和侧边装配部;侧边装配部位于所述转接片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装配部用于使对应的极耳从中穿过并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弯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装配部同时包括极耳装配孔、侧边装配部和侧边凹进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装配部同时包括侧边装配部和侧边凹进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单电芯的极耳穿过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后朝向电芯组件的外侧折弯;其余所述单电芯的极耳穿过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后朝向电芯组件的内侧折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绝缘垫片,所述绝缘垫片位于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转接片之间,所述绝缘垫片具有用于使所述极耳穿过的极耳配合部;在装配该二次电池时,每个单电芯的极耳在初始时向上伸出,每个所述极耳依次从绝缘垫片上的极耳配合部、以及对应的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后经弯折与所述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配合部包括第一极耳配合孔和/或第二极耳配合孔,所述第一极耳配合孔用于使所述电芯组件中的一个所述单电芯上的极耳穿过,所述第一极耳配合孔沿所述电芯组件的高度方向具有第五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极耳配合孔对应的所述极耳位于所述第五投影区域中;所述第二极耳配合孔用于使所述电芯组件中相邻的多个单电芯上的极耳穿过,所述第二极耳配合孔沿所述电芯组件的高度方向具有第六投影区域,所述极耳均位于所述第六投影区域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配合部包括极耳配合孔和侧边凹入部,所述侧边凹入部位于所述绝缘垫片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凹入部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向所述绝缘垫片的内部凹进,所述侧边凹入部用于使对应的极耳从中穿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配合部包括极耳配合孔和侧边配合部;侧边配合部位于所述绝缘垫片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配合部用于使对应的极耳从中穿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配合部同时包括极耳配合孔、侧边配合部和侧边凹入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配合部同时包括侧边配合部和侧边凹入部。
采用此技术方案得到的二次电池,每个单电芯本体的第一侧面靠近电芯组件的内侧设置,每个单电芯本体的第二侧面靠近电芯组件的外侧设置,极耳从顶面靠近第一侧面的位置伸出,相对应地,所述转接片极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靠近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对应的极耳装配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且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单电芯对应的所述极耳装配部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一投影,所述转接片极柱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投影,从而:
其一,不仅实现图30-图31所示的通过在转接片上设置极耳装配部,使得极耳向上伸出穿过极耳装配部,折弯极耳并将极耳揉压在转接片的上表面且与转接片电连接,之后才入壳。因此,在装配连接时,转接片、顶盖始终位于整个电芯的上方,且电芯入壳体时极耳已是装配状态,故而不需要入壳时折极耳。故,高度方向是不需要预留折极耳的空间,提升了高度方向上空间利用率,进而提升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极耳到转接片路径、松弛状态几乎相同,降低由于极耳冗余、下沉造成二次电池短路安全风险;极耳与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后,转接片可以支撑极耳,减少极耳***极耳中造成的二次电池短路的风险;同时也能减小极耳的长度,降低二次电池的内阻。
其二,使得最内侧的两个单电芯的极耳对应的极耳装配部在沿着电芯组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会过长,从而靠近述电芯组件外侧的电芯的极耳与转接片连接形成的连接部到转接片极柱之间不存在由极耳装配部引起的导流的薄弱点,尤其是由于通孔等引发的导流的薄弱点,从而降低外侧的电芯的极耳与转接片连接形成的连接部到转接片极柱间的内阻,进而降低了二次电池的内阻,极大的提升了电压平台和性能。
其三,使得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单电芯的极耳穿过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后可以朝向电芯组件的外侧折弯,其余所述单电芯的极耳穿过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后可以朝向电芯组件的内侧折弯;由此靠近电芯组件外侧的电芯的极耳与转接片连接形成的连接部到转接片极柱间的内阻和靠近电芯组件内侧的电芯的极耳与转接片的连接处到转接片极柱间的内阻趋于一致,提升二次电池的长期使用性能。
其四,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极耳装配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能够兼顾电芯的生产,并降低外侧的电芯的极耳与转接片连接形成的连接部到转接片极柱间的内阻,进而降低了二次电池的内阻,极大的提升了电压平台和性能。
以下将以具体实施例为准,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图17,图示空间坐标系XYZ,其中X轴为电芯组件15的宽度方向,Y轴为电芯组件15的厚度方向,Z轴为电芯组件15的高度方向,靠近电芯组件15的内侧即在Y轴上靠向电芯组件15中心,靠近电芯组件15外侧即在Y轴上远离电芯组件15中心。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二次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二次电池1结构分解后如图2所示,二次电池1包括顶盖11、壳体16和壳体16包裹的电芯组件15;顶盖11上设置有极柱111、112;顶盖11和电芯组件15之间在Z轴方向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转接片12、13和绝缘垫片14。
转接片12上表面(本申请中转接片12的上表面为转接片12远离电芯组件15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转接片极柱121,转接片12具有极耳装配部12a、12d和12b;如图8示意,此实施例中,极耳装配部12a、12d均为侧边装配部的形式,极耳装配部12b为第二极耳装配孔的形式。转接片13上表面(本申请中转接片13的上表面为转接片13远离电芯组件15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转接片极柱131,转接片13具有极耳装配部13a、13d和13b;如图8示意,此实施例中,极耳装配部13a、13d均为侧边装配部的形式,极耳装配部13b为第二极耳装配孔的形式。
电芯组件15包括4个依次排列的单电芯151、152、153、154。如图6所示,每个单电芯包括单电芯本体和极耳,每个单电芯本体具有顶面Fd和沿电芯组件15的厚度方向(Y轴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面F1和第二侧面F2,每个单电芯本体的第一侧面F1靠近电芯组件15的内侧设置,每个单电芯本体的第二侧面F2靠近电芯组件15的外侧设置,在电芯组件15的厚度方向上,极耳从顶面Fd靠近第一侧面F1的位置伸出。示例性的,单电芯151的本体具有顶面Fd,沿电芯组件15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面F1和第二侧面F2,第一侧面F1靠近电芯组件15的内侧设置,第二侧面F2靠近电芯组件15的外侧设置,极耳151a从顶面Fd靠近第一侧面F1的位置伸出。其余单电芯可以此类推,在此不再赘述。
极耳151a、154a分别穿过(此时为包绕过)转接片12的极耳装配部12a、12d(极耳装配部12a、12d均为侧边装配部),极耳152a和153a共同穿过一个极耳装配部12b(极耳装配部12b为第二极耳装配孔的形式),极耳151b、154b分别穿过(此时为包绕过)转接片13的极耳装配部13a、13d(极耳装配部13a、13d均为侧边装配部),极耳152b和153b共同穿过一个极耳装配部13b(极耳装配部13b为第二极耳装配孔的形式)。然后将上述所有穿过转接片上极耳装配部的极耳进行弯折,如图14所示,极耳152a和153a均朝向电芯组件的外侧折弯,极耳151a、154a均朝向电芯组件的内侧折弯;同样的,极耳152b和153b均朝向电芯组件的外侧折弯,极耳151b、154b均朝向电芯组件的内侧折弯。各极耳弯折后与转接片接触的部位分别为连接部S1、S2、S3、S4、S5、S6、S7、S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二次电池1还包括绝缘垫片14。如图8所示,极耳151a、152a、153a、154a分别穿过绝缘垫片14的极耳配合部14a、14b、14c、14d(此实施例中,极耳配合部14a、14b、14c、14d均为第一极耳配合孔的形式),之后极耳151a、154a再分别穿过(此时为包绕过)转接片12的极耳装配部12a、12d(极耳装配部12a、12d均为侧边装配部),极耳152a和153a共同穿过一个极耳装配部12b(极耳装配部12b为第二极耳装配孔的形式)。同样,极耳151b、152b、153b、154b分别穿过绝缘垫片14的极耳配合部14e、14f、14g、14h(此实施例中,极耳配合部14e、14f、14g、14h均为第一极耳配合孔的形式),之后极耳151b、154b再分别穿过(此时为包绕过)转接片13的极耳装配部13a、13d(极耳装配部13a、13d均为侧边装配部),极耳152b和153b共同穿过一个极耳装配部13b((极耳装配部13b为第二极耳装配孔的形式)。绝缘垫片14置于转接片与电芯组件15之间,实现绝缘保护,同时还具有定位转接片的功能,支撑转接片与极耳,使极耳保持良好的形态,不会冗余、下沉,无短路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垫片14的材质可以选用本领域常用的绝缘材料,可以通过注塑或者模切等方式制作,实现二次电池的绝缘保护和对转接片的支撑作用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垫片14的厚度在0.1mm-2mm之间,优选地,在0.1mm-1mm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垫片14的结构形式可以是一体式或分体式;供极耳穿过的极耳配合部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与极耳的数量和位置完全一一对应,也可以包括如以下转接片相似设计原理的侧边配合部和侧边凹入部等各种变型方式,实现极耳穿过的变形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方式中,如图12所示,转接片12的上表面被分隔线G1将转接片12分为第一区域Q1和第二区域Q2,转接片极柱121位于第一区域Q1,极耳装配部12b位于第二区域Q2内。同理,转接片13也是如此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与此同时,靠近电芯组件15最内侧的两个单电芯152、153对应的第二极耳装配孔沿电芯组件15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一投影W1,转接片极柱沿电芯组件15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二投影W2,第二投影W2覆盖第一投影W1。
进一步,极耳装配部12a、12d位于第二区域Q2内。同理,转接片13也是如此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组件,每个单电芯本体的第一侧面靠近电芯组件的内侧设置,每个单电芯本体的第二侧面靠近电芯组件的外侧设置,极耳从顶面靠近第一侧面的位置伸出,从而能够实现靠近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对应的极耳装配部,即极耳装配部12b、13b,在Y轴上靠向电芯组件15中心设置,相对应地,所述转接片极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靠近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对应的极耳装配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且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单电芯对应的所述极耳装配部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一投影,所述转接片极柱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投影,第一方面,使得最内侧的两个单电芯的极耳对应的极耳装配部在沿着电芯组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会过长,从而靠近述电芯组件外侧的电芯的极耳与转接片连接形成的连接部到转接片极柱之间不存在通孔等导流的薄弱点,从而降低外侧的电芯的极耳与转接片连接形成的连接部到转接片极柱间的内阻,进而降低了二次电池的内阻,极大的提升了电压平台和性能。
第二方面,使得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单电芯的极耳穿过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后可以朝向电芯组件的外侧折弯,其余所述单电芯的极耳穿过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后可以朝向电芯组件的内侧折弯;由此靠近电芯组件外侧的电芯的极耳与转接片连接形成的连接部到转接片极柱间的内阻和靠近电芯组件内侧的电芯的极耳与转接片的连接处到转接片极柱间的内阻趋于一致,提升二次电池的长期使用性能。
第三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极耳装配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能够兼顾电芯的生产,并降低外侧的电芯的极耳与转接片连接形成的连接部到转接片极柱间的内阻,进而降低了二次电池的内阻,极大的提升了电压平台和性能。
实施例二
参考图18~图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二次电池1,包括电芯组件15、转接片。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电芯组件15包括两个电芯151、152,且转接片的上的极耳装配部仅包括第二极耳装配孔,第二极耳装配孔在转接片第一侧边上具有开口。
如图20所示,电芯组件15包括2个依次排列的单电芯151、152,每个单电芯包括单电芯本体和极耳,每个单电芯本体具有顶面Fd和沿电芯组件15的厚度方向(Y轴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面F1和第二侧面F2,每个单电芯本体的第一侧面F1靠近电芯组件15的内侧设置,每个单电芯本体的第二侧面F2靠近电芯组件15的外侧设置,极耳从顶面Fd靠近第一侧面F1的位置伸出。以单电芯151为例,单电芯151的本体具有顶面Fd,沿电芯组件15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面F1和第二侧面F2,第一侧面F1靠近电芯组件15的内侧设置,第二侧面F2靠近电芯组件15的外侧设置,极耳151a从顶面Fd靠近第一侧面F1的位置伸出。
如图19示意,转接片12具有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侧边L1和第二侧边L2;转接片12上的极耳装配部12a为第二极耳装配孔,且在所述第一侧边L1上具有开口125;在转接片12、13和所述电芯组件装配后,转接片12的第一侧边L1朝向转接片13的第一侧边L1。
在装配时,极耳151a、152a共同穿过转接片12上的具有开口125的第二极耳装配孔,将上述所有极耳均朝向电芯组件15的外侧弯折后与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各极耳弯折后与转接片接触的部位分别为连接部S1、S2。采用此种具有开口的第二极耳装配孔可以使得极耳更容易穿过转接片的极耳装配孔。
同理,转接片13上的极耳装配部13a也为第二极耳装配孔,且在所述第一侧边L1上也可具有开口,极耳151b、152b共同穿过转接片13上的具有开口的第二极耳装配孔,将上述所有极耳均朝向电芯组件15的外侧弯折后与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各极耳弯折后与转接片接触的部位分别为连接部S3、S4。在本实施例中,转接片12的第二极耳装配孔和转接片13上的第二极耳装配孔其中任意一个具有开口,或同时均具有开口均在其保护范围内,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绝缘垫片14,同实施例一一样,在装配该二次电池时,每个电芯的极耳在初始时都是向上伸出,每个所述极耳依次从绝缘垫片上的极耳配合部、以及对应的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后经弯折与所述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和实施例一的二次电池的技术特征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三
参考图22~图25,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二次电池1,包括电芯组件15和转接片。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电芯组件15包括六个电芯151、152、153、154、155、156,且转接片的上的极耳装配部包括第一极耳装配孔、第二极耳装配孔和侧边装配部;第一极耳装配孔和第二极耳装配孔的第一侧边L1均具有开口。
电芯组件15包括6个依次排列的单电芯151、152、153、154、155、156,如图24所示,每个单电芯包括单电芯本体和极耳,每个单电芯本体具有顶面Fd和沿电芯组件15的厚度方向(Y轴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面F1和第二侧面F2,每个单电芯本体的第一侧面F1靠近电芯组件15的内侧设置,每个单电芯本体的第二侧面F2靠近电芯组件15的外侧设置,极耳从顶面Fd靠近第一侧面F1的位置伸出。示例性的,单电芯151的本体具有顶面Fd,沿电芯组件15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面F1和第二侧面F2,第一侧面F1靠近电芯组件15的内侧设置,第二侧面F2靠近电芯组件15的外侧设置,极耳151a从顶面Fd靠近第一侧面F1的位置伸出。其余单电芯可以此类推,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3所示,转接片12具有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侧边L1和第二侧边L2,转接片12上的极耳装配部2b、12e和12c在所述第一侧边L1上分别具有开口126、127、125,且极耳装配部12a和12f为侧边装配部,极耳装配部12b、12e为第一极耳装配孔,极耳装配部12c为第二极耳装配孔。同理,转接片13也是如此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在进行装配时,极耳151a、156a分别穿过(此时为包绕过)转接片12的极耳装配部12a和12f(极耳装配部12a和12f为侧边装配部),极耳152a和极耳155a分别穿过具有开口126的第一极耳装配孔和具有开口127的第一极耳装配孔,极耳153a和极耳154a共同穿过具有开口125的第二极耳装配孔;同理,极耳151b、152b、153b、154b、155b、156b也是如此穿过转接片13上的极耳装配部,在此不再做详细说明。然后将上述所有穿过转接片上极耳装配部的极耳进行弯折,如图25所示,极耳153a和154a均朝向电芯组件的外侧折弯,极耳151a、152a、155a和156a均朝向电芯组件的内侧折弯;同样的,极耳153b和154b均朝向电芯组件的外侧折弯,极耳151b、152b、155b和156b均朝向电芯组件的内侧折弯。将上述所有极耳弯折后与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各极耳弯折后与转接片接触的部位分别为连接部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绝缘垫片,同实施例二一样,在装配该二次电池时,每个电芯的极耳在初始时都是向上伸出,每个所述极耳依次从绝缘垫片上的极耳配合部、以及对应的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后经弯折与所述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和实施例二的二次电池的技术特征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四
参考图26~图29,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二次电池1,包括电芯组件15、转接片,和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转接片包括侧边装配部、侧边凹进部和第二极耳装配部;单电芯151、156上的同极性极耳之间沿着电芯组件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完全重叠、单电芯152、153和154上的同极性极耳之间沿着电芯组件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完全重叠;且单电芯151和单电芯152上的同极性极耳之间沿着电芯组件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完全不重叠。
如图27所示,与电芯组件对应,本实施例中转接片12包括极耳装配部12a、12b、12c、12e、12f,其中极耳装配部12a、12f为侧边装配部,极耳装配部12b、12e为侧边凹进部,以及极耳装配部12c为在第一侧边L1上具有开口125的第二极耳装配孔。同理,转接片13也是如此设置,在此不再赘述。一方面,通过设置侧边凹进部和/或侧边装配部,进一步减轻转接片重量,节省转接片材料成本;另一方面,使得极耳更易与转接片进行装配。
在装配时,极耳151a、156a分别穿过(此时为包绕过)转接片12的极耳装配部12a和12f(极耳装配部12a、12f为侧边装配部),极耳152a和极耳155a分别穿过(此时为包绕过)转接片12的极耳装配部12b、12e(极耳装配部12b、12e为侧边凹进部),极耳153a和极耳154a共同穿过具有开口125的第二极耳装配孔;同理,极耳151b、152b、153b、154b、155b、156b也是如此穿过转接片13上的极耳装配部,在此不再做详细说明。然后将上述所有穿过转接片上极耳装配部的极耳进行弯折,如图25所示,极耳153a和154a均朝向电芯组件的外侧折弯,极耳151a、152a、155a和156a均朝向电芯组件的内侧折弯;同样的,极耳153b和154b均朝向电芯组件的外侧折弯,极耳151b、152b、155b和156b均朝向电芯组件的内侧折弯。将上述所有极耳弯折后与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各极耳弯折后与转接片接触的部位分别为连接部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转接片的上表面被沿电芯组件15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分隔线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转接片极柱位于第一区域;除靠近电芯组件15最外侧的两个单电芯对应的极耳装配部外,其余极耳装配部均位于第二区域内。参考图26、图27,分隔线G1将转接片12分为第一区域Q1和第二区域Q2,转接片极柱121位于第一区域Q1,极耳装配部12b、12e以及具有开口125的极耳装配部12c位于第二区域Q2内;极耳装配部12a、12f位于位于第一区域Q1内。同理,转接片13也是如此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绝缘垫片,同实施例三一样,在装配该二次电池时,每个电芯的极耳在初始时都是向上伸出,每个所述极耳依次从绝缘垫片上的极耳配合部、以及对应的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后经弯折与所述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和实施例三的二次电池的技术特征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实用新型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虽然本申请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在没有脱离本申请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单电芯,每个所述单电芯包括单电芯本体和极耳,每个单电芯本体具有顶面和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每个单电芯本体的所述第一侧面靠近所述电芯组件的内侧设置,每个单电芯本体的所述第二侧面靠近所述电芯组件的外侧设置;在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极耳从所述顶面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位置伸出;
转接片,所述转接片上表面设置有转接片极柱,所述转接片具有与所述极耳对应的极耳装配部;
其中,每个所述极耳从所述极耳装配部穿过后经弯折与所述转接片的上表面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片的上表面被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分隔线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转接片极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对应的极耳装配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单电芯对应的所述极耳装配部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一投影,所述转接片极柱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投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装配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或者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对应的极耳装配部至少部分的位于第一区域,其余所述极耳装配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装配部包括极耳装配孔;所述极耳装配孔包括第一极耳装配孔和/或第二极耳装配孔,所述第一极耳装配孔用于使所述电芯组件中的一个所述单电芯上的极耳穿过,所述第一极耳装配孔沿所述电芯组件的高度方向具有第三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极耳装配孔对应的所述极耳位于所述第三投影区域中;所述第二极耳装配孔用于使所述电芯组件中相邻的多个单电芯上的极耳穿过,所述第二极耳装配孔沿所述电芯组件的高度方向具有第四投影区域,所述第二极耳装配孔对应的所述极耳均位于所述第四投影区域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的极耳对应一个所述第二极耳装配孔,使得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的极耳穿过一个所述第二极耳装配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包括两个所述转接片,每个所述转接片具有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至少一个所述转接片中,所述极耳装配孔在所述第一侧边具有开口;在所述转接片和所述电芯组件装配后,每个所述转接片的第一侧边朝向另一个所述转接片的第一侧边。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装配部还包括侧边凹进部和/或侧边装配部,所述侧边凹进部位于所述转接片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凹进部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凹进,所述侧边凹进部用于使对应的极耳从中穿过并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弯折;所述侧边装配部位于所述转接片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装配部用于使对应的极耳从中穿过并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弯折。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装配部包括侧边装配部和侧边凹进部,所述侧边装配部位于所述转接片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装配部用于使对应的极耳从中穿过并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弯折;所述侧边凹进部位于所述转接片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凹进部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凹进,所述侧边凹进部用于使对应的极耳从中穿过并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弯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电芯组件最内侧的两个所述单电芯极耳穿过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后朝向电芯组件的外侧折弯;其余所述单电芯的极耳穿过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后朝向电芯组件的内侧折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垫片、顶盖和壳体;所述绝缘垫片位于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转接片之间,所述绝缘垫片具有用于使所述极耳穿过的极耳配合部;所述顶盖具有顶盖极柱,所述顶盖极柱与所述转接片极柱电连接;所述电芯组件置于所述壳体内。
CN202222987617.XU 2022-05-25 2022-11-10 二次电池 Active CN218783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7617.XU CN218783189U (zh) 2022-11-10 2022-11-10 二次电池
PCT/CN2022/134817 WO2023226343A1 (zh) 2022-05-25 2022-11-28 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装配方法
EP22275169.5A EP4283730A3 (en) 2022-05-25 2022-12-29 Secondary battery and assembly method of secondary battery
JP2023006048A JP2023174493A (ja) 2022-05-25 2023-01-18 二次電池及び二次電池の組立方法
US18/099,197 US20230411799A1 (en) 2022-05-25 2023-01-19 Secondary Battery and Assembly Method of Secondary Batter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7617.XU CN218783189U (zh) 2022-11-10 2022-11-10 二次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3189U true CN218783189U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16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7617.XU Active CN218783189U (zh) 2022-05-25 2022-11-10 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31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2045B (zh) 一种电极芯组件及含有该电极芯组件的电池
CN213401441U (zh) 电芯组件以及电池
CN109659481B (zh) 一种电芯连接片、电池及组装方法
CN110247123A (zh) 一种电芯结构、制造方法及电池
CN114024082A (zh) 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CN216161825U (zh) 分体式盖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02945929B (zh) 多极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13304300U (zh) 极柱结构、盖板组件以及电池
CN218783189U (zh) 二次电池
CN115579592B (zh) 二次电池
CN219180722U (zh)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08889752U (zh) 电池及其盖板组件、转接片
CN218602676U (zh) 电芯及用电设备
CN113964370B (zh) 一种四极组结构的动力电池及其装配方法
CN211428288U (zh) 锂离子电芯连接结构
CN214706060U (zh) 一种锂电池结构和锂电池
CN216980814U (zh) 电池及电池模块
CN218827731U (zh) 电池及电子装置
CN218939953U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装配组件和二次电池
CN217788717U (zh) 一种电池装置
CN115458872B (zh) 二次电池的转接片
CN216648530U (zh) 一种极耳与顶盖连接结构及二次电池
CN219476934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7544698U (zh) 电芯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
CN218070138U (zh) 顶盖组件、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