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4093U - 流体控制组件及制冷*** - Google Patents

流体控制组件及制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4093U
CN218764093U CN202223205792.5U CN202223205792U CN218764093U CN 218764093 U CN218764093 U CN 218764093U CN 202223205792 U CN202223205792 U CN 202223205792U CN 218764093 U CN218764093 U CN 218764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flow passage
outlet
chamber
valv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57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57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4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4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4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及制冷***,其属于制冷技术领域,流体控制组件包括阀体及分别安装于阀体的节流阀装置、第一阀装置和第二阀装置,所述第一阀装置的轴向与节流阀装置的轴向平行或垂直,第一阀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阀体的第一阀室,第二阀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阀体的第二阀室,节流阀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阀体的第三阀室;阀体具有入口流道、出口流道、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入口流道与第一阀室连通,第一阀室与第三阀室通过第一流道连通,第一流道的延伸方向与节流阀装置的轴向垂直或夹角为锐角;第二阀装置的轴向与节流阀装置的轴向垂直,第二阀室与第三阀室通过第二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提高流体控制组件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流体控制组件及制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及制冷***。
背景技术
车辆热管理***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对工作介质的过冷度的需求各不相同,这样,需要在***中布置阀和***管路,针对不同的工作模式,选择性地打开相应的流通路径,以满足工作介质不同过冷度的需求。
为了简化连接结构,会将多个部件集成在一个阀体,但是,如何提高集成的空间利用率仍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及制冷***,有利于提高流体控制组件的空间利用率。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流体控制组件,包括阀体及分别安装于所述阀体的节流阀装置、第一阀装置和第二阀装置,所述第一阀装置的轴向与所述节流阀装置的轴向平行或垂直,所述第一阀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体的第一阀室,所述第二阀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体的第二阀室,所述节流阀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体的第三阀室;
所述阀体具有入口流道、出口流道、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所述入口流道与所述第一阀室连通,所述第一阀室与所述第三阀室通过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节流阀装置的轴向垂直或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阀装置的轴向与所述节流阀装置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二阀室与所述第三阀室通过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及制冷***,第一阀装置的轴向与节流阀装置的轴向平行或垂直,第二阀装置的轴向与节流阀装置的轴向垂直,通过在阀体内设计入口流道、出口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延伸方向与节流阀装置的轴向垂直或具有夹角,第二流道的延伸方向与节流阀装置的轴向垂直或具有夹角,使得节流阀装置与第一阀装置、第二阀装置之间能够通过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短距离导通,有利于提高流体控制组件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的立体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未显示第一阀装置的流体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的一个纵截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的另一个纵截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的又一个纵截面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的一个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图9所示结构的正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体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图13所示的A-A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第三出口的流体控制组件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第三出口的流体控制组件的正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的示意图一;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的示意图二;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制冷***的示意图。
图中:
1、阀体;11、第一阀室;1101、凸台;12、入口流道;121、第一流路;122、第二流路;13、第一入口;14、出口流道;141、第一子出口流道;142、第二子出口流道;15、第一出口;16、第二阀室;17、第三阀室;171、第一子室;172、第二子室;18、第一流道;19、第二流道;110、第三流道;111、第二出口;112、第四阀室;113、第二入口;114、第三出口;200、台阶部;
100、节流阀装置;2、动力头组件;21、气箱头;22、第一密封圈;23、第二传动杆;24、压片;25、第二密封圈;
3、阀芯组件;31、调节座;32、弹性部;321、蝶形弹簧;322、调节弹簧;33、阀芯;34、第一传动杆;35、密封圈;
4、第一阀装置;41、第一线圈;42、第一阀座组件;43、第一螺钉组件;
5、第二阀装置;51、第二线圈;52、第二阀座组件;53、第二螺钉组件;
10、换热组件;101、换热器;102、蒸发器;20、冷却器;30、压缩机;40、冷凝器;50、气液分离器;60、待冷却装置;70、第一开关;80、第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体控制组件,有利于提高流体控制组件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1至图3所示,流体控制组件包括阀体1及分别安装于阀体1的节流阀装置100、第一阀装置4和第二阀装置5。其中,阀体1具有入口流道12、第一入口13、出口流道14、第一出口15、第一流道18及第二流道19。并且,阀体1还具有第一阀室11、第二阀室16和第三阀室17。其中,第一入口13为入口流道12在阀体1上的端口。第一流道18和第二流道19分别设在阀体1内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阀装置4的轴向与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平行或垂直,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阀装置4的轴向与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垂直。第一阀装置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阀室11,并且,第一阀装置4的入口和出口所在的部分位于第一阀室11内。第二阀装置5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阀室16,并且,第二阀装置5的入口和出口所在的部分位于第二阀室16内。节流阀装置100包括动力头组件2和阀芯组件3,阀芯组件3的至少部分位于阀体1的第三阀室17,动力头组件2活动抵接于阀芯组件3。
上述入口流道12与第一阀室11连通,使得介质能够通过入口流道12进入第一阀室11。第一阀室11与第三阀室17通过第一流道18连通,使得第一阀室11中的介质能够通过第一流道18流入第三阀室17中。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8的延伸方向与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垂直或夹角为锐角,如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8的延伸方向与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垂直。请参见图9或图10,第二阀装置5的轴向与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垂直,第二阀室16与第三阀室17通过第二流道19连通,第二流道19的延伸方向与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垂直或夹角为锐角,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流道19的延伸方向与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垂直。第二阀室16能够与出口流道14连通,使得流入第二阀室16中的介质能够由出口流道14流出。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室11能与出口流道14连通,使得第一阀室11内的介质还能够通过出口流道14流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分别为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当流体控制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通过第一入口13进入入口流道12中的介质流入第一阀室11,被位于第一阀室11内的第一阀装置4处理后,由第一阀室11进入出口流道14,并经出口流道14由第一出口15流出。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阀装置4处于通电状态,也即是,第一阀装置4处于工作状态,能够调节进入其内的介质的流量、流速、流向等参数,这里的第一阀装置4主要是作为开关元件,控制介质的通断;第二阀装置5处于不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第一阀装置4可以为电磁阀或膨胀阀,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当流体控制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阀室11通过第一流道18与第三阀室17连通,通过第一入口13进入入口流道12中的介质流入第一阀室11,第一阀室11中的介质通过第一流道18流入第三阀室17,经过节流阀装置100节流后进入第二流道19,并由第二流道19进入第二阀室16,经过位于第二阀室16中的第二阀装置5调节处理后,进入出口流道14,并经第一出口15流出流体控制组件。其中,第一阀装置4处于断电状态,也即是,第一阀装置4处于不工作的状态,仅起到通路的功能,不会对流过其的流体进行调节,第二阀装置5处于通电状态,也即是,第二阀装置5处于工作的状态,能够调节进入其内的介质的流量、流速、流向等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阀装置4可以是具有单向阀或者出口流道14中安装有单向阀,以防止流体控制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由第二阀室16流入出口流道14的介质逆流回第一阀装置4或入口流道12。
可选地,流体控制组件可以应用在车辆的制冷***中,此时,在不同工作状态的流体控制组件可以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示例地,当制冷***给车辆的电池组件快充制冷时,流体控制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制冷***给车辆的乘客舱制冷时,流体控制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第一阀装置4的轴向与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平行或垂直,第二阀装置5的轴向与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垂直,通过在阀体1内设计入口流道12、出口流道14、第一流道18和第二流道19,第一流道18的延伸方向与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垂直或具有夹角,第二流道19的延伸方向与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垂直或具有夹角,使得节流阀装置100与第一阀装置4、第二阀装置5之间能够通过第一流道18和第二流道19短距离导通,有利于提高流体控制组件的空间利用率。
并且,通过在阀体1内设计入口流道12、出口流道14、第一流道18和第二流道19,使得节流阀装置100与第一阀装置4之间及第二阀装置5之间均能够通过阀体1的内部流道连通,能够具有较少的进出口和接口,有利于降低泄漏风险。
另外,通过将节流阀装置100与第一阀装置4及第二阀装置5集成设置,使得流体控制组件整体结构紧凑简洁,在组装时,需要组装的零部件较少,具有较高的安装效率,且流体控制组件安装使用时要求的安装空间较小,即对安装空间的要求较低,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第一阀装置4、第二阀装置5及节流阀装置100共用一个阀体1,无需为第一阀装置4和第二阀装置5另外设计阀主体,减少了铝材的使用,降低了流体控制组件的成本。
上述第一阀装置4的具体结构及原理可以参见现有技术,示例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阀装置4,如图4所示,第一阀装置4包括第一线圈41、第一阀座组件42及第一螺钉组件43,其中,第一阀座组件42的一端密封安装在第一阀室11中,第一线圈41位于阀体1外,第一螺钉组件43用于将第一线圈41及第一阀座组件42固定在阀体1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阀装置4可以为大口径电磁阀,优选为10毫米或12毫米的二位二通电磁阀。
本实施例中,第二阀装置5的具体结构及原理可以参见现有技术,示例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阀装置5,如图10所示,第二阀装置5包括第二线圈51、第二阀座组件52及第二螺钉组件53,其中,第二阀座组件52的一端密封安装在第二阀室16中,第二线圈51位于阀体1外,第二螺钉组件53用于将第二线圈51及第二阀座组件52固定在阀体1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阀装置4的口径大于第二阀装置5的口径。第一阀装置4在给电池组快充制冷时工作,以具有较快的制冷速度和较好的制冷效果。第二阀装置5在给乘客舱制冷时工作,以利于节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阀装置5是小口径电磁阀,优选地,第二阀装置5为4毫米口径的NC型电磁阀。
可选地,第一阀装置4的至少部分与第一阀室11的壁具有间隙,入口流道12通过间隙与第一流道18连通,由入口流道12流入的介质进入间隙中,并通过间隙流入第一流道18中。并且,如图3和图4所示,阀体1包括凸台1101,且形成第一阀室11的壁包括凸台1101的壁,第一流道18由凸台1101向节流阀装置100延伸,也即是,第一流道18的一个端口位于凸台110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凸台1101围绕第一阀室11一周设置,凸台1101的结构与第一阀装置4的结构相匹配,以能够支撑第一阀装置4的第一阀座组件42。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流体控制组件还包括台阶部200。其中,台阶部200开设于凸台1101所在平面。本实施例中,台阶部200具体为一环形槽。沿第一阀装置4的径向,台阶部200位于第一流道18的壁和第一阀室11的侧壁间,台阶部200的腔室连通第一阀室11和第一流道18,使得第一阀室11内的介质能够通过台阶部200的腔体流入第一流道18。由于凸台1101用于支撑第一阀装置4,且第一阀装置4与凸台1101的顶面接触,通过设置台阶部200,保证了介质从第一阀室11流至第一流道18的流通面积,有利于提高阀体1的空间利用率,实现阀体1的小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流道18未设置在靠近第一阀室11的侧壁处的原因是避开第一阀装置4与阀体1之间的连接结构。示例地,当第一阀装置4与阀体1螺纹连接时,连接结构为螺纹,此时,第一阀室11的侧壁存在螺纹,开设第一流道18时需要避让螺纹,因此,第一流道18与第一阀室11的侧壁存在距离。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结构不限于螺纹连接的形式,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一流道18包括一个或多个,优选包括多个,且当第一流道18包括多个时,各第一流道18绕第一阀装置4的轴线间隔分布。由于第一阀装置4为大口径的部件,因此将第一流道18设置为多个能够增大通道面积,进而能够满足压降及制冷量的要求,并且,由于阀体1具有强度需求,第一流道18的孔径过大会导致壁厚变小,影响阀体1的强度,而第一流道18的孔径过小时,介质的压降较大,因此,需要在保证阀体1强度及较小的压降的基础上,设置多个第一流道18,提高了流体控制组件的空间利用率。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8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流道18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具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第一流道18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椭圆形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流道18的横截面呈圆形。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8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可选地,如图10所示,第一流道18的延伸方向与阀芯组件3的阀芯33在第一方向错位设置,也即是,第一流道18未在第一方向上正对阀芯33设置,使得介质从第一流道18流出的过程中,不会直接冲击阀芯33,有利于降低流体控制组件的流阻。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
如图9所示,阀体1的侧壁还具有第四阀室112,具体地,第三阀室17所在的侧壁与第二阀室16所在的侧壁相邻,第四阀室112所在的侧壁与第三阀室17所在的侧壁相对。第三阀室17与第四阀室112连通,动力头组件2安装于第四阀室112中。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第三阀室17包括沿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依次设置且连通的第一子室171和第二子室172。第一子室171在垂直于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子室172的在垂直于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的方向上的尺寸,且第二子室172连通于第四阀室112。阀芯组件3的一部分设于第二子室171,阀芯组件3的另一部分设于第二子室172并与动力头组件2活动抵接。第一流道18连通于第一子室171,第二流道19连通于第二子室172,使得介质通过第一流道18流入第一子室171,并经过阀芯组件3节流后,由第二子室172流入第二流道19。
具体地,请参见图6,阀芯组件3包括密封连接于第一子室171的调节座31,设于第一子室171且一端抵接于调节座31的弹性部32,设于第一子室171并与弹性部32接触的阀芯33,以及一端位于第二子室172,另一端活动抵接于动力头组件2的第一传动杆34。第一传动杆34的一端抵接于阀芯33。阀体1具有阀口,阀口位于第一子室171和第二子室172的交接处,阀芯33的外径大于阀口的孔径,第一子室171中的介质能够通过阀口流入第二子室172中,第一传动杆34能够带动阀芯33移动,以调节阀口的流通面积。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弹性部32包括蝶形弹簧321和调节弹簧322,其中,调节弹簧322的一端套设在调节座31位于第一子室171的一端,蝶形弹簧321安装在调节弹簧322的另一端。调节座31与第一子室171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35,以保证阀芯组件3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性。
可选地,为了保证进入第二阀装置5的流量,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流道19设有一个或多个,当第二流道19设有多个时,各第二流道19绕第二阀装置5的轴线间隔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流道19相互平行设置。第二流道19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以具有较大的流通面积。由于阀体1具有强度需求,第二流道19的孔径过大会导致壁厚变小,影响阀体1的强度,而第二流道19的孔径过小时,介质的压降较大,因此,需要在保证阀体1强度及较小的压降的基础上,设置多个第二流道19,提高了流体控制组件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8垂直于第一子室171设置,第二流道19垂直于第二子室172设置,第一子室171和第二子室172的轴线重合,使得第一流道18、第二流道19可以较短,进而使得介质的流动路径可以较短,所需的动力可以较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头组件2,请继续参见图6,动力头组件2包括气箱头21、第一密封圈22、第二传动杆23、压片24及第二密封圈25。其中,气箱头21通过第一密封圈22密封安装在第四阀室112的端口,第二传动杆23的一端固接于气箱头21,另一端抵接于第一传动杆34,压片24及第二密封圈25均用于密封第四阀室112的内壁与第二传动杆23之前的间隙,以防止第四阀室112中的介质流入第二子室172。动力头组件2的工作原理请参见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阀体1还具有第二入口113及第三出口114,第二入口113及第三出口114分别位于阀体1相对的侧壁上,并且,第二入口113和第三出口114分别连通于第四阀室112。本实施例中,第二入口113与第一入口13位于阀体1的同一侧壁,第三出口114与第一出口15位于阀体1的同一侧壁。介质由第二入口113流入第四阀室112,位于第四阀室112中的介质作用于动力头组件2,根据动力头组件2的工作原理,动力头组件2能够通过第一传动杆34带动阀芯33移动,以控制阀口的流通面积。可见,流体控制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具有两个流路,一个流路由第一入口13、入口流道12、第一阀室11、第一流道18、第一子室171、第二子室172、第二流道19、出口流道14及第一出口15组成;另一个流路由第二入口113、第四阀室112及第三出口114组成,两个流路互不干扰。
可选地,如图4所示,入口流道12包括相互垂直且连通的第一流路121和第二流路122。其中,第一流路121的轴线平行于出口流道14的轴线,第一流路121在阀体1上的端口为第一入口13,第二流路122连通于第一阀室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连通第一阀室11的出口与连通第二阀室16的出口为一个出口,也即是,流体控制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进入流体控制组件中的介质流出的出口,与流体控制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进入流体控制组件中的介质流出的出口相同,均为第一出口15。在该种实现方式中,如图4或图6所示,阀体1还设有第三流道110,第三流道110平行于第二流道19设置,且第三流道110的一端连通于第二阀室16的出口,另一端连通于出口流道14,使得由第二阀装置5处理后的介质经第三流道110、出口流道14及第一出口15流出。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至图16所示,出口流道14包括第一子出口流道141和第二子出口流道142,第一子出口流道141在阀体1上的端口为第一出口15,第二子出口流道142在阀体1上的端口为第二出口111,并且,第一阀装置4具有第一阀出口,第一阀出口通过第一子出口流道142连通于第一出口15;第二阀装置5具有第二阀出口,第二阀出口通过第二子出口流道142连通于第二出口111。流体控制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阀室11与第一子出口流道141连通,使得第一阀室11中的介质能够通过第一子出口流道141及第一出口15流出阀体1。流体控制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阀室16与第二子出口流道142连通,使得介质流经第二阀装置5后,经第二子出口流道142及第二出口111流出阀体1。
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二阀装置5的出口的中心线与第二子出口流道142的轴线共线,使得介质能够具有较小的压降,无需提供额外的压降驱动介质由第二阀装置5流至出口。
可选地,如图16所示,第一出口15与第二出口111位于阀体1的同一侧壁,第一出口15与入口流道12在阀体1上的端口(即第一入口13)位于相对的两个侧壁,便于管路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出口15和第二出口111连通不同的散热结构,由于由第一出口15流出的介质的状态与由第二出口111流出的介质的状态不同,两者连通同一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不佳,而连接不同的散热结构能够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请参见图4和图6,第一子出口流道141在阀体1上的端口与第二子出口流道142在阀体1上的端口位于阀体1的同一侧壁。并且,第一子出口流道141在阀体1上的端口与入口流道12在阀体1上的端口位于相对的两个侧壁,以使得介质流动的路径能够较短。
在装配本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时,节流阀装置100内部零件采用传统装配方式,需一个一个零件往阀体1内装配,另其余的两个电磁阀装置(即第一阀装置4和第二阀装置5)可事先装配好,在节流阀装置100部分零件装配完成后,采用***的方式将第一阀装置4和第二阀装置5拧入对应位置,密封依靠事先装好的密封圈(即密封圈35及第一密封圈22)。
本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整体结构紧凑简洁,组装时所需零件减少,具有较高的组装效率,第一阀装置4及第二阀装置5不再另外设计阀主体,减少铝材使用,并且,产品安装使用时要求的安装空间小,结构紧凑,外部连接管道简化;接口减少,减少冷媒泄漏量,降低了泄露风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如图17所示,制冷***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换热组件10、冷却器20、压缩机30、冷凝器40及实施例一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冷却器20用于与待冷却装置60进行热交换,具体为吸收待冷却装置60的热量。
其中,如图17所示,冷凝器40的出口连通于流体控制组件的入口流道12,具体地,冷凝器40通过管路连接于第一入口13,以与入口流道12连通。换热组件10的出口连通于流体控制组件的出口流道14,具体地,换热组件10通过管路连接于第一出口15,第一阀装置4与第二阀装置5并联于冷凝器40和换热组件1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7和图18所示,换热组件10的出口还通过管路与第二入口113连通,第三出口114通过管路与冷却器20的出口连接并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制冷***还包括气液分离器50,气液分离器50连接于冷却器20与压缩机30之间,流过冷却器20的介质及从第三出口114中流出的介质均需流过气液分离器50,实现气液分离。其中,图17为流体控制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图中的粗实线表示介质的流路。图18为流体控制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图中的粗实线表示介质的流路。
可选地,如图19所示,换热组件10包括换热器101和蒸发器102,出口流道14包括第一子出口流道141和第二子出口流道142,也即是,阀体1具有第一出口15和第二出口111。流体控制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阀装置4通过第一出口15与第一子出口流道141连通;流体控制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阀装置5与第二子出口流道142连通,第一子出口流道141通过第一出口15连通于换热器101,第二子出口流道142通过第二出口111连通于蒸发器102。
进一步地,制冷***具有三个制冷状态,分别为第一制冷状态、第二制冷状态和第三制冷状态,并且,如图19所示,制冷***还包括第一开关70和第二开关80,第一开关70连通于第三出口114与冷却器20的出口之间,第二开关80连通于换热器101与冷却器20的入口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70和第二开关80分别为电磁阀等控制阀,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当制冷***处于第一制冷状态时,第一开关70关闭,第二开关80打开,此时,第二阀装置5、蒸发器102、第二入口113及第三出口114形成的回路为断路,对应流体控制组件的第一工作状态,冷却器20的出口流出的介质依次经过压缩机30、冷凝器40,并由第一入口13进入入口流道12并进入第一阀装置4中,由出口流道14及第一出口15流出至换热器101,并由换热器101的出口流经第二开关80后流至冷却器20。该第一制冷状态可适用于仅对车辆的电池冷却的场景。
当制冷***处于第二制冷状态时,第一开关70打开,第二开关80关闭,此时,第二阀装置5、蒸发器102、第二入口113、第三出口114及第一开关70形成的流路为通路,换热器101及第二开关80所在的流路为断路,对应流体控制组件的第二工作状态,冷却器20的出口流出的介质依次经过压缩机30、冷凝器40,并由第一入口13进入入口流道12并进入第一阀装置4中,进入第一阀装置4中的介质经第一流道18进入第三阀室17,被节流后经第二流道19进入第二阀装置5的入口,经第二阀装置5控制后,由第二阀装置5的出口流至出口流道14,具体流至第二子出口流道142,并通过第二子出口流道142经第二出口111流出,并流入蒸发器102内,介质经蒸发器102冷却后,由蒸发器102的出口流出,并通过第二入口113进入第四阀室112,作用于动力头组件,并由第三出口114流出第四阀室112,介质流出后经过第一开关70,并流至冷却器20的出口。该第二制冷状态可适用于仅对车辆的乘客舱制冷的场景。
当制冷***处于第二制冷状态时,第一开关70打开,第二开关80打开,此时,冷却器20的出口流出的介质依次经过压缩机30、冷凝器40后,由第一入口13进入流体控制组件内,进入流体控制组件内的介质,经入口流道12进入第一阀装置4中,进入第一阀装置4中的一部分介质经第一出口流道141及第一出口15流出第一阀装置4,并进入换热器101中,之后由换热器101的出口流出并经第二开关80进入冷却器20中,形成一个回路。另一部分介质经第一流道18进入第三阀室17,被节流后经第二流道19进入第二阀装置5的入口,经第二阀装置5控制后,由第二阀装置5的出口流至第二子出口流道142,并通过第二子出口流道142经第二出口111流出至蒸发器102,之后由蒸发器102的出口流出,并由第二入口113进入第四阀室112,作用于动力头组件,并由第三出口114流出第四阀室112,介质流出后经过第一开关70,并流至冷却器20的出口,该第二制冷状态适用于电池及乘客舱的同时制冷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经第一出口15流出流体控制组件的介质是未经过节流的高温液态介质,而经第二出口111流出流体控制组件的介质是经过节流的低温气态介质,两个出口流出的介质的状态不能混合共用一个散热结构,因此,第一出口15连通换热器101,第二出口111连通蒸发器102,实现了对电池制冷和乘客舱制冷的同时进行,具有较广的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空间利用率较高,存在较低的泄漏风险,且具有较好的制冷效果。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及分别安装于所述阀体(1)的节流阀装置(100)、第一阀装置(4)和第二阀装置(5),所述第一阀装置(4)的轴向与所述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平行或垂直,所述第一阀装置(4)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体(1)的第一阀室(11),所述第二阀装置(5)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体(1)的第二阀室(16),所述节流阀装置(100)包括动力头组件(2)和阀芯组件(3),所述阀芯组件(3)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体(1)的第三阀室(17),所述动力头组件(2)活动抵接于阀芯组件(3);
所述阀体(1)具有入口流道(12)、出口流道(14)、第一流道(18)及第二流道(19);所述入口流道(12)与所述第一阀室(11)连通,所述第一阀室(11)与所述第三阀室(17)通过所述第一流道(18)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8)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垂直或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阀装置(5)的轴向与所述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二阀室(16)与所述第三阀室(17)通过所述第二流道(19)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9)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垂直或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阀室(16)能够与所述出口流道(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装置(4)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室(11)的壁具有间隙,所述入口流道(12)通过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一流道(18)连通,所述阀体(1)包括凸台(1101),形成所述第一阀室(11)的壁包括所述凸台(1101)的壁,所述第一流道(18)由所述凸台(1101)向所述节流阀装置(100)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8)包括多个,各所述第一流道(18)绕所述第一阀装置(4)的轴线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台阶部(200),所述台阶部(200)开设于所述凸台(1101)所在平面,沿所述第一阀装置(4)的径向,所述台阶部(200)位于所述第一流道(18)的壁和所述第一阀室(11)的侧壁间,所述台阶部(200)的腔室连通所述第一阀室(11)和所述第一流道(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流道(12)包括垂直且连通的第一流路(121)和第二流路(122),所述第一流路(121)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出口流道(14)的轴线,所述第二流路(122)连通于所述第一阀室(11),所述第一流道(18)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阀芯组件(3)的阀芯(33)在第一方向错位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流道(14)包括第一子出口流道(141)和第二子出口流道(142),所述第一子出口流道(141)在所述阀体(1)的端口为第一出口(15),所述第二子出口流道(142)在所述阀体(1)的端口为第二出口(111),第一阀装置(4)具有第一阀出口,第一阀出口通过所述第一子出口流道(141)连通于所述第一出口(15);第二阀装置(5)具有第二阀出口,所述第二阀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子出口流道(142)连通于所述第二出口(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15)与所述第二出口(111)位于所述阀体(1)的同一侧壁,所述第一出口(15)与所述入口流道(12)在所述阀体(1)上的端口位于相对的两个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装置(5)的出口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子出口流道(142)的轴线共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室(17)包括沿所述节流阀装置(100)的轴向依次设置且连通的第一子室(171)和第二子室(172),所述阀芯组件(3)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子室(171),所述阀芯组件(3)的另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子室(172)并与所述动力头组件(2)活动抵接,所述第一流道(18)连通于所述第一子室(171),所述第二流道(19)连通于所述第二子室(172)。
10.制冷***,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换热组件(10)、冷却器(20)、压缩机(30)、冷凝器(40)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所述冷凝器(40)的出口连通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的入口流道(12),所述换热组件(10)的出口连通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的出口流道(14),所述第一阀装置(4)与所述第二阀装置(5)并联于所述冷凝器(40)和所述换热组件(10)之间。
CN202223205792.5U 2022-11-30 2022-11-30 流体控制组件及制冷*** Active CN218764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5792.5U CN218764093U (zh) 2022-11-30 2022-11-30 流体控制组件及制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5792.5U CN218764093U (zh) 2022-11-30 2022-11-30 流体控制组件及制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4093U true CN218764093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7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5792.5U Active CN218764093U (zh) 2022-11-30 2022-11-30 流体控制组件及制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4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64093U (zh) 流体控制组件及制冷***
CN113175768A (zh) 流体控制组件
WO2021238948A1 (zh) 热管理装置及热管理***
US20200119414A1 (en) Integrated cooling assembly and battery assembly
CN115111790B (zh) 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
EP4310414A1 (en) Fluid management devic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113479037B (zh) 一种集成式制冷装置和车载空调***及车辆
KR101527887B1 (ko) 축냉 열교환기
CN112757863B (zh) 流体管理组件、热管理组件及热管理***
CN221172637U (zh) 热管理模块、热管理***和车辆
EP4235075A1 (en)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 assembly, and heat management system
US20240198757A1 (en) Fluid management apparatus
EP3730872B1 (en) Liquid collector and heat exchange device having liquid collector
EP4191189A1 (en) Heat exchange assembly, and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115107447A (zh) 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
CN114388925A (zh) 热管理***
CN114379310A (zh) 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装置
CN115107446A (zh) 流体管理装置
CN114763974A (zh) 一种换热组件及一种车辆热管理***
CN114379311A (zh) 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
CN114370725A (zh) 集成模块
CN115264127A (zh) 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
CN113804028A (zh) 热管理装置及热管理***
CN117818289A (zh) 热管理组件
CN113804027A (zh) 热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