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2346U - 取暖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取暖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2346U
CN218672346U CN202222959530.1U CN202222959530U CN218672346U CN 218672346 U CN218672346 U CN 218672346U CN 202222959530 U CN202222959530 U CN 202222959530U CN 218672346 U CN218672346 U CN 218672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ing
joint
distance
ai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595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嘉轩
戴华章
梁梓彦
何梓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595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2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2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2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暖送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适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送风部,用于使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送风;加热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在所述出风口的上游侧;接头,设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游侧;所述加热部包括用于加热流经空气的加热单元,在重力方向上,所述接头的下端与所述加热单元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头与所述加热单元之间绝缘的绝缘距离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绝缘距离+N,其中,所述N大于或等于0。本申请的取暖送风装置,在抑制触电风险的同时,节约能源、满足取暖送风需求。

Description

取暖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暖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取暖送风装置,包括框体,设于框体上的进风口,设于框体侧面的出风口,设于框体内的、将空气从进风口向出风口送风的送风单元,以及设于出风口的上游侧的、用于加热流经的空气的加热单元。另外,为了将暖风送至室内,通常使用管道连接出风口,并使用接头连接管道与出风口。在送风单元的作用下,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框体内,流经加热单元加热后,再经由出风口吹向接头,进而经由管道吹向室内。由此,能够为用户提供暖风。
如背景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加热单元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越大,流经加热单元后的空气在吹向出风口的过程中,可能损失的热量也越大,吹出出风口的暖风温度将可能偏低,导致最终吹向用户的空气温度将低于用户设定,甚至偏冷。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给用户提供舒适的暖风,一般会提高加热单元的加热效率,使吹出的空气温度升高,以弥补向出风口送风时损失的热量,与此同时,也将耗费更多能源。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减少加热单元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甚至将加热单元邻接于出风口设置。由此,为用户提供舒适的暖风。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或维修人员对取暖送风装置进行维护时,将可能触碰到接头。由于加热单元为带电部件,当加热单元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缩短,加热单元与出风口及接头之间的距离将缩短,当人员触碰到接头时,将可能导致触电。因此,通常要求加热单元与出风口之间具有一定爬电距离,以降低触电的风险。但是,当空气中的灰尘堆积在接头与加热单元之间时,将可能发生导通,进而引发触电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暖送风装置,在抑制触电风险的同时,节约能源、满足取暖送风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取暖送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适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送风部,用于使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送风;加热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在所述出风口的上游侧;接头,设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游侧;所述加热部包括用于加热流经空气的加热单元,在重力方向上,所述接头的下端与所述加热单元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头与所述加热单元之间绝缘的绝缘距离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绝缘距离+N,其中,所述N大于或等于0。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为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还包括:绝缘单元,设于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接头之间;绝缘筋,设于所述绝缘单元与所述壳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筋构造为一端与所述接头的下端连接,另一端向所述出风口的上游侧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筋包括:
朝向所述壳体的底面;
位于所述底面对面侧、且朝向所述加热单元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筋还包括斜面,所述斜面设于所述另一端,所述斜面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并由所述出风口的上游侧向所述出风口的下游侧倾斜,所述斜面朝向所述加热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筋还包括卡合筋,所述卡合筋设置在所述一端且位于所述顶面上,构造为向所述加热单元的一侧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还包括:
内周面以及位于所述内周面外侧的外周面,
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内周面与所述外周面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之间的距离的P倍。
进一步地,所述P为3。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为导电材料且所述N大于0。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强距离M,所述N小于加强距离M。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距离M为8mm。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包括:法兰部,设于所述接头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法兰部包括与所述壳体贴合的内表面,以及位于所述内表面的对面侧的外表面,贯穿所述法兰部的第一固定孔;所述取暖送风装置还包括固定部,适于与所述法兰部接触配合,所述固定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以及与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孔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配合的固定件,用于连接所述接头与所述壳体;防水盖,所述防水盖的固定端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上方且与所述法兰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盖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壳体的外侧凸出,所述固定件朝向外侧凸出的部分在重力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防水盖在重力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筋,所述防水筋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周侧,适于与所述固定件止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取暖送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接头与壳体的配合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绝缘单元与绝缘筋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取暖送风装置1000,
壳体10,容纳空间101,进风口102,出风口103,
加热部20,加热单元21,加热单元的下端211,
送风部30,送风单元31,蜗牛壳32,马达33,
接头40,接头进风口401,接头出风口402,内周面41,接头的下端411,外周面42,
绝缘单元50,
绝缘筋60,底面61,顶面62,斜面63,卡合筋64,
法兰部70,第一固定孔701,
固定部80,第二固定孔801,固定件81,
防水盖90,
防水筋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下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具体地,相对于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上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侧、外侧、顶面、底面”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均以本取暖送风装置的安装状态为基准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本取暖送风装置的安装状态,即指本取暖送风装置能够正常运行的状态。术语“上游侧”和“下游侧”是以空气在本取暖送风装置内的流动方向为基准的,空气先流经的为上游侧,空气后流经的为下游侧。
另外,术语“距离”指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术语“爬电距离”,指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等。又比如,可以是间接连接,也可以是直接连接。
需要明确的是,取暖送风装置是通过向目标空间送风从而实现目标空间中的空气的质量、温度、湿度等指标调节的目的。本申请涉及的取暖,是指通过向目标空间输送暖风、或者散发热辐射等手段,使目标空间中的空气温度升高。
为便于说明,下述的实施例均是以取暖送风装置安装在天花板上,通过加热单元对吸入取暖送风装置内的空气进行加热,达到为目标空间输送暖风的目的。基于此技术手段可实现目标空间的空气的温度、湿度等的调节。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取暖送风装置1000,包括壳体10、进风口102、出风口103、加热部20、送风部30以及接头40。
壳体10呈中空长方体形状,形成取暖送风装置1000的外廓,同时限定出可安装送风部30和加热部20的容纳空间101。以取暖送风装置1000安装在天花板上的视角,壳体10包括具有6个面,面向地面的下表面,位于下表面的上方的上表面以及连接下表面与上表面的四个侧面。其中,四个侧面指的是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连接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一边的第三侧面,连接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另一边的第四侧面。可以理解为,上表面、下表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101。
壳体10上设置有与容纳空间101连通的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空气适于从进风口102进入容纳空间101、并从出风口103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风口102为设于壳体10上的、用于供空气进入壳体10中的开口。出风口103为设于壳体10上、用于供空气向壳体10外吹出的开口。例如图1中所示,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均设于壳体10的侧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设置的具***置不做限定,即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可设置在同一个侧面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两个侧面上。本申请对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的个数也不做限定,取暖送风装置1000可包括多个进风口102和/或出风口103。
送风部30可设置在壳体10外与壳体10连接,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0内与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连通,用于将空气从进风口102输送至出风口103。
在图1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送风部30设于容纳空间101内,并与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连通。送风部30包括送风单元31、蜗牛壳32以及马达33。其中的蜗牛壳32连通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送风单元31和马达33设于蜗牛壳32内,马达33控制送风单元31旋转以将空气从进风口102输送至出风口103。
加热部20设于容纳空间101内,且在出风口103的上游侧,考虑到加热部20距离出风口103太远会带来热量损失的问题,通常将加热部20设置在送风部30的下游侧。加热部20中包括用于加热流经空气的加热单元21。
接头40设于出风口103的下游侧,用于连接出风口103与外接管道。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接头40与加热单元21邻接设置,接头40包括连接出风口103的接头进风口102、以及与外接管道连接的接头出风口402,接头进风口102在接头出风口103的上游侧。接头40还包括内周面41与外周面42,内周面41指接头40位于内周的表面,即接头的内表面,内周面41连接接头出风口103与接头进风口102,形成从接头进风口102向接头出风口103吹出的风路;外周面42位于内周面41外侧,为接头40位于外周的表面,即接头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接头的内周面41与外周面42之间的距离均等。所谓内周面41与外周面42之间的距离,指内周面41与外周面42之间的垂直距离,即接头40的壁厚均等。
在重力方向上,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接头40与加热单元21之间绝缘的绝缘距离,并且,小于或等于绝缘距离+N。其中,N大于或等于0。
所谓接头的下端411,指在重力方向上,接头进风口102的下端边缘,也就是接头的内周面41与出风口103连接时的最低处。所谓加热单元的下端211,指在重力方向上加热单元21的最低处,即加热单元21在重力方向上最靠近接头的下端411位置。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距离,指接头的内周面41与出风口103连接时的最低处与加热单元21最靠近接头40的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此距离理解为接头的下端411到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高度。
如图3所示,图中标记了接头的下端411和加热单元的下端211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接头的下端411为接头的内周面41与出风口103连接时的最低处,在接头40的壁厚均等的前提下,接头的内周面41与出风口103连接时的最低处与接头的外周面42与出风口103连接时的最低处相同,图3中示意性的指出了接头的外周面42的最低处的位置,可以理解为,此位置也作为接头的内周面41的最低处,即接头的下端411。
绝缘距离指,在重力方向上,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21之间的爬电距离足够使接头40与加热单元21之间绝缘。
本实施例中,设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距离为H,并且,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距离的一段构成接头40与加热单元21之间的爬电距离。本实施例中,距离H大于或等于绝缘距离,并且小于或等于绝缘距离加上N,N大于或等于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在接头40为绝缘材料时N等于0时的解释说明,但在接头40为绝缘材料时N也可以大于0设置。在N等于0时可以压缩整体的高度尺寸,即对距离H的限制,而在N大于0时可增加爬电距离。
本实施例中,接头40由绝缘材料形成。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接头40不导电。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N等于0。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取暖送风装置1000还包括设于加热单元21与接头40之间的绝缘单元50。所谓设于加热单元21与接头40之间,即分隔加热单元21与接头40,使加热单元21与接头40不接触。
本实施例中,绝缘单元50为绝缘材料形成的绝缘片,绝缘片的一端与加热单元21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暖送风装置1000还包括设于绝缘单元50与壳体10之间的绝缘筋60。所谓设于绝缘单元50与壳体10之间,即分隔绝缘单元50与壳体10,使绝缘单元50与壳体10不接触。
绝缘筋60为绝缘材料形成,绝缘筋60包括靠近接头的下端411的一端,以及与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也就是说,绝缘筋的一端比另一端更靠近接头的下端4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绝缘筋的一端与接头的下端411连接,绝缘筋的另一端向出风口的上游侧延伸,例如,绝缘筋的一端与接头的下端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绝缘筋的一端与接头的下端411一体连接,并从接头的下端411向出风口方向的上游侧凸出延伸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筋60也可以与接头40为分体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绝缘筋60包括朝向壳体10一侧的底面61,位于底面61对面侧、且朝向加热单元的顶面62。在本实施例中,顶面62位于底面61的上方,由于绝缘筋的一端与接头的下端411连接,构成绝缘筋的顶面62可作为接头的内周面41的延伸面。另外,本实施例中,法兰部70的一部分从底面61向接头40的外周一侧突出延伸。
绝缘筋60还包括设于另一端上的斜面63,斜面63连接底面61和顶面62,并由出风口的上游侧向出风口的下游侧倾斜,斜面朝向加热单元。如图5所示,斜面63从绝缘筋的另一端向一端、并且从底面61向顶面62倾斜。更为具体的,斜面63从下向上、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绝缘筋60还包括卡合筋64。卡合筋64设于绝缘筋的一端上,位于绝缘筋的顶面62,构造为从绝缘筋的顶面62向加热单元21一侧凸出所形成的凸筋。卡合筋64可设置有多个,多个卡合筋64呈阶梯状向上游侧逐渐降低。
本实施例中,绝缘筋的底面61与顶面62之间的距离H1小于或等于接头的内周面41与外周面42之间的距离H2。也就是说,绝缘筋的底面61与顶面62之间的距离H1小于或等于接头的壁厚H2。
本实施例中,绝缘筋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L1小于或等于绝缘筋的底面61与顶面62之间的距离H1的P倍。也就是说,绝缘筋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L1小于或等于接头的壁厚H2。
在一个实施例中,P为3。也就是说,绝缘筋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L1小于或等于绝缘筋的底面61与顶面62之间的距离H1的3倍,即L1≤3·H1。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可解决人员触碰到接头40时导致触电的情况,以及灰尘堆积在接头40与加热单元21之间时发生导通触电的情况,下述将基于目前取暖送风装置1000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做详细解释说明。
当取暖送风装置1000开始运行时,空气在马达33的作用下从进风口102被送入到壳体10的容纳空间101内,再流经蜗牛壳32和送风单元31,最后在加热单元21被加热后,经由出风口103通过接头40向外接管道吹出至目标空间内。为通过加热单元21加热空气,加热单元21需要连接电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接头40为绝缘材料形成的,并且加热单元21与接头40之间设有绝缘单元50,因此在正常无人触摸的情况下,加热单元21的电流并不会经接头40传导。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当用户与维修人员触碰到接头的外周面42时,接头40到加热单元21的爬电距离如果不足,则可能发生触电的问题。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此距离须大于或等于绝缘距离。由此可保证即使加热单元21发生漏电,由于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绝缘距离,从而增加了加热单元21与接头下端411之间的爬电距离,使电流在依次沿加热单元的下端211、绝缘单元50、接头的下端411的传导过程中被削弱,以确保接头的外周面42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爬电距离得到增加,从而降低触电的风险。
随着取暖送风装置1000的使用,空气中的灰尘可能会掉落附着在接头的内周面41上,尤其是堆积在接头内周面41的下端处。当灰尘堆积至一定程度与高度,将缩短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21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导致加热单元21与接头的下端411能够电导通、或加热单元21与壳体10能够电导通。
因此,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绝缘单元50与壳体10之间设有绝缘筋60,以增加加热单元21与壳体10之间的爬电距离。当加热单元21发生漏电时,电流将依次沿加热单元的下端211、绝缘单元50、绝缘筋60的表面向壳体10传导,由于绝缘单元50与壳体10之间设有绝缘筋60,从而增加了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与壳体10之间的爬电距离,即使由于灰尘堆积导致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与壳体10电导通,但因为增加了绝缘筋60使得爬电距离增加,可降低触电的风险。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绝缘筋的底面61与顶面62之间的距离H1小于或等于接头40的内周面41与外周面42之间的距离H2,这样能够防止由于绝缘筋60过厚而导致的接头40上位于绝缘筋60的相对侧的位置向内塌陷收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绝缘筋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L1小于或等于绝缘筋的底面61与顶面62之间的距离H1的3倍。也就是说,绝缘筋60从接头进风口102向出风口的上游侧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绝缘筋的厚度的3倍。这样能够确保绝缘筋60的强度,防止绝缘筋60在接头40装卸维护过程中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绝缘筋60还包括斜面63。当用户或维修人员完成取暖送风装维护、将接头40向出风口103处***时,由于斜面63从下向下、从壳体10内部向接头40一侧倾斜,因此在安装过程中,斜面63先接触绝缘单元50,绝缘筋60在斜面63的引导下,能够顺畅地***绝缘单元50与壳体10之间的缝隙,从而使接头40顺畅地安装至出风口103处。
另外,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绝缘筋60上还设有卡合筋64,当绝缘筋60***至绝缘单元50与壳体10之间时,绝缘单元50的下端将与卡合筋64发生干涉,从而使接头40无法再继续向壳体10内***。这样能够防止接头40在安装过程中***过深,从而发生与其他部件干涉的问题。
【第二实施例】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取暖送风装置1000,包括壳体10、进风口102、出风口103、送风部30、加热部20以及接头40。
壳体10呈中空长方体形状,形成取暖送风装置1000的外廓,同时限定出可安装送风部30和加热部20的容纳空间101。以取暖送风装置1000安装在天花板上的视角,壳体10包括具有6个面,面向地面的下表面,位于下表面的上方的上表面以及连接下表面与上表面的四个侧面。其中,四个侧面指的是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连接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一边的第三侧面,连接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另一边的第四侧面。可以理解为,上表面、下表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101。
壳体10上设置有与容纳空间101连通的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空气适于从进风口102进入容纳空间101、并从出风口103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风口102为设于壳体10上的、用于供空气进入壳体10中的开口。出风口103为设于壳体10上、用于供空气向壳体10外吹出的开口。例如图1中所示,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均设于壳体10的侧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设置的具***置不做限定,即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可设置在同一个侧面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两个侧面上。本申请对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的个数也不做限定,取暖送风装置1000可包括多个进风口102和/或出风口103。
送风部30可设置在壳体10外与壳体10连接,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0内与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连通,用于使空气从进风口102向出风口103送风。
本实施例中,送风部30设于容纳空间101内,连通进风口102与出风口103,送风部30包括送风单元31、蜗牛壳32以及马达33。其中的蜗牛壳32连通进风口102与出风口103,送风单元31和马达33设于蜗牛壳32内,马达33控制送风单元31旋转运行以将空气从进风口102输送至出风口103。
加热部20设于容纳空间101内,且在出风口103的上游侧,考虑到加热部20距离出风口103太远会带来热量损失的问题,通常将加热部20设置在送风部30的下游侧。加热部20中包括用于加热流经空气的加热单元21。
接头40设于出风口103的下游侧,用于连接出风口103与外接管道。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接头40与加热单元21邻接设置。接头40包括连接出风口103的接头进风口102、以及与外接管道连接的接头出风口402,接头进风口102在接头出风口103的上游侧。法兰部70用于连接接头40与壳体10,设于接头进风口401一侧。
在重力方向上,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接头40与加热单元21之间绝缘的绝缘距离,并且,小于或等于绝缘距离+N。其中,N大于或等于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对N大于0的解释说明。
所谓接头的下端411,指在重力方向上,接头进风口102的下端边缘,也就是接头的内周面41与出风口103连接时的最低处。所谓加热单元的下端211,指在重力方向上加热单元21的最低处,即加热单元21在重力方向上最靠近接头的下端411位置。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距离,指接头的内周面41与出风口103连接时的最低处与加热单元21最靠近接头40的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此距离理解为接头的下端411到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高度。
如图3所示,图中标记了接头的下端411和加热单元的下端211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接头的下端411为接头的内周面41与出风口103连接时的最低处,在接头40的壁厚均等的前提下,接头的内周面41与出风口103连接时的最低处与接头的外周面42与出风口103连接时的最低处相同,图3中示意性的指出了接头的外周面42的最低处的位置,可以理解为,此位置也作为接头的内周面41的最低处,即接头的下端411。
绝缘距离指,在重力方向上,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21之间的爬电距离足够使接头40与加热单元21之间绝缘。
本实施例中,设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距离为H,并且,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距离的一段构成接头40与加热单元21之间的爬电距离。
本实施例中,距离H大于或等于绝缘距离,并且小于或等于绝缘距离加上N,N大于或等于0。
本实施例中,接头40由金属材料形成。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N大于0。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取暖送风装置1000还包括设于加热单元21与接头40之间的绝缘单元50。所谓设于加热单元21与接头40之间,即分隔加热单元21与接头40,使加热单元21与接头40不接触。
本实施例中,绝缘单元50为绝缘材料形成的绝缘片,绝缘片的一端与加热单元21接触。
本实施例中,取暖送风装置1000还包括加强距离M,N小于加强距离M。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距离H大于或等于绝缘距离,小于或等于绝缘距离加上N的值,即绝缘距离≤H≤绝缘距离+M。
本实施例中,设加强距离M为8mm,绝缘距离为8mm,N大于0且小于M,则0<N<8mm。也就是说,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距离H为8mm≤H<16mm。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以下对第二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解释说明。
当取暖送风装置1000开始运行时,空气在马达33的作用下从进风口102被送入壳体10的容纳空间101内,再流经蜗牛壳32和送风单元31,最后在加热单元21被加热后,经由出风口103通过接头40向外接管道吹出至目标空间内。
本实施例中,由于接头40为金属导电材料构成,当用户或维修人员用手触碰接头的外周面42时,可能发生触电。
因此,本实施例中,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绝缘距离,并且,小于或等于绝缘距离+N设置。其中,N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加强距离M。
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距离为8mm,加强距离M为8mm。因此,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8mm且小于16mm。
出风口103与接头进风口401之间的高度差过大,导致空气在接头的下端411与壳体10之间的凹陷处形成乱流,产生噪音,本申请通过对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距离的上限限制,可在确保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爬电距离的同时,能够防止接头的下端411与加热单元的下端211之间的距离过大产生噪音的情况。具有在降低触电风险的同时,抑制噪音的产生,确保取暖送风装置1000的小型化的优点。
【第三实施例】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三实施例的内容可附加在第一、二实施例中,与第一、二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将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接头40包括法兰部70,设于接头40与壳体10之间,法兰部70包括与壳体10贴合的内表面,以及位于内表面的对面侧的外表面,法兰部70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固定孔。
取暖送风装置1000还包括设于与法兰部70接触配合的固定部80,固定部80包括与第一固定孔701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801以及与贯穿第一固定孔701并与第二固定孔801配合的固定件81。固定部80用于将接头40固定于壳体10上,具体地,将接头40固定于壳体的一个侧面上。
如图6所示,为固定部80将壳体10与接头40固定的示意图。固定部80包括第二固定孔801和固定件81。第二固定孔801开设于壳体10上,为贯穿壳体10的通孔。固定件81可与第二固定孔801配合,在实现固定时贯穿第一固定孔701并与第二固定孔801螺旋配合,用于连接接头40与壳体10。本实施例中,固定件81为螺丝。
取暖送风装置1000还包括防水盖90,防水盖的固定端设于第一固定孔701的上方,且与法兰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防水盖的自由端向远离壳体的外侧凸出。也就是说,防水盖90自法兰部的外表面向远离壳体的外侧凸出。并且,固定件81朝向外侧凸出的部分在重力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防水盖90在重力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也就是说,防水盖90上自由端与固定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固定件81在安装完成后,伸出法兰部70的外表面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从接头出风口103向接头进风口102的方向上看,即图2的正视图,防水盖90具有朝下的开口,开口呈类似C字形。但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水盖90也可以为设于固定件上方的凸筋。
另外,本实施例中,取暖送风装置1000还包括防水筋100,防水筋100固定在第一固定孔的内周侧,适于与固定件81止抵。
防水筋100为从固定孔的内周侧向法兰部的外表面一侧凸出延设的筋,并且,防水筋的外周缘位于固定件的外周缘的内侧。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如图6中从垂直于螺丝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看,螺丝包括一体连接的螺丝头和螺杆,螺杆的一部分与第二固定孔的内周侧螺纹配合,螺杆的另一部分与第一固定孔的内周侧之间存在缝隙,防水筋100设置在第一固定孔的内周侧并与螺丝头的外周缘止抵。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由于固定件81的上方设有防水盖90且可被防水盖90完全遮盖住,因此即使有水滴滴落,能够防止水滴直接滴落到固定件81上,本申请的防水盖90为开口朝下的C字形,可将水滴汇聚并引导向两侧滑落,避免沿固定件81与第一固定孔701、第二固定孔801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壳体10内。
由于第一固定孔的内周侧设有防水筋100,且防水筋的外周缘位于固定件的外周缘的内侧,防水筋100可填充固定件81与第一固定孔701之间的缝隙,可避免水滴沿缝隙进入到壳体10内。
另外,即使水滴滴落到固定件81上,由于在完成安装后固定件的至少部分会伸出法兰部的外表面,伸出法兰部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可汇集水滴,在重力作用下,水滴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滴落。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水滴沿固定件81与第一固定孔701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10内。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说明。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实用新型有了清楚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例如:换气风机侧进风口和循环风机侧进风口是互相不连通的两个风口。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取暖送风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适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送风部,用于使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送风;
加热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在所述出风口的上游侧;
接头,设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游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用于加热流经空气的加热单元,
在重力方向上,所述接头的下端与所述加热单元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头与所述加热单元之间绝缘的绝缘距离、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绝缘距离+N,其中,所述N大于或等于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为绝缘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绝缘单元,设于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接头之间;
绝缘筋,设于所述绝缘单元与所述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筋构造为一端与所述接头的下端连接,另一端向所述出风口的上游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筋包括:
朝向所述壳体的底面;
位于所述底面对面侧、且朝向所述加热单元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筋还包括斜面,所述斜面设于所述另一端,所述斜面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并由所述出风口的上游侧向所述出风口的下游侧倾斜,所述斜面朝向所述加热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筋还包括卡合筋,所述卡合筋设置在所述一端且位于所述顶面上,构造为向所述加热单元的一侧凸出。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还包括:
内周面以及位于所述内周面外侧的外周面,
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内周面与所述外周面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之间的距离的P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为3。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之间的距离的P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为3。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为导电材料且所述N大于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距离M,所述N小于加强距离M。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距离M为8mm。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
法兰部,设于所述接头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法兰部包括与所述壳体贴合的内表面,以及位于所述内表面的对面侧的外表面,
贯穿所述法兰部的第一固定孔;
所述取暖送风装置还包括固定部,适于与所述法兰部接触配合,所述固定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以及与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孔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配合的固定件,用于连接所述接头与所述壳体;
防水盖,所述防水盖的固定端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上方且与所述法兰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盖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壳体的外侧凸出,
所述固定件朝向外侧凸出的部分在重力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防水盖在重力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筋,所述防水筋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周侧,适于与所述固定件止抵。
CN202222959530.1U 2022-11-07 2022-11-07 取暖送风装置 Active CN218672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9530.1U CN218672346U (zh) 2022-11-07 2022-11-07 取暖送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9530.1U CN218672346U (zh) 2022-11-07 2022-11-07 取暖送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2346U true CN218672346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9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59530.1U Active CN218672346U (zh) 2022-11-07 2022-11-07 取暖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23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143481A1 (en) Ceiling-embedded ventilation fan
CA2732963C (en) Air conditioner
CN212901853U (zh) 换气装置
CN218672346U (zh) 取暖送风装置
CN108036493B (zh) 空调器的外壳组件及空调器
CN111380110B (zh) 电加热器走线结构、柜式空调器
CN108613261B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357320U (zh) 吊顶式加湿器
CN216409115U (zh) 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872450U (zh) 电控盒和空调器
CN213747029U (zh) 空调器的风道模块和空调器
CN211551815U (zh) 空调扫风组件的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15062755U (zh) 换气装置
CN210688494U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3043087U (zh) 电连接结构以及应用该电连接结构的送风装置
CN215597535U (zh) 电加热安装结构和空调器
CN217357321U (zh) 吊顶式加湿设备
CN218154609U (zh) 加湿装置
CN218269354U (zh) 中央加湿装置
CN210861575U (zh) 电控盒与空调室内机
CN21327282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797481U (zh) 壳体组件及加湿器
CN211823033U (zh) 空调室内机的风道部件、风道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4284590U (zh) 烹饪设备
CN217357322U (zh) 中央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