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8162U - 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8162U
CN218648162U CN202223051106.3U CN202223051106U CN218648162U CN 218648162 U CN218648162 U CN 218648162U CN 202223051106 U CN202223051106 U CN 202223051106U CN 218648162 U CN218648162 U CN 218648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crew
earth connection
grounding wire
body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511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森
冯建利
樊力
王丁伟
贾鹏
杨飞
王永利
张震宇
吉日嘎拉
李兵
张洪魁
王润雨
李谨帆
康靖
岳佳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i Power Supply Branch Of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i Power Supply Branch Of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i Power Supply Branch Of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i Power Supply Branch Of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511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48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8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8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50Arrangements for eliminating or reducing asymmetry in polyphase networ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包括:本体机构、连接机构、集线机构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机构上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本体机构上安装有集线机构,所述本体机构内安装有升降机构。该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将本体机构上的线夹放置所需夹持的位置,通过升降机构将升降杆长度进行调节,整体操作过程简单,高度调节便捷,方便不同高度的使用者进行使用,使用集线机构将接地线进行收卷,将接地线通过环绕在环扣上的T型挡块进行固定,使得接地线在被收纳,不会产生接地线相互缠绕需要清理后使用的问题,整体操作省时省力,控制把表面套设绝缘套,因此整体装置使用时更加安全,使用第二夹持板将线进行夹持,整体夹持过程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
背景技术
接地线就是直接连接地球的线,也可以称为安全回路线,危险时它就把高压直接转嫁给地球,算是一根生命线。家用电器设备由于绝缘性能不好或使用环境潮湿,会导致其外壳带有一定静电,严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为了避免出现的事故可在电器的金属外壳上面连接一根电线,将电线的另一端接入大地,一旦电器发生漏电时接地线会把静电带入到大地释放掉。另外对于电器维修人员在使用电烙铁焊接电路时,有时会因为电烙铁带电而击穿损坏电器中的集成电路,这一点比较重要。使用电脑的朋友有时也会忽略主机壳接地,其实给电脑主机壳接根地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死机现象的出现。
目前,现有的挂接、拆卸接地线用的导线型接地线线夹与接地线杆多为固定安装,传统接地线操作杆长度一般固定,无法对装置整体使用长度进行调节,因此工作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增加了工作风险,导致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使用时,需要采用外界工具进行加长才能进行挂线操作,非常不方便,影响了正常的作业效率,并且传统的接地设备多是便携式的,需要后期进行连线接地,检修时需要采用较长的接地线,在使用结束后无法对其进行收纳,导致后续使用时接地线发生相互缠绕,需要再次理清后才能继续使用,极大的影响的工作时间,较为不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现有的挂接、拆卸接地线用的导线型接地线线夹与接地线杆多为固定安装,传统接地线操作杆长度一般固定,无法对装置整体使用长度进行调节,因此工作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增加了工作风险,导致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使用时,需要采用外界工具进行加长才能进行挂线操作,非常不方便,影响了正常的作业效率,并且传统的接地设备多是便携式的,需要后期进行连线接地,检修时需要采用较长的接地线,在使用结束后无法对其进行收纳,导致后续使用时接地线发生相互缠绕,需要再次理清后才能继续使用,极大的影响的工作时间,较为不实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包括:本体机构、连接机构、集线机构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机构上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本体机构上安装有集线机构,所述本体机构内安装有升降机构。
优选的,所述本体机构,包括:控制把、绝缘套、套筒、升降杆、线夹、第一螺杆和第一夹持板;
所述控制把外侧套设有绝缘套,所述控制把上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安装有线夹。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顶端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贯穿线夹连接有第一夹持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接线口、接地线、第二接线口、接地卡扣件、第二螺杆、螺纹旋钮和第二夹持板;
所述第一接线口安装在线夹侧端,所述第一接线口侧端连接有接地线,所述接地线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接线口上,所述第二接线口连接在接地卡扣件侧端,所述接地卡扣件内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一端连接有螺纹旋钮,所述第二螺杆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夹持板。
优选的,所述集线机构,包括:置物板、固定螺杆、U型槽、限位块、固定螺丝、固定螺母、第一转轴、环扣、T型挡块、转动把手和橡胶套;
所述置物板通过固定螺杆连接在套筒上,所述置物板上安装有U型槽,所述U型槽侧端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固定螺丝和固定螺母配合连接在置物板上。
优选的,所述U型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U型槽一侧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表面套设有橡胶套,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环扣,所述环扣上安装有T型挡块。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齿杆、锯齿、第二转轴、齿轮、旋转钮、螺纹槽和限位螺丝;
所述齿杆安装在套筒内部,所述齿杆上连接有升降杆,所述齿杆内一侧安装有锯齿,所述锯齿上卡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分别贯穿齿杆和套筒连接有旋转钮。
优选的,所述齿杆与套筒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将本体机构上的线夹放置所需夹持的位置,通过升降机构将升降杆长度进行调节,整体操作过程简单,高度调节便捷,方便不同高度的使用者进行使用,使用集线机构将接地线进行收卷,将接地线通过环绕在环扣上的T型挡块进行固定,使得接地线在被收纳,不会产生接地线相互缠绕需要清理后使用的问题,整体操作省时省力,控制把表面套设绝缘套,因此整体装置使用时更加安全,使用第二夹持板将线进行夹持,整体夹持过程便捷。
1.当长度调节固定后,手持控制把,通过控制把转动套筒,套筒带动升降杆进行转动,使得线夹内的第一螺杆向上移动,第一夹持板在线夹内部将夹持的线进行夹持,由于控制把表面套设绝缘套,因此整体装置使用时更加安全,通过连接机构将接地线连接,接地线一端连接在线夹的第一接线口,接地线另一端连接在接地卡扣件的第二接线口,接地卡扣件放置所需位置,使用螺纹旋钮将第二螺杆在接地卡扣件转动,使用第二夹持板将线进行夹持,整体夹持过程便捷;
2.通过固定螺杆将置物板安装在升降杆上,通过固定螺杆的设置使得置物板可拆卸,U型槽通过侧面的限位块进行固定,限位块上通过固定螺丝和固定螺母的配合进行固定,使得U型槽可拆卸,装置实用性强,使用集线机构将接地线进行收卷,将接地线通过环绕在环扣上的T型挡块进行固定,此时使用转动把手进行旋转,转动把手表面的橡胶套使得旋转更加省力,转动把手带动U型槽内的第一转轴进行转动,使得接地线在被收纳,不会产生接地线相互缠绕需要清理后使用的问题,整体操作省时省力;
3.将本体机构上的线夹放置所需夹持的位置,通过升降机构将升降杆长度进行调节,当装置位置固定后,通过所需高度调整升降机构,旋动旋转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杆的锯齿相互作用,带动齿杆移动,齿杆带动升降杆在套筒内移动,升降杆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将限位螺丝旋入螺纹槽内进行固定,使得位置固定,至此高度调节完毕,整体操作过程简单,高度调节便捷,方便不同高度的使用者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机构;101、控制把;102、绝缘套;103、套筒;104、升降杆;105、线夹;106、第一螺杆;107、第一夹持板;2、连接机构;201、第一接线口;202、接地线;203、第二接线口;204、接地卡扣件;205、第二螺杆;206、螺纹旋钮;207、第二夹持板;3、集线机构;301、置物板;302、固定螺杆;303、U型槽;304、限位块;305、固定螺丝;306、固定螺母;307、第一转轴;308、环扣;309、T型挡块;310、转动把手;311、橡胶套;4、升降机构;401、齿杆;402、锯齿;403、第二转轴;404、齿轮;405、旋转钮;406、螺纹槽;407、限位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包括:本体机构1、连接机构2、集线机构3和升降机构4;
本体机构1上安装有连接机构2,本体机构1上安装有集线机构3,本体机构1内安装有升降机构4。
本体机构1,包括:控制把101、绝缘套102、套筒103、升降杆104、线夹105、第一螺杆106和第一夹持板107,控制把101外侧套设有绝缘套102,控制把101上连接有套筒103,套筒103上安装有升降杆104,升降杆104上安装有线夹105,将本体机构1上的线夹105放置所需夹持的位置,通过升降机构4将升降杆104长度进行调节,由于控制把101表面套设绝缘套102,因此整体装置使用时更加安全。
升降杆104顶端连接有第一螺杆106,第一螺杆106贯穿线夹105连接有第一夹持板107,当长度调节固定后,手持控制把101,通过控制把101转动套筒103,套筒103带动升降杆104进行转动,使得线夹105内的第一螺杆106向上移动,第一夹持板107在线夹105内部将夹持的线进行夹持。
连接机构2,包括:第一接线口201、接地线202、第二接线口203、接地卡扣件204、第二螺杆205、螺纹旋钮206和第二夹持板207,第一接线口201安装在线夹105侧端,第一接线口201侧端连接有接地线202,接地线202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接线口203上,第二接线口203连接在接地卡扣件204侧端,接地卡扣件204内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杆205,第二螺杆205一端连接有螺纹旋钮206,第二螺杆205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夹持板207,通过连接机构2将接地线202连接,接地线202一端连接在线夹105的第一接线口201,接地线202另一端连接在接地卡扣件204的第二接线口203,接地卡扣件204放置所需位置,使用螺纹旋钮206将第二螺杆205在接地卡扣件204转动,使用第二夹持板207将线进行夹持,整体夹持过程便捷。
集线机构3,包括:置物板301、固定螺杆302、U型槽303、限位块304、固定螺丝305、固定螺母306、第一转轴307、环扣308、T型挡块309、转动把手310和橡胶套311,置物板301通过固定螺杆302连接在套筒103上,置物板301上安装有U型槽303,U型槽303侧端连接有限位块304,限位块304通过固定螺丝305和固定螺母306配合连接在置物板301上,通过固定螺杆302将置物板301安装在升降杆104上,通过固定螺杆302的设置使得置物板301可拆卸,U型槽303通过侧面的限位块304进行固定,限位块304上通过固定螺丝305和固定螺母306的配合进行固定,使得U型槽303可拆卸,装置实用性强。
U型槽303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07,第一转轴307贯穿U型槽303一侧连接有转动把手310,转动把手310表面套设有橡胶套311,第一转轴307上安装有环扣308,环扣308上安装有T型挡块309,使用集线机构3将接地线202进行收卷,将接地线202通过环绕在环扣308上的T型挡块309进行固定,此时使用转动把手310进行旋转,转动把手310表面的橡胶套311使得旋转更加省力,转动把手310带动U型槽303内的第一转轴307进行转动,使得接地线202在被收纳,不会产生接地线202相互缠绕需要清理后使用的问题,整体操作省时省力。
升降机构4,包括:齿杆401、锯齿402、第二转轴403、齿轮404、旋转钮405、螺纹槽406和限位螺丝407,齿杆401安装在套筒103内部,齿杆401上连接有升降杆104,齿杆401内一侧安装有锯齿402,锯齿402上卡接有齿轮404,齿轮404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03,第二转轴403分别贯穿齿杆401和套筒103连接有旋转钮405,当装置位置固定后,通过所需高度调整升降机构4,旋动旋转钮405带动第二转轴403转动,第二转轴403带动齿轮404转动,齿轮404与齿杆401的锯齿402相互作用,带动齿杆401移动,齿杆401带动升降杆104在套筒103内移动。
齿杆401与套筒103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406,螺纹槽406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丝407,升降杆104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将限位螺丝407旋入螺纹槽406内进行固定,使得位置固定,至此高度调节完毕,整体操作过程简单,高度调节便捷,方便不同高度的使用者进行使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时,首先将本体机构1上的线夹105放置所需夹持的位置,通过升降机构4将升降杆104长度进行调节,当装置位置固定后,通过所需高度调整升降机构4,旋动旋转钮405带动第二转轴403转动,第二转轴403带动齿轮404转动,齿轮404与齿杆401的锯齿402相互作用,带动齿杆401移动,齿杆401带动升降杆104在套筒103内移动,升降杆104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将限位螺丝407旋入螺纹槽406内进行固定,使得位置固定,至此高度调节完毕,整体操作过程简单,高度调节便捷,方便不同高度的使用者进行使用,通过固定螺杆302将置物板301安装在升降杆104上,通过固定螺杆302的设置使得置物板301可拆卸,U型槽303通过侧面的限位块304进行固定,限位块304上通过固定螺丝305和固定螺母306的配合进行固定,使得U型槽303可拆卸,装置实用性强,使用集线机构3将接地线202进行收卷,将接地线202通过环绕在环扣308上的T型挡块309进行固定,此时使用转动把手310进行旋转,转动把手310表面的橡胶套311使得旋转更加省力,转动把手310带动U型槽303内的第一转轴307进行转动,使得接地线202在被收纳,不会产生接地线202相互缠绕需要清理后使用的问题,整体操作省时省力,当长度调节固定后,手持控制把101,通过控制把101转动套筒103,套筒103带动升降杆104进行转动,使得线夹105内的第一螺杆106向上移动,第一夹持板107在线夹105内部将夹持的线进行夹持,由于控制把101表面套设绝缘套102,因此整体装置使用时更加安全,通过连接机构2将接地线202连接,接地线202一端连接在线夹105的第一接线口201,接地线202另一端连接在接地卡扣件204的第二接线口203,接地卡扣件204放置所需位置,使用螺纹旋钮206将第二螺杆205在接地卡扣件204转动,使用第二夹持板207将线进行夹持,整体夹持过程便捷,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包括:本体机构(1)、连接机构(2)、集线机构(3)和升降机构(4),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机构(1)上安装有连接机构(2),所述本体机构(1)上安装有集线机构(3),所述本体机构(1)内安装有升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机构(1),包括:控制把(101)、绝缘套(102)、套筒(103)、升降杆(104)、线夹(105)、第一螺杆(106)和第一夹持板(107);
所述控制把(101)外侧套设有绝缘套(102),所述控制把(101)上连接有套筒(103),所述套筒(103)上安装有升降杆(104),所述升降杆(104)上安装有线夹(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104)顶端连接有第一螺杆(106),所述第一螺杆(106)贯穿线夹(105)连接有第一夹持板(1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第一接线口(201)、接地线(202)、第二接线口(203)、接地卡扣件(204)、第二螺杆(205)、螺纹旋钮(206)和第二夹持板(207);
所述第一接线口(201)安装在线夹(105)侧端,所述第一接线口(201)侧端连接有接地线(202),所述接地线(202)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接线口(203)上,所述第二接线口(203)连接在接地卡扣件(204)侧端,所述接地卡扣件(204)内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杆(205),所述第二螺杆(205)一端连接有螺纹旋钮(206),所述第二螺杆(205)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夹持板(2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机构(3),包括:置物板(301)、固定螺杆(302)、U型槽(303)、限位块(304)、固定螺丝(305)、固定螺母(306)、第一转轴(307)、环扣(308)、T型挡块(309)、转动把手(310)和橡胶套(311);
所述置物板(301)通过固定螺杆(302)连接在套筒(103)上,所述置物板(301)上安装有U型槽(303),所述U型槽(303)侧端连接有限位块(304),所述限位块(304)通过固定螺丝(305)和固定螺母(306)配合连接在置物板(3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303)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07),所述第一转轴(307)贯穿U型槽(303)一侧连接有转动把手(310),所述转动把手(310)表面套设有橡胶套(311),所述第一转轴(307)上安装有环扣(308),所述环扣(308)上安装有T型挡块(30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齿杆(401)、锯齿(402)、第二转轴(403)、齿轮(404)、旋转钮(405)、螺纹槽(406)和限位螺丝(407);
所述齿杆(401)安装在套筒(103)内部,所述齿杆(401)上连接有升降杆(104),所述齿杆(401)内一侧安装有锯齿(402),所述锯齿(402)上卡接有齿轮(404),所述齿轮(404)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03),所述第二转轴(403)分别贯穿齿杆(401)和套筒(103)连接有旋转钮(4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杆(401)与套筒(103)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406),所述螺纹槽(406)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丝(407)。
CN202223051106.3U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 Active CN218648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1106.3U CN218648162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1106.3U CN218648162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8162U true CN218648162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7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51106.3U Active CN218648162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481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48221A (zh) * 2024-02-19 2024-03-22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子产品接口快速拆装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48221A (zh) * 2024-02-19 2024-03-22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子产品接口快速拆装结构
CN117748221B (zh) * 2024-02-19 2024-04-26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子产品接口快速拆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648162U (zh) 一种110kV新式分相接地线
CN110233369A (zh) 架空高压线路电动接地棒
CN211182930U (zh) 一种具有短路报警功能的高压控制柜
CN103178423B (zh) 一种电动装、拆接地线工具
CN210898306U (zh) 一种电力施工现场用电缆紧线器
CN210015992U (zh) 一种电动调节接地棒
CN204967122U (zh) 一种绝缘导线穿刺接地夹具
CN115173324B (zh) 一种二次电缆自动剥线及打圈手持工具
CN217906644U (zh) 一种便携式电力避雷器测试装置
CN214898937U (zh) 一种变电运维用母排接地线线夹
CN205595700U (zh) 一种便携式绝缘高枝剪
CN212387448U (zh) 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
CN208214762U (zh) 一种有载调压开关定位销的螺丝拆装装置
CN113384344A (zh) 一种可靠性高的手术电极
CN213520633U (zh) 一种接地线定位装置
CN212311876U (zh) 一种卡式螺母快速安装工具
CN220605005U (zh) 一种电力生产的接地线结构
CN219635490U (zh) 一种无人机用维护设备
CN216698123U (zh) 一种配电专业用折叠式绝缘棒
CN211689367U (zh) 一种高效率纺织设备
CN203085947U (zh) 一种电动装、拆接地线工具
CN205588209U (zh) 一种全自动电力钢杆法兰螺栓紧固装置
CN217362340U (zh) 配网绝缘杆作业法单人作业辅助支撑装置
CN218252616U (zh) 一种配网工程施工拉线弯线工具
CN219525828U (zh) 一种缠绕纱线的纱线辊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