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32233U - 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控制*** - Google Patents

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32233U
CN218632233U CN202221697945.XU CN202221697945U CN218632233U CN 218632233 U CN218632233 U CN 218632233U CN 202221697945 U CN202221697945 U CN 202221697945U CN 218632233 U CN218632233 U CN 218632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torage device
handle
cover
en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79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磊
代祥军
周嘉辉
刁秋生
张金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79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32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32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32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控制***。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至少一端为敞开端;电池本体,电池本体设在箱体内;至少一个端盖,端盖设在箱体的敞开端;和至少一个把手,把手设在端盖的远离箱体的一侧,把手与端盖为一体成型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装置,通过将把手与端盖设置为一体成型件,在生产储能装置的过程中,装配储能装置时只需将具有把手的端盖安装在箱体上,而无需通过额外的部件和额外的操作来安装把手,提高了整个储能装置的安装便利性,且通过将把手与端盖设置为一体成型件,还提高了整个储能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Description

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控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很多储能装置采用壁挂的形式固定在墙面或其它类型的壁面上。考虑到安装的便利以及美观等因素,壁挂式储能装置大多设计成扁平的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的储能装置的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板,侧板上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开设有安装槽,把手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槽内。例如,在需要搬运或安装储能装置时,可以旋转把手使其从安装槽中伸出,以方便操作者握持把手进行搬运或安装操作。在将储能装置装箱和运输过程中,可以旋转把手以使其收纳在安装槽内,从而避免各个储能装置之间的碰撞。
然而,把手是利用额外的安装件并通过相对复杂的安装操作安装到箱体上的,这会导致把手安装繁琐且安装成本高。而且,在储能装置的电池模组的体积或重量增大时,在操作者握持把手搬运或安装储能装置的过程中,把手有可能与箱体分离,不仅会损坏电池模组,还会威胁到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装置,通过将把手与端盖设置为一体成型件,在生产储能装置的过程中,装配储能装置时只需将具有把手的端盖安装在箱体上,而无需通过额外的部件和额外的操作来安装把手,提高了整个储能装置的安装便利性,且通过将把手与端盖设置为一体成型件,还提高了整个储能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储能装置的储能装置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至少一端为敞开端;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设在所述箱体内;至少一个端盖,所述端盖设在所述箱体的所述敞开端;和至少一个把手,所述把手设在所述端盖的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把手与所述端盖为一体成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通过设置有至少一个设在储能装置的箱体的敞开端的端盖以及设置有至少一个设在端盖的远离箱体的一侧的把手,且把手与端盖为一体成型件,不仅使得在生产储能装置的过程中,装配储能装置时只需将具有把手的端盖安装在箱体上,而无需额外的部件和额外的操作来安装把手,降低了整个储能装置的装配成本且简化了整个储能装置的装配操作,还使得把手与端盖是不可分离的,在操作者搬运储能装置例如大体积或大重量的储能装置时,把手不会从储能装置上脱离,避免了储能装置在安装过程中掉落,提高了整个储能装置的使用稳定性,从而避免了储能装置损坏并保证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箱体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L、W和T,其中,L>W>T,所述箱体的长度和厚度所在的面朝向地面设置,所述端盖位于所述箱体的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把手水平地设在所述端盖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包括:第一端盖壁,所述第一端盖壁封闭所述箱体的所述敞开端,所述把手连接在所述第一端盖壁上;和第二端盖壁,所述第二端盖壁连接在所述第一端盖壁的在所述箱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边缘,所述第二端盖壁垂直于所述第一端盖壁,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二端盖壁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端盖壁的远离所述第一端盖壁中心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条形槽,多个所述条形槽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条形槽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能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装饰盖,所述装饰盖设在所述端盖的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装饰盖与所述端盖拆卸地相连,所述装饰盖与所述端盖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装饰盖与所述端盖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结构拆卸地相连,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孔和卡扣,所述卡孔形成在所述装饰盖和所述端盖中的其中一个上,所述卡扣设在所述装饰盖和所述端盖中的另一个上,所述卡扣配合在所述卡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上设有朝向所述装饰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卡孔形成在所述延伸部上;所述装饰盖包括装饰盖底壁和装饰盖侧壁,所述装饰盖底壁与所述箱体的所述敞开端相对,所述装饰盖侧壁的一端与所述装饰盖底壁的边缘相连,所述装饰盖侧壁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端盖的方向延伸,所述装饰盖侧壁与所述第二端盖壁共同围设所述第一端盖壁和所述装饰盖底壁的整个外周缘,所述装饰盖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卡扣的一端与所述缺口的侧壁相连,所述卡扣的另一端先朝向所述装饰盖底壁中心的方向延伸、再朝向所述端盖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卡孔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扣结构和所述第二端盖壁分别位于箱体的厚度方向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的两端均为敞开端;所述端盖为两个,两个所述端盖分别设在所述箱体的所述两端;所述把手为两个,两个所述把手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端盖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两个端盖的至少一个上集成有至少一个电气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内设有电池管理***控制板总成,所述电池管理***总成包括电池管理***;所述两个端盖的其中一个上集成有所述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包括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池管理***通讯连接;所述装饰盖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开关从所述通孔处露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上设有朝向所述装饰盖凸出的凸台,所述开关密封连接在所述凸台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两个端盖的另一个上集成有动力线接口和/或通信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把手的外周面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面向所述端盖;和两个第二表面,两个所述第二表面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表面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端盖的方向延伸,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把手包括:第一把手段,所述第一把手段的一端与所述端盖相连;第二把手段,所述第二把手段与所述第一把手段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把手段的一端与所述端盖相连;和第三把手段,所述第三把手段连接在所述第一把手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把手段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一把手段、所述第二把手段、所述第三把手段与所述端盖共同限定出握持空间,所述第一把手段和所述第二把手段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把手段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把手段的远离所述第二把手段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把手段的远离所述第一把手段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把手段的远离所述端盖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彼此连通;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三把手段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上形成有凹孔,所述把手设在所述凹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控制***,包括:多个储能装置,所述多个储能装置并联连接,每个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池管理***,所述储能装置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与所述多个储能装置中的每个所述电池管理***分别通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电池信息采集器,所述电池信息采集器与所述电池管理***通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能装置控制***还包括:电能管理***或逆变器,所述电能管理***或逆变器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端盖;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局部***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电池管理***总成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处于壁挂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示出的储能装置的位于右侧的端盖、开关和凸台的组装示意图;
图7是图3中示出的储能装置的位于右侧的装饰盖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示出的储能装置的位于左侧的端盖的示意图;
图9是图3中示出的储能装置的位于左侧的装饰盖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控制***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控制***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
储能装置100;箱体1;电池本体2;
端盖3;第一端盖壁31;第二端盖壁32;条形槽321;延伸部33;动力线接口34;通信接口35;
把手4;第一表面41;第二表面42;第一把手段43;第二把手段44;第三把手段45;第一凹槽431;第二凹槽441;第三凹槽451;加强筋46;
装饰盖5;装饰盖底壁51;装饰盖侧壁52;缺口521;通孔53;
卡扣结构6;卡扣61;卡孔62;
电气元件7;开关71;凸台8;电池管理***总成9;电池管理***91;
储能装置控制***200;电池管理单元201;电池信息采集器202;
电能管理***2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100。
参考图1-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100,包括箱体1和电池本体2,电池本体2设在箱体1内,从而箱体1可以对电池本体2起到包装和保护作用。箱体1的至少一端为敞开端,在组装储能装置100时,可以将电池本体2从箱体1的敞开端装入箱体1中。
如图2-图3所示,储能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端盖3和至少一个把手4。具体地,端盖3设在箱体1的敞开端,从而端盖3和箱体1共同围设成电池本体2的安装空间。把手4设在端盖3的远离箱体1的一侧,换言之,把手4和电池本体2设在端盖3的相对两侧,从而把手4设在上述安装空间外侧,以方便操作者握持。把手4与端盖3为一体成型件,如此设置,一方面,在生产储能装置100的过程中,装配储能装置100时只需将具有把手4的端盖3安装在箱体1上,而无需通过额外的部件和额外的操作来安装把手4,从而降低了整个储能装置100的装配成本且简化了整个储能装置100的装配操作,另一方面,把手4与端盖3是不可分离的,从而把手4与端盖3的结构稳定,在操作者搬运储能装置100、尤其是大体积或大重量的储能装置100时,把手4不会从储能装置100上脱离,避免了储能装置100在安装过程中掉落,从而避免了储能装置100损坏并保证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通过设置有至少一个设在储能装置的箱体的敞开端的端盖以及设置有至少一个设在端盖的远离箱体的一侧的把手,且把手与端盖为一体成型件,不仅使得在生产储能装置的过程中,装配储能装置时只需将具有把手的端盖安装在箱体上,而无需额外的部件和额外的操作来安装把手,降低了整个储能装置的装配成本且简化了整个储能装置的装配操作,还使得把手与端盖是不可分离的,在操作者搬运储能装置例如大体积或大重量的储能装置时,把手不会从储能装置上脱离,避免了储能装置在安装过程中掉落,提高了整个储能装置的使用稳定性,从而避免了储能装置损坏并保证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可选地,如图1-图5并结合图6和图8所示,箱体1的两端可均为敞开端,端盖3可为两个,两个端盖3分别设在箱体1的两端,且把手4可为两个,两个把手4分别设在两个端盖3上。如此设置,箱体1的两侧均设有把手4,从而在操作者安装储能装置100时,可以双手握持住这两个把手4进行提起动作,方便操作者的操作。
进一步地,如图1-图5所示,箱体1为长方体结构,箱体1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L、W和T,其中,L>W>T,箱体1的长度和厚度所在的面朝向地面设置。如此设置,整个储能装置100的重心可相对靠近壁面例如墙壁,从而储能装置100更容易安装固定且稳定性更高,且储能装置100在水平方向上占据较少的空间,降低了储能装置100在安装就位后操作人员或其它物体与储能装置100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保护了储能装置100。
当然,箱体1的放置方式不局限于上述侧立放置。箱体1也可以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放置。
可选地,如图3和图5所示,把手4水平地设在端盖3的上部。换言之,把手4水平设置且设在端盖3的远离地面的一端。如此设置,把手4设在端盖3的相对边缘的位置,避免了把手4对端盖3上的其它部件的干涉。而且,这可以使得操作者在搬运或安装储能装置100时,无需过度弯腰即可直接握持住把手4进行操作,减少操作者的劳动力消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把手4也可以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设置,而不仅仅限于上述设置方式。
进一步地,参考图6和图8,端盖3可包括第一端盖壁31和第二端盖壁32。第一端盖壁31封闭箱体1的敞开端,从而将电池本体2设于相对封闭的安装空间内,保护电池本体2免受磕碰等。把手4连接在第一端盖壁31上,即把手4与第一端盖壁31是一体成型的。第二端盖壁32连接在第一端盖壁31的在箱体1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边缘,且第二端盖壁32垂直于第一端盖壁31。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第二端盖壁32垂直于第一端盖壁31”可以指的是第二端盖壁32正好垂直于第一端盖壁31,也可以指的是第二端盖壁32基本上垂直于第一端盖壁31。把手4与第二端盖壁32相连,例如,把手4可以与第二端盖壁32是一体成型件,或者把手4可以通过其它部件与第二端盖壁32固定连接,这可以加强把手4与端盖3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参考图3-图5并结合图6-图8,以图5所示的储能装置100安装在壁面例如墙壁上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端盖壁32可位于箱体1的厚度方向上的靠近壁面例如墙壁的一侧。当然,第二端盖壁32也可位于箱体1的厚度方向上的远离壁面例如墙壁的一侧(图未示出)。
进一步地,参考图3-图5并结合图6-图8,第二端盖壁32的远离第一端盖壁31中心的一侧表面上可形成有多个条形槽321,上述多个条形槽321可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条形槽321可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如此设置,第二端盖壁32的条形槽321不仅可增强第二端盖壁32的结构稳定性,还可起到装饰作用,从而提高整个储能装置100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图7和图9所示,储能装置100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装饰盖5,装饰盖5设在端盖3的远离箱体1的一侧,装饰盖5与端盖3可拆卸地相连,装饰盖5与端盖3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把手4位于该容纳空间内。具体地,在箱体1的长度方向上,端盖3位于箱体1与装饰盖5之间,且与装饰盖5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把手4位于该容纳空间内,以使得把手4从储能装置100的外部不可见。例如,在安装储能装置100时,可以首先将装饰盖5从端盖3上拆卸下来以露出把手4,操作人员可以握持把手4将储能装置100安装在壁面例如墙壁上,然后可以将装饰盖5安装至端盖3上,使把手4位于上述容纳空间内。如果需要从壁面例如墙壁上取下储能装置100,可以首先将装饰盖5从端盖3上拆卸下来以露出把手4,操作者可以握持把手4取下储能装置。因此,通过上述设置,在整个储能装置100安装就位后,装饰盖5可以将把手4隐藏,即从储能装置100的外部不能看到把手4,与把手设在储能装置的侧面且在储能装置的外部可见相比,这可以提高整个储能装置100的美观性;另一方面,装饰盖5是可拆卸的,可根据需要裸露出把手4,保证储能装置100的安装和拆卸操作顺利进行。
可选地,参考图6-图7和/或图8-图9,装饰盖5与端盖3可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结构6可拆卸地相连,卡扣结构6包括卡孔62和卡扣61,卡孔62形成在装饰盖5和端盖3中的其中一个上,卡扣61设在装饰盖5与端盖3中的另一个上,卡扣61配合在卡孔62内。以图6-图9示出的卡扣61形成在装饰盖5上且卡孔62形成在端盖3上为例,在操作者将储能装置100(除了装饰盖5外)安装在壁面例如墙壁上后,可以使装饰盖5上的卡扣61对准端盖3上的卡孔62,用力将卡扣61卡紧到卡孔62内,完成装饰盖5与端盖3的配合。而且,在需要将装饰盖5从端盖3上拆卸下来时,可以手动操作将装饰盖5的卡扣61从端盖3的卡孔62脱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装饰盖5与端盖3接合,且使得装饰盖5的安装和拆卸均很方便。
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卡孔62形成在装饰盖5上且卡扣61形成在端盖3上(图未示出)也是可以的。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至少一个”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图6-图9中示出了两个卡扣结构6,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卡扣结构6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一个或三个等。
进一步地,参考图6-图7和/或图8-图9,端盖3上可设有朝向装饰盖5延伸的延伸部33,卡孔62可形成在延伸部33上。装饰盖5可包括装饰盖底壁51和装饰盖侧壁52,装饰盖底壁51与箱体1的敞开端相对,装饰盖侧壁52的一端与装饰盖底壁51的边缘相连,装饰盖侧壁52的另一端朝向端盖3的方向延伸,装饰盖侧壁52与第二端盖壁32共同围设第一端盖壁31和装饰盖底壁51的整个外周缘,以与第一端盖壁31和装饰盖底壁51共同围设成上述容纳空间。装饰盖侧壁52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缺口521,卡扣61的一端与缺口521的侧壁相连,卡扣61的另一端先朝向装饰盖底壁51中心的方向延伸、再朝向端盖3的方向延伸且与卡孔62配合。如此设置,可实现卡扣61与卡孔62的紧密配合,从而进一步确保装饰盖5与端盖3之间的紧密接合。
更进一步地,参考图6和图8并结合图3和图5,卡扣结构6和第二端盖壁32可分别位于箱体1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卡扣61与卡孔62的配合动作,为操作人员提供操作便利性。
可选地,以储能装置100安装在壁面例如墙壁上为例,如图5和图6所示,卡扣结构6位于箱体1的厚度方向上的靠近壁面例如墙壁的一侧,第二端盖壁32位于箱体1的厚度方向上的远离壁面例如墙壁的一侧。如此设置,第二端盖壁32可以起到装饰作用,而且操作人员在将装饰盖5安装到端盖3上时或者将装饰盖5从端盖3上拆卸下来时,可以面向壁面例如墙壁进行操作,这为操作者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从而方便操作者进行拆卸或安装动作。
当然,尽管图未示出,也可以将卡扣结构6设为位于箱体1的厚度方向上的远离壁面例如墙壁的一侧,第二端盖壁32设为位于箱体1的厚度方向上的靠近壁面例如墙壁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卡扣结构6和第二端盖壁32设置在箱体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可选地,参照图3,在上述设有两个端盖3的情况下,两个端盖3的至少一个上可集成有至少一个电气元件7。如此设置,可以将储能装置100的一个或多个电气元件7集成在端盖3上,并且端盖3可以对该电气元件7起到安装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地,参照图4并结合图3和图4,箱体1内可设有电池管理***控制板总成9,电池管理***控制板总成9包括电池管理***91,用以对储能装置100的电池本体2的电能消耗情况进行管理以及其它控制。上述两个端盖3的其中一个上集成有电气元件7,电气元件7包括开关71,开关71与电池管理***91通讯连接,用以控制整个储能装置100的启动和关闭。装饰盖5上可形成有通孔53,开关71可从通孔53处露出,以方便操作者或用户按下开关71进行储能装置的开启和关闭。因此,通过将电池管理***9设在箱体1内并与开关71通讯连接,且开关71从装饰盖5的通孔53裸露出,可以充分利用端盖3和装饰盖5围设成的容纳空间从而节省空间,且可以方便用户对储能装置100的开启和关闭操作。
例如,电池管理***控制板总成9设在箱体1的顶壁和电池本体2之间,电池管理***91靠近两个端盖3中的未设置有开关71的端盖3。
进一步可选地,在上述设有两个端盖3的情况下,其中一个端盖3(例如,如图3和图5所示,在储能装置100安装就位后,位于右侧的端盖3)上可以集成有至少一个电气元件7,另一个端盖3上可以不集成有电气元件7。
或者,在上述设有两个端盖3的情况下,两个端盖3的另一个上集成有动力线接口34和/或通信接口35。即,动力线接口34集成在端盖3上,可以在需要时将动力线***到动力线接口上;和/或通信接口35集成在端盖3上,可以在需要时,直接将所需的电连接线***在该通信接口35上。这可以实现即插即用,大大方便了操作者或用户的操作。
更进一步地,端盖3上可设有朝向装饰盖凸出的凸台8,开关71可密封连接在凸台8上。如此设置,可以使开关71固定,且方便开关71从装饰盖5的通孔53伸出以方便操作者或用户进行按下开关71的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和图8所示,把手4的外周面可包括第一表面41和两个第二表面42,第一表面41面向端盖3,两个第二表面42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表面41的宽度方向(如图6中标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第二表面42的另一端朝向远离端盖3的方向延伸,至少一个第二表面42与第一表面41的连接处圆滑过渡。例如,两个第二表面42中的其中一个表面与第一表面41的连接处圆滑过渡(图未示出),或者两个第二表面42与第一表面41的连接处均圆滑过渡(如图6和图8所示)。如此设置,通过设置上述圆滑过渡,操作者或用户在抓握把手4进行操作(例如提起储能装置100)时,可增大操作者或用户的手部与把手4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手部所受到的压强,提高用户的握持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6和图8,把手4可包括第一把手段43、第二把手段44和第三把手段45,第一把手段43的一端与端盖3相连,第二把手段44与第一把手段43彼此间隔设置,第二把手段44的一端与端盖3相连,第三把手段45连接在第一把手段43的另一端和第二把手段44的另一端之间。第一把手段43、第二把手段44、第三把手段45与端盖3共同限定出握持空间,第一把手段43和第二把手段44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三把手段45的连接处圆滑过渡,例如,第一把手段43和第二把手段44中的一个与第三把手段45的连接处圆滑过渡(图未示出),或者第一把手段43和第二把手段44中均与第三把手段45的连接处圆滑过渡(如图6和图8所示)。如此设置,通过设置上述圆滑过渡,操作者或用户在抓握把手进行操作(例如提起储能装置100)时,可增大操作者或用户的手部与把手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手部所受到的压强,提高用户的握持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第一把手段43的远离第二把手段44的表面上可形成有第一凹槽431,第二把手段44的远离第一把手段43的表面上可形成有第二凹槽441,第三把手段45的远离端盖3的表面上可形成有第三凹槽451,第一凹槽431、第二凹槽441和第三凹槽451彼此连通,这可以在确保把手的结构稳固的同时,降低把手的材料用量。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三凹槽451内可设有多个加强筋46,多个加强筋46沿第三把手段45的长度方向(如图6中标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如此设置加强筋46,不仅可以增大操作者或用户抓握把手4时与把手4之间的摩擦力,还可以进一步加固把手4的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端盖3上可形成有凹孔,把手4可设在凹孔内(图未示出)。如此设置,把手4为内凹式的,而非伸出式的,这可以节省把手的安装空间。
如图10和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控制***200,包括电池管理单元(BMU)201和多个储能装置100,多个储能装置100并联连接,每个储能装置100包括电池管理***(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9,电池管理单元(BMU)201与多个储能装置100中的每个储能装置100的电池管理***(BMS)9可以通讯连接,例如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通讯连接。
本申请中的电池管理单元(BMU)201可以单独做成一个模块,其可以监控所有并联的储能装置100中的电池管理***(BMS)9的状态,通过通讯来对各个电池管理***9进行分布式控制管理(即对各个电池管理***9统进行独立的控制管理)、荷电状态(SOC)均衡。无论有多少个并联的储能装置100,可以仅使用一个总电池管理单元(BMU)201实现对所有并联的储能装置100进行控制,且节省了成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11,每个储能装置100还包括电池信息采集器(BatteryInformation Collector,BIC)202,电池信息采集器(BIC)202与电池管理***9通讯连接,例如通过CAN总线通讯连接。BIC主要用于采集电池数据,并将电池数据传送到电池管理***(BMS)9,当电池数据出现异常时,BMS可控制相应电池的主回路的断电器(图中未示出)断开,当整个***出现故障时,BMS会接收BMU的控制指令,对BMU的控制指令做出相应的控制动作,例如控制所有电池的主回路的继电器断开。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储能装置控制***200还可包括电能管理***(EnergyManagement System,EMS)或逆变器203,电能管理***或逆变器203与电池管理单元201通讯连接,例如通过CAN总线通讯连接。电池管理单元201可以将电池的基本状态等传送给EMS/逆变器,同时接收EMS/逆变器的充放电指令,从而对各个BMS进行独立的充放电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1)

1.一种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所述箱体(1)的至少一端为敞开端;
电池本体(2),所述电池本体(2)设在所述箱体(1)内;
至少一个端盖(3),所述端盖(3)设在所述箱体(1)的所述敞开端;和
至少一个把手(4),所述把手(4)设在所述端盖(3)的远离所述箱体(1)的一侧,所述把手(4)与所述端盖(3)为一体成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箱体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L、W和T,其中,L>W>T,所述箱体的长度和厚度所在的面朝向地面设置,所述端盖(3)位于所述箱体(1)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水平地设在所述端盖(3)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包括:
第一端盖壁(31),所述第一端盖壁(31)封闭所述箱体(1)的所述敞开端,所述把手(4)连接在所述第一端盖壁(31)上;和
第二端盖壁(32),所述第二端盖壁(32)连接在所述第一端盖壁(31)的在所述箱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边缘,所述第二端盖壁(32)垂直于所述第一端盖壁(31),所述把手(4)与所述第二端盖壁(3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壁(32)的远离所述第一端盖壁(31)中心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条形槽(321),多个所述条形槽(321)沿所述箱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条形槽(321)沿所述箱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装饰盖(5),所述装饰盖(5)设在所述端盖(3)的远离所述箱体(1)的一侧,所述装饰盖(5)与所述端盖(3)可拆卸地相连,所述装饰盖(5)与所述端盖(3)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把手(4)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5)与所述端盖(3)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结构(6)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卡扣结构(6)包括卡孔(62)和卡扣(61),所述卡孔(62)形成在所述装饰盖(5)和所述端盖(3)中的其中一个上,所述卡扣(61)设在所述装饰盖(5)和所述端盖(3)中的另一个上,所述卡扣(61)配合在所述卡孔(6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上设有朝向所述装饰盖(5)延伸的延伸部(33),所述卡孔(62)形成在所述延伸部(33)上;
所述装饰盖(5)包括装饰盖底壁(51)和装饰盖侧壁(52),所述装饰盖底壁(51)与所述箱体(1)的所述敞开端相对,所述装饰盖侧壁(52)的一端与所述装饰盖底壁(51)的边缘相连,所述装饰盖侧壁(52)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端盖(3)的方向延伸,所述装饰盖侧壁(52)与所述第二端盖壁(32)共同围设所述第一端盖壁(31)和所述装饰盖底壁(51)的整个外周缘,所述装饰盖侧壁(52)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缺口(521),所述卡扣(61)的一端与所述缺口(521)的侧壁相连,所述卡扣(61)的另一端先朝向所述装饰盖底壁(51)中心的方向延伸、再朝向所述端盖(3)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卡孔(62)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6)和所述第二端盖壁(32)分别位于箱体(1)的厚度方向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端均为敞开端;
所述端盖(3)为两个,两个所述端盖(3)分别设在所述箱体(1)的所述两端;所述把手(4)为两个,两个所述把手(4)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端盖(3)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盖(3)的至少一个上集成有至少一个电气元件(7)。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电池管理***总成(9),所述电池管理***总成(9)包括电池管理***(91);
所述两个端盖(3)的其中一个上集成有所述电气元件(7),所述电气元件(7)包括开关(71),所述开关(71)与所述电池管理***(91)通讯连接;
所述装饰盖(5)上形成有通孔(53),所述开关(71)从所述通孔(53)处露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上设有朝向所述装饰盖(5)凸出的凸台(8),所述开关(71)密封连接在所述凸台(8)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盖(3)的另一个上集成有动力线接口(34)和/或通信接口(35)。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的外周面包括:
第一表面(41),所述第一表面(41)面向所述端盖(3);和
两个第二表面(42),两个所述第二表面(42)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4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表面(42)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端盖(3)的方向延伸,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表面(42)与所述第一表面(41)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包括:
第一把手段(43),所述第一把手段(43)的一端与所述端盖(3)相连;
第二把手段(44),所述第二把手段(44)与所述第一把手段(43)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把手段(44)的一端与所述端盖(3)相连;和
第三把手段(45),所述第三把手段(45)连接在所述第一把手段(4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把手段(44)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一把手段(43)、所述第二把手段(44)、所述第三把手段(45)与所述端盖(3)共同限定出握持空间,所述第一把手段(43)和所述第二把手段(44)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把手段(45)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段(43)的远离所述第二把手段(44)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凹槽(431),所述第二把手段(44)的远离所述第一把手段(43)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凹槽(441),所述第三把手段(45)的远离所述端盖(3)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三凹槽(451),所述第一凹槽(431)、所述第二凹槽(441)和所述第三凹槽(451)彼此连通;
所述第三凹槽(451)内设有多个加强筋(46),多个所述加强筋(46)沿所述第三把手段(4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上形成有凹孔,所述把手(4)设在所述凹孔内。
19.一种储能装置控制***(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储能装置(100),所述多个储能装置(100)并联连接,每个所述储能装置(100)包括电池管理***(91),所述储能装置(100)为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100);
电池管理单元(201),所述电池管理单元(201)与所述多个储能装置(100)中的每个所述电池管理***(91)分别通讯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储能装置控制***(2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储能装置(100)还包括电池信息采集器(202),所述电池信息采集器(202)与所述电池管理***(91)通讯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储能装置控制***(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能管理***或逆变器(203),所述电能管理***或逆变器(203)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201)通讯连接。
CN202221697945.XU 2022-07-01 2022-07-01 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控制*** Active CN218632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7945.XU CN218632233U (zh) 2022-07-01 2022-07-01 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控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7945.XU CN218632233U (zh) 2022-07-01 2022-07-01 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控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32233U true CN218632233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6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7945.XU Active CN218632233U (zh) 2022-07-01 2022-07-01 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控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32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31415B1 (en) A battery with pair of handle assemblies
EP3331058B1 (en) Electrical box for battery pack and battery pack structure using same
US20080272258A1 (en) Device for rechargeable electrical apparatus retainer unit
US9502738B2 (en) Power storage device
EP2827401B1 (en) Battery housing and power-storage device
US9564620B2 (en) Power storage device
CN218632233U (zh) 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控制***
CN215989047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电池安装结构及用电设备
CN219937204U (zh) 户用储能***
CN219144342U (zh) 一种电池储能***
CN218827558U (zh) 储能箱
CN218398056U (zh) 一种设备维修用工具箱
CN220672658U (zh) 一种电池管理组件及动力电池包
CN211238326U (zh) 用于伺服驱动器的通用电池盒组件以及伺服驱动器
WO2023208176A1 (zh) 储能电源及其安装方法
CN214378685U (zh) 一种可拆离电源的储能装置
CN211639851U (zh) 一种家用工具盒
CN219286554U (zh) 一种可拆可更换电池的车载冰箱
CN210403790U (zh) 电池盒及电动车
CN212588123U (zh) 一种储能电池的分区充电装置
CN210866289U (zh) 用于通信基站的异口磷酸铁锂电池组机箱
CN212161912U (zh) 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CN218387713U (zh) 应急箱及应急通信设备
CN220088798U (zh) 带充电功能的保护包
CN220895691U (zh) 一种家用储能一体机用储能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