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3741U - 门把装置及其把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门把装置及其把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3741U
CN218623741U CN202222366528.3U CN202222366528U CN218623741U CN 218623741 U CN218623741 U CN 218623741U CN 202222366528 U CN202222366528 U CN 202222366528U CN 218623741 U CN218623741 U CN 218623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haft
rotating
door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665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清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665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3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3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3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门把装置及其把手结构,安装于具有锁头的门锁上,所述装置包括一把手结构以及一固定于该把手结构上以操控该锁头伸缩的转轴结构,该把手结构主要借由电磁元件的设计,以于该门锁呈上锁状态时可转动把手本体,但该转轴结构不会转动而无法操控该锁头伸缩,故于该门锁呈上锁状态时,该门把装置能提供空转机制,避免该把手本体于上锁状态时受外力扳动而损坏。

Description

门把装置及其把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把装置,尤指一种具空转机制的门把装置。
背景技术
防火门规格种类繁多,故其配置的门把装置的种类也相当多。如图1A及图1B所示的US,7,181,940B2美国专利,其门把装置8将一转轴81的其中一端固定于一轴心结构82上,且该转轴81的另一端穿过一门体97而连接于一门锁98上。
当欲解锁时,借由一钥匙80致动一拨动块86,以令该拨动块86带动一锁心板84向左(如图1B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摆动,使该锁心板84的第一凹部841下方一侧压抵一上锁板85的驱动凸部851,致使该上锁板85向下位移,并使该上锁板85的推动部852下压一活动卡块83。接着,当该活动卡块83底端卡入一转块821的缺口822内时,借由一外力下压该把手件861,使一结合于一栓件894上的第一作动转盘89的作动部891的其中一端向上摆动以抵顶一带动片892的下侧,进而带动该带动片892上侧的带动部893向上移动,此时,该带动片892的带动部893会卡住一推柱823,以转动该转块821,使该转块821转动该转轴81而带动该门锁98,以开启该门锁98。
然而,现有门把装置8中,往往于上锁时,因该把手件861无法下压,故当该把手件861遭受外物瞬间撞击、或有不肖人士恶意强加转动该把手件861时,该把手件861容易受到外力破坏,导致该把手件861的转轴81上的轴心结构82与带动片892的带动部893互相磨损,因而造成该门把装置8无法使用。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问题,实已成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把装置及其把手结构,可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结构,包括:外壳,其具有容置空间且配置一锁件;把手组件,其包含一枢接该外壳并位于该容置空间外的把手本体、及一枢接该把手本体并位于该容置空间内的带动件;以及作用组件,其包含一设于该容置空间中并可相对该外壳旋转的主动件、一位于该主动件下方的转动件、一设于该容置空间内的电磁元件、及一连动该转动件的牵引件,其中,该主动件于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长度不同的第一致动部与第二致动部,该转动件设有一座体及一以可往复运动方式脱离或卡接该座体的作用部,该电磁元件具有一可伸缩的杆体,以令该杆体连动该第二致动部,致使该第一致动部分离或靠近该作用部,该牵引件具有卡接该转动件的卡制部;其中,将该把手本体下压以带动该带动件转动,使该带动件撞击该牵引件,以令该牵引件朝该转动件的方向移动,以借由该卡制部带动该转动件转动,且此时,该电磁元件未通电而未伸出该杆体,使该主动件的第一致动部与该转动件的作用部分离,致使该作用部脱离该座体;及当该电磁元件通电后,其伸出该杆体以推动该主动件的第二致动部,以令该主动件摆动,使该第一致动部顺势靠近该转动件而推动该作用部,致使该作用部卡接该座体。
前述的把手结构中,该主动件呈蝴蝶状片体。
前述的把手结构中,该第一致动部的长度大于该第二致动部的长度。
前述的把手结构中,该座体具有凸块及作用孔,且该转动件还包含:固定轴,其设于该作用孔中;以及壳体,其容置该座体,且具有接合该凸块的轨道,其中,该固定轴固定于该壳体上,且该作用部以可往复运动的方式接合于该壳体上以脱离或卡接该座体。进一步,该转动件于其周面的其中一侧设有该作用部,而于其周面的另一侧则设有一夹口,且该夹口中配置一固接该壳体的嵌卡部,以当该作用部卡接该座体时,借由一外力推动该嵌卡部,使该壳体转动而带动该固定轴一并转动。
前述的把手结构中,该电磁元件为电磁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门把装置,包括:前述的把手结构;以及转轴结构,其配置于该把手结构上且接合该转动件的座体。
前述的门把装置中,该转轴结构包含一具有活动空间的第一轴体、一以可伸缩方式套合于该第一轴体的活动空间中的第二轴体以及一用以将该第二轴体固定于该第一轴体上的固定组件,其中,该第二轴体伸缩于该第一轴体的其中一端,且该第一轴体的另一端具有一固接该座体的外接部。进一步,该第一轴体的周面的一侧向设有多个间隔配置并连通该容置空间的调整孔,使该固定组件插设于多个该调整孔的其中一者上。或者,该把手结构设于一具有锁头的门锁上,以令该第二轴体带动该锁头伸缩。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及其把手结构,主要借由该主动件与该电磁元件的设计,以令该把手本体于上锁状态时可转动该转动件,但该转轴结构不会转动,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于上锁状态时,该把手本体可进行空转机制,因而能避免该把手本体于上锁状态时受外力扳动而损坏。
再者,借由该第二轴体以可伸缩方式套合于该第一轴体上,以快速调整该转轴结构的整体长度,故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能应用于不同厚度的门体,因而能提升适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门把装置的应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B为现有门把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的应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4A为图3B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5A为图4B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于作动时的局部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4A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7及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的不同应用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9B为图9A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C为图9A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D为图9A的平面示意图。
其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8 门把装置
1a 转轴结构
1b 第一轴体
11 活动空间
12,12a 调整孔
13 置入口
14 外接部
2 第二轴体
21 第一通孔
22 第二通孔
3,3a 固定组件
31 定位件
32 弹性件
33 插固件
331 套孔
332 止挡部
4 把手结构
4a 外壳
4b 把手组件
4c 作用组件
40 锁件
40a 插销
400 穿孔
41 底板
41a 第一定位凸部
41b 第二定位凸部
42a 把手本体
42b 带动件
42c 固定板
420a 连接段
420b 翼部
420c 轴杆
421a 连接孔
421b 贯通孔
43 主动件
431 第一限位口
432 第二限位口
433 第一致动部
434 第二致动部
44 转动件
44a 第一壳体
44b 第二壳体
44c 座体
440 作用孔
440a 凸块
440b 凹部
440c 弧形轨道
440d 直线轨道
441 作用部
442 弹性元件
443 夹口
444 轴孔
445 固定轴
446 定位销
447 螺丝
448 嵌卡部
45 电磁元件
450 杆体
46 牵引件
46a 盖部
460 卡孔
461 被动部
462 卡制部
463 弹簧
5,97 门体
50,98 门锁
51 锁孔
52 锁头
6 门框
60 门孔
80 钥匙
81 转轴
821 转块
822 缺口
823 推柱
83 活动卡块
84 锁心板
841 第一凹部
85 上锁板
851 驱动凸部
852 推动部
86 拨动块
861 把手件
89 第一作动转盘
891 作动部
892 带动片
893 带动部
894 栓件
D 孔径
F 作用力
L 伸缩方向
L1 伸长方向
P 推力
S 容置空间
X,Y,Z 箭头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习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一」、「上」、「下」、「前」、「后」、「左」及「右」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1的应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的门把装置1用于配置于一门体5(如具有防火门锁50的防火型门板)上,且该门把装置1包括:一把手结构4以及一配置于该把手结构4上的转轴结构1a。
于本实施例中,将该门体5所定义出的门口的进出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如箭头方向X),且将沿该门体5的宽度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如箭头方向Y),而将沿该门体5的高度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如箭头方向Z)。应可理解地,该箭头方向X,Y,Z的方位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配置,并无特别限制。
所述的把手结构4采用符合防火门规格,其包含:一外壳4a、一把手组件4b以及一作用组件4c。
所述的外壳4a为槽状,如图3A及图3B所示,其具有一容置空间S,且于其槽底处形成有多个连通该容置空间S的穿孔400,并于该槽底上的其中一穿孔400处配置一圆形凸状的锁件40。
于本实施例中,该外壳4a于该容置空间S中立设多个插销40a,以供该把手结构4接置于该门锁50上,且该外壳4a的容置空间S的槽底上设有一底板41,其于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呈中空柱状第一定位凸部41a与第二定位凸部41b。
所述的把手组件4b包含一把手本体42a、一枢接该把手本体42a的带动件42b、一接合该带动件42b的固定板42c,如图3A及图3B所示。
于本实施例中,该把手本体42a为转把型,其位于该容置空间S外。例如,该把手本体42a以其连接段420a枢接该外壳4a的另一穿孔400。具体地,该连接段420a于其端面上设有一连接孔421a。
再者,该带动件42b位于该容置空间S内,且该带动件42b呈管状,如具有一如矩形的贯通孔421b,并于其周面的相对两侧向外凸伸以形成有一翼部420b。
另外,该固定板42c位于该容置空间S内并固定于该外壳4a的底板41上,且借由一轴杆420c穿入该带动件42b的贯通孔421b而***该把手本体42a的连接孔421a中,以固接该把手本体42a。
所述的作用组件4c包含一设于该容置空间S中的锁件40下缘处并可相对该外壳4a旋转的主动件43、一位于该主动件43下方的转动件44、一设于该容置空间S内的电磁元件45、及一连动该转动件44的牵引件46,以令该转轴结构1a穿设该转动件44,如图3A及图3B所示。
于本实施例中,该主动件43大致呈蝴蝶状片体,其于相对两侧分别形成如缺口状的第一限位口431与第二限位口432,以令该第一定位凸部41a与第二定位凸部41b分别对应接合该第一限位口431与第二限位口432,使该主动件43可相对该外壳4a摇摆。进一步,于该第一限位口431与第二限位口432的下侧分别延伸一较长条状的第一致动部433与一较短条状的第二致动部434。
再者,该转动件44大致呈轮状或盘状,并包含有如图9A至图9D所示的具有轴孔444的第一壳体44a与一轮心处配置有座体44c的第二壳体44b,以令该第一壳体44a借由定位销446及螺丝447固接该第二壳体44b,使该座体44c容置于该第一壳体44a与该第二壳体44b之间,且该座体44c具有一接合该转轴结构1a的切圆状作用孔440及一滑动于该第二壳体44b上的凸块440a,而该第二壳体42具有一接合该凸块440a的弧形轨道440c,以限制该凸块440a滑动的距离,其中,该作用孔440中具有穿固于该第二壳体44b上的固定轴445,供该转轴结构1a穿过该轴孔444套合该固定轴445。
进一步,于该转动件44的周面的其中一侧设有一菇状作用部441,而于其周面的另一侧则设有一夹口443。例如,该作用部441采用可往复运动的方式借由弹性元件442(如伸缩弹簧)接合于该第二壳体44b的直线轨道440d中以脱离或卡接该座体44c的凹部440b,且该夹口443中配置一如柱体的嵌卡部448,其固接该第一壳体44a与第二壳体44b。
因此,当该作用部441卡接该座体44c的凹部440b时,借由一外力推动该夹口443中的嵌卡部448,使该第二壳体44b转动,以借由该作用部441带动该座体44c同步转动,其中,借由该弧形轨道440c限制该凸块440a滑动的距离。
另外,该电磁元件45可为电磁阀,其操控一杆体450进行伸缩,以连动该第二致动部434摆动,使该第一致动部433一并摆动而可分离或靠近该作用部441。
另外,该牵引件46为片状,其底侧具有被动部461,且其上侧设有一具有卡孔460的卡制部462,以令该卡孔460卡接该转动件44的嵌卡部448。例如,该牵引件46的底侧的被动部461上以可位移方式(如借由弹簧463)配置有一盖部46a。
所述的转轴结构1a采用伸缩杆机构原理进行设计,如图4A及图4B所示,其包含一第一轴体1b、一以可伸缩方式套合于该第一轴体1b上的第二轴体2、及一将该第二轴体2固定于该第一轴体1b上的固定组件3。
所述的第一轴体1b为直立管状,其一端具有一活动空间11,而另一端设有用以接合该作用孔440的外接部14。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轴体1b的周面的一侧向(基于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Y的右侧向)设有多个间隔配置并连通该活动空间11的调整孔12,12a,而该第一轴体1b的相对另一侧向(基于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Y的左侧向)设有一连通该活动空间11的置入口13。例如,该置入口13为长沟状,其布设范围对应所有调整孔12,12a,以涵盖该些调整孔12,12a的布设范围。具体地,该第一轴体1b配置五个调整孔12,12a,且其中四个调整孔12等距排设,而处于其中一终端位置的调整孔12a远离其相邻的调整孔12。
所述的第二轴体2为杆柱状,并以其中一端穿设于该第一轴体1b的活动空间11中,而另一端连接该门锁50的锁孔51,以带动该锁头52伸缩。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轴体2的周面的一侧向(基于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Y的右侧向)形成有一第一通孔21(其与该些调整孔12,12a同侧),且该第二轴体2的周面的相对另一侧向(基于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Y的左侧向)形成有一连通该第一通孔21的第二通孔22(其与该置入口13同侧)。例如,该第二通孔22的孔径大于第一通孔21的孔径,且该第一通孔21的孔径大于该第一轴体1b的调整孔12,12a的孔径D。
所述的固定组件3依序穿设于该第一轴体1b的置入口13、该第二轴体2的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22与该第一轴体1b的调整孔12,12a中,如图5A所示,且该固定组件3具有一位于该活动空间11中的定位件31、弹性件32及一穿过该第一轴体1b与该第二轴体2的插固件33,且该弹性件32夹设于该定位件31与插固件33之间。
于本实施例中,该定位件31可为滚珠,其经由该置入口13与第二通孔22而固设于该第一通孔21与该调整孔12,12a之间。例如,该定位件31的直径大于该调整孔12,12a的孔径D,使该定位件31卡于该调整孔12,12a上,以避免该定位件31从该调整孔12,12a掉出该第一轴体1b。
再者,该弹性件32可为弹簧,且该弹性件32以其中一端部抵靠该定位件31。
另外,该插固件33可为套筒,其固设于该第二通孔22中并收纳该弹性件32。例如,该插固件33的端处设有一套孔331,且该套孔331内设有一止挡部332,以当该弹性件32从该套孔331置于该插固件33中时,该止挡部332能止挡该弹性件32的另一端部。
另外,如图6所示,该第一轴体1b可依需求省略该置入口13,以令固定组件3a从该调整孔12,12a***该活动空间11中,以固接该第二轴体2。例如,该固定组件3a可为螺柱或其它可卡制该第二轴体2的柱体,并无特别限制。
于使用该门把装置1时,将该转轴结构1a的第一轴体1b以其外接部14固设于该把手结构4的转动件44的座体44c上,且借由该第一轴体1b的调整孔12,12a,使该固定组件3,3a可任意穿固于该些调整孔12,12a的其中一者的位置上,以快速调整该转轴结构1a的整体长度(如图2所示的伸缩方向L或如图5B所示的伸长方向L1)。因此,如图7及图8所示,基于该转轴结构1a可调整长度的设计,该第一轴体1b与第二轴体2可依不同厚薄的门体5,5a(如图7所示的薄门及图8所示的厚门)的需求调整长度,使该第二轴体2的其中一端能有效穿过该门体5,5a,以连接该门锁50的锁孔51,故该门把装置1能有效安装配置于不同厚度的防火门上,因而能大幅提升适用性。
再者,借由该转动件44的第二壳体44b转动该座体44c及其连接的第一轴体1b,致使连动该第二轴体2以带动该门锁50的锁头52伸缩。
当进行上锁动作时,借由一钥匙(图略)***该锁件40的钥匙孔中,以带动该锁件40转动,使该锁头52固接于门框6上的门孔60中(该锁头52无法相对该门孔60伸缩),俾完成上锁动作。此时,如图3C所示,由于该电磁元件45未通电而未伸出该杆体450,故该主动件43的第二致动部434未受力,因而该主动件43保持不动,致使该第一致动部433未施力至该转动件44的作用部441上(如图3C所示的该第一致动部433与该作用部441相分离),因而该转动件44得以弹出该作用部441,使该作用部441脱离该座体44c的凹部440b而分离该座体44c,故该转动件44不会带动该第一轴体1b转动,即该转轴结构1a静止不动(如不会转动)。
因此,当该锁头52伸入该门孔60中且该转动件44无法连动该第一轴体1b时,将该把手本体42a下压(如图3C所示的作用力F)以带动该带动件42b转动,使该带动件42b的翼部420b撞击该牵引件46的被动部461,以令该牵引件46朝该转动件44的方向(如箭头方向Z的向上)移动,如图3C所示,此时,借由该卡制部462配合该嵌卡部448,该牵引件46的上推力能带动该转动件44(第二壳体44b)转动,故该把手本体42a于上锁状态时仍可进行转动,但因该转轴结构1a的第一轴体1b静止不动而不会作动该锁头52。
换言之,于上锁状态(即该锁头52伸入该门孔60中或该转动件44弹出该作用部441)时,该把手本体42a呈空转机制,即该把手本体42a与该转动件44的第一与第二壳体44a,44b会同步连动,但该转动件44的座体44c与该转轴结构1a的第一轴体1b静止不动,因而该第二轴体2无法作动该门锁50的锁头52脱离该门孔60,致使无法开门。
另一方面,当进行解锁动作时,借由一钥匙(图略)***该锁件40的钥匙孔中,以令该锁头52松弛于该门孔60中(但该锁头52仍位于该门孔60中),使该锁头52能相对该门孔60伸缩),俾达成解锁。此时,如图3C所示,当该电磁元件45通电后,该电磁元件45会伸出该杆体450以推动该主动件43的第二致动部434,以令该主动件43转动(如图3C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或向左摆动),使该第一致动部433顺势推动(如图3C所示的推力P)该转动件44的作用部441,因而该作用部441受压缩入该转动件44中,致使该作用部441卡接该座体44c的凹部440b(如图9B所示),故该转动件44的第二壳体44b与座体44c可同步转动,使该座体44c与该第一轴体1b可同步转动。
因此,当该锁头52松弛于该门孔60中时,将该把手本体42a下压以带动该带动件42b转动,使该带动件42b的翼部420b撞击该牵引件46的被动部461,以令该牵引件46带动该转动件44的第一与第二壳体44a,44b转动,且使该转动件44的座体44c与该转轴结构1a的第一轴体1b一并同步转动,故借由该转轴结构1a的第一轴体1b转动,该第二轴体2致动该门锁50的锁头52脱离该门孔60(即该锁头52缩入该门锁50中),因而借由该把手本体42a可操控该门锁50进行开门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1,主要借由该主动件43与该电磁元件45的设计,以令该把手本体42a于上锁状态时可转动该转动件44而不会转动该转轴结构1a,使该把手结构4呈空转状态,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1于上锁状态时,该把手本体42a可启动空转机制,因而能避免该把手本体42a于上锁状态时受外力扳动而损坏。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1于解锁后,该电磁元件45需通电,以转动该转轴结构1a,故能达到防盗效果,以避免解锁后,不肖人士直接开门进入。
另外,借由该第二轴体2以可伸缩方式套合于该第一轴体1b上,以快速调整该转轴结构1a的整体长度,故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1的优点如下表所示:
第一点、相较于现有技术的转轴81的长度固定不变,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结构1a能依不同的门体5的厚度调整长度。
第二点、相较于现有技术仅能适用于单一规格厚度的门体97,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1能应用于不同厚度的门体5,5a。
第三点、相较于现有技术的适用性受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门把装置1能大幅提升适用性。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具有容置空间且配置一锁件;
把手组件,其包含一枢接该外壳并位于该容置空间外的把手本体及一枢接该把手本体并位于该容置空间内的带动件;以及
作用组件,其包含一设于该容置空间中并可相对该外壳旋转的主动件、一位于该主动件下方的转动件、一设于该容置空间内的电磁元件及一连动该转动件的牵引件,其中,该主动件于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长度不同的第一致动部与第二致动部,该转动件设有一座体及一以能往复运动方式脱离或卡接该座体的作用部,该电磁元件具有一可伸缩的杆体,以令该杆体连动该第二致动部,致使该第一致动部分离或靠近该作用部,该牵引件具有卡接该转动件的卡制部;
其中,将该把手本体下压以带动该带动件转动,使该带动件撞击该牵引件,以令该牵引件朝该转动件的方向移动,以借由该卡制部带动该转动件转动,且此时,该电磁元件未通电而未伸出该杆体,使该主动件的第一致动部与该转动件的作用部分离,致使该作用部脱离该座体;及
当该电磁元件通电后,其伸出该杆体以推动该主动件的第二致动部,以令该主动件摆动,使该第一致动部顺势靠近该转动件而推动该作用部,致使该作用部卡接该座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动件呈蝴蝶状片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致动部的长度大于该第二致动部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具有凸块及作用孔,且该转动件还包含:
固定轴,其设于该作用孔中;以及
壳体,其容置该座体,且具有接合该凸块的轨道,其中,该固定轴固定于该壳体上,且该作用部以能往复运动的方式接合于该壳体上以脱离或卡接该座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于其周面的其中一侧设有该作用部,而于其周面的另一侧则设有一夹口,且该夹口中配置一固接该壳体的嵌卡部,以当该作用部卡接该座体时,借由一外力推动该嵌卡部,使该壳体转动而带动该固定轴一并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磁元件为电磁阀。
7.一种门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结构;以及
转轴结构,其配置于该把手结构上且接合该转动件的座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轴结构包含一具有活动空间的第一轴体、一以能伸缩方式套合于该第一轴体的活动空间中的第二轴体以及一用以将该第二轴体固定于该第一轴体上的固定组件,其中,该第二轴体伸缩于该第一轴体的其中一端,且该第一轴体的另一端具有一固接该座体的外接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体的周面的一侧向设有多个间隔配置并连通该容置空间的调整孔,使该固定组件插设于多个该调整孔的其中一者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把手结构设于一具有锁头的门锁上,以令该第二轴体带动该锁头伸缩。
CN202222366528.3U 2022-09-06 2022-09-06 门把装置及其把手结构 Active CN218623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66528.3U CN218623741U (zh) 2022-09-06 2022-09-06 门把装置及其把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66528.3U CN218623741U (zh) 2022-09-06 2022-09-06 门把装置及其把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3741U true CN218623741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64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66528.3U Active CN218623741U (zh) 2022-09-06 2022-09-06 门把装置及其把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3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01818B2 (en) Clutch mechanism couplable to door locks with locking bolt operated by handles or knobs
US8939474B2 (en) Lock with sliding locking elements
US6851287B1 (en) Lock having a quick unlocking function
HU226577B1 (en) Window and/or door fitting
US6681609B1 (en) Moveable element key and key handle and lock
CN218623741U (zh) 门把装置及其把手结构
JPH0819407A (ja) 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H08218703A (ja) 錠装置
JP3216289U (ja) ファスナー及びフレームを同時にロック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バッグロック
JPH0728371Y2 (ja) 用心錠
TWM511535U (zh) 雙重聯動鎖
CN219220032U (zh) 一种按键式门锁
TWI573922B (zh) Double linkage lock
JP7179361B2 (ja)
KR200355812Y1 (ko) 창문용 크리센트
JP3824227B2 (ja) キャップ付き錠
JP4438105B2 (ja) 本締り錠における防犯装置
KR200163334Y1 (ko) 원터치식문잠금장치
CN110439368B (zh) 一种锁体机构及触碰式门锁
TWM599338U (zh) 門鎖裝置
CA1156063A (en) Lock of the dead bolt type
AU753733C (en) Moveable element key and key handle and lock
JPS5834209Y2 (ja) 落し錠
AU713159B3 (en) Moveable element key and lock system
JP4150766B2 (ja) 本締り錠における防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