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6443U - 一种清洁设备补给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洁设备补给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6443U
CN218606443U CN202221727251.6U CN202221727251U CN218606443U CN 218606443 U CN218606443 U CN 218606443U CN 202221727251 U CN202221727251 U CN 202221727251U CN 218606443 U CN218606443 U CN 2186064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water
sewage
valv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272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金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272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064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64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64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设备补给站,包括承载主体,分别与所述承载主体固定连接的清水箱、污水箱、清洗剂箱,以及用于与清洁设备的清洁液储水装置连通的上水连接口,配置第一抽吸泵抽吸清洗剂,并设置混合装置自动混合清水与清洗剂形成清洁液,自动输送至上水连接口,清洁设备置于该清洁设备补给站时,即可实现自动上清洁液至清洁液储存装置的功能。清洁设备补给站集自动排污、自动配置清洁液、自动添加清洁液、为清洁设备供电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为用户带来更多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清洁设备补给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设备补给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与清洁设备配合使用的清洁设备补给站通常满足清洁设备的充电、排污需求,且补给站通常仅设置用于清洁设备污水排放的污水箱,为清洁设备上的储水盒供水通常需要用户手动添加,且需要使用含清洗剂的溶液时,通常也需要用户预先调制好再添加至储水盒,不够便利。目前已有的可自动供水的清洁设备补给站,自动供水的方式为连通外界水源与清洁设备上的储水盒,利用电磁阀自动供水,这样的供水方式也仅仅满足了自动供清水,用户仍需要手动向储水盒内添加清洗剂,很不方便。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清洁设备补给站,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洁设备补给站,解决现有清洁设备补给站添加清洁液自动化程度不高、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补给站,包括承载主体,设置于承载主体表面的上水连接口,与承载主体固定连接的清水箱、污水箱、清洗剂箱,与清洗剂箱连接并抽吸清洗剂的第一抽吸泵,分别与第一抽吸泵、清水箱连通的混合装置,清洗剂与清水箱内的清水通过混合装置混合形成清洁液,清洁液输送至上水连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混合装置为三通管,三通管的三个端口分别与第一抽吸泵、清水箱、上水连接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于承载主体表面的排污连接口,排污连接口与污水箱连通;排污连接口与污水箱之间设置第二抽吸泵,第二抽吸泵将污水抽吸至污水箱内。
清水箱与三通管之间设置有电解水模块,清水箱内的清水经过电解水模块的电解作用后输送至三通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承载主体包括底座和盖合所述底座的承载上盖,底座与承载上盖之间形成容纳腔,清水箱和污水箱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承载上盖的上表面设置用以清理污物的齿状凸起,以及用以限定清洗设备位置的定位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承载上盖表面开设有用于排污的排污阀接口,排污阀接口与污水箱连通,使清洁设备内的污水通过所述排污阀接口排入所述污水箱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承载上盖的下表面设置气门塞组件,气门塞组件包括与所述排污阀接口对接的气门站,纵向设置且一端固定于所述气门站的气门塞弹簧以及固定于气门塞弹簧另一端的气门塞,排污阀接口与气门站之间留有供污水排放的通道,气门塞下移或上移以控制所述污水排放通道的启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水位检测器,第一水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清水箱内低水位信号和高水位信号,清水箱通过一电磁阀连接外界水源,电磁阀接收第一水位检测器感测到的水位信号以控制接通或断开外界水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检测污水箱水位的第二水位检测器和告警装置,第二水位检测器与告警装置电信号连接,当检测到高水位信号时,触发水位告警装置发出告警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污水箱侧壁开设有通孔,一直角管贯穿通孔并连通污水箱内外环境,直角管相对通孔可转动。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与上述的清洁设备补给站配合使用,清洁设备包括清洁主体、污水储存装置、清洁液储存装置,清洁设备放置于承载主体上时,清洁设备与清洁设备补给站电连接,清洁液储存装置与上水连接口连通,污水储存装置与排污连接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清洁液储存装置与上水连接口之间设置第三抽吸泵,第三抽吸泵将清洁液自上水连接口输送至清洁液储存装置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清洁设备上对应于排污阀接口的位置设置排污阀,排污阀与排污阀接口对接,清洁设备内的污水经由排污阀、排污阀接口排入清洁设备补给站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排污阀包括排污阀座、排污阀芯,设置于排污阀座上的排污阀弹簧和密封垫,排污阀芯一端与排污阀弹簧连接,另一端与密封垫配合阻挡排污阀与排污阀接口的连通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清洁设备补给站,通过在清洁设备补给站上设置清水箱、清洗剂箱,并配置第一抽吸泵抽吸清洗剂,设置混合装置自动混合清水与清洗剂形成清洁液,并自动输送至上水连接口,清洁设备置于该清洁设备补给站时,即可实现自动上清洁液至清洁液储存装置的功能,除此之外,还配备了污水箱用于清洁设备的排污,使得清洁设备的补给站功能更加多样,解决了目前需要手动添加清洁液的难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清洁设备补给站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清洁设备补给站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清洁设备补给站的水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清洁设备补给站的水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承载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承载上盖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气门塞组件及排污阀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水位检测器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水位检测器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直角管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清洁设备与清洁设备补给站水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清洁设备与清洁设备补给站配合使用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清洁滚刷装配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滚刷电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300-清洁设备补给站,301-承载上盖,3011-上水连接口,3012-排污连接口,3013-供电接口,3014-滚刷容纳槽,3015-齿状凸起,3016-排水孔,3017-定位结构,30171-定位直角,30172-行走轮定位槽,3018-排污阀接口,3019-排污柱,302-承载主体,303-清水箱,304-污水箱,305-清洗剂箱,306-水源接口,307-排污阀,3071-排污阀座,3072-排污阀弹簧,3073-排污阀芯,3074-密封垫,308-气门塞组件,3081-气门塞弹簧,3082-气站座,3083-气门塞,309-直角管,310-告警装置,311-第一水位检测器,3111-低水位检测电极,3112-高水位检测电极,312-第二水位检测器,313-清水管,314-污水管,315-提绳孔,400-收纳盒,401-第三抽吸泵,402-第一抽吸泵,403-第二抽吸泵,404-混合装置,405-电磁阀,406-电解水模块,500-清洁液储存装置,501-清水阀,5011-清水阀弹簧,5012-清水阀座,5013-清水阀芯,502-清水阀托盘,1011-清洁滚刷,1012-滚刷电机,1013-齿轮箱组件,1014-驱动齿,1015-调节弹簧,1016-接合齿,1017-调节杆,1018-滚刷装配件,10181-装配卡扣,111-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清洁设备补给站300,包括承载主体302,设置于承载主体302表面的上水连接口3011,与承载主体302固定连接的清水箱303、污水箱304、清洗剂箱305,与清洗剂箱305连接并用于抽吸清洗剂的第一抽吸泵402,分别与第一抽吸泵402、清水箱303连通的混合装置404,清洗剂与清水箱303内的清水通过混合装置404混合形成清洁液,清洁液输送至上水连接口3011。
承载主体302用于承载清洁设备,当清洁设备放置于承载主体302时,清洁设备300可完成充电、补充清洁液、排出污水及自清洁等过程。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过程为:清洁设备补给站300与外接电源连接,或者清洁设备补给站300内部设置蓄电池供电。清洁设备补给站300表面设置供电接口3013,清洁设备表面对应位置设置充电接口,清洁设备放置于承载主体302时,供电接口3013与充电接口接触,清洁设备开始充电。补充清洁液过程为:上水连接口3011与清洁设备的清洁液储存装置500之间设置抽吸动力装置,清洁设备补给站300与清洁设备电连接时,抽吸动力装置启动工作,在动力装置作用下,清水箱303内的清水不断输送至混合装置404与清洗剂混合清洁液,进而清洁液自上水连接口3011输送至清洁液储存装置500,完成清洁液补充。在本实施例中,清洁设备补给站300与清洁设备电连接时,用于抽吸清洗剂的第一抽吸泵402同时启动工作,以10秒/泵的频率抽吸清洗剂箱305内的清洗剂。第一抽吸泵402的抽吸频率可调,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抽吸频率,从而获得不同浓度的清洁液。
如图2、图3所示,混合装置404为三通管,三通管404的三个端口分别与第一抽吸泵402、清水箱303、上水连接口3011连接。第一抽吸泵402将清洗剂自清洗剂箱305内抽吸至三通管405,在动力装置作用下,清水箱303内的清水进入三通管404与清洗剂形成清洁液,并经由三通管404的第三个端口输送至上水连接口3011。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设备补给站300还包括设置于承载主体302表面的排污连接口3012,排污连接口3012与污水箱304连通;排污连接口3012与污水箱304之间设置第二抽吸泵403,第二抽吸泵403与污水箱304通过污水管314连通,将污水抽吸至污水箱304。清洁设备内的污水储存装置与排污连接口3012连通,在第二抽吸泵403的作用下,污水储存装置内的污水自排污连接口3012经由第二抽吸泵进入污水管314,从而排入污水箱304。进一步地,排污连接口3012就近设置于污水箱304正上方,这样无需多余管路,污水储存装置内的污水可以自排污连接口3012直接排入污水箱304。
如图2、图4所示,清水箱303与三通管404之间设置电解水模块406,清水箱303内的清水经过电解水模块406的电解作用输送至三通管404。电解水能够除菌、消毒,在地表清洁过程中清洁效果更佳。电解水模块406能够在清洁液制备时实时产生电解水,进而与清洗剂在三通管404中形成清洁液,避免了提前预制电解水造成能源损耗及电解水除菌效果下降等问题,更加环保节能。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主体302包括底座和盖合底座的承载上盖301,底座与承载上盖301之间形成容纳腔,清水箱303和污水箱304设置于容纳腔内。如图2、图5所示的承载主体302,承载上盖301可拆卸地盖合于底座,容纳腔内独立设置清水箱303和污水箱304,清洁设备放置于承载上盖301,清洁设备和清洁设备补给站300各结构之间整体呈纵向设置,结构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更高。可以理解,在另一实施例中,承载主体302为盒状结构,内部为容纳腔,清水箱303和污水箱304设置于容纳腔内,与承载主体302抽屉式可拆卸连接。为了方便清洁设备补给站300移动位置,在清洁设备补给站300表面设置提绳孔315,用于穿引提绳,方便清洁设备补给站300的整体搬运或移动。在底座两侧边缘对称位置各设置至少一个提绳孔315。本实施例中,为分散应力,在底座两侧边缘对称位置各设置两个提绳孔315。采用两条绳索,每条绳索两端分别穿引前后两个提绳孔315形成提手,两条绳索即形成两个提手,方便搬用。
在一实施例中,承载主体302表面设置用以限定清洁设备放置位置的定位结构3017以及用以限定清洁滚刷1011位置的滚刷容纳槽3014。如图5所示,承载上盖301的上表面设置用以清理污物的多个齿状凸起3015,进一步地,多个齿状凸起3015设置于滚刷容纳槽3014的上表面,用以清理清洁滚刷1011表面污物,例如不易清理的毛发等固体污物。进一步地,滚刷容纳槽3014表面还设置至少一个排水孔3016,排水孔3016与污水箱304连通,排水孔3016用于滚刷清理过程的积水排放。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承载上盖30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用以限定清洁设备位置的定位结构3017。按照清洁设备的常规形态,清洁设备通常包括用于移动的行走轮和用于表面清洁的滚刷。对应地,定位结构3017包括限定清洁设备横向、纵向移动的定位直角30171和限定行走轮移动的行走轮定位槽30172。定位结构3017与滚刷容纳槽3014配合,限定了清洁设备在承载上盖301的相对位置,保证了清洁设备在充电等补给过程的结构稳定性,以及与清洁设备补给站300电连接位置的准确性。
如图6所示,承载上盖301的一侧向上曲面凸起形成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部设置一收纳盒400,收纳盒400与容置空间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抽吸泵402、第二抽吸泵403及电子控制板设置于收纳盒400内,收纳盒400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可以防止上述抽吸泵及电子控制板受下方清水箱303、污水箱304影响受潮损坏。其中,收纳盒400为可拆卸式设计,方便上述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控制板的维护、更换。在本实施例中,上水连接口3011、排污连接口3012及供电接口3013均设置于承载上盖301一侧的曲面凸起表面,与上水连接口3011、排污连接口3012连接的管路经过容置空间与对应的结构组件连接,电路连接线经过收纳盒400走线,使得水路管道、线路设置互不影响,且走线集中、美观,便于维护。
在另一实施例中,承载上盖301表面开设有用于排污的排污阀接口3018,排污阀接口3018与污水箱304连通,使清洁设备内的污水通过排污阀接口3018排入污水箱304内。清洁设备放置于承载主体302时,排污阀接口3018连通清洁设备的污水储存装置和清洁设备补给站300的污水箱304,开始污水排放。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排污阀接口3018将污水排入污水箱304的方式与通过排污连接口3012将污水排入污水箱304的方式可以同时存在,同时进行,以提高清洁设备补给站300的排污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清洁设备表面设置排污阀307,排污阀307控制清洁设备内的污水排放,排污阀接口3018与排污阀307配合以使清洁设备内的污水排入清洁设备补给站300的污水箱304。清洁设备放置于承载主体302时,排污阀307开启,清洁设备的污水经由排污阀307和排污阀接口3018排入污水箱304。可以理解,排污阀307可以为电子开关或机械开关。
目前市面上的自动化地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原理一般为:通过负压装置使机身内部形成负压环境,进而吸附地面污物。在清洁设备自清洁过程,其机身内部也会形成负压环境,而排污阀307开启时会影响清洁设备机身内部的负压环境,导致清洁设备的吸力下降,自清洁效果降低。因此,在一种实施例中,设置气门站组件308以保障自清洁效果。如图6、图7所示,承载上盖301的下表面设置气门塞组件308,气门塞组件308与承载上盖3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气门塞组件308包括与排污阀接口3018对接的气站座3082,在本实施例中,气站座3082呈上下底面镂空的柱状结构,气站座3082口径不小于排污阀接口3018的口径并盖住排污阀接口3018,气站座3082下底面设置网状加强筋。气门塞弹簧3081和气门塞3083设置于气站座3082内,排污阀接口3018与气门塞3083之间设置有污水排放通道,污水排放通道的形状、大小与气门塞3083匹配。气门塞弹簧3081纵向设置且一端固定于气站座3082下底面的加强筋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气门塞3083。排污状态下,气门塞3083与污水排放通道之间留有缝隙,污水自排污阀接口3018进入上述缝隙,继而排入污水箱304。排污完毕,自清洁模式下,清洁设备机身内部形成一定负压环境,且排污阀307保持开启状态,而清洁设备补给站300的污水箱304与外部气压保持一致,排污阀接口3018两侧出现压力差,在大气压作用气门塞3083上移阻挡污水排放通道,使清洁设备机身内部形成密闭负压环境,保障了自清洁效果,即气门塞3083下移或上移以控制污水排放通道的启闭。可以理解,应选取弹力适中的气门塞弹簧3081应用于上述气门塞组件308中,具体为:排污状态时,在水的重力作用下能够使气门塞3083下移与污水排放通道形成一定间隙保证污水通过;自清洁状态时,在大气压作用下能够使气门塞3083上移阻挡污水排放通道,使清洁设备机身内部形成密闭负压环境。在本实施例中,为提升密闭效果,在污水排放通道周围设置密封圈,气门塞3083上移阻挡污水排放通道的同时与密封圈相抵。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6、图8和图12所示,清洁设备补给站300还包括第一水位检测器311,第一水位检测器311用于检测清水箱303内低水位信号和高水位信号,清水箱303通过电磁阀405连接水源接口306,水源接口306设置于补给站300上且与外界水源连通,电磁阀405接收第一水位检测器311感测到的水位信号以控制接通或断开外界水源。第一水位检测器311、电磁阀405分别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第一水位检测器311与电磁阀405通过第一控制电路实现电信号连接。当电磁阀405接收到低水位信号时,接通水源,为清水箱303供水;当电磁阀405接收到高水位信号时,断开水源,停止供水。其中,低水位线和高水位线可调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位检测器311为电极传感器,电极传感器固定于承载上盖301的下表面,包括用于检测低水位的低水位检测电极3111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用于检测高水位的两个高水位检测电极3112。其中,高水位检测电极3112距离清水箱303底部最低处的高度即为高水位线,低水位检测电极3111距离清水箱303底部最低处的高度即为低水位线。当清水箱303内的水低于低水位线时,低水位检测电极3111检测到低水位信号,继而电磁阀405接收到低水位信号,接通水源;当清水箱303内的水到达高水位线时,高水位检测电极3112检测到高水位信号,电磁阀405接收到高水位信号,断开水源。本实施例中,电解水模块406、电磁阀405均固定于承载上盖301的下表面,与清水箱303、污水箱304水面有一定距离。
如图5、图6、图9和图12所示,清洁设备补给站300还包括用于检测污水箱304水位的第二水位检测器312和告警装置310,第二水位检测器312与告警装置310通信连接,当检测到高水位信号时,触发水位告警装置310发出告警信息。第二水位检测器312、告警装置310分别与第二控制电路连接,第二水位检测器312与告警装置310通过第二控制电路实现通信连接。当告警装置310接收到高水位信号时,发出告警信息,例如,告警装置310发出声、光或者向使用终端发送文字、图像信息等。同样地,高水位线可调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水位检测器312为电极传感器,电极传感器固定于承载上盖301的下表面,设置为两个相互平行的水位检测电极。其中,水位检测电极距离污水箱304底部最低处的高度即为高水位线。当污水箱304内污水到达高水位线时,两水位检测电极312与水面接触,电路形成通路,即检测到高水位信号,告警装置310接收到高水位信号,发出告警信息。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可以设置在在同一控制板上,也可以设置在不同控制板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清洁液储存装置500设置第三水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清洁液储存装置500的低水位和高水位。第三水位检测器可以是磁浮子液位计、电极液位计、电容式液位计、电接点液位计、浮标液位计、静压式液位计等形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水位检测器采用磁浮子液位计检测水位。清洁设备储存装置500内部设置磁浮子液位计,磁浮子液位计包括测量管,测量管与清洁液储存装置500连通,基于旁通管原理,测量管的液位和清洁液储存装置500内的液位高度一致。测量管壁上设置至少两个磁性体,分别用以标注清洁液储存装置500的高水位和低水位。相应地在清洁液储存装置500内设置至少一个磁性浮子,根据阿基米德定理,磁性浮子在液体中产生的浮力和重力平衡,磁性浮子浮在液面上,当清洁液储存装置500中的液位升降时,磁性浮子也随之升降,当液位升降到达高水位或者低水位时,磁性浮子与测量管壁的磁性体作用,产生磁性感应信号,磁性感应信号由第三控制电路接收并控制第三抽吸泵401运转或停止运转。具体地,当清洁液面降至低水位时,磁性浮子与低水位处的磁性体产生作用,检测到低水位信号,低水位信号由第三控制电路接收并控制第三抽吸泵401启动运转补充清洁液;当清洁液面到达高水位时,磁性浮子与高水位处的磁性体产生作用,检测到高水位信号,高水位信号由第三控制电路接收并控制第三抽吸泵401停止工作。进一步地,第三控制电路接收到低水位信号时,同时切断清洁设备工作电源开关,使清洁设备停止工作以便提醒用户尽快将清洁设备置于清洁设备补给站300进行补给。进一步地,清洁设备上还设置告警器,第三控制电路接收到低水位信号时,控制告警器发出告警,例如发出声、光或者向使用终端发送文字、图像信息等方式。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方便清洁设备补给站300中的污水排放,在污水箱304侧壁设置了地面污水排放通道。如图10所示,污水箱304侧壁开设有通孔,一直角管309贯穿通孔并连通污水箱304内外环境,直角管309相对通孔可转动。具体为,直角管309由两相互垂直的管道构成,两直角边内部贯通。一直角边贯穿通孔,另一直角边置于污水箱304外侧。其中,污水箱304外侧的管道长度不小于设置的污水箱304高水位线。为保障良好的密封性,通孔与直角管壁之间设置密封垫。用户可将直角管309置于污水箱304外侧的管道绕通孔在一定范围内旋转。例如,以水平线为0度轴,外侧直角管可以绕通孔正负90度范围内旋转。这样,仅需旋转外侧直角管即可排出污水箱304的污水,方便高效。当外侧直角管旋转至管口高度低于污水水面时,污水通过直角管309自污水箱304内排出;当外侧直角管旋转至管口高度高于污水水面时,污水仍储存于污水箱304内。进一步地,直角管309置于污水箱304外侧的管道与地漏或下水道口连接,将污水直接排入下水道。
如图11和图12所示,还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用于与上述清洁设备补给站300配合使用,清洁设备包括污水储存装置、清洁液储存装置500,以及用于表面清洁的拖地滚刷1011。清洁设备放置于承载主体302上时,清洁设备与清洁设备补给站300电连接,清洁液储存装置500与上水连接口3011连通,污水储存装置与排污连接口301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污水储存装置通过排污连接口3012排放污水。可以理解,在另一实施例中,污水储存装置为多个独立的储水装置,各自与排污阀接口3018或者排污连接口3012连通,通过上述两种排污方式排污。在另一实施例中,污水储存装置设置为单独的一个,同时与排污阀接口3018及排污连接口3012连通,通过上述两种排污方式同时排污。因此,污水储存装置的排污方式可以根据污水储存装置自身结构或者污水储存装置与清洁设备补给站300的连接关系灵活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液储存装置500与上水连接口3011之间设置第三抽吸泵401,第三抽吸泵401将清洁液自上水连接口3011输送至清洁液储存装置500。在本实施例中,清洁液储存装置500可拆卸地装配于清洁设备表面。第三抽吸泵401通过管路分别与清洁液储存装置500、上水连接口3011连通。上水连接口3011与清水箱303之间通过清水管313连通。清水管313管口置于清水箱303底部以便吸取清水,在第三抽吸泵401的动力作用下,清水自清水箱303向上输送,与清洗剂混合成清洁液后输送至上水连接口3011,进而进入清洁液储存装置500。进一步地,第三抽吸泵401还用于为清洁设备提供清洁液。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抽吸泵401通过引流管将清洁液引流至拖地滚刷1011表面,拖地滚刷1011滚动清洁地面时,第三抽吸泵401按照一定频率抽吸清洁液至拖地滚刷1011,例如,第三抽吸泵401以10秒/泵的频率抽吸清洁液,用户仅通过移动拖地滚刷1011即可完成地面清洁,无需手动为拖地滚刷1011添加清洁液,也无需在固定的水桶等储液装置中浸润拖地滚刷1011方可进行地面清洁。第三抽吸泵401可以选用蠕动泵,蠕动频率可调。进一步地,清洁设备上靠近拖地滚刷1011的位置设置导水装置,第三抽吸泵401通过引流管与导水装置连通,导水装置用于将清洁液均匀导流至拖地滚刷1011上,便于拖地滚刷1011均匀浸润清洁液,提升清洁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导水装置设置为与拖地滚刷1011长度相当的条状导水板结构,导水板沿拖地滚刷101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导水板上设置多个导水孔,多个导水孔之间通过树状凹槽相互连通,多个导水孔包括与第三抽吸泵401的引流管连接的导水入口,以及将清洁液导流至拖地滚刷1011的导水出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抽吸泵401通过三通管分别与上水连接口3011、引流管以及清洁液储存装置500连通。进一步地,第三抽吸泵401设置为可正反转,第三抽吸泵401正转抽吸清洁液输送至清洁液储存装置500,反转将清洁液储存装置500内的清洁液抽吸至引流管,为拖地滚刷1011供水。为避免第三抽吸泵401正反转影响三通管内的液体流向,本实施例分别在三通管与上水连接口3011之间、三通管与导水装置之间各设置一单向阀。其中,三通管与上水连接口3011之间的单向阀仅在第三抽吸泵401正转时开启上水连接口3011与三通管连通的通道;三通管与导水装置之间的单向阀仅在第三抽吸泵401反转时开启三通管与导水装置连通的通道。即,两个单向阀启闭状态相反,三通管与上水连接口3011之间的单向阀开启状态时,三通管与导水装置之间的单向阀关闭;三通管与导水装置之间的单向阀开启状态时,三通管与上水连接口3011之间的单向阀关闭,保证了第三抽吸泵401正转或反转过程三通管中液体流向的单一性。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液储存装置500与清洁设备表面通过卡扣连接。清洁液储存装置500为长方体盒状结构,清洁液储存装置500储存清洁液,用于清洁设备清洁过程中输送清洁液至拖地滚刷1011。清洁液储存装置500设置为可开盖的容器,用户可以手动向清洁液储存装置500添加清洁液,或者,当清洁设备置于清洁设备补给站300进行补给时,清洁液储存装置500自动补充清洁液。清洁设备补给站300表面与清洁液储存装置500接触处设置清水阀托盘502,清水阀托盘502与清水阀501相抵接,具体的,清水阀托盘502表面设置托盘突起,托盘突起内部中空且贯通第三抽吸泵401与清洁设备储存装置。清水阀托盘502与清水阀501相抵接时,托盘突起与清水阀501相抵接以打开清水阀501,使得清洁液储存装置500与第三抽吸泵401连通。第三抽吸泵401正转,清洁设备补给站300中的清洁液通过清水阀501输送至清洁液储存装置500,用于清洁液补充;第三抽吸泵401反转,清洁液储存装置500内的清洁液通过清水阀501输送至拖地滚刷1011,用于清洁过程的给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清水阀501包括清水阀座5012、清水阀芯5013,设置于清水阀座5012上的清水阀弹簧5011和密封垫,清水阀芯5013一端与清水阀弹簧5011连接,另一端与密封垫配合阻挡清水阀501出水口。清水阀座5012为中空柱状结构,清水阀弹簧5011和清水阀芯5013设置于清水阀座5012内。清洁设备未置于清洁设备补给站补给时,清水阀芯5013在重力作用下与密封垫形成致密配合,封闭清水阀501出水口;当清洁设备放置于清洁设备补给站时,清水阀托盘502的托盘突起与清水阀芯5013相抵接,推动清水阀芯5013上移,此时清水阀芯5013与密封垫之间出现缝隙,即打开了清水阀501出水口,由于清水阀托盘502贯通清洁液储存装置500与第三抽吸泵,清洁设备置于清洁设备补给站时,第三抽吸泵自清水箱向清洁液储存装置500输送清洁液或自清洁液储存装置500向拖地滚刷1011输送清洁液。清洁设备完成补给脱离清洁设备补给站300后,清水阀芯5013在清水阀弹簧5011作用下下移复位,与密封垫配合阻挡清水阀501出水口。在本实施例中,清水阀座5012与清水阀弹簧5011、清水阀芯5013、密封垫的连接关系和排污阀座3071与排污阀弹簧3072、排污阀芯3073、密封垫3074的连接关系相同,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清洁过程包括地面清洁和自清洁。相应地,清洁过程的给水包括地面清洁时给水以及自清洁时给水。地面清洁时给水指清洁设备在清扫地面时,第三抽吸泵401启动,清洁液储存装置500内的清洁液通过清水阀501输送至拖地滚刷1011;自清洁时给水指清洁设备承载于清洁设备补给站300时,第三抽吸泵401启动,清洁液储存装置500内的清洁液通过清水阀501输送至拖地滚刷1011。进一步地,自清洁状态包括排污、上清水/上清洁液、拖地滚刷1011自清洁、清洁设备充电步骤。上述各步骤可以按照一定先后顺序进行,或者上述各步骤中至少两个步骤同时进行,其他步骤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在本实施例中,自清洁状态自动设定的操作步骤为:清洁设备充电、上清水/上清洁液、污水储存装置向污水箱304排污水,上述三项同时进行,污水储存装置向污水箱304排污水完毕后,拖地滚刷1011自清洁,即启动滚刷电机1012,使拖地滚刷1011转动,并与清洁设备补给站300的承载上盖301表面的齿状凸起3015配合清理污物,清洁过程产生的污水收集至清洁设备的污水储存装置中。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设备用于清洁地面,清洁设备装配有拖地滚刷1011和行走轮111,拖地滚刷1011转动安装于清洁设备一侧,行走轮111转动安装于清洁设备的另一侧,拖地滚刷1011与行走轮111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如图13、图14所示,拖地滚刷1011为中空筒状结构,一端与滚刷电机10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滚刷装配件1018转动连接,滚刷装配件1018与清洁设备可拆卸式连接。具体地,中空的拖地滚刷1011内部分别设置两个连接面,两个连接面分隔了拖地滚刷1011的内部空间,其中一个连接面靠近拖地滚刷1011的一个端口,该连接面设置滚刷转轴,滚刷装配件1018一端设置轴承,转轴与轴承相互配合连接,使得拖地滚刷1011的一端与滚刷装配件1018转动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轴承装配于拖地滚刷1011一端,转轴设置于滚刷装配件1018一端的方式使拖地滚刷1011和滚刷装配件1018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拖地滚刷1011的另一个连接面设置于中空筒状结构的中段位置,该连接面远离另一连接面的一侧设置有接合齿1016,接合齿1016为外形呈突起和凹槽的键齿结构,滚刷电机1012一端与清洁设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该连接面上的接合齿1016插接,此时滚刷电机1012与接合齿1016无相对滑动,接合形成稳定结构。这样,滚刷电机1012转动带动拖地滚刷1011转动。滚刷电机1012采用无刷电机,进一步地,滚刷电机1012与齿轮箱组件1013连接,齿轮箱组件1013与驱动齿1014连接,滚刷电机1012经过齿轮箱组件1013降速,再带动驱动齿1014转动,驱动齿1014形状、大小与接合齿1016形状、大小相匹配,滚刷电机1012通过驱动齿1014与接合齿1016接合连接。驱动齿1014与接合齿1016滚筒采用键齿结合的结合连接方式,便于装卸快速到位。进一步地,拖地滚刷1011的中空筒状结构可容纳滚刷电机1012及其配件,使得滚刷电机1012与接合齿1016接合时,滚刷电机1012容置于拖地滚刷1011内部,免受水汽干扰造成损坏。在本实施例中,在驱动齿1014朝向接合齿1016的一端设置一段调节弹簧1015,调节弹簧1015连接一调节杆1017,调节杆1017的一端与接合齿1016键齿接合连接,调节杆1017在调节弹簧1015作用下课左右移动,调节滚刷电机1012及其配件与接合齿1016的连接距离。本实施例中,调节杆1017设置为一螺钉,螺钉的一端与调节弹簧1015连接,另一端内嵌于接合齿1016的凹槽内,接合齿1016与驱动齿1014、调节杆1017在径向形成稳固的一体结构,进而拖地滚刷1011在滚刷电机1012带动下,绕转轴转动,进行地面清洁。进一步地,滚刷装配件1018呈“L”型,且“L”型的较短边与滚刷一端转动连接,“L”型较长边设置装配卡扣10181,与清洁设备表面设置的装配凹槽相匹配,装配卡扣10181与装配凹槽卡扣式连接,方便用户随时取下拖地滚刷1011清理或维护。滚刷电机1012与拖地滚刷1011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了用户随时更换滚刷清洁布或者进行保养维护。
如图7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清洁设备上对应于排污阀接口3018的位置设置排污阀307,排污阀307与排污阀接口3018对接,清洁设备内的污水经由排污阀307、排污阀接口3018排入污水箱304。排污阀接口3018布设有网状加强筋,在排污阀307的中心位置的加强筋上设置一排污柱3019,排污柱3019朝向承载清洁设备的一侧突起,突起高于放置清洁设备的承载上盖301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清洁设备内部设置污水储存装置,排污阀307设置于污水储存装置底部与承载上盖301的接触面上,且清洁设备放置于承载主体302时,排污阀307与排污阀接口3018连通。具体为,排污柱3019突出承载上盖301的上表面设置,当清洁设备放置于承载上盖301时,排污柱3019打开排污阀307,使储水装置内的污水通过排污阀307排出,进而经由排污接口排入污水箱304中。
进一步地,排污阀307包括排污阀座3071、排污阀芯3073,设置于排污阀座3071上的排污阀弹簧3072和密封垫3074,排污阀芯3073设置为柱形,排污阀芯3073一端与排污阀弹簧3072连接,另一端与密封垫3074配合阻挡排污阀307与排污阀接口3018的连通处。排污阀座3071呈上下底面镂空的柱状结构,排污阀弹簧3072和排污阀芯3073设置于排污阀座3071内。自然状态下,排污阀芯3073在重力作用下与密封垫3074形成致密配合,封闭排污阀307与排污阀接口3018的连通处;当清洁设备放置于承载上盖301时,排污柱3019抵接排污阀芯3073,推动排污阀芯3073上移,此时排污阀芯3073与密封垫3074之间存在缝隙,即打开了排污阀307与排污阀接口3018的连通处,使污水储存装置中的污水通过缝隙排入排污阀接口3018。在本实施例中,排污阀座3071与排污阀弹簧3072、排污阀芯3073、密封垫3074的连接关系和气站座3082与气门塞弹簧3081、气门塞3083、密封圈的连接关系相同,其原理也与气门塞组件308一致,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污水储存装置中的固体污物排入排污阀接口3018造成堵塞,在密封垫3074上方设置滤网,使得固体污物无法进入排污阀芯3073与密封垫3074之间的缝隙。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清洁设备补给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主体,设置于所述承载主体表面的上水连接口,与所述承载主体固定连接的清水箱、污水箱、清洗剂箱,与所述清洗剂箱连接并用于抽吸清洗剂的第一抽吸泵,分别与所述第一抽吸泵、所述清水箱连通的混合装置,所述清洗剂与所述清水箱内的清水通过混合装置混合形成清洁液,所述清洁液输送至所述上水连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补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为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三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抽吸泵、所述清水箱、所述上水连接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补给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承载主体表面的排污连接口,所述排污连接口与所述污水箱连通;所述排污连接口与所述污水箱之间设置第二抽吸泵,所述第二抽吸泵将污水抽吸至所述污水箱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补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箱与所述三通管之间设置电解水模块,所述清水箱内的清水经过所述电解水模块的电解作用输送至所述三通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补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主体包括底座和盖合所述底座的承载上盖,所述底座与所述承载上盖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清水箱和所述污水箱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补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上盖的上表面设置用以清理污物的齿状凸起,以及用以限定清洗设备位置的定位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补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上盖表面开设有用于排污的排污阀接口,所述排污阀接口与所述污水箱连通,使清洁设备内的污水通过所述排污阀接口排入所述污水箱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设备补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上盖的下表面设置气门塞组件,所述气门塞组件包括与所述排污阀接口对接的气门站,纵向设置且一端固定于所述气门站的气门塞弹簧以及固定于所述气门塞弹簧另一端的气门塞,所述排污阀接口与所述气门站之间留有供污水排放的通道,所述气门塞下移或上移以控制所述污水排放通道的启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补给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位检测器,所述第一水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清水箱内低水位信号和高水位信号,所述清水箱通过一电磁阀连接外界水源,所述电磁阀接收所述第一水位检测器感测到的水位信号以控制接通或断开所述外界水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补给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污水箱水位的第二水位检测器和告警装置,所述第二水位检测器与所述告警装置电信号连接,当检测到高水位信号时,触发所述告警装置发出告警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设备补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侧壁开设有通孔,一直角管贯穿所述通孔并连通所述污水箱内外环境,所述直角管相对所述通孔可转动。
CN202221727251.6U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清洁设备补给站 Active CN2186064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27251.6U CN218606443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清洁设备补给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27251.6U CN218606443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清洁设备补给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6443U true CN218606443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6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27251.6U Active CN218606443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清洁设备补给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64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54371B (zh) 机器人洗地***
CN210990028U (zh) 自动化机器人洗地***
CN114699027B (zh) 清洁基站
CN112515540A (zh) 清洁装置
CN112754370B (zh) 机器人自动洗地设备
CN112515539A (zh) 清洁设备
CN216256939U (zh) 一种清洁设备基站
CN218606443U (zh) 一种清洁设备补给站
CN215914425U (zh) 一种清洁设备基站
CN218588933U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216135814U (zh) 一种洗地机的水路循环***
CN217162009U (zh) 一种拖地机组件及其基站
CN213068648U (zh) 移动式纺织废水检测装置
CN221013172U (zh) 智能清洁机换水***
CN220109678U (zh) 清洁机自动换水站及自动换水***
CN218572134U (zh) 清洁***及基站
CN218572133U (zh) 清洁***及清洁设备
CN220024929U (zh) 基站及清洁***
CN215687496U (zh) 一种可降低抽污噪音的基站
CN218738779U (zh) 清洁基站以及清洁***
CN219021010U (zh) 基站及清洁***
CN218635939U (zh) 对接站
CN218572129U (zh) 清洁设备及清洁***
CN221013165U (zh) 用于清洁机器人换水基站的集成机构及换水基站
CN218356094U (zh) 自动上下水***和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