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9192U - 异位人工膀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异位人工膀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9192U
CN218589192U CN202221974155.1U CN202221974155U CN218589192U CN 218589192 U CN218589192 U CN 218589192U CN 202221974155 U CN202221974155 U CN 202221974155U CN 218589192 U CN218589192 U CN 218589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rine control
urine
heart
stopping position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41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奚伟
郭剑明
姜帅
龙启来
杨念钦
朱延军
夏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9741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9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9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91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异位人工膀胱装置,包括位于患者腹部皮下脂肪层的本体,所述本体为弹性储尿袋,所述本体设有用于连接输尿管或肠导管(如回肠导管)的流入道,靠下位置设有用于连接尿道的流出道。本申请的优点在于患者通过观察腹壁局部可知晓是否需要排尿,通过局部按压可实现尿液的完全排空,避免因感觉和排空障碍引起的尿潴留;由于本装置中的新膀胱不需具有感觉和收缩功能,因而大幅度降低了对组织工程学的要求;本装置大幅度降低了新膀胱的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本装置可避免尿失禁;本装置具有抗反流作用,降低了返流所致的感染和肾功能损害风险。

Description

异位人工膀胱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异位人工膀胱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的尿流改道或重建与术后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常用的输尿管皮肤造口、回肠导管术(Bricker术)通过腹部皮肤造口实现排尿,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患者无法通过尿道自行排尿,需终生佩戴造口袋,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原位新膀胱术利用肠道裁制成储尿袋作为新膀胱置于盆腔原来的位置(即原位),连接输尿管和尿道,可实现自主排尿,患者在社会心理学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然而,该手术过程较为复杂,术后并发症多,住院时间显著延长。
原位新膀胱的短期和长期发症包括感染、电解质紊乱、导尿管堵塞、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肠梗阻、肠代膀胱坏死、膀胱排空不全、尿失禁、反复肾盂肾炎、结石形成、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短肠综合征等。分析其中的危险因素,可以发现①使用较多的肠攀、②新膀胱无感觉功能、③无收缩功能以及④肠粘膜分泌和吸收功能旺盛是导致上述并发症最重要的原因之四。由于无感觉和收缩功能,患者排尿主要借助腹压及膀胱过度充盈后的压力,膀胱不易完全排空,患者残余尿增加,易出现尿潴留、尿液反流、肾盂压力增高等。在术后早期,这些因素加上肠粘膜本身的特征会导致患者感染、电解质紊乱、吻合口瘘等风险显著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时间的排空不全导致新膀胱容积逐渐扩大,此时残余尿更多,患者可出现反复肾盂肾炎、结石形成、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等情况。为了尽可能排空膀胱,减少并发症,部分患者需长期间歇性导尿,该情况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异位人工膀胱装置,实现全膀胱切除术后的自主、可控式排尿,并大幅度降低手术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用于膀胱全切术后尿流重建的异位人工膀胱,相比于原位新膀胱,本申请可实现自主、可控式排尿,并大幅度降低手术并发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异位人工膀胱装置,包括位于患者腹部皮下脂肪层的本体,所述本体为弹性储尿袋,所述本体设有用于连接输尿管或肠导管(如由回肠导管)的流入道,靠下位置设有用于连接尿道的流出道。
优选的,所述本体、流入道、流出道由坚韧、组织相容性好的材料构成。本体另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尿液聚集时,本体充盈并有一定程度的膨胀;当尿液排空后,本体则随之空虚并有一定程度的皱缩。优选的,所述流入道内设有防逆流的瓣膜。
优选的,所述流出道上设有控尿组件;所述控尿组件包括尿控体、连接管和尿控开关,尿控体套设在流出道上,连接管一端连通尿控体,另一端连通位于腹盆部局部皮下的尿控开关,尿控开关用于控制尿控体闭合或开放流出道。尿控开关外覆盖设有密封袋。
优选的,所述尿控体设为环形水囊、外圈硬于内圈,尿控体充液后内圈向内膨胀。
优选的,所述尿控开关包括基础件和按压件,所述基础件侧壁设有供按压件***的凹槽,按压件与基础件围成的空间内设有回弹水囊,所述连接管连通回弹水囊和尿控体;所述基础件和按压件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一端抵靠基础件的凹槽槽底、另一端抵靠按压件伸入凹槽的端部;按压件伸入凹槽的端部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设有移动桩,基础件内开设有心形滑槽,移动桩位于心形滑槽内,心形滑槽的心形底部尖端处设为第一停留位、心形顶部凹陷处设为第二停留位,第一停留位靠近按压件、第二停留位远离按压件,心形滑槽的一半滑槽为导引移动桩从第一停留位移动至第二停留位的进位滑槽、另一半滑槽为导引移动桩从第二停留位移动至第一停留位的回位滑槽。
本申请优点在于,本申请提供的异位人工膀胱装置在实现自主、可控式排尿的同时,可以解决大部分原位新膀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人工膀胱装置,位于患者腹部皮下脂肪层,腹部皮肤可随着本体的充盈而有一定程度的***,从而提醒患者需要排尿;患者可通过按压实现膀胱的完全排空;由于膀胱本身无需有收缩和感觉功能,本装置的设计和使用方法降大幅度低了组织工程膀胱的难度;与原位新膀胱相比,本装置可大幅度降低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本装置可避免尿失禁;本装置具有抗反流作用,降低了返流所致的感染和肾功能损害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提供的异位人工膀胱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中提供的异位人工膀胱装置植入人体内侧视示意图,其中a表示皮肤、b表示腹壁肌层、a和b之间为皮下脂肪层、c表示耻骨联合、d表示尿道、e表示子宫、f表示直肠;
图2-2为流入道和输尿管连接方式Ⅰ局部放大图:流入道在腹腔内与输尿管直接吻合;
图2-3为流入道和输尿管连接方式Ⅱ局部放大图:流入道在腹壁肌层外与肠导管吻合;
图3为实施例中提供的异位人工膀胱装置植入人体内正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提供的控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提供的尿控开关结构及开关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本体1、流入道2、瓣膜21、流出道3、尿控体41、连接管42、尿控开关43、基础件43-1、按压件43-2、回弹水囊43-3、压缩弹簧43-4、连接杆43-5、移动桩43-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异位人工膀胱装置,参见图1、图2-1,包括位于患者腹部皮下的本体1、流入道2和流出道3。
本体、流入道、流出道由高分子材料构成,其上可附细胞及细胞因子,植入后有新生血管长入。本体1另具有一定的弹性,为弹性储尿袋,其特点是坚韧、组织相容性好、不易生菌、长期使用不会导致细菌定植或结石形成等。
本体1用于存储尿液。本体1植入患者腹部皮下脂肪层,如肥胖患者可置于浅筋膜的深层和浅层之间,瘦削患者可置于肌膜与浅筋膜之间,使其充盈时既可使皮肤局部轻度***,又不至于因过度膨隆而影响美观。局部皮肤的***可提醒患者需及时进行排尿。
流入道2连通本体1,流入道2和输尿管的连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流入道2穿过腹壁肌层,在腹腔内与输尿管直接吻合(吻合口在腹腔内),参见图2-2。此时,尿液经过输尿管、本装置流入道后进入本体。第二种是在输尿管和流入道之间增加一段肠导管作过渡,即由一小段肠道制成的导管(如回肠导管)一端与输尿管吻合,另一端穿过腹壁肌层(并与之固定)后在皮下脂肪层与流入道通过手术吻合(吻合口在皮下脂肪层)(图2-1和图2-3显示的即为第二种方法)。此时,尿液经输尿管、肠导管、本装置流入道进入本体1。第一种方法简单直接,不使用肠道,但对人工膀胱的材料要求更高。第二种方法与目前Bricker术有共通之处,优点是对人工膀胱材料的要求较低,潜在的吻合口狭窄风险较低。因此,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人工膀胱材料的改进和患者自身情况。流入道2内设置有防逆流的瓣膜21,从而减少反流、减少逆行感染、保护肾功能。
流出道3为长管状,穿过腹壁肌层后与尿道连接。流出道3上设有控尿组件,位于腹壁肌层外,参见图4,包括尿控体41、连接管42和尿控开关43。尿控体41套设在流出道3上,连接管42一端连通尿控体41,另一端连通位于流出道3外的尿控开关43。尿控开关43位于皮下较浅位置,如一侧髂嵴内侧(图3),既方便患者按压,又不影响穿着(如腰带),避免误触。患者可通过控制尿控开关43控制尿控体41。按压尿控开关43,尿控体41充液膨胀后挤压流出道3从而使之闭合;再次按压尿控开关43,尿控体41内液体回流,流出道3开放。若患者存在尿失禁,在不需排尿时可持续保持流出道3闭合状态,从而避免尿失禁。
具体的,尿控开关43的结构如图5所示,尿控开关43包括基础件43-1和按压件43-2,基础件43-1和按压件43-2均为中空柱型结构,基础件43-1侧壁开设有供按压件43-2***的凹槽,按压件43-2***基础件43-1、二者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回弹水囊43-3,回弹水囊43-3具有自膨胀性、在无基础件43-1和按压件43-2的约束时有膨胀至最大容积的趋势,回弹水囊43-3连通连接管42,尿控体41为一环形水囊、外圈较硬、内圈向内膨胀,连接管42将回弹水囊43-3和尿控体41连通;基础件43-1和按压件43-2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43-4,压缩弹簧43-4一端抵靠基础件43-1的凹槽槽底、另一端抵靠按压件43-2伸入凹槽的端部;按压件43-2伸入凹槽的端部铰接有连接杆43-5,连接杆43-5另一端设有移动桩43-6,基础件43-1内开设有心形滑槽,移动桩43-6位于心形滑槽内,心形滑槽的心形底部尖端处为第一停留位、心形顶部凹陷处为第二停留位,第一停留位靠近按压件43-2、第二停留位远离按压件43-2,心形滑槽的一半滑槽为导引移动桩43-6从第一停留位移动至第二停留位的进位滑槽、另一半滑槽为导引移动桩43-6从第二停留位移动至第一停留位的回位滑槽。
具体的,尿控开关43外覆盖设置一层弹性高分子材料的密封袋,密封袋完全包裹尿控开关43,防止尿控开关43内机械结构直接与身体组织接触。
初始时,移动桩43-6位于第一停留位,此时基础件43-1和按压件43-2围成的空间为最大空间,回弹水囊43-3保持最大体积,尿控体41内缺少液体未膨胀,流出道3保持导通,按压按压件43-2,推动移动桩43-6进入第二停留位,基础件43-1和按压件43-2围成的空间缩小,挤压回弹水囊43-3,回弹水囊43-3将液体挤压至尿控体41中,尿控体41向内膨胀封闭流出道3;再次按压按压件43-2,移动桩43-6在弹簧作用下回到第一停留位,基础件43-1和按压件43-2围成的空间恢复最大空间,回弹水囊43-3在自身恢复力下降尿控体41内液体吸回,流出道3导通。
使用本装置时,患者尿控由本装置的尿控组件及患者自身尿控机制(由尿道外***、盆底结构等组成的生理控尿机制)控制。因盆底结构的破坏,患者术后早期多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此时可利用本装置的尿控组件控制排尿,防止尿失禁。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患者自身尿控机制恢复,可自行控尿,此时本装置的尿控组件可长期处于打开状态。少部分患者存在长期尿失禁,这些患者可继续利用本装置的尿控组件控制排尿。因此,利用本装置可避免尿失禁的发生。
如前所述,使用本装置的患者可通过皮肤表面改变知晓是否需要排尿,并可通过按压达到完全排空膀胱的目的,因此本装置涉及的人工膀胱的组织工程学要求大幅度降低。目前在实验室条件中已可构造出与生理膀胱类似的人工膀胱,然而仍无法实现感觉和收缩功能,有限的临床试验也多以失败告终,人工膀胱并未显示出较肠代膀胱更为明显的优势。如前述,本装置涉及的人工膀胱对组织工程学要求明显降低,无需实现感觉和收缩功能即可应用于临床,因而潜在应用价值巨大。
与原位新膀胱相比,本申请装置降低了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由于无需裁剪大段的肠道,手术难度明显降低。本装置可在I期膀胱全切手术的同时安装,也可经一段时间的皮下扩张后(如2-3月后)II期手术植入本装置。本装置既适用于新的膀胱癌患者,也适用于已行Bricker手术,但希望实现自主、可控式排尿的患者人群。与此同时,由于本装置相关手术不使用或仅使用少量肠段、通过皮肤表面的改变“感知”是否需要排尿、通过按压实现完全排尿、避免肠粘膜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并通过瓣膜抗反流、通过尿控装置避免尿失禁,在实现经尿道自主排尿的同时,手术并发症可大幅度降低。

Claims (6)

1.异位人工膀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患者腹部皮下脂肪层的本体(1),所述本体(1)为弹性储尿袋,所述本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肠导管或输尿管的流入道(2)、靠下位置设有用于连接尿道的流出道(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位人工膀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道(2)内设有防逆流的瓣膜(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位人工膀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道(3)上设有控尿组件;所述控尿组件包括尿控体(41)、连接管(42)和尿控开关(43),尿控体(41)套设在流出道(3)上,连接管(42)一端连通尿控体(41),另一端连通用于控制尿控体(41)闭合或开放流出道(3)的尿控开关(4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位人工膀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尿控体(41)设为环形水囊、外圈硬于内圈,尿控体(41)充液内圈向内膨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位人工膀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尿控开关(43)包括基础件(43-1)和按压件(43-2),所述基础件(43-1)侧壁设有供按压件(43-2)***的凹槽,按压件(43-2)与基础件(43-1)围成的空间内设有回弹水囊(43-3),所述连接管(42)连通回弹水囊(43-3)和尿控体(41);所述基础件(43-1)和按压件(43-2)之间设有压缩弹簧(43-4),压缩弹簧(43-4)一端抵靠基础件(43-1)的凹槽槽底、另一端抵靠按压件(43-2)伸入凹槽的端部;按压件(43-2)伸入凹槽的端部铰接有连接杆(43-5),连接杆(43-5)另一端设有移动桩(43-6),基础件(43-1)内开设有心形滑槽,移动桩(43-6)位于心形滑槽内,心形滑槽的心形底部尖端处设为第一停留位、心形顶部凹陷处设为第二停留位,第一停留位靠近按压件(43-2)、第二停留位远离按压件(43-2),心形滑槽的一半滑槽为导引移动桩(43-6)从第一停留位移动至第二停留位的进位滑槽、另一半滑槽为导引移动桩(43-6)从第二停留位移动至第一停留位的回位滑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位人工膀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尿控开关(43)外设有密封袋,密封袋包裹所述尿控开关(43)。
CN202221974155.1U 2022-07-28 2022-07-28 异位人工膀胱装置 Active CN2185891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4155.1U CN218589192U (zh) 2022-07-28 2022-07-28 异位人工膀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4155.1U CN218589192U (zh) 2022-07-28 2022-07-28 异位人工膀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9192U true CN218589192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96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4155.1U Active CN218589192U (zh) 2022-07-28 2022-07-28 异位人工膀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91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8067B2 (en) Patient-adjustable incontinence device (AID)
CA1236251A (en) Manually actuated hydraulic sphincter
US7371208B2 (en) Careful incontinence treatment apparatus
CA1253651A (en) Single circuit fluidic sphincter
CN102458301B (zh) 解剖扩张装置及一套部件工具包
JPH09502908A (ja) 接着シール力を備えた尿道プラグ
EP3020364B1 (en) Urethra cuff including tube
US9707068B2 (en) Urinary flow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US4961747A (en) Implantable articifical bladder system
US20130079588A1 (en) Synthetic urethra and closure device attachable around the synthetic urethra
US20160089224A1 (en) Urethra clamp
CN218589192U (zh) 异位人工膀胱装置
US9566143B2 (en) Incontinence treatm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treating urinary incontinence
Tscholl et al. The ileal S-pouch for bladder replacement after cystectomy: preliminary report of 7 cases
CN115192251A (zh) 一种异位人工膀胱装置
JP7158792B1 (ja) 持続流出システム回路およびその品質管理システム
CN2609521Y (zh) 两件套可膨胀性人工尿道***
CN208426287U (zh) 一种造口狭窄扩肛器
Pemberton et al. Achieving ileostomy continence with a prestomal ileal pouch and a stomal occlusive device
US9744015B2 (en) Urethra cuff including tube
Hanna Artificial urinary sphincter for incontinent children
CN216257632U (zh) 可防反流的人造膀胱
CN215875093U (zh) 一种治疗尿失禁的尿道周围水循环控尿装置
CN2420984Y (zh) 全置入式人造***假体
US20220331087A1 (en) Artificial blad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