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7079U - 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7079U
CN218587079U CN202222202474.7U CN202222202474U CN218587079U CN 218587079 U CN218587079 U CN 218587079U CN 202222202474 U CN202222202474 U CN 202222202474U CN 218587079 U CN218587079 U CN 218587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iode
power unit
e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024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涛
刘红伟
王秀芳
蒋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Fu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Baozhu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Fu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Baozhu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Fu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Baozhu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Fu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0247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7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7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7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Conver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包括整流变压器、整流功率单元、逆变功率单元和交流滤波单元,所述整流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功率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功率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功率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交流滤波单元与所述逆变功率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通过采样与控制PCBA高速计算实时功率,根据实时功率的大小,滞环控制功率单元热旁路数量,可以自动来对功率单元实现实时功率控制,具有高效节能、可靠快速动态调节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变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储能、电机、岸电供电***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变频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变频技术是一种把直流电逆变成不同频率的交流电的转换技术。它可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后再逆变成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或是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后再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总之这一切都只有频率的变化,而没有电能的变化。市场上对变频设备的容量需求与日俱增。受单个变频模块的限制,变频设备的有效输出能力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目前大容量的变频设备都包含多个功率单元(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为了能达到对功率单元实时功率控制的目的。因此,一种基于功率单元实时功率控制的热旁路动态调节***能很好的达到此目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包括整流变压器、整流功率单元、逆变功率单元和交流滤波单元,所述整流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功率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功率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功率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交流滤波单元与所述逆变功率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逆变功率单元包括三极管S1、三极管S2、三极管S3、三极管S4、三极管S5和三极管S6,所述三极管S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S3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S5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S2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S4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S6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S1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S4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S3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S6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S5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S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逆变功率单元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1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1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2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3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3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4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4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5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5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6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6的集电极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交流滤波单元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感L3和电容C1、电容C2、电容C3,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S1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S3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L5的发射极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三极管S1、三极管S2、三极管S3、三极管S4、三极管S5和三极管S6均为IGB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样与控制PCBA高速计算实时功率,根据实时功率的大小,滞环控制功率单元热旁路数量,可以自动来对功率单元实现实时功率控制,具有高效节能、可靠快速动态调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要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功率单元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原理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要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功率单元的原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原理逻辑图。
优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包括整流变压器、整流功率单元、逆变功率单元和交流滤波单元,所述整流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功率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功率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功率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交流滤波单元与所述逆变功率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逆变功率单元包括三极管S1、三极管S2、三极管S3、三极管S4、三极管S5和三极管S6,所述三极管S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S3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S5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S2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S4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S6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S1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S4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S3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S6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S5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S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逆变功率单元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1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1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2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3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3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4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4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5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5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6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6的集电极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交流滤波单元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感L3和电容C1、电容C2、电容C3,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S1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S3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L5的发射极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三极管S1、三极管S2、三极管S3、三极管S4、三极管S5和三极管S6均为IGBT。
工作原理:硬件上,功率单元在电气***设计时,在交流回路增配旁路切除回路,以配合软件控制。软件上,高速计算实时功率,根据实时功率的大小,滞环控制功率单元热旁路数量(本申请涉及的采样与控制PCBA采用为本领域常规采用的技术手段,并不是作为本申请的技术保护点)。
应用场景1:当功率单元发生故障,也会触发热旁路动态调节功能,以保障功率的稳定性;
应用场景2:当前负载的功率远小于当前变频电源中已运行的功率单元的功率时,会自动切除不必要的功率单元;反之,当负载的功率即将超过当前变频电源中已运行的功率单元的功率时,会自动投入富余的功率单元。
控制原理逻辑图见图3,根据当前实时输出的功率(P=U*I*COSφ),滞环控制功率单元热旁路数量。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采样与控制PCBA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用新型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基于功率单元实时功率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变压器、整流功率单元、逆变功率单元和交流滤波单元,所述整流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功率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功率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功率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交流滤波单元与所述逆变功率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旁路动态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功率单元包括三极管S1、三极管S2、三极管S3、三极管S4、三极管S5和三极管S6,所述三极管S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S3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S5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S2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S4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S6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S1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S4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S3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S6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S5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S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旁路动态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功率单元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1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1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2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3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3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4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4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5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5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S6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与所述三极管S6的集电极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旁路动态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滤波单元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感L3和电容C1、电容C2、电容C3,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S1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S3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L5的发射极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旁路动态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S1、三极管S2、三极管S3、三极管S4、三极管S5和三极管S6均为IGBT。
CN202222202474.7U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 Active CN218587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2474.7U CN218587079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2474.7U CN218587079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7079U true CN218587079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2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02474.7U Active CN218587079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7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14936B1 (en) Hybrid dc converter for offshore wind farm
CN106026754B (zh) 多用途双向功率电力试验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22629A (zh) 控制电力转换***
CN203674793U (zh) 在线式工频不间断电源
CN103023362A (zh)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CN105553065A (zh) 船用复合储能单元的能量管理***和方法
EP4207526A1 (en) Hydrogen produ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4253549A (zh) 一种基于lcl滤波的大功率pwm整流器电路拓扑结构
CN2899271Y (zh) 一种链式逆变器功率模块的控制电源
CN104934995A (zh) 一种具有不间断电源功能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CN204633344U (zh) 一种具有不间断电源功能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CN201388185Y (zh) 内馈斩波串级调速装置
CN102223136A (zh) 非储能型风力发电与电网互补供电的电机驱动***
CN2874915Y (zh) 一种链式逆变器的控制电源装置
CN218587079U (zh) 一种热旁路动态调节***
CN201018416Y (zh) 隔离式高频双向直流电路
CN109698633A (zh) 一种增强型双向z源逆变器
CN1121745C (zh) 一种用户调峰电源装置
CN211296568U (zh) 一种解决多直流电源环路问题的***
CN205051585U (zh) 单相交流逆变三相交流的逆变器
WO2021170074A1 (zh) 一种柔性励磁***及其控制方法
CN204928185U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限流式统一潮流控制器
CN211627761U (zh) 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加载装置
CN204190641U (zh) 基于lcl滤波的大功率pwm整流器电路拓扑结构
CN203399048U (zh) 一种光电气互补交流变频发电及调速节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