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3829U - 换热器及空调制冷***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及空调制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3829U
CN218583829U CN202222347969.9U CN202222347969U CN218583829U CN 218583829 U CN218583829 U CN 218583829U CN 202222347969 U CN202222347969 U CN 202222347969U CN 218583829 U CN218583829 U CN 218583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medium
heat exchanger
heat
heat exchange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479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峰
荣进成
戴杰
蔡卫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479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3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3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3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换热器及空调制冷***,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第一换热回路及第二换热回路,第一换热回路及第二换热回路均安装于换热器主体上;其中,换热器主体上安装有第一工质进管、第一工质出管、第二工质进管和第二工质出管,第一工质进管通过第一换热回路与第一工质出管连通,第二工质进管通过第二换热回路与第二工质出管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第一换热回路及第二换热回流的合理结构设置,使得该换热器具有双***回路,使得该换热器应用于空调制冷***中,能够根据现场工况来选择控制,这样能够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同时通过优化双***回路设计,减少换热器回路的流程,有效降低压降,提高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换热器及空调制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制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应用于空调中的换热器通常只拥有单***蒸气压式一个回路,这样使得换热器应用于空调中工作时,空调内压缩机需要持续工作,不断地向换热器输送工质,以使该换热器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并达到制冷或者制热的目的。然而,由于压缩机需要持续不断的工作,从而使得应用有该换热器的空调工作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换热器及空调制冷***。
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第一换热回路及第二换热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回路及所述第二换热回路均安装于所述换热器主体上;
其中,所述换热器主体上安装有第一工质进管、第一工质出管、第二工质进管和第二工质出管,所述第一工质进管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回路与所述第一工质出管连通,所述第二工质进管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回路与所述第二工质出管连通。
在本申请中,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该换热器具有双***回路,使得该换热器应用于空调制冷***中,能够根据现场工况来选择控制,这样能够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同时通过优化双***回路设计,减少换热器回路的流程,有效降低压降,提高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主体向内形成有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及所述第二腔室分居于所述换热器主体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回路、所述第一工质进管及所述第一工质出管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所在的区域,所述第二换热回路、所述第二工质进管及所述第二工质出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所在的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的结构设置,以此具体实现该换热器的管路布置,使得该换热器中在换热器主体上相互独立,这样可便于对该换热器进行管路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室所在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腔室所在区域的厚度。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以满足在该换热器内布置双***回路的使用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质进管、所述第一工质出管、所述第二工质进管及所述第二工质出管集中设于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其中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工质进管、第一工质出管、第二工质进管及第二工质出管集中设于换热器主体的一侧,以此具体实现该第一工质进管、第一工质出管、第二工质进管及第二工质出管在该换热器主体上的布置,以便于该换热器应用于空调制冷***中与其它管路之间的装配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回路及所述第二换热回路上依次间隔地安装有多片散热翅片,以使所述第一换热回路及所述第二换热回路能够通过所述散热翅片进行热交换。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散热翅片的结构设置,以此提高该换热器工作时的换热面积,具有提高该换热器工作时换热效率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回路上安装有的散热翅片与所述第二换热回路上安装有的散热翅片相互独立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以此具体实现散热翅片在该第一换热回路与第二换热回路上的结构设置,以便于在第一换热回路及第二换热回路上布置散热翅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回路的管径及/或所述第二换热回路的管径小于等于7毫米。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以此具体实现该第一换热回路及第二换热回路的管径设置,使得该换热器中第一换热回路及第二换热回路的管径相较于现有的换热器中***回路的管径更小,这样能够降低第一换热管及/或第二换热管生产制备时的材料用量,具有降低成本,减少该换热器工作时工质用量的作用。
本申请还请求保护一种空调制冷***,包括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及节流装置,所述冷凝器、所述节流装置、所述蒸发器及所述压缩机之间通过第一循环管路进行连通;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均设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还通过第二循环管路进行连通。
在本申请中,将冷凝器及蒸发器均设置为上述所述的换热器,使得该空调制冷***工作时,能够根据现场工况来选择第一循环管路或者第二循环管路实现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导通,而当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工质用第二循环管路进行导通时,压缩机及节流装置不参与工作,这样能够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进而使得应用该空调制冷***的空调具有低能耗的功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第一工质进管和第一工质出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连通;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第二工质进管与所述第二工质出管分别与所述第二循环管路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以此具体实现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用第一循环管路及第二循环管路之间的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制冷***还包括第一散热风扇及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蒸发器所在的区域,用以对所述蒸发器进行风冷散热;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冷凝器所在的区域,用以对所述冷凝器进行风冷散热。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第一散热风扇及第二散热风扇的结构设置,使得该空调制冷***工作时,能够用第一散热风扇对蒸发器进行风冷散热,用第二散热风扇对冷凝器进行风冷散热,以满足该控制制冷***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第一换热回路及第二换热回流的合理结构设置,使得该换热器具有双***回路,使得该换热器应用于空调制冷***中,能够根据现场工况来选择控制,这样能够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同时通过优化双***回路设计,减少换热器回路的流程,有效降低压降,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器的右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器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制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换热器主体;11、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20、第一换热回路;21、第一工质进管;22、第一工质出管;30、第二换热回路;31、第二工质进管;32、第二工质出管;100、换热器;101、散热翅片;200、冷凝器;201、第二散热风扇;300、压缩机;400、蒸发器;401、第一散热风扇;500、节流装置;600、第一循环管路;700、第二循环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器100,包括换热器主体10、第一换热回路20及第二换热回路30。
在本申请中,第一换热回路20及第二换热回路30安装于换热器主体10上;其中,换热器主体10上安装有第一工质进管21、第一工质出管22、第二工质进管31和第二工质出管32,第一工质进管21通过第一换热回路20与第一工质出管22连通,第二工质进管31通过第二换热回路30与第二工质出管32连通。也就是说,本申请的第一工质进管21、第一换热回路20及第一工质出管22相互连通并形成为一个独立***回路;而,第二工质进管31、第二换热回路30级第二工质出管32相互连通并形成为一个独立***回路,亦即,该换热器100具有双***回路,使得该换热器100应用于控制制冷***中,具体可根据现场工况来选择控制,同时通过优化双***回路设计,减少换热器回路的流程,有效降低压降,提高换热效率。
如图3所示,本申请的换热器主体10向内形成有第一腔室11及第二腔室12,第一腔室11及第二腔室12分居于换热器主体10的两侧;且,第一换热回路20、第一工质进管21及第一工质出管22设置于第一腔室11所在的区域,第二换热回路30、第二工质进管31及第二工质出管32设置于第二腔室12所在的区域,以此具体实现该换热器100的管路布置,使得该换热器中双***回路在换热器主体10上相互独立,这样可便于对该换热器100进行管路布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换热器主体10上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之间形成有预设间隙。
其中,第一腔室11所在区域的厚度,大于第二腔室12所在区域的厚度,以满足在该换热器100内布置双***回路的使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腔室11所在区域的厚度,是根据第一换热回路20在换热器主体10上的装配需求具体设置;第二腔室12所在区域的厚度,是根据第二换热回路30在换热器主体10上的装配需求具体设置,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本申请的第一工质进管21、第一工质出管22、第二工质进管31及第二工质出管32集中设于换热器主体10的其中一侧,以此具体实现该第一工质进管21、第一工质出管22、第二工质进管31及第二工质出管32在该换热器主体10上的布置,以便于该换热器100应用于空调制冷***中与其它管路之间的装配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工质进管21、第一工质出管22、第二工质进管31及第二工质出管32在换热器主体10上安装位置不局限为图示所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将第一工质进管21与第一工质出管22,及第二工质进管31及第二工质出管32分居于换热器主体10的两侧,又或者将第一工质进管21与第一工质出管22,及第二工质进管31及第二工质出管32单独地分居于换热器主体10的两侧,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本申请的换热器100在第一换热回路20及第二换热回路30上依次间隔地安装有多片散热翅片101,以使第一换热回路20及第二换热回路30能够通过散热翅片101进行热交换,以此提高该换热器100工作时的换热面积,具有提高该换热器100工作时换热效率的作用。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换热器100具体设置为翅片换热器。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散热翅片101具体安装于第一换热回路20及第二换热回路30的换热管上。
具体地,第一换热回路20上安装有的散热翅片101与第二换热回路30上安装有的散热翅片101相互独立设置,以此具体实现散热翅片101在该第一换热回路20与第二换热回路30上的结构设置,以便于在第一换热回路20及第二换热回路30上布置散热翅片101。当然了,散热翅片101在第一换热回路20及第二换热回路30上的安装方式不局限为上述所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将第一换热回路20及第二换热回路30上的散热翅片101连接为一体,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本申请的第一换热回路20的管径及/或第二换热回路30的管径小于等于7毫米,以此具体实现该第一换热回路20及第二换热回路30的管径设置,使得该换热器100中第一换热回路20及第二换热回路30的管径相较于现有的换热器中***回路的管径更小,这样能够降低第一换热回路20及/或第二换热回路30生产制备时的材料用量,具有降低成本,减少该换热器100工作时工质用量的作用。优选地,将第一换热回路20及第二换热回路30的管径均设置为大于等于5毫米小于等于7毫米,通过采用第一换热回路20及第二换热回路30小管径提高换热系数,从而有效提高换热效率;同时有效避免第一换热回路20及第二换热回路30的管径过小,存在压降过大的问题,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工质具体为换热器100工作时用以热交换的制冷剂,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如图4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空调制冷***,包括冷凝器200、压缩机300、蒸发器400及节流装置500,冷凝器200、节流装置500、蒸发器400及压缩机300之间通过第一循环管路600进行连通;其中,冷凝器200及蒸发器400均设置为上述所述的换热器100,且,冷凝器200与蒸发器400之间还通过第二循环管路700进行连通。使得该空调制冷***工作时,能够根据现场工况来选择第一循环管路600或者第二循环管路700实现冷凝器200与蒸发器400之间的导通,而当冷凝器200与蒸发器400之间用第二循环管路700进行导通时,压缩机300及节流装置500不参与工作,这样能够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进而使得应用该空调制冷***的空调具有低能耗的功效。
具体地,冷凝器200及蒸发器400中第一工质进管21和第一工质出管22分别与第一循环管路600连通;冷凝器200及蒸发器400中第二工质进管31与第二工质出管32分别与第二循环管路700连通,以此具体实现冷凝器200与蒸发器400之间用第一循环管路600及第二循环管路700之间的连通。
其中,本申请的空调制冷***还包括第一散热风扇401及第二散热风扇201,第一散热风扇401安装于蒸发器400所在的区域,用以对蒸发器400进行风冷散热;第二散热风扇201安装于冷凝器200所在的区域,用以对冷凝器200进行风冷散热,使得该空调制冷***工作时,能够用第一散热风扇401对蒸发器400进行风冷散热,用第二散热风扇201对冷凝器200进行风冷散热,以满足该控制制冷***的使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当环境温度的温差较大时,该空调制冷***工作时,能够用第二循环管路700直接导通蒸发器400和冷凝器200,利用第一散热风扇401及第二散热风扇201即可满足该控制制冷***工作时制冷或者制热的使用需求,在此过程中,压缩机300及节流装置500不参与工作,这样能够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以上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主体(10)、第一换热回路(20)及第二换热回路(30),所述第一换热回路(20)及所述第二换热回路(30)均安装于所述换热器主体(10)上;
其中,所述换热器主体(10)上安装有第一工质进管(21)、第一工质出管(22)、第二工质进管(31)和第二工质出管(32),所述第一工质进管(21)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回路(20)与所述第一工质出管(22)连通,所述第二工质进管(31)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回路(30)与所述第二工质出管(3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主体(10)向内形成有第一腔室(11)及第二腔室(12),所述第一腔室(11)及所述第二腔室(12)分居于所述换热器主体(10)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回路(20)、所述第一工质进管(21)及所述第一工质出管(22)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1)所在的区域,所述第二换热回路(30)、所述第二工质进管(31)及所述第二工质出管(32)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12)所在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1)所在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腔室(12)所在区域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质进管(21)、所述第一工质出管(22)、所述第二工质进管(31)及所述第二工质出管(32)集中设于所述换热器主体(10)的其中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回路(20)及所述第二换热回路(30)上依次间隔地安装有多片散热翅片(101),以使所述第一换热回路(20)及所述第二换热回路(30)能够通过所述散热翅片(101)进行热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回路(20)上安装有的散热翅片(101)与所述第二换热回路(30)上安装有的散热翅片(101)相互独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回路(20)的管径及/或所述第二换热回路(30)的管径小于等于7毫米。
8.一种空调制冷***,包括冷凝器(200)、压缩机(300)、蒸发器(400)及节流装置(500),所述冷凝器(200)、所述节流装置(500)、所述蒸发器(400)及所述压缩机(300)之间通过第一循环管路(600)进行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00)及所述蒸发器(400)均设置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100),所述冷凝器(200)与所述蒸发器(400)之间还通过第二循环管路(700)进行连通。
9.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00)及所述蒸发器(400)中第一工质进管(21)和第一工质出管(22)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600)连通;所述冷凝器(200)及所述蒸发器(400)中第二工质进管(31)与所述第二工质出管(32)分别与所述第二循环管路(700)连通。
10.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制冷***还包括第一散热风扇(401)及第二散热风扇(201),所述第一散热风扇(401)安装于所述蒸发器(400)所在的区域,用以对所述蒸发器(400)进行风冷散热;所述第二散热风扇(201)安装于所述冷凝器(200)所在的区域,用以对所述冷凝器(200)进行风冷散热。
CN202222347969.9U 2022-09-01 2022-09-01 换热器及空调制冷*** Active CN218583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7969.9U CN218583829U (zh) 2022-09-01 2022-09-01 换热器及空调制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7969.9U CN218583829U (zh) 2022-09-01 2022-09-01 换热器及空调制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3829U true CN218583829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2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47969.9U Active CN218583829U (zh) 2022-09-01 2022-09-01 换热器及空调制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3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8263B (zh) 高热流密度机柜散热冷却方法及其复合换热器
US11441789B2 (en) Convection/radiation air conditioning terminal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09857294U (zh) 制冷***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119692U (zh)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JP562763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8583829U (zh) 换热器及空调制冷***
KR100784845B1 (ko) 복수의 4-웨이밸브를 구비한 냉난방 겸용 공기조화장치
CN215260159U (zh) 换热器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7236132U (zh) 变频空调***
CN216159166U (zh) 换热器和空调室内机
CN204787173U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及集流管
CN209744773U (zh) 用于空调器的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2378292U (zh) 空调换热***和回热器
CN210345964U (zh) 微通道扁管、换热器和热泵***
CN104266411B (zh) 一种复合制冷***用组合式风冷换热总成
CN201059692Y (zh) 水源热泵新风空调机
CN210267500U (zh) 一种复合式空调***
CN104930687A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及集流管
CN102734878A (zh) 一种专用于毛细管辐射空调***的双温高效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1615915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557792U (zh) 一种用于不规则热量机架的相变换热装置
CN220689222U (zh) 一种可实现过冷/除霜的换热装置
CN216115284U (zh) 一种能源多次利用的热泵烘干***
CN218672700U (zh) 换热器、空调
CN218915529U (zh) 散热结构和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