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5572U - 一种风管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5572U
CN218565572U CN202223154989.0U CN202223154989U CN218565572U CN 218565572 U CN218565572 U CN 218565572U CN 202223154989 U CN202223154989 U CN 202223154989U CN 218565572 U CN218565572 U CN 218565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r
air outlet
wind wheel
sub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49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强
张少武
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549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5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5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5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机壳,机壳设有回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设于机壳的侧壁,第二出风口设于机壳的底壁,且机壳内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与回风口及第一出风口连通,第二风道与回风口及第二出风口连通;第一贯流风轮,设于第一风道,设置成形成由回风口流向第一出风口的气流;第二贯流风轮,设于第二风道,设置成形成由回风口流向第二出风口的气流;第一导风组件,设于第一出风口处,设置成调节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和第二导风组件,设于第二出风口处,设置成调节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本方案采用双出风口和双导风组件,有利于提高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用户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风管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风管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风管机主要采用离心风轮,且设置一个出风口和一个回风口,出风口设在机壳的前侧壁,回风口设在机壳底壁。这种产品存在以下问题:制冷模式下,风直吹的地方凉,吹不到风的地方热,室内温度远近不均匀;制热模式下,热风下不来,用户舒适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管机,采用双出风口和双导风组件,有利于提高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用户舒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有回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机壳的侧壁,所述第二出风口设于所述机壳的底壁,且所述机壳内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回风口及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回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第一贯流风轮,设于所述第一风道,设置成形成由所述回风口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气流;第二贯流风轮,设于所述第二风道,设置成形成由所述回风口流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气流;第一导风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置成调节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和第二导风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置成调节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包括机壳、第一贯流风轮、第二贯流风轮、第一导风组件和第二导风组件。机壳是外观件,对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第一贯流风轮和第二贯流风轮可以分别在电机的驱动下运转,使周围空气流动形成气流。第一导风组件和第二导风组件可以起到改变出风方向的作用,便于根据用户需求调节出风方向,进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其中,机壳设有回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设于机壳的侧壁,如前侧壁,可以向远处送风。第二出风口设在机壳的底壁,可以向下送风,即向近处送风。这样,双出风口可以有效兼顾近处和远处的送风需求。在制冷模式下,第一出风口可以向远处吹送冷风,使远处温度降低;第二出风口可以向近处吹送冷风,使近处温度降低,从而有利于提高远处近处温度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用户舒适度。第二导风组件还可以改变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避免冷风对着用户直吹,也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在制热模式下,第一出风口可以向远处吹送热风,且可以在第一导风组件的引导下,将热风向斜下方吹送,有利于热风向下沉降,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使用户从头温暖到脚;第二出风口可以向近处直接向下吹送热风,使近处温度升高,并起到暖足效果。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通过设置双出风口和双导风组件,可以有效解决现有风管机存在的问题,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设置为无风感导风组件。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无风感导风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机壳可转动连接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有碎风孔。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无风感导风组件包括旋流导风组件,所述旋流导风组件包括:旋流支架,与所述机壳相连;旋流叶轮,安装于所述旋流支架,设置成打散流经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气流。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旋流导风组件还包括:连杆,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旋流叶轮还与所述连杆相连;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杆相连,设置成驱动所述连杆相对所述支架运动,以带动所述旋流叶轮相对所述旋流支架摆动。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蜗壳,所述第一蜗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盖壳和第一蜗舌,所述第一盖壳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旋转轴线的截面上的轨迹包括沿气流方向排布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所述第一段设置成以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截面外轮廓为基圆的渐开线,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平滑相接;和/或,所述第一盖壳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之间的最小间隙宽度在3mm至8mm的范围内,所述第一蜗舌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之间的最小间隙宽度在3mm至8mm的范围内。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第二蜗壳,所述第二蜗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盖壳和第二蜗舌,所述第二盖壳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的旋转轴线的截面上的轨迹包括沿气流方向排布的第三段和第四段;其中,所述第三段设置成以所述第二贯流风轮的截面外轮廓为基圆的渐开线,所述第四段与所述第三段平滑相接;和/或,所述第二盖壳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之间的最小间隙宽度在3mm至8mm的范围内,所述第二蜗舌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之间的最小间隙宽度在3mm至8mm的范围内。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回风口设于所述机壳的底壁,且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进风口之间设有第一换热器,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的进风口之间设有第二换热器。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子换热器和第二子换热器,所述第一子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下侧,所述第二子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一子换热器倾斜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子换热器之间形成第一转角,所述第一转角在90°至150°之间的范围内;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三子换热器和第四子换热器,所述第三子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的下侧,所述第四子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三子换热器倾斜设置并与所述第三子换热器之间形成第二转角,所述第二转角在90°至150°之间的范围内。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五子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六子换热器,所述第五子换热器与所述第六子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之间;沿着由所述机壳的底壁指向顶壁的方向,所述第五子换热器向靠近所述第二贯流风轮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六子换热器向靠近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六子换热器相对所述第五子换热器的倾斜角度在15°至85°的范围内。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子换热器的顶端与所述第六子换热器的顶端相接触。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直径在80mm至125mm的范围内;和/或,所述第二贯流风轮的直径在80mm至125mm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风管机在制冷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风管机在制热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旋流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旋流导风组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壳,11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回风口,14第一风道,141第一盖壳,1411第一段,1412第二段,1413第五段,142第一蜗舌,15第二风道,151第二盖壳,1511第三段,1512第四段,152第二蜗舌;
21第一贯流风轮,22第二贯流风轮;
31第一导风组件,32第二导风组件,321导风板,3211碎风孔,322旋流支架,323旋流叶轮,324驱动装置,325连杆;
41第一换热器,411第一子换热器,412第二子换热器,413第五子换热器,42第二换热器,421第三子换热器,422第四子换热器,423第六子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申请,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风管机一般采用吊顶式安装。现有的风管机由于只有侧壁设有出风口,导致风只能向远处吹,而风管机正下方的区域(即近处)则吹不到风。因此,制冷模式下,远处可以被冷风吹到,而近处则吹不到,导致温度不均匀,降低了用户的舒适度;而制热模式下,热空气在自然状态下向上升腾,导致热风下不来,用户舒适度也较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机壳1、第一贯流风轮21、第二贯流风轮22、第一导风组件31和第二导风组件32。
其中,机壳1设有回风口13、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12。第一出风口11设于机壳1的侧壁,第二出风口12设于机壳1的底壁,且机壳1内设有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5。第一风道14与回风口13及第一出风口11连通,第二风道15与回风口13及第二出风口12连通。
第一贯流风轮21设于第一风道14,设置成形成由回风口13流向第一出风口11的气流。第二贯流风轮22设于第二风道15,设置成形成由回风口13流向第二出风口12的气流。第一导风组件31设于第一出风口11处,设置成调节第一出风口11的出风方向。第二导风组件32设于第二出风口12处,设置成调节第二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包括机壳1、第一贯流风轮21、第二贯流风轮22、第一导风组件31和第二导风组件32。机壳1是外观件,对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第一贯流风轮21和第二贯流风轮22可以分别在电机的驱动下运转,使周围空气流动形成气流。第一导风组件31和第二导风组件32可以起到改变出风方向的作用,便于根据用户需求调节出风方向,进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其中,机壳1设有回风口13、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12。第一出风口11设于机壳1的侧壁,如前侧壁,可以向远处送风。第二出风口12设在机壳1的底壁,可以向下送风,即向近处送风。这样,双出风口可以有效兼顾近处和远处的送风需求。在制冷模式下,如图2所示,第一出风口11可以向远处吹送冷风,使远处温度降低;第二出风口12可以向近处吹送冷风,使近处温度降低,从而有利于提高远处近处温度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用户舒适度。第二导风组件32还可以改变第二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避免冷风对着用户直吹,也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在制热模式下,如图3所示,第一出风口11可以向远处吹送热风,且可以在第一导风组件31的引导下,将热风向斜下方吹送,有利于热风向下沉降,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使用户从头温暖到脚;第二出风口12可以向近处直接向下吹送热风,实现垂直地毯式送风,使近处温度升高,并起到暖足效果。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通过设置双出风口和双导风组件,可以有效解决现有风管机存在的问题,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其中,第一导风组件31还可以起到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11的作用。第二导风组件32还可以起到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口12的作用。当然,也可以额外设置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11的结构(如挡板),也可以额外设置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口12的结构(如挡板)。回风口13处可以设置回风格栅。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导风组件32设置为无风感导风组件。
由于第二出风口12设在机壳1的底壁,主要用于向下向近处送风。因此,将第二导风组件32设置为无风感导风组件,可以将第二出风口12吹出的气流打散,实现无风感效果,这样可以避免制冷模式下第二出风口12吹出的冷风对着用户直吹引发用户不适,因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第一出风口11在制冷模式下,可以在第一导风组件31的引导下,水平向远处吹送冷风,冷风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下沉,实现平吹沉降式降温,因此第一出风口11送出的冷风不会对着用户直吹。而制热模式下一般不需要无风感效果。因此,第一导风组件31可以采用常规导风组件,如包括至少一个可转动的导风板321(如图1所示),这样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无风感导风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与机壳1可转动连接的导风板321,导风板321设有碎风孔3211,如图4所示。
本方案直接在导风板321上开设多个碎风孔3211,使得气流需经过碎风孔3211吹出,碎风孔3211可以将气流打散,使得出风更加发散,更加柔和,从而实现无风感效果。
导风板321可以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对出风方向进行调整。当需要无风感吹风时,导风板321可以旋转至关闭第二出风口12的位置,则气流只能经碎风孔3211吹出。当不需要无风感吹风时,导风板321可以旋转至打开第二出风口12的位置,且打开角度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整,也可以来回摆动,实现风感模式。
其中,碎风孔3211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的微孔,也可以是长条形的缝状孔。
示例地,导风板321的横截面可以采用圆弧形、直线形、折线形等形状。导风板32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可以沿第二出风口12的宽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或者不等距分布。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无风感导风组件包括旋流导风组件,如图5和图6所示。旋流导风组件包括:旋流支架322、旋流叶片。
其中,旋流支架322与机壳1相连。旋流叶轮323安装于旋流支架322,设置成打散流经第二出风口12的气流。
本方案中,旋流导风组件可以利用旋流叶轮323将冷风打散,因而也能够实现无风感效果。
其中,旋流导风组件包括旋流支架322、旋流叶轮323。旋流支架322是旋流叶轮323的安装载体。旋流叶轮323包括旋流叶片,用于通过旋流叶片将风打散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流支架322内可以设置安装腔,安装腔朝向机壳1内侧的一端可以敞开设置,安装腔朝向机壳1外侧的一端可以设置旋流出风孔,旋流叶轮323可以安装在安装腔内。这样,第二风道15吹出的风可以进入安装腔,经旋流叶轮323打散后,再经旋流出风孔进一步打散后吹出,实现较好的无风感效果,还可以避免用户接触到旋流叶片。
旋流叶轮3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旋流叶轮323沿第二出风口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旋流叶片可以与旋流支架322可转动连接,利用叶片转动将风打散;旋流叶片也可以与旋流支架322固定连接,利用旋流叶片本身对气流的切割将风打散。
旋流导风组件还可以包括旋流驱动装置,旋流支架322在旋流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改变位置,可以起到打开第二出风口12或关闭第二出风口12的作用。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旋流导风组件还包括:连杆325和驱动装置324,如图6所示。
其中,连杆325与支架活动连接,旋流叶轮323还与连杆325相连。驱动装置324(如电机)与连杆325相连,设置成驱动连杆325相对支架运动,以带动旋流叶轮323相对旋流支架322摆动。
这样,旋流叶轮323还可以起到类似百叶的作用,对第二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起到更好的调节作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4包括第一蜗壳。如图1所示,第一蜗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盖壳141和第一蜗舌142。第一盖壳141在垂直于第一贯流风轮21的旋转轴线的截面上的轨迹包括沿气流方向排布的第一段1411和第二段1412。
其中,第一段1411设置成以第一贯流风轮21的截面外轮廓为基圆的渐开线,第二段1412与第一段1411平滑相接。
第一盖壳141与第一贯流风轮21之间的最小间隙宽度L1在3mm至8mm的范围内,如3mm、4mm、5mm、6mm、7mm、8mm等。第一蜗舌142与第一贯流风轮21之间的最小间隙宽度L2在3mm至8mm的范围内,如3mm、4mm、5mm、6mm、7mm、8mm等。
第一盖壳141盖设于第一贯流风轮21。第一蜗舌142位置相对靠下,基本上位于第一贯流风轮21的下侧。并且,第一盖壳141的面积相对较大,第一蜗舌142的面积相对较小。由于第一贯流风轮21的旋转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因而第一盖壳141在垂直于第一贯流风轮21的旋转轴线的截面上的轨迹,即为第一盖壳141在竖直截面上的轨迹。
经试验验证,第一段1411和第二段1412设计成上述形状,第一盖壳141与第一贯流风轮21之间的最小间隙设置在上述范围内,第一蜗舌142与第一贯流风轮21之间的最小间隙设置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兼顾第二风道15的风量和噪音性能。
其中,第二段1412可以设置为直线或近似直线或圆弧线段或样条曲线等。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蜗舌152的下端延伸至机壳1的侧壁,如图1所示。这样第一风道14吹出的风不会打到机壳1的底壁上,有利于减少风量损失。
当然,第一盖壳141与第一贯流风轮21之间的最下间隙不限于上述范围,第一蜗舌142与第一贯流风轮21之间的最小间隙也不限于上述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风道15包括第二蜗壳。如图1所示,第二蜗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盖壳151和第二蜗舌152。第二盖壳151在垂直于第二贯流风轮22的旋转轴线的截面上的轨迹包括沿气流方向排布的第三段1511和第四段1512。
其中,第三段1511设置成以第二贯流风轮22的截面外轮廓为基圆的渐开线,第四段1512与第三段1511平滑相接。
第二盖壳151与第二贯流风轮22之间的最小间隙宽度L3在3mm至8mm的范围内,如3mm、4mm、5mm、6mm、7mm、8mm等,第二蜗舌152与第二贯流风轮22之间的最小间隙宽度L4在3mm至8mm的范围内,如3mm、4mm、5mm、6mm、7mm、8mm等。
第二盖壳151盖设于第二贯流风轮22。第二蜗舌152位置相对靠下,基本上位于第二贯流风轮22的下侧。并且,第二盖壳151的面积相对较大,第二蜗舌152的面积相对较小。由于第二贯流风轮22的旋转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因而第二盖壳151在垂直于第二贯流风轮22的旋转轴线的截面上的轨迹,即为第二盖壳151在竖直截面上的轨迹。
经试验验证,第三段1511和第四段1512设计成上述形状,第二盖壳151与第二贯流风轮22之间的最小间隙设置在上述范围内,第二蜗舌152与第二贯流风轮22之间的最小间隙设置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兼顾第二风道15的风量和噪音性能。
其中,第四段1512可以设置为直线或近似直线或圆弧或样条曲线等。
在一个示例中,第四段1512的下端延伸至机壳1的底壁,如图1所示。这样第二风道15吹出的风不会打到机壳1的侧壁上,有利于减少风量损失。
当然,第二盖壳151与第二贯流风轮22之间的最下间隙不限于上述范围,第二蜗舌152与第二贯流风轮22之间的最小间隙也不限于上述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盖壳141在垂直于第一贯流风轮21的旋转轴线的截面上的轨迹还包括与第二段1412相连的第五段1413,如图1所示。第五段1413沿着靠近第一出风口11的方向向上倾斜延伸,这样有利于增加第一出风口11的面积,进而提高第一出风口11的出风量。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回风口13设于机壳1的底壁,如图1所示,且回风口13位于第一出风口11与第二出风口12之间。回风口13与第一贯流风轮21的进风口之间设有第一换热器41,回风口13与第二贯流风轮22的进风口之间设有第二换热器42。
这样,气流可以经同一回风口13进入机壳1内,然后可以向两侧分别进入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5,也可以择一进入第一风道14或第二风道15,使得第一贯流风轮21和第二贯流风轮22可以一起运转,也可以择一运转。而第一换热器41和第二换热器42,可以保证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5吹出的风都是经换热处理后的风,以保证制冷效果或制热效果。
示例地,如图1所示,第一出风口11设在机壳1的前侧壁,回风口13设在机壳1底壁的中部,第二出风口12设在机壳1底壁靠近后侧壁的部位,即机壳1底壁的后部。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器41包括第一子换热器411和第二子换热器412,第一子换热器411位于第一贯流风轮21的下侧,第二子换热器412相对于第一子换热器411倾斜设置并与第一子换热器411之间形成第一转角A,第一转角A在90°至150°之间的范围内,如90°、100°、110°、120°、130°、140°、150°等。
如图1所示,第二换热器42包括第三子换热器421和第四子换热器422,第三子换热器421位于第二贯流风轮22的下侧,第四子换热器422相对于第三子换热器421倾斜设置并与第三子换热器421之间形成第二转角B,第二转角B在90°至150°之间的范围内,如90°、100°、110°、120°、130°、140°、150°等。
第一换热器41采用多段式结构,便于合理利用机壳1内的空间,增加空气与第一换热器41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换热效果。其中,第一子换热器411是第一换热器41最靠下的一段,下面通常设有接水盘。将第一子换热器411与第二子换热器412之间的夹角A限定在上述范围内,便于第二子换热器412上产生的冷凝水也能够流到第一子换热器411上进而滴落在接水盘中,而不会直接经回风口13滴落至室内。第一子换热器411可以水平设置。
同理,第二换热器42采用多段式结构,便于合理利用机壳1内的空间,增加空气与第二换热器42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换热效果。其中,第三子换热器421是第二换热器42最靠下的一段,下面通常设有接水盘。将第四子换热器422与第三子换热器421之间的夹角B限定在上述范围内,便于第四子换热器422上产生的冷凝水也能够流到第三子换热器421上进而滴落在接水盘中,而不会直接经回风口13滴落至室内。第三子换热器421可以水平设置。
当然,第一转角、第二转角的角度范围不限于上述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贯流风轮21与第二贯流风轮22并排设置。第一换热器41包括第五子换热器413,第二换热器42包括第六子换热器423。第五子换热器413与第六子换热器423位于第一贯流风轮21与第二贯流风轮22之间。第五子换热器413可以连接到第二子换热器412的末端,第五子换热器41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可以小于第二子换热器41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第六子换热器423可以连接到第四子换热器422的末端,第六子换热器42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可以小于第四子换热器42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如图1所示,沿着由机壳1的底壁指向顶壁的方向,第五子换热器413向靠近第二贯流风轮22的方向倾斜延伸,第六子换热器423向靠近第一贯流风轮21的方向倾斜延伸。第六子换热器423相对第五子换热器413的倾斜角度在15°至85°的范围内。
这样设置,既有利于增加气流与第一换热器41的接触面积,也有利于增加气流与第二换热器42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一换热器41和第二换热器42的换热效果。
将第六子换热器423相对于第五子换热器413的倾斜角度(即第六子换热器423与第五子换热器413之间的夹角C)限定在15°至85°的范围内,如15°、30°、45°、60°、75°、85°等,可以避免夹角过大导致第一贯流风轮21与第二贯流风轮22之间的间距过大而致使机壳1尺寸过大,因而有利于兼顾换热效果与机器的小型化。
当然,第六子换热器423相对于第五子换热器413的倾斜角度不限于上述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五子换热器413的顶端与第六子换热器423的顶端相接触。
这样有利于进一步缩小第一贯流风轮21与第二贯流风轮22之间的间距,有利于进一步减小机壳1的体积,还可以减少气流冲击到机壳1顶壁导致的气流损失。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贯流风轮21的直径在80mm至125mm的范围内,如80mm、90mm、100mm、110mm、120mm、125mm等。第二贯流风轮22的直径在80mm至125mm的范围内,如80mm、90mm、100mm、110mm、120mm、125mm等。
经验证,这样可以兼顾风管机的风量和噪音性能。
其中,第一贯流风轮21、第二贯流风轮22可以采用直齿或斜齿方式。第一贯流风轮21、第二贯流风轮22可以为吸风式贯流风轮或吹风式贯流风轮。
当然,第一贯流风轮21的直径、第二贯流风轮22的直径不限于上述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制冷及制热送风范围广,室内感受舒适性优良,可以解决制冷模式下近处冷风吹不到的问题以及制热模式下热风下不来的问题,且送风可以实现无风效果,避免冷风直吹。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设有回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机壳的侧壁,所述第二出风口设于所述机壳的底壁,且所述机壳内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回风口及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回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第一贯流风轮,设于所述第一风道,设置成形成由所述回风口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气流;
第二贯流风轮,设于所述第二风道,设置成形成由所述回风口流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气流;
第一导风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置成调节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和
第二导风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置成调节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设置为无风感导风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风感导风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机壳可转动连接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有碎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风感导风组件包括旋流导风组件,所述旋流导风组件包括:
旋流支架,与所述机壳相连;
旋流叶轮,安装于所述旋流支架,设置成打散流经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导风组件还包括:
连杆,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旋流叶轮还与所述连杆相连;
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杆相连,设置成驱动所述连杆相对所述支架运动,以带动所述旋流叶轮相对所述旋流支架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蜗壳,所述第一蜗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盖壳和第一蜗舌,所述第一盖壳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旋转轴线的截面上的轨迹包括沿气流方向排布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
所述第一段设置成以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截面外轮廓为基圆的渐开线,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平滑相接;和/或
所述第一盖壳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之间的最小间隙宽度在3mm至8mm的范围内,所述第一蜗舌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之间的最小间隙宽度在3mm至8mm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第二蜗壳,所述第二蜗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盖壳和第二蜗舌,所述第二盖壳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的旋转轴线的截面上的轨迹包括沿气流方向排布的第三段和第四段;其中,
所述第三段设置成以所述第二贯流风轮的截面外轮廓为基圆的渐开线,所述第四段与所述第三段平滑相接;和/或
所述第二盖壳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之间的最小间隙宽度在3mm至8mm的范围内,所述第二蜗舌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之间的最小间隙宽度在3mm至8mm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风口设于所述机壳的底壁,且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
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进风口之间设有第一换热器,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的进风口之间设有第二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子换热器和第二子换热器,所述第一子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下侧,所述第二子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一子换热器倾斜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子换热器之间形成第一转角,所述第一转角在90°至150°之间的范围内;和/或
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三子换热器和第四子换热器,所述第三子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的下侧,所述第四子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三子换热器倾斜设置并与所述第三子换热器之间形成第二转角,所述第二转角在90°至150°之间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五子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六子换热器,所述第五子换热器与所述第六子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之间;
沿着由所述机壳的底壁指向顶壁的方向,所述第五子换热器向靠近所述第二贯流风轮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六子换热器向靠近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六子换热器相对所述第五子换热器的倾斜角度在15°至85°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子换热器的顶端与所述第六子换热器的顶端相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直径在80mm至125mm的范围内;和/或
所述第二贯流风轮的直径在80mm至125mm的范围内。
CN202223154989.0U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风管机 Active CN218565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4989.0U CN218565572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风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4989.0U CN218565572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风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5572U true CN218565572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5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4989.0U Active CN218565572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风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5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4089B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JP5805305B2 (ja) 床置き型空気調和機
CN108180552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818055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218663A (zh) 一种空调室内柜机
CN108397820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9763295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114673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109099510B (zh) 空调器
CN108443982B (zh) 空调器
CN218565572U (zh) 一种风管机
CN208886921U (zh) 空调器
CN218495106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831760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166514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5143526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3747031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539466B (zh) 导风机构和空调室内机
CN210688677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天花机
CN21014162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9689044U (zh) 风道部件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CN108375108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6929874U (zh) 一种空调室内柜机
CN109099509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108413486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