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8561U - 散热结构及电池充电柜 - Google Patents

散热结构及电池充电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48561U
CN218548561U CN202222621219.6U CN202222621219U CN218548561U CN 218548561 U CN218548561 U CN 218548561U CN 202222621219 U CN202222621219 U CN 202222621219U CN 218548561 U CN218548561 U CN 218548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heat
rod
battery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12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焓
郝增辉
姜欣宏
董德鑫
张笃礼
徐清雪
马利成
续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12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48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48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48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电池充电柜,该散热结构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安装杆、至少一个弹性件、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件及第二散热件。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中至少一者沿安装杆的轴向可移动地安装在安装杆上;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杆上,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散热件或第二散热件,以提供使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相互靠近的弹力;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具有夹持位置,在夹持位置,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夹持在电池的壳体的相对两侧。本申请的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能够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相互靠近直至夹持在电池的壳体的相对两侧,从而实现对电池的电芯进行降温的效果。

Description

散热结构及电池充电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充电柜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电池充电柜。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执行飞行任务之后,需要对无人机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由于刚完成飞行任务过后的动力电池的温度一般较高,如果此时直接充电将因为电芯温度较高而严重影响电池的寿命。并且,由于动力电池为了适用于更复杂的环境,动力电池一般具有一定的防护等级,也就是会使得动力电池处于较为密封的状态,如此,动力电池自然冷却降温的过程将会持续较长时间。相关技术中一般是采用水冷对飞行过后的动力电池进行降温。但是,水冷的降温方案对动力电池的防护性能要求极高,并且一旦发生泄露将会带来极大的安全性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及电池充电柜,该散热结构能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安装杆、至少一个弹性件、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件及第二散热件;
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中至少一者沿所述安装杆的轴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杆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件或所述第二散热件,以提供使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相互靠近的弹力;
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具有夹持位置,在所述夹持位置,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夹持在所述电池的壳体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分别沿所述安装杆的轴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
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件中一者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杆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件,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一散热件朝向所述第二散热件移动的弹力;
两个所述弹性件中另一者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杆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散热件,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二散热件朝向所述第一散热件移动的弹力。
可选地,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或所述第二散热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可选地,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相互远离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和两个驱动块,所述驱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之间,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驱动块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连接杆抵接,
所述第二端形成有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周面抵接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的形状构造为在所述驱动杆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驱使所述第一散热件或第二散热件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且在所述驱动杆沿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散热结构能够回到所述夹持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且均垂直于所述安装杆的轴向。
可选地,所述接触面构造为斜面。
可选地,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滑环,所述滑环形成为环状结构且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滑环的外周面用于与所述接触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铰接,所述操作杆上形成有为长圆孔的第二通孔,所述操作杆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安装杆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或第二散热件为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包括相对设置的散热层和柔性导热层,所述柔性导热层用于与所述电池的壳体贴合。
可选地,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还包括多个散热筋,多个所述散热筋间隔设置在所述散热层远离所述柔性导热层的一侧。
可选地,多个所述散热筋沿所述散热层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散热筋沿所述散热层的高度方向延伸;
其中,每个散热筋在所述散热层的高度方向上连续,或,每个散热筋在所述散热层的高度方向上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延伸段。
可选地,多个所述散热筋在所述散热层上倾斜设置;或,
多个所述散热筋在所述散热层上以弧形向上发散的方式设置;或,
多个所述散热筋以所述散热层的底边中心为中心呈发散式分布。
可选地,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或第二散热件的相对位置;
和/或,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或第二散热件之间的压力,或者,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弹性件的压力。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柜,包括至少一个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散热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能够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相互靠近直至夹持在电池的壳体的相对两侧,通过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对电池的壳体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对电池的电芯进行降温的效果,有利于本公开提供的散热结构对电池进行快速且安全地降温。同时,由于采用的是夹持降温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散热结构不仅对电池的防护性能要求低,能够适用于大多数的电池。
此外,采用弹性件给电池提供夹持力,还有利于使散热结构适用于不同厚度尺寸的电池,因为此时通过将弹性件压缩不同的长度,可以在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之间预留出不同的宽度,以有利于适应不同厚度尺寸的电池。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两个散热结构;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散热结构的工作示意图,其中,还示出了电池;
图5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半导体制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至图10是本公开几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半导体制冷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在散热层上具有不同分布状态的散热筋;
图1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充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散热结构;200-电池充电柜;300-电池;1-安装杆;2-弹性件;3-第一散热件;4-第二散热件;5-连接杆;51-第一通孔;6-驱动机构;61-驱动杆;62-驱动块;621-第一端;622-第二端;6221-接触面;7-滑环;8-操作杆;81-第二通孔;9-半导体制冷器;91-散热层;911-散热筋;92-第一陶瓷片层;93-半导体层;94-中框;95-绝缘密封框;96-第二陶瓷片层;97-柔性导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第一方向”指的是在图1中,沿图面朝内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具体可以参阅图1所示。使用的方位词如“第二方向”指的是在图1中,沿图面朝外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具体可以参阅图1所示。使用的方位词如“高度方向”指的是在图6中,沿图面的上下方向为高度方向,具体可以参阅图6所示。使用的方位词如“宽度方向”指的是在图6中,沿图面的左右方向为宽度方向,具体可以参阅图6所示。此外,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和“第二”仅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外一个要素,并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上述使用的方位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如图1至图10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100,用于电池300的散热,包括安装杆1、至少一个弹性件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件3及第二散热件4。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中至少一者沿安装杆1的轴向可移动地安装在安装杆1上;弹性件2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杆1上,弹性件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散热件3或第二散热件4,以提供使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相互靠近的弹力;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具有夹持位置,在夹持位置,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在弹性件2的弹力作用下夹持在电池300的壳体的相对两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能够在弹性件2的弹力作用下相互靠近直至夹持在电池300的壳体的相对两侧,通过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对电池300的壳体进行接触导热而降温,从而实现对电池300的电芯进行降温的效果,有利于本公开提供的散热结构100对电池300进行快速且安全地降温。同时,由于采用的是夹持降温的技术方案,不用将电池放置在冷却液中,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电池放置在冷却液中的方案,本申请的散热结构100对电池300的防护性能要求相对较低(也就是对电池300的密封性能要求低),能够适用于大多数的电池300。
此外,采用弹性件2给电池提供夹持力,还有利于使散热结构适用于不同厚度尺寸的电池300,因为此时通过将弹性件2压缩不同的长度,可以在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之间预留出不同的宽度,以有利于适应不同厚度尺寸的电池300。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的弹性件2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弹性件2可以设置为弹簧、弹片、弹性环、弹性柱中的任一者均可,本公开对于弹性件2的具体结构不作具体限定。
本公开对弹性件2的数量不作限定,例如,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分别沿安装杆1的轴向可移动地安装在安装杆1上;弹性件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件2中一者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杆1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散热件3,用于提供使第一散热件3朝向第二散热件4移动的弹力;两个弹性件2中另一者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杆1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散热件4,用于提供使第二散热件4朝向第一散热件3移动的弹力。
如此,两个弹性件2分别与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相匹配,可以分别为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提供相互靠近的弹力,不仅有助于提升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相互靠近的速率,使得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能够更快地达到夹持位置,有助于提升整个散热结构100的工作效率;并且,还有助于提升整个散热结构100的可靠性,避免某一弹性件2无法工作而导致第一散热件3或第二散热件4无法达到夹持位置的问题。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弹性件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该弹性件2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杆1,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散热件3或第二散热件4,用于提供使得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移动的弹力。这样能够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基础之上,使得整个散热结构100的结构更加简单,并且,也有利于降低结构成本和维护难度。
本公开对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的安装具有实施方式不作限定。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的散热结构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5,连接杆5的一端与第一散热件3和/或第二散热件4连接,连接杆5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51,安装杆1穿设于第一通孔51。这样的安装方式不仅结构简单,能够在实现第一散热件3、第二散热件4的稳定安装的基础之上,能够有利于第一散热件3和/或第二散热件4能够更加顺畅的相互运动;而且,通过设置连接杆5并在连接杆5上开设第一通孔51的方式,不仅能够对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的移动方向起到导向的作用,还能够使得第一散热件3和/或第二散热件4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地移动。此外,第一散热件3和/或第二散热件4通过连接杆5与安装杆1形成了稳定的连接关系,还有利于提升整个散热结构100整体性和可靠性。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散热结构100还可以包括挂接环或挂接钩,挂接环或挂接钩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挂接段和连接段,连接段与第一散热件3和/或第二散热件4连接,挂接段用于挂接在安装杆1上。如此,也可以实现第一散热件3和/或第二散热件4在稳定安装的基础之上,还能够相互移动以达到夹持位置。
本公开的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之间的运动控制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的散热结构100还可以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相互远离的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包括驱动杆61和两个驱动块62,驱动杆61设置在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之间,驱动杆6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驱动块62的第一端621连接,驱动块62的第二端622用于与连接杆5抵接,第二端622形成有与连接杆5的外周面抵接的接触面6221,接触面6221的形状构造为在驱动杆61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驱使第一散热件3或第二散热件4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在驱动杆61沿第二方向移动时,散热结构100能够达到夹持位置;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且均垂直于安装杆1的轴向。
如此,通过驱动机构6可以控制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之间的间距,在驱动机构6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相互远离,以便于将电池300放入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之间,在驱动机构6沿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一散热件3和/或第二散热件4在弹性件2的弹力作用下相互靠近,直至回到夹持位置。
其中,本公开对驱动块62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本公开的驱动块62可以形成为三角柱状,且接触面6221构造为斜面。这样,在驱动杆61沿第一方向移动时,驱动杆61带动驱动块62沿第一方向移动,由于接触面6221构造为斜面,驱动块62会分别推动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的连接杆5沿安装杆1的轴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相互远离,以便于将电池300放入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之间。在驱动杆61沿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一散热件3和/或第二散热件4在弹性件2的弹力作用下相互靠近,直至回到夹持位置。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块62可以构造为五角柱状,且接触面6221构造为斜面,也能够实现通过驱动机构6控制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之间的间距。在本公开的再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块62可以构造为凸轮,接触面6221构造为斜面或弧形面,也能够实现通过驱动机构6控制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之间的间距。
其中,驱动杆61的运动可以具有多种控制方式,例如,可以采用手动控制的方式,即手动控制驱动杆61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还可以采用直线驱动装置(例如,液压缸、气压缸和直线电机等)来控制的方式,直线驱动装置的推进轴与驱动杆61连接,并用于控制驱动杆61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
在手动控制驱动杆61的方式中,为便于操作,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本公开的散热结构100还可以包括操作杆8,操作杆8的一端与驱动杆61铰接,操作杆8上形成有为长圆孔的第二通孔81,操作杆8通过第二通孔81可转动地套设在安装杆1上。如此,可以通过操纵杆的移动来控制驱动杆61的移动,进而控制驱动杆61的移动,具体地,通过控制操纵杆的转动方向来实现驱动杆61的移动方向,并且,长圆孔的第二通孔81可以供安装杆1在其内移动,
此外,本公开的操作杆8还可以形成为杠杆结构(将),更加省力,操作更加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运动控制方式。例如,手动控制,即手动控制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的位置,在需要对电池300进行降温时,手动将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之间的间距扩大,并将电池300放置在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之间,然后松开第一散热件3和/或第二散热件4,使得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处于夹持位置。或者是直线驱动装置(例如,液压缸、气压缸和直线电机等)控制,利用直线驱动装置控制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的位置,在需要对电池300进行降温时,利用直线驱动装置控制第一散热件3和/或第二散热件4相互远离,并将电池300放置在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之间,然后松开第一散热件3和/或第二散热件4,使得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处于夹持位置。
为减小驱动块62与连接杆5之间摩擦,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散热结构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滑环7,滑环7形成为环状结构且可转动地套设在连接杆5上,滑环7的外周面用于与接触面6221抵接。如此,驱动块62在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时,滑环7与驱动块62的接触面6221抵接,并且滑环7在沿安装杆1轴向移动的同时还会转动,能够有效地减小驱动块62与连接杆5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弱驱动块62和连接杆5的磨损,有利于提升驱动块62和连接杆5的使用寿命。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滑环7可以形成为轴承,轴承包括内圈、滚动体和外圈,内圈套设在连接杆5上,滚动体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外圈的外表面用于与接触面6221抵接。这样,也能够有效地减小驱动块62与连接杆5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弱驱动块62和连接杆5的磨损,有利于提升驱动块62和连接杆5的使用寿命。
在本公开中,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第一散热件3和/或第二散热件4可以为半导体制冷器9,半导体制冷器9包括相对设置的散热层91和柔性导热层97,柔性导热层97用于与电池300的壳体贴合。这样,柔性导热层97能够有效地贴合于电池300的表面,能够有效地将电池300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层91,使得散热层91能够有效地将电池300热量快速地散发到环境中,进而能够快递地降低电池300的温度,为电池300的充电提供良好的基础。
如图5所示,本公开的半导体制冷器9可以包括中框94,该中框94内部形成有贯通的容纳空间,在该容纳空间中设置有制冷器件,该制冷器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散热层91、第一陶瓷片层92、半导体层93、第二陶瓷片层96和柔性导热层97,制冷器件和中框94之间设置有绝缘密封框95,半导体制冷器9是利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帕尔贴效应或珀耳帖效应)的一种温控装置,当有电流通过不同的导体组成的回路时,除产生不可逆的焦耳热外,在不同导体的接头处随着电流方向的不同会分别出现吸热、放热现象。利用该原理的电子组件称为半导体制冷器9,也叫热电制冷器或温差制冷器。通过切换该半导体制冷器9的电流方向可以控制高响应速度的加热或制冷。半导体制冷器9具有无噪声、无振动、不需制冷剂、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且工作可靠,操作简便,易于进行冷量调节。其中,在电池300需要散热时,柔性导热层97是半导体制冷器9的冷端,用于吸收电池300的热量,并且,柔性导热层97可具有微小的变形,以贴合电池300的表面,使得半导体制冷器9与电池300的壳体具有更大的接触面6221积,进而就可以使得热传导效率更好,散热效率更高。
此外,散热层91(半导体制冷器9的热端)与第一陶瓷片层92之间还可以涂覆导热界面材料,使得第一陶瓷片层92与散热层91之间的热阻更小,进而使得半导体制冷器9的热量能够以更小热阻形式传导至外界环境中。同时,还可以在靠近散热结构100的散热层91处设置风流产生装置,以实现强制空气对流,进一步地提升散热结构100的散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的第一散热件3、第二散热件4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的制冷装置,例如,风冷制冷器、液冷制冷器、压缩机制冷器等等。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至图10所示,本公开的半导体制冷器9还可以包括多个散热筋911,多个散热筋911间隔设置在散热层91远离柔性导热层97的一侧。这样,散热筋911能够提高散热层91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从而也就能够进一步加强散热层91的散热效果,使得本公开的散热结构100能够更快速地散热,有利于提升本公开散热结构100的散热效率。
本公开的散热筋911具有多种排布方式,例如,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本公开的多个散热筋911可以沿散热层9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散热筋911沿散热层91的高度方向延伸;其中,每个散热筋911在散热层91的高度方向上连续。这样竖直排列的散热筋911之间会形成多个空气流道,更利于热空气向上运动,更快的热空气运动速度有利于提升散热层91的对流换热系数,进而就能够进一步地提升散热层91的散热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本公开的多个散热筋911可以沿散热层9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散热筋911沿散热层91的高度方向延伸;其中,每个散热筋911在散热层91的高度方向上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延伸段。也就是说,多个散热筋911之间不仅能够形成竖直方向延伸的空气流道,以有利于提升散热层91的对流换热系数,而且,还能够在多个竖直延伸的空气流道之间形成连通流道,使得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还会形成紊流效应,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进一步地提升散热层91的对流换热系数,进而就能够进一步地提升散热层91的散热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多个散热筋911在散热层91上倾斜设置。如此设置的散热筋911,不仅能够提供竖直方向的空气流道,有利于提升散热层91的对流换热系数,而且,还有利于热空气从散热层91的侧面排出,避免下方上升的热空气影响到上半部分的散热层91的散热效率,进而有利于保证整个散热的对流换热系数,也就能够提升整个散热层91的散热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多个散热筋911在散热层91上以弧形向上发散的方式设置。如此设置的散热筋911在能够提供竖直方向倾斜的空气流道的基础之上,还能够引导热空气更快地从散热层91的侧面排出,进而也就有利于提升整个散热层91的散热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多个散热筋911以散热层91的底边中心为中心呈发散式分布。如此设置的散热筋911在能够提供竖直方向倾斜的空气流道的基础之上,也能够引导热空气更快地从散热层91的侧面排出,进而也就有利于提升整个散热层91的散热效率。
为便于有效识别散热结构100所处状态,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散热结构100还可以包括位置传感器(未图示),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300与第一散热件3和/或第二散热件4的相对位置。这样,可以通过位置传感器识别到电池300与第一散热件3和/或第二散热件4的相对位置,判断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是否到达夹持位置,从而有利于控制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是否需要达到制冷状态,有利于节约能源。
具体地,可以通过位置传感器识别到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是否达到夹持位置,如果达到夹持位置,则可以开启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的制冷功能,使两者达到制冷状态,对电池300进行散热使其降温。如果脱离夹持位置,则可以关闭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的制冷功能,使两者关闭制冷功能,以节约能源。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的位置传感器具有多种设置位置和设置形式,例如,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位置传感器可以选择为两个接触式传感器,并分别设置在第一散热件3、第二散热件4与电池300接触的一面,这样,位置传感器就可以识别到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是否达到或脱离夹持位置,从而就可以对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的制冷功能进行控制。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位置传感器可以设置为两个接近式传感器,两个接近式传感器分别对应安装在第一散热件3、第二散热件4与电池300接触的一面的附近,以识别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是否达到或脱离夹持位置,从而就可以对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的制冷功能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散热结构100还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池300与第一散热件3和/或第二散热件4之间的压力,以识别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是否达到或脱离夹持位置,从而有利于控制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是否需要达到制冷状态,有利于节约能源。
具体地,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通过识别电池300与第一散热件3、第二散热件4之间的压力值,来判断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是否达到夹持位置,如果达到夹持位置,则可以开启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的制冷功能,使两者达到制冷状态,对电池300进行散热使其降温。如果脱离夹持位置,则可以关闭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的制冷功能,使两者关闭制冷功能,以节约能源。
其中,本公开的压力传感器还用于测量弹性件2的压力。这样,由于在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处于夹持状态时,弹性件2的压力为某一数值,在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脱离夹持状态时,弹性件2的压力为另一数值,也就是说,能够通过测量弹性件2的压力来判断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是否处于夹持状态,从而有利于控制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是否需要达到制冷状态,有利于节约能源。
此外,本公开的散热结构100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散热件3或第二散热件4与电池300接触的侧面上,用于实时检测电池300壳体的温度,当电池300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可以调节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的散热(或制冷)功率,对电池300的温度进行伺服控制。例如,当电池300的温度低于某一数值时,可以调小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的散热(或制冷)功率,在实现散热的基础之上,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当电池300的温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可以增大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的散热(或制冷)功率,以提升散热效率,保证散热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如图11所示,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柜200,包括至少一个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散热结构100。如此,本公开的电池充电柜200就可以通过第一散热件3和第二散热件4对电池300的壳体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对电池300的电芯进行降温的效果,有利于本公开提供的电池充电柜200对电池300进行快速且安全地降温。同时,本申请的电池充电柜200不仅对电池300的防护性能要求低,能够适用于大多数的电池300;并且,整个散热结构100的相关设备的体积、重量、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都较低,几乎没有工作噪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图11中示出的电池充电柜200隐藏了与散热结构100不相关的设备及结构(如电源、电控结构、灭火设备等等)。本公开的电池充电柜200可以对多个电池300进行存放、散热、放电及充电。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3)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安装杆、至少一个弹性件、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件及第二散热件;
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中至少一者沿所述安装杆的轴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杆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件或所述第二散热件,以提供使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相互靠近的弹力;
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具有夹持位置,在所述夹持位置,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夹持在所述电池的壳体的相对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分别沿所述安装杆的轴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
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件中一者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杆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件,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一散热件朝向所述第二散热件移动的弹力;
两个所述弹性件中另一者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杆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散热件,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二散热件朝向所述第一散热件移动的弹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或所述第二散热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相互远离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和两个驱动块,所述驱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之间,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驱动块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连接杆抵接,
所述第二端形成有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周面抵接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的形状构造为在所述驱动杆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驱使所述第一散热件或第二散热件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且在所述驱动杆沿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散热结构能够回到所述夹持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且均垂直于所述安装杆的轴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构造为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滑环,所述滑环形成为环状结构且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滑环的外周面用于与所述接触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铰接,所述操作杆上形成有为长圆孔的第二通孔,所述操作杆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安装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或第二散热件为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包括相对设置的散热层和柔性导热层,所述柔性导热层用于与所述电池的壳体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还包括多个散热筋,多个所述散热筋间隔设置在所述散热层远离所述柔性导热层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筋沿所述散热层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散热筋沿所述散热层的高度方向延伸;
其中,每个散热筋在所述散热层的高度方向上连续,或,每个散热筋在所述散热层的高度方向上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延伸段。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筋在所述散热层上倾斜设置;或,
多个所述散热筋在所述散热层上以弧形向上发散的方式设置;或,
多个所述散热筋以所述散热层的底边中心为中心呈发散式分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或第二散热件的相对位置;
和/或,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或第二散热件之间的压力,或者,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弹性件的压力。
13.一种电池充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
CN202222621219.6U 2022-09-29 2022-09-29 散热结构及电池充电柜 Active CN218548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1219.6U CN218548561U (zh) 2022-09-29 2022-09-29 散热结构及电池充电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1219.6U CN218548561U (zh) 2022-09-29 2022-09-29 散热结构及电池充电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48561U true CN218548561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77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1219.6U Active CN218548561U (zh) 2022-09-29 2022-09-29 散热结构及电池充电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48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6736B2 (en) Battery cooling system for energy vehicle
CN102510990B (zh) 热管以及热电冷却装置
CN106374162B (zh) 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电池模组热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32359A (zh) 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
CN110558647A (zh) 可穿戴空调
CN107959090A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
CN207217714U (zh) 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
CN204966547U (zh) 电池及其壳体结构、可移动平台及其套件
US6351952B1 (en) Interruptible thermal bridge system
WO2003038365A1 (en) Interruptible thermal bridge system
CN218548561U (zh) 散热结构及电池充电柜
CN207602734U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
CN10615937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控制***
KR101138526B1 (ko) 폐열을 이용하는 열전발전시스템을 구비한 자동차
CN210672163U (zh) 可穿戴空调
CN111554851B (zh) 电池包及其散热方法
KR200389678Y1 (ko) 프레온 가스를 사용하지 않는 직접냉온장치
CN116744546B (zh) 超导散热电池保护板
CN116053644B (zh) 一种集成相变及热电制冷的电池热管理***
KR100614254B1 (ko) 프레온 가스를 사용하지 않는 직접냉온장치
CN218544881U (zh) 半导体制冷装置、设备及降温服
CN220235252U (zh) 一种用于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加工的散热装置
CN219960737U (zh) 一种摄像机
CN111615299B (zh) 无线充电座
KR20170125524A (ko) 열전소자가 구비된 스티어링 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