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05632U - 背门内板、背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背门内板、背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05632U
CN218505632U CN202222297436.4U CN202222297436U CN218505632U CN 218505632 U CN218505632 U CN 218505632U CN 202222297436 U CN202222297436 U CN 202222297436U CN 218505632 U CN218505632 U CN 218505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panel
longitudinal
back door
inner plate
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9743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贝
唐俊杰
葛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9743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05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05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05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背门内板,包括内板本体和纵向加强筋,通过在沿内板本体的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纵向加强筋,且至少部分的纵向加强筋用于对应尾灯盒的位置设置,用于在尾灯盒背面形成支撑,能够提升背门内板的刚度,进而提升背门总成的性能以满足设计要求。纵向加强筋与内板本体一体成型,与相关技术中在背门内板上焊接固定背门内板加强板相比,可以省去焊接工艺,从而提高背门的生产效率。由于该背门内板具有提升总成的性能,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因此该背门和车辆在相应方面也具有较好的质量品质。

Description

背门内板、背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门内板、背门及车辆。
背景技术
背门贯穿式尾灯已逐渐成为新的造型语言和潮流,但是由于尾灯的X向深度较深,尤其是采用厚壁灯,X向纵深约100mm,从而减小了背门内板与尾灯盒之间的腔体,破坏了背门总成的连贯性,导致背门总成的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和模态性能大幅降低。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贯穿式尾灯对背门总成刚度及模态的负面影响,通常是增加背门内板加强板一个或两个,背门内板加强板与背门内板及尾灯盒焊接在一起,这种结构可以提升背门总成的性能以满足设计要求,但是需要增加焊接工艺实现背门内板加强板与背门内板的连接,影响背门总成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背门内板、背门及车辆。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背门内板,包括:
内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上设有尾灯安装部;
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与所述内板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纵向加强筋沿纵向延伸,至少部分所述纵向加强筋用于对应尾灯盒的位置设置。
可选地,沿纵向依次设置有窗框、第一横向加强筋和第二横向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纵向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之间。
可选地,所述纵向加强筋的数量为两条,且两条所述纵向加强筋沿横向对称布置。
可选地,所述尾灯安装部包括设在两条所述纵向加强筋之间的第一尾灯连接部。
可选地,两条所述纵向加强筋相互背离的两侧均设置有相对于所述纵向加强筋呈设定角度倾斜的斜向加强筋,,所述斜向加强筋与所述内板本体一体成型,所述斜向加强筋相对所述纵向加强筋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尾灯安装部还包括设在所述斜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之间的第二尾灯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纵向加强筋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用于向背向所述尾灯盒的一侧拱起。
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的一种背门,包括上述的背门内板。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背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通过在沿内板本体的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纵向加强筋,且至少部分的纵向加强筋用于对应尾灯盒的位置设置,用于在尾灯盒背面形成支撑,能够提升背门内板的刚度,进而提升背门总成的性能以满足设计要求。纵向加强筋与内板本体一体成型,与相关技术中在背门内板上焊接固定背门内板加强板相比,可以省去焊接工艺,从而提高背门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背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背门沿A-A截面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背门内板的局部B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背门内板的局部C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传力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内板本体;2、纵向加强筋;31、第一横向加强筋;32、第二横向加强筋;4、斜向加强筋;51、螺接点;52、焊接点;6、背门外板;7、尾灯盒;8、传力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门内板,包括:内板本体1,内板本体1上设有尾灯安装部;纵向加强筋2与内板本体1一体成型,纵向加强筋2沿纵向延伸设置,至少部分纵向加强筋2用于对应尾灯盒7的位置设置。
在该背门内板上,通过在沿内板本体1的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纵向加强筋2,且至少部分的纵向加强筋2用于对应尾灯盒7的位置设置,用于在尾灯盒背面形成支撑,能够提升背门内板的刚度,形成连续的传力通道;通过在内板本体1上设置尾灯安装部,用于为尾灯的安装提供空间,通过纵向加强筋2能够提升尾灯安装部的刚度,进而提升背门总成的性能以满足设计要求。纵向加强筋与内板本体一体成型,与相关技术中在背门内板上焊接固定背门内板加强板相比,可以省去焊接工艺,从而提高背门的生产效率。
通过采用该背门内板能够优化传力路径,在不增加重量和工艺难度,保证生产节拍的前提下,与其他汽车北门部件适配,大大提高了背门的整体刚度、模态的性能。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纵向加强筋2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多条,上述的每个纵向加强筋2均有部分与尾灯盒7的位置对应,以在内板本体1的纵向上形成支撑,能够避免与尾灯盒7位置对应的内板本体1上形成空间过大的镂空结构,提升背门内板的刚度。纵向加强筋2与内板本体1之间可通过冲压、模锻、压力铸造等工艺,进行一体成型加工,在提升背门内板的刚度的同时,还能够调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纵向依次设置有窗框、第一横向加强筋31和第二横向加强筋32。具体地,沿内板本体1的纵向,上述的窗框、第一横向加强筋31和第二横向加强筋32沿内板本体1的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设置;内板本体1的第一端用于与车身铰接,内板本体1的第二端用于与车身可分离连接;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板本体1的侧边用于与车身铰接,即背门的铰接端与第一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加强筋2设置在第一横向加强筋31和第二横向加强筋32之间。具体地,一个或多个纵向加强筋2设置在第一横向加强筋31和第二横向加强筋32之间,能够在第一横向加强筋31和第二横向加强筋32之间形成连续的支撑结构,从而提升内板本体1的刚度,优化背门内板的传力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加强筋2的数量为两条,且两条纵向加强筋2沿横向对称布置。具体地,两条纵向加强筋2能够分散支撑力,使传力路径更加合理,提升汽车的背门内板以及整个背门的抗弯曲性能。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尾灯安装部包括设在两条纵向加强筋2之间的第一尾灯连接部。具体地,上述的第一尾灯连接部设置在两条纵向加强筋2之间,能够有效分散第一尾灯连接部上安装点的应力。优选地,上述的第一尾灯连接部包括多个螺接点51,通过在第一尾灯连接部与尾灯盒7之间设置螺纹连接,一方面能够与尾灯安装螺栓共用,减少等效焊点数量,提升生产节拍;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避免尾灯在急速加速、减速造成的振动对连接点的应力冲击,从而导致焊点开裂的品质问题。更详细地,上述螺接点5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螺接点51关于内板本体1的中轴线对称。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两条纵向加强筋2相互背离的两侧均设置有相对于纵向加强筋2呈设定角度倾斜的斜向加强筋4,所述斜向加强筋4与所述内板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斜向加强筋4相对所述纵向加强筋2倾斜设置。具体地,上述的斜向加强筋4与两条纵向加强筋2,以及第一横向加强筋31和第二横向加强筋32共同在内板本体1上组成了“亚”字形的传力结构8,使背门内板各个位置的受力更加均匀合理;纵向加强筋2、斜向加强筋4、第一横向加强筋31、第二横向加强筋32与内板本体1之间均可通过冲压、模锻、压力铸造等工艺进行一体成型加工,用于生产一体式的背门内板。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尾灯安装部还包括设在斜向加强筋4与第一横向加强筋31之间的第二尾灯连接部。具体地,第二尾灯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尾灯连接部关于内板本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具体地,第二尾灯连接部上设置有焊接点52,用于与尾灯盒7焊接,由于第二尾灯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相应地,焊接点52的数量也为两个。更详细地,将焊接点52设置在斜向加强筋4与第一横向加强筋31所形成的传力通道之间,能够有效的分解和传递安装点的应力,避免应力集中造成圆角开裂等品质问题。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背门的具体设计,第二尾灯连接部也可以设置在斜向加强筋4与第二横向加强筋32之间。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两个螺接点51与两个焊接点52共同形成了背门内板与尾灯盒7的四个连接点,其中位于第一尾灯连接部的两个螺接点51用于与尾灯盒7的中部连接,位于第二尾灯连接部的两个焊接点52用于与尾灯盒7的两侧连接。更详细地,通过设置上述的四个连接点,能够使得尾灯盒7更加稳固,既能够减小尾灯重量在急速加速、减速情况下造车的尾灯盒7变形,继而降低尾灯盒7与背门内板干涉异响风险;又能够保证尾灯安装面的稳定,尾灯装配会不会造成因为尾灯安装点局部刚度不足导致的尾灯下垂,继而导致尾灯与尾门的分缝上大下小现象,提升整车品质;同时,还能够提升窗框局部模态,避免背门总成与整车激励重叠,消除背门抖动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加强筋2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用于向背向尾灯盒7的一侧拱起。具体地,纵向加强筋2上的弧形结构能够增大背门内板与尾灯盒7的距离,一方面能够消除干涉异响风险;另一方面能够增加局部截面力,提升了背门总成的抗弯曲能力。
本公开实施例另外提供一种背门,包括上述的背门内板。更详细地,上述的背门还包括背门外板6和尾灯盒7,背门内板设置在背门朝向车辆内室的一侧,背门外板6设置在背门背向车辆内室的一侧,尾灯盒7的敞口端设置在背门外板6上,尾灯盒7的封闭端与背门内板连接,尾灯盒7内用于安装尾灯。
通过采用上述的背门内板,能够最大程度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零部件连接、成型的复杂性,从而减少背门的总成重量,提升材料利用率。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背门。
于该背门具有优化了传力路径,提升整体结构强度,提高模态的性能的优点,因此该背门和车辆在相应方面也具有较好的质量品质和用户感受。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高度”、“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公开通过对中间轴的外花键靠近待装配位的一侧上设置具有倾斜导向面的锥度台,从而使得中间轴组件内、外花键压装更容易对准及导向,从而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上设有尾灯安装部;
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与所述内板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纵向加强筋沿纵向延伸,至少部分所述纵向加强筋用于对应尾灯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沿纵向依次设置有窗框、第一横向加强筋和第二横向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强筋的数量为两条,且两条所述纵向加强筋沿横向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灯安装部包括设在两条所述纵向加强筋之间的第一尾灯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纵向加强筋相互背离的两侧均设置有斜向加强筋,所述斜向加强筋与所述内板本体一体成型,所述斜向加强筋相对所述纵向加强筋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灯安装部还包括设在所述斜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之间的第二尾灯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背门内板,所述纵向加强筋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用于向背向所述尾灯盒的一侧拱起。
9.一种背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背门内板。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门。
CN202222297436.4U 2022-08-30 2022-08-30 背门内板、背门及车辆 Active CN218505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7436.4U CN218505632U (zh) 2022-08-30 2022-08-30 背门内板、背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7436.4U CN218505632U (zh) 2022-08-30 2022-08-30 背门内板、背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05632U true CN218505632U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11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97436.4U Active CN218505632U (zh) 2022-08-30 2022-08-30 背门内板、背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056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2588B2 (en)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electric vehicle
US11192586B2 (en)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217074518U (zh) 一种兼顾phev及ev车型用铝合金前副车架
CN209870061U (zh) 一种汽车后背门结构
CN218505632U (zh) 背门内板、背门及车辆
CN112441134B (zh) 一种车辆门槛的安装方法及车辆门槛结构
CN208873803U (zh) 一种电池箱体及动力电池
CN215436633U (zh) 一种车辆的前舱横梁结构及车辆
CN214875127U (zh) 一种副车架
CN113928354A (zh) 高速磁浮列车及其车体结构
CN211918840U (zh) 汽车门槛总成
CN218536901U (zh) 后地板骨架、后地板总成及车辆
JP4193373B2 (ja) 中空構造体
CN216734482U (zh) 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18258377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CN218806124U (zh) 汽车门槛总成
CN211001553U (zh) 一种改进的汽车后梁
CN215475379U (zh) 一种汽车顶盖前横梁总成
KR101619877B1 (ko) 엠보싱 보강패널이 적용된 이종소재 서브프레임
CN216401565U (zh) 一种车辆后地板前横梁结构、车辆地板结构以及车辆
CN218536865U (zh) 顶盖后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18662041U (zh) 汽车后副车架及汽车
CN218112866U (zh) 电动三轮车结构梁
CN218505997U (zh) 车身后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9406114U (zh) 汽车后背门骨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