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8822U - 按摩头组件和颈部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按摩头组件和颈部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8822U
CN218338822U CN202120076176.0U CN202120076176U CN218338822U CN 218338822 U CN218338822 U CN 218338822U CN 202120076176 U CN202120076176 U CN 202120076176U CN 218338822 U CN218338822 U CN 218338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head
massage
neck
facing
hea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761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陈�峰
张雨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761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8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8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8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摩头组件和颈部按摩仪,按摩头组件安装于颈部按摩仪的机身,按摩头组件包括:按摩头,按摩头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置有按摩面,按摩头朝向机身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万向配合部;连接座,连接座包括:第二万向配合部和座体,第二万向配合部设置于座体朝向按摩头的一侧,第二万向配合部与第一万向配合部万向配合;弹性罩体,弹性罩体罩设于第一万向配合部和第二万向配合部,弹性罩体用于为按摩提供摆动后的复位驱动力,以使按摩头恢复到正中位置。该按摩头组件通过将按摩头和连接座万向配合,能够实现360度摆动,有利于按摩头与皮肤的良好贴合,而且还能够保证按摩头的连接强度,使其连接关系不易损坏。

Description

按摩头组件和颈部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按摩头组件和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由于工作、学习等引起的颈椎病司空见惯,为了缓解颈椎病带来的不适,颈部按摩仪应运而生,颈部按摩仪可以对人体颈部进行按摩,从而来缓解颈部不适。
相关技术中,颈部按摩仪的按摩头一般采用薄壁硅胶套或弹簧连接在按摩仪的机身上,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弹性,佩戴时可以让按摩头与皮肤贴合,但是这种结构无法做到全方位的贴合,而且强度较差,用户日常使用中难免会有拉扯到按摩头的时候,而薄壁硅胶套或弹簧就很容易被扯变形甚至破损,产生永久性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按摩头组件,该按摩头组件能够实现按摩头与皮肤的良好贴合,而且还能够保证按摩头的连接强度,连接关系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头组件,所述按摩头组件安装于颈部按摩仪的机身上,所述按摩头组件包括:按摩头,所述按摩头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置有按摩面,所述按摩面用于输出电刺激,所述按摩头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万向配合部;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二万向配合部和座体,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设置于所述座体朝向所述按摩头的一侧,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与所述第一万向配合部万向配合,以使所述按摩头相对所述连接座可万向转动,所述座体安装于所述机身;弹性罩体,所述弹性罩体罩设于所述第一万向配合部和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所述弹性罩体用于为所述按摩提供摆动后的复位驱动力。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头组件,其通过设置的第一万向配合部与第二万向配合部万向配合,能够使得按摩头与人体颈部皮肤良好地贴合,还能够使得按摩头的连接强度得到有效的保证,不易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万向配合部和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中的一个为球头且另一个为球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万向配合部为所述球座,所述按摩头包括按摩片和底座,所述按摩片设置于所述底座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且设置有所述按摩面,所述球座设置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球座包括多个在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弹性卡头,多个所述弹性卡头限定出容纳至少一部分所述球头的容纳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卡头的端部在靠近所述机身的方向上彼此靠近,且多个所述弹性卡头围绕出与所述球头相适应的球形容纳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为所述球头,所述座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机身内且所述球头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伸出所述机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罩体与所述按摩头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卡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头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弹性罩体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按摩头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头,所述弹性罩体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卡接头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后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件构造为环形,所述固定件的内周形成有避让所述卡接头的第一避让孔且在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卡接头的端部卡接在所述台阶部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件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弹性罩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个为凹槽且另一个为凸起,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相配合,以周向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罩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于所述按摩头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第二端设置于所述机身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所述弹性罩体的横截面积在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延伸的方向上递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罩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于所述按摩头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第二端设置于所述机身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所述弹性罩体的第一端构造有抵接面,所述按摩头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抵接面伸入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的底部抵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抵接面设置有第三限位部,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中的一个为环形凸起且另一个为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和所述环形凹槽相配合,以径向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头组件还包括:罩体支架,所述罩体支架设置于所述弹性罩体的第二端,以支撑所述第二端的外周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罩体支架设置有第五限位部,所述弹性罩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六限位部,所述第五限位部和所述第六限位部中的一个为凸起且另一个为凹槽,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相配合,以周向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六限位部为所述凸起,所述凸起在所述弹性罩体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中心凸出,所述罩体支架伸入所述弹性罩体内且通过所述第五限位部和所述第六限位部的配合卡设在所述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罩体支架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座体设置有第七限位部,所述第七限位部连接在所述座体和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之间,所述第七限位部穿设过所述第二通孔,以周向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七限位部构造为柱状且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罩体为硅胶罩体,所述罩体支架为硬胶支架或塑料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板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且安装在所述机身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板体的数目为2,所述第二板体在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板体设置有与所述机身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为滑轨、滑槽、滑块和滑轮中的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体还包括: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支撑条位于所述机身内且所述支撑条支撑所述机身朝向人体颈部的内壳。
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按摩仪,包括:机身和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按摩头组件,所述按摩头组件设置于所述机身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机身,所述机身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凸出于所述导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身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部,所述座体上的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配合,所述内壳上设置有所述导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滑动部为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整机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头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头组件的一个***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头和连接座安装在机身上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头组件的另一个***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头组件局部结构的一个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图,且罩体支架和剖视状态的弹性罩体安装在机身上;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罩体支架与连接座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颈部按摩仪100;
按摩头组件S1;
按摩头10;按摩片11;按摩面111;第一万向配合部12;弹性卡头121;
底座13;卡接头131;凹槽132;第四限位部1321;
连接座20;第二万向配合部21;座体22;第七限位部221;第一板体222;
支撑条2221;第二板体223;第一滑动部2231;
弹性罩体30;第一端31;第一通孔311;第二限位部312;抵接面313;
第三限位部3131;第三通孔315;限位环316;第二端32;第六限位部321;
固定件40;第一避让孔41;台阶部42;第一限位部43;
罩体支架50;第五限位部51;第二通孔52;
机身S2;导向槽S21;外壳S22;内壳S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按摩头组件S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头组件S1安装于颈部按摩仪100的机身S2上,从而能够实现对人体颈部区域的按摩。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头组件S1的结构。
如图2和图4所示,按摩头组件S1包括:按摩头10、连接座20和弹性罩体30。按摩头10安装在连接座20上,按摩头10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置有按摩面111,按摩面111用于输出电刺激,电刺激可为脉冲电流,而且按摩面111与人体颈部皮肤接触,这样通过按摩面111输出的脉冲电流对人体颈部皮肤进行电流刺激,使得人体颈部肌肉进行收缩活动,进而能够使得因疲惫或受伤而引起酸痛的肌肉、神经放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进而达到减轻或舒缓疼痛的效果。
另外,按摩面111能够设计成弧形,这样能够有效贴合人体颈部皮肤。在按摩头10朝向机身S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万向配合部12,按摩头10通过第一万向配合部12与连接座20连接,这样就使得按摩头10一端固定安装于连接座20上,从而使得按摩头10的另一端能够进行转动。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座20包括:第二万向配合部21和座体22,第二万向配合部21设置于座体22朝向按摩头10的一侧,而且第二万向配合部21与第一万向配合部12万向配合,以使按摩头10相对连接座20可万向转动,即能够实现按摩头10的360°转动,从而能够使得按摩头10随人体颈部同步转动,能够保证其与皮肤的良好贴合。
另外,座体22安装于机身S2,这样就能够使得按摩头组件S1与机身S2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按摩头10在工作时能够相对机身S2进行360°转动,这样能够使得机身S2保持相对人体颈部静止,而按摩头10能够随着人体颈部转动,进而能够保证按摩头10的按摩效果。
以及,通过第一万向配合部12与第二万向配合部21的万向配合,能够使其连接方式为刚性连接,从而区别于传统的通过弹性结构连接的柔性连接方式,这样能够使得两者连接可靠,从而保证按摩头10与机身S2的连接强度,不易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按摩头组件S1还包括:弹性罩体30,弹性罩体30罩设在第一万向配合部12和第二万向配合部21上。
也就是说,弹性罩体30位于按摩头10和机身S2之间,如此,在使用按摩头10时,不管如何掰动按摩头10,松开按摩头10后,由于弹性罩体30能够为按摩头10的摆动提供复位驱动力,故按摩头10始终能够恢复到正中位置,因此,弹性罩体30能够对按摩头10起到支撑正位的作用。此外,将弹性罩体30罩设在第一万向配合部12和第二万向配合部21上,能够对其配合关系进行保护,能够避免对其造成损坏,而且能够避免外界灰尘进入弹性罩体30,对第一万向配合部12和第二万向配合部21的配合关系造成影响,能够更好地保证按摩头组件S1的结构可靠性。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头组件S1,通过第一万向配合部12与第二万向配合部21的万向配合,能够使得按摩头10与人体颈部皮肤良好地贴合,还能够使得按摩头10与机身S2连接可靠,不易损坏。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万向配合部12和第二万向配合部21中的一个为球头,而且另一个为球座。如此,通过球头与球座的配合,将球头或球座中的一个进行固定,就能够实现另一个360°的转动,即实现按摩头10相对连接座20的360°转动。另外,由于球头和球座的连接形式为刚性连接,故保证了按摩头10的连接强度可靠。
更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按摩头10包括按摩片11和底座13,按摩片11设置于底座13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而且按摩片11设置有按摩面111,以使得按摩面111能与人体颈部皮肤进行接触按摩。第一万向配合部12为球座,球座设置于底座13朝向机身S2的一侧,这样通过第一万向配合部12与第二万向配合部21的万向配合,就能够实现按摩头10与连接座20的万向配合,而且还能够使得按摩头10能够进行360°转动,从而使得位于按摩片11上的按摩面111能与用户颈部皮肤良好地贴合。通过将球座设置在底座13上,能够方便底座13和连接座20的固定连接,按摩片11的种类为金属电极片、导电硅胶电极片和导电凝胶片中的一种。
如图4所示,球座包括多个在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弹性卡头121,多个弹性卡头121限定出容纳至少一部分球头的容纳空间。例如,弹性卡头121为四个,四个弹性卡头121能够在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四个弹性卡头121的自由端向圆周的圆心处倾斜设置,此外,四个弹性卡头121形成的内圆周的半径需小于球头的球半径,四个弹性卡头121形成的外圆周的半径需大于球头的球半径。
结合图1所示,弹性卡头121的端部在靠近机身S2的方向上彼此靠近,并且多个弹性卡头121围绕出与球头相适应的球形容纳空间。具体地,弹性卡头121的端部在靠近机身S2的方向上彼此靠近,这样可以使多个弹性卡头121的端部彼此靠近形成的球形容纳空间的半径较小,当球头受到轴向方向的力时,可以使球形容纳空间可以对球头形成较好的包裹,弹性卡头121的端部可以对球头起到抵接限位的作用,从而可以防止球头被从容纳空间中扯出,可以提升球头在球形容纳空间中安装设置的可靠性。
当球头与球座进行配合时,由于四个弹性卡头121间隔设置,而且其自由端向圆心处倾斜设置,倾斜设置具有导向作用,故只需对球头施加较小的力,四个弹性卡头121就会在球头的作用力下沿径向向外侧移动,于是就能够很方便地将球头安装于球座内部,又因球头的球半径大于四个弹性卡头121形成的内圆周的半径,且小于四个弹性卡头121形成的外圆周的半径。当球头位于四个弹性卡头121形成的容纳空间后,四个弹性卡头121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四个弹性卡头121对球头的运动进行限定,使得球座和球头的相对运动限制在转动,从而当将球头进行限位,球座就能够实现360°转动,又由于球座设置在按摩头10的底座13上,故能够实现按摩头10的360°转动。此外,通过弹性卡头121连接,能够保证按摩头10连接可靠,而且通过弹性卡头121卡接,结构可靠,不易松脱。其中,弹性卡头121和底座13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省去弹性卡头121的装配过程,而且能够保证多个弹性卡头121的结构可靠性。
如图4所示,当第一万向配合部12为球座时,则第二万向配合部21为球头,座体2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机身S2内,而且球头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伸出机身S2。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机身S2内部空间,使得颈部按摩仪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球头伸出机身S2,能够方便将球座与球头进行安装,能够避免影响按摩头10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按摩头组件S1还包括固定件40,固定件40设置于弹性罩体30朝向机身S2的一侧,按摩头10朝向机身S2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头131,弹性罩体30设置有第一通孔311,卡接头131穿设第一通孔311后与固定件40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弹性罩体30为弹性材料制成,这样弹性罩体30与按摩头10直接固定的难度较大,通过设置固定件40,能够对按摩头10与弹性罩体30的连接关系起到加强的作用,能够使得使固定件40能压紧弹性罩体30,以使得弹性罩体30不会从按摩头10的底座13上脱落下来。需要说明的是,卡接头131设置在按摩头10的底座13上,而且至少设置为两个,多个卡接头131在同一圆周上均匀间隔设置,能够保证卡接的稳定性,相应的,第一通孔311的数量需随卡接头131的数量进行设置。
详细地,如图6和图7所示,固定件40构造为环形,固定件40的内周形成有避让卡接头131的第一避让孔41,第一避让孔41的数量与卡接头131的数量对应,以使得卡接头131能够从第一避让孔41穿出与固定件40进行卡接。
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两个间隔设置的卡接头131的端部向其形成的圆周外侧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端部具有导向作用,固定件40在朝向机身S2的一侧设置有台阶部42,这样当固定件40与卡接头131进行卡接时,卡接头131受到外力作用,向圆周内侧移动,这样便于固定件40套设在卡接头131形成的圆周上,当卡接头131从第一避让孔41穿出后,固定件40的台阶部42位于卡接头131端部的下方时,通过旋转按摩头10,使得卡接头131与第一避让孔41错开,这样卡接头131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原始位置,此时卡接头131的端部卡接在台阶部42处,由此实现固定件40与卡接头131的卡接配合,从而使得弹性罩体30与按摩头10的底座13连接更加可靠。
此外,如图6所示,固定件40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43,弹性罩体30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12,第一限位部43和第二限位部312中的一个为凹槽且另一个为凸起,凸起和凹槽相配合,以周向限位。例如,在固定件40的外周均匀间隔设置两个凸起,在弹性罩体30上设置圆形的限位环316,在限位环316上设置与凸起配合的凹槽,需要说明的是,限位环316的内圆周半径略大于或等于固定件40的外周半径,固定件40位于限位环316内,限位环316能够限制固定件40沿径向移动,限位环316形成的凹槽与固定件40上的凸起配合,以限制固定件40在周向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固定件40稳定地与卡接头131卡接,进而使得弹性罩体30更加稳定地与按摩头10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弹性罩体30具有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第一端31设置于按摩头10朝向机身S2的一侧,第二端32设置于机身S2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第二端32设置于机身S2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弹性罩体30的横截面积在从第一端31向第二端32延伸的方向上递增。由于第二端32与机身S2的接触面积大于第一端31与按摩头10底座13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得按摩头10在受到挤压或转动时,按摩头组件S1的重心偏向机身S2的一侧,按摩头10仍能在弹性罩体30自身弹性作用力下恢复到正中位置,而且如此设置的弹性罩体30能够方便按摩头10的转动。
详细地,如图6和图7所示,弹性罩体30的第一端31与按摩头10朝向机身S2的一侧卡接连接,也就是说,弹性罩体30的第一端31与按摩头10的底座13进行卡接连接,这样能够使得弹性罩体30与按摩头10进行连接,避免弹性罩体30的第一端31与按摩头10产生相对移动,从而保证按摩头10正常工作。另外,采用卡接连接的方式,有利于弹性罩体30提供复位驱动力给按摩头10,能够保证按摩头10快速回中复位。此外,弹性罩体30的第一端31还设有通孔,该通孔为横截面为圆形的通孔,其半径大于或等于球头的球半径,以使得球头穿过通孔与球座配合。如图3所示,该通孔为第三通孔315。
具体地,如图6和图8所示,弹性罩体30具有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第一端31设置于按摩头10朝向机身S2的一侧,第二端32设置于机身S2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第二端32设置于机身S2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弹性罩体30的第一端31构造有抵接面313,按摩头10朝向机身S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32,抵接面313伸入凹槽132内且与凹槽132的底部抵接配合。具体来说,弹性罩体30的第一端31朝向按摩头10的一侧构造有圆形抵接面313,按摩头10的底座13朝向机身S2的一侧设置有圆形凹槽132,圆形抵接面313的半径略小于或等于圆形凹槽132的半径,这样能够使得弹性罩体30的第一端31位于按摩头10底座13的圆形凹槽132内,从而能够依靠圆形凹槽132对弹性罩体30的第一端31进行径向限位,而且这样能够使得弹性罩体30与按摩头10的装配更加可靠。
更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抵接面313设置有第三限位部3131,凹槽132的底部设置有第四限位部1321,第三限位部3131和第四限位部1321中的一个为环形凸起且另一个为环形凹槽,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相配合,以径向限位。例如,在抵接面313设置环形凹槽,在位于按摩头10的底座13的凹槽132上设置环形凸起,当将抵接面313伸入凹槽132内且与凹槽132的底部抵接配合时,抵接面313上的环形凹槽就与环形凸起配合,这样就能够限制抵接面313在凹槽132内产生径向移动,进一步地加强了按摩头10与弹性罩体30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按摩头组件S1还包括:罩体支架50,罩体支架50设置于弹性罩体30的第二端32,以支撑第二端32的外周边缘。由于弹性罩体30的第二端32的横截面积大于弹性罩体30的第一端31横截面积,在第一端31受到挤压时,第二端32的外周边缘可能会发生翘起,这样既影响弹性罩体30对按摩头10的支撑,还影响按摩头10的复位,故通过设置罩体支架50来解决这一问题。
下面详细描述罩体支架50与弹性罩体30的第二端32具体连接关系。
如图7和图9所示,罩体支架50设置有第五限位部51,弹性罩体30的第二端32设置有第六限位部321,第五限位部51和第六限位部321中的一个为凸起且另一个为凹槽,凸起和凹槽相配合,以周向限位。例如,第六限位部321凸起,凸起在弹性罩体30的第二端32朝向第二端32的中心凸出,罩体支架50伸入弹性罩体30内且通过第五限位部51和第六限位部321的配合卡设在第二端32。
可以理解的是,罩体支架50外观大体为椭圆形,第五限位部51设置在椭圆长轴所相对的两条弧边上,弹性罩体30的第二端32外观大体也为椭圆形,故第六限位部321同第五限位部51同样设置,而且当罩体支架50与弹性罩体30的第二端32连接时,第五限位部51能与第六限位部321进行配合,这样当弹性罩体30在受到按摩头10的作用力时,就不会产生周向转动,同时避免椭圆形的第二端32的长轴所相对的两弧边发生翘起。
此外,如图7和图9所示,第五限位部51还设置在弹性罩体30的椭圆形第二端32上,第五限位部51能够分别设置于椭圆短轴所对应的两条弧边上。第六限位部321还可以设置在椭圆形的罩体支架50上,第六限位部321分别设置于椭圆短轴所对应的两条弧边上。其中,第五限位部51可以为凹槽,第六限位部321为凸起,如此,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能够避免短轴所对应的两条弧边翘起。其中,凸起向机身S2一侧倾斜设置,这样能够便于凸起与凹槽的安装。
综上可知,通过在第二端32和罩体支架50的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同时设置凸起或凹槽,能够使得罩体支架50与弹性罩体30的第二端32连接更加牢固,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第二端32的外周边缘发生翘起。
另外,如图9所示,罩体支架5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52,座体22设置有第七限位部221,第七限位部221连接在座体22和第二万向配合部21之间,第七限位部221穿设过第二通孔52,以周向限位。由此,罩体支架50能够与第二万向配合部21相对静止,不会相对转动,而按摩头10能够相对第二万向配合部21转动,弹性罩体30随着按摩头10的转动弹性变形,从而方便按摩头10的复位,如此设置的罩体支架50有效支撑弹性罩体30的第二端,能够避免边缘翘起现象的发生。
具体来说,第七限位部221构造为柱状且形状为非圆形。例如,如图9所示,第七限位部221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柱状体,还可为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柱状体,当然,第二通孔52的形状随第七限位部221的形状进行设置,这样能够通过横截面非圆形的柱状体的棱边进行限位,以达到限制罩体支架50的周向转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弹性罩体30的转动,但不影响按摩头10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弹性罩体30可以为硅胶罩体,罩体支架50为硬胶支架或塑料支架。硅胶罩体具有弹性力,而且具有支撑作用,故将弹性罩体30设置为硅胶罩体,能够对按摩头10起到支撑作用,还能够利用硅胶的自身弹性力使按摩头10回到原始位置。从上述所描述的罩体支架50中可知罩体支架50支撑第二端32的外边缘,而且还与机身S2连接,故将罩体支架50设置为硬胶支架或塑料支架,以达到其支撑和连接的作用,而且采用硬胶支架或塑料支架能够降低颈部按摩仪100的重量。
下面详细描述座体22的结构。
如图9所示,座体22包括:第一板体222和第二板体223,第二万向配合部21设置于第一板体222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第二板体223设置于第一板体222朝向机身S2的一侧,而且安装在机身S2内。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9所示,座体22包括多个板体,区别于座体22整体钣金成型的方式,本实施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座体22的重量,使其在功能不受影响下,更加轻盈。第一板体222与第二板体223固定连接,而且第一板体222相对第二板体223更加靠近人体颈部的一侧,在第一板体222上设置第二万向配合部21时,能够减小第七限位部221在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方向上长度的设置。第二板体223相对第一板体222更加靠近机身S2,便于第一板体222与机身S2的安装连接。
具体地,如图9所示,第二板体223的数目为2,第二板体223在第一板体222朝向机身S2一侧相对设置。具体来说,两个第二板体223位于第一板体222的两侧,而且平行设置,两个第二板体223还关于第一板体222对称设置,能够使得座体22的结构更加稳定。
更具体地,如图9所示,第二板体223设置有与机身S2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部2231。也就是说,在每个第二板体223的末端,而且位于其两侧的位置设置有两个第一滑动部2231,能够使得座体22在机身S2内部滑动更加平稳,其中,第一滑动部2231为滑轨、滑槽、滑块和滑轮中的一种,例如,第一滑动部2231可以为滑块。第一滑动部2231的滑动方向能够为机身S2的长度延伸方向。
由此,通过第一滑动部2231的设置,使得座体22能够相对机身S2滑动,这样能够使得按摩头10在转动的基础上,相对机身S2滑动,从而使得按摩头10能够根据人体颈部的形状合理调节按摩位置,达到提升按摩效果。而且用户在按摩一个颈部区域一定时间后,通过第一滑动部2231来调节按摩头10的位置,从而按摩另一个颈部区域,实现在不增加按摩头10数量的前提下,增加按摩头10的按摩区域,提升颈部按摩仪100的使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座体22还包括:支撑条2221,支撑条2221设置于第一板体222上,第一板体222和支撑条2221位于机身S2内,而且支撑条2221支撑机身S2朝向人体颈部的内壳S23。其中,支撑条2221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板体222的两侧,而且与第二板体223位于同一侧。支撑条2221的每个末端朝向机身S2的方向上设置有凸起,以使支撑条2221更好地支撑内壳S23,从而使得按摩头组件S1与机身S2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机身S2的内壳S23可以为弹性内壳,通过设置支撑条2221,有效支撑弹性内壳,能够保证座体22的滑动平稳性。
可选地,座体2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一体成型的结构易于加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减少装配步骤。
如图1所示,颈部按摩仪100,包括:机身S2和上述实施例的按摩头组件S1,按摩头组件S1设置于机身S2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按摩头组件S1的颈部按摩仪100,其按摩头10与用户颈部皮肤贴合性更好,还能够使得按摩头10在不使用时能回到正中位置。
如图8所示,座体22能够滑动地设置于机身S2,机身S2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S21,第二万向配合部21凸出于导向槽S21。导向槽S21能够限制座体22在机身S2内运动的方向和运动范围,通过使座体22相对机身S2可滑动设置,能够使得按摩头10能够按摩颈部皮肤不同的区域,从而能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如图8所示,机身S2包括:外壳S22和内壳S23,内壳S23设置于外壳S22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外壳S22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部,座体22上的第一滑动部2231与第二滑动部滑动配合,其中内壳上设置有导向槽S21,能够限制座体22在机身S2内滑动的方向和距离,通过设置滑动配合关系还能够使得座体22的调节更加方便、平顺。
详细地,第二滑动部为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外壳S22的长度方向相同。能够使得座体22在机身S2上可调节范围更广,从而使得该颈部按摩仪100适应的用户范围更广。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万向摆动的按摩头10与机身S2形成了刚性连接,在按摩头10相对机身S2滑动时,机身S2能够提供滑动方向上的刚性支撑,滑动位置调节操作更有效。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头组件S1还可以相对机身S2的位置进行固定,此时,只需将座体22和机身S2固定连接,即可实现按摩头组件S1相对机身S2位置固定,以此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6)

1.一种按摩头组件,所述按摩头组件安装于颈部按摩仪的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组件包括:
按摩头,所述按摩头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置有按摩面,所述按摩面用于输出电刺激,所述按摩头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万向配合部;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二万向配合部和座体,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设置于所述座体朝向所述按摩头的一侧,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与所述第一万向配合部万向配合,以使所述按摩头相对所述连接座可万向转动,所述座体安装于所述机身;
弹性罩体,所述弹性罩体罩设于所述第一万向配合部和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所述弹性罩体用于为所述按摩头提供摆动后的复位驱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配合部和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中的一个为球头且另一个为球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配合部为所述球座,所述按摩头包括按摩片和底座,所述按摩片设置于所述底座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且设置有所述按摩面,所述球座设置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座包括多个在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弹性卡头,多个所述弹性卡头限定出容纳至少一部分所述球头的容纳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头的端部在靠近所述机身的方向上彼此靠近,且多个所述弹性卡头围绕出与所述球头相适应的球形容纳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为所述球头,所述座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机身内且所述球头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伸出所述机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罩体与所述按摩头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卡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弹性罩体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按摩头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头,所述弹性罩体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卡接头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后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构造为环形,所述固定件的内周形成有避让所述卡接头的第一避让孔且在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卡接头的端部卡接在所述台阶部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弹性罩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个为凹槽且另一个为凸起,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相配合,以周向限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罩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于所述按摩头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第二端设置于所述机身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所述弹性罩体的横截面积在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延伸的方向上递增。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罩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于所述按摩头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第二端设置于所述机身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所述弹性罩体的第一端构造有抵接面,所述按摩头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抵接面伸入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的底部抵接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面设置有第三限位部,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中的一个为环形凸起且另一个为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和所述环形凹槽相配合,以径向限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组件还包括:罩体支架,所述罩体支架设置于所述弹性罩体的第二端,以支撑所述第二端的外周边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支架设置有第五限位部,所述弹性罩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六限位部,所述第五限位部和所述第六限位部中的一个为凸起且另一个为凹槽,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相配合,以周向限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限位部为所述凸起,所述凸起在所述弹性罩体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中心凸出,所述罩体支架伸入所述弹性罩体内且通过所述第五限位部和所述第六限位部的配合卡设在所述第二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支架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座体设置有第七限位部,所述第七限位部连接在所述座体和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之间,所述第七限位部穿设过所述第二通孔,以周向限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限位部构造为柱状且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罩体为硅胶罩体,所述罩体支架为硬胶支架或塑料支架。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板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且安装在所述机身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的数目为2,所述第二板体在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机身的一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板体设置有与所述机身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为滑轨、滑槽、滑块和滑轮中的一种。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还包括: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支撑条位于所述机身内且所述支撑条支撑所述机身朝向人体颈部的内壳。
23.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
权利要求1-22任一项中所述的按摩头组件,所述按摩头组件设置于所述机身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机身,所述机身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二万向配合部凸出于所述导向槽。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部,所述座体上的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配合,所述内壳上设置有所述导向槽。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部为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相同。
CN202120076176.0U 2021-01-12 2021-01-12 按摩头组件和颈部按摩仪 Active CN218338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76176.0U CN218338822U (zh) 2021-01-12 2021-01-12 按摩头组件和颈部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76176.0U CN218338822U (zh) 2021-01-12 2021-01-12 按摩头组件和颈部按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8822U true CN218338822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20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76176.0U Active CN218338822U (zh) 2021-01-12 2021-01-12 按摩头组件和颈部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8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4226B (zh) 颈部按摩仪
JP3231326U (ja) 頚部マッサージャー
CN111035853B (zh) 颈部按摩仪
CN110812696B (zh) 夹臂结构和颈部按摩仪
CN218338822U (zh) 按摩头组件和颈部按摩仪
CN109431683A (zh) 一种护眼美容眼罩
CN214260374U (zh) 一种颈椎按摩器
CN213851936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1835834U (zh) 按摩仪
CN211751012U (zh) 按摩仪
CN212593025U (zh) 颈部按摩仪
CN111568713B (zh) 颈椎按摩仪
CN213851930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4105579U (zh) 按摩头组件及按摩仪
CN111558133B (zh) 颈部按摩仪
CN211723636U (zh) 按摩仪的按摩头装配组件
CN217724022U (zh) 按摩仪
CN111182398A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耳机
CN212854354U (zh) 一种颈部按摩仪
CN220655922U (zh) 佩戴支架和颈部按摩仪
CN212090517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3285321U (zh) 一种颈部按摩装置
CN215841223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5607455U (zh) 腰椎按摩理疗机构
CN211095848U (zh) 颈椎按摩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