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9438U - 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9438U
CN218329438U CN202222507724.8U CN202222507724U CN218329438U CN 218329438 U CN218329438 U CN 218329438U CN 202222507724 U CN202222507724 U CN 202222507724U CN 218329438 U CN218329438 U CN 218329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ed medium
medium
cooling water
coole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077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丰海
潘洪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hengbao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hengbao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hengbao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hengbao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077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9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9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9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包括构架,构架的下部安装有风机,构架的顶部安装有夹层换热管束组件,夹层换热管束组件包括若干根矩阵排列的中心介质管,中心介质管的外部套装有被冷却介质管,中心介质管的两端分别伸出被冷却介质管的两端,被冷却介质管的外壁设置有翅片结构,每根中心介质管的一端分别连通有冷却水入口装置,每根中心介质管的另一端分别连通有冷却水出口装置;每根被冷却介质管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被冷却介质入口装置,每根被冷却介质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被冷却介质出口装置;实用新型利用内水冷外风冷两种冷却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换热效率与换热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冷却的换热器的降温能力有限,尤其到夏季炎热季节被冷却介质会出现出口温度较高现象,影响工艺流程及生产。解决此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换热效率与降温能力,让换热设备在夏季高温时仍然能降低到我们所需要的温度,提高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是永恒的主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热效率大大提高的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包括构架,所述构架的下部安装有风机,所述构架的顶部安装有夹层换热管束组件,所述夹层换热管束组件包括若干根矩阵排列的中心介质管,所述中心介质管的外部套装有被冷却介质管,所述中心介质管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被冷却介质管的两端,所述被冷却介质管的外壁设置有翅片结构,每根所述中心介质管的一端分别连通有冷却水入口装置,每根所述中心介质管的另一端分别连通有冷却水出口装置;每根所述被冷却介质管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被冷却介质入口装置,每根所述被冷却介质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被冷却介质出口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构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构架的顶部为所述夹层换热管束组件提供支撑,所述构架的底部形成矩形的风道,所述风机为鼓风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水入口装置包括冷却水入口水箱,所述冷却水入口水箱上设有冷却水进入总管,所述冷却水出口装置包括冷却水出口水箱,所述冷却水出口水箱上设有冷却水流出总管,每根所述中心介质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中心介质管入口和中心介质管出口,若干个所述中心介质管入口分别汇集到所述冷却水入口水箱中,若干所述中心介质管出口分别汇集到所述冷却水出口水箱中;
所述被冷却介质入口装置包括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所述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与所述冷却水入口水箱紧贴并排设置,所述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上设有被冷却介质进入总管,所述被冷却介质出口装置包括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所述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与所述冷却水出口水箱紧贴并排设置,所述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上设有被冷却介质流出总管,每根所述被冷却介质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被冷却介质管入口和被冷却介质管出口,若干个所述被冷却介质管入口分别汇集到所述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中,若干所述被冷却介质管出口分别汇集到所述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水进入总管设有两根,分别位于所述冷却水入口水箱的顶部两端,所述冷却水流出总管也设有两根,分别位于所述冷却水出口水箱的底部两端;所述被冷却介质进入总管设有两根,分别位于所述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的顶部两端,所述被冷却介质流出总管也设有两根,分别位于所述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的底部两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心介质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被冷却介质管为套装在所述中心介质管外面的圆管,所述中心介质管和所述被冷却介质管之间形成被冷却介质流动空腔,所述翅片结构为设置在所述被冷却介质管外壁上均布的若干散热翅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包括构架,构架的下部安装有风机,构架的顶部安装有夹层换热管束组件,夹层换热管束组件包括若干根矩阵排列的中心介质管,中心介质管的外部套装有被冷却介质管,中心介质管的两端分别伸出被冷却介质管的两端,被冷却介质管的外壁设置有翅片结构,每根中心介质管的一端分别连通有冷却水入口装置,每根中心介质管的另一端分别连通有冷却水出口装置;每根被冷却介质管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被冷却介质入口装置,每根被冷却介质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被冷却介质出口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被冷却介质从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如果被冷却介质是气体,则本实用新型就是把气体冷凝成液体的冷凝器,如果被冷却介质本来就是液体,则本实用新型就是冷却器,把热液体变成冷液体,被冷却介质从被冷却介质入口装置进入被冷却介质管和中心介质管之间的夹层中,一方面采用水冷的方式,低温的冷却水从冷却水入口装置进人中心介质管内与夹层内的被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低温冷却水交换热量水温升高从冷却水出口装置流出;另一方面采用空气冷的方式,夹层内的被冷却介质还可以通过翅片结构散发热量与空气进行换热,其热量传递给空气,空气通过构架下面的风机鼓风带走,利用风冷进行降温,冷凝或者冷却后的液体从被冷却介质出口装置流出。本实用新型利用内水冷外风冷两种冷却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换热效率与换热能力,其出口温度可以比普通空气冷却器低10℃。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夹层换热管束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Ⅱ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构架;2-风机;3-夹层换热管束组件;301-冷却水入口水箱;302-冷却水出口水箱;303-冷却水进入总管;304-冷却水流出总管;305-中心介质管入口;306-中心介质管出口;307-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308-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309-被冷却介质进入总管;310-被冷却介质流出总管;311-被冷却介质管入口;312-被冷却介质管出口;313-中心介质管;314-被冷却介质管;315-翅片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6共同所示,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包括构架1,构架1的下部安装有风机2,构架1的顶部安装有夹层换热管束组件3,夹层换热管束组件3包括若干根矩阵排列的中心介质管313,中心介质管313的外部套装有被冷却介质管314,中心介质管313的两端分别伸出被冷却介质管314的两端,被冷却介质管314的外壁设置有翅片结构315,每根中心介质管313的一端分别连通有冷却水入口装置,每根中心介质管313的另一端分别连通有冷却水出口装置;每根被冷却介质管314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被冷却介质入口装置,每根被冷却介质管3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被冷却介质出口装置;被冷却介质从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如果被冷却介质是气体,则本实用新型就是把气体冷凝成液体的冷凝器,如果被冷却介质本来就是液体,则本实用新型就是冷却器,把热液体变成冷液体,被冷却介质从被冷却介质入口装置进入被冷却介质管314和中心介质管313之间的夹层中,一方面采用水冷的方式,低温的冷却水从冷却水入口装置进人中心介质管313内与夹层内的被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低温冷却水交换热量水温升高从冷却水出口装置流出;另一方面采用空气冷的方式,夹层内的被冷却介质还可以通过翅片结构315散发热量与空气进行换热,其热量传递给空气,空气通过构架1下面的风机2鼓风带走,利用风冷进行降温,冷凝或者冷却后的液体从被冷却介质出口装置流出。本实用新型利用内水冷外风冷两种冷却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换热效率与换热能力,其出口温度可以比普通空气冷却器低10℃。
如图1至图6共同所示,构架1为矩形框架结构,构架1的顶部为夹层换热管束组件3提供支撑,构架1的底部形成矩形的风道,风机2为鼓风机2。构架1包括四根立柱,立柱的顶部安装夹层换热管束组件3,立柱的中部位于夹层换热管束组件3的下方安装风机2,风机2出风口正对夹层换热管束组件3,加速了翅片结构315***空气的流通,为空气冷提供散热通道。
如图1、图3、图5和图6共同所示,冷却水入口装置包括冷却水入口水箱301,冷却水入口水箱301上设有冷却水进入总管303,冷却水出口装置包括冷却水出口水箱302,冷却水出口水箱302上设有冷却水流出总管304,冷却水入口水箱301和冷却水出口水箱302是矩形的箱体,分别位于构架1顶部的两侧,每根中心介质管313的两端分别设有中心介质管入口305和中心介质管出口306,若干个中心介质管入口305分别汇集到冷却水入口水箱301中,若干中心介质管出口306分别汇集到冷却水出口水箱302中;若干根矩阵排列的中心介质管313的两端分别伸入到冷却水入口水箱301和冷却水出口水箱302中并与之连通。冷却水从冷却水进入总管303进入到冷却水入口水箱301中,然后分别从中心介质管入口305流入一根根的中心介质管313中,再从中心介质管出口306流入冷却水出口水箱302中,再从冷却水流出总管304流出,被冷却介质管314内的介质与中心介质管313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实现对被冷却介质的降温。
被冷却介质入口装置包括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307,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307与冷却水入口水箱301紧贴并排设置,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307上设有被冷却介质进入总管309,被冷却介质出口装置包括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308,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307和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308也是矩形的箱体,分别位于构架1顶部的两侧,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308与冷却水出口水箱302紧贴并排设置,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308上设有被冷却介质流出总管310,每根被冷却介质管314的两端分别设有被冷却介质管入口311和被冷却介质管出口312,若干个被冷却介质管入口311分别汇集到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307中,若干被冷却介质管出口312分别汇集到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308中。被冷却介质从被冷却介质进入总管309进入到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307中,然后分别从被冷却介质管入口311流入一根根的被冷却介质管314中,再从被冷却介质管出口312流入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308中,再从被冷却介质流出总管310流出,被冷却介质管314内的介质一方面与中心介质管313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另一方面通过翅片结构315三色,双重冷却方式实现对被冷却介质的降温。
如图3所示,冷却水进入总管303设有两根,分别位于冷却水入口水箱301的顶部两端,冷却水流出总管304也设有两根,分别位于冷却水出口水箱302的底部两端;被冷却介质进入总管309设有两根,分别位于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307的顶部两端,被冷却介质流出总管310也设有两根,分别位于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308的底部两端。在冷却水入口水箱301的顶部两端和冷却水流出总管304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冷却水进入总管303和冷却水流出总管304。为了避免夹层换热管束组件3较大时,能让冷却水均匀的分别在中心介质管313内流通;同样对于被冷却介质也是一样的原理,在此不赘述。
如图1、图3、图5和图6共同所示,中心介质管313的横截面为圆形,被冷却介质管314为套装在中心介质管313外面的圆管,中心介质管313和被冷却介质管314之间形成被冷却介质流动空腔,翅片结构315为设置在被冷却介质管314外壁上均布的若干散热翅片。中心介质管313优选的为圆管,被冷却介质管314优选的也是圆管,大圆管套小圆管的结构,中心介质管313长,被冷却介质管314短,中心介质管313的两端分别贯穿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307和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308延伸到冷却水入口水箱301和冷却水出口水箱302中。当然中心介质管313和被冷却介质管314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截面,例如矩形、椭圆形等,在此不详细列举,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1),所述构架(1)的下部安装有风机(2),所述构架(1)的顶部安装有夹层换热管束组件(3),所述夹层换热管束组件(3)包括若干根矩阵排列的中心介质管(313),所述中心介质管(313)的外部套装有被冷却介质管(314),所述中心介质管(313)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被冷却介质管(314)的两端,所述被冷却介质管(314)的外壁设置有翅片结构(315),每根所述中心介质管(313)的一端分别连通有冷却水入口装置,每根所述中心介质管(313)的另一端分别连通有冷却水出口装置;每根所述被冷却介质管(314)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被冷却介质入口装置,每根所述被冷却介质管(3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被冷却介质出口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1)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构架(1)的顶部为所述夹层换热管束组件(3)提供支撑,所述构架(1)的底部形成矩形的风道,所述风机(2)为鼓风机(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入口装置包括冷却水入口水箱(301),所述冷却水入口水箱(301)上设有冷却水进入总管(303),所述冷却水出口装置包括冷却水出口水箱(302),所述冷却水出口水箱(302)上设有冷却水流出总管(304),每根所述中心介质管(313)的两端分别设有中心介质管入口(305)和中心介质管出口(306),若干个所述中心介质管入口(305)分别汇集到所述冷却水入口水箱(301)中,若干所述中心介质管出口(306)分别汇集到所述冷却水出口水箱(302)中;
所述被冷却介质入口装置包括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307),所述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307)与所述冷却水入口水箱(301)紧贴并排设置,所述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307)上设有被冷却介质进入总管(309),所述被冷却介质出口装置包括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308),所述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308)与所述冷却水出口水箱(302)紧贴并排设置,所述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308)上设有被冷却介质流出总管(310),每根所述被冷却介质管(314)的两端分别设有被冷却介质管入口(311)和被冷却介质管出口(312),若干个所述被冷却介质管入口(311)分别汇集到所述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307)中,若干所述被冷却介质管出口(312)分别汇集到所述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308)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进入总管(303)设有两根,分别位于所述冷却水入口水箱(301)的顶部两端,所述冷却水流出总管(304)也设有两根,分别位于所述冷却水出口水箱(302)的底部两端;所述被冷却介质进入总管(309)设有两根,分别位于所述被冷却介质入口储存箱(307)的顶部两端,所述被冷却介质流出总管(310)也设有两根,分别位于所述被冷却介质出口储存箱(308)的底部两端。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介质管(313)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被冷却介质管(314)为套装在所述中心介质管(313)外面的圆管,所述中心介质管(313)和所述被冷却介质管(314)之间形成被冷却介质流动空腔,所述翅片结构(315)为设置在所述被冷却介质管(314)外壁上均布的若干散热翅片。
CN202222507724.8U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 Active CN218329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7724.8U CN218329438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7724.8U CN218329438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9438U true CN218329438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38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07724.8U Active CN218329438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94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93697U (zh) 动力电池冷却板及动力电池冷却***
CN218329438U (zh) 一种双冷却方式的高效换热器
CN115289872B (zh) 一种四元高效换热器及其吸收式制冰***和应用
CN1952577A (zh) 一种逆流式空气冷却器
CN212482219U (zh) 组合式换热器
CN204555433U (zh) 一种组合换热器
CN212538899U (zh) 基于圆环形微通道的水冷风冷双冷换热器
CN107560242A (zh) 使用蜂窝状翅片的管壳式冷凝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10070299U (zh) 一种采用热管水冷的汽车空调用节能冷凝器
CN113048812A (zh) 散热器及制冷设备
KR20070064940A (ko) 자동차의 인터쿨러용 열교환기
CN217898002U (zh) 一种高效汽车散热器
CN219494464U (zh) 单风道双***全风量高效冷凝器及空气源热泵烘干机组
CN216869241U (zh) 一种横流间接蒸发开式冷却塔
CN110792506A (zh)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水冷空冷一体式冷却器
CN216159178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用热交换器
CN220472371U (zh) 一种油冷器
CN211422760U (zh) 一种多组风扇的汽车散热器
CN212079369U (zh) 一种用于隧道工程的专用降温设备
CN110953898A (zh) 干湿左右布置一体闭式冷却装置及方法
CN217585399U (zh) 一种双层闭式冷却塔
CN212644807U (zh) 一种高效间接蒸发制取冷水的装置
CN216745006U (zh) 一种空调设备制冷用蒸发器
CN220288299U (zh) 一种干式冷却器
CN220472370U (zh) 一种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