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7383U - 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及热管理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及热管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7383U
CN218267383U CN202222616935.5U CN202222616935U CN218267383U CN 218267383 U CN218267383 U CN 218267383U CN 202222616935 U CN202222616935 U CN 202222616935U CN 218267383 U CN218267383 U CN 218267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valve block
block device
pipelin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169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家鹏
叶修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hanmu Automobil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hanmu Automobil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hanmu Automobil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hanmu Automobil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169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7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7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7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热管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及热管理组件。其中,所述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至少包括第一阀块装置、第二阀块装置、第三阀块装置、连通所述第一阀块装置和第三阀块装置的第一介质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块装置和第三阀块装置的第二介质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块装置和第三阀块装置的第三介质通道以及若干与阀块装置的介质接口焊接的介质管路。上述结构的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的集成化较高,使得零部件的数量更少,节约了部件的管理成本;焊接的连接方式,极大的减少了连接件的使用数量,降低了装配的工作量、成本和难度,提升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及热管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热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及热管理组件。
背景技术
公告号为CN2161432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阀块装置,其包括阀壳体,阀壳体中具有两个阀和三个介质接口。上述结构的阀块装置应用于车辆空调***的制冷剂回路中。随着现有汽车空调热管理***功能愈发完善,单个上述专利结构的阀块装置已不能满足制冷剂多方向控制功能的需求,更多的节流、换热零部件进行组合已成为趋势。
为了满足制冷剂多方向控制功能的需求,需要将多个上述结构的阀块装置通过管路连通,形成冷媒控制部件。现有管路与阀块装置的连接方式,如公告号为CN20605589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空调管路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和车辆,其中,空调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空调管路、压板以及压板底座。该种压板连接的结构形势,通过螺钉连接固定,连接件密封处多使用O型圈或橡胶件,当热管理***制冷介质改变时(如R744),介质分子量减少,渗透能力增强,***工作压力、温度升高,导致***易泄露。
基于上述压板连接形势的技术缺陷,公开号为CN11127153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的连接器,包括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以及金属密封部件。该种结构形式的汽车空调管路的连接器,其密封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其缺陷在于,基于金属密封部位的相应结构加工精度要求高,导致成本高,而且随着零部件数量的增加,相应配合密封面的数量也相应增加,安装费时,当所有零部件的精度无法保证时,也存在泄露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及热管理组件,应用于汽车空调热管理***中,以提升***集成化程度,减少零部件数量和冷媒的泄露点数量,提升***可靠性,降低冷媒泄露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至少包括:
第一阀块装置,包括第一阀座,所述第一阀座上设置有两个阀单元和四个介质接口;
第二阀块装置,包括第二阀座,所述第二阀座上设置有两个阀单元和四个介质接口;
第三阀块装置,包括第三阀座,所述第三阀座上设置有两个阀单元和八个介质接口;
第一介质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块装置和第三阀块装置,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介质接口焊接;
第二介质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块装置和第三阀块装置,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介质接口焊接;
第三介质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块装置和第三阀块装置,所述第三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介质接口焊接;以及
若干介质管路,所述介质管路的一端分别与相应的介质接口焊接。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第二介质通道以及第三介质通道均为管路。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多通道集成板,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第二介质通道以及第三介质通道集成设置于所述多通道集成板内。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多通道集成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阀块装置、第二阀块装置以及第三阀块装置的介质接口焊接的通道端口。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多通道集成板包括板基体和盖板,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第二介质通道以及第三介质通道自所述板基体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所述盖板与所述板基体的凹陷侧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通道端口设置于所述板基体远离盖板的一侧。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板基体与盖板焊接固定。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阀块装置上设置有介质管路一,所述介质管路一的一端与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一。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阀块装置上设置有介质管路二和介质管路三,所述介质管路二的一端与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二;所述介质管路三的一端与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三。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三阀块装置上设置有介质管路四、介质管路五、介质管路六、介质管路七以及介质管路八,所述介质管路四、介质管路五、介质管路六、介质管路七以及介质管路八的一端与相应的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相应的连接部。
本实施例的一种热管理组件,至少包括所述的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
本实施例的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及热管理组件,其中,第一阀块装置、第二阀块装置、第三阀块装置、介质通道以及介质管路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的集成化较高,使得零部件的数量更少,节约了部件的管理成本。
(2)介质接口与介质管路、介质通道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极大的减少了连接件的使用数量,降低了装配的工作量、成本和难度,提升了装配效率。
(3)介质接口与介质管路、介质通道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其密封性和可靠性更好,对于热管理***而言,减少了泄漏点的数量,降低了泄露风险。
(4)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作为一个整体与电池冷却器、回热器等其他组件共同构成热管理组件,装配零件数量大大减少,降低了组装过程中的难度和出错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示热管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热管理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所示热管理组件中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所示热管理组件中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多通道集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多通道集成板***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的热管理组件,如图1、图2所示,包括电池冷却器50、回热器60、第四阀块装置40以及图3、图4所示的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上述各结构均固定连接于组合支架70上。
其中,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别之处,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包括第一阀块装置10、第二阀块装置20以及第三阀块装置30。
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块装置10包括第一阀座11,该第一阀座11上设置有两个阀单元101、104和四个介质接口。其中,阀单元101为电子膨胀阀,阀单元104为截止阀。
在第一阀块装置10中,其中一个介质接口连接有介质管路一201,该介质管路一201的一端与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一301,用于与汽车空调热管理***中的蒸发器入口连接。其中另一个介质接口12与内部冷却器的出口连接。
第一阀块装置10的剩余两个介质接口分别用于与管路一401、管路二402的端部焊接。其中,管路一401为连通第一阀块装置10和第三阀块装置30的第一介质通道,管路二402为连通第一阀块装置10和第三阀块装置30的第二介质通道。
本实施例中,第二阀块装置20,包括第二阀座21,该第二阀座21上设置有两个阀单元102、103和四个介质接口。其中,阀单元102、103均为电子膨胀阀。
在第二阀块装置20中,其中一个介质接口22,用于与汽车空调热管理***中的蒸发器出口连接。
在第二阀块装置20中,其中一个介质接口连接有介质管路二202,该介质管路二202的一端与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二302,该连接部二302用于充注冷媒。
在第二阀块装置20中,其中一个介质接口连接有介质管路三203,该介质管路三203的一端与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三303,该连接部三303用于与电池冷却器50的冷媒连接口连接。
在第二阀块装置20中,剩余的一个介质接口用于与管路三403的端部焊接,管路三403为连通第二阀块装置20和第三阀块装置30的第三介质通道。
本实施例中,第三阀块装置30包括第三阀座31,该第三阀座上设置有两个阀单元107、108和八个介质接口。其中,阀单元107、108均为截止阀。
在第三阀块装置30中,其中一个介质接口连接有介质管路四204,该介质管路四204的一端与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四304,该连接部四304用于充注冷媒。
在第三阀块装置30中,其中一个介质接口连接有介质管路五205,该介质管路五205的一端与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五305,该连接部五305用于与前舱冷却器(图中未示出)连接。
在第三阀块装置30中,其中一个介质接口连接有介质管路六206,该介质管路六206的一端与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六306,该连接部六306用于与电池冷却器50的另一个冷媒连接口连接。
在第三阀块装置30中,其中一个介质接口连接有介质管路七207,该介质管路七207的一端与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七307。其中一个介质接口连接有介质管路八208,该介质管路八208的一端与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八308。其中,连接部七307和连接部八308分别连接于回热器60的进出口。
在第三阀块装置30中,剩余的三个介质接口,分别与管路一401、管路二402以及管路三403焊接。
本实施例中,电池冷却器设置有第一水侧接口51和第二水侧接口52。
本实施例中,第四阀块装置40包括第四阀座41,该第四阀座41上设置有两个阀单元105、106和三个介质接口。其中,阀单元105、106均为截止阀。三个介质接口分别为前舱冷却器进口接口42、压缩机出口接口43以及内部冷却器进口接口44。
本实施例中,回热器60的底部设置有压缩机进口接口62和前舱冷却器出口接口6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前舱冷却器、回热器、电池冷却器、内部冷却器、阀块装置(包括电子膨胀阀单元、截止阀单元)等结构虽未做详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各结构均为本领域中的常规结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不存在实现障碍。
本实施例的热管理组件,通过控制阀单元101-108的开启和闭合,进而实现对***冷媒流向的控制。在某个制冷工况工作时,冷媒从压缩机出口流出后,经过前舱冷却器流入回热器,冷却后的冷媒再通过介质管路七207流入,经过阀单元102的截止阀,并通过介质接口22连接至内部蒸发器,最终从介质管路一201返回,经过阀单元107的截止阀,从介质管路八208返回储液罐(回热器60),再回到压缩机,实现冷媒在制冷***回路中的流通与控制。
在不同工况工作时,通过控制101-108阀的开启和关闭,在压缩机动力的驱动下实现冷媒在整个***中有条不紊的移动,通过电池冷却器对电池进行热管理,通过外部冷却器,回热器,内部蒸发器,内部冷却器以及电子膨胀阀实现对舱室的制冷、制热等。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集成后安装更换方便,实现了对冷媒路径和汽车舱室制冷制热以及电池热管理过程中冷媒的流经途径和方向的准确控制。
实施例二
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将第一介质通道、第二介质通道以及第三介质通道集成设置于所述多通道集成板80内。
如图6-7所示,所述多通道集成板80包括板基体80和盖板82,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第二介质通道以及第三介质通道由自所述板基体的一侧向下凹陷的凹槽84形成,所述盖板82与所述板基体81的凹陷侧密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板基体81与盖板82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板基体81远离盖板8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阀块装置、第二阀块装置以及第三阀块装置的介质接口焊接的通道端口83。
本实施例中,多通道集成板80与实施例一中的管路一401、管路二402以及管路三403相比,结构的集成化程度更高,所占用的空间更小,更有利于空间位置的布局和安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第一阀块装置(10),包括第一阀座(11),所述第一阀座上设置有两个阀单元和四个介质接口;
第二阀块装置(20),包括第二阀座(21),所述第二阀座上设置有两个阀单元和四个介质接口;
第三阀块装置(30),包括第三阀座(31),所述第三阀座上设置有两个阀单元和八个介质接口;
第一介质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块装置和第三阀块装置,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介质接口焊接;
第二介质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块装置和第三阀块装置,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介质接口焊接;
第三介质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块装置和第三阀块装置,所述第三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介质接口焊接;以及
若干介质管路,所述介质管路的一端分别与相应的介质接口焊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第二介质通道以及第三介质通道均为管路。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通道集成板(80),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第二介质通道以及第三介质通道集成设置于所述多通道集成板内。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集成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阀块装置、第二阀块装置以及第三阀块装置的介质接口焊接的通道端口(83)。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集成板包括板基体(81)和盖板(82),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第二介质通道以及第三介质通道自所述板基体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所述盖板(82)与所述板基体(81)的凹陷侧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通道端口(83)设置于所述板基体(81)远离盖板(82)的一侧。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基体(81)与盖板(82)焊接固定。
7.按照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块装置上设置有介质管路一,所述介质管路一的一端与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一。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块装置上设置有介质管路二和介质管路三,所述介质管路二的一端与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二;所述介质管路三的一端与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三。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块装置上设置有介质管路四、介质管路五、介质管路六、介质管路七以及介质管路八,所述介质管路四、介质管路五、介质管路六、介质管路七以及介质管路八的一端与相应的介质接口焊接,另一端设置有相应的连接部。
10.一种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
CN202222616935.5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及热管理组件 Active CN218267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6935.5U CN218267383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及热管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6935.5U CN218267383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及热管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7383U true CN218267383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0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16935.5U Active CN218267383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及热管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7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33602U (zh) 阀组集成模块
US20230339284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component
CN218267383U (zh) 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及热管理组件
CN113968113A (zh) 热管理组件
CN113175768A (zh) 流体控制组件
CN115782529A (zh) 空调***及其内部换热器、整车热管理***、车辆
CN212178003U (zh) 阀块组件及冷却器
CN216716649U (zh) 膨胀阀、温控装置和电池包
CN219727801U (zh) 集成式冷路模块、热管理***及车辆
CN218661231U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车辆
CN217623047U (zh) 歧管及热管理装置
CN220374224U (zh) 冷媒侧组件、热管理集成装置和车辆
CN221172637U (zh) 热管理模块、热管理***和车辆
CN219727802U (zh) 冷路集成模块、热管理***及车辆
CN218112294U (zh) 集成模块以及热管理***
CN220720766U (zh) 一种车载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安装板
CN219890250U (zh) 中间换热器、热管理***和车辆
CN118163576A (zh) 储液罐集成模块及汽车热管理***
CN219706605U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和车辆
CN219903986U (zh) 热管理集成装置、热管理集成***和车辆
CN218367467U (zh) 热管理水侧集成组件、热管理集成***及电动车辆
US20240131903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fluid module for vehicle
US20240190203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fluid module for vehicle
EP3730872B1 (en) Liquid collector and heat exchange device having liquid collector
CN117565623A (zh) 热管理集成部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