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17074U - 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17074U
CN218217074U CN202222290096.2U CN202222290096U CN218217074U CN 218217074 U CN218217074 U CN 218217074U CN 202222290096 U CN202222290096 U CN 202222290096U CN 218217074 U CN218217074 U CN 218217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inear actuator
buffer
sec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900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洪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uy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uy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uy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uy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900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17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17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17074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9260 priority patent/WO2024045638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34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其中,线性致动器包括基体、两组弹性悬挂部、定子组件和悬浮于定子组件上方的动子组件,定子组件安装于基体,动子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弹性悬挂部连接于基体,其中,动子组件可在其与定子组件的电磁作用下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每一组弹性悬挂部均包括第一缓冲片和第二缓冲片,第一缓冲片和第二缓冲片均呈螺旋状,第一缓冲片及第二缓冲片的中心自由端均与动子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缓冲片及第二缓冲片的外部自由端均与基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线性致动器在减小弹性悬挂部尺寸的同时降低其制造和装配精度,从而保证电机往复运动效率。

Description

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线性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
背景技术
线性致动器也称直线电机,主要由动子组件和定子组件构成,动子组件包括永磁铁,定子组件包括由铁芯缠绕线圈构成的电磁铁,永磁体和铁芯线圈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往复式线性电机的永磁体相对于铁芯线圈来说是以一定的频率往复运动的,这时候需要一个弹性支撑机构提供支撑以保证永磁体与铁芯之间的间隙,同时该弹性支撑机构还能提供永磁铁往复运动的弹力。
相关技术的线性电机中,提供支撑和弹性的是两个分开的部件,由超薄金属片提供支撑,弹簧提供弹力。相对而言整体尺寸较大,且由于需要使得提供支撑和弹性的两个零件组合使用,因此对制造和装配一致性的要求极高,稍有偏差所达到的弹性将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影响电机往复运动效率。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性致动器,在减小弹性支撑结构尺寸的同时降低弹性支撑结构的制造和装配精度,从而保证电机往复运动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性致动器包括基体、两组弹性悬挂部、定子组件和悬浮于所述定子组件上方的动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安装于所述基体,所述动子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弹性悬挂部连接于所述基体,其中,
所述动子组件可在其与所述定子组件的电磁作用下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
每一组所述弹性悬挂部均包括第一缓冲片和第二缓冲片,所述第一缓冲片和所述第二缓冲片均呈螺旋状,所述第一缓冲片及所述第二缓冲片的中心自由端均与所述动子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片及所述第二缓冲片的外部自由端均与所述基体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片与所述第二缓冲片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片及所述第二缓冲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片包括第一螺旋段和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旋段外端的第一固定段,所述第一螺旋段的内端形成所述第一缓冲片的中心自由端,所述第一固定段的外端形成所述第一缓冲片的外部自由端;所述第二缓冲片包括第二螺旋段和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旋段外端的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二螺旋段的内端形成所述第二缓冲片的中心自由端,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外端形成所述第二缓冲片的外部自由端;所述第一固定段及所述第二固定段均位于所述动子组件的下方,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基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外壳设于所述动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及所述底座的***;所述底座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动子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固定段及所述第二固定段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端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线性致动器还包括柔性连接件,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柔性连件悬挂连接于所述外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段及所述第二固定段沿水平延伸,且所述第一固定段和所述第二固定段均卡接固定于所述底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中心部、第一弹簧臂、第二弹簧臂和第三弹簧臂,所述第一弹簧臂自所述第一中心部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弹簧臂自所述第一弹簧臂向上延伸,所述第三弹簧臂自所述第二弹簧臂向下延伸;
所述第二螺旋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中心部、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自所述第二中心部向下延伸,所述第二连接臂自所述第一连接臂向上延伸,所述第三连接臂自所述第二连接臂向下延伸;
所述第一中心部与所述第二中心部与所述动子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臂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相对所述第一中心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弹簧臂与所述第三连接臂在所述预设方向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弹簧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在所述预设方向对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子组件包括永磁铁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段及位于所述安装段沿预设方向上的两端的连接段;所述永磁铁固定于所述安装段,所述连接段插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缓冲片和所述第二缓冲片的中心自由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动剪切装置,包括线性致动器及刀头组件,线性致动器包括基体、两组弹性悬挂部、定子组件和悬浮于所述定子组件上方的动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安装于所述基体,所述动子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弹性悬挂部连接于所述基体,其中,
所述动子组件可在其与所述定子组件的电磁作用下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
每一组所述弹性悬挂部均包括第一缓冲片和第二缓冲片,所述第一缓冲片和所述第二缓冲片均呈螺旋状,所述第一缓冲片及所述第二缓冲片的中心自由端均与所述动子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片及所述第二缓冲片的外部自由端均与所述基体固定连接;
所述线性致动器的动子组件与所述刀头组件连接,以带动所述刀头组件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线性致动器通过使得动子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弹性悬挂部连接于所述基体,每一组弹性悬挂部均包括第一缓冲片和第二缓冲片,第一缓冲片和第二缓冲片均呈螺旋状,第一缓冲片及第二缓冲片的中心自由端均与动子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缓冲片及第二缓冲片的外部自由端均与基体固定连接。使得动子组件的两端均通过螺旋状的第一缓冲片和第二缓冲片与基体固定连接,则螺旋状的第一缓冲片和第二缓冲片在同等空间下使得弹性悬挂部整体的弹性臂大大增长,可同时对动子组件提供足够的弹力和支撑力。相较于通过金属片提供支撑,通过弹簧提供弹力的方案而言,本申请方案尺寸小,占用空间小,对弹性悬挂部的制造和装配精度要求低,则能够更好的保证动子组件两端的弹性悬挂部的弹性一致性,进而保证电机的往复运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线性致动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定子组件、动子组件和弹性悬挂部的装配图;
图3为图2中结构的右视图;
图4为图1中线性致动器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沿V-V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线性致动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弹性悬挂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弹性悬挂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缓冲片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9484602900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94846029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 /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 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性致动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6,该线性致动器10包括基体100、两组弹性悬挂部200、定子组件300和悬浮于定子组件300上方的动子组件400,定子组件300安装于基体100,动子组件40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弹性悬挂部200连接于基体100,其中,动子组件400可在其与定子组件300的电磁作用下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每一组弹性悬挂部200均包括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 均呈螺旋状,第一缓冲片210及第二缓冲片240的中心自由端均与动子组件400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缓冲片210及第二缓冲片240的外部自由端均与基体100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基体100为整个线性致动器10的机身,则基体100为定子组件300等提供安装。基体100具体包括外壳120和底座110,定子组件300安装于底座110,则弹性悬挂部200可以全部连接在底座110上,也可以全部连接在外壳120上,或者使得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 的其中一者连接在底座110上,另一者连接在外壳120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具体而言,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采用金属材质。例如可使得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为钣金件,则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可对动子组件400提供支撑和来回往复运动的弹力。且金属材质的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耐疲劳性能佳,在长时间使用后还能够保证弹性悬挂部200具有足够的弹性,进而不会影响线性致动器10的往复运动效率,提高整体使用寿命。
动子组件400具体可包括永磁铁410和安装支架420,永磁铁410固定于安装支架420上,安装支架42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弹性悬挂部200 连接于基体100上。定子组件300具体包括铁芯、绕线架和线圈,线圈缠绕于绕线架,并通过该绕线架安装于铁芯上。该铁芯可以为U形铁芯、E 形铁芯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铁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定子组件300可以仅设置一组,此时动子组件400可以仅设置一组,也可以设置为两组。当动子组件400设置为两组时,使得两组动子组件400的永磁铁410对应的磁极相反。如此,该一组定子组件300便可同时驱动两组动子组件400在相反的方向上往复运动。当然,定子组件300也可以设置为两组或两组以上,当定子组件300设置为两组时,使得动子组件400也设置为两组,每组动子组件400设于定子组件300的上方,则通过两组定子组件300分别驱动对应的定子组件300在相反的方向上往复运动。在此对定子组件300和动子组件400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可根据线性致动器 10的具体类型进行选择和设计。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动子组件40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弹性悬挂部200连接于基体100,则通过该弹性悬挂部200使得动子组件400 悬浮于定子组件300的上方。在定子组件300的线圈通正反交替的电流后,定子组件300形成电磁铁,通过该电磁铁与永磁铁410的磁感应作用,使得定子组件300驱动动子组件400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在动子组件400的安装支架420上安装刀头组件,该线性致动器10便可带动剪切装置的刀片进行快速的往复移动。
每一组弹性悬挂部200均包括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则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可以在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也可以在预设方向上层叠设置,或者还可以使得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位于同一平面,即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整体形成双螺旋结构。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均呈螺旋状,则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中心自由端即指中心螺旋起始端,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外部自由端即指外部螺旋终点端。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可以中心对称设置,也可以轴对称设置,只需两者的螺旋方向相反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中心自由端与动子组件400可以通过插接、螺钉连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 240的外部自由端与基体100可通过卡接、插接、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此均不做具体限定。如此,在动子组件400往复移动时,带动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中心自由端相对外部自由端弹性变形及弹性回复。在相同空间下,呈螺旋状的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弹性臂相比于其他结构的弹性臂更长,则可对动子组件400提供足够的弹力和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线性致动器10通过使得动子组件40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弹性悬挂部200连接于基体100,每一组弹性悬挂部200均包括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均呈螺旋状,第一缓冲片210及第二缓冲片240的中心自由端均与动子组件400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缓冲片210及第二缓冲片240的外部自由端均与基体100固定连接。使得动子组件400的两端均通过螺旋状的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与基体100固定连接,则螺旋状的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在同等空间下使得弹性悬挂部200整体的弹性臂大大增长,可同时对动子组件400提供足够的弹力和支撑力。相较于通过金属片提供支撑,通过弹簧提供弹力的方案而言,本申请方案尺寸小,占用空间小,对弹性悬挂部200的制造和装配精度要求低,则能够更好的保证动子组件400两端的弹性悬挂部200的弹性一致性,进而保证电机的往复运动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8所示,第一缓冲片210与第二缓冲片240 在预设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间距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通过使得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在预设方向上呈间隔设置,相比于使得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层叠或位于同一平面的方案,能够对动子组件400 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力,进而保证线性致动器10的运动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图6至图8,第一缓冲片210及第二缓冲片 240的螺旋方向相反。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螺旋方向指的是由其中心自由端向外部自由端盘旋的方向。则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其中一者的螺旋方向为顺时针,另一者的螺旋方向为逆时针。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定子组件300的电磁作用,使得动子组件400相对定子组件300做大圆弧往复摆动,在动子组件400连接刀头组件后,动子组件400 运动至两端时带动刀头组件整体向下偏移,则使得刀头组件的切削面积更小,不能够实现刀头组件的全程有效切削。通过使得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螺旋方向相反,在动子组件400往复移动时至两端时,动子组件400同时对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施加沿预设方向向外且向下的力,而由于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为螺旋结构,且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螺旋方向相反,则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螺旋段在垂直预设方向的平面内产生相反的作用力,能够吸收消除动子组件400在垂直预设方向的平面内的力,例如动子组件400 对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施加的向下的力。如此,使得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可使得动子组件400的往复运动轨迹为直线,不会发生上下和前后偏摆,则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线性致动器10的剪切装置的刀头组件在往复运动的全程均能够实现有效切割,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6至图9所示,第一缓冲片210包括第一螺旋段220和连接于第一螺旋段220外端的第一固定段230,第一螺旋段 220的内端形成第一缓冲片210的中心自由端,第一固定段230的外端形成第一缓冲片210的外部自由端;第二缓冲片240包括第二螺旋段250和连接于第二螺旋段250外端的第二固定段260,第二螺旋段250的内端形成第二缓冲片240的中心自由端,第二固定段260的外端形成第二缓冲片 240的外部自由端;第一固定段230及第二固定段260均位于动子组件400 的下方,且固定连接于基体1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段220和第二螺旋段250具体沿上下方向轴对称设置。第一螺旋段220和第二螺旋段250可以呈蚊香状、也可以呈椭圆状、矩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为了保证结构强度,通常地,第一固定段230和第一螺旋段220一体成型设置,第二固定段260和第二螺旋段 250一体成型设置。使得第一固定段230和第二固定段260均位于动子组件400的下方,则第一固定段230和第二固定段260可连接于基体100的同一侧,则更加便于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装配。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至图5,基体100包括底座110和外壳120,外壳120设于动子组件400、定子组件300及底座110的***;底座110沿预设方向延伸,动子组件400固定安装于底座110,第一固定段230及第二固定段260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10的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0用于为定子组件300提供安装。底座110整体呈沿预设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外壳120的形状也可以有很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外壳120构成整个线性致动器10的框架,用于保护动子组件 400和定子组件300等。第一固定段230和第二固定段260可通过卡接、插接、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于底座110。通过使得第一固定段230和第二固定段260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10的端部,相比于将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连接于外壳120而言,充分利用定子组件300缓冲减震,减小外壳120震感,提升产品使用舒适度。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线性致动器10还包括柔性连接件500,底座110通过柔性连件悬挂连接于外壳120。
该柔性连接件500采用弹性材质,并兼具一定刚性。例如,该柔性连接件500具体可以为塑胶件等。通过使得底座110通过柔性连接件500悬挂于外壳120,则动子组件400的震动通过弹性悬挂部200传递至底座110,被底座110上的定子组件300吸收大部分后传递至柔性连接件500进一步吸收,最后再传递至外壳120上。如此,使得整个线性致动器10的震动基本被定子组件300和柔性连接件500所吸收,从而使得外壳120整体的震感弱。
同时,由于柔性连接件500的一端连接底座110,另一端连接外壳120,相比于柔性连接件500一端连接动子组件400,另一端连接外壳120的方案而言,底座110加定子组件300的重量远远大于动子组件400加刀头组件的重量,则使得动子组件400给柔性连接件500的初始加速度更小,从而柔性连接件500相对外壳120的摆幅更小,更有利于减震。此外,动子组件400的运动轨迹是以永磁铁410相对铁芯线圈的线圈点为圆心的圆弧轨迹,同时定子组件300的运动轨迹是以外壳120与柔性连接件500的连接端点为圆心的圆弧轨迹,两者轨迹正好处于相反方向,因此当动子组件 400水平往复移动时,两者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正好抵消,即,使得整个动子组件400和定子组件300的上下震动相互抵消,不会传递至外壳120上。采用该线性致动器10的电动剪切装置的使用手感更加舒适,在高频率震动下体现尤为明显。
结合上述基体100包括底座110和外壳120的实施例,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图6至图9,第一固定段230及第二固定段260沿水平延伸,且第一固定段230和第二固定段260均卡接固定于底座110。
通过使得第一固定段230和第二固定段260沿水平延伸,使得第一固定段230和第二固定段260的支撑面积足够大,则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可对动子组件400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力。具体可在底座110 上开设卡槽,在第一固定段230和第二固定段260的下方设置卡脚,通过该该卡脚卡合于底座110的卡槽内,实现第一固定段230和第二固定段260 与底座110的相互卡接。使得第一固定段230和第二固定段260均卡接固定于底座110,简化了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安装,可有效提高整体装配效率,且更加便于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更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6至图9所示,第一螺旋段2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中心部221、第一弹簧臂222、第二弹簧臂223和第三弹簧臂224,第一弹簧臂222自第一中心部221向下延伸,第二弹簧臂223自第一弹簧臂222向上延伸,第三弹簧臂224自第二弹簧臂223向下延伸;
第二螺旋段25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中心部251、第一连接臂252、第二连接臂253和第三连接臂254,第一连接臂252自第二中心部251向下延伸,第二连接臂253自第一连接臂252向上延伸,第三连接臂254自第二连接臂253向下延伸;
第一中心部221与第二中心部251与动子组件400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臂222与第一连接臂252相对第一中心部221对称设置,第二弹簧臂223与第三连接臂254在预设方向对应设置,第三弹簧臂224与第二连接臂253在预设方向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定义位于内侧的为第一缓冲片210,位于外侧的为第二缓冲片240。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具体为板簧结构。第一中心部221和第二中心部251与动子组件400的端部连接,则可使得第一中心部221的宽度大于第一弹簧臂222的宽度,第二中心部 251的宽度大于第一连接臂252的宽度。通过设置该第一中心部221和第二中心部251,更加便于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与动子组件400 的连接。
第一弹簧臂222与第二弹簧臂223、第二弹簧臂223与第三弹簧臂224 之间具体可以为圆弧过渡,也可以为直线过渡等。则第一连接臂252与第二连接臂253、第二连接臂253与第三连接臂254之间具体可以为圆弧过渡,也可以为直线过渡等,在此均不做具体限定。使得第一弹簧臂222自第一中心部221向下延伸,第一连接臂252自第二中心部251向下延伸,则第一中心部221和第二中心部251整体偏上,即,动子组件400连接于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上部位置,可有效减小第一缓冲片210 和第二缓冲片240凸出动子组件400的高度,使得整体结构更为小型化。
通过使得第一螺旋段220包括第一弹簧臂222、第二弹簧臂223和第三弹簧臂224,第二螺旋段250包括第一连接臂252、第二连接臂253和第三连接臂254,则第一螺旋段220和第二螺旋段250至少卷绕一圈半,可保证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弹性臂长度,进而提供足够的弹力和支撑力。而使得第一弹簧臂222与第一连接臂252相对第一中心部221对称设置,第二弹簧臂223与第三连接臂254在预设方向对应设置,第三弹簧臂224与第二连接臂253在预设方向对应设置,即,第一螺旋段220 和第二螺旋段250沿上下中心轴对称设置,如此,能够吸收消除动子组件 400在前后方向的偏摆力,从俯视图(如图4)看,使得动子组件400的往复运动轨迹为直线,不会发生上下前后偏摆。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6,动子组件400包括永磁铁410和安装支架420,安装支架420包括安装段421及位于安装段421沿预设方向上的两端的连接段422;永磁铁410固定于安装段421,连接段422插接固定于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中心自由端。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永磁铁410固定于安装段421的底壁面,则安装段421的顶壁面用于安装刀架等。为了保证结构强度,安装段421和两连接段422一体成型设置。具体可在连接段422上设置两个台阶,以用于分别插接固定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通过使得安装支架420 具有位于安装段421两端的连接段422,使得连接段422直接插接固定于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的中心自由端,即,第一缓冲片210和第二缓冲片240与安装支架420通过插接固定,无需额外的结构连接,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安装。结合上述第一螺旋段2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中心部221、第一弹簧臂222、第二弹簧臂223和第三弹簧臂224,第二螺旋段25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中心部251、第一连接臂252、第二连接臂253 和第三连接臂254的实施例,则连接段422分别插接固定于第一中心部221 和第二中心部251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动剪切装置,该电动剪切装置包括刀头组件和线性致动器10,该线性致动器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线性致动器10的动子组件400与刀头组件连接,以带动刀头组件往复运动,由于本电动剪切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该电动剪切装置具体可以为剃须刀、剪发器、修毛器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当该线性致动器10仅具有一个动子组件400时,可设置一个动刀头和静刀头,使得该动刀头与线性致动器10的动子组件400连接,通过该线性致动器10带动该动刀头相对静刀头往复移动,以实现剪切。当该线性致动器10 具有两个动子组件400时,使得刀头组件包括两个动刀头,两个动刀头分别与两个动子组件400连接,则线性致动器10带动两个动刀头分别做反向往复运动,以实现剪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性致动器,包括基体、两组弹性悬挂部、定子组件和悬浮于所述定子组件上方的动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安装于所述基体,所述动子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弹性悬挂部连接于所述基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子组件可在其与所述定子组件的电磁作用下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
每一组所述弹性悬挂部均包括第一缓冲片和第二缓冲片,所述第一缓冲片和所述第二缓冲片均呈螺旋状,所述第一缓冲片及所述第二缓冲片的中心自由端均与所述动子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片及所述第二缓冲片的外部自由端均与所述基体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片与所述第二缓冲片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片及所述第二缓冲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片包括第一螺旋段和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旋段外端的第一固定段,所述第一螺旋段的内端形成所述第一缓冲片的中心自由端,所述第一固定段的外端形成所述第一缓冲片的外部自由端;所述第二缓冲片包括第二螺旋段和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旋段外端的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二螺旋段的内端形成所述第二缓冲片的中心自由端,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外端形成所述第二缓冲片的外部自由端;所述第一固定段及所述第二固定段均位于所述动子组件的下方,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基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外壳设于所述动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及所述底座的***;所述底座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动子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固定段及所述第二固定段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致动器还包括柔性连接件,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柔性连件悬挂连接于所述外壳。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段及所述第二固定段沿水平延伸,且所述第一固定段和所述第二固定段均卡接固定于所述底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中心部、第一弹簧臂、第二弹簧臂和第三弹簧臂,所述第一弹簧臂自所述第一中心部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弹簧臂自所述第一弹簧臂向上延伸,所述第三弹簧臂自所述第二弹簧臂向下延伸;
所述第二螺旋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中心部、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自所述第二中心部向下延伸,所述第二连接臂自所述第一连接臂向上延伸,所述第三连接臂自所述第二连接臂向下延伸;
所述第一中心部与所述第二中心部与所述动子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臂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相对所述第一中心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弹簧臂与所述第三连接臂在所述预设方向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弹簧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在所述预设方向对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组件包括永磁铁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段及位于所述安装段沿预设方向上的两端的连接段;所述永磁铁固定于所述安装段,所述连接段插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缓冲片和所述第二缓冲片的中心自由端。
10.一种电动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及刀头组件,所述线性致动器的动子组件与所述刀头组件连接,以带动所述刀头组件往复运动。
CN202222290096.2U 2022-08-30 2022-08-30 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 Active CN218217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0096.2U CN218217074U (zh) 2022-08-30 2022-08-30 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
PCT/CN2023/089260 WO2024045638A1 (zh) 2022-08-30 2023-04-19 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0096.2U CN218217074U (zh) 2022-08-30 2022-08-30 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17074U true CN218217074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29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90096.2U Active CN218217074U (zh) 2022-08-30 2022-08-30 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17074U (zh)
WO (1) WO202404563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638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深圳术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7370A (zh) * 2010-10-13 2012-05-09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致动器、电动剪切装置和电气装置
CN102684445B (zh) * 2011-03-07 2016-08-10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动剪切工具及其驱动器
CN105406678B (zh) * 2015-11-25 2019-02-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CN112865470B (zh) * 2020-12-30 2022-06-2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器和电子设备
CN218041158U (zh) * 2022-08-30 2022-12-13 深圳术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
CN218217074U (zh) * 2022-08-30 2023-01-03 深圳术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638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深圳术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45638A1 (zh)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17074U (zh) 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
JP2009268251A (ja) 振動型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1530984U (zh) 一种线性电机
CN218041158U (zh) 线性致动器和电动剪切装置
CN220067185U (zh) 线性振动机构及线性电机
WO2024087542A1 (zh) 线性马达
CN219164362U (zh) 一种主动减震的马达
CN115549428A (zh) 线性马达
CN111277108A (zh) 一种驱动导向一体化装置
CN215344336U (zh) 一种磁悬电动牙刷振动电机
CN214544066U (zh) 线性电机
CN219164415U (zh) 往复式磁悬浮线性电机和电动剪切装置
CN211352010U (zh) 一种驱动导向一体化装置
CN214412444U (zh) 摆动振动电机
CN213461507U (zh) 线性马达及电子设备
EP4395142A1 (en) Reciprocating magnetic levitation linear motor and electric shear device
CN215010009U (zh) 弹簧片及使用该弹簧片的线性驱动马达
RU2811323C1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бритва
RU2816470C1 (ru) Линейный электромотор возвратно-поступательн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на магнитной подушке 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трижки
CN217508556U (zh) 一种声波振动电机及电动牙刷
EP4393667A1 (en) Electric shaver
CN218997904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20985511U (zh) 一种线性振动电机
CN217769710U (zh) 一种便于穿线的电机机芯
KR20240102780A (ko) 왕복형 자기 부상 리니어 모터와 전동 절단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