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7365U - 一种平卡箍及其管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卡箍及其管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7365U
CN218207365U CN202222707693.0U CN202222707693U CN218207365U CN 218207365 U CN218207365 U CN 218207365U CN 202222707693 U CN202222707693 U CN 202222707693U CN 218207365 U CN218207365 U CN 218207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crew rod
rod part
positioning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076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利亚
张祥
肖钦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jici Chongq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jici Chongq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jici Chongq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jici Chongq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076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7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7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7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卡箍及其管连接结构,其中一种平卡箍,包括箍带和用于收紧箍带的紧固组件,箍带两端分别向外翻折后,各自形成翻圈和重叠部;两个重叠部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何改进卡箍,增强箍带两端同紧固组件连接处的连接强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平卡箍及其管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体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平卡箍及其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卡箍在使用时,箍带两端同紧固组件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不够,影响卡箍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改进卡箍,增强箍带两端同紧固组件连接处的连接强度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另外,现有卡箍在夹紧圆管时,卡箍容易沿着圆管转动(即圆管不动,卡箍的箍带转动),导致卡箍和圆管之间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卡箍固定位置不准确,影响卡箍对圆管的夹紧效果。
因此,如何改进卡箍,使得卡箍能够定位在母管上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卡箍及其管连接结构,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一:如何改进卡箍,增强箍带两端同紧固组件连接处的连接强度的问题;问题二:如何改进卡箍,使得卡箍能够定位在母管上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卡箍,包括箍带和用于收紧箍带的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箍带两端分别向外翻折后,各自形成翻圈和重叠部;两个重叠部上分别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箍带设有定位孔和/或定位槽。
进一步,定位孔位于箍带中间部位;
和/或定位槽位于箍带侧边。
进一步,定位槽位于箍带的单侧侧边;
或定位槽为两个以上,分布于箍带的双侧侧边,双侧侧边的定位槽一一对应,形成两侧同向的定位槽或两侧错位异向的定位槽。
进一步,两侧错位异向的定位槽在周向上呈直角。
进一步,紧固组件包括T型螺栓、工字块和锁紧螺母,箍带的两端各自设有安装孔;
T型螺栓包括头部和螺杆部,螺杆部穿过两个安装孔后由锁紧螺母锁紧,工字块套接在螺杆部上且位于两个安装孔之间;
螺杆部分为第一螺杆部和第二螺杆部,第一螺杆部一端连接T型螺栓的头部、第一螺杆部另一端连接第二螺杆部,第一螺杆部的直径大于第二螺杆部的直径,第一螺杆部和第二螺杆部的连接处的截面呈外凸圆弧形。
进一步,T型螺栓的头部朝向箍带一端的形状同对应箍带一端重叠部的外侧面形状相匹配;
工字块两侧的形状同箍带两端重叠部的内侧面形状相匹配;
箍带另一端重叠部同锁紧螺母之间还设有套接在第二螺杆部上的半圆块,半圆块朝向箍带另一端的形状同对应箍带另一端重叠部的外侧面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T型螺栓的头部朝向箍带一端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
工字块两侧的截面形状呈内凹弧形;
箍带两端重叠部的截面形状均呈内凹弧形;
半圆块朝向箍带另一端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
和/或半圆块同锁紧螺母之间还设有套接在第二螺杆部上的垫片;
和/或工字块底部呈弧形。
一种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管连接结构包括公管、母管以及上述一种平卡箍,
母管上设有开槽,公管嵌入母管后,箍带对应开槽且套接在母管的外侧面,紧固组件将箍带锁紧实现公管和母管之间的连接;
母管的外侧面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同定位孔和/或定位槽相匹配。
进一步,公管的外侧面设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同母管的开槽相匹配;
和/或母管的开槽呈Z形。
鉴于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卡箍,箍带两端的第一翻圈、第二翻圈设计,能够有效帮助箍带端部的应力释放,避免箍带两端翻转的转折处产生薄弱环节造成箍带容易断裂。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卡箍,箍带两端的第一重叠部、第二重叠部,加厚的设计,增加该部位的连接强度,延长平卡箍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卡箍,通过在箍带上设置定位孔和/或定位槽,配合母管上的第一凸起部(比如第一凸包),实现卡箍在母管上的定位或限位功能,卡箍在夹紧圆管时,能够有效避免卡箍和母管之间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在轴向上和周向上两者位置均能够定位或限位),确保卡箍在母管上的固定位置准确,提高卡箍对圆管的夹紧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卡箍,箍带的两侧同向定位槽和两侧错位异向定位槽,能够更稳定地实现平卡箍和母管之间的定位或限位。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卡箍,第一螺杆部的直径大于第二螺杆部的直径,两者连接处的截面呈外凸圆弧形,形成一圈外凸圆弧的凸出部,便于工字块滑动。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卡箍,半圆弧面的T型螺栓头部、内凹弧形的第一重叠部和第二重叠部,左右两侧弧面的工字块,半圆弧面的半圆块,T型螺栓头部配合锁紧螺母一起将第一重叠部、工字块和第二重叠部锁紧,四者紧密贴合,确保平卡箍对母管的夹紧力度,使得公管和母管的整体密封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箍带的结构示意图(体现翻圈和重叠部);
图2是实施例2中一种平卡箍的结构示意图(单侧定位槽,立体图,放松状态);
图3是实施例2中一种平卡箍的结构示意图(单侧定位槽,主视图,放松状态);
图4是实施例2中T型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工字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半圆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一种平卡箍的结构示意图(单侧定位槽,主视图,夹紧状态);
图8是实施例3中一种平卡箍的结构示意图(两侧同向定位槽,立体图,放松状态);
图9是实施例4中一种平卡箍的结构示意图(两侧错位异向定位槽,立体图,放松状态);
图10是实施例6中一种管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11是实施例6中一种管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单侧定位槽,立体图);
图12是实施例6中一种管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定位孔,立体图);
图13是实施例7中一种管连接结构的母管的结构示意图(显示z形开槽)。
图中:
100、平卡箍;
110、箍带;111、第一翻圈;112、第二翻圈;113、定位槽;114、定位孔;115、第一重叠部;116、第二重叠部;
120、T型螺栓;121、头部;122、第一螺杆部;123、第二螺杆部;124、凸出部;130、工字块;131、第一圆孔;140、半圆块;141、第二圆孔;150、垫片;160、锁紧螺母;
200、母管;210、第一凸起部;220、开槽;
300、公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见图1,具体实施例1,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平卡箍,包括箍带110 和用于收紧箍带110的紧固组件,箍带110两端分别向外翻折后,各自形成翻圈和重叠部;两个重叠部上分别设有安装孔。
其中箍带110采用钢带制成,由直钢带翻折、卷圆形成的一体式箍带110,箍带110两端分别向外翻折后,各自形成翻圈和重叠部,翻圈能够帮助箍带 110翻折处的应力释放,重叠部对应安装孔所在部位,当紧固组件收紧箍带 110时,重叠部受到的挤压力度增大,此时重叠部的双层钢带设计,能够增加了重叠部的厚度和强度。
本实施例1中,翻圈分别为第一翻圈111和第二翻圈112,重叠部分别为第一重叠部115和第二重叠部116;两个安装孔分别设置在相应的重叠部上,箍带110两端重叠部的截面形状均呈内凹弧形,比如第一重叠部115呈左凹右凸的内凹弧形,第一重叠部115的右侧弧面为内侧弧面,第一重叠部115 的左侧弧面为外侧弧面,第二重叠部116呈左凸右凹的内凹弧形,第二重叠部116的左侧弧面为内侧弧面,第二重叠部116的右侧弧面为外侧弧面。
参见图2至图7,具体实施例2,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平卡箍,包括箍带110和用于收紧箍带110的紧固组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增加箍带 110(即外钢带)设有定位槽113,定位槽113位于箍带110侧边,比如定位槽113位于箍带110的单侧侧边;
定位槽113的作用是同母管200上的第一凸起部210相匹配(即第一凸起部210卡在定位槽113中),实现箍带110和母管200之间定位功能或限位功能,在平卡箍100紧固母管200(即对母管200和公管300进行紧固,实现公管300和母管200之间连接)的过程中,箍带110和母管200在周向上不会发生位置移动(有效防止箍带110在打进过程中在母管200上转动),箍带110套接母管200之后,由第一凸起部210对定位槽113的限位,也能够避免箍带110沿着母管200轴向继续移动(比如继续前移),定位槽113 配合第一凸起部210对箍带110的轴向位置也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双重定位作用下,箍带110和母管200之间位置关系更稳定、不容易打滑,便于更高效地通过紧固组件收紧箍带110,实现平卡箍100对公管300和母管200 的紧固作用,也确保平卡箍100在母管200上夹紧位置更精准(比如覆盖在母管200的开槽220处),紧固效果更好,参见图11,平卡箍的使用状态。
箍带110的两端各自设有安装孔,比如箍带110呈C形,两个安装孔配合 T型螺栓120和锁紧螺母160,实现收紧箍带110的功能。
紧固组件包括T型螺栓120、工字块130和锁紧螺母160,T型螺栓120 包括头部121和螺杆部,螺杆部穿过两个安装孔后由锁紧螺母160锁紧,工字块130套接在螺杆部上且位于两个安装孔之间,比如工字块130中部设有圆孔131,螺杆部和工字块130的第一圆孔131通过花键连接。
螺杆部分为第一螺杆部122和第二螺杆部123,第一螺杆部122一端(比如附图4中第一螺杆部122的左端)连接T型螺栓120的头部121、第一螺杆部122另一端(比如附图4中第一螺杆部122的右端)连接第二螺杆部123,第一螺杆部122的直径大于第二螺杆部123的直径,第一螺杆部122和第二螺杆部123的连接处的截面呈外凸圆弧形。比如说第一螺杆部122和第二螺杆部123的连接处形成一圈外凸圆弧的凸出部124(未显示在附图中),这个设计既使得第一螺杆部122和第二螺杆部123连接处的落差更平缓,也便于工字块130在第一螺杆部122和第二螺杆部123之间移动,尤其是从第二螺杆部123向第一螺杆部122的方向移动时,更加便捷。
T型螺栓120的头部121朝向箍带110一端(比如附图4中T型螺栓120 的头部121的右端)的形状同对应箍带110一端重叠部(即第一重叠部115) 的外侧面形状相匹配,比如说,T型螺栓120的头部121朝向箍带110一端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T型螺栓120头部121的半圆形凸出部同第一重叠部 115的内凹部形状相匹配,在平卡箍100收紧或打紧过程中,始终保证T型螺栓120头部121的半圆形弧面同第一重叠部115的外侧弧面贴合,弧形接触表面最大程度地贴合使得平卡箍100在收紧过程中产生持续有效的张力。
工字块130两侧的形状同箍带110两端重叠部的内侧面形状相匹配,比如工字块130两侧的截面形状呈内凹弧形,此时工字块130左右两侧弧面能够有效地同平卡箍100内侧弧面(即第一重叠部115的内侧弧面和第二重叠部 116的内侧弧面)贴合,在平卡箍100收紧或打紧过程中,工字块130两侧弧面既能够对T型螺栓120的头部121和半圆块140提供有效支撑,便于配合T型螺栓120的头部121和半圆块140分别对第一重叠部115和第二重叠部116进行夹紧或收紧,避免平卡箍100收紧或打紧时,T型螺栓120的头部121和/或半圆块140发生异常变形,在平卡箍100收紧或打紧后,工字块 130两侧弧面同第一重叠部115的内侧弧面、第二重叠部116的内侧弧面紧密贴合,确保平卡箍100对母管200的夹紧力度,使得公管300和母管200 的整体密封性能良好。
箍带110另一端重叠部(即第二重叠部116)同锁紧螺母160之间还设有套接在第二螺杆部123上的半圆块140和垫片150,半圆块140朝向箍带110 另一端的形状同对应箍带110另一端重叠部的外侧面形状相匹配。垫片150 位于半圆块140和锁紧螺母160之间,垫片150用于增大半圆块140和锁紧螺母160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半圆块140受到的压力,防止半圆块140和锁紧螺母160之间松动,保护半圆块140。半圆块140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二圆孔141,半圆块140利用第二圆孔141套接在第二螺杆部123上。
半圆块140朝向箍带110另一端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半圆块140的半圆弧面同第二重叠部116的外侧弧面贴合,在平卡箍100收紧或打紧过程中,半圆块140的弧面帮助第二重叠部116受力更均匀,平卡箍100收紧或打紧后,半圆块140的弧面同第二重叠部116的外侧弧面贴合得更紧密,此时T 型螺栓120的头部121的半圆弧面、工字块130左右两侧弧面、半圆块140 的半圆弧面,共同对第一重叠部115和第二重叠部116实现收紧,三者同第一重叠部115和第二重叠部116紧密贴合,确保平卡箍100对母管200的夹紧力度,使得公管300和母管200的整体密封性能良好。
工字块130底部呈弧形,同母管200的形状相匹配,当平卡箍100夹紧母管200时,工字块130底部同母管200贴合,实现平卡箍100对母管200一圈的夹紧,不漏死角,平卡箍100对母管200的夹紧力度更均匀。
参见图8,具体实施例3,本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平卡箍,实施例3同实施例2的设计基本相同,实施例3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定位槽113 为两个以上,分布于箍带110的双侧侧边,双侧侧边的定位槽113一一对应,形成两侧同向的定位槽113。所述两侧同向是指两个定位槽113的中心点连成的直线同平卡箍100的轴线平行,也或者说在同一个周向截面上,两个定位槽113的投影是重合的,或两个定位槽113的中心点的投影是重合的。
比如本实施例3中,定位槽113为两个,两个定位槽113均位于紧固组件的正下方,且两个定位槽113形成两侧同向的定位槽113,此时母管200相应位置也设有两个第一凸起部210,两个第一凸起部210同两侧同向的定位槽113分别一一对应、相互配合,不仅能够实现箍带110和母管200之间周向上的定位功能,还能实现箍带110和母管200之间轴向上的定位功能,由第一凸起部210对定位槽113的限位,也能够避免箍带110沿着母管200轴向前后移动,在周向和轴向的双重定位作用下,箍带110和母管200之间位置关系更稳定、不容易打滑,便于更高效地通过紧固组件收紧箍带110,实现平卡箍100对公管300和母管200的紧固作用。
参见图9,具体实施例4,本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平卡箍,实施例4同实施例3的设计基本相同,实施例4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定位槽113 为两个以上,分布于箍带110的双侧侧边,双侧侧边的定位槽113一一对应,形成两侧错位异向的定位槽113。所谓两侧错位异向是指两个定位槽113的中心点连成的直线同平卡箍100的轴线不平行,也或者说在同一个周向截面上,两个定位槽113的投影是不重合的,或两个定位槽113的中心点的投影是不重合的,此时两个定位槽113的中心点的投影分别同周向截面的中心点连成直线,两条直线形成一定角度,这就是错位异向。
两侧错位异向的定位槽113实现箍带110和母管200之间周向上的定位功能和轴向上的定位功能,还能使得箍带110和母管200之间周向上的定位效果更好,定位力度更强。
比如本实施例4中,定位槽113为两个,两侧错位异向的定位槽113在周向上呈直角,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周向截面上,两个定位槽113的中心点的投影分别同周向截面的中心点连成直线,两条直线形成角度为90°,这样角度设计,使得箍带110和母管200之间周向上的定位效果最好,定位力度最强。
具体实施例5,本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平卡箍,实施例5同实施例2的设计基本相同,实施例5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箍带110设有定位孔114。此时定位槽113的设计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定位孔114作用是同母管200 上的第一凸起部210相匹配(即第一凸起部210卡在定位槽113中),实现箍带110和母管200之间定位功能,包括箍带110和母管200在周向上和轴向上的定位或限位,双重定位作用下,箍带110和母管200之间位置关系更稳定、不容易打滑,便于更高效地通过紧固组件收紧箍带110,实现平卡箍 100对公管300和母管200的紧固作用。参见图12,平卡箍的使用状态。
本实施例5中定位孔114的设计,相较于实施例2中箍带110的单侧侧边的定位槽113设计而言,箍带110和母管200在轴向上的定位效果更好,由第一凸起部210对定位孔114的限位,能够避免箍带110沿着母管200轴向前后移动。
本实施例5中定位孔114的设计,相较于实施例3中两侧同向的定位槽113、实施例4中两侧错位异向的定位槽113的设计而言,定位孔114的加工更加高效、便捷。
本实施例5中,以箍带110设有定位孔114,没有定位槽113的设计为例,比如定位孔114位于箍带110中间部位,优选定位孔114位于紧固组件的正下方,既美观,又对箍带110和母管200在周向上和轴向上的双重定位效果更好。
参见图10至图12,具体实施例6,本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管连接结构,管连接结构包括公管300、母管200以及前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平卡箍,母管 200上设有开槽220(开槽220结构不限于说明书附图中展示开槽220的结构),公管300嵌入母管200后,箍带110对应开槽220且套接在母管200 的外侧面,紧固组件将箍带110锁紧实现公管300和母管200之间的连接;此时公管300上不开槽220,公管300***母管200中,两者间留有一定的配合间隙,母管200开槽220目的在于平卡箍100打紧过程中,箍带110(又称外钢带)收缩勒紧母管200,使得母管200开槽220处向内侧挤压收缩变形,收缩变形后的母管200补偿和公管300的配合间隙,保证公管300和母管200两者连接处的密封性能良好,保证公管300和母管200所在的整个***的密封性能。
母管200的外侧面设有第一凸起部210,第一凸起部210可以一个或多个,第一凸起部210同定位孔114和/或定位槽113相匹配,比如第一凸起部210 同定位孔114和/或定位槽113同等尺寸,实现对平卡箍100的箍带110定位或限位功能。第一凸起部210同定位孔114相匹配,参加图12;第一凸起部210同定位槽113相匹配,参见图11。
参见图13,具体实施例7,本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管连接结构,本实施例 7同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母管200的开槽220呈Z形(参见附图13),公管300的外侧面设有第二凸起部(未显示在附图中),第二凸起部同母管 200的开槽220相匹配,当公管300***母管200内时,第二凸起部也***母管200的开槽220,且第二凸起部沿着Z形开槽220移动,当公管300***母管200内指定位置时,第二凸起部也位于母管200的开槽220底部,此时公管300和母管200之间哪怕有配合间隙存在,两者也不容易滑脱,第二凸起部和Z形开槽220之间实现了公管300和母管200在轴向上的初步限位,便于后续在母管200外侧壁上套接箍带110(同时利用定位孔114和/或定位槽113,同第一凸起部210配合实现箍带110和母管200之间定位能够),完成平卡箍100夹紧母管200和公管300、形成管连接结构的操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公管300和母管200安装连接的工作效率、安装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平卡箍,包括箍带(110)和用于收紧箍带(110)的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箍带(110)两端分别向外翻折后,各自形成翻圈和重叠部;两个重叠部上分别设有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平卡箍,其特征在于:箍带(110)设有定位孔(114)和/或定位槽(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平卡箍,其特征在于:定位孔(114)位于箍带(110)中间部位;
和/或定位槽(113)位于箍带(110)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平卡箍,其特征在于:定位槽(113)位于箍带(110)的单侧侧边;
或定位槽(113)为两个以上,分布于箍带(110)的双侧侧边,双侧侧边的定位槽(113)一一对应,形成两侧同向的定位槽(113)或两侧错位异向的定位槽(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平卡箍,其特征在于:两侧错位异向的定位槽(113)在周向上呈直角。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平卡箍,其特征在于:紧固组件包括T型螺栓(120)、工字块(130)和锁紧螺母(160),箍带(110)的两端各自设有安装孔;
T型螺栓(120)包括头部(121)和螺杆部,螺杆部穿过两个安装孔后由锁紧螺母(160)锁紧,工字块(130)套接在螺杆部上且位于两个安装孔之间;
螺杆部分为第一螺杆部(122)和第二螺杆部(123),第一螺杆部(122)一端连接T型螺栓(120)的头部(121)、第一螺杆部(122)另一端连接第二螺杆部(123),第一螺杆部(122)的直径大于第二螺杆部(123)的直径,第一螺杆部(122)和第二螺杆部(123)的连接处的截面呈外凸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平卡箍,其特征在于:
T型螺栓(120)的头部(121)朝向箍带(110)一端的形状同对应箍带(110)一端重叠部的外侧面形状相匹配;
工字块(130)两侧的形状同箍带(110)两端重叠部的内侧面形状相匹配;
箍带(110)另一端重叠部同锁紧螺母(160)之间还设有套接在第二螺杆部(123)上的半圆块(140),半圆块(140)朝向箍带(110)另一端的形状同对应箍带(110)另一端重叠部的外侧面形状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平卡箍,其特征在于:
T型螺栓(120)的头部(121)朝向箍带(110)一端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
工字块(130)两侧的截面形状呈内凹弧形;
箍带(110)两端重叠部的截面形状均呈内凹弧形;
半圆块(140)朝向箍带(110)另一端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
和/或半圆块(140)同锁紧螺母(160)之间还设有套接在第二螺杆部(123)上的垫片(150);
和/或工字块(130)底部呈弧形。
9.一种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管连接结构包括公管(300)、母管(200)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或8所述一种平卡箍(100),母管(200)上设有开槽(220),公管(300)嵌入母管(200)后,箍带(110)对应开槽(220)且套接在母管(200)的外侧面,紧固组件将箍带(110)锁紧实现公管(300)和母管(200)之间的连接;
母管(200)的外侧面设有第一凸起部(210),第一凸起部(210)同定位孔(114)和/或定位槽(113)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公管(300)的外侧面设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同母管(200)的开槽(220)相匹配;
和/或母管(200)的开槽(220)呈Z形。
CN202222707693.0U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平卡箍及其管连接结构 Active CN218207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7693.0U CN218207365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平卡箍及其管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7693.0U CN218207365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平卡箍及其管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7365U true CN218207365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1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07693.0U Active CN218207365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平卡箍及其管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7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36666B1 (ko) 개스킷을 구비한 중앙 리브를 가진 단일 볼트 밴드 클램프 및 이 밴드 클램프를 사용한 파이프 겹치기 이음매
KR101221346B1 (ko) 밀봉 슬리브를 가진 리브붙이 파이프 클램프
US7770937B2 (en) Stepped ball joint pipe clamp and pre-attachment components therefor
CA1294643C (en) Soil pipe coupling
US4165109A (en) Wide-band compression coupling
CN101115947B (zh) 具有改进紧固件的管箍
CA1037078A (en) Compression coupling
KR100341298B1 (ko) 파이프겹치기이음용커플링및이커플링제조용펀치와다이세트
JPS61290291A (ja) 管継手
JPH0355713B2 (zh)
US11454156B2 (en) Exhaust clamp and method
CN111998135B (zh) 一种卡箍及其使用方法
US9976678B2 (en) Clamp
KR102563006B1 (ko) 파이프 커플링
US3652110A (en) Formation of joints between tubular members
CA2104275C (en) Expandable clamp structure of the earless type
CN210034688U (zh) 一种卡压快速接头
CA1126488A (en) Gas-tight exhaust clamp for tubing slip-joints
CN218207365U (zh) 一种平卡箍及其管连接结构
MXPA03012060A (es) Abrazadera para unir cuerpos tubulares.
CA3055526A1 (en) A no-hub pipe coup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856507B1 (ko) 관 연결구조
KR101021968B1 (ko) 분할 플랜지형 비용접 관 이음매
CN219953483U (zh) 一种排气管卡箍
US11466803B2 (en) Hose clamp with spring liner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