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6688U - 一种换热器以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以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6688U
CN218096688U CN202222415011.9U CN202222415011U CN218096688U CN 218096688 U CN218096688 U CN 218096688U CN 202222415011 U CN202222415011 U CN 202222415011U CN 218096688 U CN218096688 U CN 218096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heat exchanger
positioning groove
straight tube
fl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150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昕
高志谦
王臣臣
王一鸣
李伟
李智强
王宇
文佳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150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6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6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6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热器以及制冷设备,其中,所述扁管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呈间隔设置的直管段,所述直管段包括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安装侧面,所述安装侧面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翅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呈来回弯折设置,以在位于其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端部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折弯部,且所述折弯部的端面形成有粘接平面,所述翅片设置在两个所述直管段之间,且所述翅片的粘接平面对应与两个所述直管段的定位凹槽的底面之间平面粘接。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翅片与扁管之间接触面积小,换热效率低、成本高、易发生相对移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以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以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在制冷设备诞生至今,生活中早以离不开制冷设备的使用,例如空调、冰箱、冰柜等,而制冷设备离不开换热器的使用,为提升制冷设备的性能必定需要提升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行业内也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与发展。
现有微通道换热器,一般为在扁管间夹设翅片,翅片与扁管抵接,以吸收扁管上的热量,再通过翅片暴露在空气中以增加换热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升扁管热量散至空气中的换热效率。具体的,现有扁管表面一般为平面设置,同步的,现有翅片一般为与扁管的平面线接触设置,以提升换热器与空气的换热效率,但,此种设置存在翅片与扁管之间接触面积过小,导致扁管与翅片之间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并且,现有翅片和扁管在装配后的连接工艺大都采用钎焊,钎焊的优点是连接牢固,换热热阻小,传热较好,不足在于钎焊需要的隧道炉费用和运行成本较高,同时所需的工艺也相对复杂;此外经过高温加热的翅片和扁管均会有一定程度的强度衰减,所以对于原材料的要求较为高,综上,最终会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换热器以及制冷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翅片与扁管之间接触面积小,换热效率低、成本高、易发生相对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扁管以及翅片,所述扁管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呈间隔设置的直管段,所述直管段包括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安装侧面,所述安装侧面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定位凹槽;以及,
翅片,所述翅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呈来回弯折设置,以在位于其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端部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折弯部,且所述折弯部的端面形成有粘接平面,所述翅片设置在两个所述直管段之间,且所述翅片的粘接平面对应与两个所述直管段的定位凹槽的底面之间平面粘接。
可选地,所述定位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折弯部的形状相适配;和/或,
所述定位凹槽的宽度自底面朝上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定位凹槽底面的宽度比所述粘接平面的宽度大0.3mm到0.7mm。
可选地,所述定位凹槽的宽度为1.2mm~1.5mm。
可选地,所述定位凹槽的深度为0.5mm~1mm。
可选地,所述定位凹槽沿第三方向贯穿所述安装侧面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定位凹槽的一端呈向外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扁管还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弯管段,且所述弯管段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管段之间连接。
可选地,所述扁管呈一体成型设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文中所述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一所述翅片夹设于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呈间隔的所述直管段之间,且所述翅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在第二方向上呈来回弯折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端部的多个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直管段抵接以吸收所述直管段上的热量,实现所述翅片与所述扁管的换热,再通过所述翅片上连接两个所述折弯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直管段之间的换热段将所述翅片上的热量发散至空气中,实现所述翅片与空气的换热。所述翅片弯折设置以增大其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提升所述翅片与空气的换热效率,同时,所述直管段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安装侧面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定位凹槽,且所述翅片的粘接平面对应与两个所述直管段的定位凹槽的底面之间平面粘接,一方面增大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直管段的接触面积,提升所述翅片与所述扁管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将所述翅片与所述扁管之间的连接方式由钎焊改为粘接,可以取消隧道炉钎焊的投入,简化工艺,并且,避免了高温加热的工艺,减小了材料的强度衰减,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平面粘接更是能够增加粘接面积,防止翅片与扁管之间发生脱落的现象,再者,设置定位凹槽,能够简单有效的实现翅片与扁管之间的定位连接,简化安装工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扁管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翅片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22 粘接平面 10 扁管
11 直管段 12 弯管段
13 安装侧面 20 翅片
14 定位凹槽 21 折弯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制冷设备诞生至今,生活中早以离不开制冷设备的使用,例如空调、冰箱、冰柜等,而制冷设备离不开换热器的使用,为提升制冷设备的性能必定需要提升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行业内也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与发展。
现有微通道换热器,一般为在扁管间夹设翅片,翅片与扁管抵接,以吸收扁管上的热量,再通过翅片暴露在空气中以增加换热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升扁管热量散至空气中的换热效率。具体的,现有扁管表面一般为平面设置,同步的,现有翅片一般为与扁管的平面线接触设置,以提升换热器与空气的换热效率,但,此种设置存在翅片与扁管之间接触面积过小,导致扁管与翅片之间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并且,现有翅片和扁管在装配后的连接工艺大都采用钎焊,钎焊的优点是连接牢固,换热热阻小,传热较好,不足在于钎焊需要的隧道炉费用和运行成本较高,同时所需的工艺也相对复杂;此外经过高温加热(610~610℃)的翅片和扁管均会有一定程度的强度衰减,所以对于原材料的要求较为高,综上,最终会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较高。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扁管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翅片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以下将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所述换热器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换热器包括扁管10以及翅片2,所述扁管1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呈间隔设置的直管段11,所述直管段11包括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安装侧面13,所述安装侧面13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定位凹槽14;所述翅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呈来回弯折设置,以在位于其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端部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折弯部21,且所述折弯部21的端面形成有粘接平面22,所述翅片设置在两个所述直管段11之间,且所述翅片的粘接平面22对应与两个所述直管段11的定位凹槽14的底面之间平面粘接。
需要说明的是,扁管10的直管段11的安装侧面13的面积较大,其有足够的面积开设定位凹槽14,而且定位凹槽14的开设,还可以减小所述翅片到所述扁管10内的冷媒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一所述翅片夹设于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呈间隔的所述直管段11之间,且所述翅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在第二方向上呈来回弯折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端部的多个折弯部21,所述折弯部21与所述直管段11抵接以吸收所述直管段11上的热量,实现所述翅片与所述扁管10的换热,再通过所述翅片上连接两个所述折弯部21且位于两个所述直管段11之间的换热段将所述翅片上的热量发散至空气中,实现所述翅片与空气的换热。所述翅片弯折设置以增大其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提升所述翅片与空气的换热效率,同时,所述直管段11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安装侧面13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定位凹槽14,且所述翅片的粘接平面22对应与两个所述直管段11的定位凹槽14的底面之间平面粘接,一方面增大所述折弯部21与所述直管段11的接触面积,提升所述翅片与所述扁管10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将所述翅片与所述扁管10之间的连接方式由钎焊改为粘接,可以取消隧道炉钎焊的投入,简化工艺,并且,避免了高温加热的工艺,减小了材料的强度衰减,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平面粘接更是能够增加粘接面积,防止翅片与扁管10之间发生脱落的现象,再者,设置定位凹槽14,能够简单有效的实现翅片与扁管10之间的定位连接,简化安装工艺。
进一步的,为了加强所述扁管10的定位凹槽14对所述翅片的折弯部21的定位效果,所述定位凹槽14的形状与所述折弯部21的形状相适配,如此设置,所述定位凹槽14能够包覆所述翅片的折弯部21,加强所述扁管10的定位凹槽14对所述翅片的折弯部21的定位效果,而且,现有的翅片的折弯部21的宽度往往是从端部到中部依次增大设置的,因此,所述定位凹槽14的宽度自底面朝上逐渐增大,从而能够使得定位凹槽14能够包覆所述翅片的折弯部21,在粘接的过程中也不仅仅是与所述定位凹槽14的底面之间平面粘接,所述定位凹槽14的两侧壁也能与所述折弯部21的两个侧壁之间粘接,进一步提升了所述定位凹槽14与所述折弯部21之间的粘接效果和定位效果,防止所述翅片与所述扁管10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与此同时,为了方便所述翅片的安装,所述定位凹槽14底面的宽度比所述粘接平面22的宽度大0.3mm到0.7mm,如此设置,所述翅片的粘接平面22比所述定位凹槽14的窄,能够方便所述翅片的安装,而且,留有0.3mm到0.7mm的间隙,也能够在所述间隙能形成粘接层,从而加强所属于翅片与所述扁管10的之间的粘接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凹槽14的宽度不能太宽,太宽失去了对所述翅片的定位意义,太窄,换热面积不够,换热效果较差,因此,所述定位凹槽14的宽度为1.2mm~1.5mm。
当然,所述定位凹槽14的深度也不能太深,太深会影响所述扁管10的强度,太窄,对所述翅片的定位效果不好,因此,所述定位凹槽14的深度为0.5mm~1mm。
为了方便所述翅片与所述扁管10之间的安装,所述定位凹槽14沿第三方向贯穿所述安装侧面13的两侧,如此设置,在对所述翅片涂胶之后,可以从所述定位凹槽14的一侧,将所述折弯部21推入所述定位凹槽14内,从而简化了所述翅片与所述扁管10之间的安装。
与此同时,在推入的过程中,需要对所述翅片的折弯部21和所述定位凹槽14之间进行定位,而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造成了难推入的问题,因此,所述定位凹槽14的一端呈向外倾斜设置,也就是呈扩口设计,在对位不那么精准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松的将所述翅片的折弯部21推入所述定位凹槽14内,进一步的降低了所述翅片与所述扁管10之间的安装难度。
为了将多个所述弯管段12连接为一体,所述扁管10还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弯管段12,且所述弯管段12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管段11之间连接,从而通过设置多个弯管段12将第二方向上的多个直管段11连接为一个整体。
与此同时,所述扁管10呈一体成型设置,如此设置,能够最好的保证所述扁管10的强度,具体的,所述扁管10可以采用铝合金挤压成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文中所述的换热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扁管,所述扁管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呈间隔设置的直管段,所述直管段包括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安装侧面,所述安装侧面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定位凹槽;以及,
翅片,所述翅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呈来回弯折设置,以在位于其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端部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折弯部,且所述折弯部的端面形成有粘接平面,所述翅片设置在两个所述直管段之间,且所述翅片的粘接平面对应与两个所述直管段的定位凹槽的底面之间平面粘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折弯部的形状相适配;和/或,
所述定位凹槽的宽度自底面朝上逐渐增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底面的宽度比所述粘接平面的宽度大0.3mm到0.7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的宽度为1.2mm~1.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的深度为0.5mm~1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沿第三方向贯穿所述安装侧面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的一端呈向外倾斜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还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弯管段,且所述弯管段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管段之间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呈一体成型设置。
10.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CN202222415011.9U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换热器以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18096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5011.9U CN218096688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换热器以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5011.9U CN218096688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换热器以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6688U true CN218096688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1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15011.9U Active CN218096688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换热器以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6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31448B1 (en) Heat exchanger
US7111670B2 (en) Plate fin for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core
EP1074807A2 (en) Folded tube for a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GB2527456A (en) Heat exchanger,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heat exchanger
JP2011127867A (ja) 熱交換器用フィンおよび熱交換器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08247678A (ja) アルミニウム製熱交換器
CN216745578U (zh) 换热器
JP2007046868A (ja) 蒸発器
CN218096688U (zh) 一种换热器以及制冷设备
WO2024046273A1 (zh) 翅片结构及其换热器
JP2005127595A (ja) 熱交換器
CN106949769A (zh) 组合式折叠热交换扁管
CN210101256U (zh) 一种换热器及汽车空调***
JP2006336885A (ja) 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595951B (zh) 一种换热装置
US11788799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WO2000063631A3 (en) Corrugated fin and method of making
CN211626154U (zh) 换热器
WO2013018270A1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CN212205727U (zh) 换热器
CN220507308U (zh) 宽片距扰风结构高效换热器
CN217032166U (zh) 一种翅片以及微通道换热器、空调
CN111829364A (zh) 换热器
CN218097372U (zh) 换热翅片、换热器及制冷装置
CN110763069B (zh) 翅片、换热器、换热***、空调器和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