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1722U - 一种复合横担及输电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横担及输电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1722U
CN218061722U CN202222161395.6U CN202222161395U CN218061722U CN 218061722 U CN218061722 U CN 218061722U CN 202222161395 U CN202222161395 U CN 202222161395U CN 218061722 U CN218061722 U CN 218061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cross arm
composite insulator
pillar
stay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613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郁杰
张鑫鑫
黄清
高凯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emar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ema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emar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ema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613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1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1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1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横担,固定连接在输电杆的杆体上,复合横担包括三个支柱复合绝缘子,三个支柱复合绝缘子依次连接组成支柱复合绝缘子组,支柱复合绝缘子组的一端与杆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三个支柱复合绝缘子两两连接的位置形成两个连接节点。这样的复合横担结构可以增加一个复合横担上的导线挂接数量,挂线结构紧凑,能够降低输电杆的高度,提升电能输送容量。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横担及输电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输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横担输电杆。
背景技术
现有输电杆塔上挂接导线通常呈三层布置,即三相导线分别位于不同的水平线,一个复合横担一般仅挂接一相导线,对输电杆的整体高度要求较高,且导线分布结构较散,线损较大,导致电能输送容量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横担和包含该复合横担的输电杆,挂线结构紧凑,能够降低输电杆的高度,提升电能输送容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横担,固定连接在输电杆的杆体上,复合横担包括三个支柱复合绝缘子,三个支柱复合绝缘子依次连接组成支柱复合绝缘子组,支柱复合绝缘子组的一端与杆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三个支柱复合绝缘子两两连接的位置形成两个连接节点。
其中,两个连接节点和自由端用于挂接三相导线。
其中,复合横担还包括至少一个斜拉复合绝缘子,斜拉复合绝缘子的一端与支柱复合绝缘子组远离杆体的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在支柱复合绝缘子组上方与杆体固定连接。
其中,复合横担包括两个斜拉复合绝缘子,两个斜拉复合绝缘子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节点和自由端中的任意两个连接,另一端在支柱复合绝缘子组与杆体连接位置上方依次与杆体固定连接。
其中,复合横担包括三个斜拉复合绝缘子,三个斜拉复合绝缘子的一端分别在两个连接节点和自由端与支柱复合绝缘子组固定连接,另一端在支柱复合绝缘子组与杆体连接位置上方依次与杆体固定连接。
其中,支柱复合绝缘子两端均设有端部金具,三个支柱复合绝缘子之间通过端部金具依次连接组成支柱复合绝缘子组。
其中,支柱复合绝缘子组中两个相互连接的端部金具之间设置挂线板,挂线板上设有导线挂接点。
其中,三相导线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输电杆,包括竖直设置的杆体和固定连接在杆体上的若干上述复合横担。
其中,若干复合横担对称设置于杆体的两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通过优化设计复合横担结构,可以增加一个复合横担上的导线挂接数量,挂线结构紧凑,能够降低输电杆的高度,减小输电杆的基础,从而降低整体造价,且特别适用于高度受限区域,经济性好,适用范围广,同时能够提升电能输送容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输电杆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输电杆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的输电杆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的输电杆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输电杆10的杆体200上对称设有两个复合横担100。复合横担100固定连接在输电杆10的杆体200上,复合横担100上设有三个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导线挂接点1001用于挂接导线,所有导线挂接点1001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因此挂接于导线挂接点1001上的所有导线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将所有的导线设置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横担形式可以降低输电杆10的整体高度,减小输电杆10的基础,从而减轻输电杆10的整体重量,降低整体造价,且特别适用于高度受限区域。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复合横担100包括三个支柱复合绝缘子110,每个支柱复合绝缘子110两端均设有端部金具111,三个支柱复合绝缘子110之间通过端部金具111依次连接组成支柱复合绝缘子组1100,三个支柱复合绝缘子110两两连接的位置为连接节点1101,支柱复合绝缘子组1100的一端与杆体2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两个连接节点1101和自由端用于挂接三相导线。也即三个支柱复合绝缘子110依次连接形成支柱复合绝缘子组1100中部的两个导线挂接点1001,支柱复合绝缘子组1100的自由端为第三个导线挂接点1001。
复合横担100上设置三个导线挂接点1001,用于单回路导线的挂接,三相导线分别挂接于三个导线挂接点1001上。为了保证挂接于导线挂接点1001上的各导线之间的电气安全,三个导线挂接点1001之间的距离以及导线与杆体200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等于导线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的具体尺寸根据导线的电压等级确定,通过采用合适长度的支柱复合绝缘子110即可保障安全距离满足要求。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个支柱复合绝缘子组中的支柱复合绝缘子数量可以为四个、五个或者更多个,只要能够选择三个连接节点作为导线挂接点即可,以实际需求为准,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具体地,支柱复合绝缘子110包括绝缘体以及包覆在绝缘体***的伞裙。绝缘体可以是实心绝缘芯体,也可以是空心绝缘管,其中,当绝缘体是实心绝缘芯体时,其可以是玻璃纤维或者芳纶纤维浸渍环氧树脂缠绕成型或者拉挤成型或者拉挤缠绕成型的实心芯棒,当绝缘体是空心绝缘管时,其可以是玻璃纤维或者芳纶纤维浸渍环氧树脂拉挤成型的空心拉挤管,也可以是玻璃纤维浸渍环氧树脂缠绕固化成型或者拉挤缠绕成型的玻璃钢管,还可以是芳纶纤维浸渍环氧树脂缠绕固化成型的芳纤管,在此不做限制。伞裙可以采用高温硫化硅胶、液体硅橡胶或者室温硫化硅橡胶等材料制成,在此不作限制。
支柱复合绝缘子组1100中,在两个相互连接的端部金具111之间设置挂线板,挂线板上设有导线挂接点1001,用于挂接导线;同时支柱复合绝缘子组1100的自由端上的端部金具111上也设有导线挂接点1001用于挂接导线。
杆体200的另一侧也设有一个复合横担100,两个复合横担10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个复合横担100上均设置三个导线挂接点1001,从而可以用于双回路导线挂接。或者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两个复合横担100可以在同一竖直面内呈“V”型布置,也即复合横担100在竖直面内斜向上设置,支柱复合绝缘子组1100的自由端的位置高于支柱复合绝缘子组1100与杆体200连接的一端的位置。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输电杆的杆体可以仅设置一个复合横担,可以用于挂接单回路导线。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为了加强复合横担100的结构强度,复合横担100还包括一个斜拉复合绝缘子120,斜拉复合绝缘子120的一端与支柱复合绝缘子组1100远离杆体200的部分固定连接。具体地,斜拉复合绝缘子120的一端连接于支柱复合绝缘子组1100的自由端上,即斜拉复合绝缘子120的一端连接于支柱复合绝缘子110的端部金具111上,另一端在支柱复合绝缘子组1100上方与杆体200固定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斜拉复合绝缘子的一端也可以连接于支柱复合绝缘子组的连接节点上,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优化复合横担100的受力,如图4所示,复合横担100包括两个斜拉复合绝缘子120,两个斜拉复合绝缘子120的一端分别与一个连接节点1101、支柱复合绝缘子组1100的自由端连接,另一端在支柱复合绝缘子组1100与杆体200连接位置上方依次与杆体200固定连接。其他结构形式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斜拉复合绝缘子的一端也可以分别连接于两个连接节点上,以实际需求为准,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复合横担100可以包括三个支柱复合绝缘子110和三个斜拉复合绝缘子120,三个斜拉复合绝缘子120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节点1101和支柱复合绝缘子组1100的自由端上,另一端在支柱复合绝缘子组1100与杆体200连接位置上方依次与杆体200固定连接。其他结构形式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复合横担还可以包括四个、五个或更多个斜拉复合绝缘子,以实际需求为准。
如图1所示,一种输电杆10,包括两个复合横担100和杆体200,每个复合横担100可以挂接三相导线,为了优化受力,两个复合横担100对称设置于杆体200的两侧。由于输电杆10上的导线挂接点1001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从而在满足输电线路的绝缘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降低输电杆10的总体高度,进而减小输电杆的基础,可以降低材料和制造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复合横担也可以通过配置导线挂接点的数量来挂接四相、五相或更多相导线,输电杆上也可以挂接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复合横担,多个复合横担也可以不对称设置于杆体上,在此不作具体限制,以实际需求为准。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输电杆10与图1中的输电杆10类似,均包括两个复合横担100和杆体200,具体结构如前述,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通过优化设计复合横担结构,这样的复合横担结构可以增加同一水平高度上的导线挂接数量,挂线结构紧凑,能够降低输电杆的高度,减小输电杆的基础,从而降低整体造价,且特别适用于高度受限区域,同时能够提升电能输送容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横担,固定连接在输电杆的杆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横担包括三个支柱复合绝缘子,三个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依次连接组成支柱复合绝缘子组,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组的一端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三个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两两连接的位置形成两个连接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横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节点和所述自由端用于挂接三相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横担还包括至少一个斜拉复合绝缘子,所述斜拉复合绝缘子的一端与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组远离所述杆体的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在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组上方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横担包括两个所述斜拉复合绝缘子,两个所述斜拉复合绝缘子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节点和所述自由端中的任意两个连接,另一端在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组与所述杆体连接位置上方依次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横担包括三个所述斜拉复合绝缘子,三个所述斜拉复合绝缘子的一端分别在两个所述连接节点和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组固定连接,另一端在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组与所述杆体连接位置上方依次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两端均设有端部金具,三个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之间通过所述端部金具依次连接组成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组中两个相互连接的所述端部金具之间设置挂线板,所述挂线板上设有导线挂接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横担,其特征在于,三相所述导线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9.一种输电杆,包括竖直设置的杆体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杆体上的若干复合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横担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横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电杆,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复合横担对称设置于所述杆体的两侧。
CN202222161395.6U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复合横担及输电杆 Active CN218061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1395.6U CN218061722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复合横担及输电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1395.6U CN218061722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复合横担及输电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1722U true CN218061722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6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61395.6U Active CN218061722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复合横担及输电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1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7856B (zh) 一种输配电线路用复合材料绝缘杆塔
CN201539123U (zh) 一种电网输电线用带斜拉杆的上字形绝缘塔
CN106567603A (zh) 一种750kV酒杯复合横担塔
CN209250182U (zh) 一种10kV框架式单回路三角排列绝缘横担
CN200976471Y (zh) 直流双极垂直排列“f”形输电线路系列铁塔
CN102005712A (zh) 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跳线为水平绕跳的耐张转角塔
CN218061722U (zh) 一种复合横担及输电杆
CN214479481U (zh) 一种挂线金具及具有该挂线金具的t型复合绝缘横担
CN105155907A (zh) 耐张塔
CN205908090U (zh) 一种横担及耐张塔
CN201821070U (zh) 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跳线为水平绕跳的转角塔
CN218061721U (zh) 一种复合横担及输电杆
CN216949703U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108952303A (zh) 一种330kV双回路复合横担窄基塔
CN113644611B (zh) 基于六相输电技术与绝缘横担的输电线路增容方法
CN110159049A (zh) 一种y型塔
CN206302128U (zh) 一种悬索拉线塔绝缘子串
CN208815987U (zh) 一种330kV双回路复合横担窄基塔
CN212359263U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210508614U (zh) 一种y型塔
CN213980169U (zh) 复合材料横担杆塔
CN210768056U (zh) 一种转角塔
CN209228166U (zh) 一种换位塔
CN202925981U (zh) 一种750kV复合材料横担
CN211647529U (zh) 双回路杆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