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5076U - 一种抗滑桩主筋吊装下放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滑桩主筋吊装下放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5076U
CN218025076U CN202220126313.1U CN202220126313U CN218025076U CN 218025076 U CN218025076 U CN 218025076U CN 202220126313 U CN202220126313 U CN 202220126313U CN 218025076 U CN218025076 U CN 218025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llel connection
additional
fixed pulley
winch
top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263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斌
童长坤
李宗易
雷虹
刘小东
代家壮
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263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5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5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5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滑桩主筋吊装下放架,包括混凝土基础、孔口支架、顶部横向平联、卷扬机、定滑轮,孔口支架包括四根立柱、顶部纵向平联以及除前侧外的若干侧向平联,位于前端的顶部横向平联被拆卸,且四根立柱被接长,位于后侧的两根立柱之间还设置有附加侧向平联,卷扬机通过安装座安装在附加侧向平联上;接长了的两两立柱的上端通过一根附加纵向平联相连,两根附加纵向平联的中部设置有附加顶部横向平联用于安装定滑轮,卷扬机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后伸到孔口支架的前侧用于系拉下放主筋的上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现场取材组装,能进行抗滑桩主筋的辅助下放,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装以辅助抗滑桩钢筋绑扎的安全施工。

Description

一种抗滑桩主筋吊装下放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滑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抗滑桩主筋下放的吊装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抗滑桩作业事故发生频率高居不下,如何减少密闭空间作业时间,提高抗滑桩施工安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抗滑桩传统施工方法为:先钻孔,并由抗滑桩孔口提升架将渣土清运出孔;再由孔口人员将箍紧、主筋吊入孔内,由施工人员进入孔内进行钢筋笼绑扎;最近再进行混凝土浇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抗滑桩孔口提升架功能单一;(2)针对抗滑桩钢筋笼绑扎,多年来一直采用孔内绑扎的方式,长时间的孔内密闭空间工作及人工向孔内不停输送钢筋对孔内人员安全造成较大威胁,且针对钢筋绑扎的过程质量控制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现场取材组装的抗滑桩主筋吊装下放架,能进行抗滑桩主筋的辅助下放,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装以辅助抗滑桩钢筋绑扎的安全施工。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滑桩主筋吊装下放架,包括混凝土基础、孔口支架、顶部横向平联、卷扬机、定滑轮,所述混凝土基础沿抗滑桩孔口设置,孔口支架包括四根立柱、顶部纵向平联以及除前侧外的若干侧向平联,四根立柱的下端分别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两两立柱的上端通过一根顶部纵向平联相连,顶部横向平联前后间隔地铺设在孔口支架的顶部,位于前端的顶部横向平联被拆卸,且四根立柱被接长,位于后侧的两根立柱之间还设置有附加侧向平联,所述卷扬机通过安装座安装在附加侧向平联上;接长了的两两立柱的上端通过一根附加纵向平联相连,两根附加纵向平联的中部设置有附加顶部横向平联用于安装定滑轮,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后伸到孔口支架的前侧用于系拉下放主筋的上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立柱、顶部纵向平联、侧向平联、顶部横向平联、附加侧向平联、附加纵向平联、附加顶部横向平联分别采用方管制成,且端头分别焊接有法兰盘,连接部位之间均通过法兰盘结合螺栓实现可拆卸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稳定性高,可靠性好;
(2)结构简单,方便现场取材,节约成本,操作方便;
(3)改装升级空间大,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4)适用于施工条件差的情况进行主筋下放,大大节约了成本,并且相比现有技术提升了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装成抗滑桩孔口提升架使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装成抗滑桩箍筋绑扎架使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是由本实用新型改装成抗滑桩孔口提升架A的状态。抗滑桩孔口提升架A主要由电动葫芦1、起吊轨2、混凝土基础3、孔口支架4和顶部横向平联5组成。
混凝土基础3沿抗滑桩孔口设置,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
孔口支架4由四根立柱4a、两根顶部纵向平联4c以及除前侧外的若干侧向平联4b围成。四根立柱4a的下端分别安装在混凝土基础3上,呈矩形布置。将前后方向称为纵向,左右方向称为横向。两两立柱4a的上端通过一根顶部纵向平联4c相连,即左侧的两根立柱4a,右侧的两根立柱4a分别共用一根顶部纵向平联4c。侧向平联4b仅设置在左、右、后侧,前侧不安装,以腾出前侧的操作空间。
顶部横向平联5共四根,前后间隔地铺设在孔口支架4的顶部,且位于前端的顶部横向平联5可拆卸安装在孔口支架4上,此处采用可拆卸安装,也是为了拆下前端的顶部横向平联5后,能腾出前侧的操作空间。其余横向平联最好也采用可拆卸安装,但焊接也可以。
起吊轨2左右居中安装在除前端外的其余顶部横向平联5上,可选择2~3根顶部横向平联5进行安装。电动葫芦1悬挂在起吊轨2上,并能沿起吊轨2前后移动,从而将抗滑桩孔内渣土吊运出来。
起吊轨2最好配备有斜撑13,增加结构强度,以避免渣土运输过程中,起吊轨2发生形变。两根斜撑13的下端分别可拆卸安装在前端的两根立柱4a上,两根斜撑13的上端朝前倾斜并汇合后可拆卸安装在起吊轨2上。两个斜撑13呈“人”字形布置,并采用可拆卸安装,同样是为了方便拆卸,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起吊轨2采用工字钢制成,斜撑13采用方钢管制成,斜撑13的两端分别焊接有法兰盘,结合螺栓实现可拆卸安装。
孔口支架4的左、右、后侧各上下间隔设置有两根侧向平联4b,顶部横向平联5共四根,前后间隔等距设置。
如图1—图3所示,分别为抗滑桩孔口提升架A、抗滑桩箍筋绑扎架B和抗滑桩主筋吊装下放架C三种使用状态,三种状态能相互改装。
结合图1、图2所示,抗滑桩箍筋绑扎架B在抗滑桩孔口提升架A基础上,还增设了手拉葫芦6和葫芦安装梁7改装而成。
葫芦安装梁7可拆卸安装在孔口支架4顶部,四个手拉葫芦6悬挂安装在葫芦安装梁7上,用于将绑扎好后的抗滑桩箍紧笼进行下放。
最好是,两根葫芦安装梁7前后间隔安装,每根葫芦安装横梁7的下方左右间隔地悬挂安装有两个手拉葫芦6。葫芦安装梁7采用方钢管制成,并通过两端的U形锁扣卡接在顶部纵向平联4c上,也可以采用其它可拆卸安装结构,如增设法兰盘进行可拆卸安装。
结合图1、如图3所示,抗滑桩主筋吊装下放架C在抗滑桩孔口提升架A基础上,拆下了前端的顶部横向平联5,接长了四根立柱4a,还增设了卷扬机8、定滑轮9改装而成。位于后侧的两根立柱4a之间还设置有附加侧向平联10,最好是,除前侧外,左右两侧的立柱4a之间也设置有附加侧向平联10。卷扬机8通过安装座安装在后侧的附加侧向平联10上。
接长了的两两立柱4a的上端通过一根附加纵向平联11相连,共两个附加纵向平联。两根附加纵向平联11的中部设置有附加顶部横向平联12用于安装定滑轮9,卷扬机8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9后伸到孔口支架4的前侧用于系拉下放主筋的上端,最好是,在两根附加纵向平联11的后端通过另一根附加顶部横向平联12相连。
结合图1—图3所示,立柱4a、顶部纵向平联4c、侧向平联4b、顶部横向平联5、附加侧向平联10、附加纵向平联11、附加顶部横向平联12分别采用方管制成,并比斜撑13的截面尺寸大。端头分别焊接有法兰盘,连接部位之间均通过法兰盘结合螺栓实现可拆卸安装,但不以此结构为限。在零件搭设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架体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对零件进行焊接,使架体拥有更好地受力性能。
首先对抗滑桩孔口提升架进行搭设,针对抗滑桩的钢筋笼绑扎,总体分为箍筋绑扎和主筋绑扎两个阶段,箍紧绑扎在孔口完成后放入孔内,再将吊入的主筋绑扎成钢筋笼。箍筋绑扎阶段,对抗滑桩孔口提升架进行改装,并穿设手拉葫芦对钢筋笼进行控制;针对主筋绑扎阶段,使用吊车进行主筋吊装,再基于抗滑桩箍筋绑扎架进行改装,增设卷扬机进行主筋绑扎。施工步骤如下:锁口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抗滑桩孔口提升架搭设,并组装设备进行调试。箍筋绑扎阶段,在顶部纵向平联上增加两道葫芦安装梁,通过两道葫芦安装梁在四角处悬挂四个手拉葫芦用于控制箍筋笼的下放,在四角采用四根主筋对箍筋笼进行定位,分节进行箍筋笼绑扎并逐节下放,过程中增加主筋长度并每节利用护桩对保护层进行控制,重复作业至桩底。针对主筋绑扎阶段,分两种情况进行绑扎。首先,针对良好场地和充足预算的情形,使用吊车进行主筋吊装,在场地内对主筋进行接长并整束绑扎,由吊车起吊至孔口下放,孔内人员进行绑扎固定。针对不良场地及预算不足的情况,在抗滑桩箍筋绑扎架基础上进行改装加高,并增设卷扬机,在加高后架顶悬挂定滑轮用于卷扬机吊装钢筋的传动,每一根主筋采用卷扬机吊起至孔内进行绑扎。
具体施工时,第一阶段:在抗滑桩锁口施工结束后对孔口满铺竹胶板进行封闭,架设四根立柱,立柱与混凝土基础间采用厚钢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立柱间采用方钢管做侧向平联,各连接处焊接法兰盘并用手电钻将螺栓锁死;在顶部纵向平联搭设好后,再进行顶部横向平联的搭设;可使用挖机起吊起吊轨及电动葫芦并进行搭接组装;将安全带悬挂于平联上,地面支起人字爬梯于起吊轨端部进行斜撑组装,之后调试电路接通电源,将所有竹胶板拆除后进行鼓风机,风压机等设备架设,完成后进行防护棚安装。
第二阶段:在锁口上方满铺竹胶板进行孔口封闭,将电动葫芦移动至起吊轨中后部并切断电源,拆除四周防护棚,将背笼加工后悬挂于架体顶部,于顶部纵向平联上方距两外侧顶部横向平联20cm处人工加设两根葫芦安装梁并使用U形锁扣进行固定,于葫芦安装梁端部向内10cm处加设四个手拉葫芦,将安全带悬挂于平联后将背笼进行拆除并进行箍筋绑扎,将四根主筋固定于箍筋四角并使用点焊进行固定,使用四根圆管对箍筋笼四角进行支撑,由锁口顶向上按设计间距采用扎丝对箍筋进行绑扎至人员操作高度,人员操作高度处箍筋再次采用点焊进行固定,将四个手拉葫芦下端栓于顶部箍筋,撤掉四根圆管将箍筋笼下放至顶部箍筋高度再次使用圆管将箍筋笼支撑于锁口,重复循环对箍筋进行绑扎并下放直至孔底。
第三阶段:针对施工条件较差的情况,箍筋绑扎完成后使用竹胶板搭设于箍筋上方进行孔口封闭,悬挂背笼于架体顶部,使用竹胶板进行顶部平联缝隙填铺,采用四根方管立柱进行立柱接长,接起立柱后采用防护网片对左、右、后三面进行包围并安装附加顶部平联,将背笼悬挂于平联上后使用跳板进行满铺,安全带系于上方平联将安全网片拆除后移装至上方平联顶,人员通过背笼上到跳板上方进行最后一部分平联的组装,将防坠器与定滑轮悬挂于架体顶部连接防坠器进行电动卷扬机的安装,完成后拆除竹胶板,采用背笼下至地面后将防坠器拉至底部悬挂,开始主筋绑扎,每根主筋转运至锁口边进行存放,使用电动卷扬机拉起吊至孔内进行绑扎。

Claims (2)

1.一种抗滑桩主筋吊装下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基础(3)、孔口支架(4)、顶部横向平联(5)、卷扬机(8)、定滑轮(9),所述混凝土基础(3)沿抗滑桩孔口设置,孔口支架(4)包括四根立柱(4a)、顶部纵向平联(4c)以及除前侧外的若干侧向平联(4b),四根立柱(4a)的下端分别安装在混凝土基础(3)上,两两立柱(4a)的上端通过一根顶部纵向平联(4c)相连,顶部横向平联(5)前后间隔地铺设在孔口支架(4)的顶部,但孔口支架(4)的顶部前端未设置顶部横向平联(5),四根立柱(4a)接长至顶部横向平联(5)的上方,位于后侧的两根立柱(4a)之间还设置有附加侧向平联(10),所述卷扬机(8)通过安装座安装在附加侧向平联(10)上;接长后的两两立柱(4a)的上端通过一根附加纵向平联(11)相连,两根附加纵向平联(11)的中部设置有附加顶部横向平联(12)用于安装定滑轮(9),所述卷扬机(8)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9)后伸到孔口支架(4)的前侧用于系拉下放主筋的上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主筋吊装下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a)、顶部纵向平联(4c)、侧向平联(4b)、顶部横向平联(5)、附加侧向平联(10)、附加纵向平联(11)、附加顶部横向平联(12)分别采用方管制成,且端头分别焊接有法兰盘,连接部位之间均通过法兰盘结合螺栓实现可拆卸安装。
CN202220126313.1U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抗滑桩主筋吊装下放架 Active CN218025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6313.1U CN218025076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抗滑桩主筋吊装下放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6313.1U CN218025076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抗滑桩主筋吊装下放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5076U true CN218025076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39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26313.1U Active CN218025076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抗滑桩主筋吊装下放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5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7156A (zh) 一种适用于风井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及使用方法
CN216739582U (zh) 多功能抗滑桩钢筋绑扎辅助装置
CN106758841B (zh) 一种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的整体施工工艺
CN109252445A (zh) 现浇梁装配式大管径钢管支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119059A (zh) 高墩现浇箱梁超高复合式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0067201A (zh) 一种移动式张拉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WO2020098394A1 (zh) 沿空巷道约束混凝土支柱施工装备及机械化施工方法
CN108277994B (zh) 上跨高铁营运线安全防护棚快速拆除方法
CN107387139B (zh) 大倾角回撤工作面支架下行拆除工艺
CN218025076U (zh) 一种抗滑桩主筋吊装下放架
CN110745707B (zh) 用于拆除临近铁路侧混凝土现浇梁装配式支架的吊运装置
CN216739583U (zh) 一种抗滑桩孔口箍筋绑扎架
CN209780193U (zh) 一种悬吊式脚手架
CN216737280U (zh) 一种抗滑桩孔口提升架
CN112252589A (zh) 一种钢筋笼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1256989U (zh) 一种导向安装钢护筒的桩基施工平台及浮吊船
CN208293437U (zh) 现浇梁装配式大管径钢管支架结构
CN211143049U (zh) 一种适用于风井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
CN217102749U (zh) 屋顶大型钢梁滑移***
CN205077876U (zh)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机及张拉千斤顶悬挂装置
CN218040588U (zh) 一种简易轻型电缆托架
CN214656455U (zh) 组装框架式张拉平台装置
CN216515812U (zh) 一种具有可伸缩框架和可拆卸护栏的人工挖孔吊机
CN114922186B (zh) 一种大直径圆弧悬挑式胸墙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7076780U (zh) 一种利用塔吊标准节爬升的坡面防护施工作业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