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3584U - 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3584U
CN217903584U CN202220789950.7U CN202220789950U CN217903584U CN 217903584 U CN217903584 U CN 217903584U CN 202220789950 U CN202220789950 U CN 202220789950U CN 217903584 U CN217903584 U CN 217903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hell
conductive element
elastic element
clamp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899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li Electrical Machinery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li Electrical Machiner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li Electrical Machinery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li Electrical Machiner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899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3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3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3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连接可靠程度高的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导电元件和弹性元件,所述导电元件与壳体固定;所述弹性元件首端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导电元件相抵接,并且壳体上连接有按压元件,所述按压元件在被按压后带动所述夹持部沿按压方向移动,以控制所述夹持部与导电元件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或放松导线的间隙;在所述导电元件的第一区段下方设置有凸台,所述弹性元件的尾端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凸台与定位槽契合以将弹性元件固定;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主要用于电气连接技术领域,用于实现连接点之间的电气连接,一般包含夹持和载流的功能。常用的接线端子的种类包括:插拔式接线端子、栅栏式接线端子、弹式接线端子、轨道式接线端子等,其中,弹簧式接线端子是一种较为通用的连接方式,此类产品一般通过弹簧夹紧件将连接导体压接在导电部件上,从而实现电气的连接。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通常在导电元件与弹性元件之间设置定位结构,现有的定位结构通常采用结构较为复杂,且连接的稳固程度不佳,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连接可靠程度高的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导电元件和弹性元件,所述导电元件与壳体固定;
所述弹性元件首端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导电元件相抵接,并且壳体上连接有按压元件,所述按压元件在被按压后带动所述夹持部沿按压方向移动,以控制所述夹持部与导电元件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或放松导线的间隙;
沿所述按压元件按压方向A上观察,在所述导电元件的第一区段下方设置有凸台,所述弹性元件的尾端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凸台与定位槽契合以将弹性元件固定。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导电元件的第一区段上设置凸台,在弹性元件尾端设置定位槽,通过凸台与定位槽契合以将弹性元件与导电元件固定,独立置于本体上的连接结构在连接后即可相对的固定,具有结构简单、减少空间占用、利于装置小型化以及便于生产制造的特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以及凸台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并且定位槽与凸***立的配合设置。设置多个独立配合的定位槽与凸台,以在弹性元件与导电元件之间形成多个连接点位,使连接稳固可靠,装置的可靠程度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两个定位槽对称设置在弹性元件尾端的前后相对的部位,两个所述凸台对称设置在第一区段的前后相对的部位。上述改进,多个连接点位,位置上前后相对的设置,避免单侧设置的连接点位导致弹性元件相对导电元件在另一侧出现偏移,进一步提升弹性元件与导电元件连接的稳固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元件的尾端向上折弯形成有第一折弯部,所述定位槽由第一折弯部的前端面或者后端面通过削减形成。上述改进,定位槽设置于第一折弯部上,第一折弯部能够在连接后具有将定位槽保持与凸台契合的预紧力,使凸台与定位槽的连接稳固可靠;通过削减形成的定位槽具有加工简单的特点,方便了生产制造,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凸台的上端面与定位槽上方的槽侧面相抵。上述改进后,在弹性元件的预紧力供首端的夹持部作用在导电元件的表面后,第一折弯部也会受到预紧力迫使定位槽上方的槽侧面紧抵在凸台的上端面,进一步提升凸台与定位槽契合的稳固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元件的第二区段的首端延伸至壳体中的阻挡部上方,所述阻挡部与第二区段的首端底部相抵,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两个阻挡部,其中一个所述阻挡部用于与第二区段前端的上方相抵,另一个所述阻挡部用于与第二区段的后端上方相抵。上述改进,导电元件的第二区段置于位置上相对的阻挡部与阻挡部之间,具有提升导电元件连接稳固程度的特点,另外第二区段的首端不用弯折在壳体内,具有生产制造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区段与第一区段呈垂直角度设置,并且在第二区段的尾端折弯形成有连接端,所述第一区段的右侧的垂直端面与壳体内壁配合。上述改进,第一区段右侧的垂直端面与壳体内壁配合,使第一区段与壳体内壁保持接触,能够提升导电元件连接的稳固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两个所述阻挡部之间的间隙形成有配合槽,所述按压元件能够移动的置于配合槽内,所述按压元件的底部两侧臂穿过导电元件的第二区段与夹持部两侧的滑板一一对应的相抵。两个阻挡部之间的间隙供按压元件可移动的置于内,不用另外设置滑槽,结构布局紧凑,利于装置的小型化;按压元件的两侧臂与夹持部两侧的滑板一一对应的相抵,使弹性元件受到按压元件的作用力分布均匀,避免单侧接触导致弹性元件出现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元件与弹性元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壳体;1.1、阻挡部;1.2、接线孔;2、导电元件;2.1、第一区段;2.11、凸台;2.12、连接端;2.2、第二区段;3、弹性元件;3.1、夹持部;3.11、滑板;3.2、第一折弯部;3.21、定位槽;4、按压元件;5、配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导电元件2和弹性元件3,所述导电元件2与壳体1固定;
所述弹性元件3首端设置有夹持部3.1,所述夹持部3.1与导电元件2相抵接,并且壳体1上连接有按压元件4,所述按压元件4在被按压后带动所述夹持部3.1沿按压方向移动,以控制所述夹持部3.1与导电元件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或放松导线的间隙;
沿所述按压元件4按压方向A上观察,在所述导电元件2的第一区段2.1下方设置有凸台2.11,所述弹性元件3的尾端设置有定位槽3.21,所述凸台2.11与定位槽3.21契合以将弹性元件3固定。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导电元件2的第一区段2.1上设置凸台2.11,在弹性元件3尾端设置定位槽3.21,通过凸台2.11与定位槽3.21契合以将弹性元件3与导电元件2固定,独立置于本体上的连接结构在连接后即可相对的固定,具有结构简单、减少空间占用、利于装置小型化以及便于生产制造的特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槽3.21的数量以及凸台2.11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并且定位槽3.21与凸台2.11独立的配合设置。设置多个独立配合的定位槽3.21与凸台2.11,以在弹性元件3与导电元件2之间形成多个连接点位,使连接稳固可靠,装置的可靠程度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两个定位槽3.21对称设置在弹性元件3尾端的前后相对的部位,两个所述凸台2.11对称设置在第一区段2.1的前后相对的部位。上述改进,多个连接点位,位置上前后相对的设置,避免单侧设置的连接点位导致弹性元件3相对导电元件2在另一侧出现偏移,进一步提升弹性元件3与导电元件2连接的稳固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元件3的尾端向上折弯形成有第一折弯部3.2,所述定位槽3.21由第一折弯部3.2的前端面或者后端面通过削减形成。上述改进,定位槽 3.21设置于第一折弯部3.2上,第一折弯部3.2能够在连接后具有将定位槽3.21保持与凸台2.11契合的预紧力,使凸台2.11与定位槽3.21的连接稳固可靠;通过削减形成的定位槽3.21具有加工简单的特点,方便了生产制造,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凸台2.11的上端面与定位槽3.21上方的槽侧面相抵。上述改进后,在弹性元件3的预紧力供首端的夹持部3.1作用在导电元件2的表面后,第一折弯部3.2也会受到预紧力迫使定位槽3.21上方的槽侧面紧抵在凸台2.11的上端面,进一步提升凸台2.11与定位槽3.21契合的稳固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元件2的第二区段2.2的首端延伸至壳体1中的阻挡部1.1上方,所述阻挡部1.1与第二区段2.2的首端底部相抵,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两个阻挡部1.1,其中一个所述阻挡部1.1用于与第二区段2.2前端的上方相抵,另一个所述阻挡部1.1用于与第二区段2.2的后端上方相抵。上述改进,导电元件2的第二区段 2.2置于位置上相对的阻挡部1.1与阻挡部1.1之间,具有提升导电元件2连接稳固程度的特点,另外第二区段2.2的首端不用弯折在壳体1内,具有生产制造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区段2.2与第一区段2.1呈垂直角度设置,并且在第二区段2.2的尾端折弯形成有连接端2.12,所述第一区段2.1的右侧的垂直端面与壳体 1内壁配合。上述改进,第一区段2.1右侧的垂直端面与壳体1内壁配合,使第一区段2.1 与壳体1内壁保持接触,能够提升导电元件2连接的稳固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两个所述阻挡部1.1之间的间隙形成有配合槽5,所述按压元件4能够移动的置于配合槽5内,所述按压元件4的底部两侧臂穿过导电元件2的第二区段2.2与夹持部3.1两侧的滑板3.11一一对应的相抵。两个阻挡部1.1之间的间隙供按压元件4可移动的置于内,不用另外设置滑槽,结构布局紧凑,利于装置的小型化;按压元件4的两侧臂与夹持部3.1两侧的滑板3.11一一对应的相抵,使弹性元件3受到按压元件4的作用力分布均匀,避免单侧接触导致弹性元件3出现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第一区段2.1为竖向的结构设置,第二区段2.2为横向的结构设置;壳体1 上还开设有接线孔,在按压按压元件4,弹性元件3的首端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元件3的首端逐渐靠近尾端,夹持部3.1与导电元件2之间打开间隙,接线孔供导线穿入壳体1内并延伸至夹持部3.1与导电元件2的间隙之间,进一步的释放按压元件4,弹性元件3的首端复位至夹持部3.1与导电元件2的下端面相抵以将导线夹持。
另外,在第一折弯部3.2的预紧作用下,第一折弯部3.2的右侧端面与第一区段2.1左侧端面能够有效的保持接触,并且接触面积大,利于弹性元件3将热量传递至导电元件2,装置的散热效果以及防脱效果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导电元件(2)和弹性元件(3),所述导电元件(2)与壳体(1)固定;
所述弹性元件(3)首端设置有夹持部(3.1),所述夹持部(3.1)与导电元件(2)相抵接,并且壳体(1)上连接有按压元件(4),所述按压元件(4)在被按压后带动所述夹持部(3.1)沿按压方向移动,以控制所述夹持部(3.1)与导电元件(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或放松导线的间隙;
在所述导电元件(2)的第一区段(2.1)下方设置有凸台(2.11),所述弹性元件(3)的尾端设置有定位槽(3.21),所述凸台(2.11)与定位槽(3.21)契合以将弹性元件(3)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3.21)的数量以及凸台(2.11)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并且定位槽(3.21)与凸台(2.11)独立的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两个定位槽(3.21)对称设置在弹性元件(3)尾端的前后相对的部位,两个所述凸台(2.11)对称设置在第一区段(2.1)的前后相对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3)的尾端向上折弯形成有第一折弯部(3.2),所述定位槽(3.21)由第一折弯部(3.2)的前端面或者后端面通过削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11)的上端面与定位槽(3.21)上方的槽侧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2)的第二区段(2.2)的首端延伸至壳体(1)中的阻挡部(1.1)上方,所述阻挡部(1.1)与第二区段(2.2)的首端底部相抵,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两个阻挡部(1.1),其中一个所述阻挡部(1.1)用于与第二区段(2.2)前端的上方相抵,另一个所述阻挡部(1.1) 用于与第二区段(2.2)的后端上方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段(2.2)与第一区段(2.1)呈垂直角度设置,并且在第二区段(2.2)的尾端折弯形成有连接端(2.12),所述第一区段(2.1)的右侧的垂直端面与壳体(1)内壁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阻挡部(1.1)之间的间隙形成有配合槽(5),所述按压元件(4)能够移动的置于配合槽(5)内,所述按压元件(4)的底部两侧臂穿过导电元件(2)的第二区段(2.2)与夹持部(3.1)两侧的滑板(3.11)一一对应的相抵。
CN202220789950.7U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 Active CN217903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89950.7U CN217903584U (zh)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89950.7U CN217903584U (zh)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3584U true CN217903584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0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89950.7U Active CN217903584U (zh)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3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3793B (zh) 電連接器
US803387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terminal with cutout receiving deprressed contact arm
US826772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high intensity contacts
US6039590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latively movable two-part housing
CN101026278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6526192A (zh) 电连接器
CN217903584U (zh) 一种侧面进线的接线端子
US636136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nected grounding plate and grounding pins
CN211789576U (zh) 一种接触弹片及插头
CN210111080U (zh) 插头连接器
US7955129B2 (en) Camera socket having fold-back contact terminals arranged in high density
CN116544691A (zh) 端子模组以及电连接器
US20210013650A1 (en) Interconnectio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114914749A (zh)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10224362U (zh) 一种电连接端子及其应用的公母互配电连接器
US6312276B1 (en) Terminals for achieving preferred electric and mechanic connection
CN110416789B (zh) 电连接器
CN218039889U (zh)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CN218677870U (zh) 电气连接器
CN21437915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US6273760B1 (en) Hybrid connector with audio jack
CN221379910U (zh) 一种防破损电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电路
CN215579373U (zh) 电脑风扇连接器的结构
CN221102509U (zh) 电连接器
CN215645130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