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4175U -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4175U
CN217844175U CN202222028369.6U CN202222028369U CN217844175U CN 217844175 U CN217844175 U CN 217844175U CN 202222028369 U CN202222028369 U CN 202222028369U CN 217844175 U CN217844175 U CN 217844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ort plate
chamber
port
fresh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283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商竹贤
朱勇强
俞旭
田振
尚彬
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283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4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4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4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和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中,由于第一腔设置了污风口和净化口,第二腔设置了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因此,能够实现排污功能和净化功能。并且,由于新风过滤件分隔出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而污风口、引风口位于第一区域,净化口位于第二区域,因此净化功能在使用时,室内空气会经过第一过滤件,从而得到净化;而使用排污功能时,室内污风不会经过第一过滤件,可以将室内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尽可能地排出到室外,而且也不会对过滤件造成过多的负担。因此,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能够实现净化功能和排污功能,能够更好地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Description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空调往往采用的是内循环,即室内的空气进入到空调器中与换热器进行换热后,重新回到室内,室内空气不通过空调与室外空气进行置换。这种循环方式导致长时间使用空调后,室内空气质量变差,尤其是在使用空调时紧闭门窗的情况下。为此,一些空调器中加入了新风装置,来引入室外空气,但目前新风装置的功能比较单一,仍无法较好地满足用户净化室内空气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丰富新风装置的功能,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净化室内空气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过滤件和风叶,壳体内形成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具有净化口和污风口,净化口用于连通室内,污风口用于连通室内,第一腔与第二腔通过引风口连通,风叶用于将第一腔的空气通过引风口引至第二腔;第一过滤件设置于第一腔并与净化口相对,用于过滤从净化口进入到第一腔的空气,污风口与净化口均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二腔具有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室内排风口用于连通室内,室外排风口用于连通室外,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均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净化口、室内排风口关闭,且污风口、室外排风口打开的情况下,室内的空气可以在风叶的驱动下,依次经过污风口、第一腔、引风口、第二腔、室外排风口,从而到达室外,起到主动排污的功能。而在净化口、室内排风口打开,且污风口、室外排风口关闭的情况下,室外的空气可以依次经过净化口、第一过滤件、第一腔、引风口、第二腔、室内排风口,从而到达室内,实现净化功能。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能够实现排污功能和净化功能。并且,使用净化功能时,室内污风可以经过第一过滤件,而使用排污功能时,室内污风不会经过第一过滤件,可以将室内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尽可能地排出到室外,而且也不会对过滤件造成过多的负担。因此,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可以实现净化功能和排污功能,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与第二腔在第一方向上排布并通过隔板分隔,引风口设置于隔板,污风口和净化口均设置于第一腔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第二腔的一侧。在使用到空调器中,尤其是壁挂式空调器中时,第一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排污功能或净化功能开启时,室内的空气是横向地进入到新风装置中的。并且污风口、净化口设置于第一腔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第二腔的一侧,可以使污风口、净化口位于空调器的左侧或者右侧,使得污风口和净化口尽可能远离空调顶部的换热进风口,避免空调主体的进风影响到污风口、净化口进风而导致排污能力、净化能力下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风叶为设置于第二腔内的离心风叶,风叶的轴向进风侧朝向引风口,室内排风口与室外排风口均位于风叶径向上的一侧。在第一腔、第二腔、空调主体依次布置的情况下,室内排风口与引风口是相互垂直的。而离心风叶具有轴向进风,径向出风的特点,能够很好地适应室内排风口与引风口相互垂直的情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与第二腔在第一方向上排布并通过隔板分隔,引风口设置于隔板,第一腔内还设置有第二过滤件,第一腔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被第二过滤件分隔,引风口和污风口位于第一区域的侧壁上,净化口位于第二区域的侧壁上,第一过滤件设置于第二区域内。通过将污风口和引风口设置在第一区域的侧壁上,使得室内气体从污风口进入后,不会经过过滤件而直接排出室外;而净化口进入的气体则可以经过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进行更强的过滤净化,更好地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腔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其中第二支撑板设置于隔板,第二过滤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二过滤件以及第二支撑板共同将第一腔分隔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第二过滤件为板状且倾斜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第一方向上,第二过滤件连接第二支撑板的一端比第二过滤件连接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靠近隔板,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倾斜设置第二过滤件可以增大第二过滤件的面积,提高净化效果;第二过滤件与隔板之间形成渐缩流道;可降低污风口进入的室内气体的引风阻力。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区域中还设置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设置于第一腔的同一侧的内壁上,并且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分别位于净化口的相对两侧,第一过滤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并覆盖净化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均与第一过滤件滑动配合,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第一安装口用于供第一过滤件从第一腔抽出或装入第一腔。通过将第一过滤件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滑动配合,并开设第一安装口,能够使得第一过滤件的装卸更为便捷。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与第二过滤件滑动配合,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口,第二安装口用于供第二过滤件从第一腔抽出或装入第一腔。通过将第二过滤件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滑动配合,并开设第二安装口,能够使得第二过滤件的装卸更为便捷。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新风装置还包括切换组件,切换组件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中的一者并同时封堵另一者。由于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不会同时使用,因此通过切换组件来选择性地打开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中的一者,可以减少驱动机构(比如电机)的使用,紧凑结构,减少成本。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转动风门,第一转动风门转动连接于第二腔的内壁,第一转动风门可通过转动,选择性地打开室内排风口同时封堵室外排风口,或者打开室外排风口同时封堵室内排风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新风装置还包括风阀,风阀安装于壳体的外侧,并与室外排风口和新风口连通,风阀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室外的总阀口。通过设置风阀,可以使得新风装置与室外连通的两个开口汇总为一个总阀口,这样减少了在墙体上的开孔数量,简化了新风装置与墙体的配合关系。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上设置有滑动门,滑动门可通过滑动以选择性地打开污风口和净化口中的一个。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主体以及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新风装置,第一腔、第二腔以及空调主体在空调器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新风模式下的第一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卸下风阀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的***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新风模式下的第二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新风模式下的第三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排污模式下的第一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排污模式下的第二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排污模式下的第三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净化模式下的第一剖视图;
图1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净化模式下的第二剖视图;
图1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010-空调器;100-新风装置;110-壳体;111-中壳;112-隔板;113-引风口;114-支撑架;115-端板;116-第一支撑板;117-第二支撑板;118-第三支撑板;119-蜗壳;120-第一腔;121-第一区域;122-第二区域;123-新风口;124-净化口;125-污风口;126-滑动门;130-第二腔;131-室内排风口;132-室外排风口;140-风叶;150-第二过滤件;151-第二过滤框架;160-第一过滤件;161-第一过滤框架;170-风阀;171-总阀口;172-第一转动风门;173-第二转动风门;200-空调主体;210-进风口;220-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空调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是关闭门窗,来减少室内的冷气或暖气向室外散逸,而现有的家用空调往往是内循环,空调自身不会将室内的空气与室外的空气进行交换。室内外如果长期无法进行气体交换,则室内的空气质量会下降,比如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有害的有机挥发物浓度增加。相关技术中,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可以通过新风装置引入室外的新鲜空气,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但目前新风装置的功能单一,只有引入新鲜空气的作用,难以进一步地提高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
为了改善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装置,能够通过一个风叶,实现将室内气体排出到室外的排污功能,以及实现通过室内循环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从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在新风模式下的第一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100包括壳体110以及设置于壳体110内的风叶140和第二过滤件150。壳体110内形成第一腔120和第二腔1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120与第二腔130在第一方向上排布并通过隔板112分隔,隔板112上设置有引风口113,风叶140用于将第一腔120的空气通过引风口113引至第二腔130。
第一腔120具有污风口125、净化口124和新风口123,净化口124和污风口125用于连通室内,新风口123用于连通室外。第一腔120与第二腔130通过引风口113连通,第一腔120包括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被第二过滤件150分隔,引风口113和污风口125位于第一区域121的侧壁上,净化口124和新风口123位于第二区域122的侧壁上,新风口123、净化口124与污风口125均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一过滤件160设置于第二区域122内。
第二腔130具有室内排风口131和室外排风口132(见图4),室内排风口131用于连通室内,室外排风口132用于连通室外,室内排风口131和室外排风口132均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通过在壳体110上设置污风口125,可以实现主动排污的功能,通过设置净化口124,可以通过内循环实现室内空气的净化功能。而且由于第二过滤件150分隔出了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而引风口113与新风口123位于不同的区域,与净化口124也位于不同的区域,污风口125与引风口113位于相同的区域,因此,在污风口125开启(新风口123、净化口124关闭)而进行排污时,污风口125进入的室内空气可以不经过第二过滤件150,而直接被风叶140吸入第二腔130,最终从室外排风口132排出到室外;在净化口124打开(新风口123、净化口124关闭)进行室内空气净化时,室内的空气可以先后经过第一过滤件160和第二过滤件150,再进入第二腔130,最终从室内排风口131排入室内。而在新风口123开启(污风口125关闭)引入新风时,新风进入第一腔120后会从第二区域122穿过第二过滤件150后进入第一区域121,再被风叶140吸入到第二腔130,最终从室内排风口131排入室内。
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如果不需要对新风进行过滤,也可以不设置第二过滤件150。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净化口124和污风口125均设置于第一腔120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第二腔130的一侧,新风口123设置于第一腔120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隔板112与第二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风叶140为设置于第二腔130内的离心风叶,风叶140的轴向进风侧朝向引风口113,室内排风口131与室外排风口132均位于风叶140径向上的一侧。离心风叶具有轴向进风,径向出风的特点,能够很好地适应室内排风口131与引风口113朝向相互垂直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还包括风阀170,风阀170安装于壳体110的外侧,并与室外排风口132和新风口123连通,风阀170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室外的总阀口171。通过设置风阀170,可以使得新风装置100与室外连通的两个开口汇总为一个总阀口171,这样减少了在墙体上的开孔数量,简化了新风装置100与墙体的配合关系,为新风装置100的安装带来便利。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卸下风阀170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室外排风口132与新风口123位于壳体110整体上的同一侧,在安装风阀170之后,风阀170将室外排风口132与新风口123覆盖。室外排风口132与新风口123的启闭则独立控制,总阀口171可以保持常开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120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16和第二支撑板117,其中第二支撑板117设置于隔板112,第二过滤件15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16和第二支撑板117,第一支撑板116、第二过滤件150以及第二支撑板117共同将第一腔120分隔成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如图3中所示,第二过滤件150和第一支撑板116的上方区域即为第一区域121,第二过滤件150的左下方区域则为第二区域122。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116与第二支撑板117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第一支撑板116高于第二支撑板117。第二过滤件150为板状且倾斜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第一方向上,第二过滤件150连接第二支撑板117的一端比第二过滤件150连接第一支撑板116的一端靠近隔板112。第二过滤件150倾斜设置,这样设置可以增大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果。并且,第二过滤件150与隔板112在第一区域121的下游处形成渐缩的流道,可降低污风引风阻力。
进一步的,第二过滤件150沿第一方向在隔板112上的投影至少覆盖引风口113的80%。由于新风口123进入的空气只能够通过第二过滤件150到达第一区域121,进而到达引风口113,因此通过使第二过滤件150在隔板112上的投影覆盖引风口113至少80%,保证第二过滤件150足够大,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新风的进风量,同时也提高过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120的第二区域122的内壁还设置有第三支撑板118,第三支撑板118与第一支撑板116设置在第一腔120的同一侧,第一过滤件160位于第一支撑板116与第三支撑板118之间,第一过滤件16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板116和第三支撑板11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16和第三支撑板118均与第一过滤件160滑动配合,壳体11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第一安装口用于供第一过滤件160从第一腔120抽出或装入第一腔120。通过将第一过滤件160与第一支撑板116和第三支撑板118滑动配合,并开设第一安装口,能够使得第一过滤件160的装卸更为便捷。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116和第二支撑板117均与第二过滤件150滑动配合,壳体11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口,第二安装口用于供第二过滤件150从第一腔120抽出或装入第一腔120。通过将第二过滤件150与第一支撑板116和第二支撑板117滑动配合,并开设第二安装口,能够使得第二过滤件150的装卸更为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还包括切换组件,切换组件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室内排风口131和室外排风口132中的一者并同时封堵另一者。由于室内排风口131和室外排风口132不会同时使用,因此通过切换组件来选择性地打开室内排风口131和室外排风口132中的一者,可以减少驱动机构的使用,紧凑结构,减少成本。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转动风门172,第一转动风门172可相对于第二腔130的内壁转动,第一转动风门172可通过转动,选择性地打开室内排风口131同时封堵室外排风口132,或者打开室外排风口132同时封堵室内排风口131。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组件设置在风阀170上,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切换组件可以设置在壳体110上。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组件还包括电机,电机用来驱动第一转动风门172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还包括第二转动风门173,第二转动风门173可通过转动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新风口123。可以单独设置电机来驱动第二转动风门17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动风门173设置在风阀170上;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转动风门173也可以转动连接于壳体11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净化功能开启的情况下,室内的空气会先后经过第一过滤件160、第二过滤件150,然后送回室内;在新风功能开启的情况下,室外的空气会经过第二过滤件150,然后进入室内。考虑到新风功能和净化功能处理的对象不同,新风功能主要需要对室外空气过滤,重点在于排除颗粒物,而净化功能主要在于净化室内的空气,净化的重点可以在有机挥发物上。因此第一过滤件160和第二过滤件150可以采取不同类型或者不同过滤能力的过滤件。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上设置有滑动门126,滑动门126可通过滑动以选择性地打开污风口125或净化口124中的一个。由于排污功能和净化功能只能择一地开启,因此污风口125与净化口124只会择一地打开,因此,净化口124和污风口125也可以通过同一个滑动门126来打开或关闭,而滑动门126在打开污风口125时,封堵净化口124,在打开净化口124时,封堵污风口125。并且滑动门126可以同时封堵净化口124和污风口125。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电机来驱动滑动门126移动。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的***视图。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的壳体110可以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包括蜗壳119、中壳111、端板115以及支撑架114。其中,中壳111、端板115以及支撑架114共同围成了第一腔120,隔板112、新风口123位于中壳111上,污风口125、净化口124形成于端板115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16的一部分、第三支撑板118位于支撑架114,支撑架114贴靠在端板115上;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16与第三支撑板118也可以直接设置在端板115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风叶140为离心风叶,因此采用了蜗壳119形成第二腔130。风叶140设在第二腔130内,蜗壳119的形状与风叶140的形状匹配。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风叶140也可以是轴流风叶,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风叶140设置在引风口113中,形成第二腔130的蜗壳119也可以替换为其他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件150设置于第二过滤框架151内,第一过滤件160设置于第一过滤框架161内,这样使得过滤件的边缘强度能够得到提高,便于与支撑板滑动配合,也便于过滤件的装卸。
下面介绍新风装置100在三个不同模式下的运行原理。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在新风模式下的第二剖视图;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在新风模式下的第三剖视图。如图3、图6、图7所示,在新风模式下,滑动门126封堵净化口124和污风口125,第二转动风门173打开新风口123,第一转动风门172打开室内排风口131、关闭室外排风口132。当风叶140转动后,室外新风会从风阀170的总阀口171进入,穿过新风口123进入第一腔120,然后穿过第二过滤件150后进入到第二腔130,最后从室内排风口131排入室内。图中空心箭头为气流的流向。在此过程中,由于室外排风口132被封堵,因此新风进入风阀170后,不会从室外排风口132直接进入第二腔130。
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在排污模式下的第一剖视图;图9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在排污模式下的第二剖视图;图10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在排污模式下的第三剖视图。如图8至图10所示,在排污模式下,滑动门126打开污风口125、关闭净化口124,新风口123被第二转动风门173封堵,室内排风口131被第二转动风门173封堵。当风叶140转动时,室内的空气从污风口125进入到第一腔120的第一区域121,然后径直从引风口113进入第二腔130,然后在风叶140的作用下进入蜗壳119的排风段。此时,由于第一转动风门172将室内排风口131封堵,因此气体从室外排风口132进入风阀170,然后从总阀口171排出到室外。
图1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在净化模式下的第一剖视图;图1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0在净化模式下的第二剖视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净化模式下,滑动门126打开净化口124、关闭污风口125,新风口123被第二转动风门173封堵,室外排风口132被第一转动风门172封堵,室内排风口131打开。风叶140转动后,室内的气体从净化口124进入第一腔120,先后经过第一过滤件160和第二过滤件150,然后通过引风口113进入第二腔130,接着从室内排风口131排向室内。室内的空气在经过新风装置100后重新回到室内,并在此过程中接受两次过滤,因此能够得到净化。
图1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器010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010包括空调主体200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100。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010为壁挂式空调,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柜式空调、多联机空调。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主体200主要用于调节温度,其中包含了换热器、风机等必要组件。空调主体200包括进风口210和出风口220,进风口210位于空调主体200的上侧,出风口220位于空调主体200的下侧。而新风装置100设置在空调主体200的水平方向上的一侧,并且,第一腔120、第二腔130以及空调主体200依次排布。在这种结构下,污风口125和净化口124位于新风装置100远离空调主体200的一侧,因此在进风时不容易受到空调主体200上侧的进风口210的引风影响,保证了污风口125和净化口124的进风量。
在本实施例中,在新风装置100正常安装于空调主体200的情况下,室内排风口131和新风口123位于新风装置100靠下的位置,室内排风口131与出风口220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新风口123靠下便于连接外部的新风管。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新风装置100和空调主体200的外侧设置一体式的面板,保护新风装置100和空调主体200的同时,提高了美观度。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10)内的第一过滤件(160)和风叶(140),所述壳体(110)内形成第一腔(120)和第二腔(130),所述第一腔(120)具有净化口(124)和污风口(125),所述净化口(124)用于连通室内,所述污风口(125)用于连通室内,所述第一腔(120)与所述第二腔(130)通过引风口(113)连通,所述风叶(140)用于将所述第一腔(120)的空气通过所述引风口(113)引至第二腔(130);所述第一过滤件(160)设置于所述第一腔(120)并与所述净化口(124)相对,用于过滤从所述净化口(124)进入到所述第一腔(120)的空气,所述污风口(125)与所述净化口(124)均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腔(130)具有室内排风口(131)和室外排风口(132),所述室内排风口(131)用于连通室内,所述室外排风口(132)用于连通室外,所述室内排风口(131)和所述室外排风口(132)均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120)与所述第二腔(130)在第一方向上排布并通过隔板(112)分隔,所述引风口(113)设置于所述隔板(112),所述污风口(125)和所述净化口(124)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12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腔(13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140)为设置于所述第二腔(130)内的离心风叶,所述风叶(140)的轴向进风侧朝向所述引风口(113),所述室内排风口(131)与所述室外排风口(132)均位于所述风叶(140)径向上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120)与所述第二腔(130)在第一方向上排布并通过隔板(112)分隔,所述引风口(113)设置于所述隔板(112),所述第一腔(120)内还设置有第二过滤件(150),所述第一腔(120)包括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所述第一区域(121)和所述第二区域(122)被所述第二过滤件(150)分隔,所述引风口(113)和所述污风口(125)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21)的侧壁上,所述净化口(124)位于所述第二区域(122)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过滤件(160)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1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12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16)和第二支撑板(117),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板(117)设置于所述隔板(112),所述第二过滤件(15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6)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17),所述第一支撑板(116)、所述第二过滤件(150)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117)共同将所述第一腔(120)分隔成所述第一区域(121)和所述第二区域(1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6)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17)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不同,所述第二过滤件(150)为板状且倾斜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过滤件(150)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17)的一端比所述第二过滤件(150)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16)的一端靠近所述隔板(112),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122)中还设置有第三支撑板(118),所述第三支撑板(118)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6)设置于所述第一腔(120)的同一侧的内壁上,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板(116)与所述第三支撑板(118)分别位于所述净化口(124)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过滤件(16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16)和所述第三支撑板(118),并覆盖所述净化口(1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6)和所述第三支撑板(118)均与所述第一过滤件(160)滑动配合,所述壳体(11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用于供所述第一过滤件(160)从所述第一腔(120)抽出或装入所述第一腔(12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6)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17)均与所述第二过滤件(150)滑动配合,所述壳体(11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安装口用于供所述第二过滤件(150)从所述第一腔(120)抽出或装入所述第一腔(12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100)还包括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用于选择性地打开所述室内排风口(131)和所述室外排风口(132)中的一者并同时封堵另一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转动风门(172),所述第一转动风门(17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腔(130)的内壁,所述第一转动风门(172)可通过转动,选择性地打开所述室内排风口(131)同时封堵所述室外排风口(132),或者打开所述室外排风口(132)同时封堵所述室内排风口(131)。
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上设置有滑动门(126),所述滑动门(126)可通过滑动以选择性地打开所述污风口(125)和所述净化口(124)中的一个。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主体(200)以及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100),所述第一腔(120)、所述第二腔(130)以及所述空调主体(200)在所述空调器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
CN202222028369.6U 2022-07-29 2022-07-29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Active CN217844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8369.6U CN217844175U (zh) 2022-07-29 2022-07-29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8369.6U CN217844175U (zh) 2022-07-29 2022-07-29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4175U true CN217844175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1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28369.6U Active CN217844175U (zh) 2022-07-29 2022-07-29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41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634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634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4605B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
WO2018145501A1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器
KR100617082B1 (ko) 초박형 환기장치
KR102219254B1 (ko) 전열교환기
CN213713289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844175U (zh)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CN217844176U (zh)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CN217844174U (zh)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KR100715337B1 (ko) 패키지형 에어컨의 송풍 구조
CN20823800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695286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KR100867953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12594781A (zh) 新风***及空调器
CN217844177U (zh) 新风模块和空调器
KR100359997B1 (ko) 공기의 흡배출에 의한 공기정화 환풍기
KR100531087B1 (ko) 환기기능을 구비한 공기청정기
CN110319494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370752U (zh) 多功能的新风机
CN210141631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7515709A (zh)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CN117515714A (zh)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CN117515708A (zh)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CN215372698U (zh) 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N221055114U (zh) 柜式空调器
CN217844171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