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3522U - 车辆热管理***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热管理***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53522U
CN217753522U CN202222167276.1U CN202222167276U CN217753522U CN 217753522 U CN217753522 U CN 217753522U CN 202222167276 U CN202222167276 U CN 202222167276U CN 217753522 U CN217753522 U CN 217753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management
heat
vehicle
generator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672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蒙
胡辉
蔡亚楠
安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672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53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53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53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热管理***及车辆,涉及车辆热管理***技术领域。车辆热管理***包括吸收式制冷***;第一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发动机和/或电机的温度,所述第一热管理部件与所述吸收式制冷***的发生器连接;第二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所述第二热管理部件与所述吸收式制冷***的蒸发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热管理部件为第一散热盘管,所述第一散热盘管用于与所述发动机和/或电机接触换热。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热管理***合理利用发动机和/或电机的热量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

Description

车辆热管理***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寻求新能源替代方案成为当今能源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商开始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生产中,其中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作为车辆的部分或者全部动力源,动力电池的好坏,一方面决定着车辆的成本,另一方面决定着车辆的续航里程。
目前车辆的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不断升温,既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也会使电池的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及车辆,该车辆热管理能够***合理利用发动机和/或电机的热量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车辆热管理***包括:吸收式制冷***;第一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发动机和/或电机的温度,所述第一热管理部件与所述吸收式制冷***的发生器连接;第二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所述第二热管理部件与所述吸收式制冷***的蒸发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热管理部件为第一散热盘管,所述第一散热盘管用于与所述发动机和/或电机接触换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热管理部件吸收发动机和/或电机的热量作为吸收式制冷***的发生器的热源,以驱动吸收式制冷***循环制冷,吸收式制冷***通过第二热管理部件为发热的动力电池降温,以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车辆热管理***以回收余热,低耗制冷的方式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提高了车辆的续航里程。此外,第一散热盘管的结构紧凑,提高了与发动机和/或电机的热量交换效率,同时减少对车辆的内部空间的占用,从而优化了车辆热管理***的整体布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盘管的横截面呈月牙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散热盘管的横截面为月牙形,提高第一散热盘管与发动机和/或电机的壳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第一散热盘与发动机和/或电机之间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管理部件为第二散热盘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使用第二散热盘管作为第二热管理部件,第二散热盘管结构紧凑,减少对车辆的内部空间的占用,从而优化车辆热管理***的布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热管理***还包括散热风机,所述第二散热盘管设置在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风机可以推动空气流动,空气流动经过第二散热盘管,第二散热盘管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空气温度降低变成低温空气,通过低温空气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式制冷***包括溶液泵、吸收器、冷凝器、节流装置、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发生器;
所述发生器、所述吸收器和所述溶液泵连接形成吸收剂回路;
所述发生器、所述冷凝器、所述节流装置、所述蒸发器、所述吸收器和所述溶液泵连接形成制冷剂回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吸收式制冷***通过发生器、溶液泵、吸收器、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配合实现吸收剂和制冷剂循环流动连续制冷从而实现为第二热管理部件连续供冷,从而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理部件与所述发生器连接形成第一冷却液回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热管理部件与发生器连接形成第一冷却液回路为发生器持续供热,从而驱动吸收式制冷***循环制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理部件、所述发生器和所述冷凝器连接形成第一冷却液回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冷凝器同时位于第一冷却液回路和制冷剂回路,利用吸收式制冷***中的冷凝器对发生器流出的第一冷却液进一步进行降温,利于第一冷却液经过第一热管理部件时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发生器供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管理部件与所述蒸发器连接形成第二冷却液回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热管理部件与蒸发器连接形成第二冷却液回路,吸收式制冷***通过蒸发器为第二热管理部件持续供冷,从而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式制冷***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以溴化锂为吸收剂,以水为制冷剂实现循环制冷。
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好处在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对热量的利用效率高,对热源温度要求低,制冷量大,利用发动机的热量即可满足制冷需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热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车辆热管理***的流路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散热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散热盘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风机和动力电池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的流路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的流路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车辆热管理***;10-吸收式制冷***;1-发生器;2-冷凝器;3-节流装置;4-蒸发器;5-吸收器;6-溶液泵;7-换热器;20-第一冷却液回路;21-第一热管理部件;21a-第一散热盘管;211-第一弧面;212-第二弧面;31-第二热管理部件;31a-第二散热盘管;40-散热风机;50-动力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附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应理解,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到的动力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中所提到的动力电池可以包括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等。动力电池一般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箱体。箱体可以避免液体或其他异物影响电池单体的充电或放电。
本申请中,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一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电池单体一般按封装的方式分成三种:柱形电池单体、方形电池单体和软包电池单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
动力电池可以是车辆的部分或者全部动力源,也可以是为车辆的空调***供电的电源,车辆的性能和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所配置的动力电池的性能,动力电池的温度是影响动力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电池不断升温,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动力电池的容量、寿命和能量效率降低,进而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因此需要为发热的动力电池降温,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
发明人注意到,一方面,现有的车辆主要通过自然冷却、车载空调降温或者布置液冷***的方式对动力电池散热冷却,从而满足动力电池的降温需求。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例如,自然冷却效果差;车载空调降温加重车辆热管理***的负担;液冷***零部件多。另一方面,对于燃油车或混动车而言,车辆内部的发动机和/或电机运行时会产生热量,为实现发动机和/或电机的冷却,通常在车辆前舱中设置有散热器,实现发动机的冷却。但是发动机和/或电机产生的热量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还增加了车辆热管理***的能耗负担。
基于上述考虑,为了对发热的电机进行降温,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车辆热管理***,车辆热管理***包括吸收式制冷***、第一热管理部件和第二热管理部件。第一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发动机和/或电机的温度,第一热管理部件与吸收式制冷***的发生器连接。第二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所述第二热管理部件与吸收式制冷***的蒸发器连接。
采用上述车辆热管理***,一方面合理利用了发动机和/或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驱动吸收式制冷***循环;另一方面利用吸收式制冷***耗能少,制冷量高的特点,低耗制冷,从而为发热的动力电池降温,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
吸收式制冷***是以消耗热能作为能量的补偿过程,吸收式制冷***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溶液泵、节流装置等部件组成,吸收式制冷***依靠吸收器-发生器的作用完成制冷循环,依靠二元溶液作为制冷剂工质,其中低沸点组分用作制冷剂,即利用制冷剂的蒸发来制冷;高沸点组分用作吸收剂,即利用吸收剂对制冷剂蒸汽的吸收作用来完成工作循环。常用的吸收式制冷***有氨水吸收式制冷***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二元溶液可以使用水-溴化锂二元溶液、氨-水元溶液或者以氟利昂作为制冷剂工质的二元溶液,本申请对吸收式制冷***中使用二元溶液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吸收式制冷***常用的热源为蒸汽、热水、燃气、燃油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车辆热管理***100的流路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散热盘管21a的结构示意图。车辆热管理***100包括吸收式制冷***10、第一热管理部件21和第二热管理部件31。第一热管理部件21用于调节发动机和/或电机的温度,第一热管理部件21与吸收式制冷***10的发生器1连接;第二热管理部件31用于调节动力电池50的温度,第二热管理部件31与吸收式制冷***10的蒸发器4连接;其中,第一热管理部件为第一散热盘管,第一散热盘管用于与发动机和/或电机接触换热。
第一热管理部件21用于与发动机和/电机进行热量交换,吸收热量。第一热管理部件21与发生器1之间可以通过循环管连接以对发生器1循环提供热源,从而驱动吸收式制冷***10循环制冷。
对于混动车而言,第一热管理部件21可以设置于电机;可以设置于发动机;也可以是发动机和电机均设置第一热管理部件21。
第二热管理部件31可以通过循环管连接于蒸发器4,蒸发器4为第二热管理部件31持续供冷。
第一热管理部件21为第一散热盘管21a,第一散热盘管21a用于与发动机和/或电机接触进行热量交换。
第一散热盘管21a可以为任意能够盘绕于发动机和/或电机的壳体吸收热量的结构。本申请对称不作限定,例如,第一散热盘管21a可以盘绕于发动机和/或电机的壳体的一侧,也可以盘绕于发动机和/或电机的壳体的周侧,也就是盘绕于发动机和/或电机的壳体的多个面,用于吸收热量。
第一热管理部件21吸收发动机和/或电机的热量作为吸收式制冷***10的发生器1的热源,以驱动吸收式制冷***10循环制冷,吸收式制冷***10通过第二热管理部件31为发热的动力电池50降温,以调节动力电池50的温度。车辆热管理***100以回收余热,低耗制冷的方式调节动力电池50的温度,提高了动力电池50的安全性能,提高了车辆的续航里程。此外,第一热管理部件21为第一散热盘管21a,第一散热盘管21a的结构紧凑,提高了与发动机和/或电机的热量交换效率,同时减少对车辆的内部空间的占用,从而优化了车辆热管理***100的整体布局。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散热盘管21a的横截面示意图。第一散热盘管21a的横截面呈月牙形。
示例性地,在图3中,散热盘管相对的两侧分别为第一弧面211和第二弧面212,第一弧面211为内凹的弧面,第二弧面212为外凸的弧面。
第一散热盘管21a横截面为月牙形,月牙的一侧为内凹的弧面。较之第一散热盘管21a的横截面为圆形而言,发动机和/或电机的壳体为线接触;若第一散热盘管21a的横截面为月牙形,月牙形的一侧为内凹的弧面可以适应发动机和/或电机的壳体的形状,提高第一散热盘管21a与发动机和/或电机的壳体的接触面积。
第一散热盘管21a的横截面为月牙形,提高第一散热盘管21a与发动机和/或电机的壳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第一散热盘与发动机和/或电机之间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风机40和动力电池50的示意图,图中散热风机40和动力电池50之间的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向,第二散热盘管31a上的箭头代表第二散热盘管31a内的第二冷却介质的流向。第二热管理部件31为第二散热盘管31a。
第二散热盘管31a可以直接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对动力电池50所在的环境进行降温,从而间接调节动力电池50的温度。如此布置可以降低第二散热盘管31a漏液影响动力电池50安全性能的可能性。
使用第二散热盘管31a作为第二热管理部件31,第二散热盘管31a结构紧凑,减少对车辆的内部空间的占用,从而优化车辆热管理***100的布局。
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热管理部件31可以是冷却板、口琴管等。以冷却板为例,冷却板可以设置于动力电池50的底部,冷却板设有容纳第二冷却液的流道,冷却板的流道通过循环管道连接于蒸发器4,蒸发器4通过循环管为冷却板供冷,冷却板位于动力电池50底部为动力电池50降温,从而调节动力电池50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热管理***100还包括散热风机40,第二散热盘管31a设置在散热风机40的出风侧。
散热风机40可以是任意能推动空气流动的装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例如,散热风机40具有叶片,第二散热盘管31a设置于叶片的出风侧;叶片旋转推动空气流动经过第二散热盘管31a,第二散热盘管31a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空气温度降低变成低温空气,从而调节动力电池50的温度。
散热风机40与动力电池50的相对位置可以是各种形式,例如,动力电池50可以直接设置于散热风机40的出风侧,第二散热盘管31a设置于散热风机40和动力电池50之间,散热风机40推动空气经过第二散热盘管31a变成低温空气,低温空气流动直接为动力电池50降温。散热风机40也可以为动力电池50所在的电池舱提供冷空气,使电池舱内的温度降低,从而间接地为动力电池50降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吸收式制冷***10包括发生器1、溶液泵6、吸收器5、冷凝器2、节流装置3和蒸发器4;发生器1、吸收器5和溶液泵6连接形成吸收剂回路;发生器1、冷凝器2、节流装置3、蒸发器4、吸收器5和溶液泵6连接形成制冷剂回路。
发生器1、冷凝器2、节流装置3、蒸发器4、吸收器5和溶液泵6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其结构不做赘述。
请参照图1,图中发生器1、吸收器5和溶液泵6之间的箭头表示吸收剂的流动方向。发生器1、吸收器5和溶液泵6连接形成吸收剂回路以实现吸收剂的循环流动,可理解地,吸收剂在发生器1和吸收器5之间循环流动,第一热管理部件21为发生器1循环供热,发生器1内的二元溶液受热后制冷剂蒸发与吸收剂分离,剩下的吸收剂进入吸收器5,溶液泵6可以将吸收剂从吸收器5输入发生器1。
图1中,发生器1、冷凝器2、节流装置3、蒸发器4、吸收器5和溶液泵6之间单向循环的箭头表示制冷剂单向循环的流动方向。发生器1、冷凝器2、节流装置3、蒸发器4、吸收器5和溶液泵6可以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剂回路,以实现制冷剂的循环流动。可理解地,发生器1内制冷剂蒸发进入冷凝器2,制冷剂在冷凝器2中冷凝成水,经节流装置3后再送至蒸发器4中蒸发吸收热量,蒸发后的制冷剂进入吸收器5与吸收剂混合,通过溶液泵6将混合后的吸收剂和制冷剂输入发生器1,实现制冷剂与吸收剂的循环流动。
节流装置3可以是节流阀,节流阀通过改变节流截面或节流长度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从而控制制冷量,若动力电池50温度过高则控制节流阀提高制冷量。
吸收式制冷***10通过发生器1、溶液泵6、吸收器5、冷凝器2、节流装置3和蒸发器4配合实现吸收剂和制冷剂循环流动连续制冷从而实现为第二热管理部件31连续供冷,从而调节动力电池50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第一冷却液回路20中的箭头表示第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第一热管理部件21与发生器1连接形成第一冷却液回路20。
第一热管理部件21与发生器1可以通过循环管连接形成第一冷却液回路20,第一热管理部件21通过内部流通的第一冷却液与发动机和/电机进行热量交换。第一冷却液在第一热管理部件21与发生器1之间循环流动,第一冷却液经过第一热管理部件21时,低温的第一冷却液与发动机和/或电机热量交换,低温的第一冷却液温度升高成高温的第一冷却液,高温的第一冷却液经循环管流至发生器1,高温的第一冷却液在发生器1内与二元溶液热量交换释放热量。
第一冷却液可以是水或水与防冻剂的混合物。
在第一散热盘管21a的横截面为月牙形的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盘管21a横的截面为月牙形能加快第一冷却液回路20中第一冷却液的紊流速度。
第一热管理部件21与发生器1连接形成第一冷却液回路20为发生器1持续供热,从而驱动吸收式制冷***10循环制冷。
可选地,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热管理***100的流路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一热管理部件21、发生器1和冷凝器2连接形成第一冷却液回路20。
也就是说,第一热管理部件21、发生器1和冷凝器2连接形成第一冷却液回路20;发生器1、冷凝器2、节流装置3、蒸发器4、吸收器5和溶液泵6连接形成制冷剂回路。
冷凝器2同时位于第一冷却液回路20和制冷剂回路,利用吸收式制冷***10中的冷凝器2对发生器1流出的第一冷却液进一步进行降温,利于第一冷却液经过第一热管理部件21时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发生器1供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第二冷却液回路中的箭头表示第,二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第二热管理部件31与蒸发器4连接形成第二冷却液回路。
第二热管理部件31与蒸发器4可以通过循环管道连接以形成第二冷却液回路。在蒸发器4中,第二热管理部件31通过内部流通的第二冷却液与制冷剂热量交换。具体地,第二冷却液经过蒸发器4,蒸发器4中的制冷剂吸收第二冷却液的热量,第二冷却液温度降低变成低温的第二冷却液。存在有散热风机40的实施例中,散热风机40产生气流使空气流动经过第二热管理部件31,低温的第二冷却液经过第二热管理部件31时与空气热量交换,吸收空气的热量,空气温度降低变成第温空气,从而为动力电池50降温。
第二热管理部件31与蒸发器4连接形成第二冷却液回路,吸收式制冷***10通过蒸发器4为第二热管理部件31持续供冷,从而调节动力电池50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收式制冷***10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在真空状态下以溴化锂为吸收剂,以水为制冷剂,利用水在真空状态下沸点变低的特点,合理利用发动机和/或电机产生的热量,用热能代替电能循环制冷,能大幅减少电能使用,为动力电池50降温,从而调节动力电池50的温度。
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好处在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对热量的利用效率高,对热源温度要求低,制冷量大,利用发动机的热量即可满足制冷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图6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热管理***100的流路图。吸收式制冷***10还可以包括换热器7。由于吸收剂在发生器1吸收热量,从发生器1流入吸收器5的吸收剂的温度高于从吸收器5流入发生器1的吸收剂的温度,将换热器7设置于发生器1和吸收器5之间,使得发生器1流入吸收器5的吸收剂与吸收器5流入发生器1的吸收剂进行热量交换,提高吸收器5流入发生器1的吸收剂的初始温度,从而提高吸收剂的循环速度,提高吸收式制冷***10的制冷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辆热管理***100。
车辆热管理***100利用发动机和/电机运行中产生的热量调节动力电池50的温度。车辆热管理***100耗热量小,制冷量大,可以有效满足动力电池50的降温需求,提升车辆中的动力电池50的安全性能,延长动力电池50的使用寿命,进而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热管理***100包括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第一散热盘管21a、第二散热盘管31a和散热风机40。溴化锂制冷***包括发生器1、溶液泵6、吸收器5、冷凝器2、节流装置3和蒸发器4;发生器1、吸收器5和溶液泵6连接形成吸收剂回路;发生器1、冷凝器2、节流装置3、蒸发器4、吸收器5和溶液泵6连接形成制冷剂回路;第一散热盘管21a用于调节发动机和/或电机的温度,第一散热盘管21a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发生器1连接;第二散热盘管31a用于调节动力电池50的温度,第二散热盘管31a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蒸发器4连接,第一散热盘管21a的横截面为月牙形;第二散热盘管31a设置在散热风机40的出风侧;其中,第一热管理部件21与发生器1连接形成第一冷却液回路20,第二热管理部件31与蒸发器4连接形成第二冷却液回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热管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收式制冷***;
第一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发动机和/或电机的温度,所述第一热管理部件与所述吸收式制冷***的发生器连接;
第二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所述第二热管理部件与所述吸收式制冷***的蒸发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热管理部件为第一散热盘管,所述第一散热盘管用于与所述发动机和/或电机接触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盘管的横截面呈月牙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管理部件为第二散热盘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热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热管理***还包括散热风机,所述第二散热盘管设置在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包括溶液泵、吸收器、冷凝器、节流装置、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发生器;
所述发生器、所述吸收器和所述溶液泵连接形成吸收剂回路;
所述发生器、所述冷凝器、所述节流装置、所述蒸发器、所述吸收器和所述溶液泵连接形成制冷剂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热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理部件与所述发生器连接形成第一冷却液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热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理部件、所述发生器和所述冷凝器连接形成第一冷却液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热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管理部件与所述蒸发器连接形成第二冷却液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热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热管理***。
CN202222167276.1U 2022-08-17 2022-08-17 车辆热管理***及车辆 Active CN217753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7276.1U CN217753522U (zh) 2022-08-17 2022-08-17 车辆热管理***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7276.1U CN217753522U (zh) 2022-08-17 2022-08-17 车辆热管理***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53522U true CN217753522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0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67276.1U Active CN217753522U (zh) 2022-08-17 2022-08-17 车辆热管理***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53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6338B2 (en) HVAC system of vehicle with battery heating and cooling
CN205194809U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热管理***和电动汽车
CN112373353B (zh) 一种适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热***的协同管理***
JP2020179839A (ja) 車両用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US11541725B2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tegrated thermal management module for vehicle
KR20200142617A (ko) 차량용 열관리시스템
CN208576388U (zh) 集成电池温度控制的电动车热管理***
KR101787503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냉각 시스템
CN112339614B (zh) 一种适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热***的协同管理方法
KR20200139878A (ko) 차량용 열관리시스템
CN109585729A (zh) 一种控温式动力电池包
CN115257302A (zh) 具有十通阀的集成式热管理模块及车辆
CN216033622U (zh) 集成式热管理***及车辆
CN101240924A (zh) 汽车电子冷暖空调
CN112693363B (zh) 一种纯电动卡车整车热管理***
US20240017585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10385963B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17753522U (zh) 车辆热管理***及车辆
CN113306452B (zh) 增程式整车热管理***
CN115257300A (zh) 具有八通阀的集成式热管理模块及车辆
CN212148306U (zh) 一种集成直接式热泵的整车热管理***
CN210706790U (zh) 一种带有相变储能装置的纯电动车整车制冷制热***
KR20040072246A (ko) 연료전지 자동차의 열관리시스템
CN220923754U (zh) 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热管理***
CN220021275U (zh) 冷却板、动力电池总成、热管理***和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