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4576U - 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4576U
CN217674576U CN202220912550.0U CN202220912550U CN217674576U CN 217674576 U CN217674576 U CN 217674576U CN 202220912550 U CN202220912550 U CN 202220912550U CN 217674576 U CN217674576 U CN 217674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pace
container
duct
ai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125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吉海
刘�英
苏小明
孟志刚
王连成
宫伟涛
魏小凯
高绪日
纪养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ongh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ongh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ongh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ongh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125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4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4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4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冷链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集装箱,包括保温箱体、隔板、第一换热器、送风风道、回风风道和风机,其中,保温箱体,由保温板围合形成封闭空间;隔板,设置于所述封闭空间,将所述封闭空间分隔为温度调节空间和储存空间;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温度调节空间;送风风道,构造于所述保温板内部,连通所述温度调节空间和所述储存空间;回风风道,连通所述温度调节空间和所述储存空间;风机,用于驱动所述温度调节的空气流经第一换热器并沿送风风道进入所述储存空间。

Description

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链运输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集装箱。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货物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运输。因此很多集装箱设置制冷或制热等温度控制模块,通过空气的循环流动使集装箱内的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空气循环流动的风道设置于集装箱内部不方便货物的取放,风道设置于集装箱外部在运输过程中风道有可能被挤压损坏。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保温集装箱,包括箱体、蓄能装置和温控装置。箱体具有用于装载货物的容纳空间。蓄能装置设置在容纳空间中,蓄能装置内设置有蓄能体,箱体内的气体能够在蓄能装置与容纳空间之间循环流通,并与蓄能体进行能量交换。保温集装箱还包括构造为具有开口的板状构件,板状构件水平地设置于箱体的顶部,与保温集装箱的顶壁处的隔热层形成水平的导向风道,气体经由导向风道流通,而后从板状构件的开口流向板状构件下方的容纳空间。开口均布地设置有多个,以形成多个气体流线,从而使得能量更均匀地传递至容纳空间的各处。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板状构件设置于集装箱内部会占用集装箱内部空间,板状构件不方便固定,在保温箱内部货物的磕碰下容易风道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以解决如何更好地使集装箱内的空气进行循环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包括保温箱体、隔板、第一换热器、送风风道、回风风道和风机,其中,保温箱体,由保温板围合形成封闭空间;隔板,设置于所述封闭空间,将所述封闭空间分隔为温度调节空间和储存空间;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温度调节空间;送风风道,构造于所述保温板内部,连通所述温度调节空间和所述储存空间;回风风道,连通所述温度调节空间和所述储存空间;风机,用于驱动所述温度调节的空气流经第一换热器并沿送风风道进入所述储存空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保温板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板体,外层板和内层板为镀锌板等面板材料,内层板外层板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自身导热能力较差,而且保温材料输送多孔,蓄积相对静止的空气,空气本身的热传递能力较差,从而保温板可以隔绝内层板和外层板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实现保温功能。保温板拼接出集装箱的箱体,集装箱内部为封闭空间。隔板设置于保温箱体内部,将集装箱内部的封闭空间分隔为温度调节空间和储存空间。温度调节空间用于放置制冷制热机组等控制模块,储存空间用于存储货物。通过隔板将密封空间分隔开,可以避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滑动、掉落损坏集装箱的控制模块。第一换热器作为制冷制热机组的一部分,位于温度调节空间。风机驱动空气流经第一换热器,空气的温度被改变,并经送风风道送入储存空间。经送风风道进入储存空间的空气与储存空间进行热对流,从而改变储存空间的温度。集装箱内部为封闭空间,温度调节空间的空气进入储存空间以后,储存空间为正压,温度调节空间为负压。储存空间的空气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经回风风道回到温度调节空间。也即,风机驱动空气在储存空间和温度调节空间之间循环流动,从而对储存空间的温度持续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板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其中,顶板,内部构造有送风风道;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侧板,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风道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送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内部构造有多个送风风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风道包括主送风风道和支送风风道,其中,主送风风道,在所述顶板内水平延伸;支送风风道,连通所述主送风风道且出风口开设于主送风风道的一侧,所述支送风风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送风风道将所述主送风风道中的空气送至所述储存空间的各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风风道构造于所述隔板内部,所述回风风道的进风口开设于所述隔板靠近储存空间的一面,所述回风风道的出风口开设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温度调节空间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风风道竖向设置,所述回风风道的进风口开设于所述隔板的底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构造有多个所述回风风道,多个所述回风风道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还包括导流板,设置于所述温度调节空间,以将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空气导流至所述送风风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还包括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风机,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将所述温度调节空间分隔为第一温度调节空间和第二温度调节空间,所述风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温度调节空间的空气向所述第二温度调节空间流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出风风道构造于保温板内部,保温板的外层板和内层板均保持其原状,避免了出风风道自保温板向外凸起可能出现的风道挤压损坏,也避免了出风风道自保温箱向内凸起影响储存箱内的货物存放;
2、风道构造于保温板内部,风道可以受到保温板内层板和外层板的保护,结构稳固,不容易变形。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集装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集装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集装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集装箱的顶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集装箱的冷媒循环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保温箱体;110:保温板;111:顶板;112:底板;113:侧板;120:隔板;121:温度调节空间;122:储存空间;130:层板;131:上层空间;132:下层空间;
200:送风风道;210:主送风风道;220:支送风风道;
300:回风风道;
410:第一换热器;420:压缩机;430:节流装置;440:第二换热器;450:风机;
510:导流板;520: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保温箱体100、隔板120、第一换热器410、送风风道200、回风风道300和风机450,其中,保温箱体100,由保温板110围合形成封闭空间;隔板120,设置于封闭空间,将封闭空间分隔为温度调节空间121和储存空间122;第一换热器410,设置于温度调节空间121;送风风道200,构造于保温板110内部,连通温度调节空间121和储存空间122;回风风道300,连通温度调节空间121和储存空间122;风机450,用于驱动温度调节的空气流经第一换热器410并沿送风风道200进入储存空间122。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保温板110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板体,外层板130和内层板130为镀锌板等面板材料,内层板130外层板130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自身导热能力较差,而且保温材料输送多孔,蓄积相对静止的空气,空气本身的热传递能力较差,从而保温板110可以隔绝内层板130和外层板130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实现保温功能。
保温板110拼接出集装箱的箱体,集装箱内部为封闭空间。隔板120设置于保温箱体100内部,将集装箱内部的封闭空间分隔为温度调节空间121和储存空间122。温度调节空间121用于放置制冷制热机组等控制模块,储存空间122用于存储货物。通过隔板120将密封空间分隔开,可以避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滑动、掉落损坏集装箱的控制模块。
第一换热器410作为制冷制热机组的一部分,位于温度调节空间121。风机450驱动空气流经第一换热器410,空气的温度被改变,并经送风风道200送入储存空间122。经送风风道200进入储存空间122的空气与储存空间122进行热对流,从而改变储存空间122的温度。集装箱内部为封闭空间,温度调节空间121的空气进入储存空间122以后,储存空间122为正压,温度调节空间121为负压。储存空间122的空气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经回风风道300回到温度调节空间121。也即,风机450驱动空气在储存空间122和温度调节空间121之间循环流动,从而对储存空间122的温度持续进行调节。风道构造于保温板110内部,在风机450停止时,风道内部为静止的空气。由于空气本身热传递能力较差,因此风道构造于保温板110内部不会对集装箱的保温性能造成太大影响。而出风风道构造于保温板110内部,保温板110的外层板130和内层板130均保持其原状,避免了出风风道自保温板110向外凸起可能出现的风道挤压损坏,也避免了出风风道自保温箱向内凸起影响储存箱内的货物存放。此外,风道构造于保温板110内部,风道可以受到保温板110内层板130和外层板130的保护,结构稳固,不容易变形。
可选地,集装箱还包括压缩机420、节流装置430和第二换热器440,第一换热器410、压缩机420、节流装置430、第二换热器440依次通过冷媒管道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换热器410作为蒸发器,第一换热器410内部的冷媒蒸发吸热,从而降低第一换热器410的温度。流经第一换热器410的空气温度被降低,并通过送风风道200进入储存空间122。风机450驱动空气在温度调节空间121和储存空间122形成循环,持续降低储存空间122的温度。通过这样的设置形式,可以有效降低集装箱内部的温度。
可选地,集装箱还包括蓄电池,用于为压缩机420和风机450供电。
在这种情况下,压缩机420为直流压缩机420,风机450也为直流风机450。通过蓄电池为压缩机420和风机450供电,可以方便集装箱的使用。
可选地,集装箱还包括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温度控制器调节空间。经风机450吹出的风经过电价热装置。
设置有电加热装置,在集装箱内部温度低于预设范围时,可以通过风机450和电加热装置的配合实现温度调节空间121和储存空间122的热风循环,从而提高储存空间122的温度。采用这样的设置形式,提高了集装箱对于储存空间122的温度的控制能力。
可选地,集装箱还包括四通阀,设置于循环回路,通过四通阀切换改变冷媒循环时的流动方向。
设置有四通阀,制冷机机组可以通过四通阀的换向实现制冷和制热功能的切换。例如对于一些需要航运并且对温度有要求的货物,在集装箱内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时可以通过制冷循环回路降低储存空间122的温度。在飞机在较高高度飞行时,集装箱内部温度降低。再或者,在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运输集装箱时,集装箱内部的温度可能低于预设温度。在集装箱内部的温度低于预设范围的时可以通过四通阀切换冷媒循环时的流动方向,使制冷循环回路实现制热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换热器410作为冷凝器,经过压缩机420排出的高温冷媒流经第一换热器410提高换热器的温度。空气流经第一换热器410其温度升高,通过送风风道200进入储存空间122。风机450驱动温度调节空间121和储存空间122的空气循环流动,从而提高储存空间122的温度。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第一换热器410兼具制冷和制热功能,从而提高集装箱对于储存空间122的温度的调节能力。
可选地,保温板110包括顶板111、底板112和侧板113,其中,顶板111,内部构造有送风风道200;底板112,与顶板111相对设置;侧板113,两端分别连接于顶板111和底板112。
集装箱为箱体,这样有利于多个集装箱堆叠,从而方便集装箱的储存和运输。储存空间122用于储存货物,货物一般堆叠存放。送风风道200构造于顶板111内部,在对储存空间122送风时,货物不容易干涉送风风道200的出风。通过这样的设置形式,有利于经过送风风道200吹出的风均匀地沿送风风道200的出风口吹出,从而提高储存空间122的温度的均匀性。此外,多层集装箱堆叠存放时,集装箱的侧板113与集装箱所在环境换热较多,集装箱的侧板113和底板112与集装箱所在环境换热较少。送风风道200构造于集装箱的顶板111,可以减少送风风道200内的空气与集装箱所在环境的热量交换,从而提高集装箱的保温效果,提高集装箱内部温度的稳定性。
可选地,送风风道200的材质为金属。
送风风道200构造于保温板110内部,与保温板110的外侧板和内侧板之间都隔着一定厚度的保温材料。由于风道不与集装箱外部环境直接接触,因此无法通过送风风道200形成导热桥,集装箱的保温性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送风风道200的材质为金属,其结构强度较好,不仅其形成的送风风道200不容易变形,还能提高集装箱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送风风道200包括截面为U形的金属板,金属板扣合与保温板110的内侧板以形成送风风道200。
金属板与保温板110的外侧板之间垫有保温材料。风道的金属板不会与外界环境接触,集装箱的保温性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采用这样的设置形式不仅节约材料,而且有利于金属板的固定。
可选地,送风风道200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送风口。
送风风道200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出风口,流经送风风道200的空气可以从多个送风口进入储存空间122。多个送风口间隔设置,这样,空气可以经过多个送风口均匀地吹向储存空间122的各处,从而提高储存空间122温度的均匀性,进一步地,提高了集装箱对于储存空间122的温度控制效果。
可选地,顶板111内部构造有多个送风风道200。
顶板111内部构造有多个送风风道200,可以通过多个送风风道200将与第一换热器410换热之后的空气送到储存空间122的各处,从而提高储存空间122温度的均匀性。
可选地,送风风道200包括主送风风道210和支送风风道220,其中,主送风风道210,在顶板111内水平延伸;支送风风道220,连通主送风风道210且出风口开设于主送风风道210的一侧,支送风风道2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送风风道220将主送风风道210中的空气送至储存空间122的各处。
经过第一换热器410的空气进入主送风风道210,并通过主送风风道210进入多个支送风风道220中。多个支送风风道220的出风口在顶板111的二维平面均匀分布,因此空气可以均匀地吹向储存空间122的各处。采用这样的设置形式,可以进一步提高集装箱内温度的均匀性。
可选地,回风风道300构造于隔板120内部,回风风道300的进风口开设于隔板120靠近储存空间122的一面,回风风道300的出风口开设于隔板120靠近温度调节空间121的一侧。
隔板120为中间夹有保温材料的板,回风风道300构造于隔板120内部,可以避免风道向隔板120的两侧凸起引起的空间不整齐。此外,回风风道300构造于隔板120内部,隔板120两侧的面板可以对回风风道300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回风风道300变形。
可选地,集装箱还包括层板130,设置于温度调节空间121,层板130将温度调节从而而下依次分割为上层空间131和下层空间132,第一换热器410位于上层空间131。
集装箱的尺寸比较大,第一换热器410以及与其连接的其他温度控制单元并不需要占用很大空间。将温度调节空间121分隔为两个空间,下层空间132可以用来设置集装箱的其他附属设施。此外,出风风道构造于集装箱的顶板111,第一换热器410设置于温度调节空间121,可以缩短经过第一换热器410的空气进入出风风道所需的行程。这样可以提高集装箱的温度调节效率。
可选地,回风风道300竖向设置,回风风道300的进风口开设于隔板120的底端。
出风风道的出风口位于出风箱体的顶部。回风风道300的进风口开设于隔板120的底端,风机450驱动空气在温度调节空间121和储存空间122循环流动时,空气经出风风道从储存空间122的顶部吹出,上下贯穿储存空间122,然后从储存空间122的底部经回风风道300回到温度调节空间121。通过这样的设置形式,有利于空气在储存空间122充分流动,从而提高储存空间122的温度的均匀性,进一步地,提高集装箱对于储存空间122的温度调节能力。
可选地,隔板120构造有多个回风风道300,多个回风风道300间隔设置。
设置有多个回风风道300,有利于储存空间122的空气均匀地回到温度调节空间121。
可选地,集装箱还包括导流板510,设置于温度调节空间121,以将流经第一换热器410的空气导流至送风风道200。
出风风道截面积较小,第一换热器410以及风机450尺寸较大。经过换热器吹出的空气与出风风道的截面形状区别较大。导流板510用于将经过第一换热器410吹出的风平滑导流至出风风道。设置有导流板510,可以减小空气从第一换热器410进入出风风道的能量损失,提高空气循环效果,进一步地,提高集装箱对于储存空间122的温度调节能力。
可选地,集装箱还包括固定支架520,用于固定第一换热器410和风机450,其中,固定支架520将温度调节空间121分隔为第一温度调节空间121和第二温度调节空间121,风机450用于驱动第一温度调节空间121的空气向第二温度调节空间121流动。
固定支架520用于固定第一换热器410和风机450。固定支架520的外圈与温度控制空间的内壁线性对接,从而将温度控制空间分隔为第一温度控制空间和第二温度控制空间。风机450转动时,空气从第一温度控制空间向第二温度控制空间流动。也即,第一温度控制空间为气流通道,固定支架520、风机450和换热器将气流通道截断。在风机450转动时,气流通道内的空气单向流动。这样的设置形式可以避免温度控制空间的一部分空气在温度控制空间内进行自循环。这样的设置形式可以驱动温度控制空间的全部空气参与到温度控制空间和储存空间122的空气循环中,从而降低温度控制空间和储存空间122的温度差,提高集装箱的制冷制热效果,进一步地,提高集装箱对于储存空间122的温度控制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在集装箱设置有层板130的情况下,固定支架520设置于上层空间131,并将上层空间131分隔为第一温度控制空间和第二温度控制空间,下层空间132为独立空间,温度控制空间的空气流动仅在上层空间131进行。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温箱体,由保温板围合形成封闭空间;
隔板,设置于所述封闭空间,将所述封闭空间分隔为温度调节空间和储存空间;
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温度调节空间;
送风风道,构造于所述保温板内部,连通所述温度调节空间和所述储存空间;
回风风道,连通所述温度调节空间和所述储存空间;
风机,用于驱动所述温度调节的空气流经第一换热器并沿送风风道进入所述储存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包括:
顶板,内部构造有送风风道;
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
侧板,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风道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送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内部构造有多个送风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包括:
主送风风道,在所述顶板内水平延伸;
支送风风道,连通所述主送风风道且出风口开设于主送风风道的一侧,
其中,所述支送风风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送风风道将所述主送风风道中的空气送至所述储存空间的各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风风道构造于所述隔板内部,所述回风风道的进风口开设于所述隔板靠近储存空间的一面,所述回风风道的出风口开设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温度调节空间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风风道竖向设置,所述回风风道的进风口开设于所述隔板的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构造有多个所述回风风道,多个所述回风风道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流板,设置于所述温度调节空间,以将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空气导流至所述送风风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风机,
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将所述温度调节空间分隔为第一温度调节空间和第二温度调节空间,所述风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温度调节空间的空气向所述第二温度调节空间流动。
CN202220912550.0U 2022-04-20 2022-04-20 集装箱 Active CN217674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2550.0U CN217674576U (zh) 2022-04-20 2022-04-20 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2550.0U CN217674576U (zh) 2022-04-20 2022-04-20 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4576U true CN217674576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5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12550.0U Active CN217674576U (zh) 2022-04-20 2022-04-20 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45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85800B1 (en) Container-type data center
US7864527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ose coupled cooling
US10752434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led cargo containers
EP3436353B1 (en) Solid-state cooling add-on bar unit for aircraft food service apparatus
CN1213352A (zh) 冷冻集装箱装置
EP2837293B1 (en) Produce ripening chamber
CN207200354U (zh) 一种温控充电柜
CN212695242U (zh) 带有环境控制***的船用电池集装箱***
CN109509937A (zh) 集装箱空调冷却***及集装箱
US20180134389A1 (en) Chiller galley cart, galley, and method for cooling
CN211617544U (zh) 一种冷藏车的冷藏厢及充冷***
TWI675173B (zh) 冰箱
CN208490108U (zh) 一种适用于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制冷***
CN217674576U (zh) 集装箱
KR20140090783A (ko) 브라인 열교환형 축냉모듈.
CN217945942U (zh) 移动式保鲜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载工具
JP4095164B2 (ja) 間接冷却式の冷蔵庫
CN116171418A (zh) 机箱、储能***及数据***
CN219811555U (zh) 一种风冷循环储能***
CN220235273U (zh) 备冷装置
JP6833510B2 (ja) 加熱装置
CN220140012U (zh) 液冷数据中心
CN217945950U (zh) 供冷组件、冷链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载工具
CN218600071U (zh) 制冷装置及医疗柜
CN220722173U (zh) 一种组合冷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