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1685U - 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 - Google Patents

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01685U
CN217601685U CN202123383134.0U CN202123383134U CN217601685U CN 217601685 U CN217601685 U CN 217601685U CN 202123383134 U CN202123383134 U CN 202123383134U CN 217601685 U CN217601685 U CN 217601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ountain
rock
wall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831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nasmith Architectural & Planning Design Co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nasmith Architectural & Planning Desig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nasmith Architectural & Planning Design Co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nasmith Architectural & Planning Design Co
Priority to CN2021233831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01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01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01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由型钢柱、型钢梁等组成钢框架结构,与山体适当退距,通过接触点微小的嵌固装置与山体连接固定,并由山体提供抗侧刚度。在钢框架上安装轻质外墙、轻质内墙、轻型结构板、轻型室外平台、门、窗、保温防水层等等构件,形成依山就势,跌宕起伏,层峦耸翠,融入自然的有机建筑,实现人们置身山野,亲近自然的愿望。避免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能充分利用占国土面积近七成的山区土地,变废为宝,提高土地利用率,兼顾利用环境、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保护耕地、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等理念。

Description

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山地利用、城乡规划、耕地保护等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各类建筑的用地大多平缓,山区、丘陵、盆地等区域的山地建筑数量有限,而这些山地建筑在建造时,全面开采岩土、破坏植被、环境破坏较严重。而国家相关的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也将城乡各类建设用地最大坡度限定在不超过25%范围之内。而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69.1%,随着国民经济、生产生活、社会事业等等方面的高速增长,各类建筑的巨量增长,必然会占用更多土地资源,造成耕地保护、环境保护等压力。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可以建造在场地自然坡度远大于25%的陡坡、急坡等场地,甚至悬崖、峭壁等场地。能够将大量建造在平整良田场地的工程,迁移到丘陵、山川等以往不适合建设的地区,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耕地,并减少集中巨量开发而造成的环境破坏,促进各区域平衡发展。解决目前土地开发、耕地保护、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包括型钢柱、型钢梁、基础、轻型结构板、轻型室外平台、轻质外墙、门、窗、轻质内墙、保温防水层等等,将型钢柱、型钢梁等构成的钢框架固定在陡坡、急坡、山崖、峭壁等坡地、台地上,构成山地轻型建筑,为避免对山地植被及土壤等自然环境的破坏,建筑与山地之间拉开适当的距离,保持山地现状;同时利用这些山地现状,做为本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的景观资源,提升建筑品位,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互融,使两者互为因借、相得益彰。
优先的,所述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根据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为满足主体结构承载力、变形、抗震设防、地基承载力、稳定等诸多要求,选择相应的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基础形式等。
优先的,所述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为避免建造时开采岩土、破坏植被、破坏环境,将建筑与山体适当退距,即在钢框架与自然山体之间,设置一跨型钢梁,在该型钢梁端部焊接栓钉,对应该型钢梁端部接触点位置,在山体上开凿洞口,将该型钢梁端部及所焊接栓钉,安装于所凿洞口之内,用高强灌浆料将该型钢梁及钢框架嵌固于山体上,由山体为钢框架提供可靠的抗侧刚度,抵御风荷载、地震作用等产生的水平荷载。
优先的,所述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的轻质外墙,由2层12mm 厚的硅酸钙板,与薄壁型钢龙骨粘结固定,中间填充176mm厚的岩棉。
优先的,所述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的轻质内墙,由2层10mm 厚的纸面石膏板,与薄壁型钢龙骨粘结固定,中间填充100mm厚的隔声玻璃丝绵。
优先的,所述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的轻型结构板,由上层25mm 厚的高强水泥面板,与薄壁型钢龙骨粘结固定,下层10mm厚的纸面石膏板,粘结固定于薄壁型钢龙骨的另一面,中间填充65mm厚的隔声玻璃丝绵。
优先的,所述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的外门窗,采用低导热双层成品玻璃,木塑材料等组成的节能门窗。
由于目前建筑大都建在自然坡度平缓的平整场地,未充分利用丘陵、山川等坡地,对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城乡规划等工作不利。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具有很强的场地条件适应性,能够选址在自然坡度远大于25%的陡坡、急坡、山崖、峭壁等坡地、台地上,充分利用以往不适合建设的土地资源,能充分利用占国土面积近七成的山区土地,变废为宝,提高土地利用率,兼顾利用环境、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保护耕地、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等理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的结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的嵌固装置详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的轻型结构板详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的轻质外墙详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的轻质内墙详图
图中标号:
1、型钢柱;2、型钢梁;2a、栓钉;2b、高强灌浆料;2c、凿洞; 3、基础;4、轻型结构板;4a、高强水泥板;4b、薄壁型钢龙骨;4c、玻璃丝绵;4d、石膏板;5、轻型室外平台;6、轻质外墙;6a、硅酸钙板;6b、薄壁型钢龙骨;6c、岩棉;7、窗;8、保温防水层;9、轻质内墙;9a、纸面石膏板;9b、薄壁型钢龙骨;9c、玻璃丝绵;10、门;11、女儿墙;12、嵌固装置;13、檐口;14、楼梯;15、电梯; 16、护栏;17、水平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建造在自然坡度接近90°的峭壁之上,由型钢柱1、型钢梁2、轻型结构板 4、轻型室外平台5、轻质外墙孔6、窗7、轻质内墙9、门10、楼梯 14、电梯15等组成。柱网尺寸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确定,轻型结构板 4是承受楼、屋面荷载的受力构件,通过其内部的薄壁型钢龙骨4b与型钢梁2焊接,组成各层楼面及屋面。型钢梁2与型钢柱1焊接组成钢框架主体结构,为避免对自然山体的破坏,同时满足依山就势、融入自然的设计理念,钢框架主体结构适当退距;将钢框架延伸设置一跨型钢梁2,并在各榀钢框架所延的一跨型钢梁2之间,设置水平支撑17,为简化构件选型,方便施工,该水平支撑17(采用钢管制作,具体型号根据计算分析结果确定),在每处与山体接触的、所延伸的一跨型钢梁2端部,设置局部微小的“触点式”嵌固装置12,将型钢梁2与山体连接固定,风荷载、地震作用等产生的水平作用力,通过嵌固装置12传递至山体,由山体为钢框架提供可靠的抗侧刚度。在建筑两端山墙位置,以及纵向间距(根据所在建造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风荷载取值等情况而定),设置水平支撑17,提高建筑在水平方向的刚度,达到层间位移角限值等要求,满足结构变形能力要求。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的基础3,受场地土地基承载力、压缩模量、冻深等等岩土工程特性的影响,有诸多的基础结构选型,图中以“柱下独立基础”为例,表达组成建筑整体的各个结构构件连接的剖面示意,根据建筑使用功能选择柱网尺寸,为避免破坏山体植被及土壤,保护自然环境,在靠近山体的一侧,仅局部设置轻型室外平台5,将其安装于各榀钢框架向山体所延伸的一跨型钢梁2上,并在边缘设置护栏16,以供人们凭栏观景,轻型室外平台5的构造做法同轻型结构板4。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型钢梁2端部焊接栓钉2a,具体数量根据传递的内力计算确定,对应该型钢梁2端部接触点位置,在山体上局部凿除岩土,形成凿洞2c,其深度根据型钢梁2端部传递的内力、岩土的土力学性能指标计算确定;其洞口尺寸为型钢梁2端部尺寸加栓钉2a长度,四周再加50mm保护层兼粘结层厚度,三者之和。将该型钢梁2端部及所焊接栓钉2a,安装于凿洞2c之内,用高强灌浆料2b将型钢梁2及钢框架嵌固于山体上。需要补充说明一点,对于不适合该做法的较软弱岩土,可采用长锚杆等不同于本实施例的嵌固做法,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轻型结构板4由上层25mm厚的高强水泥面板4a,与薄壁型钢龙骨4b粘结固定,下层10mm厚的纸面石膏板4d,与薄壁型钢龙骨4b的另一面粘结固定,中间填充65mm厚的隔声玻璃丝绵4c。薄壁型钢龙骨4b与型钢梁2焊接,结合高强水泥面板4a的“蒙皮效应”,加强建筑在水平方向的刚度。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轻质外墙6由2层12mm厚的硅酸钙板 6a,与薄壁型钢龙骨6b粘结固定,中间填充176mm厚保温并隔声的岩棉6c。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轻质内墙9由2层10mm厚的纸面石膏板9a,与薄壁型钢龙骨9b粘结固定,中间填充100mm厚隔声的玻璃丝绵9c。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柱(1)、型钢梁(2)、基础(3)、轻型结构板(4)、轻型室外平台(5)、轻质外墙(6)、轻质内墙(9);
型钢柱(1)与型钢梁(2)连接构成钢框架结构,型钢柱(1)底部与基础(3)连接固定,并将型钢柱(1)底部的内力传递给基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其特征在于:型钢梁(2)通过嵌固装置(12),与山体连接固定,并由山体提供抗侧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其特征在于:轻型室外平台(5)边缘与山体保持适当距离,以保护自然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其特征在于:轻型结构板(4)由上层25mm厚的高强水泥面板(4a),与薄壁型钢龙骨(4b)粘结固定,下层10mm厚的纸面石膏板(4d),粘结固定于薄壁型钢龙骨(4b)的另一面,中间填充65mm厚的隔声玻璃丝绵(4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其特征在于:轻质外墙(6),由2层12mm厚的硅酸钙板(6a),与薄壁型钢龙骨(6b)粘结固定,中间填充176mm厚的岩棉(6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其特征在于:轻质内墙(9),由2层10mm厚的纸面石膏板(9a),与薄壁型钢龙骨(9b)粘结固定,中间填充100mm厚的隔声玻璃丝绵(9c)。
CN202123383134.0U 2021-12-30 2021-12-30 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 Active CN217601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3134.0U CN217601685U (zh) 2021-12-30 2021-12-30 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3134.0U CN217601685U (zh) 2021-12-30 2021-12-30 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01685U true CN217601685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0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83134.0U Active CN217601685U (zh) 2021-12-30 2021-12-30 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01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0723B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住宅体系
CN103741958B (zh) 一种外设装配式子结构加固已有建筑物的方法
CN108005399A (zh) 一种既有建筑群下加建多层地下空间的施工方法
CN109372186A (zh) 具有钢管混凝土分肢组合异形柱及减震墙的装配框架体系
CN203977895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住宅体系
CN106869567A (zh) 一种耗能型冷弯薄壁钢管混凝土抗侧力体系
CN103046644B (zh) 多层房屋冷弯薄壁型钢梁柱结构体系
CN105089149B (zh) 铝合金房屋的侧立面***
CN208267234U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大跨度框架体系
CN209457225U (zh) 装配式空腹钢梁-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扁梁楼盖
CN105040813B (zh) 铝合金房屋的前立面***
CN217601685U (zh) 山地点状嵌岩轻型建筑
CN104775544A (zh) 一种配筋灌孔砌块复合连梁消能型联肢抗震墙及制作方法
CN105040811B (zh) 铝合金房屋的后立面***
Piroglu et al. Site investigation of masonry buildings damaged during the 23 October and 9 November 2011 Van Earthquakes in Turkey
CN105926646A (zh) 膨胀岩路堑边坡的加固方法
CN109281390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结构
CN207728018U (zh) 适用于多层建筑套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
CN105089148B (zh) 铝合金房屋的侧向立面***
CN112211424B (zh) 外套门式刚架加固既有砌体建筑的加固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8625491A (zh) 装配式h型钢柱-独立基础-混凝土圈梁l形连接节点
CN106759493A (zh) 一种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及嵌套构造
CN103161220B (zh) 一种框架式组合房屋
Motra et al. Structural condition assessment and retrofitting of Shital Niwas building (presidential palace)
CN106759885A (zh)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房屋内墙结构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