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0674U - 一种光伏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0674U
CN217590674U CN202221692067.2U CN202221692067U CN217590674U CN 217590674 U CN217590674 U CN 217590674U CN 202221692067 U CN202221692067 U CN 202221692067U CN 217590674 U CN217590674 U CN 217590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pporting
flexible cable
photovoltaic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20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壬峰
赵光明
石鑫
王二峰
张华松
廖鹏展
肖水
张新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20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0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0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0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支架,适于架设在池体上,池体包括相对设置的承载壁,光伏支架包括:支撑架体,包括至少两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于承载壁的上侧,并呈相对设置;柔性索组,呈张紧设置在两组支撑组件之间,适于承载光伏板件;锚固结构,包括至少两组锚固件,锚固件对应支撑组件设置,分别与柔性索组的端部连接。在池体上侧设置支撑架体和柔性索组,符合在污水处理池上方布置的相关标准建造规范,避免影响池体的结构和原有功能,同时,通过柔性索件承载光伏板件,支撑架体负载较小,可以仅在承载壁上设置支撑架体,避免在池体内设置支撑结构,使池体内如刮泥装置等部件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为池体的清理提供足够的作业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光伏板件是一种直接通过太阳能发电的装置,主要以硅材料半导体物料制成,通过将光能转化成电能,提高清洁能源的收集和利用效率,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在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如今,污水处理作为高能耗产业之一,其能源消耗主要是电能消耗,占总能耗的60%~90%。电能耗大、运行费用高的缺点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投资效益,甚至成为一些污水处理厂难以正常运行的瓶颈。而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处理单元,如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拥有较大的表面空间,厂区内的绿化地带和办公建筑屋顶也能安装光伏电池组件,因此具备在污水处理厂实施光伏发电***的基本硬件条件,白天工业电价较高,光伏发电***恰在白天运行,能抵消部分电力费用,因此在污水处理厂实施光伏发电***有较大的投资潜力。
但是,与常规的地面光伏电站相比,在污水处理厂等地建光伏发电站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由于污水处理厂是按相关标准规范建造的,用地紧凑、功能明确,可用于布置光伏组件的区域仅为厂区内建筑物屋顶、污水处理池上方,且不能影响其原有功能,增加了工程设计和施工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污水处理池运作的特殊性,池内有不间断运行的刮泥装置,池体内部不能立柱,同时需定期对污水处理池清淤,需要预留足够作业空间,进一步增加了工程设计和施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厂设置光伏组件的设计施工难度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光伏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支架,适于架设在池体上,所述池体包括相对设置的承载壁,所述光伏支架包括:
支撑架体,包括至少两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承载壁的上侧,并呈相对设置;
柔性索组,呈张紧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之间,适于承载光伏板件;
锚固结构,包括至少两组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对应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分别与所述柔性索组的端部连接。
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承载壁的顶端,适于承载所述柔性索组;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邻设置,并沿所述池体的外侧延伸设置,适于承载来自所述第一支撑件延伸设置的柔性索组。
锚固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呈间隔设置,并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侧设置;
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缘分别与所述承载壁的顶端呈铰接设置。
锚固件设置在所述承载壁的外侧面上,并与自所述第二支撑件延伸设置的柔性索组连接设置。
锚固件设置在所述承载壁外侧面的下侧,并与地坪面呈间隔设置。
柔性索组包括至少两条柔性索件,所述柔性索件至少在所述承载壁之间呈平行设置;
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同组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对应承载同一所述柔性索件。
第一支撑件沿所述承载壁的顶端呈线性排列设置,相邻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件。
支撑组件包括单个第二支撑件和若干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呈同组设置;
第二支撑件,和/或,锚固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内的所述第一支撑件连线的中垂线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支架,适于架设在池体上,所述池体包括相对设置的承载壁,所述光伏支架包括:支撑架体,包括至少两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承载壁的上侧,并呈相对设置;柔性索组,呈张紧设置在两组所述支撑组件之间,适于承载光伏板件;锚固结构,包括至少两组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对应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分别与所述柔性索组的端部连接。
通过在池体的承载壁上设置支撑架体,并在支撑架体间张紧设置柔性索组承载光伏板件,并通过外设锚固结构连接柔性索组的两端,进一步加固柔性索组,这样设置,在池体上侧设置支撑架体和柔性索组,符合在污水处理池上方布置的相关标准建造规范,避免影响池体的结构和原有功能,同时,通过柔性索件承载光伏板件,支撑架体负载较小,可以仅在承载壁上设置支撑架体,避免在池体内设置支撑结构,保证池体内如刮泥装置等部件的正常运行,同时支撑架体的设置也为池体的清理提供足够的作业空间,这样设置的光伏支架结构简单易行,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厂设置光伏组件的设计施工难度大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承载壁的顶端,适于承载所述柔性索组;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邻设置,并沿所述池体的外侧延伸设置,适于承载来自所述第一支撑件延伸设置的柔性索组。
柔性索组本身结构呈柔性设置,虽然自身重量低,抗风荷能力强,但是在承载光伏板件后,并在池体两侧呈大跨度张紧连接时,对与支撑组件的拉力较大,进一步提高了对支撑组件的负载能力要求。通过将支撑组件分设为第一支撑件和沿池体外侧延伸的第二支撑件,这样设置,在第一支撑件的基础上额外增设沿池体的外侧延伸的第二支撑件,在一侧承载壁上通过不同方向的支撑件承载柔性索组,可以有效分担拉力负荷。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所述锚固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呈间隔设置,并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缘分别与所述承载壁的顶端呈铰接设置。
当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在与承载壁的顶端呈刚接时,支撑组件与池体的连接位置会产生较大弯矩,一方面较大的弯矩很容易对混凝土承载壁结构造成损坏,另一方面,池壁顶部厚度通常较小,支撑件刚接的柱脚构造较为复杂,需要安装空间较大,难以提供足够的空间设置刚接的柱脚。
锚固件与第二支撑件间隔并远离第一支撑件,这样设置,避免锚固结构设置在支撑架体上,降低了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承受的侧向拉力,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底缘分别与承载壁的顶端呈铰接,结合锚固件,保证了支撑架体对于柔性索组的支撑稳定性,避免发生倾覆,进一步地,还转变了传力形式,避免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柱脚位置产生弯矩,而使其主要承担轴向压力作用,进而可以简化柱脚的构造,为铰接的连接结构提供充足的安装空间,并避免对承载壁的损伤。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所述锚固件设置在所述承载壁外侧面的下侧,并与地坪面呈间隔设置。
通过将锚固件设置在承载壁的外侧面上,一方面水池的承载壁抗压能力强,作为锚固件的安装基础,既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又避免锚固件安装在地坪面时,可能造成的地下管线及路面的破坏问题;另一方面,水池结构通常自下而上,承载壁的厚度逐渐减小,锚固件安装在承载壁外侧面的下侧,该区域池壁的承载能力更强,稳定性更佳,同时,锚固件与地坪面呈间隔设置,即比地坪高出一段距离,可以避免地面雨水或土壤等外界环境对锚固件的腐蚀,延长了光伏支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光伏支架和池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光伏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承载壁;2-支撑组件;21-第一支撑件;22-第二支撑件;23-第三支撑件;3-柔性索组;31-柔性索件;4-锚固件;5-光伏板件;6-地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支架,适于架设在池体上,池体在本申请中可以为污水处理池,具体可以为初沉池、曝气池或二沉池,也可以为其他池体,如人造池塘、大型露天泳池等。
池体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池体具体为方形设置,池底埋于地坪面6下,池体包括沿侧向呈相对设置的两块承载壁1。
光伏支架包括支撑架体、柔性索组3和锚固结构。
支撑架体包括至少两个支撑组件2,各个支撑组件2均设于承载壁1的上侧,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均设置在承载壁1的顶部上,此外,支撑组件2成对设置,并分设在两块承载壁1上。
柔性索组3具体为承载钢索,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索件,呈张紧设置在两组支撑组件2之间,可以用于承载光伏板件5,在本实施例中,光伏支架包括多条柔性索组3,各个柔性索组3沿承载壁1的延伸方向上呈均匀间隔分布设置。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索组3包括至少两条柔性索件31,并在柔性索件31上设置承载光伏板件5的架体结构。
锚固结构包括至少两组锚固件4,各个锚固件4分别与各个支撑组件2对应设置,分别与柔性索组3的端部连接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锚固件4可以设置在支撑架体上,也可以设置在远离支撑架体设置。
通过在池体的承载壁1上设置支撑架体,并在支撑架体间张紧设置柔性索组3承载光伏板件5,并通过外设锚固结构连接柔性索组3的两端,进一步加固柔性索组3,这样设置,在池体上侧设置支撑架体和柔性索组3,符合在污水处理池上方布置的相关标准建造规范,避免影响池体的结构和原有功能,同时,通过柔性索件31承载光伏板件5,支撑架体负载较小,可以仅在承载壁1上设置支撑架体,避免在池体内设置支撑结构,保证池体内如刮泥装置等部件的正常运行,同时支撑架体的设置也为池体的清理提供足够的作业空间,这样设置的光伏支架结构简单易行,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厂设置光伏组件的设计施工难度大的缺陷。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2包括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均呈杆件设置,其底端并均连接设置在承载壁1的顶端,通过杆件顶端承载柔性索组3,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也可以设置在承载壁1的边侧并沿高度方向超出承载壁1的顶端设置。
第二支撑件22与第一支撑件21相邻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两者的杆件底端紧邻设置,第一支撑件21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支撑件22向池体的外侧延伸设置,并承载来自第一支撑件21延伸设置的柔性索组3。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撑件21也可以沿池体侧向延伸。
柔性索组3本身结构呈柔性设置,虽然自身重量低,抗风荷能力强,但是在承载光伏板件5后,并在池体两侧呈大跨度张紧连接时,对与支撑组件2的拉力较大,进一步提高了对支撑组件2的负载能力要求。通过将支撑组件2分设为第一支撑件21和沿池体外侧延伸的第二支撑件22,这样设置,在第一支撑件21的基础上额外增设沿池体的外侧延伸的第二支撑件22,在一侧承载壁1上通过不同方向的支撑件承载柔性索组3,可以有效分担拉力负荷。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锚固件4与第二支撑件22呈间隔设置,并沿远离第一支撑件21的一侧设置,第一支撑件21与第二支撑件22的底端分别与承载壁1的顶端呈铰接设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锚固件4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件22顶端。作为另一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撑件21与第二支撑件22的底端也可以分别与承载壁1的顶端呈固定连接设置。
当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在与承载壁1的顶端呈刚接时,支撑组件2与池体的连接位置会产生较大弯矩,一方面较大的弯矩很容易对混凝土承载壁1结构造成损坏,另一方面,池壁顶部厚度通常较小,支撑件刚接的柱脚构造较为复杂,需要安装空间较大,难以提供足够的空间设置刚接的柱脚。
锚固件4与第二支撑件22间隔并远离第一支撑件21,这样设置,避免锚固结构设置在支撑架体上,降低了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所承受的侧向拉力,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21与第二支撑件22的底缘分别与承载壁1的顶端呈铰接,结合锚固件4,保证了支撑架体对于柔性索组3的支撑稳定性,避免发生倾覆,进一步地,还转变了传力形式,避免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的柱脚位置产生弯矩,而使其主要承担轴向压力作用,进而可以简化柱脚的构造,为铰接的连接结构提供充足的安装空间,并避免对承载壁1的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锚固件4设置在承载壁1的外侧面上,并与自第二支撑件22延伸设置的柔性索组3连接。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锚固件4也可以设置在外坪面上,外坪面具体为水池埋设后的周侧地面。
进一步地,锚固件4设置在承载壁1外侧面的下侧,并与地坪面6呈间隔设置。
通过将锚固件4设置在承载壁1的外侧面上,一方面水池的承载壁1抗压能力强,作为锚固件4的安装基础,既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又避免锚固件4安装在地坪面6时,可能造成的地下管线及路面的破坏问题;另一方面,水池结构通常自下而上,承载壁1的厚度逐渐减小,锚固件4安装在承载壁1外侧面的下侧,该区域池壁的承载能力更强,稳定性更佳,同时,锚固件4与地坪面6呈间隔设置,即比地坪高出一段距离,可以避免地面雨水或土壤等外界环境对锚固件4的腐蚀,延长了光伏支架的使用寿命。
此外,柔性索组3包括至少两条柔性索件31,各个柔性索件31在两块承载壁1之间呈相互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柔性索件31在相对设置的承载壁1上两个第一支撑件21之间呈平行设置。这样设置便于稳定承载柔性索件31。
同时,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相互配合,成组设置,支撑组件2包括至少两组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同组的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对应承载同一柔性索件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的组数与柔性索组3中柔性索件31的件数相等,呈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第一支撑件21沿承载壁1的顶端呈线性排列设置,间隔均匀设置,相邻第一支撑件21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件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撑件23呈杆状,沿第一支撑件21的底端位置连接设置,有效增加支撑组件2的稳定性。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三支撑件23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撑件21的中部或上部,也可以不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包括单个第二支撑件22和若干第一支撑件21,该第二支撑件22分别与各个第一支撑件21组合,可以承载不同的柔性索件31,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支撑组件2也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第二支撑件22。
此外,支撑组件2内的若干第一支撑件21呈直线状的线性排列,在该排列端部的两个第一支撑件21连线的中垂线上设置有第二支撑件22和锚固件4,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第二支撑件22和锚固件4集中承载柔性索件31,同时中垂线上的设置位置保证了第二支撑件22和锚固件4的集中受力,减少了建造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二支撑件22和锚固件4仅其中之一设置在上述中垂线上。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光伏支架,适于架设在池体上,所述池体包括相对设置的承载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包括:
支撑架体,包括至少两组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设于所述承载壁(1)的上侧,并呈相对设置;
柔性索组(3),呈张紧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组件(2)之间,适于承载光伏板件(5);
锚固结构,包括至少两组锚固件(4),所述锚固件(4)对应所述支撑组件(2)设置,分别与所述柔性索组(3)的端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
第一支撑件(21),设置在所述承载壁(1)的顶端,适于承载所述柔性索组(3);
第二支撑件(22),与所述第一支撑件(21)相邻设置,并沿所述池体的外侧延伸设置,适于承载来自所述第一支撑件(21)延伸设置的柔性索组(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固件(4)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2)呈间隔设置,并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21)的一侧设置;
所述第一支撑件(2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2)的底缘分别与所述承载壁(1)的顶端呈铰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4)设置在所述承载壁(1)的外侧面上,并与自所述第二支撑件(22)延伸设置的柔性索组(3)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4)设置在所述承载壁(1)外侧面的下侧,并与地坪面(6)呈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索组(3)包括至少两条柔性索件(31),所述柔性索件(31)至少在所述承载壁(1)之间呈平行设置;
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至少两组所述第一支撑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2),同组的所述第一支撑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2)对应承载同一所述柔性索件(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1)沿所述承载壁(1)的顶端呈线性排列设置,相邻所述第一支撑件(21)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件(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单个第二支撑件(22)和若干所述第一支撑件(21),所述第二支撑件(22)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一支撑件(21)呈同组设置;
所述第二支撑件(22),和/或,锚固件(4),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2)内的所述第一支撑件(21)连线的中垂线上。
CN202221692067.2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光伏支架 Active CN217590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2067.2U CN217590674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光伏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2067.2U CN217590674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光伏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0674U true CN217590674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3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2067.2U Active CN217590674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光伏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0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92366U (zh) 一种模块化漂浮式光伏阵列及其光伏电站
CN205792367U (zh) 一种水上漂浮式光伏阵列的连接浮体、浮体组、阵列及电站
CN106411233A (zh) 适应风浪环境易扩展式水面漂浮光伏发电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06164441U (zh) 适应风浪环境易扩展式水面漂浮光伏发电装置
CN110011598B (zh) 一种预应力双层悬索光伏支架
CN107453689B (zh) 一种模块化漂浮式光伏阵列
CN205792386U (zh) 应用于水上漂浮式光伏阵列浮体上的支架、组件、阵列、电站
JP2013157478A (ja) 太陽光発電ユニットおよ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217216418U (zh) 一种光伏面板用檩条支撑***
CN216649565U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JP6666966B2 (ja) 離散型操作および保守チャネルのための独立支持される水面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とその設置方法
CN103165700B (zh) 一种采用光伏组件集成板的光伏阵列
CN213661514U (zh) 用于光伏电站的柔性支架***及光伏电站
CN217590674U (zh) 一种光伏支架
CN218868143U (zh) 一种风光同场的多坡光伏支架结构
JP2010050206A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115465420A (zh) 一种浮体平台
CN213139089U (zh) 一种光伏用漂浮安装结构
CN107939613B (zh) 聚风发电用堆叠式塔架***
CN111628702A (zh) 一种漂浮平台及水上光伏电站
CN217469848U (zh) 一种刚柔组合式光伏组件
CN219499266U (zh) 便于安装的光伏组件
CN212641977U (zh) 一种人字形光伏支架安装***
CN218489866U (zh) 一种水上漂浮光伏项目组串式逆变器安装结构
CN221189005U (zh) 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