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9369U - 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9369U
CN217589369U CN202221656914.XU CN202221656914U CN217589369U CN 217589369 U CN217589369 U CN 217589369U CN 202221656914 U CN202221656914 U CN 202221656914U CN 217589369 U CN217589369 U CN 217589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ain body
insulating film
cell
cell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569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久凌
张勇杰
张璐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569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9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9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9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芯,电芯设置在电池壳体内,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极耳部,极耳部由电芯主体的侧面沿第一方向延伸而出;绝缘膜,绝缘膜覆盖电芯主体,且绝缘膜的一端沿第一方向超出电芯主体设置,以用于极耳部和电池壳体的绝缘。通过使得绝缘膜覆盖电芯主体,并且绝缘膜的一端沿第一方向超出电芯主体设置,从而可以使得极耳部和电池壳体之间具有绝缘膜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有效保证极耳部和电池壳体之间形成绝缘设置,以此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池的电芯和壳体之间要设置绝缘膜,防止电芯和壳体电连接而出现短路风险。然而,电芯的极耳部需要通过多个单片极耳收拢形成,极耳部和壳体之间存在绝缘失效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以改善电池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电池壳体;
电芯,电芯设置在电池壳体内,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极耳部,极耳部由电芯主体的侧面沿第一方向延伸而出;
绝缘膜,绝缘膜覆盖电芯主体,且绝缘膜的一端沿第一方向超出电芯主体设置,以用于极耳部和电池壳体的绝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芯以及绝缘膜,绝缘膜实现对电池壳体和电芯进行绝缘。通过使得绝缘膜覆盖电芯主体,并且绝缘膜的一端沿第一方向超出电芯主体设置,从而可以使得极耳部和电池壳体之间具有绝缘膜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有效保证极耳部和电池壳体之间形成绝缘设置,以此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可参考在下面的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是按比例的,并且相关的元件可能省略,以便强调和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技术特征。另外,相关要素或部件可以有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不同的设置。此外,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在各个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绝缘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间隙;10、电池壳体;11、第一壳体件;12、第二壳体件;13、注液孔;14、凹陷;20、电芯;21、电芯主体;211、第一表面;212、第二表面;22、极耳部;30、绝缘膜;31、主体部;32、延伸部;40、电极引出结构;41、绝缘件;42、转接片;43、极柱组件;50、封口绝缘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文中的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列出项目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特别地,提到“该/所述”对象或“一个”对象同样旨在表示可能的多个此类对象中的一个。
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进一步地,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定。还需要理解的是,在上下文中,当提到一个元件或特征连接在另外元件(一个或多个)“上”、“下”、或者“内”、“外”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请参考图1至图5,电池包括:电池壳体10;电芯20,电芯20设置在电池壳体10内,电芯20包括电芯主体21和极耳部22,极耳部22由电芯主体21的侧面沿第一方向延伸而出;绝缘膜30,绝缘膜30覆盖电芯主体21,且绝缘膜30的一端沿第一方向超出电芯主体21设置,以用于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的绝缘。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括电池壳体10、电芯20以及绝缘膜30,绝缘膜30实现对电池壳体10和电芯20进行绝缘。通过使得绝缘膜30覆盖电芯主体21,并且绝缘膜30的一端沿第一方向超出电芯主体21设置,从而可以使得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之间具有绝缘膜30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有效保证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之间形成绝缘设置,以此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极耳部22用于与电极引出结构相连接,极耳部22多为裸露结构,如果极耳部22与电池壳体10之间不设置有其他绝缘结构,极耳部22与电池壳体10之间容易出现电连接的风险。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绝缘膜30的一端沿第一方向超出电芯主体21设置,即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之间具有绝缘膜30的一部分,并且极耳部22和电芯主体21相连接的位置处必然存在绝缘膜30,而极耳部22和电芯主体21相连接的位置处与电池壳体10之间的距离可以最近,因此,绝缘膜30可以有效保证极耳部22与电池壳体10之间绝缘设置。
电芯20包括电芯主体21和两个极耳部22,两个极耳部22可以分别位于电芯主体21的相对两侧,一个极耳部22由电芯主体21的一个侧面沿第一方向延伸而出,另一个极耳部22由电芯主体21的另一个侧面沿第二方向延伸而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此时,绝缘膜30的一端沿第一方向超出电芯主体21设置,绝缘膜30的另一端沿第二方向超出电芯主体21设置,从而可以使得绝缘膜30同时实现对两个极耳部22与电池壳体10之间绝缘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极耳部22包括两个以上从电芯主体21的侧面沿第一方向延伸而出的单片极耳,单片极耳的长度不小于绝缘膜30超出电芯主体21的长度,从而可以使得多个单片极耳收拢形成的极耳部22具有一定的长度,以此保证极耳部22能够可靠连接电极引出结构。
单片极耳的长度不小于绝缘膜30超出电芯主体21的长度,在保证绝缘膜30能够可靠实现对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之间的绝缘保护之外,可以避免绝缘膜30过长,不仅成本增加,且不利于绝缘膜30的设置,毕竟绝缘膜30较长不仅安装困难,且很难保证绝缘膜30能够平整地设置于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电芯主体21包括两个以上的极片,极耳部22包括两个以上的单片极耳,单片极耳分别从与其对应的极片上延伸而出,单片极耳的宽度可以小于极片的宽度,多个单片极耳相堆叠从而形成极耳部22,并与电极引出结构相连接。其中,单片极耳是由具有良好导电导热性的金属箔制成,例如,铝、铜或镍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膜30超出电芯主体21的长度为0.1mm-5mm,不仅有效实现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之间的绝缘设置,且绝缘膜30超出电芯主体21的长度不会太大,也方便绝缘膜30的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膜30超出电芯主体21的长度可以为0.1mm、0.15mm、0.2mm、0.3mm、0.5mm、0.8mm、0.9mm、1mm、1.1mm、1.2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4.8mm、4.9mm或者5mm等等。绝缘膜30超出电芯主体21的长度小于1mm时,不利于实现对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之间的绝缘设置,而绝缘膜30超出电芯主体21的长度大于5mm之后,不仅成本会增加,且不利于绝缘膜30的组装,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绝缘膜30超出电芯主体21的长度控制在1mm-5mm之间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芯主体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表面211和四个环绕第一表面211设置的第二表面212,第一表面211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212的面积;其中,绝缘膜30覆盖至少一个第一表面211,绝缘膜30的一端超出第一表面211设置,从而可以使得绝缘膜30有效实现对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之间的绝缘保护,避免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之间出现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相对的第一表面211为电芯主体21的大表面,而四个第二表面212为电芯主体21的小表面,四个第二表面212包括两对小表面,即沿电芯主体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对小表面,和沿电芯主体2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对小表面,且第一对小表面的面积要大于第二对小表面的面积,但均小于大表面的面积。两个极耳部22可以分别由第二对小表面上延伸而出。
相应的,电池壳体10也可以包括两个大表面和四个小表面,而电池壳体10的两个大表面和电芯主体21的两个大表面相对设置,电池壳体10的四个小表面和电芯主体21的四个小表面相对设置。
当把极耳部22的单片极耳拉平后,单片极耳平行于第一表面211,绝缘膜30覆盖至少一个第一表面211,并且绝缘膜30的一端超出第一表面211设置,从而可以使得绝缘膜30有效实现对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之间的绝缘保护。
绝缘膜30可以覆盖两个第一表面211和两个第二表面212,从而可以有效实现电芯主体21与电池壳体10之间的绝缘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电池还包括:电极引出结构40,电极引出结构40设置于电池壳体10,电极引出结构40的至少部分位于电池壳体10内,电极引出结构40与极耳部22相连接,电极引出结构40与电芯主体21引出极耳部22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隙1,绝缘膜30和间隙1在电池壳体10设置有电极引出结构40的表面上的正投影分别为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的至少部分相重合,从而可以使得绝缘膜30能够覆盖间隙1的一部分,以此保证极耳部22能够与电池壳体10之间具有绝缘膜30的一部分,从而到达绝缘膜30对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的绝缘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可以包括两个电极引出结构40,两个电极引出结构40可以分别与两个极耳部22电连接,从而使得两个电极引出结构40分别作为电池的正极引出端和负极引出端。而电极引出结构40与电芯主体21引出极耳部22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隙1,即极耳部22与电池壳体10之间存在缝隙,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绝缘膜30的一端沿第一方向超出电芯主体21设置,从而可以使得绝缘膜30能够覆盖间隙1,从而可以保证极耳部22与电池壳体10之间的可靠绝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极引出结构40包括:绝缘件41,绝缘件41设置于电池壳体10;转接片42,转接片4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绝缘件41远离电池壳体10的一侧,转接片42与极耳部22相连接;其中,绝缘件41与电芯主体21靠近绝缘件41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隙1,绝缘膜30超出电芯主体21的至少部分覆盖电池壳体10设置有绝缘件41的表面,以此使得极耳部22与电池壳体10之间能够具有绝缘膜30,绝缘膜30和绝缘件41可以共同实现对极耳部22与电池壳体10之间的绝缘,以此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绝缘件41可以是塑料件,绝缘件41可以是橡胶件等等,此处不作限定,绝缘件41既可以实现绝缘,也可以实现对转接片42的可靠支撑。转接片42与极耳部22可以通过焊接进行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膜30超出电芯主体21的长度不小于间隙1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即沿第一方向,绝缘膜30远离电芯主体21的一端至少可以与绝缘件41靠近电芯主体21的一端在同一个表面内,以此保证绝缘膜30和绝缘件41可以共同实现对极耳部22与电池壳体10之间的绝缘,以此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绝缘膜30超出电芯主体21的长度可以等于间隙1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即沿第一方向,绝缘膜30远离电芯主体21的一端可以与绝缘件41靠近电芯主体21的一端在同一个表面内。或者,绝缘膜30超出电芯主体21的长度可以大于间隙1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即沿第一方向,绝缘膜30远离电芯主体21的一端可以位于绝缘件41的正下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电极引出结构40还包括:极柱组件43,极柱组件43与转接片42相连接,极柱组件43的一部分位于电池壳体10外;其中,电极引出结构40设置于电池壳体10的大表面上,从而可以使得电池壳体10的大表面能够为电极引出结构40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此保证电极引出结构40的稳定性。极柱组件43与转接片42相连接,转接片42与极耳部22相连接,从而可以使得极柱组件43作为了电池的电极引出端。极柱组件43与转接片42可以焊接,或者,极柱组件43与转接片42可以铆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柱组件43为两个,两个极柱组件43分别为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每一个极柱组件43可以包括两个极柱,用于增大电池的过流能力,极耳部22也为两个,两个极耳部22分别为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柱组件和正极耳相连接,负极柱组件和负极耳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极柱组件43与电池壳体10之间可以绝缘设置,例如,二者之间可以采用绝缘件进行绝缘,或者,可以采用绝缘涂层进行绝缘,此处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池壳体10上设置有注液孔13,注液孔13与极柱组件43间隔设置,从而提高电池壳体10的空间利用率。
注液孔13用于实现对电池壳体10内部的注液,在注液完成后可以通过密封结构进行密封。注液孔13可以是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注液孔13可以关于电池壳体10的第一对角线方向和第二对角线方向的交点中心对称。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壳体10上设置有凹陷14,极柱组件43位于凹陷14内,从而可以避免极柱组件43占用电池组堆叠空间,以此提高电池组的能量密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池壳体10上设置有凹陷14,极柱组件43和凹陷14分别位于电池壳体10的相对两个表面,凹陷14用于收纳另一个电池的极柱组件,从而可以在电池成组时,将另一个电池的极柱组件收纳于凹陷14,从而避免极柱组件占用两个电池之间的空间,减小相邻两个电池之间的距离,以此提高电池成组的能量密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极柱组件43可以是两个,凹陷14可以是两个,两个极柱组件43可以设置于电池壳体10的同一个大表面上,而两个凹陷14可以设置于电池壳体10的另一个大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绝缘膜30包括主体部31和延伸部32,主体部31覆盖电芯主体21的至少部分,延伸部32由主体部31的端部沿第一方向延伸而出,以超出电芯主体21设置,从而可以使得延伸部32用于实现对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之间的绝缘保护,以此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延伸部32由主体部31端部的一部分延伸而出,以使得延伸部32的宽度小于主体部31的宽度,即沿着主体部31的周向方向上,延伸部32的两端之间具有缝隙,可以减少延伸部32的尺寸,但也不会影响到延伸部32实现对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之间的绝缘保护。
结合图5所示,沿主体部31的长度方向上,主体部31具有相对的两端,而延伸部32由主体部31端部的一部分延伸而出,即延伸部32仅占用主体部31端部的一部分,从而在将主体部31拉平之后,可以使得延伸部32的宽度小于主体部31的宽度。
结合图4和图5所示,延伸部32大致形成了一个U型结构,延伸部32和绝缘件41可靠实现了对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之间的绝缘保护。
主体部31的宽度是指主体部31的端部的尺寸,相应的,延伸部32的宽度是指延伸部32与主体部31的端部相连接的长度值。
在某些实施例中,不排除延伸部32由主体部31端部的全部延伸而出,以使得延伸部32的宽度等于主体部31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主体部31覆盖电芯主体21的部分,电池还包括封口绝缘膜50,封口绝缘膜50独立于绝缘膜30设置,封口绝缘膜50部分粘贴在主体部31远离电芯主体21的表面,且部分粘贴在未被主体部31覆盖的电芯主体21的表面,即封口绝缘膜50的一部分粘贴在主体部31上,封口绝缘膜50的部分粘贴在电芯主体21上,这样可以将主体部31牢固的固定到电芯主体21上,防止主体部31与电芯主体21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从而避免电芯主体21暴露后直接与电池壳体10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膜30可以是麦拉膜,封口绝缘膜50可以是胶带,或者,封口绝缘膜50也可以是麦拉膜等等,此处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电池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件11;第二壳体件12,第二壳体件12与第一壳体件11相连接,以封闭电芯20;其中,第一壳体件11为平板,绝缘膜30超出电芯主体21的至少部分位于极耳部22与第一壳体件11之间,从而可以使得绝缘膜30实现对极耳部22与第一壳体件11之间的绝缘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引出结构40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件11上,第一壳体件11为平板,不仅结构简单,且可以方便电极引出结构40的设置,以此提高电池的成型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壳体10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或铝,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足够的强度。电池壳体10大致为矩形体。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件11和第二壳体件12可以独立设置,如图2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不排除第一壳体件11和第二壳体件12可以是一个整体结构,通过冲压形成容纳电芯20的空间,后续利用焊接进行封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长度为a,400mm≤a≤2500mm,电池的宽度为b,电池的高度为c,2b≤a≤50b,和/或,0.5c≤b≤20c。
进一步地,50mm≤b≤200mm,10mm≤c≤100mm。
优选的,4b≤a≤25b,和/或,2c≤b≤10c。
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在保证足够能量密度的情况下,电池长度和宽度的比值较大,进一步地,电池宽度和高度的比值较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长度为a,电池的宽度为b,4b≤a≤7b,即本实施例中的电池长度和宽度的比值较大,以此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且方便后续形成电池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高度为c,3c≤b≤7c,电池宽度和高度的比值较大,在保证足够能量密度的情况下,也方便形成。
可选的,电池的长度可以为500mm-1500mm,电池的宽度可以为80mm-150mm,而电池的高度可以为15mm-35mm。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的长度即为电池长度方向的尺寸,电池的宽度即为电池宽度方向的尺寸,电池的高度即为电池高度方向的尺寸,即电池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为叠片式电池,不仅成组方便,且可以加工得到长度较长的电池。
电池包括电芯和电解质,能够进行诸如充电/放电的电化学反应的最小单元。电芯是指将堆叠部卷绕或层压形成的单元,该堆叠部包括第一极片、分隔物以及第二极片。当第一极片为正极片时,第二极片为负极片。其中,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极性可以互换。
具体的,电芯20为叠片式电芯,电芯20具有相互层叠的第一极片、与第一极片电性相反的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片,从而使得多对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堆叠形成叠片式电芯。
可选的,电池可以为卷绕式电池,即将第一极片、与第一极片电性相反的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片进行卷绕,得到卷绕式电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组,电池组包括上述电池。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的电池包括电池壳体10、电芯20以及绝缘膜30,绝缘膜30实现对电池壳体10和电芯20进行绝缘。通过使得绝缘膜30覆盖电芯主体21,并且绝缘膜30的一端沿第一方向超出电芯主体21设置,从而可以使得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之间具有绝缘膜30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有效保证极耳部22和电池壳体10之间形成绝缘设置,以此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组为电池模组或电池包。
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电池模组还可以包括端板和侧板,端板和侧板用于固定多个电池。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电池可以形成电池模组后设置在电池箱体内,多个电池可以通过端板和侧板进行固定。多个电池可以直接设置在电池箱体内,即无需对多个电池进行成组,此时,可以去除端板和侧板。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创造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示例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壳体(10);
电芯(20),所述电芯(20)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10)内,所述电芯(20)包括电芯主体(21)和极耳部(22),所述极耳部(22)由所述电芯主体(21)的侧面沿第一方向延伸而出;
绝缘膜(30),所述绝缘膜(30)覆盖所述电芯主体(21),且所述绝缘膜(30)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超出所述电芯主体(21)设置,以用于所述极耳部(22)和所述电池壳体(10)的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部(22)包括两个以上从所述电芯主体(21)的侧面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而出的单片极耳,所述单片极耳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绝缘膜(30)超出所述电芯主体(21)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30)超出所述电芯主体(21)的长度为0.1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主体(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表面(211)和四个环绕所述第一表面(211)设置的第二表面(212),所述第一表面(21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表面(212)的面积;
其中,所述绝缘膜(30)覆盖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表面(211),所述绝缘膜(30)的一端超出所述第一表面(211)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
电极引出结构(40),所述电极引出结构(40)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10),所述电极引出结构(4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池壳体(10)内,所述电极引出结构(40)与所述极耳部(22)相连接,所述电极引出结构(40)与所述电芯主体(21)引出所述极耳部(22)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隙(1),所述绝缘膜(30)和所述间隙(1)在所述电池壳体(10)设置有所述电极引出结构(40)的表面上的正投影分别为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一正投影和所述第二正投影的至少部分相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出结构(40)包括:
绝缘件(41),所述绝缘件(41)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10);
转接片(42),所述转接片(4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绝缘件(41)远离所述电池壳体(10)的一侧,所述转接片(42)与所述极耳部(22)相连接;
其中,所述绝缘件(41)与所述电芯主体(21)靠近所述绝缘件(41)的侧面之间具有所述间隙(1),所述绝缘膜(30)超出所述电芯主体(21)的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电池壳体(10)设置有所述绝缘件(41)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30)超出所述电芯主体(21)的长度不小于所述间隙(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30)包括主体部(31)和延伸部(32),所述主体部(31)覆盖所述电芯主体(21)的至少部分,所述延伸部(32)由所述主体部(31)的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而出,以超出所述电芯主体(21)设置;
其中,所述延伸部(32)由所述主体部(31)端部的一部分延伸而出,以使得所述延伸部(32)的宽度小于所述主体部(31)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31)覆盖所述电芯主体(21)的部分,所述电池还包括封口绝缘膜(50),所述封口绝缘膜(50)独立于所述绝缘膜(30)设置,所述封口绝缘膜(50)部分粘贴在所述主体部(31)远离所述电芯主体(21)的表面,且部分粘贴在未被所述主体部(31)覆盖的所述电芯主体(21)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10)包括:
第一壳体件(11);
第二壳体件(12),所述第二壳体件(12)与所述第一壳体件(11)相连接,以封闭所述电芯(20);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件(11)为平板,所述绝缘膜(30)超出所述电芯主体(2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极耳部(22)与所述第一壳体件(11)之间。
CN202221656914.XU 2022-06-28 2022-06-28 电池 Active CN217589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6914.XU CN217589369U (zh) 2022-06-28 2022-06-28 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6914.XU CN217589369U (zh) 2022-06-28 2022-06-28 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9369U true CN217589369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1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56914.XU Active CN217589369U (zh) 2022-06-28 2022-06-28 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9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86120U (zh) 二次电池和电池模组
CN216850226U (zh) 电池组
CN217589144U (zh) 电池
CN216850253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115411462A (zh) 电池
CN114639926A (zh) 电池及电池的装配方法
CN217589313U (zh) 电池
CN219476835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8957983U (zh) 电池
CN218039722U (zh) 电池
CN218731628U (zh) 电池
CN217086828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7589369U (zh) 电池
CN216698663U (zh) 一种便于成组的锂离子电池
CN115020934A (zh) 电池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15051122A (zh) 电池
CN114725477A (zh) 电芯单元、电池及电池的装配方法
CN217589378U (zh) 电池
CN217589361U (zh) 电池
CN217562792U (zh) 电池
CN218498292U (zh) 电池
CN217562786U (zh) 电池
CN217606915U (zh) 电池
CN218005208U (zh) 电池
CN217589345U (zh) 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