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0260U - 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0260U
CN217510260U CN202120269539.2U CN202120269539U CN217510260U CN 217510260 U CN217510260 U CN 217510260U CN 202120269539 U CN202120269539 U CN 202120269539U CN 217510260 U CN217510260 U CN 217510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assembly
pot
pot body
wall
midd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695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路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695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0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0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0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煲体组件包括壳体、外锅和中板。外锅包括底壁和侧壁,侧壁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凸出部和卡接部;中板具有开口,外锅的顶部连接至开口处,中板的内侧设置有支撑结构和限位部,限位部的横截面构造为U型,限位部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壁、连接壁和支撑壁,限位壁远离连接壁的一端连接至中板,支撑壁远离连接壁的一端连接至中板;外锅和中板构造为经由旋转连接,并且使得凸出部抵接至支撑结构,卡接部抵接至限位壁以限制外锅相对于中板以相反的方向旋转。由此,借助卡接部的弹性作用力能够将外锅和中板固定在一起,减少安装步骤,提高安装效率,同时能够增加限位部的结构强度,提升烹饪器具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例如电饭煲、电压力锅等,通常都设置有用于容纳内锅并能够对内锅进行保温的外锅。在装配的过程中,外锅通过旋转的方式与烹饪器具的煲体连接,并且在旋转装配之后,需要将外锅上的定位卡筋弯折后与煲体中的限位结构相配合,从而实现外锅和煲体之间的固定连接。然而,这种安装方式较为复杂,会降低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提高烹饪器具的制造成本,而且在拆装的过程中频繁地弯折定位卡筋,会降低其使用寿命,容易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煲体组件,所述煲体组件包括:
壳体;
外锅,所述外锅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外锅包括底壁和从所述底壁的周向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凸出部和卡接部;以及
中板,所述中板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外锅之间,所述中板具有开口,所述外锅的顶部连接至所述开口处,所述中板的内侧设置有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的支撑结构和限位部,其中,所述限位部在垂直于所述煲体组件的高度方向上的横截面构造为U型,所述限位部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壁、连接壁和支撑壁,所述限位壁远离所述连接壁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中板,所述支撑壁远离所述连接壁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中板;
其中,所述外锅和所述中板构造为沿第一旋转方向经由旋转连接,并且使得所述凸出部抵接至所述支撑结构,所述卡接部抵接至所述限位壁以限制所述外锅相对于所述中板以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煲体组件,包括壳体、外锅和中板,外锅和中板均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中,并且,外锅具有凸出部和卡接部,中板具有支撑结构和限位部,当外锅和中板经由旋转连接时,凸出部能够抵接至支撑结构,卡接部能够抵接至限位部,由此,借助卡接部的弹性作用力能够有效地将外锅和中板固定在一起,减少工作人员的安装步骤,提高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进而降低烹饪器具的制造成本。此外,限位部的横截面构造为U型,能够增加其结构强度,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发生变形,提升烹饪器具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限位壁在远离所述支撑壁的一侧具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卡接部抵接至所述限位面。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使得卡接部能够更有效地抵接至限位部,从而提升烹饪器具组装后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连接壁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并且所述连接壁在垂直于所述煲体组件的高度方向上的横截面构造为弧型。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连接壁对外锅产生干涉,使得外锅能够更加顺滑地旋转固定至中板。
可选地,所述支撑壁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或者沿平行于所述限位壁的方向延伸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提升限位部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卡接部抵接至限位部后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顶部外周设置有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平台部,所述平台部的周向边缘设置有沿所述煲体组件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的翻边部,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翻边部,所述卡接部的其余部分与所述翻边部分离并且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使得卡接部能够更加方便地形成在外锅上,降低外锅的制造成本。
可选地,所述卡接部包括延伸段和弯折段,所述延伸段连接所述翻边部和所述弯折段,所述延伸段沿倾斜方向从所述侧壁向远离所述侧壁的方向延伸,所述弯折段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延伸段远离所述翻边部的一端,所述弯折段的另一端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为自由端。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使得卡接部在安装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发生弹性形变,从而让外锅与中板之间的组装能够更加方便。
可选地,所述弯折段相对于所述延伸段朝向所述外锅倾斜,所述延伸段和弯折段之间的夹角为120°至160°。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使得卡接部能够更有效地发生弹性形变,同时能够提升卡接部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所述翻边部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以形成所述凸出部。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通过冲压等方式借助翻边部的一部分形成凸出部,从而降低外锅的制造成本。
可选地,所述卡接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卡接部在所述煲体组件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借助多个卡接部在煲体组件的周向方向上让外锅与中板之间形成可靠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至少部分的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外锅旋转连接至所述中板后位于所述凸出部的下方;以及
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所述抵接部在所述外锅旋转连接至所述中板后抵接至所述凸出部。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借助支撑部和抵接部有效地限制外锅相对于中板移动,从而提升烹饪器具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煲体组件,所述煲体组件包括内锅,所述内锅设置在所述外锅内;以及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所述煲体组件上,当所述盖体盖合至所述煲体组件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组件和盖体,其中,煲体组件包括壳体、外锅和中板,外锅和中板均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中,并且,外锅具有凸出部和卡接部,中板具有支撑结构和限位部,当外锅和中板经由旋转连接时,凸出部能够抵接至支撑结构,卡接部能够抵接至限位部,由此,借助卡接部的弹性作用力能够有效地将外锅和中板固定在一起,减少工作人员的安装步骤,提高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进而降低烹饪器具的制造成本。此外,限位部的横截面构造为U型,能够增加其结构强度,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发生变形,提升烹饪器具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烹饪器具中的外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烹饪器具中的外锅和中板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烹饪器具 110:外锅
111:底壁 112:侧壁
113:凸出部 114:卡接部
115:延伸段 116:弯折段
117:翻边部 118:平台部
120:中板 121:限位部
122:限位面 123:限位壁
124:支撑壁 125:连接壁
126:支撑部 127:抵接部
141:内锅 142:壳体
143: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煲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电炖锅等,而且该烹饪器具除了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等各种功能。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5所示,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00,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100主要包括煲体组件和盖体143。煲体组件中设置有内锅141,煲体组件可以具有圆筒形状(或其他形状)的收纳部,内锅141可以自由地放入收纳部或者从收纳部中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41的清洗。内锅141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内锅141可以构造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开口和内腔的回转体。内锅141的容量通常在6L以下,例如内锅141的容量可以为2L或4L等。
煲体组件可以包括壳体142、中板120和底座,中板12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142的顶部内侧,底座设置在壳体142的底部。优选地,壳体142可以同时与中板120的外周和底座的外周连接在一起。中板120和底座之间可以设置有内部电元件,具体地说,内部电元件可以设置在中板120的下方和底座的上方。而且,内部电元件可以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插座来与外置的电源线连接以通电。
盖体143可以包括可拆盖和上盖,可拆盖可拆卸地连接至上盖。盖体143可以通过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至煲体组件,用于盖合煲体组件。当盖体143盖合煲体组件时,可拆盖和内锅141之间构成烹饪空间。
烹饪器具100可以包括控制装置,用于实现对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控制。例如该控制装置可以为微处理单元(Micro Control Unit,简称MCU)。此外,烹饪器具100还可以具有感温装置。感温装置能够连接至烹饪器具100的控制装置,以在感测到内锅141的温度之后将感测到的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装置,从而控制装置能够基于温度信号对烹饪的过程实现更精确的控制。
另外,煲体组件还可以包括电源板,煲体组件或盖体143上还可以设置有控制面板(也称为显示板)。其中,电源板可以用于为控制装置、控制面板等进行供电。
应注意,尽管此时示意性地描述了烹饪器具100的部分结构,但是这些列举仅是示例性地,其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的结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煲体组件还包括外锅110(或者也可以称为保温罩),外锅110至少部分地形成能够容纳内锅141的收纳部,其能够对内锅进行保温,而且烹饪器具100中用于对内锅141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可以设置在外锅110上,例如,加热组件可以设置在外锅140的底部。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外锅110包括底壁111和从底壁111的周向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112。在本实施方式中,中板120具有开口,外锅110的侧壁112的顶部能够连接至该开口处,由此,内锅141能够经由中板120的开口放入外锅110形成的收纳部中。
进一步地,侧壁112远离底壁11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沿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凸出部113和卡接部114。如图4和图5所示,中板120的内侧设置有沿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支撑结构和限位部121。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限位部121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中板120,而且中板120和限位部121可以均由非金属材料构造而成,例如塑料。卡接部114可以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构造而成,以保证卡接部具有足够的弹性变形能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将外锅110与中板120固定在一起时,可以将中板120套设在外锅110的顶部外周,让外锅110相对于中板120沿第一旋转方向进行旋转,并且使得凸出部113抵接至支撑结构,卡接部114抵接至限位部121,以限制外锅110相对于中板120以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可以理解,当外锅110相对于中板120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随着外锅110旋转角度的增大,卡接部114和限位部121之间逐渐产生干涉,而且干涉量逐渐增大,在此过程中,由于限位部121具有弹性,其能够沿着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内发生弹性形变。当外锅110相对于煲体组件旋转到位后,凸出部113抵接至支撑结构,卡接部114完全旋过限位部121,并且卡接部114抵接至限位部121,从而有效地限制外锅110相对于中板120以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部121在垂直于煲体组件的高度方向上的横截面构造为U型。具体地,如图5所示,限位部121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壁123、连接壁125和支撑壁124,而且限位壁123远离连接壁125的一端连接至中板120,支撑壁124远离连接壁125的一端连接至中板120。由此,可使得限位部121的U型的两端均固定在中板120上,有效地提高限位部121的结构强度,提升其可靠性。
进一步地,限位壁123在远离支撑壁124的一侧具有限位面122,限位面122沿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延伸,卡接部114在外锅110安装至中板120后能够抵接至限位面122。可以理解,限位面122所在平面延伸经过煲体组件在其高度方向上的中心线,由此,即使卡接部114的弹性形变产生轻微的变化,卡接部114也能够有效地抵接在限位面122上,从而保证煲体组件具备足够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连接壁125沿煲体组件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并且连接壁125在垂直于煲体组件的高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大致构造为弧型。由此,使得连接壁125具有朝向中板120凹陷的弧形结构,当外锅110旋转安装至中板120时,连接壁125不会对外锅110的外侧面产生干涉,从而保证外锅110能够相对于中板120正常地旋转,使得外锅110和中板120能够顺利地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为了能够保证限位部121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支撑壁124可以沿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或者平行于限位壁123的方向延伸设置。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壁124构造为沿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
如图3所示,侧壁112远离底壁111的顶部外周设置有沿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平台部118,平台部118的周向边缘设置有沿煲体组件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的翻边部117。其中,卡接部114的一端连接至翻边部117,卡接部114的其余部分与翻边部117分离并且沿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方式中,平台部118沿煲体组件的周向方向设置在侧壁112的顶部,而且,平台部118和翻边部117共同形成沿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且截面大致构造为L型的环状凸出结构。其中,卡接部114的一端连接至翻边部117,其余部分处于分离状态且沿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
在安装的过程中,当卡接部114与限位部121产生干涉时,卡接部114的分离部分能够沿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内产生弹性形变,当外锅110相对于中板120安装到位后,卡接部114不再与限位部121产生干涉,卡接部114能够弹性复位,并抵接至限位部121的限位面122,从而防止外锅110相对于中板120发生反向旋转。此外,当需要把外锅110从中板120上拆卸下来时,可以按动卡接部114,使得卡接部114沿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内产生弹性形变,并让卡接部114不再抵接至限位面122,然后使得外锅110相对于中板120发生反向旋转,最终得以将外锅110和中板120分离。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可以采取冲压的方式使得翻边部117的一部分沿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而形成卡接部114。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接部114包括延伸段115和弯折段116,延伸段115连接翻边部117和弯折段116,延伸段115沿倾斜方向从侧壁112向远离侧壁112的方向延伸,并且,弯折段116的一端连接至延伸段115远离翻边部117的一端,弯折段116的另一端沿煲体组件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为自由端。可以理解,卡接部114包括在煲体组件的周向方向设置的延伸段115和弯折段116,其中,延伸段115的一端连接至翻边,弯折段116的一端形成为自由端。
为了保证卡接部114能够有效地产生弹性形变,并同时提高卡接部114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折段116相对于延伸段115朝向外锅110的一侧倾斜,例如,延伸段115和弯折段116之间的夹角为120°至160°。
优选地,翻边部117沿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以形成凸出部113。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对翻边部117采取冲压的方式使得翻边部117的一部分沿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而形成凸出部113。
外锅110能够通过旋转的方式固定连接至中板120,为了提高外锅110与中板120连接的稳定性,卡接部11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且卡接部114在煲体组件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接部114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卡接部114对称设置在内锅141的周向两侧,并能够与中板120上相对应设置的两个限位部121形成抵接。由此,可以从内锅141周向的两个位置将其固定至中板120。可以理解,卡接部114的数量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安装的需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卡接部114的数量还可以为3个、4个或更多个,甚至也可以为1个。
此外,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外锅110和中板120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包括支撑部126和抵接部127,其中,支撑部126能够限制外锅110相对于中板120在煲体组件的高度方向的移动,抵接部127能够限制外锅110相对于中板120在煲体组件的周向方向的移动。
具体地,如图4所示,支撑部126至少部分的沿煲体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支撑部126在外锅110旋转连接至中板120后位于凸出部113的下方,由此限制外锅110相对于中板120向下移动。抵接部127位于支撑部126远离限位部121的一侧,抵接部127能够在外锅110旋转连接至中板120后抵接至凸出部113,由此限制外锅110相对于中板120继续沿第一旋转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煲体组件,包括壳体、外锅和中板,外锅和中板均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中,并且,外锅具有凸出部和卡接部,中板具有支撑结构和限位部,当外锅和中板经由旋转连接时,凸出部能够抵接至支撑结构,卡接部能够抵接至限位部,由此,借助卡接部的弹性作用力能够有效地将外锅和中板固定在一起,减少工作人员的安装步骤,提高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进而降低烹饪器具的制造成本。此外,限位部的横截面构造为U型,能够增加其结构强度,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发生变形,提升烹饪器具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1)

1.一种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组件包括:
壳体(142);
外锅(110),所述外锅(11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42)中,所述外锅(110)包括底壁(111)和从所述底壁(111)的周向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112),所述侧壁(112)远离所述底壁(11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凸出部(113)和卡接部(114);以及
中板(120),所述中板(12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42)和所述外锅(110)之间,所述中板(120)具有开口,所述外锅(110)的顶部连接至所述开口处,所述中板(120)的内侧设置有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的支撑结构和限位部(121),其中,所述限位部(121)在垂直于所述煲体组件的高度方向上的横截面构造为U型,所述限位部(121)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壁(123)、连接壁(125)和支撑壁(124),所述限位壁(123)远离所述连接壁(125)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中板(120),所述支撑壁(124)远离所述连接壁(125)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中板(120);
其中,所述外锅(110)和所述中板(120)构造为沿第一旋转方向经由旋转连接,并且使得所述凸出部(113)抵接至所述支撑结构,所述卡接部(114)抵接至所述限位壁(123)以限制所述外锅(110)相对于所述中板(120)以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壁(123)在远离所述支撑壁(124)的一侧具有限位面(122),所述限位面(122)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卡接部(114)抵接至所述限位面(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125)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并且所述连接壁(125)在垂直于所述煲体组件的高度方向上的横截面构造为弧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124)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或者沿平行于所述限位壁(123)的方向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12)远离所述底壁(111)的顶部外周设置有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平台部(118),所述平台部(118)的周向边缘设置有沿所述煲体组件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的翻边部(117),所述卡接部(11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翻边部(117),所述卡接部(114)的其余部分与所述翻边部(117)分离并且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14)包括延伸段(115)和弯折段(116),所述延伸段(115)连接所述翻边部(117)和所述弯折段(116),所述延伸段(115)沿倾斜方向从所述侧壁(112)向远离所述侧壁(112)的方向延伸,所述弯折段(116)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延伸段(115)远离所述翻边部(117)的一端,所述弯折段(116)的另一端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为自由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116)相对于所述延伸段(115)朝向所述外锅(110)倾斜,所述延伸段(115)和弯折段(116)之间的夹角为120°至16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部(117)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以形成所述凸出部(11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1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卡接部(114)在所述煲体组件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支撑部(126),所述支撑部(126)至少部分的沿所述煲体组件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部(126)在所述外锅(110)旋转连接至所述中板(120)后位于所述凸出部(113)的下方;以及
抵接部(127),所述抵接部(127)位于所述支撑部(126)远离所述限位部(121)的一侧,所述抵接部(127)在所述外锅(110)旋转连接至所述中板(120)后抵接至所述凸出部(113)。
1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煲体组件,所述煲体组件包括内锅(141),所述内锅(141)设置在所述外锅(110)内;以及
盖体(143),所述盖体(143)可开合地设置所述煲体组件上,当所述盖体(143)盖合至所述煲体组件时,所述盖体(143)和所述内锅(141)之间构成烹饪空间。
CN202120269539.2U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7510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9539.2U CN217510260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9539.2U CN217510260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0260U true CN217510260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67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69539.2U Active CN217510260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0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10260U (zh) 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4180057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920818U (zh) 煲体及烹饪器具
CN211609126U (zh) 一种防烫炒菜机
CN211355038U (zh) 烹饪器具
CN214964428U (zh)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底座和烹饪器具
CN219940309U (zh) 煲体及烹饪器具
CN211961728U (zh)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961717U (zh)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18641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5838446U (zh)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4072891U (zh) 烹饪器具
CN216675498U (zh) 应用于炒菜机上的搅拌式锅盖
CN213248323U (zh) 烹饪器具
CN217959658U (zh) 烹饪器具
CN219895343U (zh) 煲体和烹饪器具
CN212574679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2939409U (zh) 烹饪器具的煲体和烹饪器具
CN218338174U (zh) 烹饪器具
CN218889557U (zh) 锅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7471700U (zh) 烹饪器具及电压力锅
CN217959728U (zh)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9249828U (zh) 烹饪器具
CN220192809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838349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