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6359U -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6359U
CN217486359U CN202220504606.9U CN202220504606U CN217486359U CN 217486359 U CN217486359 U CN 217486359U CN 202220504606 U CN202220504606 U CN 202220504606U CN 217486359 U CN217486359 U CN 217486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vibrator
vibration
damping
vibrat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046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霜
史德璋
修艺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2205046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6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6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6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振子组件以及定子组件;振子组件包括有容纳定子组件的振动腔;定子组件包括固定于壳体底壁的线圈,线圈轴向方向与振子组件振动方向垂直,且所述线圈的径向方向所在平面与所述振子组件振动方向平行;振子组件包括:沿振子组件振动方向排列的两个质量块,以及沿线圈轴向方向间隔排列于线圈两端的两组磁路结构;还包括在振子组件振动方向上位于线圈与振动腔腔壁之间的阻尼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马达结构更容易达到设计要求的振动量和频带,可视化装配方便调试,尤其在大驱动力、大阻尼的产品设计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产品可靠性和一致性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目前触觉反馈技术使用广泛,线性振动马达技术是这一技术的主要实现方式。同时,为使马达达到设计要求的响应时间、振动量和频带,越来越多的产品中选择增加泡棉阻尼来起到调制的效果。目前,大多数产品将阻尼件设置在弹片与质量块之间,或者弹片与外壳之间,无法精确定位,装配难度大,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此外对马达的振动稳定性以及相关的机械或者使用寿命可靠性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线性振动马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振动马达,有效简化线性振动马达的装配工艺,且在此基础上提高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稳定性,提升产品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子组件以及定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通过弹性支撑件悬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振子组件包括有容纳所述定子组件的振动腔;
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固定于壳体的线圈,所述线圈轴向方向与所述振子组件振动方向垂直,且所述线圈的径向方向所在平面与所述振子组件振动方向平行;
所述振子组件包括:沿所述振子组件振动方向排列的两个质量块,以及沿所述线圈轴向方向间隔排列于线圈两端的两组磁路结构,两个所述质量块和两组所述磁路结构围合形成所述振动腔;所述线性振动马达还包括在所述振子组件振动方向上位于所述线圈与所述振动腔腔壁之间的阻尼件。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线性振动马达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阻尼支架;
所述阻尼支架包括:
固定部;以及
由所述固定部两端向所述壳体底壁方向延伸出的两侧壁部;
在线圈径向方向上所述固定部位于线圈上方与壳体顶壁之间的位置,所述两侧壁部在振子组件振动方向上位于所述线圈与所述阻尼件之间;
所述阻尼件位于所述侧壁部与所述振动腔腔壁之间。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侧壁部的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底壁结合固定。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侧壁部的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包括有弯折边,所述弯折边固定于所述壳体底壁上。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阻尼件两相对侧的表面分别与所述振动腔腔壁以及所述阻尼支架侧壁部外侧表面结合固定。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阻尼件的背离所述线圈的表面包括有台阶结构,所述振子组件的靠近所述阻尼件的表面包括有与所述台阶结构配合的阶面结构。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线圈与所述阻尼支架内壁之间包括有分离间隙。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线圈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线圈的通电方向相反;所述磁路结构包括:
磁组;以及
结合固定于所述磁组的背离所述线圈一侧的导磁板;
所述磁组被夹设固定在所述两个质量块之间。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磁组包括中心磁铁以及沿振动方向设置于中心磁铁两端的两个边磁铁;其中,所述中心磁铁与所述边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反,所述两个边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同;
所述两组磁路结构的磁组充磁方向相同。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线圈内腔中包括有铁芯;所述中心磁铁与所述边磁铁的结合部在所述线圈内腔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铁芯所限定的宽度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线性振动马达,该马达结构中阻尼件不与弹性支撑件或者壳体等部件直接发生作用,当阻尼件通过阻尼支架置于定子与振子之间时,阻尼件可实现与振子组件间的无胶化连接固定,或通过点胶辅助固定,装配简单,可视化强,易于产品调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阻尼件材质选型调节阻尼大小,可使马达更容易达到设计要求的振动量和频带,可视化装配方便调试,尤其在大驱动力、大阻尼的产品设计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产品可靠性和一致性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马达结构的装配图。
图2示出图1所示马达结构的俯视图。
图3示出图1所示马达结构的侧视图。
图4示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马达结构的装配图。
图5示出图4所示马达结构的俯视图。
图6示出图4所示马达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线性振动马达,该线性振动马达可以用在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游戏机、VR设备和AR设备等电子设备中。首先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该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1,收容于所述壳体1内的振子组件以及定子组件。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壳体1包括有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盖合在下壳体12上以围合形成容置空间,定子组件和振子组件位于容置空间内,参照图1所示。
为满足振子组件可相对于定子组件具有可往返振动的要求,所述振子组件包括有容纳所述定子组件的振动腔,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固定于壳体底壁(即下壳体12)上的线圈2。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线圈2轴向方向与所述振子组件振动方向(如图2中X方向)垂直,且所述线圈2的径向方向所在平面与所述振子组件振动方向平行。所述振子组件包括:沿振子组件振动方向排列的两个质量块3,以及沿线圈2轴线方向间隔排列于线圈两端的两组磁路结构4。所述质量块3用于增大振子组件的惯性,以提升马达振感。所述磁路结构4用于提供磁场。所述线圈2位于两个磁路结构4的磁场中,磁路结构4与线圈2相互配合,以驱动振子组件振动。
参照图1至图6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线圈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线圈2沿振子组件振动方向排列,马达工作过程中两个所述线圈2的通电方向相反。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磁路结构4包括磁组41,所述磁组41被夹设固定在两个质量块3之间,两个所述质量块3以及两组磁路结构4共同围合形成的腔体为所述振动腔。
参照图1至图6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方案中,所述线性振动马达还包括在振子组件振动方向上位于所述线圈2与振动腔腔壁之间的阻尼件5。在一个实例中,所述阻尼件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阻尼件5沿振子组件振动方向间隔排列于线圈2两端。所述振子组件振动时,所述振子组件对应挤压所述阻尼件5,可以使得线性振动马达中的能量转移至所述阻尼件5,避免能量过快耗散,所述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性能够得到精准的控制,提高振动性能。同时,所述阻尼件5夹设于所述振子组件和所述定子组件之间,可以有效利用所述振子组件和所述定子组件之间的间隙,不需要额外占用线性振动马达内其他区域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阻尼件5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为泡棉或硅胶。且可根据线性振动马达的驱动力大小设置阻尼件的宽度或厚度,以调整阻尼件5对振子组件的阻尼作用,从而适用于不同驱动力的线性振动马达和获得不同的振动效果。
在一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阻尼件5的背离线圈2的表面包括有台阶结构51,所述振子组件的靠近阻尼件5的表面包括有与所述台阶结构51配合的阶面结构52。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阶面结构52形成于质量块3上。通过上述配合使用的台阶结构51以及阶面结构52可增加阻尼件5与振子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在增加二者之间结合强度的同时,可根据线性振动马达设计要求以调整阻尼件对振子组件的阻尼作用,适用于不同驱动力的线性振动马达。
如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分列于线圈2两端的两组磁路结构4的磁组41充磁方向相同,所述磁组41沿垂直于所述振子组件振动方向充磁。具体地,所述磁组41包括中心磁铁411以及沿振动方向设置于中心磁铁411两端的两个边磁铁412。所述中心磁铁411与边磁铁412的充磁方向相反,两个边磁铁412的充磁方向相同。
为了增加磁感线穿过线圈的有效面积,从而提高线圈的利用率,所述中心磁铁411与边磁铁412的结合部在所述线圈2内腔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线圈2的内腔所述限定的宽度范围内。在一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2内腔中包括有铁芯21,所述铁芯21在垂直于振动方向上的长度应小于线圈2在垂直于振动方向上的长度,使得振动方向上的静吸力减小。所述铁芯21包括但不限于由铁硅合金制成,其形状可为柱状结构,所述线圈2套设于所述铁芯21的外圆周。安装时,所述线圈2从所述铁芯21的一端套入,方便装配和拆卸。所述中心磁铁411与边磁铁412的结合部在所述线圈2内腔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铁芯21所限定的宽度范围内,如此设置,可以增加磁感线穿过线圈2的有效面积,从而提高线圈2的利用率。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线性振动马达包括有两个限位块6,两个所述限位块6分别位于所述振子组件振动方向的两端外侧,且结合固定于所述壳体1上,两个所述限位块6对应质量块3的两短轴边侧设置,用于限制所述振子组件的位移量,保护振子组件,避免其因振幅过大与所述壳体发生碰撞。
本技术方案中,当所述线圈2通电后,所述线圈2可与所述铁芯21配合形成电磁铁结构,所述线圈2产生磁场,将所述铁芯21进行磁化,所述铁芯21磁化后产生的磁场与所述线圈2磁场相互叠加,使得所述线圈2的磁性大大增加。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线圈2的电流方向相反时,所产生的磁场方向也相反。两个线圈2产生的磁场相互叠加,加强了电磁力的大小,同时作用与振子组件,可以增加驱动力的大小,改善所述振子组件的振动效果。
参照图1至图6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磁路结构4还包括结合固定于所述磁组41的背离所述线圈2一侧的导磁板42。所述导磁板42覆盖磁组41的外侧表面以及质量块3的外侧壁面,磁感线不发生外散,具有更高效的聚磁效果,实现了磁感线的有效利用,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更大的驱动。并且该设计还增加了磁路结构与质量块之间的结合面积,增强了结合强度,提高了使用寿命。
传统马达结构中,作为振子组件的质量块与磁路结构,为了实现磁路结构与质量块的良好固定,在与振子组件振动方向垂直的线圈轴向方向上,质量块会占用一定的空间,由此在该方向上磁组的结构尺寸受到制约限制,影响马达整体综合性能。本实施方式所提供马达结构中,两个磁组41被夹设固定在两个质量块3之间,两个磁组41与两个质量块3的结合固定共同构成所述振子组件,上述设计在壳体1短边方向上(图中线圈2轴向方向上)可显著增加磁组结构的尺寸,该方向上磁组尺寸不受质量块3的限制,可有效提高磁路结构的整体磁场强度,以使线性振动马达获得更高的驱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磁板42由导磁材料制成,可以起到导磁作用,可以避免磁感线的外散,增加线圈磁通量,加强洛伦兹力,有效加大振子组件振动力的大小以及振动效果。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导磁板42至少覆盖所述磁组41背离所述线圈2一侧的表面,以避免磁感线的外散。为了提高所述磁组与质量块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所述线性振动马达的使用寿命,所述导磁板42在保证覆盖所述磁组41外侧表面的同时还应覆盖质量块3的外侧壁面。为保证振子组件在所述壳体内稳定的按照规定方向振动,避免产生偏振,两个所述导磁板呈中心对称设置。
与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线性振动马达结构不同的,本申请还提供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结合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性振动马达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阻尼支架7。当振子组件沿振动方向振动时,振子组件带动阻尼件5作用在阻尼支架7上,阻尼支架7作为承力机构,阻尼件5可为振子组件的振动提供阻尼作用,避免振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发生碰撞,同时还可减少振子组件在振动过程中的偏振现象。换句话说,当振子组件规定方向上运动时,阻尼件5与阻尼支架7挤压,产生周期性的压缩和回弹,反作用于振子组件,为振子组件提供阻尼效果,且阻尼支架7覆盖于线圈2***,具有保护线圈2的作用。
具体地,参见图4至图6所示,所述阻尼支架7包括固定部71,以及由所述固定部71两端向壳体底壁(即下壳体12,下同)方向延伸出的两侧壁部72,两个侧壁部72的延伸方向与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相垂直。
本申请提供线性振动马达为多磁路结构马达,阻尼支架7在壳体1内应合理设置与定子组件与振子组件之间,由此在线圈2径向方向上所述阻尼支架7固定部71位于线圈2上方与壳体顶壁(即上壳体11的顶壁)之间的位置,两侧壁部72在振子组件振动方向上位于所述线圈2与所述阻尼件5之间,所述阻尼件5位于所述侧壁部72与振动腔腔壁之间。可选地,所述阻尼件5可被夹设于所述侧壁部与振动腔腔壁之间。或者所述阻尼件5两相对侧的表面分别与振动腔腔壁以及阻尼支架侧壁部外侧表面结合固定。再或者所述阻尼件两相对侧的表面的之一与振动腔腔壁或阻尼支架侧壁部外侧表面结合固定。关于阻尼件与振子组件或者定子组件之间的固定方式,阻尼件可与振子组件或者定子组件间无胶化连接固定,或通过点胶辅助固定,同时,可视化装配方便调试,产品可靠性和一致性效果更佳。
该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通过设置位于阻尼支架和振子组件之间的阻尼件,使得阻尼件和弹片或者壳体等部件非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如现有技术中的阻尼件与弹片或壳体等关键连接部件之间发生作用的情况,保证弹片或壳体等关键连接部件的可靠性,同时避免现有技术中驱动力较大时,阻尼件与弹片或外壳之间碰撞而产生的噪音问题。另外,线性振动马达振动过程中,阻尼件与阻尼支架的侧壁部发生挤压作用,直接反作用于振子组件,可有效提高阻尼件的阻尼效果。再者,该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装配简单,易于调试,降低线性振动马达的开发调试成本。
阻尼支架7两侧壁部72作为主要受力部件承受振子组件以及阻尼件5挤压作用,为避免马达长期使用,侧壁部72在垂直振子组件振动方向上产生变形,易对固定于壳体1底壁上的线圈2位置造成影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支架7侧壁部72的远离固定部71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底壁结合固定。由此增强阻尼支架7侧壁部72与壳体1之间的结合强度,有效提高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稳定性,提升线性振动马达的产品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尤其在大驱动力、大振感的马达产品设计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参照图4、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部72的远离固定部71的一端包括有弯折边721,所述弯折边721固定于所述壳体1底壁的表面上。为避让线圈2,弯折边721优选地向外弯折,方便阻尼支架7与壳体1底壁之间实现可视化的连接固定,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点胶粘接和\或焊接。具体地,所述弯折边721的底面与下壳体12之间可通过点胶或者背胶的方式形成连接固定,弯折边721的顶面与所述阻尼件5的至少部分可通过点胶或者背胶的方式形成连接固定形成固定,由此可在阻尼件5与壳体1之间通过阻尼支架7形成稳定的固定结构。
在马达组装过程中,线圈2以及阻尼支架7可依次固定于下壳体12构成第一结构体,随后可将阻尼件固定于阻尼支架7侧壁部72上,或将阻尼件先固定于振子组件上形成第二结构体,最后将第二结构体扣于第一结构体上并在此过程之前或者之后装配用以悬置振子组件的弹性支撑件,即可在全程可视化装配的情况下完成线性振动马达的组装。
当然在另一种可实现的马达组装过程中,线圈2首先固定于下壳体12上,将阻尼支架的固定部固定于上壳体11,并对应的将阻尼件、振子组件以及弹性支撑件依次装配于上壳体11内,随后将包括有线圈2的下壳体12与上壳体11定位装配,即也可实现在全程可视化装配的情况下完成线性振动马达的组装。可以说,无论上述何种装配方式,线圈与阻尼支架之间无必须的装配的关系,由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简化线圈装配于壳体内的工艺难度,且也无需在装配过程中多次进行作为定子组件的线圈与作为振子组件的磁路结构之间的定位操作,很大程度上简化了马达结构装配工艺的复杂难度,产品可靠性和一致性效果更佳。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地实例,所述线圈2与所述阻尼件之间内壁之间包括有分离间隙。通过分离间隙的设置,线圈2与阻尼支架7内壁之间不相接触,由于线圈2非通过阻尼支架7固定于壳体1,当振子组件的运动阻尼支架7两侧壁部72作为主要受力部件承受振子组件以及阻尼件5挤压作用力时,该作用力不会传递至线圈2,当振子组件振动或者马达意外跌落,线圈2也不会因受到振子组件瞬时大冲击力发生松动或脱落状况的影响,阻尼支架7对线圈2可形成更佳的保护作用。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所述振子组件通过两个弹性支撑件8悬置于壳体1内,弹性支撑件8用于提供弹性回复力,质量块3通过弹性支撑件8与壳体1连接。弹性支撑件例如可为弹片、弹簧或者弹性橡胶件,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子组件以及定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通过弹性支撑件悬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振子组件包括有容纳所述定子组件的振动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线圈,所述线圈轴向方向与所述振子组件振动方向垂直,且所述线圈的径向方向所在平面与所述振子组件振动方向平行;
所述振子组件包括:沿所述振子组件振动方向排列的两个质量块,以及沿所述线圈轴向方向间隔排列于所述线圈两端的两组磁路结构,两个所述质量块和两组所述磁路结构围合形成所述振动腔;所述线性振动马达还包括在所述振子组件振动方向上位于所述线圈与所述振动腔腔壁之间的阻尼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振动马达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阻尼支架;
所述阻尼支架包括:
固定部;以及
由所述固定部两端向所述壳体底壁方向延伸出的两侧壁部;
在线圈径向方向上所述固定部位于线圈上方与壳体顶壁之间的位置,所述两侧壁部在振子组件振动方向上位于所述线圈与所述阻尼件之间;
所述阻尼件位于所述侧壁部与所述振动腔腔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底壁结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的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包括有弯折边,所述弯折边固定于所述壳体底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两相对侧的表面分别与所述振动腔腔壁以及所述阻尼支架侧壁部外侧表面结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的背离所述线圈的表面包括有台阶结构,所述振子组件的靠近所述阻尼件的表面包括有与所述台阶结构配合的阶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与所述阻尼支架内壁之间包括有分离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线圈的通电方向相反;所述磁路结构包括:
磁组;以及
结合固定于所述磁组的背离所述线圈一侧的导磁板;
所述磁组被夹设固定在所述两个质量块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组包括中心磁铁以及沿振动方向设置于中心磁铁两端的两个边磁铁;其中,所述中心磁铁与所述边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反,所述两个边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同;
所述两组磁路结构的所述磁组充磁方向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内腔中包括有铁芯;所述中心磁铁与所述边磁铁的结合部在所述线圈内腔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铁芯所限定的宽度范围内。
CN202220504606.9U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Active CN217486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4606.9U CN217486359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4606.9U CN217486359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6359U true CN217486359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7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04606.9U Active CN217486359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63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5738A (zh) * 2024-03-15 2024-04-16 基合半导体(宁波)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及振动马达的位移测试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5738A (zh) * 2024-03-15 2024-04-16 基合半导体(宁波)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及振动马达的位移测试方法
CN117895738B (zh) * 2024-03-15 2024-06-04 基合半导体(宁波)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及振动马达的位移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2214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US10097071B2 (en) Vibration motor
CN109068244B (zh) 电磁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KR101055508B1 (ko) 선형 진동모터
CN109802545A (zh) 振动促动器以及便携设备
CN109802544A (zh) 振动促动器以及便携设备
CN212850213U (zh) 一种线性振动器
CN102957294B (zh) 线性振动电机
US20150123499A1 (en) Linear vibrator
CN110957881A (zh) 一种低漏磁的水平线性马达及其实现方法
US20180229270A1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US20140070633A1 (en) Linear vibrator
CN106655695B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13461491U (zh) 振动马达
CN217486359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US11462986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with magnets fixed to a base and coils fixed to a weight
KR101062956B1 (ko) 진동 발생 장치
CN215420039U (zh) 振动激励器及电子设备
CN107968541B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10137273U (zh) 一种振动马达及手机
KR101022899B1 (ko) 수평 리니어 진동자
CN114337176B (zh) 一种振动装置
KR20130031528A (ko) 선형 진동모터
CN215580852U (zh) 一种线性马达
CN106655696B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