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7029U - 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7029U
CN217477029U CN202221187156.1U CN202221187156U CN217477029U CN 217477029 U CN217477029 U CN 217477029U CN 202221187156 U CN202221187156 U CN 202221187156U CN 217477029 U CN217477029 U CN 217477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uide arm
hole
plates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871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广世
孙宇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ru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ru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ru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ru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871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77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7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7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包括:连接总成、导向臂支架、车桥、导向臂和空气弹簧,所述车桥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总成与导向臂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臂一端与导向臂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空气弹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圆弧槽代替通孔,U型螺栓的顶杆的下表面为平面,能够降低材料的用量,进而减轻重量;弯折的安装部延伸到空气弹簧的重心下方直接与空气弹簧固定,从而不需要使用偏置钢板,使轻量化导向臂的受力更均匀,降低了对导向臂扭转强度的要求,进而降低了导向臂的材料用量和重量;倾斜的两个侧板形成了三角结构,使轻量化导向臂支架强度优于现有的两个平行侧板的设计,所以轻量化导向臂支架的重量较轻。

Description

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架领域,尤其是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悬架因为以下原因造成其重量较重,不利于减轻车辆重量和减少油耗:
1、导向臂与车桥连接总成起到固定车桥和导向臂的作用。现有的压板的四角分别形成有完整的通孔,两个U型螺栓分别穿过两个通孔,这造成了现有的压板的重量较重。同时截面为圆形的U型螺栓在盖板的弧线凹槽中与盖板线接触,U型螺栓和盖板受到的压强较大,需要增加U型螺栓和盖板的厚度以提高二者的强度,这就造成了U型螺栓和盖板的重量较大。
2、由于现有车辆的车架设计,现有的导向臂的安装板与悬挂的弹性元件(如空气弹簧)的重心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这就需要在安装板和弹性元件之间设计偏置钢板,通过偏置钢板来将安装板和弹性元件固定。偏置钢板造成了导向臂受力不均,同时偏置钢板本身也增加了悬架总成的重量。
3、现有的导向臂支架两侧的侧板相平行。两个侧板相背的一侧形成有凸出的***以保证侧板的强度。现有的导向臂支架的结构造成了其板厚较厚、重量较重,不利于减轻车辆的重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解决了现有的车辆悬架重量较重的问题。
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包括:连接总成、导向臂支架、车桥、导向臂和空气弹簧,所述车桥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总成与导向臂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臂一端与导向臂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空气弹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总成包括底板、压板、盖板和U型螺栓,所述底板、车桥、压板、导向臂和盖板从低到高沿直线排布,所述压板侧面形成有圆弧槽,所述U型螺栓顶部与盖板贴合,所述U型螺栓向下穿过圆弧槽和盖板后和第一螺母螺纹连接将底板、车桥、压板、导向臂和盖板压紧固定,所述U型螺栓与圆弧槽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包括平板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平板部上方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一体成型,所述平板部左侧形成有两个圆弧槽,所述平板部右侧形成有一个圆弧槽,所述平板部下方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一体成型,所述压板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穿过平板部、第一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通孔位于平板部右侧;
还包括铰接筒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铰接筒和平板部之间,所述铰接筒位于平板部和通孔后侧,所述平板部、连接部和铰接筒一体成型;所述通孔穿过连接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平板部形成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平板部上方左右两侧形成有条形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两个条形凸起之间,所述条形凸起的高度低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高度;所述平板部下方形成有第一凹槽;三个圆弧槽和通孔的轴线分别与长方体的四条高重合;所述定位柱***第一定位孔中,所述导向臂下方形成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第二定位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U型螺栓包括顶杆和侧杆,所述顶杆两端分别与侧杆一体成型,所述顶杆的截面为四角均形成有圆角的矩形,所述侧杆为圆杆,所述顶杆的下表面与盖板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一螺母与侧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与底板底面接触;
所述盖板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盖板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二限位板,所述顶杆位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顶杆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贴合;所述盖板下方形成有定位筒和隔板,所述隔板将盖板下方分隔出多个第二凹槽,所述隔板与定位筒一体成型;
所述底板上方前后两侧形成有凸起,所述底板上方形成有第三凹槽,所述底板左右两侧形成有第四凹槽,所述底板下方形成有第五凹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螺钉,所述导向臂包括固定部、第一连接部、安装部、第二连接部和卷耳,所述固定部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与安装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与卷耳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的左侧面与第一连接部的左侧面平行或重合,所述固定部的右侧面与第一连接部的右侧面平行或重合,所述安装部的左侧面与第一连接部的左侧面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所述安装部的右侧面与第一连接部的右侧面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所述安装部形成有贯通安装部的安装孔,所述空气弹簧的重心位于安装部上方,所述空气弹簧下方形成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形成有螺纹孔,所述螺钉穿过安装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孔为台阶孔;空气弹簧的重心位于两个安装孔连线的中点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与安装部上表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平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平行,所述安装部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平行;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左侧面和安装部的左侧面之间形成有用于过渡的圆弧面,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右侧面和安装部的右侧面之间形成有用于过渡的圆弧面;
所述固定部下方形成有第二定位孔;
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向下倾斜;
所述安装部远离第一连接部方向的厚度逐渐减小;
还包括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两端分别与固定部固定,所述保护板套装在第二连接部和卷耳的外侧并与第二连接部和卷耳接触,所述保护板下方形成有与第二定位孔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保护板上方形成有定位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臂支架包括连接板、侧板和固定板,所述连接板两侧分别与侧板一体成型,两个侧板不平行,所述固定板位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固定板两侧分别与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与连接板垂直;
两个侧板之间的夹角为4度;
所述连接板为等腰梯形,所述侧板为直角梯形,所述侧板的直角边和连接板的腰一体成型,所述侧板的直角边和连接板的腰的连接处形成有弧形过渡部;
所述侧板在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形成有向远离另一个侧板方向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长度小于侧板远离连接板的一侧的长度;
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侧板,所述轴套与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为L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板、限位板、第二螺栓、第二螺母和橡胶衬套,所述安装板形成有膨大部和轴部,所述膨大部和轴部一体成型,所述膨大部一侧与侧板贴合,另一侧与第二螺栓的轴线垂直;所述轴部穿过侧板后进入两个侧板之间,所述限位板套装在轴部外侧并与轴部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板一侧与侧板贴合,另一侧与第二螺栓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螺栓穿过安装板和侧板后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橡胶衬套套装在第二螺栓外侧,所述橡胶衬套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
还包括第三螺栓和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栓穿过轴套后与第三螺母螺纹连接;
还包括减振器,所述减振器一端通过第三螺栓与导向臂支架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总成铰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使用圆弧槽代替通孔,减少使用的材料,进而减小重量;U型螺栓的顶杆的下表面为平面,与盖板上表面面接触,相较于圆杆接触面积更大,压强更低,部件所需的强度更小,能够降低材料的用量,进而减轻重量,解决了现有导向臂与车桥连接总成重量较重的问题;
2、弯折的安装部延伸到空气弹簧的重心下方直接与空气弹簧固定,从而不需要使用偏置钢板,使轻量化导向臂的受力更均匀,提高了导向臂的寿命、降低了对导向臂扭转强度的要求,进而降低了导向臂的材料用量和重量;
3、倾斜的两个侧板形成了三角结构,使轻量化导向臂支架强度优于现有的两个平行侧板的设计,使用固定板和轴套与两个侧板固定连接,使两个侧板远离连接板的一侧也能保证相对位置固定,避免侧板远离连接板的一侧产生变形,轻量化导向臂支架的侧板不需要使用***和较厚的板材就能保证和现有设计相同的强度,所以轻量化导向臂支架的重量较轻、材料成本较低,解决了现有的导向臂支架重量较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图2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连接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7:连接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二;
图8: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9: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二;
图10: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导向臂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导向臂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导向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导向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图14中D-D处的阶梯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到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包括:连接总成、导向臂支架6、车桥7、导向臂8和空气弹簧9,所述车桥7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总成与导向臂8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臂8一端与导向臂支架6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空气弹簧9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总成包括底板1、压板2、盖板3和U型螺栓4,所述底板1、车桥7、压板2、导向臂8和盖板3从低到高沿直线排布,所述压板2侧面形成有圆弧槽200,所述U型螺栓4顶部与盖板3贴合,所述U型螺栓4向下穿过圆弧槽200和盖板3后和第一螺母43螺纹连接将底板1、车桥7、压板2、导向臂8和盖板3压紧固定,所述U型螺栓4与圆弧槽200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2包括平板部20、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和第四侧板24,所述平板部20上方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侧板22 和第一侧板21一体成型,所述平板部20左侧形成有两个圆弧槽200,所述平板部20右侧形成有一个圆弧槽200,所述平板部20下方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三侧板23和第四侧板24一体成型,所述压板2形成有通孔27,所述通孔27穿过平板部20、第一侧板21和第四侧板24,所述通孔27位于平板部20右侧;
还包括铰接筒25和连接部26,所述连接部26位于铰接筒25和平板部 20之间,所述铰接筒25位于平板部20和通孔27后侧,所述平板部20、连接部26和铰接筒25一体成型;所述通孔27穿过连接部26。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柱5,所述平板部20形成有第一定位孔202,所述平板部20上方左右两侧形成有条形凸起201,所述第一定位孔202位于两个条形凸起201之间,所述条形凸起201的高度低于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的高度;所述平板部20下方形成有第一凹槽203;三个圆弧槽 200和通孔27的轴线分别与长方体的四条高重合;所述定位柱5***第一定位孔202中,所述导向臂8下方形成有第二定位孔811,所述定位柱5***第二定位孔811中。
进一步地,所述U型螺栓4包括顶杆41和侧杆42,所述顶杆41两端分别与侧杆42一体成型,所述顶杆41的截面为四角均形成有圆角的矩形,所述侧杆42为圆杆,所述顶杆41的下表面与盖板3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一螺母43与侧杆4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43与底板1底面接触;
所述盖板3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限位板34,所述盖板3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二限位板35,所述顶杆41位于第一限位板34和第二限位板 35之间,所述顶杆41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第一限位板34和第二限位板35贴合;所述盖板3下方形成有定位筒31和隔板33,所述隔板33将盖板3下方分隔出多个第二凹槽32,所述隔板33与定位筒31一体成型;
所述底板1上方前后两侧形成有凸起13,所述底板1上方形成有第三凹槽11,所述底板1左右两侧形成有第四凹槽12,所述底板1下方形成有第五凹槽14。
进一步地,还包括螺钉92,所述导向臂8包括固定部81、第一连接部 82、安装部83、第二连接部84和卷耳85,所述固定部8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82和第二连接部84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部82远离固定部81的一端与安装部83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部84远离固定部81的一端与卷耳85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81的左侧面与第一连接部82的左侧面平行或重合,所述固定部81的右侧面与第一连接部82的右侧面平行或重合,所述安装部83的左侧面与第一连接部82的左侧面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所述安装部83的右侧面与第一连接部82的右侧面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所述安装部83形成有贯通安装部83的安装孔831,所述空气弹簧9的重心位于安装部83上方,所述空气弹簧9下方形成有第一固定板91,所述第一固定板91形成有螺纹孔911,所述螺钉92穿过安装孔831后与螺纹孔 911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孔831为台阶孔;空气弹簧9的重心位于两个安装孔831连线的中点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91与安装部83上表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8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平行,所述第一连接部82 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平行,所述安装部8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平行;
所述第一连接部82的左侧面和安装部83的左侧面之间形成有用于过渡的圆弧面,所述第一连接部82的右侧面和安装部83的右侧面之间形成有用于过渡的圆弧面;
所述固定部81下方形成有第二定位孔811;
所述第一连接部82远离固定部81的一端向下倾斜;
所述安装部83远离第一连接部82方向的厚度逐渐减小;
还包括保护板80,所述保护板80两端分别与固定部81固定,所述保护板80套装在第二连接部84和卷耳85的外侧并与第二连接部84和卷耳 85接触,所述保护板80下方形成有与第二定位孔811相连通的第一通孔 802,所述保护板80上方形成有定位凸起801。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臂支架6包括连接板61、侧板62和固定板64,所述连接板61两侧分别与侧板62一体成型,两个侧板62不平行,所述固定板64位于两个侧板62之间,所述固定板64两侧分别与侧板62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62与连接板61垂直;
两个侧板62之间的夹角为4度;
所述连接板61为等腰梯形,所述侧板62为直角梯形,所述侧板62的直角边和连接板61的腰一体成型,所述侧板62的直角边和连接板61的腰的连接处形成有弧形过渡部16;
所述侧板62在远离连接板61的一侧形成有向远离另一个侧板62方向延伸的弯折部63,所述弯折部63的长度小于侧板62远离连接板61的一侧的长度;
还包括轴套65,所述轴套65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侧板62,所述轴套 65与侧板62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64为L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板66、限位板67、第二螺栓68、第二螺母681 和橡胶衬套600,所述安装板66形成有膨大部661和轴部662,所述膨大部661和轴部662一体成型,所述膨大部661一侧与侧板62贴合,另一侧与第二螺栓68的轴线垂直;所述轴部662穿过侧板62后进入两个侧板62 之间,所述限位板67套装在轴部662外侧并与轴部662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板67一侧与侧板62贴合,另一侧与第二螺栓68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螺栓68穿过安装板66和侧板62后与第二螺母681螺纹连接,所述橡胶衬套600套装在第二螺栓68外侧,所述橡胶衬套600位于两个限位板67之间;
还包括第三螺栓69和第三螺母691,所述第三螺栓69穿过轴套65后与第三螺母691螺纹连接;
还包括减振器,所述减振器一端通过第三螺栓与导向臂支架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总成铰接。
连接总成结构原理:
底板1的第三凹槽11、第四凹槽12和第五凹槽14减少了材料的用量,进而减轻了底板1的重量。
三个圆弧槽200和通孔27分别位于平板部20的四个角,圆弧槽200 的内壁为一部分圆柱面,通孔27为圆柱孔。使用圆弧槽200代替通孔,可以减少使用的材料,进而减小重量。由于铰接筒25与减振器28铰接,并受到减振器28的力,所以此处不使用圆弧槽200,而是使用通孔27以保证整体的强度,防止产生形变。同时,通孔27由于还穿过了第四侧板24,提高了通孔27的轴向长度,进一步提高了通孔27处的强度,防止通孔27内壁产生变形。第一凹槽203和条形凸起201也减少了材料的用量,进而减轻了压板2的重量。
盖板3顶部采用第一限位板34和第二限位板35而不是凹槽,减轻了盖板3的重量;盖板3底部采用第二凹槽32减重,并采用隔板33加固。
顶杆41的下表面为平面,与盖板3上表面贴合,相较于圆杆接触面积更大,压强更低,部件所需的强度更小,能够降低材料的用量,进而减轻重量。
导向臂支架6结构原理:
倾斜的两个侧板62形成了三角结构,使轻量化导向臂支架强度优于现有的两个平行侧板的设计。使用固定板64和轴套65与两个侧板62固定连接,使两个侧板62远离连接板61的一侧也能保证相对位置固定,避免侧板62远离连接板61的一侧产生变形。
导向臂支架6的侧板12不需要使用***和较厚的板材就能保证和现有设计相同的强度,所以轻量化导向臂支架的重量较轻、材料成本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连接板61和侧板62均为平板。
由于橡胶衬套60、第二螺栓5的端部和第二螺母51均需要和与其端面平行的面接触,而侧板62并不与上述部件的端面平行,所以需要使用安装板66和限位板67。
安装板66的膨大部661远离侧板62的侧面与第二螺栓68的端部和第二螺母681的端面平行,膨大部661靠近侧板62的侧面与侧板62贴合(贴合指的是接触且平行)。限位板67靠近橡胶衬套60的侧面与橡胶衬套60 的端面平行,限位板67远离橡胶衬套60的侧面与侧板62贴合(贴合指的是接触且平行)。两侧的限位板67用于限制橡胶衬套60沿第二螺栓68的轴向移动。
导向臂8结构原理:
导向臂8采用第二定位孔811,更有利于铸造时脱模。
相对固定部81和第一连接部82弯折的安装部83可以延伸到弹性元件的重心下方直接与弹性元件固定,从而不需要使用偏置钢板分别来固定安装部83和空气弹簧9,使导向臂8的受力更均匀,提高了导向臂8的寿命、降低了对导向臂8扭转强度的要求,进而可以降低导向臂8的材料用量和重量。
空气弹簧9的力通过安装部83传递给固定部81和第一连接部82。空气弹簧9和安装部83之间不需要偏置钢板来传递力,使安装部83受力更均匀,也避免了需要频繁更换受力变形的偏置钢板。
工作原理:
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导向臂8的第一槽,第三侧板23和第四侧板24之间形成有容纳车桥7的第二槽。一个U型螺栓4穿过两个圆弧槽200,另一U型螺栓4穿过一个圆弧槽200和通孔27。
车桥7上下两侧分别与压板2和底板1贴合,导向臂8位于压板2和盖板3之间,保护板80分别与压板2和盖板3贴合。定位柱5向上穿过保护板80***导向臂8下方的第二定位孔811中,从而限制导向臂8的移动,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限制导向臂8转动。保护板80上方形成的定位凸起801***定位筒31中起到限位作用。
车桥7的前后两侧与两个凸起13、第三侧板23和第四侧板24贴合, U型螺栓4和螺母6将盖板3、导向臂8、保护板80、压板2、车桥7和底板1压紧固定。
卷耳85接触套装在橡胶衬套60外侧。
当车桥7及其两端连接的车轮上下运动时,空气弹簧9会压缩或回弹,以适应路面。
当车桥7左右转动时(即两个车轮高度不同时),左右两侧的空气弹簧9的高度不同,以适应倾斜的车桥7。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总成、导向臂支架(6)、车桥(7)、导向臂(8)和空气弹簧(9),所述车桥(7)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总成与导向臂(8)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臂(8)一端与导向臂支架(6)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空气弹簧(9)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总成包括底板(1)、压板(2)、盖板(3)和U型螺栓(4),所述底板(1)、车桥(7)、压板(2)、导向臂(8)和盖板(3)从低到高沿直线排布,所述压板(2)侧面形成有圆弧槽(200),所述U型螺栓(4)顶部与盖板(3)贴合,所述U型螺栓(4)向下穿过圆弧槽(200)和盖板(3)后和第一螺母(43)螺纹连接将底板(1)、车桥(7)、压板(2)、导向臂(8)和盖板(3)压紧固定,所述U型螺栓(4)与圆弧槽(200)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包括平板部(20)、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和第四侧板(24),所述平板部(20)上方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侧板(22)和第一侧板(21)一体成型,所述平板部(20)左侧形成有两个圆弧槽(200),所述平板部(20)右侧形成有一个圆弧槽(200),所述平板部(20)下方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三侧板(23)和第四侧板(24)一体成型,所述压板(2)形成有通孔(27),所述通孔(27)穿过平板部(20)、第一侧板(21)和第四侧板(24),所述通孔(27)位于平板部(20)右侧;
还包括铰接筒(25)和连接部(26),所述连接部(26)位于铰接筒(25)和平板部(20)之间,所述铰接筒(25)位于平板部(20)和通孔(27)后侧,所述平板部(20)、连接部(26)和铰接筒(25)一体成型;所述通孔(27)穿过连接部(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柱(5),所述平板部(20)形成有第一定位孔(202),所述平板部(20)上方左右两侧形成有条形凸起(201),所述第一定位孔(202)位于两个条形凸起(201)之间,所述条形凸起(201)的高度低于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的高度;所述平板部(20)下方形成有第一凹槽(203);三个圆弧槽(200)和通孔(27)的轴线分别与长方体的四条高重合;所述定位柱(5)***第一定位孔(202)中,所述导向臂(8)下方形成有第二定位孔(811),所述定位柱(5)***第二定位孔(8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螺栓(4)包括顶杆(41)和侧杆(42),所述顶杆(41)两端分别与侧杆(42)一体成型,所述顶杆(41)的截面为四角均形成有圆角的矩形,所述侧杆(42)为圆杆,所述顶杆(41)的下表面与盖板(3)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一螺母(43)与侧杆(4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43)与底板(1)底面接触;
所述盖板(3)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限位板(34),所述盖板(3)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二限位板(35),所述顶杆(41)位于第一限位板(34)和第二限位板(35)之间,所述顶杆(41)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第一限位板(34)和第二限位板(35)贴合;所述盖板(3)下方形成有定位筒(31)和隔板(33),所述隔板(33)将盖板(3)下方分隔出多个第二凹槽(32),所述隔板(33)与定位筒(31)一体成型;
所述底板(1)上方前后两侧形成有凸起(13),所述底板(1)上方形成有第三凹槽(11),所述底板(1)左右两侧形成有第四凹槽(12),所述底板(1)下方形成有第五凹槽(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钉(92),所述导向臂(8)包括固定部(81)、第一连接部(82)、安装部(83)、第二连接部(84)和卷耳(85),所述固定部(8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82)和第二连接部(84)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部(82)远离固定部(81)的一端与安装部(83)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部(84)远离固定部(81)的一端与卷耳(85)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81)的左侧面与第一连接部(82)的左侧面平行或重合,所述固定部(81)的右侧面与第一连接部(82)的右侧面平行或重合,所述安装部(83)的左侧面与第一连接部(82)的左侧面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所述安装部(83)的右侧面与第一连接部(82)的右侧面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所述安装部(83)形成有贯通安装部(83)的安装孔(831),所述空气弹簧(9)的重心位于安装部(83)上方,所述空气弹簧(9)下方形成有第一固定板(91),所述第一固定板(91)形成有螺纹孔(911),所述螺钉(92)穿过安装孔(831)后与螺纹孔(911)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孔(831)为台阶孔;空气弹簧(9)的重心位于两个安装孔(831)连线的中点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91)与安装部(83)上表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8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平行,所述第一连接部(8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平行,所述安装部(8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平行;
所述第一连接部(82)的左侧面和安装部(83)的左侧面之间形成有用于过渡的圆弧面,所述第一连接部(82)的右侧面和安装部(83)的右侧面之间形成有用于过渡的圆弧面;
所述固定部(81)下方形成有第二定位孔(811);
所述第一连接部(82)远离固定部(81)的一端向下倾斜;
所述安装部(83)远离第一连接部(82)方向的厚度逐渐减小;
还包括保护板(80),所述保护板(80)两端分别与固定部(81)固定,所述保护板(80)套装在第二连接部(84)和卷耳(85)的外侧并与第二连接部(84)和卷耳(85)接触,所述保护板(80)下方形成有与第二定位孔(811)相连通的第一通孔(802),所述保护板(80)上方形成有定位凸起(80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臂支架(6)包括连接板(61)、侧板(62)和固定板(64),所述连接板(61)两侧分别与侧板(62)一体成型,两个侧板(62)不平行,所述固定板(64)位于两个侧板(62)之间,所述固定板(64)两侧分别与侧板(6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62)与连接板(61)垂直;
两个侧板(62)之间的夹角为4度;
所述连接板(61)为等腰梯形,所述侧板(62)为直角梯形,所述侧板(62)的直角边和连接板(61)的腰一体成型,所述侧板(62)的直角边和连接板(61)的腰的连接处形成有弧形过渡部(16);
所述侧板(62)在远离连接板(61)的一侧形成有向远离另一个侧板(62)方向延伸的弯折部(63),所述弯折部(63)的长度小于侧板(62)远离连接板(61)的一侧的长度;
还包括轴套(65),所述轴套(65)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侧板(62),所述轴套(65)与侧板(62)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64)为L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66)、限位板(67)、第二螺栓(68)、第二螺母(681)和橡胶衬套(60),所述安装板(66)形成有膨大部(661)和轴部(662),所述膨大部(661)和轴部(662)一体成型,所述膨大部(661)一侧与侧板(62)贴合,另一侧与第二螺栓(68)的轴线垂直;所述轴部(662)穿过侧板(62)后进入两个侧板(62)之间,所述限位板(67)套装在轴部(662)外侧并与轴部(662)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板(67)一侧与侧板(62)贴合,另一侧与第二螺栓(68)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螺栓(68)穿过安装板(66)和侧板(62)后与第二螺母(681)螺纹连接,所述橡胶衬套(60)套装在第二螺栓(68)外侧,所述橡胶衬套(60)位于两个限位板(67)之间;
还包括第三螺栓(69)和第三螺母(691),所述第三螺栓(69)穿过轴套(65)后与第三螺母(691)螺纹连接;
还包括减振器(28),所述减振器(28)一端通过第三螺栓(69)与导向臂支架(6)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总成铰接。
CN202221187156.1U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 Active CN217477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87156.1U CN217477029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87156.1U CN217477029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7029U true CN217477029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1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87156.1U Active CN217477029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70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67575U (zh) 一种后下控制臂、多连杆悬架***及车辆
CN216184315U (zh) 悬架结构、车辆
CN217477029U (zh) 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
CN215436611U (zh) 一种横梁总成、车架及车辆
CN111942094A (zh) 一种汽车橡胶支座和板簧支架总成
CN215171827U (zh)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减震装置
CN215096860U (zh) 一种空气悬挂
CN211193650U (zh) 一种麦弗逊前悬外倾角调节装置
CN112060850A (zh) 一种橡胶支座和板簧支架总成
CN109094361B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后悬置支架
CN211308730U (zh) 一种suv用的前悬挂横梁总成
CN214324826U (zh) 一种汽车摆臂
CN107235079B (zh) 一种副车架的减震结构
CN111216796A (zh)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后副车架
CN215479343U (zh) 一种悬架***及起重机
CN216545599U (zh) 一种前悬架下摆臂结构、前悬架及车辆
CN217864337U (zh) 转向油罐的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742686U (zh) 一种副车架电机悬置加强结构
CN220905133U (zh) 后地板的板簧横梁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5590421U (zh) 一种前钢板弹簧前支座撑板
CN216867394U (zh) 减震机构支架及作业机械
CN214028830U (zh) 三级四棱高承载汽车转向节
CN221250462U (zh) 汽车前板簧吊耳支架总成
CN217099586U (zh) 一种轻量化导向臂支架及总成
CN216993797U (zh) 一种半挂车板簧支架缓冲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