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6870U - 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6870U
CN217456870U CN202221187078.5U CN202221187078U CN217456870U CN 217456870 U CN217456870 U CN 217456870U CN 202221187078 U CN202221187078 U CN 202221187078U CN 217456870 U CN217456870 U CN 217456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sub
groove
lining
packa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870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璧丞
杨钊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angn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angn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angn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angn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870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6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6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6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包括外盒、内盒及至少一个子盒,所述外盒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呈敞口设置;所述内盒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容置槽,所述内盒的侧端自所述敞口可抽拉地设于所述外盒内;所述子盒具有供第一待包装件放置的容纳腔,所述子盒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内盒的第一容置槽内,所述子盒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壁形成有供第二待包装件放置的第二容置槽。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能够解决现有包装盒在对多个待包装件进行包装时内部空间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Description

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包装盒在对多个待包装件进行包装时,因现有包装盒的内部空间利用不合理,导致多个待包装件通常是杂乱的放置于包装盒内,使得多个待包装件在包装盒内部容易相互碰撞和挤压,待包装件容易损坏或刮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旨在解决现有包装盒在对多个待包装件进行包装时内部空间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包括:
外盒,所述外盒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呈敞口设置;
内盒,所述内盒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容置槽,所述内盒的侧端自所述敞口可抽拉地设于所述外盒内;以及
至少一个子盒,所述子盒具有供第一待包装件放置的容纳腔,所述子盒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内盒的第一容置槽内,所述子盒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壁形成有供第二待包装件放置的第二容置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盒还包括内衬件,所述内衬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并与所述内盒形成有缓冲空间,所述内衬件和所述子盒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壁共同形成供第二待包装件放置的所述第二容置槽,所述缓冲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槽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衬件包括内衬本体和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待包装件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内衬本体上并位于所述内衬本体靠近所述子盒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沿所述内衬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子盒,两个所述子盒均与所述内衬本体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二容置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盒还包括遮盖件,所述遮盖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并位于所述子盒和所述内衬件的上方,以遮盖所述子盒和所述内衬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盖件的中部设有观察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观察口位于所述支撑部的正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盖件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提手,所述第一提手与所述遮盖件可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子盒包括底板、多个侧板和盖板,多个所述侧板依次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周侧,所述盖板与多个所述侧板中的其中一个活动连接,所述底板、多个所述侧板和所述盖板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盖板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子盒形成有开口朝上的容纳槽;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以使所述子盒具有围合状态和平铺状态,在所述围合状态,所述底板、多个所述侧板和所述盖板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底板和/或所述侧板与所述内盒连接;在所述平铺状态,所述底板、多个所述侧板和所述盖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子盒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外。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包括外盒、内盒和至少一个子盒,内盒的侧端自外盒的敞口可抽拉地设于外盒内,如此使得待包装件不易掉落出来;内盒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容置槽,子盒可分离地连接于内盒的第一容置槽内,以使得子盒能够连接于内盒内或者能够从内盒内取出;子盒具有供第一待包装件放置的容纳腔,子盒在第一容置槽内与第一容置槽的槽壁形成有供第二待包装件放置的第二容置槽,通过设置容纳腔和第二容置槽,使得多个待包装件能够在内盒的第一容置槽内分区域放置,例如部分待包装件放置于子盒内,另一部分待包装件放置于第二容置槽内,子盒能够对待包装件进行进一步收纳与保护,避免了待包装件出现碰撞、刮伤、易掉落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充分利用了内盒的内部空间,提高了内盒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并且,子盒与放置于子盒内的待包装件能够同时从内盒内部取出,以便于用户对子盒和其内的待包装件随身携带或者另外放置,从而提高了包装盒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结构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内衬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外盒 400 内衬件
110 敞口 410 缓冲空间
200 内盒 411 第一子空间
210 第一容置槽 412 第二子空间
220 第二容置槽 420 内衬本体
300 子盒 430 支撑部
310 容纳腔 500 遮盖件
320 盖板 510 观察口
330 第二提手 520 第一提手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盒,该包装盒能够解决现有包装盒在对多个待包装件进行包装时内部空间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盒包括外盒100、内盒200以及至少一个子盒300,所述外盒100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呈敞口110设置;所述内盒200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容置槽210,所述内盒200的侧端自所述敞口110可抽拉地设于所述外盒100内;所述子盒300具有供第一待包装件放置的容纳腔310,所述子盒300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内盒200的第一容置槽210内,所述子盒300在所述第一容置槽210内与所述第一容置槽210的槽壁形成有供第二待包装件放置的第二容置槽220。
可以理解的是,外盒100、内盒200和子盒300的制作材料可以有多种,具体在此不作限定。如外盒100、内盒200和子盒300采用纸质材料制成,例如牛皮纸,或者瓦楞纸,或者铜版纸,或者白卡纸等。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外盒100、内盒200和子盒300采用铜版纸制成,具体为双面铜版纸制成。
进一步地,内盒20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端,在本实施例中,内盒2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端中的任意一个,可以从外盒100的两个敞口中的任意一个装入或者抽拉出来,即内盒200的侧端自外盒100的敞口110可抽拉地设于外盒100内,同时,内盒200的第一容置槽210的开口朝向,内盒200安装于外盒100内时,外盒100能够封盖住第一容置槽210的开口,如此能够对待包装件进行保护,待包装件不易从包装盒内掉落出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内盒200也可以沿其宽度方向的侧端可抽拉地设于外盒100内,具体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子盒300可分离地连接于内盒200的第一容置槽210内,即子盒300可以与内盒200连接而设于第一容置槽210内,子盒300也可以与内盒200分离而设于第一容置槽210外,也就是说,子盒300能够安装于内盒200内,也可以从内盒200内取出。子盒300安装于内盒200内时,子盒300与内盒200的盒壁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但不局限于:子盒300与内盒200通过胶条连接;或者,子盒300与内盒200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子盒300与内盒200通过胶条连接,胶条能够将子盒300与内盒200粘合,以使子盒300能够稳定的安装于内盒200内;同时,采用胶条粘合,还便于子盒300与内盒200分离,通过外力取出子盒300时,外力大于胶条的粘合力,即可使得子盒300能够与内盒200分离,子盒300取出后,子盒300容纳腔310内的第一待包装件能够同步取出,从而便于用户对第一待包装件进行随身携带或者另外放置。
此外,子盒300具有容纳腔310,该容纳腔310能够供第一待包装件放置,子盒300的外壁与第一容置槽210的槽壁形成第二容置槽220,第一容置槽210能够供第二待包装件放置,即第一待包装件和第二待包装件在第一容置槽210内放置时能够分区域放置,子盒300能够对第一待包装件进行进一步收纳保护,子盒300将第一待包装件和第二待包装件进行隔开,避免第一待包装件和第二待包装件相互碰撞、挤压刮伤等。子盒300的数量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多个子盒300能够对多个待包装件分别进行包装,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包括外盒100、内盒200和至少一个子盒300,内盒200的侧端自外盒100的敞口110可抽拉地设于外盒100内,如此使得待包装件不易掉落出来;内盒200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容置槽210,子盒300可分离地连接于内盒200的第一容置槽210内,以使得子盒300能够连接于内盒200内或者能够从内盒200内取出;子盒300具有供第一待包装件放置的容纳腔310,子盒300在第一容置槽210内与第一容置槽210的槽壁形成有供第二待包装件放置的第二容置槽220,通过设置容纳腔310和第二容置槽220,使得多个待包装件能够在内盒200的第一容置槽210内分区域放置,例如部分待包装件放置于子盒300内,另一部分待包装件放置于第二容置槽220内,子盒300能够对待包装件进行进一步收纳与保护,避免了待包装件出现碰撞、刮伤、易掉落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充分利用了内盒200的内部空间,提高了内盒200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并且,子盒300与放置于子盒300内的待包装件能够同时从内盒200内部取出,以便于用户对子盒300和其内的待包装件随身携带或者另外放置,从而提高了包装盒的适用性。
请参阅图2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盒还包括内衬件400,所述内衬件400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210内并与所述内盒200形成有缓冲空间410,所述内衬件400和所述子盒300在所述第一容置槽210内与所述第一容置槽210的槽壁共同形成供第二待包装件放置的所述第二容置槽220,所述缓冲空间410与所述第二容置槽220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内衬件400由非刚性材料制成,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铜版纸制成,具体为双面铜版纸制成。内衬件400在内盒200内形成有缓冲空间410,当第二待包装件放置于内盒200内而发生晃动时,缓冲空间410能够对第二待包装件的晃动进行缓冲,以降低第二待包装件晃动碰撞而造成的刮花或者损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包装盒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内衬件400的外壁与第一容置槽210的槽壁之间形成第二容置槽220,即第二待包装件能够放置于内衬件400上,当然,第二待包装件也可以设于内衬件400与子盒300之间。缓冲空间410与第二容置槽220间隔设置,即内衬件400将缓冲空间410与第二容置槽220隔开,以确保内衬件400能够起到缓冲第二待包装件的作用。
请参阅图2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衬件400包括内衬本体420和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待包装件的支撑部430,所述支撑部430设于所述内衬本体420上并位于所述内衬本体420靠近所述子盒300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部430沿内衬件40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小于内衬本体420沿内衬件40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即支撑部430的长度小于内衬本体420的长度,如此能够减少支撑部430占用的空间,以便于为第二待包装件预留较多的容置空间。支撑部430设于内衬本体420和子盒300之间,第二待包装件能够放置于支撑部430上,子盒300的外壁、支撑部430的外壁、内衬本体420的外壁和第一容置槽210的槽壁共同围合形成第二容置槽220,第二待包装件能够设于第二容置槽220内且支撑于支撑部430上,通过设置支撑部430增加了内衬件400的强度,也相当于增加了包装盒的强度。同时,支撑部430设于内衬本体420和子盒300之间,使得第二待包装件能够安装于内衬本体420和子盒300之间,内衬本体420和子盒300在第二待包装件晃动时均能对第二待包装件进行保护,避免了第二待包装件出现碰撞、刮伤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充分利用了内盒200的内部空间,提高了内盒200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以及提高了包装盒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空间410包括第一子空间411和第二子空间412,内衬本体420与内盒200形成有所述第一子空间411,支撑部430与内盒200形成有所述第二子空间412,第一子空间411与第二子空间412可以连通,当然第一子空间411和第二空间也可以不连通,具体在此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空间411与第二子空间412连通,如此设置,能够节省内衬件400的材料,以及减轻内衬件400的重量,从而有利于节约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430沿所述内衬本体42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子盒300,两个所述子盒300均与所述内衬本体420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二容置槽220。如此设置,使得支撑部430设于两个子盒300与内衬本体420之间,当第二待包装件放置于第二容置槽220内时,第二待包装件承载于支撑部430上,且第二待包装件设于两个子盒300与内衬本体420之间,当第二待包装件晃动时,子盒300的外壁和内衬本体420的外壁均能对第二待包装件进行缓冲防护,以避免第二待包装件碰撞损坏和刮伤,从而提高了包装盒对第二待包装件进行包装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盒还包括遮盖件500,所述遮盖件500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210内并位于所述子盒300和所述内衬件400的上方,以遮盖所述子盒300和所述内衬件400。
可以理解的是,遮盖件500可以与内盒200可分离连接,以使得遮盖件500能够对内盒200内的待包装件进行进一步防护,防止待包装件掉落出来,从而提高包装盒的可靠性。当然遮盖件500也可以不与内盒200连接,使得遮盖件500仅具有遮盖的作用。通过将遮盖件500设于子盒300和内衬件400的上方,使得遮盖件500具有防灰的作用,以及遮挡待包装件而使包装盒具有一定美观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盖件500的中部设有观察口510。通过设置观察口510,当将内盒200从外盒100内取出后,能够立即通过观察口510看到内盒200中的待包装件,从而便于用户快速看到待包装件,以及方便用户取出遮盖件500,从而提高了包装盒的适用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观察口510位于所述支撑部430的正上方。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待包装件安装于第二容置槽220内时,第二待包装件承载于支撑部430上,通过将观察口510设于支撑部430的正上方,使得从观察口510能够看到第二待包装件,从而便于用户快速精准的取出所需的产品,从而提高了包装盒的实用性。
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盖件500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提手520,所述第一提手520与所述遮盖件500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遮盖件500上设置第一提手520,能够方便将遮盖件500取出,第一提手520可以采用胶条进行粘合的方式与遮盖件500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子盒300包括底板、多个侧板和盖板320,多个所述侧板依次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周侧,所述盖板320与多个所述侧板中的其中一个活动连接,所述底板、多个所述侧板和所述盖板320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310,所述盖板320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子盒300形成有开口朝上的容纳槽;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子盒300采用铜版纸制成,具体为双面铜版纸制成。采用铜版纸制成的子盒300易于加工形成底板、多个侧板和盖板320。通过子盒300围合形成容纳腔310,便于对第一待包装件进行包装,且盖板320能够翻折的设于侧板上,使得子盒300容易打开或者关闭,进而使得子盒300易于加工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以使所述子盒300具有围合状态和平铺状态,在所述围合状态,所述底板、多个所述侧板和所述盖板320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310,所述底板和/或所述侧板与所述内盒200连接;在所述平铺状态,所述底板、多个所述侧板和所述盖板320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子盒300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210外。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子盒300具有围合状态和平铺状态,因此在对子盒300进行加工时,便于对子盒300进行一体裁剪;并且,子盒300在平铺后,底板、多个侧板和盖板320位于同一平面,使得子盒300可层叠堆放和捆绑,从而使得子盒300占用的体积较小,以便于对子盒300进行存储和运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320上设有第二提手330,第二提手330与所述盖板320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盖板320上设置第二提手330,能够方便将子盒300取出,第二提手330可以采用胶条进行粘合的方式与盖板320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包括:
外盒,所述外盒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呈敞口设置;
内盒,所述内盒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容置槽,所述内盒的侧端自所述敞口可抽拉地设于所述外盒内;以及
至少一个子盒,所述子盒具有供第一待包装件放置的容纳腔,所述子盒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内盒的第一容置槽内,所述子盒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壁形成有供第二待包装件放置的第二容置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还包括内衬件,所述内衬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并与所述内盒形成有缓冲空间,所述内衬件和所述子盒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壁共同形成供第二待包装件放置的所述第二容置槽,所述缓冲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槽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件包括内衬本体和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待包装件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内衬本体上并位于所述内衬本体靠近所述子盒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沿所述内衬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子盒,两个所述子盒均与所述内衬本体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二容置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还包括遮盖件,所述遮盖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并位于所述子盒和所述内衬件的上方,以遮盖所述子盒和所述内衬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件的中部设有观察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口位于所述支撑部的正上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件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提手,所述第一提手与所述遮盖件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盒包括底板、多个侧板和盖板,多个所述侧板依次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周侧,所述盖板与多个所述侧板中的其中一个活动连接,所述底板、多个所述侧板和所述盖板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盖板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子盒形成有开口朝上的容纳槽;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关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以使所述子盒具有围合状态和平铺状态,在所述围合状态,所述底板、多个所述侧板和所述盖板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底板和/或所述侧板与所述内盒连接;在所述平铺状态,所述底板、多个所述侧板和所述盖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子盒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外。
CN202221187078.5U 2022-05-16 2022-05-16 包装盒 Active CN217456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87078.5U CN217456870U (zh) 2022-05-16 2022-05-16 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87078.5U CN217456870U (zh) 2022-05-16 2022-05-16 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6870U true CN217456870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74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87078.5U Active CN217456870U (zh) 2022-05-16 2022-05-16 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6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133634A (en) Container assembly
US6382460B1 (en) Flat article dispensing device
KR200492642Y1 (ko) 포장상자와 물품 디스펜서
EA019887B1 (ru) Выдвижной контейнер с шарнирным клапаном
JP3727045B2 (ja) 収納箱
WO2014203405A1 (ja) ウェブ収納容器
US20070175778A1 (en) Cardboard packing box for cartridge container
KR20180087242A (ko) 소비재용 팩
CN217456870U (zh) 包装盒
KR20080006651U (ko) 휴대폰용 포장박스 어셈블리
JP5827459B2 (ja) 包装用箱
JP2012229045A (ja) 物品保持体用カバー
CN214397836U (zh) 包装盒及内衬
US9334080B2 (en) Display-cum-packaging box
KR101039009B1 (ko) 운반 및 보관이 용이한 포장 용기
CN108284996B (zh) 一种包装箱
US20110100867A1 (en) Packaging and display device
CN218840071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5623572U (zh) 一种配件防护包装盒
CN212314154U (zh) 包装盒
CN219729108U (zh) 一种礼品包装盒
CN219728919U (zh) 包装盒
CN216270948U (zh) 多层堆叠的包装箱结构
KR100654153B1 (ko) 포장용 상자, 괘선형성방법 및 포장용 상자의 제조 방법
CN219097248U (zh) 烟包包装盒以及条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