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7850U - 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7850U
CN217437850U CN202220448675.2U CN202220448675U CN217437850U CN 217437850 U CN217437850 U CN 217437850U CN 202220448675 U CN202220448675 U CN 202220448675U CN 217437850 U CN217437850 U CN 217437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housing
membrane
group
alg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486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志刚
曹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Weile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Weile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Weile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Weile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486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7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7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7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包括罩壳,所述罩壳内上部设有喷淋管组,罩壳底部与曝气池连通,所述曝气池内上部设有生物滤床,所述菌藻膜组截面呈S型,菌藻膜组设置在喷淋管组下方的罩壳内,菌藻膜组包括多组等间距上下分布且错位设置的膜支撑件,以及通过多组所述膜支撑件进行支撑的菌藻膜,所述曝气池侧壁设有回水管与喷淋管组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有将曝气后的污水泵入喷淋管组的回水泵,所述罩壳一侧设有注液管。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增大膜面积,提高菌藻膜上微生物菌藻对污水的处理效率,并且可防止部分曝气后污水未经过菌藻膜处理便直接落在生物滤床,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

Description

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被提起,越来越多人们对水污染的关切程度达到了空前,其中,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通常是人为污染。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 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矿山污水。
污水处理中存在着处理成本高,污水成分复杂等问题,而通过微生物菌藻能够很好的处理污水中污染物,并且处理成本低,但微生物菌藻水处理相关的膜设备一般为了提高处理效率,通常采用扩大膜设备占地面积以提高膜面积,但因占地面积的扩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污水处理的资源占用和成本;因此,针对现需要一种能够提高菌藻膜面积以减小设备占地面积的水循环处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包括罩壳,所述罩壳内上部设有用于将曝气后污水均匀喷布在菌藻膜组上的喷淋管组,罩壳底部与曝气池连通,所述曝气池内上部设有用于过滤污水以及辅助菌藻膜组进行污水处理的生物滤床,
所述菌藻膜组截面呈S型,菌藻膜组设置在喷淋管组下方的罩壳内,菌藻膜组包括多组等间距上下分布且错位设置的膜支撑件,以及通过多组所述膜支撑件进行支撑的菌藻膜,且所述菌藻膜两端与罩壳内壁可拆卸连接,
所述曝气池侧壁设有回水管与喷淋管组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有将曝气后的污水泵入喷淋管组的回水泵,所述罩壳一侧设有用于将污水导入生物滤床上的注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膜支撑件为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与所述罩壳转动卡接,且所述菌藻膜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罩壳内壁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有效的将菌藻膜布置呈纵向剖面呈S型结构,从而使喷淋管组将曝气后污水均能喷布在菌藻膜上,从而提高微生物菌藻对污水的处理效率,相较于纵向平行设置的膜组件来说,可有效提高喷淋管组将污水喷布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可选方式,所述膜支撑件为调节组合杆,所述调节组合杆包括一组主杆、两组辅杆以及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两组辅杆间距以及调节两组辅杆以主杆为轴心进行转动,
所述调节组件设有两组,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杆和辅杆的两端,调节组件包括用于两组辅杆进行限位移动的导轨,用于控制两组辅杆间距调节的拉杆和收卷轮,用于拉杆与收卷轮之间传动连接的连接绳,以及用于控制两组辅杆以主杆轴心转动的转盘,
所述转盘与导轨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拉杆两端各通过一组摆动杆与辅杆端部连接,所述摆动杆两端分别与拉杆、辅杆端部转动连接,拉杆底部设有用于使拉杆限位移动的横杆,所述连接板内设有用于拉杆及横杆进行上下移动的滑动槽,连接板上部设有用于摆动杆活动的沉槽,导轨底部设有用于摆动杆活动的通孔,
所述收卷轮设置在所述转盘内部空腔中,收卷轮通过轴杆贯穿转盘外侧面并与转盘外侧面设有的旋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一端与横杆底部卡接,其另一端与收卷轮卡接,且横杆底部设有弹簧与滑动槽连接,所述菌藻膜两端分别通过张紧杆与罩壳内壁可拆卸连接;
通过调节组合杆的结构设置,能够通过转动转盘或旋钮对菌藻膜进行S型弯折角度的调节,从而根据不同污水水质的情况进行实时调整,从而保证菌藻膜组的污水处理效率;同时,采用调节组合杆的设计克服了以下技术问题:
1、无需对罩壳内设置驱动电机等驱动元件进行上下分布的膜支撑件的高度间距调节,设置驱动电机等驱动元件容易受到驱动电机防水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在使用中出现故障而无法操作调节;
2、无需通过设置纵向槽调节膜支撑件的高度,设置纵向槽调节膜支撑件的高度存在对液位高度要求较高的问题,并且由于膜支撑件上下调节必然产生纵向槽空隙,也难以控制设备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内侧面设有用于与所述主杆转动卡接的杆槽,转盘贯穿罩壳侧面并与其转动密封连接;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有效通过调节组件对主杆以及辅杆进行夹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设有用于操纵转盘转动的第一防滑纹,所述旋钮上设有用于操纵收卷轮转动的第二防滑纹,通过设置第一防滑纹、第二防滑纹能够有效的改善转盘、旋钮转动的操作体验,提高控制调节的操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绳选用钢绳,且所述连接板以及转盘内设有用于连接绳穿过的绳孔,钢绳结实耐用,并且经济性好,但不仅限于钢绳这一种选择,能满足本实用新型设备传动连接强度需求的材质均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水循环处理设备通过设置纵向剖面呈S型结构的菌藻膜,能够有效增大膜面积,从而提高菌藻膜上微生物菌藻对曝气后污水的处理效率,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纵向平行设置的膜组件来说,在相同设备体积中均有更大膜面积,并且可防止部分曝气后污水未经过菌藻膜处理便直接落在生物滤床。
(2)本实用新型的水循环处理设备将污水先导入生物滤床上,可通过生物滤床对污水进行物理过滤后再进入曝气池,从而有效的简化了过滤池的设置,有效减小水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
(3)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组合杆通过转动转盘或旋钮对菌藻膜进行S型弯折角度的调节,从而根据不同污水水质的情况进行实时调整,从而保证菌藻膜组的污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水循环处理设备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水循环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水循环处理设备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水循环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调节组合杆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调节组合杆展开状态下调节组件的局部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调节组合杆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调节组合杆收缩状态下调节组件的局部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调节组合杆辅杆旋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罩壳、11-注液管、2-菌藻膜组、21-菌藻膜、22-连接杆、23-张紧杆、3-喷淋管组、4-曝气池、41-回水管、42-回水泵、5-生物滤床、6-支撑杆、7-调节组合杆、71-主杆、72-辅杆、73-导轨、731-通孔、74-拉杆、741- 摆动杆、742-横杆、743-弹簧、75-收卷轮、76-连接绳、77-转盘、771-杆槽、 78-连接板、781-滑动槽、782-沉槽、79-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更好地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优势。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包括罩壳1,所述罩壳1内上部设有用于将曝气后污水均匀喷布在菌藻膜组2上的喷淋管组3,罩壳1底部与曝气池4连通,所述曝气池4内上部设有用于过滤污水以及辅助菌藻膜组2进行污水处理的生物滤床5,
如图2所示,所述菌藻膜组2截面呈S型,菌藻膜组2设置在喷淋管组3 下方的罩壳1内,菌藻膜组2包括七组等间距上下分布且错位设置的膜支撑件,以及通过多组所述膜支撑件进行支撑的菌藻膜21,且所述菌藻膜21两端与罩壳1内壁可拆卸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膜支撑件为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两端与所述罩壳1 转动卡接,且所述菌藻膜21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22与罩壳1内壁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有效的将菌藻膜21布置呈纵向剖面呈S型结构,从而使喷淋管组3将曝气后污水均能喷布在菌藻膜21上,从而提高微生物菌藻对污水的处理效率,相较于纵向平行设置的膜组件来说,可有效提高喷淋管组3将污水喷布的效果;
如图1或2所示,所述曝气池4侧壁设有回水管41与喷淋管组3连通,所述回水管41上设有将曝气后的污水泵入喷淋管组3的回水泵42,所述罩壳1 一侧设有用于将污水导入生物滤床5上的注液管1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和4所示,所述膜支撑件为调节组合杆7,所述调节组合杆7包括一组主杆71、两组辅杆72 以及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两组辅杆72间距以及调节两组辅杆72 以主杆71为轴心进行转动,
如图5-8所示,所述调节组件设有两组,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杆71和辅杆 72的两端,调节组件包括用于两组辅杆72进行限位移动的导轨73,用于控制两组辅杆72间距调节的拉杆74和收卷轮75,用于拉杆74与收卷轮75之间传动连接的连接绳76,以及用于控制两组辅杆72以主杆71轴心转动的转盘77,所述连接绳76选用钢绳,且所述连接板78以及转盘77内设有用于连接绳76 穿过的绳孔,钢绳结实耐用,并且经济性好;
如图6或8所示,所述转盘77与导轨73通过连接板78连接,所述拉杆 74两端各通过一组摆动杆741与辅杆72端部连接,所述摆动杆741两端分别与拉杆74、辅杆72端部转动连接,拉杆74底部设有用于使拉杆74限位移动的横杆742,所述连接板78内设有用于拉杆74及横杆742进行上下移动的滑动槽781,连接板78上部设有用于摆动杆741活动的沉槽782,导轨73底部设有用于摆动杆741活动的通孔731,
如图6或8所示,所述收卷轮75设置在所述转盘77内部空腔中,收卷轮 75通过轴杆贯穿转盘77外侧面并与转盘77外侧面设有的旋钮7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76一端与横杆742底部卡接,其另一端与收卷轮75卡接,且横杆 742底部设有弹簧743与滑动槽781连接,所述菌藻膜21两端分别通过张紧杆 23与罩壳1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转盘77内侧面设有用于与所述主杆71转动卡接的杆槽771,转盘77贯穿罩壳1侧面并与其转动密封连接;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有效通过调节组件对主杆71以及辅杆72进行夹持固定;所述转盘77上设有用于操纵转盘77转动的第一防滑纹,所述旋钮79上设有用于操纵收卷轮转动的第二防滑纹,通过设置第一防滑纹、第二防滑纹能够有效的改善转盘77、旋钮79转动的操作体验,提高控制调节的操作效率;
上述调节组合杆7的调节方法为: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水循环处理设备的展开状态,以罩壳1上下方位定义调节组合杆7,上方的调节组合杆7 的两组辅杆72向上12点方向,下方的调节组合杆7的两组辅杆72向下6点方向,此时展开状态为本实用新型水循环处理设备最大张开菌藻膜21面积;
当需要调节菌藻膜21面积,可将上方的调节组合杆7的转盘77旋转180°使两组辅杆72向下6点方向,下方的调节组合杆7的转盘77旋转180°使两组辅杆72向上12点方向,此时通过上方、下方的调节组合杆7的主杆71作为菌藻膜21的支撑,如图9所示为上方的调节组合杆7由图5旋转180°后结构示意图;
同时还可通过旋转旋钮79对两组辅杆72的间距进行进一步调节,通过转动旋钮79使其带动收卷轮75释放或收卷连接绳76,以收卷连接绳76为例,在收卷轮75收卷连接绳76后,通过连接绳76将拉杆74向下拉动,在拉杆74 以及两组摆动杆741的传动作用下,使两组辅杆72沿着导轨73靠近,从而调节两组辅杆72间距,如图7所示为上方的调节组合杆7由图5调节后结构示意图;
反转旋钮79使收卷轮76释放连接绳76,从而拉杆74在弹簧743的作用下由图7复原至图5所示状态;
其中,在菌藻膜21调节过程中,通过两组张紧杆23对菌藻膜21进行收卷和释放,从而补偿菌藻膜21的状态调节,调节组合杆7的转盘77以及旋钮79 均选用现有技术中自锁结构,如采用定位销以及定位孔的配合等进行调节转动的限位固定;
通过调节组合杆7的结构设置,能够通过转动转盘77或旋钮79对菌藻膜 21进行S型弯折角度的调节,从而根据不同污水水质的情况进行实时调整,从而保证菌藻膜组2的污水处理效率;同时,采用调节组合杆7的设计克服了以下技术问题:
1、无需对罩壳1内设置驱动电机等驱动元件进行上下分布的膜支撑件的高度间距调节,设置驱动电机等驱动元件容易受到驱动电机防水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在使用中出现故障而无法操作调节;
2、无需通过设置纵向槽调节膜支撑件的高度,设置纵向槽调节膜支撑件的高度存在对液位高度要求较高的问题,并且由于膜支撑件上下调节必然产生纵向槽空隙,也难以控制设备的密封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罩壳1的上、下部各设有一组所述菌藻膜组2。

Claims (6)

1.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壳(1),所述罩壳(1)内上部设有用于将曝气后污水均匀喷布在菌藻膜组(2)上的喷淋管组(3),罩壳(1)底部与曝气池(4)连通,所述曝气池(4)内上部设有用于过滤污水以及辅助菌藻膜组(2)进行污水处理的生物滤床(5),
所述菌藻膜组(2)截面呈S型,菌藻膜组(2)设置在喷淋管组(3)下方的罩壳(1)内,菌藻膜组(2)包括多组等间距上下分布且错位设置的膜支撑件,以及通过多组所述膜支撑件进行支撑的菌藻膜(21),且所述菌藻膜(21)两端与罩壳(1)内壁可拆卸连接,
所述曝气池(4)侧壁设有回水管(41)与喷淋管组(3)连通,所述回水管(41)上设有将曝气后的污水泵入喷淋管组(3)的回水泵(42),所述罩壳(1)一侧设有用于将污水导入生物滤床(5)上的注液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支撑件为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两端与所述罩壳(1)转动卡接,且所述菌藻膜(21)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22)与罩壳(1)内壁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支撑件为调节组合杆(7),所述调节组合杆(7)包括一组主杆(71)、两组辅杆(72)以及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两组辅杆(72)间距以及调节两组辅杆(72)以主杆(71)为轴心进行转动,
所述调节组件设有两组,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杆(71)和辅杆(72)的两端,调节组件包括用于两组辅杆(72)进行限位移动的导轨(73),用于控制两组辅杆(72)间距调节的拉杆(74)和收卷轮(75),用于拉杆(74)与收卷轮(75)之间传动连接的连接绳(76),以及用于控制两组辅杆(72)以主杆(71)轴心转动的转盘(77),
所述转盘(77)与导轨(73)通过连接板(78)连接,所述拉杆(74)两端各通过一组摆动杆(741)与辅杆(72)端部连接,所述摆动杆(741)两端分别与拉杆(74)、辅杆(72)端部转动连接,拉杆(74)底部设有用于使拉杆(74)限位移动的横杆(742),所述连接板(78)内设有用于拉杆(74)及横杆(742)进行上下移动的滑动槽(781),连接板(78)上部设有用于摆动杆(741)活动的沉槽(782),导轨(73)底部设有用于摆动杆(741)活动的通孔(731),
所述收卷轮(75)设置在所述转盘(77)内部空腔中,收卷轮(75)通过轴杆贯穿转盘(77)外侧面并与转盘(77)外侧面设有的旋钮(7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76)一端与横杆(742)底部卡接,其另一端与收卷轮(75)卡接,且横杆(742)底部设有弹簧(743)与滑动槽(781)连接,所述菌藻膜(21)两端分别通过张紧杆(23)与罩壳(1)内壁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77)内侧面设有用于与所述主杆(71)转动卡接的杆槽(771),转盘(77)贯穿罩壳(1)侧面并与其转动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77)上设有用于操纵转盘(77)转动的第一防滑纹,所述旋钮(79)上设有用于操纵收卷轮转动的第二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76)选用钢绳,且所述连接板(78)以及转盘(77)内设有用于连接绳(76)穿过的绳孔。
CN202220448675.2U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 Active CN217437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8675.2U CN217437850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8675.2U CN217437850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7850U true CN217437850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3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48675.2U Active CN217437850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7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19988U (zh) 用于水处理的混合装置及应用其的漂浮式水处理设备
CN104098231A (zh) 一种固定化微生物人工湿地***
CN109928488B (zh) 一种河道曝气膜组件、曝气膜***及方法
CN106082562B (zh) 一种社区污水一体化处理回用***及应用
CN204625422U (zh) 一种污水处理***
CN104692590A (zh) 一种污水处理***
CN106430623A (zh) 一种河道污水原生态处理设备
CN112759078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1990579U (zh) 双层生物-砂滤池
CN217437850U (zh) 一种水循环处理设备
CN208135960U (zh)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CN101445300A (zh) 富营养化水体低能耗泳动床-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方法
CN109502749B (zh) 一种可移动绿顶型防堵塞污水处理工艺
CN205045872U (zh) 浮动式充氧拦截净化装置
CN105084588B (zh) 漂浮式水处理设备、水处理方法及该设备的反洗方法
CN206486339U (zh) 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
CN205328695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纤维束生物反应装置
CN105565609B (zh) 一种纤维束生物反应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4118941A (zh)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人工湿地装置
CN104098230A (zh) 一种组装式固定化微生物人工湿地***
CN210620386U (zh) 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水幕充氧型蛋形生物膜反应装置
CN209835904U (zh) 一种活性炭污水净化装置
CN209906462U (zh) 一种节能型水体净水***
CN210736460U (zh) 一种削减分散排污口污染入河装置
CN208182691U (zh) 一种电极式曝气生物滤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