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1373U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81373U
CN217181373U CN202122839770.3U CN202122839770U CN217181373U CN 217181373 U CN217181373 U CN 217181373U CN 202122839770 U CN202122839770 U CN 202122839770U CN 217181373 U CN217181373 U CN 217181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isplay module
array substrate
modul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397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鹏兵
陈刚
顾可可
文江鸿
王迪
赵彦礼
孙贺
李佳钦
李伟
王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397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81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81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81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通过在阵列基板的延伸部与背光模组之间设置支撑件,支撑件能够支撑阵列基板的延伸部,从而能够增强阵列基板延伸部的承载能力,降低阵列基板的延伸部出现破损的几率,进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模组的破片率。支撑件在第一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三板在第一板上的正投影相分离,从而能够防止支撑件接触第三板,能够避免支撑件与第三板之间干涉,能够避免支撑件与设置于第三板远离第一板一侧的部件之间的干涉,从而能够避免支撑件、设置于第三板远离第一板一侧的部件出现褶皱的情况,能够保障支撑件有效支撑阵列基板的延伸部。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模组是笔记本、手机等显示设备的重要组成部件。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模组、背光模组和背板,在现有的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模组、背光模组和背板组合后,显示面板模组存在与背光模组或背板不接触的部分,即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模组存在不能被背光模组或背板有效支撑的部分,从而导致显示面板模组的该部分容易出现破片的问题,导致显示面板模组的破片率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模组的破片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板、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模组;
背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第三板在第一板上的正投影覆盖部分第一板;
背光模组设置于第一板的一侧;
显示面板模组设置在背光模组远离第一板的一侧,显示面板模组包括第一偏光片本体和设置于第一偏光片本体远离背光模组的阵列基板;沿平行于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阵列基板包括凸出第一偏光片本体边缘的延伸部;延伸部与背光模组之间设置有支撑件,且支撑件在第一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三板在第一板上的正投影相分离。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显示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通过在阵列基板的延伸部与背光模组之间设置支撑件,支撑件能够支撑阵列基板的延伸部,从而能够增强阵列基板延伸部的承载能力,降低阵列基板的延伸部出现破损的几率,进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模组的破片率。
而且,支撑件在第一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三板在第一板上的正投影相分离,从而能够防止支撑件接触第三板,能够避免支撑件与第三板之间干涉,能够避免支撑件与设置于第三板远离第一板一侧的部件之间的干涉,从而能够避免支撑件、设置于第三板远离第一板一侧的部件出现褶皱的情况,能够保障支撑件有效支撑阵列基板的延伸部。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显示模组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所示显示模组顺时针旋转90°后背板、背光模组和支撑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背板;
11-第一板;12-第二板;13-第三板;131-第三板延伸部;132-第三板弯折部;
20-背光模组;
21-光学膜片组;22-导光板;23-反射层;
30-显示面板模组;
31-第一偏光片本体;32-阵列基板;321-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3- 彩膜基板;34-第一偏光片延伸部;35-第二偏光片;
40-支撑件;
50-第一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 (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研究发现,在现有的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模组、背光模组和背板组合后,显示面板模组存在与背光模组或背板不接触的部分,即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模组存在不能被背光模组或背板有效支撑的部分,从而导致显示面板模组的该部分容易出现破片的问题,导致显示面板模组的破片率升高。
例如,在显示模组的DP(Data Pad,数据信号外电路贴附区)端,阵列基板需要形成延伸至DP的延伸部,以使得阵列基板与数据信号外电路电连接,但是,相较于彩膜基板、第一偏光片本体等部件而言,阵列基板的延伸部凸出彩膜基板和第一偏光片本体,即阵列基板的延伸部不能被有效支撑,阵列基板的延伸部的应力集中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导致阵列基板的延伸部的强度较弱,导致致阵列基板的延伸部容易出现破片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图1所示显示模组的A处放大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 3所示显示模组顺时针旋转90°后背板、背光模组和支撑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该显示模组包括:背板10、背光模组20和显示面板模组30。
背板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11、第二板12和第三板13,第三板 13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部分第一板11;背光模组20设置于第一板11的一侧;显示面板模组30设置在背光模组20远离第一板11的一侧,显示面板模组30包括第一偏光片本体31和设置于第一偏光片本体31远离背光模组20的阵列基板32;沿平行于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阵列基板32包括凸出第一偏光片本体31边缘的延伸部321;延伸部321 与背光模组20之间设置有支撑件40,且支撑件40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三板13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相分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通过在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与背光模组20之间设置支撑件40,支撑件40能够支撑阵列基板32 的延伸部321,从而能够增强阵列基板32延伸部321的承载能力,降低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出现破损的几率,进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模组 30的破片率。
而且,支撑件40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三板13在第一板11 上的正投影相分离,从而能够防止支撑件40接触第三板13,能够避免支撑件40与第三板11之间干涉,能够避免支撑件40与设置于第三板13远离第一板11一侧的部件之间的干涉,从而能够避免支撑件40、设置于第三板13远离第一板11一侧的部件出现褶皱的情况,能够保障支撑件40 有效支撑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的背板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11、第二板12和第三板13,且第三板13在第一板11的正投影覆盖部分第一板11,即第一板11、第二板12和第三板13围合形成一个U 形弯折结构。可选地,第一板11、第二板12和第三板13一体成型。背光模组20设置于第一板11的一侧,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20的部分位于U形弯折结构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模组30设置背光模组20远离第一板11的一侧,显示面板模组30包括第一偏光片本体31和阵列基板32,阵列基板32设置于第一偏光片本体31远离背光模组20的一侧。
如图1所示,第一偏光片本体31和阵列基板32的边缘并不平齐,本申请实施例中,沿平行于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阵列基板32包括凸出第一偏光片本体31边缘的延伸部321,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 与背光模组20之间设置有支撑件40。通过在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 与背光模组20之间设置支撑件40,使得支撑件40能够支撑阵列基板32 的延伸部321,从而能够增强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的承载能力,能够降低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出现破损的几率,进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模组30的破片率,能够保障显示模组的良品率。
如图1所示,第三板13远离第一板11一侧设置有第一部件50,第三板13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部件50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即第一部件50位于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与第三板13之间,以支撑延伸部321与第三板13对应的部分。
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件40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三板13 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相分离。从而能够防止支撑件40接触第三板13,能够避免支撑件40与第三板11之间干涉,能够避免支撑件40与第一部件50之间的干涉,从而能够避免支撑件40、第一部件50出现褶皱的情况,能够保障支撑件40有效支撑延伸部321未与第三板13对应的部分,从而能够在整体上增强阵列基板32延伸部321的承载能力,降低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出现破损的几率,进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模组30的破片率。
应该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图1中自左向右的方向,即第一方向为显示模组的中央部位指向边缘部位的方向。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为了便于读者直观了解到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图1和图2中用虚线分隔阵列基板32,实际的显示模组产品中,并不存在虚线。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的背光模组20还包括导光板22和反射层23,显示面板模组30还包括第二偏光片34。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20包括光学膜片组21,设置于显示面板模组30的第一偏光片本体31与第一板11之间;支撑件40设置于光学膜片组21远离第一板11的一侧,沿平行于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支撑件40的边缘凸出光学膜片组21的边缘。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20的光学膜片组21设置于第一偏光片本体31与第一板11之间,也即,第一偏光片本体31设置于光学膜片组21远离第一板11的一侧。光学膜片组21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三板13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相分离,即沿平行于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光学膜片组21与第三板13之间具有间隙,从而能够避免第三板13干涉光学膜片组21的安装,能够保障光学膜片组21的有效安装。
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件40设置于光学膜片组21远离第一板11的一侧,通过支撑件40能够填补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与光学膜片组 21之间的段差,从而使得支撑件40能够有效支撑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 321,以增强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的承载能力,能够降低阵列基板 32的延伸部321出现破损的几率,进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模组30的破片率,能够保障显示模组的良品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沿平行于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支撑件40的边缘凸出光学膜片组21的边缘,从而在避免支撑件40 与U形弯折结构的第三板13直接接触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增大支撑件40 与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阵列基板 32的延伸部321的承载能力,能够进一步降低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出现破损的几率,进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模组30的破片率,能够进一步保障显示模组的良品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光学膜片组21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光学膜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40与光学膜片组21之间设置有粘结层。
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件40与光学膜片组21通过粘结层粘附连接,即支撑件40与光学膜片组21固定连接,从而能够保障支撑件40的支撑强度,且能够避免支撑件40出现相对光学膜片组21、延伸部321移动的情况。支撑件40远离光学膜片组21的一侧未设置粘结层,从而能够防止支撑件40与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出现过盈接触,避免支撑件40引起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出现破损的情况,进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模组30的破片率,能够进一步保障显示模组的良品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沿垂直于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二方向,支撑件40的尺寸不小于第一偏光片本体31的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二方向,支撑件 40的尺寸不小于第一偏光片本体31的尺寸,即支撑件40的厚度不小于第一偏光片本体31的厚度,从而能够保障支撑件40能够直接接触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起到支撑延伸部321的作用,以达到能够有效支撑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的目的,以降低显示面板模组30的破片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沿平行于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第一偏光片本体31与支撑件40之间具有第一距离d1。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平行于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第一偏光片本体31与支撑件40之间具有第一距离d1,即支撑件40不会接触第一偏光片本体31,从而能够防止支撑件40与第一偏光片本体31 之间相互干涉,能够避免第一偏光片本体31或支撑件40由于干涉出现褶皱的情况,能够保障支撑件40有效支撑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能够避免支撑件40出现褶皱导致延伸部321出现破损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中,沿平行于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支撑件 40的尺寸等于光学膜片组21与第三板13之间间隙的尺寸减去第一间距 d1的值。即支撑件40的宽度取决于光学膜片组21与第三板13之间间隙的尺寸,以及第一距离d1。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距离d1为0.1毫米,第一偏光片本体31的厚度为0.154毫米,支撑件40的厚度为0.224毫米。
可选地,支撑件40的宽度为1.4毫米。沿平行于显示模组的第二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支撑件40的尺寸为344.36毫米,即支撑件40的长度为344.36毫米,第一偏光片本体31的长度为346.76毫米,即第一偏光片本体31的长度大于支撑件40的支撑,为了保障第一偏光片本体31和支撑件40的结构对称性,本申请实施例中,沿平行于显示模组的第二方向,第一偏光片本体31的一端超出支撑件40一端的尺寸为1.2 毫米,第一偏光片本体31的另一端超出支撑件40另一端的尺寸也为1.2 毫米。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40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的第一边界,与第三板13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的第一边界共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件40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的第一边界,与第三板13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的第一边界共线,即在避免支撑件40 与U形弯折结构的第三板13直接接触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增大支撑件40 与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阵列基板 32的延伸部321的承载能力,能够进一步降低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出现破损的几率,进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模组30的破片率,能够进一步保障显示模组的良品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模组30包括彩膜基板33,设置于阵列基板32远离第一偏光片本体31的一侧;彩膜基板33在第一板11 上的正投影,覆盖部分支撑件40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模组30的还包括设置于阵列基板32远离第一偏光片本体31一侧的彩膜基板33。如图1所示,彩膜基板33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部分支撑件40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即彩膜基板33覆盖部分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通过增加彩膜基板33与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的重叠面积,能够增强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 321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增强阵列基板32延伸部321的承载能力,降低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出现破损的几率,进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模组30的破片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障阵列基板32 的延伸部321能够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与数据信号外电路电连接,因此,彩膜基板33不能完全覆盖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
应该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件40采用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在显示模组的正常工作情况下,PET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从而能够避免影响阵列基板3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40包括第一偏光片延伸部34,第一偏光片延伸部34与第一偏光片本体31一体成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支撑件40为第一偏光片延伸部34,第一偏光片延伸部34与第一偏光片本体31一体成型,由于第一偏光片延伸部34与第一偏光片本体31一体成型,能够增强第一偏光片延伸部34 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增强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增强阵列基板32延伸部321的承载能力,降低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 321出现破损的几率,进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模组30的破片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与第一偏光片本体31一体成型的第一偏光片延伸部34作为支撑件40,能够简化显示模组的结构,降低显示模组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沿平行于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第一偏光片延伸部 34可以与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平齐。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为了便于读者直观了解到第一偏光片延伸部34的结构,图5中用虚线分隔第一偏光片延伸部34与第一偏光片本体 31,实际的显示模组产品中,并不存在虚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40包括第三板延伸部131,第三板延伸部131通过第三板弯折部132与第三板13连接,第三板延伸部131、第三板弯折部132和第三板13一体成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撑件40为第三板延伸部131,第三板延伸部131与第三板弯折部132的一端连接,第三板弯折部132的另一端与第三板13连接,第三板延伸部131、第三板弯折部132和第三板 13一体成型,从而能够增强第三板延伸部1314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增强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增强阵列基板32延伸部321的承载能力,降低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出现破损的几率,进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模组30的破片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为了便于读者直观了解到第三板延伸部 131的结构,图6中用虚线分隔第三板延伸部131、第三板弯折部132和第三板13,实际的显示模组产品中,并不存在虚线。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显示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显示装置采用了前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显示模组,其原理和技术效果请参阅前述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智能穿戴设备、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等。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通过在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 321与背光模组20之间设置支撑件40,支撑件40能够支撑阵列基板32 的延伸部321,从而能够增强阵列基板32延伸部321的承载能力,降低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出现破损的几率,进而能够降低显示面板模组 30的破片率。
而且,支撑件40在第一板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三板13在第一板11 上的正投影相分离,从而能够防止支撑件40接触第三板13,能够避免支撑件40与第三板11之间干涉,能够避免支撑件40与设置于第三板13远离第一板11一侧的部件之间的干涉,从而能够避免支撑件40、设置于第三板13远离第一板11一侧的部件出现褶皱的情况,能够保障支撑件40 有效支撑阵列基板32的延伸部321。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模组;
所述背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述第三板在所述第一板上的正投影覆盖部分所述第一板;
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板的一侧;
所述显示面板模组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远离所述第一板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模组包括第一偏光片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光片本体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阵列基板;沿平行于所述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凸出所述第一偏光片本体边缘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设置有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一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板在所述第一板上的正投影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光片本体与所述第一板之间;
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组远离所述第一板的一侧,沿平行于所述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所述支撑件的边缘凸出所述光学膜片组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光学膜片组之间设置有粘结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沿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二方向,所述支撑件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一偏光片本体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显示模组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偏光片本体与所述支撑件之间具有第一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一板上的正投影的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三板在所述第一板上的正投影的第一边界共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模组包括彩膜基板,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偏光片本体的一侧;
所述彩膜基板在所述第一板上的正投影,覆盖部分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一板上的正投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偏光片延伸部,所述第一偏光片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偏光片本体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三板延伸部,所述第三板延伸部通过第三板弯折部与所述第三板连接,所述第三板延伸部、所述第三板弯折部和所述第三板一体成型。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122839770.3U 2021-11-18 2021-11-18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7181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9770.3U CN217181373U (zh) 2021-11-18 2021-11-18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9770.3U CN217181373U (zh) 2021-11-18 2021-11-18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81373U true CN217181373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07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39770.3U Active CN217181373U (zh) 2021-11-18 2021-11-18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813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2606A (zh) * 2022-10-19 2022-12-30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2606A (zh) * 2022-10-19 2022-12-30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01459B2 (en) Portable terminal
ES2666649T3 (es) Aparato de visualización
US746332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440930B (zh) 平面顯示模組
US8467011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1785167B (zh) 屏幕组件和显示装置
US20160338188A1 (en) Computing device bonding assemblies
US11269133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17181373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429804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9356819U (zh) 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3031328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752044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679476B (zh) 贴合膜材及显示装置
WO2017084196A1 (zh) 一种液晶屏-栅极cof结构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220019105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28888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1085352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086019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744645B (zh) 显示设备
CN109890158B (zh)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80956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1184943Y (zh) 具有双屏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20121111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21225231U (zh) 一种防干扰的lcd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