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7707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7707U
CN217057707U CN202121389504.9U CN202121389504U CN217057707U CN 217057707 U CN217057707 U CN 217057707U CN 202121389504 U CN202121389504 U CN 202121389504U CN 217057707 U CN217057707 U CN 217057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indoor unit
outlet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895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标
朱小磊
刘伟杰
耿建龙
颜鲁华
徐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895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7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7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77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用于连接空调器的室外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和新风口;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室内换热器将所述外壳内部分隔为进风腔体和出风腔体,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新风口分别与所述进风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腔体连通;主风机,所述主风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主风机用于驱动从所述进风口引入的空气穿过所述室内换热器并从所述出风口输出。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空调分为壁挂式空调和柜式空调。其中,空调通常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安装在室内侧,而室外机安装在室外侧。
现有技术中的室内机安装其安装方式不同,分为立式室内机、壁挂式室内机和吊顶式室内机。其中,吊顶式室内机因其占用室内有效空间较小,被广泛的推广使用。常规技术中的吊顶式室内机(通常称之为风管机),一般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风机和换热器。其中,外壳上配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使用时,从进风口吸入空气,经由换热器换热后,从出风口输出。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空调室内机均为室内空气循环,故在空调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开窗通风,以实现新鲜空气的引入,及室内污浊空气的排放。但是,开窗通风会导致室内严重的散失冷气或热量,影响制冷或制热效果,导致使用能耗较高。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具有新风引入功能的空调室内机以提高用户体验性并降低能耗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通过配置新风引入管实现室外空气能够吸入到室内而无需开窗通风,以减少冷热量的散失,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性并降低能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其用于连接空调器的室外机,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和新风口;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室内换热器将所述外壳内部分隔为进风腔体和出风腔体,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新风口分别与所述进风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腔体连通;
主风机,所述主风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主风机用于驱动从所述进风口引入的空气穿过所述室内换热器并从所述出风口输出。
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外壳上配置新风口,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新风口将外界的新鲜空气吸入到外壳中,新鲜空气进入到外壳中后与室内换热器进行换热后从出风口输出以实现新风的供给,与此同时,在供给新风的过程中,室内空气不会大量的泄露至室外,一方面能够减少室内环境温度的波动,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冷热量的损失,实现通过配置新风引入管实现室外空气能够吸入到室内而无需开窗通风,以减少冷热量的散失,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性并降低能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风机还用于驱动从所述新风口引入的空气穿过所述室内换热器并从所述出风口输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风机设置在所述进风腔体或所述出风腔体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风机,所述辅助风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辅助风机用于驱动从所述新风口引入的空气穿过所述室内换热器并从所述出风口输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风机设置在所述进风腔体中,或者,所述辅助风机设置在所述新风口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布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所述出风口布置在所述外壳的底板,所述新风口布置在所述外壳的端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上还设置有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围挡和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围挡内,所述围挡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部并围绕所述出风口的外周布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围挡内,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围挡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围挡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除菌过滤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中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图5中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图5中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图5中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是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是图1中电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外壳1;
新风管道10、进风口11、出风口12、新风口13、除菌过滤网14、负离子发生器15、检修口16;
室内换热器2;
换热部21、支撑部件22、加强部件23;
第一支撑件2201、第二支撑件2202、卡装部221、卡槽222、第一通风孔223、第二通风孔231;
主风机3;
导风组件4;
围挡41、导风板42、隔板43、装饰面板44;
第一叶片421和第二叶片422;
电器盒5;
盒盖51、盒体52;
插板511、挡板512、第一螺钉孔513、第二螺钉孔514;
第一通孔5141、第二通孔5142;
维修操作口520、滑槽5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制热循环。制冷制热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冷媒介质。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冷媒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冷媒气体。所排出的冷媒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冷媒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冷媒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冷媒。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冷媒,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冷媒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冷媒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的部分,并且节流装置(如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机或室外机中。
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执行制热模式,当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执行制冷模式。
其中,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转换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的方式,一般采用四通阀,具体参考常规空调器的设置,在此不做赘述。
空调器的制冷工作原理是:压缩机工作使室内换热器(在室内机中,此时为蒸发器)内处于超低压状态,室内换热器内的液态冷媒迅速蒸发吸收热量,室内风机吹出的风经过室内换热器盘管降温后变为冷风吹到室内,蒸发汽化后的冷媒经压缩机加压后,在室外换热器(在室外机中,此时为冷凝器)中的高压环境下凝结为液态,释放出热量,通过室外风机,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如此循环就达到了制冷效果。
空调器的制热工作原理是:气态冷媒被压缩机加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内换热器(此时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热,成为液体,同时将室内空气加热,从而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目的。液体冷媒经节流装置减压,进入室外换热器(此时为蒸发器),蒸发气化吸热,成为气体,同时吸取室外空气的热量(室外空气变得更冷),成为气态冷媒,再次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
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空调室内机,其用于连接空调器的室外机,包括:
外壳1,外壳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出风口12和新风口13,新风口13则用于连接新风管道10;
室内换热器2,室内换热器2设置在外壳1中,室内换热器2将外壳1内部分隔为进风腔体(未图示)和出风腔体(未图示),进风口11和新风口13分别与所述进风腔体连通,出风口12与所述出风腔体连通;
主风机3,主风机3设置在外壳1中,主风机3用于驱动从进风口11引入的空气穿过室内换热器2并从出风口12输出。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空调室内机在外壳1中设置有室内换热器2和主风机3,主风机3通电启动后,能够使得室内的空气经由进风口11进入到所述进风腔体内,进入到进风腔体的空气将穿过室内换热器2并与室内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空气进入到所述出风腔体中并最终从出风口12输出至室外。
而在长时间使用空调后,由于室内外空气不流通,导致室内空气比较浑浊,此时,便可以通新风管道10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至室内。
具体的,室外空气通过新风管道10吸入,并经由新风口13进入到外壳1内,新风将进入到进风腔体中,从新风口13进入的空气与从进风口11进入的室内空气混合后并与室内换热器2进行换热,最终从出风口12输出。
这样,通过新风管道10便可以将室外空气引入到室内,以实现室内换新风操作。而在换新风的过程中,用户无需采用开窗通风的方式,以减少室内冷热量散失到室外。
其中,对于外壳1而言,其可以采用敲破孔的方式,针对需要连接新风管道10的用户,则敲击外壳1的端面对应位置以形成新风口13。
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外壳上配置新风口,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新风口将外界的新鲜空气吸入到外壳中,新鲜空气进入到外壳中后与室内换热器进行换热后从出风口输出以实现新风的供给,与此同时,在供给新风的过程中,室内空气不会大量的泄露至室外,一方面能够减少室内环境温度的波动,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冷热量的损失,实现通过配置新风引入管实现室外空气能够吸入到室内而无需开窗通风,以减少冷热量的散失,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性并降低能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室外空气通过新风管道10引入到室内的动力,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例如:主风机3还用于驱动从新风口13引入的空气穿过所述室内换热器2并从出风口12输出。
具体的,主风机3设置在所述进风腔体或所述出风腔体中,在主风机3运行时,将在新风口13处形成负压,进而使得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新风管道10吸入到外壳1中。而为了控制开关新风模式,可以在新风口13中设置有风门(未图示),通过控制风门开关来实现控制新风的进入。
或者,空调室内机可以还包括辅助风机(未图示),所述辅助风机设置在外壳1上,所述辅助风机用于驱动从新风口13引入的空气穿过所述室内换热器2并从出风口12输出。
具体的,当需要启动新风模式时,辅助风机通电启动,在辅助风机的作用下,室外空气能够被新风管道吸入并输送至外壳1内。而对于所述辅助风机,其可以所述辅助风机设置在所述进风腔体中,或者,所述辅助风机设置在新风口13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进出风安装,进风口11布置在外壳1的侧壁,出风口12布置在外壳1的底板,新风口13布置在外壳1的端面。
具体的,出风口12布置在外壳1的底部,能够使得空调室内机从顶部向下吹风。而进风口11布置在外壳1的侧壁,能够充分的利用外壳1的长度方向来增大进风面积。另外,新风口13布置在外壳1的端面,利用外壳1的端面区域来安装新风管道10,以提高安装便利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12上还设置有导风组件4,导风组件4包括围挡41和导风板42,导风板4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围挡内,所述围挡设置在外壳1的外部并围绕出风口12的外周布置。
具体的,由于出风口12布置在外壳1的底面,为了更好的控制气流方向,则在出风口12上设置导风组件4。导风组件4中的导风板42能够在所述围挡中转动,进而调节出风口12的气流输送方向。
其中,为了实现全面的送风,导风板42包括第一叶片421和第二叶片422,第一叶片421和第二叶片4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围挡内,第一叶片421沿所述围挡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第二叶片422沿所述围挡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
具体的,第一叶片421和第二叶片422交错布置,这样,通过第一叶片421和第二叶片422便可以控制气流朝不同方向流动。与此同时,对于沿所述围挡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第一叶片421,其在闭合状态下还可以起到关闭出风口12的作用。
另外,对于第一叶片421和第二叶片422而言,其可以通过电机等方式来实习转动,具体结构形式可以采用常规技术中的空调导风叶片的驱动机构,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11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除菌过滤网14。
具体的,通过在进风口11上设置除菌过滤网14,在进风过程中,通过除菌过滤网14能够有效地的对室内循环的空气进行除菌和过滤处理,进而提高出风口12的出风空气质量。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出风的空气质量,出风口12中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15。
具体的,通过在出风口12处配置负离子发生器15,负离子发生器15产生的负离子能够对从出风口12输出的空气进行快速净化,以更有利于提高空气的质量。
实施例二、基于上述实施例一,参照图5-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针对空调室内机内配置的室内换热器2而言,为了确保在搬运过程中不会因振动造成室内换热器2发生变形,则针对室内换热器2进行如下结构改进。
室内换热器2包括两个换热部21,两个换热部21连接在一起并形成V型结构,室内换热器2还包括:支撑部件22和加强部件23;支撑部件22设置在两个换热部21之间,每个换热部21的边缘设置有加强部件23,加强部件23沿换热部21的长度方向延伸部。
具体的,支撑部件22设置在两个换热部21之间,利用支撑部件22能够有效的支撑住两个换热部21,进而确保两个换热部21在振动时能够保持稳固的结构状态而不发生相对移动,以确保两个换热部21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
与此同时,加强部件23则是对换热部21的边缘进行结构上的加强,加强部件23沿换热部21的长度方向延伸部,这样,受振动影响换热部21的边缘也不会发生弯曲变形,以确保换热部21能够与外壳1的内壁紧密的接触,以减少因振动发生变形而出现换热部21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形成缝隙。
这样,通过支撑部件22可以确保两个换热部21之间的位置保持稳固不动,而通过加强部件23又能够确保换热部21的整体结构强度有效地增加,进而实现在搬运过程中,减少室内换热器2发生变形,以减少出现空气未经室内换热器2换热,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部21包括若干换热管(未标记)和翅片(未标记),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换热管上;支撑部件22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卡装部221,卡装部221卡在对应端部的换热部21的所述换热管上。
具体的,为了方便安装支撑部件22,则可以采用卡装连接的方式将支撑部件22连接在两个换热部21的换热管上。支撑部件22两端部的卡装部221能够卡装在对应端部位置处的所述换热管上,这样,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则无需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组装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卡装部221而言,为了提高卡接的连接可靠性,卡装部221为设置在支撑部件22上的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上设置有卡槽222,卡槽222卡装在所述换热管上。
具体的,所述卡接部采用卡接板的方式,通过在卡接板上设置卡槽222,在组装时,卡槽222便可以卡在换热管的外部,以使得所述卡接板与换热管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其中,如图6所示,卡装部221与支撑部件22为分体式结构,具体的,支撑部件22可以采用钣金件,而卡装部221则采用塑料件,而卡装部221采用可拆卸安装的方式安装在支撑部件22的端部,以方便后期维修时,更好新的卡装部221。
或者,如图7所示,所述卡接板与支撑部件22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具体的,卡装部221与支撑部件22可以采用塑料件,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另外,对于支撑部件22而且,其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采用两个支撑件组装而成,具体的,如图8所示,支撑部件22包括第一支撑件2201和第二支撑件2202,第一支撑件2201和第二支撑件220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第一支撑件2201和第二支撑件2202的自由端部分别设置有卡装部221。在实际组装过程中,第一支撑件2201和第二支撑件2202可以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然后,支撑在两个换热部21之间。而根据室内换热器2的大小尺寸,可以选择不同规格长度的第一支撑件2201和第二支撑件2202进行匹配,进而提高使用通用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件22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风孔223。
具体的,由于支撑部件22布置在换热部21的一侧,空气流经换热部21的过程中,空气会受支撑部件22的阻挡,进而影响气流流动顺畅性。而通过在支撑部件22上配置若干第一通风孔223,利用第一通风孔223能够确保气流顺畅的穿过支撑部件22,以减小气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安装加强部件23,加强部件23设置有插槽(未标记),换热部21的边缘插在对应侧的所述插槽中。
具体的,换热部21采用***到加强部件23形成的插槽内的方式,实现换热部21与加强部件23之间的连接,这样,在现场组装时,能够有效地提高组装效率。与此同时,再将室内换热器2装入到外壳1内后,加强部件23将贴靠在外壳1的内壁,进而通过外壳1对加强部件23进行定位固定。
其中,为了充分的利用换热部21的换热面积,对于加强部件23而言,加强部件23的截面为U型结构,加强部件23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通风孔231。通过第二通风孔231有可以使得气流能够穿过加强部件23,利用换热部21的边缘进行热交换,进而提高换热效率。
实施例三、基于上述实施例一和二,参照图10-图12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空调室内机中的外壳1的底板上设置有检修口16。
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电器盒5,电器盒5包括盒体52和盒盖51,盒盖51可拆卸地设置在盒体52上;
其中,盒体52插在检修口16中,盒体52可拆卸地设置在外壳1上。
具体的,电器盒5用于安装空调室内机的电控板等电器部件,而在外壳1上设置检修口16来满足电器盒5的安装要求,而检修口16布置在外壳1的底板上。
空调室内机在安装在吊顶上后,外壳1的底板面朝下,这样,当需要对电器盒5进行拆卸维修时,则可以在吊顶的下面将电器盒5从外壳1的底板位置进行拆卸,进而无需操作人员将手伸入到吊顶的内部,进而有效地降低了维修操作的难度。
其中,为了更有效地降低维修难度,盒体52的底部和侧部为镂空结构并形成有维修操作口520,盒体52的侧部位于维修操作口5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521;盒盖51呈L型结构,盒盖51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插板511和挡板512,插板511插在滑槽521中,挡板512通过螺钉连接在盒体52上。
具体的,操作人员在进行常规的电器检测时,无需将电器盒5整体从外壳1上拆卸下,而仅需要将盒盖51从盒体52上拆卸下,这样,便可以将检测设备通过维修操作口520伸入到盒体52内,以对盒体52内放置的电控板等电器部件进行检测。
而盒盖51通过所述滑轨安装在盒体52上,更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拆卸和组装。并且,盒盖51采用L型结构来遮挡盒体52上形成的维修操作口520,使得维修操作口520能够分布在盒体52的底部和侧部,进而增大维修操作口520的尺寸,以方便操作人员经由维修操作口520进行维修操作。
优选实施例中,为了满足单人维修操作便利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两个滑槽521内部的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插板511的宽度;挡板5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钉孔513,挡板51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螺钉孔514,第二螺钉孔514为条形孔;第二螺钉孔514外侧部位的孔径大于所述螺钉的头部直径,第二螺钉孔514内侧部位的孔径小于所述螺钉的头部直径。
具体的,由于挡板512采用螺钉固定在盒体52的底部位置,操作人员在进行拆卸盒盖51的过程中,在拧下第一螺钉孔513中的螺钉后,便可以拧动第二螺钉孔514中的螺钉。而对于第二螺钉孔514中的螺钉无需完全拆卸下,仅需要松动第二螺钉孔514中的螺钉,然后,将盒盖51朝向所述第一螺纹孔的方向移动,以使得第二螺钉孔514的外侧部位移动到螺钉处,最终,使得螺钉无需从盒体52上拆卸下而从第二螺钉孔514中脱离出,以实现拆卸盒盖51。
盒盖51采用上述拆卸的方式,可以实现单人进行操作,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降低维修难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螺钉完成拆除而出现盒盖51掉落伤及操作人员,以提高使用安全性和便利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螺钉孔514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5141和第二通孔5142,第一通孔5141的直径大于所述螺钉的头部直径,第二通孔5142的直径小于所述螺钉的头部直径。
具体的,为了方便加工第二螺钉孔514,采用在挡板512上分别冲孔形成第一通孔5141和第二通孔5142的方式,使得第二螺钉孔514呈葫芦状结构。第一通孔5141位于第二通孔5142的外侧,第一通孔5141能够满足螺钉的螺母从其孔内脱离出的要求,同时,第二通孔5142小于所述螺钉的头部直径,以满足通过螺钉固定挡板512的要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出风口12而言,出风口12布置在外壳1的底板并位于检修口16的一侧。而出风口12上所配置的导风组件4,围挡41还可以围绕在操作口的***,其中,围挡41中还设置有隔板43,隔板43位于所述操作口和出风口12之间。
具体的,利用围挡41同时将外壳1底板设置的出风口12和检修口16进行遮挡,进而优化外观效果。并且,隔板43将出风口12和检修口16间隔开,以确保出风口12输出的气流不会反流至检修口16中。
进一步的,为了更有效的优化外观效果,围挡41上还设置有可拆卸地装饰面板44,装饰面板44遮盖住电器盒5的底部。
具体的,在围挡41上设置装饰面板44来遮挡住围挡41中的电器盒5,这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在外观上便不会显露出电器盒5,进而优化整体外观效果,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用于连接空调器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和新风口;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室内换热器将所述外壳内部分隔为进风腔体和出风腔体,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新风口分别与所述进风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腔体连通;
主风机,所述主风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主风机用于驱动从所述进风口引入的空气穿过所述室内换热器并从所述出风口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机还用于驱动从所述新风口引入的空气穿过所述室内换热器并从所述出风口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机设置在所述进风腔体或所述出风腔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风机,所述辅助风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辅助风机用于驱动从所述新风口引入的空气穿过所述室内换热器并从所述出风口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风机设置在所述进风腔体中,或者,所述辅助风机设置在所述新风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布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所述出风口布置在所述外壳的底板,所述新风口布置在所述外壳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上还设置有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围挡和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围挡内,所述围挡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部并围绕所述出风口的外周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围挡内,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围挡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围挡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除菌过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中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
CN202121389504.9U 2021-06-22 2021-06-22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7057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9504.9U CN217057707U (zh) 2021-06-22 2021-06-22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9504.9U CN217057707U (zh) 2021-06-22 2021-06-22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7707U true CN217057707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65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89504.9U Active CN217057707U (zh) 2021-06-22 2021-06-22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7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96349B1 (en) Air conditioner
CN212673372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KR100722276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소음 제어 방법
KR101123315B1 (ko)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CN21648127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05770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30798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057752U (zh) 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CN21217902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30023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3310112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1813337B (zh) 一种空调器的室外机
KR200245713Y1 (ko) 패키지에어콘의실내기
CN216814367U (zh) 空调室内机
KR100485573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8033397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1884629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931261U (zh) 挂式空调
CN21862708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43337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40884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67547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981467U (zh) 挂式空调
CN221146667U (zh) 挂式空调
CN21993410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