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23275U - 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23275U
CN216823275U CN202122503343.8U CN202122503343U CN216823275U CN 216823275 U CN216823275 U CN 216823275U CN 202122503343 U CN202122503343 U CN 202122503343U CN 216823275 U CN216823275 U CN 216823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pipe
cover body
tank
filter b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033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永军
张和平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033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23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23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23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箱包括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相连接的滤篮与转接管,至少部分滤篮位于转接管的下方,混合液体流过滤篮,混合液体内的干垃圾留在滤篮上,当清洁装置使用完毕后,操作者可以将滤篮与转接管一起取出,并将滤篮内的干垃圾进行清理,然后将箱体内的湿垃圾进行倒出即可,通过本实用新型中污水箱的设计,能够避免箱体内残留干垃圾,操作者无需在对箱体内部的角落进行干垃圾的清理,提高操作者对污水箱的清洁效率,简化操作者的清洁流程。清洁装置通过应用上述污水箱,能保证污水的干垃圾与湿垃圾的分离效果,便于操作者后续对污水箱的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开发出了具有喷水洗地功能的洗地机,用以更有效地清洁地板。洗地机包括清水箱、喷水***、回收***以及污水箱,喷水***与清水箱连通,污水箱与回收***连通,回收***包括设置在污水箱上方的电机。在使用洗地机时,喷水***向地面喷水,回收***将污水吸入到污水箱中。
如图1所示,现有的污水箱10包括箱体1以及污水管3,箱体1的顶部为开口12,箱体1的底面11开设有污水入口111,污水管3由污水入口111向上延伸形成,污水管3的上部开设有排出口31,从排出口31排出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从排出口31排出的气体向上运动后排出箱体1,从而可以实现对污水的回收。污水箱10还包括过滤机构4,过滤机构4包括相连接的滤篮40和转接管43,转接管43套设在污水管3的上端且开设有与排出口31相连通的污水出口4331,污水在转接管43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污水的转向动作。滤篮40与转接管43相连接且位于转接管43的上方,当需要对污水箱10进行清理时,操作者将箱体1倾斜,污水中的液体能够通过滤篮40从开口12排出,污水中的干垃圾被阻断在滤篮40中,等污水排净后,操作者再将滤篮40取出后再对滤篮40上以及箱体1内的干垃圾进行清理,由于箱体1的高度较高,不便于操作者对于箱体1内部各个角落干垃圾的清理,导致污水箱10的清洁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箱,能够实现干垃圾和湿垃圾的分离,便于操作者对污水箱内部的清理。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面开设有污水入口;
所述污水箱还包括:
污水管,由所述污水入口向上延伸形成;以及
过滤机构,包括相连接的滤篮和转接管,所述转接管能与所述污水管的上端密封配合,所述转接管将从所述污水管流出的污水转向后排到所述箱体内,至少部分所述滤篮位于所述转接管的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接管与所述滤篮活动连接,当所述转接管相对所述滤篮处于倾斜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转接管伸出所述滤篮的外周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滤篮包括:
隔板;以及
环状侧周板,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且与所述隔板共同形成贮存空间,所述隔板和/或所述环状侧周板开设有滤孔,所述环状侧周板的高度与所述隔板的直径之比为0.3~0.5。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滤篮还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转接管枢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隔板的中部固定连接,当所述转接管插接在所述污水管上时,所述转接管与所述箱体的内壁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接管包括:
转接管本体;
枢接轴,由所述转接管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连杆的上端开设有枢接孔,所述枢接轴插接在所述枢接孔中;以及
阻尼套,设置在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枢接孔的内壁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接管本体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管路、过渡管以及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污水管同轴可拆装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相垂直,所述第二管路远离所述过渡管的一端开设有污水出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路上开设有由下至上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过渡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交界位置形成有抵接面,所述污水管插接在所述第一通孔中且与所述抵接面相抵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污水箱还包括:
盖体,包括盖体本体,所述盖体本体插接在所述箱体的上端,所述盖体本体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污水管的上方;
旋风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盖体本体上且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盖体本体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盖体本体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插接口,所述旋风过滤组件通过所述插接口放入所述容纳腔中且与所述盖体本体可拆装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风过滤组件包括:
连通管,其上端为出气口;以及
第一卡接部,设置在所述连通管外周,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外周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螺旋底板,所述螺旋底板呈螺旋状围设在所述连通管的外周,所述螺旋底板、连通管以及所述盖体本体共同形成旋风通道,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旋风通道相连通,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所述进气口、所述旋风通道以及所述连通管实现旋风尘气分离后,洁净气体从所述出气口排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盖体本体开设有位于所述连通管下方的排灰口,所述盖体还包括:
积灰桶,与所述转接管相连接且位于所述排灰口的下方,所述积灰桶的上端开设有进灰口,当所述盖体本体插接在所述箱体时,所述排灰口与所述进灰口正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盖体还包括:
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二遮挡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连通管的下端与所述排灰口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遮挡板的纵截面为上凸弧形。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杆身,在所述杆身的第一端安装有清扫组件,在所述杆身的第二端构造有把手,在所述杆身上安装有液体处理组件,所述液体处理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污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箱包括过滤机构,过滤机构还包括相连接的滤篮与转接管,至少部分滤篮位于转接管的下方,混合液体流过滤篮,混合液体内的干垃圾留在滤篮上,混合液体内的湿垃圾流入滤篮与底面之间的空间中,滤篮能够将混合液体进行干垃圾与湿垃圾的分离,便于操作者对污水箱较好的清理。当清洁装置使用完毕后,操作者可以将滤篮与转接管一起取出,并将滤篮内的干垃圾进行清理,然后将箱体内的湿垃圾进行倒出即可,通过本实用新型中污水箱的设计,能够避免箱体内残留干垃圾,操作者无需在对箱体内部的角落进行干垃圾的清理,提高操作者对污水箱的清洁效率,简化操作者的清洁流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水箱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污水箱的剖视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污水箱的剖视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污水箱的剖视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篮以及积灰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机构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管以及积灰桶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体、旋风过滤组件以及过滤机构的***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风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风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风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风过滤组件与盖体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0、清洁装置;
100、液体处理组件;200、杆身;201、把手;300、清扫组件;
10、污水箱;20、电机;
1、箱体;11、底面;111、污水入口;12、开口;13、中心轴线;2、盖体;21、盖体本体;211、进气口;212、排灰口;213、下插接端;214、盖体本体上端;215、容纳腔; 216、插接口;22、挡板;221、插接槽;2211、***段;22111、插接入口;2212、导向段;24、第二遮挡板;25、密封结构;26、第一遮挡板;27、过滤格栅;271、中部挡板; 272、连接杆;28、上盖;281、凹槽;282、第一上端面;3、污水管;31、排出口;4、过滤机构;40、滤篮;41、连杆;411、枢接孔;42、滤篮本体;421、隔板;4211、第二滤孔;4212、通孔;422、环状侧周板;4221、支撑骨架;42211、承接口;42212、安装口; 4222、滤网;42221、第一滤孔;423、导管;43、转接管;431、第一管路;4311、第一通孔;4312、第二通孔;4313、抵接面;432、过渡管;433、第二管路;4331、污水出口; 434、封堵板;435、枢接轴;44、防逆流结构;45、加强板筋;5、旋风过滤组件;51、旋风过滤机构;511、连通管;5111、出气通孔;51111、出气口;512、第一卡接部;5121、螺旋底板;5122、周侧板;51221、卡接槽;5123、封堵挡板;5124、顶板;51241、顶板开口;51242、凸耳卡接部;52、软胶;521、凸耳;522、连接部;523、第二上端面;5231、上开口;53、积灰桶;531、进灰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施例的清洁装置1000。如图2所示,清洁装置1000包括液体处理组件100、杆身200以及清扫组件300,在杆身200的第一端安装有清扫件300(例如,地刷),在杆身200的第二端构造有把手201,在杆身200上安装有液体处理组件100,液体处理组件100可包括电机20、清水箱(图中未示出)、污水箱10、喷水***(图中未示出)、回收***(图中未示出)等结构,其中,电机20、清水箱、喷水***和回收***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这里不再赘述。
在使用清洁装置1000时,喷水***将清水从清水箱喷到地面以湿润地面,回收***将污水吸入到污水箱10中,从而实现地面的清洁。
现结合图3和图4对污水箱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污水箱10包括箱体1和污水管3,其中,箱体1包括底面11,底面11开设有污水入口111,污水管3由污水入口111向上延伸形成,污水管3的上部开设有排出口31,从污水管3进入的流体M在排出口31进行混合液体a与混合气体c的分离,从排出口31分离出的混合液体a由于自身重力向下流动并贮存在箱体1的底部位置,从而实现污水箱10的第一种过滤方式:混合液体a与混合气体c的分离。在其他实施例中,污水入口111可以设置在箱体1的侧面,箱体1内设置有旋风过滤组件5,从污水入口111进入的灰尘通过旋风过滤组件5进行混合液体a与混合气体c的分离。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污水箱10还包括盖体2以及旋风过滤组件5,盖体2包括盖体本体21,盖体本体21插接在箱体1的上端,盖体本体21上开设有进气口 211,旋风过滤组件5设置在盖体本体21上且与进气口211相连通,进气口211位于排出口 31的上方。从排出口31分离出的混合气体c由于质量较轻继续向上运动到进气口211并进入到旋风过滤组件5,旋风过滤组件5对混合气体c进行过滤作用,混合气体c内的灰尘d 留在旋风过滤组件5中,在电机20工作形成的真空环境的作用下,过滤后的洁净气体e从旋风过滤组件5排出并被通过电机20排到清洁装置1000的外侧,从而避免从电机20排出的气体内含有较多灰尘d,能够保证外界环境的清洁程度,还能避免操作者吸入过多的灰尘 d而导致的呼吸道疾病问题,保证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从而实现污水箱10的第二种过滤方式:洁净气体e与灰尘d的分离。
现有的进气口211多与排出口31紧邻布置,导致污水管3中喷出的一部分混合液体a 会喷入进气口211,由于旋风过滤组件5无法实现对于水分的过滤,进入进气口211的水分会依次进入旋风过滤组件5、海帕以及电机20,带有水分的气体容易使海帕透气性下降,潮湿的环境容易使海帕滋生细菌。此外,带有水分的气体还会吸入到电机20中,导致电机20发生短路,导致清洁装置1000发生故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所示,污水箱10还包括过滤机构4,过滤机构4包括转接管 43,转接管43上开设有污水出口4331,转接管43能与污水管3的上端密封配合,污水出口4331与排出口31相连通,转接管43将从污水管3流出的污水转向后排到箱体1内,能够避免混合液体a直接从排出口31喷溅到进气口211的问题,混合气体c从污水出口4331排出后走过较长的路径才进入到进气口211,混合气体c中的水分会在较长路径的流动从混合气体c中分离出去,避免水分进入到海帕或者电机20中,避免海帕发生细菌滋生,还能避免电机20发生短路,保证清洁装置1000的正常工作。
如图3所示,污水出口4331设置在转接管43侧面且与箱体1的内侧壁正对,从污水出口4331喷出的混合液体a在沿着箱体1的内侧壁流动过程中,一部分干垃圾f会残留在箱体 1的内侧壁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混合液体a的干垃圾f与湿垃圾b的分离效果,当附着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干垃圾f风干到一定程度,干垃圾f会从箱体1的内侧壁上掉落至过滤机构4上。
如图3~图5所示,污水出口4331设置在污水管3侧面且朝向背离进气口211的方向布置,如图5所示,污水出口4331与其正对的箱体1的内壁在水平方向之间的距离为L4,从污水出口4331排出的混合气体c先朝向背离进气口211的方向运动L4的长度,混合气体c 与箱体1的内壁碰撞后发生弯折,混合气体c再从箱体1的内壁朝向进气口211的方向运动,相较于污水出口4331朝向进气口211的方案相比,本实施例的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增加混合气体c在水平方向运动路径的长度为2*L4,混合气体c从污水出口4331到进气口211 之间行走的路径更长,能够实现混合气体c内混合的水分以及灰尘d由于重力更好的从混合气体c中分离出来,进一步提高从旋风过滤组件5排出的洁净气体e的洁净度并能进一步降低从旋风过滤组件5排出的洁净气体e的湿度。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污水出口4331与进气口211位于箱体1的中心轴线13的两侧,使得污水出口4331与进气口21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加,能够进一步避免混合液体a直接从污水出口4331喷溅到进气口211的问题,混合气体c从污水出口4331排出后走过较长的路径才进入到进气口211,混合气体c中的水分会在较长路径的流动从混合气体c中分离出去,避免水分进入到海帕或者电机20中,避免海帕发生细菌滋生,还能避免电机20发生短路,保证清洁装置1000的正常工作。
如图3、图6、图7和图8所示,过滤机构4还包括与转接管43相连接的滤篮40,至少部分滤篮40位于转接管43的下方,混合液体a流过滤篮40,混合液体a内的干垃圾f留在滤篮40上,混合液体a内的湿垃圾b流入滤篮40与底面11之间的空间中,滤篮40能够将混合液体a进行干垃圾f与湿垃圾b的分离,便于操作者对污水箱10较好的清理,从而实现污水箱10的第三种过滤方式。当清洁装置1000使用完毕后,操作者可以将滤篮40与转接管43一起取出,并将滤篮40内的干垃圾f进行清理,然后将箱体1内的湿垃圾b进行倒出即可,相比图1中的现有技术中的清洁装置1000,通过本实施例中污水箱10的设计,能够避免箱体1内残留干垃圾f,操作者无需在对箱体1内部的角落进行干垃圾f的清理,提高操作者对污水箱10的清洁效率,简化操作者的清洁流程。
本实施例的清洁装置1000能同时实现三种过滤方式,消费者仅购买一台本申请的清洁装置1000便能实现对不同环境的清洁,真正做到一机多用,消费者无需将多台不同功能清洁装置1000之间切换,该清洁装置1000的操作简单方便。
如图3、图4、图6、图7以及图8所示,滤篮40包括滤篮本体42,滤篮本体42包括隔板421以及环状侧周板422,环状侧周板422的上端围成承接口42211,环状侧周板422 设置在隔板421上且与隔板421共同形成贮存空间,隔板421和/或环状侧周板422开设有滤孔,混合液体a从承接口42211经过滤篮本体42后,湿垃圾b能够通过滤孔进入到滤篮本体42的下方,从而实现干垃圾f与湿垃圾b的分离。相较于只有隔板421的滤篮本体42,本实施例的滤篮本体42的贮存空间更大,滤篮本体42能够贮存更多的干垃圾f,降低操作者对污水箱10的清洁频率。作为优选方案,环状侧周板422的高度与隔板421的直径之比为0.3~0.5,该种比例的滤篮本体42能够形成较大的贮存空间,该贮存空间能够贮存较多的干垃圾f,当时间长未清理过滤篮42导致干垃圾f过多时,干垃圾f不会在滤篮42从污水箱10中取出时从滤篮42中滑落至污水箱10表面或地面上,使得污水箱10表面以及地面保持洁净状态,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环状侧周板422的高度为 20mm~50mm。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7所示,转接管43与滤篮40活动连接,当转接管43相对滤篮40处于倾斜状态时,至少部分转接管43伸出滤篮40的外周侧,操作者手持伸出滤篮40外周的转接管43便能实现对滤篮40内干垃圾b的倾倒,由于操作者的手持位置在滤篮40的一侧,滤篮40内的干垃圾b便不会落在操作者手上,保持操作者手的洁净度。
传统的滤篮40还包括连杆41,连杆41与隔板421的外周侧相连接,当滤篮40装在箱体1内,连杆41与箱体1的内壁紧贴,不便于操作者拾起连杆41,不便于操作者对滤篮40 的取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图4、图6、图7和图8所示,连杆41的上端与转接管43的下部枢接,连杆41的下端与隔板421固定连接,当转接管43插接在污水管3上时,转接管43与箱体1的内壁间隔设置,便于操作者对转接管43的抓取握持,便于操作者将滤篮40从箱体1内取出。
如图8所示,转接管43包括转接管本体、枢接轴435以及阻尼套,枢接轴435由转接管本体向外延伸形成,连杆41的上端开设有枢接孔411,枢接轴435插接在枢接孔411中,阻尼套设置在枢接轴435与枢接孔411的内壁之间,操作者将连杆41与转接管本体调整至预设角度后,阻尼套能够使连杆41与转接管本体保持在调整后的角度不变。
结合图6、图7、图8和图12对环状侧周板422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6、图7、图8 和图12所示,环状侧周板422包括支撑骨架4221和滤网4222,支撑骨架4221上开设有多个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口42212,滤网422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滤孔42221,滤网 4222封堵在安装口42212处,滤网4222首尾相连以形成环状结构,部分滤网4222的外表面与支撑骨架4221的内表面相抵接,仅通过一张滤网4222便能实现对多个安装口42212的封堵,能够提高操作者对滤篮本体42的快速组装,提高滤篮本体42的拆装效率。由于清洁装置1000应用的工作环境不同,比如有清理碎纸、毛发等大体积干垃圾f的场景,还有清理含有灰尘较多的泥汤的场景,操作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滤网4222上第一滤孔42221 的大小,从而实现对不同场景的匹配,提高污水箱10的通用性。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环状侧周板422的上端的边缘与箱体1的内周面密封接触。首先,大颗粒或者大体积的干垃圾f无法通过环状侧周板422的上端的边缘与箱体1的内周面之间的缝隙,从而使得大颗粒或者大体积的干垃圾f在过滤机构4经过分离作用后留在过滤机构4中,避免大颗粒或者大体积的干垃圾f进入到过滤机构4中的湿垃圾b中。此外,过滤机构4以及底面11之间的湿垃圾b不会通过环状侧周板422的上端的边缘与箱体1 的内周面之间的缝隙,能够完全避免过滤机构4以及底面11之间的湿垃圾b由于振动而进入过滤机构4的风险。当然,由于环状侧周板422的上端的边缘与箱体1的内周面密封接触,即便污水箱10发生振动,也能够避免滤篮本体42与箱体1发生相对位移。
此外,如图3所示,环状侧周板422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这样,滤网4222与箱体1的内周面之间存在缝隙,湿垃圾b能够通过滤网4222上的第一滤孔42221进入到过滤机构4以及底面11之间的空间中,提高混合液体a进行干垃圾f与湿垃圾b的分离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6、图7、图8和图12所示,滤网4222向外凸出设置,使得滤篮本体42内部的储存空间较大,从而实现滤篮本体42对较多干垃圾f的贮存回收。作为优选方案,滤网4222可以由金属板或者滤布制成,其中滤布能过滤更细小的灰尘颗粒,金属板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有效提高滤网4222的使用寿命。此外,同等面积安装口 42212安装的外凸的滤网4222的表面积更大,外凸的滤网4222上第一滤孔42221数量更多,能够提高对混合液体a进行干垃圾f与湿垃圾b分离的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隔板421距离箱体1的底面11之间距离为L5,箱体1的高度为H,L5/H为1/3~1/2,也就是说,箱体1的1/3~1/2体积能够用来贮存湿垃圾b,能够实现清洁装置1000对较多湿垃圾b的贮存。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4和图6所示,隔板42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滤孔4211,湿垃圾b能够通过第二滤孔4211进入到隔板421下方。作为优选方案,如图4和图6所示,第二滤孔 4211为长条孔,多个第二滤孔4211绕隔板421的中心线均匀排布,能够实现湿垃圾b在隔板421各个位置的均匀下流,避免由于的第二滤孔4211由于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部分第二滤孔4211发生堵塞,提高滤篮40的固液分离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隔板421的中间开设有通孔4212,污水管3穿过通孔4212与转接管43相连接,这样,在倾斜或放平清洁装置1000时,滤篮本体42在箱体1内不会歪斜。进一步的,通孔4212向上延伸形成导管423,污水管3插接在导管423中,污水管3的外周面与导管423的内壁抵接,能够提高滤篮本体42与污水管3的接触面积,能进一步避免滤篮本体42在箱体1内不歪斜。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污水管3的外周面与导管423的内壁过盈配合,能够实现滤篮本体42与污水管3较好的固定效果,避免滤篮本体42向箱体1的底面11滑落,避免滤篮本体42与过滤掉干垃圾f的湿垃圾b的再次接触,保证干垃圾f与湿垃圾b各自独立的设置。具体而言,污水管3由下至上的直径逐渐减小,污水管3在中部位置的外部直径与导管423的内孔直径相同,这样能够保证滤篮本体42在污水管3的中部位置与污水管3的固定。此外,污水管3的上端的直径小于导管423 的内孔直径,还便于操作者将滤篮本体42安装到污水管3上。
作为优选方案,隔板421由通孔4212到隔板421的边缘向下倾斜设置,能使混合液体a 有向下流动的趋势,进而提高滤篮本体42的固液分离效果,避免液体在隔板421的沉积。此外,当隔板421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上述结构能够增加隔板421整体的表面积,多个第二滤孔4211的总面积更大,能够提高干垃圾f与湿垃圾b的分离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结合图3、图4和图11对转接管43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图4和图11所示,转接管43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管路431、过渡管432以及第二管路433,第一管路431与污水管3同轴可拆装连接,第一管路431与第二管路433相垂直,污水出口 4331设置在第二管路433上。由于污水管3较长,若污水管3与转接管43一体成型将会导致污水管3的模具非常复杂,导致模具开模成功率低且开模成本高。本实施例污水管3拆解成污水管3和转接管43可拆装的两部分,污水管3和转接管43分别对应的模具的结构简单,便于每部分独自的制作,有效提高模具有开模成功率,还能有效降低开模成本。此外,由于转接管43内部会有弯折形成拐角,转接管43内部会出现灰尘或者杂质的堆积,长时间下,将会影响污水出口4331排出污水的流量,影响污水箱10的过滤效率。本实施例中的污水管3和转接管43可拆装连接,操作者将转接管43从污水管3上取下便能实现对转接管43 的内部较好且快速的清洁。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1所示,第一管路431上开设有由下至上相连通的第一通孔4311 和第二通孔4312,第二通孔4312与过渡管432相连通,第一通孔431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通孔4312的横截面积,第一通孔4311和第二通孔4312的交界位置形成有抵接面4313,污水管3插接在第一通孔4311中且与抵接面4313相抵接时则表明污水管3与转接管43安装到位,提高操作者将污水管3与转接管43组装在一起的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图5所示,盖体2还包括挡板22,挡板22由盖体本体21向下延伸且围设在污水出口4331的外周,挡板22与底面11之间形成通过混合气体c的通道,污水出口4331以及进气口211位于挡板22的两侧面。
针对挡板22的作用,首先,挡板22能够对污水出口4331喷出的混合液体a能够进行部分阻挡,避免混合液体a被旋风过滤组件5的进气口211直接吸入,从而降低电机20发生短路的风险。
其次,如图3~图5所示,从污水出口4331流出的混合气体c中的第一部分混合气体会有向上的分速度,第一部分混合气体先有向上运动的趋势,第一部分混合气体运动至盖体本体21的底面后反折向下运动,反折后的第一部分混合气体运动穿过通道并从通道向上运动至进气口211。通过第一部分混合气体在竖直方向多次弯折流动,增加了第一部分混合气体从污水出口4331到进气口211的行走路径,第一部分混合气体内混合的水分以及灰尘d由于重力更好的从第一部分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进一步提高从旋风过滤组件5排出的洁净气体e的洁净度并能进一步降低从旋风过滤组件5排出的洁净气体e的湿度。
再次,如图3~图5所示,从污水出口4331流出的混合气体c中的第二部分混合气体会有向下的分速度,第二部分混合气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第二部分混合气体运动至通道并从通道向上运动至进气口211。通过第二部分混合气体在竖直方向多次弯折流动,增加了第二部分混合气体从污水出口4331到进气口211的行走路径,能够实现第二部分混合气体内混合的水分以及灰尘d由于重力更好的从第二部分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进一步提高从旋风过滤组件5排出的洁净气体e的洁净度并能进一步降低从旋风过滤组件5排出的洁净气体e的湿度。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第二管路433的中心线与进气口211沿竖直方向的距离为 L1,第二管路433中心线与挡板22的底端之间的距离为L2,若现有的污水出口4331会设置组成朝上设置,现有的混合气体c在进入旋风过滤组件5之前走过路径为L1,而通过本实施例挡板22的设置,混合气体c在进入旋风过滤组件5之前至少走过的路径为 2*L2+L1,使得混合气体c进入旋风过滤组件5之前走过的路径更长。此外,为了保证污水箱10沿竖直方向的长度适中,避免污水箱10沿竖直方向尺寸过长,本实施例的污水箱10 可以将L2/L1的比例设定为0.9~3。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箱体1的内壁最大的宽度为W1,进气口211的远离污水口4331的一侧与污水口4331沿水平方向的距离为W2,W2/W1为3/4~7/8,通过该种尺寸的设置,在有限的箱体1的空间中,能让进气口211与污水口4331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大,从而实现从污水出口4331流出的混合气体c到进气口211沿水平方向走过的距离尽可能长。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第二管路433的端面与污水管3的外周面沿水平方向的距离为L3,第二管路433的端面与箱体1的内壁沿水平方向的距离为L4,其中,L3/L4为 1/2~1,有效缩短污水出口4331到箱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能够使得从污水口4331喷出的混合液体a能较多的与箱体1的内壁形成挂壁,从而使得混合液体a中较多的干垃圾f被挂在箱体1的内壁上,实现混合液体a中干垃圾f与湿垃圾b较好的分离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图4、图9和图10所示,挡板22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插接槽221,插接槽221在挡板22的底端形成有插接入口22111,第二管路433由插接入口 22111***插接槽221且能沿插接槽221滑动,插接槽221与第二管路433相配合能够实现对盖体2安装到箱体1的导向作用,此外,第二管路433与插接槽221相配合能够使得盖体 2与箱体1较稳固的配合,污水箱10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避免盖体2与箱体1发生松脱。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0和图6所示,转接管43还包括封堵板434,封堵板434设置在第二管路433的外周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当第二管路433插接在插接槽221中时,封堵板 434设置在挡板22的一侧,封堵板434将插接槽221封堵住,封堵板434与挡板22形成一个完整的遮挡板,避免部分混合气体c直接从插接槽221透过而进入到进气口211,能够保证混合气体c均从通道通过后再进入到进气口211,保证所有的混合气体c较长路径的行进,提高混合气体c中水分以及灰尘的自动分离。此外,还能加长混合液体a沿实体表面流动的轨迹长度,能够实现将混合液体a中较多的固体垃圾f残留在实体表面上,实现对混合液体a中固体垃圾f以及液体垃圾b一定的分离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9和图10所示,插接槽221包括由下至上且相连通的***段2211 以及导向段2212,插接入口22111位于***段2211的下端,***段2211的宽度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段2211的上端宽度与导向段2212的宽度相同,导向段2212的宽度等于第二管路433的直径。通过***段2211的设置,能够允许插接槽221与第二管路433的对位有一定偏差,随着第二管路433逐渐从***段2211滑入导向段2212的过程中,实现第二管路 433与***段2211在周向方向上的精准对位。
结合图3~图5以及图12,对旋风过滤组件5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图5以及图12所示,盖体本体21上设置有与进气口211相连通的容纳腔215,盖体本体21上设置有容纳腔215,旋风过滤组件5设置在容纳腔215中且与盖体本体21相连接,混合气体c依次通过进气口211、容纳腔215以及旋风过滤组件5实现旋风尘气分离后,洁净气体e从旋风过滤组件5排出,在旋风通道流动的混合气体c中的灰尘d受旋风作用以及自身重力作用,留在盖体本体21内,从而实现了洁净气体e与灰尘d的较好分离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2所示,盖体本体21包括位于其上部位置的盖体本体上端214,盖体本体上端214开设有与容纳腔215相连通的插接口216,旋风过滤组件5通过插接口216放入容纳腔215中,从而实现旋风过滤组件5与盖体本体21可拆装连接,实现旋风过滤组件5与盖体2的快速拆装动作,便于操作者对旋风过滤组件5上的杂质进行清理,保证旋风过滤组件5后续对灰尘d较好的过滤效果。把盖体2从箱体1上拆下,再将旋风过滤组件 5从盖体2上分离开来,可检查旋风过滤组件5与盖体2之间是否有杂物堵塞旋风通道,必要时清理干净。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4、图12、图14~图16所示,旋风过滤组件5包括连通管511和第一卡接部512,连通管511上开设有连通管通道,连通管通道具有上敞口和下敞口,其中,上敞口为出气口51111,第一卡接部512设置在连通管511外周,第一卡接部512的外周与容纳腔215的侧壁相抵接,第一卡接部512包括与连通管511相连接的螺旋底板5121,螺旋底板5121呈螺旋状围设在连通管511的外周,螺旋底板5121、连通管511以及盖体本体21共同形成旋风通道,进气口211与旋风通道相连通,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进气口211、旋风通道、连通管511实现旋风尘气分离后,洁净气体e从连通管511上端的出气口51111排出。
示例性的,如图14~图16所示,第一卡接部512还包括周侧板5122、封堵挡板5123以及顶板5124,周侧板5122呈环状,展开后的周侧板5122的宽度逐渐增大,周侧板5122 绕设在连通管511的外周且与连通管511的外周面间隔设置,周侧板5122的底端线条呈螺旋状环绕在连通管511的外周,周侧板5122宽度较大的一端(自由端)与连通管511间隔设置,周侧板5122的自由端与连通管511的外周面通过封堵挡板5123进行封堵连接,如图12所示,周侧板5122的上端与连通管511的外周面通过顶板5124相连接,周侧板5122的下端通过螺旋底板5121与连通管511的外周面相连接,螺旋底板5121环绕连通管511周向角度超过360度,一部分位于下方的螺旋底板5121沿上下方向位于一部分位于上方的螺旋底板5121的下方且正对,前述正对的两部分螺旋底板5121形成凹陷空间,该凹陷空间与如图3所示的进气口211相连通,如图12所示,第一卡接部512对插接口216进行封堵。如图3所示,从进气口211进入的混合气体c在第一卡接部512的阻挡下向下运动,如图3、图14和图15所示,混合气体c在螺旋底板5121的导向作用下呈螺旋状旋转,通过第一卡接部512的阻挡作用以及螺旋底板5121的导向作用共同作用下,混合气体c能够实现螺旋向下的运动,从而实现较好的旋风分离作用。如图3所示,经过旋风分离作用得到的洁净气体e从连通管511的下敞口进入并向上运动至出气口51111并排出旋风过滤组件5之外。此外,如图3和图15所示,顶板5124上开设有与出气口51111相连通的顶板开口51241,从出气口51111排出的洁净气体e能够从顶板开口51241排出。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图4、图16和图17所示,第一卡接部51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如图4所示,容纳腔215包括由上至下排布且相连接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大小和形状与第一卡接部512相匹配,第二腔室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腔室最小的横截面积,能够实现第一卡接部512卡接在第一腔室位置的效果,实现旋风过滤组件 5和盖体2较好的卡接固定效果。此外,由于第一卡接部51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便于操作者将旋风过滤组件5从容纳腔215中取出。
如图3、图4所示,旋风过滤组件5包括旋风过滤机构51和软胶52,旋风过滤机构51位于容纳腔215内,软胶52与旋风过滤机构51相连接且至少部分软胶52沿周向伸出旋风过滤机构51的外周,伸出旋风过滤机构51的外周的软胶52抵接在盖体本体上端214,盖体本体上端214能够实现对旋风过滤组件5较好的支撑效果,此外,由于软胶52的质地较柔软,即便软胶52长时间与盖体本体上端214相接触,也能够避免软胶52或者盖体本体上端 214发生损坏。
具体而言,如图15、图16和图17所示,软胶52包括相连接的第二上端面523以及连接部522,第二上端面523位于顶板5124的上表面,连接部522卡接在顶板5124的外周,周侧板5122靠近第二上端面523的位置开设有环状的卡接槽51221,部分连接部522容置在卡接槽51221中,部分连接部522伸出周侧板5122的外周,从而实现软胶52与顶板5124 的固定。如图14所示,第二上端面523上开设有上开口5231,顶板开口51241排出的洁净气体e能够从上开口5231排出,后续进入到如图2所示的电机20中。
此外,如图12和图14所示,软胶52包括两个在其两侧的凸耳521,如图14所示,顶板5124包括两个凸耳卡接部51242,每个凸耳521卡接套设在对应的凸耳卡接部51242的外周,从而实现凸耳521与凸耳卡接部51242的固定。操作者通过拉拽凸耳521,便能实现将旋风过滤组件5从盖体2上的拆除,方便操作者对旋风过滤组件5施加作用力。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2所示,盖体2还包括上盖28,上盖28扣设在盖体本体21的上端,能够实现对盖体本体21上凹凸不平的结构以及锁定结构的遮挡,实现污水箱10的美观的效果。此外,如图12所示,上盖28与凸耳521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凹槽281,当旋风过滤组件5安装在盖体2上时,凸耳521位于对应的凹槽281中,凹槽281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凸耳521较好的避让效果。此外,当旋风过滤组件5安装在盖体2上时,凸耳521的上表面与上盖28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实现污水箱10上端的平整,更美观。此外,凸耳521的侧面与凹槽281的侧壁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凸耳521的底面与凹槽281的底面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方便操作者将手从上述间隔中伸入,并能实现操作者将凸耳521的握持动作。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图12、图15和图17所示,上盖28包括第一上端面282,第一上端面282与水平面呈预设夹角设置,连接部522的底面与水平面呈预设夹角设置,盖体本体21的上端与水平面呈预设夹角设置,当盖体本体21的上端与连接部522的底面抵接时,第一上端面282与第二上端面523处于同一平面内,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起到防止旋风过滤组件5相对盖体2装反的问题,如果旋风过滤组件5沿水平方向转180度安装到盖体2中,第一上端面282与第二上端面523便会呈夹角设置而不在一个平面内,操作者很容易发现旋风过滤组件5装反的问题。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图4、图12和图13所示,盖体本体21的下端开设有位于连通管511下方的排灰口212,旋风过滤组件5还包括与转接管43相连接的积灰桶53,积灰桶 53位于排灰口212的下方,积灰桶53的上端开设有进灰口5311,当盖体本体21插接在箱体1时,排灰口212与进灰口5311正对,容纳腔215中的灰尘6会依次通过排灰口212和进灰口5311后进入积灰桶53,积灰桶53能够实现对更多灰尘d的贮存。当操作者将盖体2 从箱体1上取下后,操作者手持积灰桶53便能实现对积灰桶53以及转接管43一起从箱体1 中拆除的效果,便于操作者后续对积灰桶53、转接管43以及过滤机构4的清洁和清理效果。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河图4所示,积灰桶53的上端面与开口12沿竖直方向的距离为 10mm~20mm,便于操作者对积灰桶53的拾取。作为优选方案,如图6和图11所示,积灰桶53以及转接管43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简化积灰桶53与转接管43的安装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6和图12所示,转接管43与过滤机构4相连接,当操作者将盖体2从箱体1上取下后,操作者手持积灰桶53便能实现对积灰桶53以及转接管43一起从箱体 1中拆除的效果,便于操作者后续对积灰桶53以及过滤机构4的清洁和清理效果,从而取消掉现有的与过滤机构4相连的较长的长杆,简化了污水箱10的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13所示,盖体2还包括过滤格栅27,过滤格栅27设置在排灰口212内,容纳腔215内的混合气体c与过滤格栅27相触碰,能够实现更多的灰尘d从混合气体c中分离出来,能够提高灰尘d与洁净气体e的分离效果。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过滤格栅27包括中部挡板271以及多个连接杆272,中部挡板271位于排灰口212中间,每个连接杆272分别与中部挡板271与盖体本体21相连接,多个连接杆272均匀且间隔设置在中部挡板271的外周,灰尘d能够通过相邻的两个连接杆272之间的空间进入到积灰桶53 内。
具体而言,如图3和图4所示,盖体本体21还包括位于盖体本体21下部位置的下插接端213,下插接端213的底端开设排灰口212,下插接端213的底部通过进灰口5311插接在积灰桶53中,下插接端213与进灰口5311的配合能够实现旋风器风道51与进灰口5311快速且精准的对准插接效果。如图3和图4所示,下插接端213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下插接端213对灰尘d有一定汇聚作用后收集到积灰桶53中,使得灰尘d更易进入到积灰桶53,避免灰尘d对排灰口212的堵塞。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图4和图6所示,盖体2还包括密封结构25,密封结构25设置在进灰口5311,当下插接端213插接在进灰口5311,密封结构25与下插接端213的外周密封抵接设置,密封结构25的设置能够防止从污水出口4331排出的混合气体c从下插接端 213与积灰桶53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积灰桶53中,避免混合气体c对积灰桶53内灰尘d的搅动,避免灰尘d被扬起而进入到出气口5211排出,保证出气口5211排出较洁净的洁净气体 e。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盖体2还包括第二遮挡板24,第二遮挡板24与盖体本体21相连接,第二遮挡板24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连通管511的下端与排灰口212之间,第二遮挡板24的设置能够避免旋风器风道51的气流搅动积灰桶53内灰尘d而进入到旋风器515后排出污水箱10。具体而言,由于灰尘d会在第二遮挡板24与中部挡板271的连接位置堆积,从而造成排灰口212的堵塞,所以第二遮挡板24与旋风器风道51可拆装连接,便于操作者对堆积在第二遮挡板24与中部挡板271连接位置的灰尘d进行清理,保证排灰口212的畅通,实现积灰桶53对灰尘d较好的回收作用。具体而言,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遮挡板24与中部挡板271可以通过螺钉可拆装连接,便于操作者对第二遮挡板24与中部挡板271的快速拆装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螺钉替换为销钉、卡扣结构等。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遮挡板24的纵截面为上凸弧形,在水平投影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遮挡板24的表面积更大,第二遮挡板24能够与进入到旋风器风道51内的混合气体c的接触概率更大,混合气体c内固体颗粒与第二遮挡板24碰触的次数增多,能过实现混合气体c内大部分灰尘d与过洁净气体e的分离,从而实现较多灰尘d的分离,避免灰尘d从出气口51排出。
为了方便理解,结合图3对三种不同工况下的污水箱1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当清洁装置1000仅进行吸尘工况时,流体M仅包括灰尘和空气,从污水出口3231排出的流体M中一部分灰尘向下运动落在滤篮42中,另一部分灰尘掺杂空气形成混合气体c通过进气口211进入旋风过滤组件5后,灰尘d留在积灰桶53中,洁净气体e 从旋风过滤组件5中排出。
如图3所示,当清洁装置1000仅进行吸水工况时,流体M仅包括水和空气,从污水出口3231排出的流体M中的水会向下运动贮存到箱体1的底部,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回收。混合在流体M的空气依次通过进气口211和旋风过滤组件5后从旋风过滤组件5排出。
如图3所示,当清洁装置1000进行灰尘和水混合物处理工况时,流体M在污水出口3231进行混合液体a与混合气体c的分离,混合液体a有总的向下运动趋势,混合液体a在过滤机构4处进行干垃圾f与湿垃圾b的分离,干垃圾f留在过滤机构4中,湿垃圾b进入到箱体1的底部。混合气体c在旋风过滤组件5进行洁净气体e与灰尘d的分离,灰尘d留在积灰桶53中,洁净气体e通过出气口51111排出旋风过滤组件5。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污水箱,包括:
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面(11)开设有污水入口(111);
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还包括:
污水管(3),由所述污水入口(111)向上延伸形成;以及
过滤机构(4),包括相连接的滤篮(40)和转接管(43),所述转接管(43)能与所述污水管(3)的上端密封配合,所述转接管(43)将从所述污水管(3)流出的污水转向后排到所述箱体(1)内,至少部分所述滤篮(40)位于所述转接管(4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43)与所述滤篮(40)活动连接,当所述转接管(43)相对所述滤篮(40)处于倾斜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转接管(43)伸出所述滤篮(40)的外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篮(40)包括:
隔板(421);以及
环状侧周板(422),设置在所述隔板(421)上且与所述隔板(421)共同形成贮存空间,所述隔板(421)和/或所述环状侧周板(422)开设有滤孔,所述环状侧周板(422)的高度与所述隔板(421)的直径之比为0.3~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篮(40)还包括:
连杆(41),所述连杆(41)的上端与所述转接管(43)枢接,所述连杆(41)的下端与所述隔板(421)的中部固定连接,当所述转接管(43)插接在所述污水管(3)上时,所述转接管(43)与所述箱体(1)的内壁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43)包括:
转接管本体;
枢接轴(435),由所述转接管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连杆(41)的上端开设有枢接孔(411),所述枢接轴(435)插接在所述枢接孔(411)中;以及
阻尼套,设置在所述枢接轴(435)与所述枢接孔(411)的内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本体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管路(431)、过渡管(432)以及第二管路(433),所述第一管路(431)与所述污水管(3)同轴可拆装连接,所述第一管路(431)与所述第二管路(433)相垂直,所述第二管路(433)远离所述过渡管(432)的一端开设有污水出口(43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431)上开设有由下至上相连通的第一通孔(4311)和第二通孔(4312),所述第二通孔(4312)与所述过渡管(432)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431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孔(4312)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通孔(4311)和所述第二通孔(4312)的交界位置形成有抵接面(4313),所述污水管(3)插接在所述第一通孔(4311)中且与所述抵接面(4313)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还包括:
盖体(2),包括盖体本体(21),所述盖体本体(21)插接在所述箱体(1)的上端,所述盖体本体(21)上开设有进气口(211),所述进气口(211)位于所述污水管(3)的上方;
旋风过滤组件(5),设置在所述盖体本体(21)上且与所述进气口(211)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本体(21)上设置有容纳腔(215),所述盖体本体(21)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215)相连通的插接口(216),所述旋风过滤组件(5)通过所述插接口(216)放入所述容纳腔(215)中且与所述盖体本体(21)可拆装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过滤组件(5)包括:
连通管(511),其上端为出气口(51111);以及
第一卡接部(512),设置在所述连通管(511)外周,所述第一卡接部(512)的外周与所述容纳腔(215)的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卡接部(512)包括螺旋底板(5121),所述螺旋底板(5121)呈螺旋状围设在所述连通管(511)的外周,所述螺旋底板(5121)、连通管(511)以及所述盖体本体(21)共同形成旋风通道,所述进气口(211)与所述旋风通道相连通,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所述进气口(211)、所述旋风通道以及所述连通管(511)实现旋风尘气分离后,洁净气体从所述出气口(51111)排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本体(21)开设有位于所述连通管(511)下方的排灰口(212),所述盖体(2)还包括:
积灰桶(53),与所述转接管(43)相连接且位于所述排灰口(212)的下方,所述积灰桶(53)的上端开设有进灰口(531),当所述盖体本体(21)插接在所述箱体(1)时,所述排灰口(212)与所述进灰口(531)正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还包括:
第二遮挡板(24),所述第二遮挡板(24)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连通管(511)的下端与所述排灰口(212)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挡板(24)的纵截面为上凸弧形。
14.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身(200),在所述杆身(200)的第一端安装有清扫组件(300),在所述杆身(200)的第二端构造有把手(201),在所述杆身(200)上安装有液体处理组件(100),所述液体处理组件(100)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污水箱。
CN202122503343.8U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 Active CN216823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3343.8U CN216823275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3343.8U CN216823275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23275U true CN216823275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9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03343.8U Active CN216823275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23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35423A1 (zh) 分离装置及清洁设备
KR100640830B1 (ko) 진공청소기의 집진장치
EP2452604B1 (en) Cyclone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and vacuum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RU2530795C2 (ru) Чистя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6532620B2 (en) Cyclone dust collecting chamber for a vacuum cleaner
EP2218386B1 (en) Dust-separating apparatus of vacuum cleaner
US20120233971A1 (en)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having a dust removing unit
KR20060117001A (ko) 진공청소기용 집진유니트
EP1464265B1 (en) Vacuum cleaner
CN109893034B (zh) 回收桶及其清洁设备
US7080425B2 (en) Vacuum canister and mounting bracket for use therewith
KR20110010220A (ko) 제진된 먼지 제거 기능을 가지는 진공청소기의 집진장치 및 진공청소기
RU2322176C1 (ru) Пылесос (варианты)
KR20220045717A (ko) 청소 시스템과 도킹장치
CN216823274U (zh) 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
US20240090717A1 (en) Cleaning devices
US10376116B2 (en) Vacuum cleaner
CN216823275U (zh) 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
CN216823273U (zh) 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
US20040064912A1 (en) Dust and dirt collecting unit for vacuum cleaner
CN215534087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KR20030044214A (ko) 진공청소기의 집진케이싱
CN115989977A (zh) 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
KR20160061624A (ko) 차량용 진공청소기
KR101411094B1 (ko) 진공 청소기의 집진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