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4501U - 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4501U
CN216814501U CN202220227138.5U CN202220227138U CN216814501U CN 216814501 U CN216814501 U CN 216814501U CN 202220227138 U CN202220227138 U CN 202220227138U CN 216814501 U CN216814501 U CN 216814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port
air
cavity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271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都学敏
孟建军
王涛
黄信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271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14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4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450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3549 priority patent/WO2023142515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机,其包括外壳体以及位于外壳体内的换热组件和转换组件,外壳体内部通过第一分隔部以及第二分隔部分隔成室内侧腔体、换热腔体以及室外侧腔体;换热组件形成在换热腔内,包括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转换组件分别设置在室内侧腔体以及室外侧腔体内,与室内回风口相对的室内侧腔体的内部以及与室外进风口相对的室外侧腔体的内部均形成有导风部,转换组件将气体输送到第一换热器或第二换热器处,进而改变进风通道或者排风通道的具体路线,进而对吸附件循环利用,减少供水管路等的管路排布;导风部的设置有利于使得室外新风以及室外污风进入新风机过程中更加顺畅,解决多个风阀造成的故障率高等问题。

Description

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风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环境的品质,室内空气湿度也被作为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判断标准,空气质量以及舒适度日益被每个家庭及各类商业、办公场所重视。
夏季室外空气湿度大,室外新风携带的水分需先经过吸附材料的吸收,再经过室内排风将吸附材料中的水分带走,从而实现使室外新风中携带的水分无法进入室内的目的;过程中需要换热器不断从蒸发器变成冷凝器,再由冷凝器变成蒸发器,而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也需要不断的相互之间进行切换。
随着人们对产品的要求逐渐提高,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对新风机的体积以及工作噪音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现有新风机中用于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切换的切换阀的数量较多,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后期安装和检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新风机中在调湿过程中,用于切换通风风道的风阀数量过多,风阀结构较为复杂,检修和安装都较为复杂,工作效率较低且安装和检修成本较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风机,其包括:
外壳体,其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送风口以及室内回风口,所述外壳体内部通过所述第一分隔部以及第二分隔部分隔成室内侧腔体、换热腔体以及室外侧腔体;
换热组件,其形成在所述换热腔内,包括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所述换热腔体内设置有第三分隔部,其将所述换热腔分隔成第一换热腔以及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换热腔内,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腔内,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上均形成有吸附件;
转换组件,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室内侧腔体以及所述室外侧腔体内,包括转换主体,所述转换主体上形成有进风端口、出风端口、第一换热端口以及第二换热端口,所述第一换热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端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内腔连通,所述转换主体内形成有流通腔,所述流通腔内设置有转换阀;
其中,与所述室内回风口相对的所述室内侧腔体的内部以及与所述室外进风口相对的所述室外侧腔体的内部均形成有导风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换组件的进风端口以及所述出风端口上均设置有挡板,通过所述挡板将所述室内侧腔体分隔成室内送风区以及室内回风区,将所述室外侧腔体分隔成室外进风区以及室外送风区,所述导风部位于所述室内回风区以及所述室外进风区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分隔部垂直于所述外壳体底面,所述第三分隔部上形成有多个弯折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腔体内还形成有安装内腔,其内固定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端口以及所述出风端口分别位于所述转换主体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换热端口以及所述第二换热端口位于所述转换主体的同侧;所述流通腔的内壁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弧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换主体为圆筒形,所述进风端口以及所述出风端口位于所述转换主体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一换热端口以及所述第二换热端口位于所述转换主体的第二端面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通腔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限位隔挡,各所述限位隔挡分别位于所述进风端口、所述出风端口的两侧,和/或;
各所述限位隔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端口以及所述第二换热端口的两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换阀包括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连接的转动轴以及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开关件,所述开关件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沿着所述流通腔的内壁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换阀包括呈角度分布的第一开关件以及第二开关件,所述第一开关件以及所述第二开关件上分散形成有多个开关阀口,各所述开关阀口上可转动连接有开关部,用于控制各所述开关阀口的开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阀,其包括第二驱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的两个风量调节部,所述第二驱动部带动各所述风量调节部运动,进而调节所述第一换热端口以及所述第二换热端口的开口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申请所涉及的新风机,其外壳体内设置有转换组件,该转换组件分别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连通,转换组件中的转化阀可以实现输入到转换组件中的气体输送到第一换热器或第二换热器处,进而改变进风通道或者排风通道的具体路线,进而对设置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上的吸附件循环利用,利用吸附件进行除湿和加湿,有利于减少供水管路等的管路排布;
导风部的设置有利于使得室外新风以及室外污风进入新风机过程中更加顺畅,减小工作噪音;
第三分隔部上形成有多个弯折部,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利用外壳体内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使得在不影响流通效果的情况下,优化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排布形式,有利于新风机小型化设计和生产。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新风机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分隔部及第二分隔部上的通孔位置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风机中切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风机中切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转换主体为方形的切换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圆筒形转换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圆筒形转换主体的转换阀连通状态示意图;
图8是转换阀中开关阀口位置示意图;
图9是第一开关件开启状态下的转换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0是第二开关件开启状态下的转换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1是限位隔挡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是限位隔挡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3是限位隔挡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4是调节阀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转换组件;
110、转换主体;
120、进风端口;
130、出风端口;
140、第一换热端口;
150、第二换热端口;
160、转换阀;161、转动轴;162、开关件;163、第一开关件;164、第二开关件;165、开关阀口;
170、限位隔挡;
180、风量调节部;
200、外壳体;201、室外进风口;202、室内送风口;203、室内回风口;204、室外排风口;
210、第一分隔部;
220、第二分隔部;
230、第三分隔部;231、第一换热腔;232、第二换热腔;
240、挡板;
250、导风部;
260、通孔;
310、第一换热器;
320、第二换热器;
40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风机,其包括外壳体200,外壳体200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201、室外排风口204、室内送风口202以及室内回风口203; 室外进风口201以及室外排风口204位于外壳体200的同一侧,室内送风口202以及室内回风口203设置在其对侧。
第一分隔部210、第二分隔部220垂直于气流流通的方向设置在外壳体200内,第一分隔部210靠近室外进风口201的一侧,第二分隔部220靠近室内送风口202的一侧.
外壳体200内部通过第一分隔部210以及第二分隔部220分隔成室内侧腔体、换热腔体以及室外侧腔体。
室外新风从室外进风口201输送到外壳体200的进风通道内,经过室内送风口202输送到室内,室内污风从室内回风口203输送到外壳体200的排风通道内,最后从室外排风口204输出室外。
换热腔体内设置有第三分隔部230,其将换热腔分隔成第一换热腔231以及第二换热腔232,第一换热器310位于第一换热腔231内,第二换热器320位于第二换热腔232内。
室内侧腔体以及室外侧腔体内均设置有转换组件100,其包括转换主体110,如图3-5所示,转换主体110上形成有进风端口120、出风端口130、第一换热端口140以及第二换热端口150,进风端口120外连进风管,出风端口130外连出风管。
位于室内侧腔体中的转换组件100中的进风端口120与室内送风口202连接,出风端口130与室内送风口202连接;位于室外侧腔体中的转换组件100上的进风端口120与室外进风口201连通,出风端口130与室外排风口204连通。
第一换热端口140与第一换热内腔连通,第二换热端口150与第二换热内腔连通。
转换主体110内形成有流通腔,流通腔内设置有转换阀160,通过转换阀160的作用,将各转换组件100中的进风端口120与第一换热端口140或第二换热端口150连接,将出风端口130与第二换热端口150或第一换热端口140连通,实现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切换。
其中,为了使得输入的气流更加顺畅,降低气体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与室内回风口203相对的室内侧腔体的内部以及与室外进风口201相对的室外侧腔体的内部均形成有导风部250,导风部250为圆弧形,对输入的气流起到导流的作用。
换热腔体中还设置有安装内腔,其内固定有压缩机(未图示),压缩机与第一换热器310以及第二换热器320连接,用于输送冷媒。
为了方便安装,提高安装效率,转换组件100的进风端口120以及出风端口130上均设置有挡板240,挡板240上形成有通孔260,通过挡板240将室内侧腔体分隔成室内送风区以及室内回风区,将室外侧腔体分隔成室外进风区以及室外送风区,导风部250位于室内回风区以及室外进风区内。
第三分隔部230垂直于外壳体200底面,第三分隔部230上形成有多个弯折部,以最大程度的节约安装空间,有利于减小整个新风机的体积,第三分隔部230与第一分隔部210和第二分隔部220的连接处设置有分流部,用于将第一分隔部210和第二分隔部220上的两个通孔260分隔,实现第一换热端口140、第二换热端口150与第一换热腔231体和第二换热腔232体之间的单独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转换组件100上的进风端口120以及出风端口130分别位于转换主体110相对的两侧,第一换热端口140以及第二换热端口150位于转换主体110的同侧且优选的,两个端口上下分布,第一分隔部210以及第二分隔部220上均形成有上下分布的通孔260,第一换热端口140和第二换热端口150均通过通孔260与第一换热内腔和第二换热内腔连接。
流通腔的内壁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弧面,转换阀160包括第一驱动部、与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连接的转动轴161以及与转动轴161连接的开关件162,开关件162的以转动轴161为中心沿着流通腔的内壁转动。
当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切换的时候,第一驱动部带动转动轴161及开关件162转动一定角度,使得进风端口120的连通位置从第一换热端口140切换到第二换热端口150,出风端口130的连通位置从第二换热端口150切换到第一换热端口140。
如图6、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转换主体110还可以设计为圆筒形,进风端口120以及出风端口130位于转换主体110的第一端面上,第一换热端口140以及第二换热端口150位于转换主体110的第二端面上,转动轴161与该转换主体110同轴连接,转动轴161带动开关件162在转动主体内转动,将位于两个端面上的不同端口连接。
如图8-图10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转换阀160包括呈角度分布的第一开关件163以及第二开关件164,第一开关件163以及第二开关件164上分散形成有多个开关阀口165,各开关阀口165上可转动连接有开关部,用于控制各开关阀口165的开关,第一开关件163和第二开关件164上的各开关部分别通过一个连杆连接在一起,连杆通过电机控制其运动,实现第一开关件163或第二开关件164上的各开关阀同步开关。
电机控制连杆实现第一开关件163或第二开关件164上的各开关阀同步开关,其原理可以参考百叶窗开关,该方案并不是本申请的设计重点,在此不做赘述。
例如,当第一开关件163上的各开关阀口165开启,第二开关件164上的各开关阀口165关闭,进风端口120与第一换热端口140连通,出风端口130与第二换热端口150连通,反之,进风端口120与第二换热端口150连通,出风端口130与第一换热端口140连通。
如图11-13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通腔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限位隔挡170,转换阀160上的开关件162转动到限位隔挡170位置时停止,在限位隔挡170的作用下,实现进风端口120与第一换热端口140或第二换热端口150的切换。
根据实际的安装空间条件,各所述限位隔挡170分别位于所述进风端口120、所述出风端口130的两侧,和/或;各所述限位隔挡17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端口140以及所述第二换热端口150的两侧。
限位隔挡170代替流通腔内壁的弧形面,可以减小开关件162相对于弧形面转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和摩擦,使得转动过程更加顺畅,且可以减小气体流通阻力,减小噪音,限位隔挡17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只要能起到限定和隔挡作用即可。
如图14所示,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转换组件100上还设置有调节阀,调节阀包括第二驱动部以及与第二驱动部连接的两个风量调节部180,第二驱动部开启后,带动各风量调节部180相对第一换热端口140和第二换热端口150运动,进而调节第一换热端口140以及第二换热端口150的开口大小。
下面,以夏季除湿过程为例,对该新风机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排风通道和进风通道内均设置有风机400,用于驱动气流流通,室外新风从室外进风口201输送到室内进风区,在导风部250的作用下,气流顺畅的从位于室外侧腔体中的转换组件100的进风端口120输送到流通腔内。
初始状态下,室外侧腔体中的转换组件100的第一换热端口140与进风端口120连通,第二换热端口150与出风端口130连通,室内侧腔体中的转换组件100的第一换热端口140与出风端口130连通,第二换热端口150与进风端口120连通。
气流从第一换热端口140输出后进入到第一换热腔231内,并从位于室外侧腔体中的换热组件中的第一换热端口140输入,经过流通腔从该换热组件中的出风端口130输出到室内送风区,最后输送到室内,进风过程中,由于夏季新风含湿量较大,在经过第一换热器310的时候,吸附件吸附新风中的水分,直至达到饱和。
室内污风从室内回风口203输送到室内回风区,在导风部250的作用下,气流顺畅的从位于室内侧腔体中的转换组件100的进风端口120输送到流通腔内,初始状态下,位于下方的第一换热端口140与进风端口120连通,气流从第二换热端口150输出后进入到第二换热腔232内,并从位于室内侧腔体中的转换组件100中的第一换热端口140输入,经过流通腔从该转换组件100中的出风端口130输出到室外排风区,最后输送到室外,在此排风过程中,室内空气较为干燥,经过第二换热器320的时候,将第二换热器320上形成的吸附件中的水分带走,将吸附件干燥。
当第一换热器310上的吸附件达到饱和的时候,将转换组件100中的转换阀160转动一定角度,
转换后状态下,室外侧腔体中的转换组件100的第二换热端口150与进风端口120连通,第一换热端口140与出风端口130连通,室内侧腔体中的转换组件100的第二换热端口150与出风端口130连通,第一换热端口140与进风端口120连通。
室外新风从室外进风口201输入后,经过进风端口120、第二换热端口150输送到第二换热腔232内,经过第二换热器320及其上的吸附件后,从室内侧腔体中转换组件100的第二换热端口150、出风端口130输出到室内;同样的,室内污风从室内侧腔体中转换组件100上的进风端口120输入,经过第一换热端口140输送到第一换热腔231内,经过第一换热器310及吸附件,将原饱和的吸附件上的水分带走,最后经过室外侧腔体中的转换组件100输出到室外,实现第一换热器310和第二换热器320上的吸附件的重复利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其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送风口以及室内回风口,所述外壳体内部通过所述第一分隔部以及第二分隔部分隔成室内侧腔体、换热腔体以及室外侧腔体;
换热组件,其形成在所述换热腔内,包括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所述换热腔体内设置有第三分隔部,其将所述换热腔分隔成第一换热腔以及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换热腔内,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腔内,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上均形成有吸附件;
转换组件,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室内侧腔体以及所述室外侧腔体内,包括转换主体,所述转换主体上形成有进风端口、出风端口、第一换热端口以及第二换热端口,所述第一换热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端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内腔连通,所述转换主体内形成有流通腔,所述流通腔内设置有转换阀;
其中,与所述室内回风口相对的所述室内侧腔体的内部以及与所述室外进风口相对的所述室外侧腔体的内部均形成有导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组件的进风端口以及所述出风端口上均设置有挡板,通过所述挡板将所述室内侧腔体分隔成室内送风区以及室内回风区,将所述室外侧腔体分隔成室外进风区以及室外送风区,所述导风部位于所述室内回风区以及所述室外进风区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分隔部垂直于所述外壳体底面,所述第三分隔部上形成有多个弯折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腔体内还形成有安装内腔,其内固定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端口以及所述出风端口分别位于所述转换主体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换热端口以及所述第二换热端口位于所述转换主体的同侧;所述流通腔的内壁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主体为圆筒形,所述进风端口以及所述出风端口位于所述转换主体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一换热端口以及所述第二换热端口位于所述转换主体的第二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通腔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限位隔挡,各所述限位隔挡分别位于所述进风端口、所述出风端口的两侧,和/或;
各所述限位隔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端口以及所述第二换热端口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阀包括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连接的转动轴以及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开关件,所述开关件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沿着所述流通腔的内壁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阀包括呈角度分布的第一开关件以及第二开关件,所述第一开关件以及所述第二开关件上分散形成有多个开关阀口,各所述开关阀口上可转动连接有开关部,用于控制各所述开关阀口的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调节阀,其包括第二驱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的两个风量调节部,所述第二驱动部带动各所述风量调节部运动,进而调节所述第一换热端口以及所述第二换热端口的开口大小。
CN202220227138.5U 2022-01-27 2022-01-27 新风机 Active CN216814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7138.5U CN216814501U (zh) 2022-01-27 2022-01-27 新风机
PCT/CN2022/123549 WO2023142515A1 (zh) 2022-01-27 2022-09-30 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7138.5U CN216814501U (zh) 2022-01-27 2022-01-27 新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4501U true CN216814501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65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27138.5U Active CN216814501U (zh) 2022-01-27 2022-01-27 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450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2516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新风机
WO2023142512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
WO2023142517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空气调湿装置
WO2023142515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新风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2516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新风机
WO2023142512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
WO2023142517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空气调湿装置
WO2023142515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新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14501U (zh) 新风机
CN203240666U (zh) 一种多贯流风扇空调室内机
CN1707170B (zh) 空调器
CN217082837U (zh) 一种空气调湿装置
CN216814369U (zh) 新风机
TW201411073A (zh) 可變風門之多功能熱泵式空調機
WO2022012501A1 (zh) 新风一体机空调
CN218820768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蓄能空调器
CN208025665U (zh) 立式空调设备
JP3567459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機
WO2023142515A1 (zh) 新风机
JP2018123999A (ja) 風路切替ダンパ、ファン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12378064B (zh) 风道结构、控制方法及空调柜机
CN213577776U (zh) 空调柜机
CN208025676U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215336792U (zh) 湿度调节器
KR20040061689A (ko) 천정 카세트형 공기조화기의 송풍조절장치
CN219063621U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16346968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7274484U (zh) 空调一体机
CN220817954U (zh) 空气处理***
CN219177821U (zh) 一种可实现正反向出风的新风***和新风空调机
CN218296047U (zh) 新风调湿一体式空调器
CN218936531U (zh) 新风调湿机
CN215490023U (zh) 一种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