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9542U -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39542U
CN216739542U CN202220212194.1U CN202220212194U CN216739542U CN 216739542 U CN216739542 U CN 216739542U CN 202220212194 U CN202220212194 U CN 202220212194U CN 216739542 U CN216739542 U CN 216739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baffle
front opening
collector
buoyanc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121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必劲
王立忠
袁和平
赖炳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inan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2121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39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39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395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垃圾清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收集器包括:电动推进器,用以推动收集器前进;电力单元,用以为电动推进器提供电力;可漂浮于水面的汇集单元,其中部内凹形成凹槽,且其前部和顶部设有贯通至凹槽的前开口和上开口;收集篮,其放置于凹槽内且可从上开口取出;收集篮包括篮筐和挡板,篮筐的内部设有容置槽,其正面和顶面敞开形成正面开口和顶面开口,且篮筐上开设有若干网孔;正面开口上设有挡板,挡板于篮筐内部与正面开口边框转动连接。其能够自动将垃圾截留收集在收集篮中,且结构紧凑简单,操作方便,且清理收集器内收集的垃圾时,只需单独将收集篮从汇集单元的上开口取出即可。

Description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垃圾清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水上垃圾、漂浮障碍物也越来越多,且湖泊江河等已成为垃圾漂浮较为严重的区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船舶的正常运行。因此,为了解决水面漂浮垃圾的问题,对其进行收集必不可少。
目前的清理手段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我国目前对于水域垃圾清理有的是依靠人工打捞,通过人工驾驶船,携带长竹竿网进行打捞,这种方式主要依赖于人力,并因水上作业的难度,大大增加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和安全隐患;有的水域垃圾清理方案则是通过大型船体式打捞设备进行打捞,其需要人来开船,且仅适用于工作量较大的水域;有的水域垃圾清理方案采用现有的自动化水面垃圾收集装置,从垃圾收集清理角度来说,大多数自动化水面垃圾收集装置需把整个装置打捞上来,再进行垃圾清除,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十分低下。
公开号为CN201620050750.4、公开日为2016年06月15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回收船,该水面垃圾回收船,包括船体,船体内具有储物舱和储水舱,储物舱内沿船体前后方向固连有滤水管,该滤水管外周壁上开设有若干滤水孔,滤水管的前端与船体前端外部相连通,滤水管的后端与储物舱相连通,滤水管外固定套设有导水管,该导水管与储水舱相连通,滤水管内沿轴向转动连接有主轴,主轴的外周壁上沿轴向具有螺旋状的叶片,船体上设有用于驱动主轴转动的驱动件,储水舱内均设有水泵,水泵通过排水管与船体外部相连通。该水面垃圾回收船能够回收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并将垃圾与水进行分离,但是其船体体积大,收集垃圾的体积小,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其包括:
电动推进器,用以推动收集器前进;
电力单元,用以为电动推进器提供电力;
可漂浮于水面的汇集单元,其中部内凹形成凹槽,且其前部和顶部设有贯通至凹槽的前开口和上开口;
收集篮,其放置于凹槽内且可从上开口取出;其包括内部设有容置槽的篮筐以及挡板;所述篮筐表面开设有若干网孔,且其正面和顶面敞开形成正面开口和顶面开口;所述挡板面积大于正面开口面积;
所述挡板于篮筐内部与正面开口边框的顶边转动连接;或,挡板于篮筐内部与正面开口边框侧边或底边转动连接,且挡板与正面开口边框通过弹性件连接,以使挡板可受弹性件力的作用朝开口边框方向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通过转动连接结构与正面开口边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挡板轴和套接环;挡板轴固设于正面开口边框的顶边内侧,所述套接环固设于挡板上;所述套接环套设于挡板轴上,且可于挡板轴上自由转动,以使挡板于篮筐内部区域自由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篮筐为直四棱柱结构,其顶面和底面为形状大小一致的梯形,且其正面开口的面积大于背面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通过回弹式转动连接结构与正面开口边框转动连接;所述回弹式转动连接结构包括轴支座、固设于所述轴支座上的挡门轴、套环以及弹簧;所述轴支座固设于正面开口边框的侧边或底边上,所述套环固设于挡板上;所述套环套设于挡门轴上,且可于挡门轴上自由旋转,以使挡板于篮筐内部区域自由转动;所述弹簧的一端固设于正面开口边框上,其另一端固设于挡板靠近正面开口一侧的表面上,以使挡板可受弹簧力的作用,于篮筐内部朝向正面开口方向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分别通过回弹式转动连接结构与正面开口边框的左侧边和正面开口边框的右侧边转动连接;回弹式转动连接结构中,弹簧的一端固设于正面开口边框的顶边,弹簧的另一端固设于挡板靠近正面开口一侧的表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汇集单元包括第一侧部浮力组件、第二侧部浮力组件、背部安装板以及底板,所述第一侧部浮力组件和第二侧部浮力组件为内部具有空腔的中空壳体结构,以使汇集单元可漂浮于水面;所述第一侧部浮力组件、第二侧部浮力组件、背部安装板与底板之间框围形成所述凹槽,且第一侧部浮力组件与第二侧部浮力组件间隔设置以使二者前端间隔区域形成前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部浮力组件和第二侧部浮力组件的前端面均设为倾斜面,以使前开口的宽度沿靠近凹槽的方向逐渐变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部浮力组件的前端面和第二侧部浮力组件的前端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壁设有用于阻挡收集篮向后运动的挡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推进器安设于所述凹槽后壁上,用以推动所述汇集单元运动。
基于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集器通过电动推进器、汇集单元和收集篮配合,自动将水面垃圾截留收集在收集篮中,其结构紧凑简单,操作方便,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只需驱动电动推进器即可将水面的垃圾收集到收集篮中,既适用于小面积水域的垃圾清理,也适用于开阔水域的垃圾清理;
清理收集器内收集的垃圾时,无需将收集器整机取出,只需单独将收集篮从汇集单元的上开口取出,操作更为便捷,效率更高;
通过仅可在篮筐内部转动的挡板和正面开口配合,实现在收集器垃圾收集过程中正面开口能够自动打开和闭合,可有效防止垃圾从篮筐内飘出,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下面描述中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若无特别指明,皆是图示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收集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收集器的侧面方向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收集器中汇集单元的立体结构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收集器中汇集单元的立体结构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收集器中电力单元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收集器中收集篮的***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收集器中收集篮的***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收集器中收集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收集器中收集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收集器中收集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收集器中收集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
1水面上方 2水面下方 3垃圾
100收集器 10汇集单元 20电力单元
30收集篮 40电动推进器 108上开口
101凹槽 102支座 103挡块
104背部安装板 105第一侧部浮力组件 106第二侧部浮力组件
107前开口 207固定轴 322右挡板
201平面板 202固定支架 203提手
204太阳能电池板 205蓄电池 206支撑柱
310篮筐 320挡板 311正面开口
312正面开口边框 313容置槽 314提拉件
330转动连接结构 332套接环 331挡板轴
340回弹式转动连接结构 341轴支座 342挡门轴
343套环 345弹簧 321左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所有术语 (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这些术语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和相关领域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理解,除本实用新型中明确如此定义之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图1-7实施例1、图8-11实施例2所示的一种水面漂浮垃圾3收集器100,其包括:
电动推进器40,用以推动收集器100前进;
电力单元20,用以为电动推进器40提供电力;
可漂浮于水面的汇集单元10,其中部内凹形成凹槽101,且其前部和顶部设有贯通至凹槽101的前开口107和上开口108;
收集篮30,其放置于凹槽101内且可从上开口108取出,其包括内部设有容置槽313的篮筐310以及挡板320;所述篮筐310表面开设有若干网孔,且其正面和顶面敞开形成正面开口311和顶面开口;所述挡板320面积大于正面开口311面积,以使挡板320仅可在篮筐310内部转动。
所述挡板320于篮筐310内部与正面开口边框312的顶边转动连接;或,挡板320于篮筐310内部与正面开口边框312侧边或底边转动连接,且挡板 320与正面开口边框312通过弹性件连接,以使挡板320可受弹性件力的作用朝开口边框方向转动。其中,优选地,所述电动推进器40安设于所述凹槽101 后壁上,用以推动所述汇集单元10运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动推进器40 设置于凹槽101后壁的下侧,收集器100漂浮于水面时,所述电动推进器40 位于水面下方2。
具体地,汇集单元10使得收集器100整机在水面上漂浮并保持合适的吃水深度,所述电动推进器40用于推动收集器100前进,电力单元20为电动推进器40提供电力;使用时,如图2所示,***控制启动所述电动推进器40,电动推进器40推动收集器100前进,产生从汇集单元10前部的前开口107 进入作为水流涵道的凹槽101内的水流,带垃圾3的水流从汇集单元10前部的前开口107进入,在水流的冲击下,篮筐310正面开口311上的挡板320 向容置槽313内方向转动,垃圾3随着水流从打开的正面开口311进入容置槽313内,水流透过篮筐310的网孔流出至汇集单元10凹槽101,垃圾3则被截留在篮筐310内;垃圾3收集完毕后,即当***控制关闭电动推进器40 时,水流停止,因为收集篮30上的挡板320面积大于正面开口311面积使得挡板320限于在篮筐310内部转动,如图6实施例1所示,挡板320于篮筐310内部与正面开口边框312的顶边转动连接,挡板320受重力作用向靠近正面开口311的方向转动,使得挡板320挡住正面开口311;如图8实施例2所示,挡板320受弹性件的收缩力作用,向靠近正面开口311的方向转动,使得挡板320挡住正面开口311,防止垃圾3飘出篮筐310;
垃圾3拦截收集完毕后,使用者将篮筐310从汇集单元10的上开口108 取出,即可清理收集篮30里的垃圾3,无需将收集器100整机取出,只需单独将收集篮30从上开口108取出,操作更为便捷,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集器100,其通过电动推进器40、汇集单元10和收集篮30配合,自动将水面垃圾3截留收集在收集篮30中,其结构紧凑简单,操作方便,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只需驱动电动推进器40即可将水面的垃圾3收集到收集篮30中,既适用于小面积水域的垃圾3清理,也适用于开阔水域的垃圾3清理;同时,清理收集器100内收集的垃圾3时,无需将收集器100整机取出,只需单独将收集篮30从汇集单元10的上开口108取出,操作更为便捷,效率更高;通过仅可在篮筐310内部转动的挡板320和正面开口311配合,实现在收集器100垃圾3收集过程中正面开口311能够自动打开和闭合,可有效防止垃圾3从篮筐310内飘出,方便实用;且收集篮30 的篮筐310开设若干网孔,使得收集篮30容置槽313内与外界连通,保持内外保持平衡,同时能够避免垃圾3堵塞造成的运行障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动推进器为现有设备,其推动收集器前进的工作原理不再累述,根据上述设计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合适的电动推进器型号。
优选地,如图1-7实施例1所示,所述篮筐310为长方体结构,且其两侧面和背面上均开设有若干网孔;篮筐310的三个面均采用多网孔设计使得收集篮30内部与外界连通,进一步保持内外水压平衡,同时进一步避免因垃圾3堵塞造成运转故障。优选地,所述网孔于篮筐310的两侧面和背面上呈阵列式排布;篮筐310的两侧面和背面上阵列式排布有网孔,网孔的排布数量越多越紧密,越有利于保持收集篮30内外水压平衡,同时能够更进一步避免因垃圾3堵塞造成运转故障。
优选地,如图1-7实施例1所示,所述挡板320通过转动连接结构330 与正面开口边框31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结构330包括挡板轴331和套接环332;挡板轴331固设于正面开口边框312的顶边内侧,所述套接环332 固设于挡板320上;所述套接环332套设于挡板轴331上,且可于挡板轴331 上自由转动,以使挡板320于篮筐310内部区域自由转动。
使用时,带垃圾3的水流从汇集单元10前部的前开口107进入,在水流的冲击下,篮筐310正面开口311上的挡板320向容置槽313内方向转动,即向上抬起,垃圾3随着水流从打开的正面开口311进入容置槽313内,水流透过篮筐310的网孔流出至汇集单元10凹槽101,垃圾3则被截留在篮筐310内;垃圾3收集完毕后,即当***控制关闭电动推进器40时,水流停止,因为收集篮30上的挡板320面积大于正面开口311面积使得挡板320限于在篮筐310内部转动,挡板320受重力作用,向下落下挡住正面开口311,防止垃圾3飘出篮筐310;
如此设置,通过将挡板320与正面开口边框312顶边转动连接,在垃圾3 收集过程中,受水流冲击,挡板320自动打开,带着垃圾3的水流顺利进入篮筐310内;在垃圾3完电动推进器40运行停止时,挡板320受重力的作用下落挡住正面开口311,防止收集到的垃圾3飘出篮筐310。
优选地,如图8-11实施例2所示,所述篮筐310为直四棱柱结构,其顶面和底面为形状大小一致的梯形,且其正面开口311的面积大于背面面积。优选地,所述篮筐310为直四棱柱结构,其顶面和底面为形状大小一致的等腰梯形,且其正面开口311的面积大于背面面积。
如此设置,正面开口311面积更大,更有利于垃圾3顺利进入篮筐310 内,同时其结构设计使得水流可以较多的往两侧面流动,促进水流的流动速率,即增加了收集器100整机的运转速率。
需要时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1中篮筐310采用长方体结构,优选实施例2中篮筐310采用顶面和底面为梯形的直四棱柱结构;根据上述设计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采用其他立体形状的篮筐31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方案。
优选地,如图8-11实施例2所示,所述篮筐310为顶面和底面为形状大小一致的梯形的直四棱柱结构,且其两侧面和背面上均开设有若干网孔。篮筐310的三个面均采用多网孔设计使得收集篮30内部与外界连接,有利于进一步保持内外水压平衡,同时进一步避免因垃圾3堵塞造成运转故障。优选地,所述网孔于篮筐310的两侧面和背面上呈阵列式排布;篮筐310的两侧面和背面上阵列式排布有网孔,网孔的排布数量越多越紧密,越有利于保持收集篮30内外水压平衡,同时能够更进一步避免因垃圾3堵塞造成运转故障。
优选地,如图8-11实施例2所示,所述挡板320通过回弹式转动连接结构340与正面开口边框312转动连接;所述回弹式转动连接结构340包括轴支座341、固设于所述轴支座341上的挡门轴342、套环343以及弹簧345;所述轴支座341固设于正面开口边框312的侧边或底边上,所述套环343固设于挡板320上;所述套环343套设于挡门轴342上,且可于挡门轴342上自由旋转,以使挡板320于篮筐310内部区域自由转动;所述弹簧345的一端固设于正面开口边框312上,其另一端固设于挡板320靠近正面开口311一侧的表面上,以使挡板320可受弹簧345力的作用,于篮筐310内部朝向正面开口311方向转动。
通过设置回弹式转动连接结构340,在收集垃圾3过程中,受水流冲击,挡板320自动打开,正面开口311打开使带垃圾3水流进入;当电动推进器40停止运行时,收集工序完毕,此时挡板320受弹簧345收缩力的作用,于篮筐310内部朝向正面开口311方向转动,挡板320自动将正面开口311封闭,防止垃圾3飘出篮筐310。
优选地,如图8-11实施例2所示,所述挡板320包括左挡板321和右挡板322;所述左挡板321和右挡板322分别通过回弹式转动连接结构340与正面开口边框312的左侧边和正面开口边框312的右侧边转动连接;回弹式转动连接结构340中,弹簧345的一端固设于正面开口边框312的顶边,弹簧 345的另一端固设于挡板320靠近正面开口311一侧的表面上。
通过左挡板321和右挡板322配合设置,且左挡板321和右挡板322均通过回弹式转动连接结构340与正面开口边框312连接,在收集垃圾3过程中,受水流冲击,左挡板321和右挡板322自动打开,正面开口311打开使带垃圾3水流进入;当电动推进器40停止运行时,此时左挡板321和右挡板 322受弹簧345收缩力的作用,于篮筐310内部朝向正面开口311方向转动,左挡板321和右挡板322配合自动将正面开口311封闭,防止垃圾3飘出篮筐310。
优选地,如图1-7实施例1、图8-11实施例2所示,所述篮筐310的顶面开口两侧均设有提拉件314;设置提拉件314,便于收集篮30的拿取。
优选地,如图1-7实施例1、图8-11实施例2所示,所述正面开口311和正面开口边框312为矩形,所述左挡板321和右挡板322也均为矩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正面开口311、正面开口边框312、挡板320均采用矩形结构,根据上述设计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采用其他形状结构设置,包括但不限于实施例方案。
优选地,如图1-5所示,所述汇集单元10包括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背部安装板104以及底板,所述第一侧部浮力组件 105和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为内部具有空腔的中空壳体结构,以使汇集单元 10可漂浮于水面;所述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背部安装板104与底板之间框围形成所述凹槽101,且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与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间隔设置以使二者前端间隔区域形成前开口107。
汇集单元10由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背部安装板104以及底板框围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中空壳体结构的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和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使得汇集单元10可漂浮于水面;该优选实施例可通过匹配设计汇集单元10的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和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的大小与收集器100整机重量,使得收集器100整机在水面上漂浮(收集器100一部分露出水面上方1,一部分位于水面下方2)并保持合适吃水深度。
优选地,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和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的前端面均设为倾斜面,以使前开口107的宽度沿靠近凹槽101的方向逐渐变小。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的前端面和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的前端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将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和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的前端面均设为倾斜面,使得前开口107的宽度沿靠近凹槽101的方向逐渐变小,即两个倾斜面呈八字形,便于带垃圾3水流更为顺利地依次从前开口107和篮筐310正面开口311进入篮筐310内。
优选地,如图1-5所示,所述凹槽101的左右两侧壁设有用于阻挡收集篮30向后运动的挡块103。
优选地,如图1-5所示,所述电力单元20包括蓄电池205,所述蓄电池205安设于汇集单元10上方;所述蓄电池205与电动推进器40电连接,用以为电动推进器40为提供电力。
优选地,如图1-5所示,所述电力单元20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20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4可拆卸架设于所述汇集单元10上方,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4与蓄电池205电连接,以使太阳能电池板204产生的电力存储于蓄电池205内。
太阳能电池板204能够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供电动推进器40运行使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204节能环保。
优选地,如图1-5所示,所述电力单元20还包括用于安设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4和蓄电池205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平面板201,固定支架202、固定轴207以及若干个支撑柱206;所述固定支架202和固定轴207分别设置于平面板201下表面的两端,若干所述支撑柱206设于平面板201的上表面,以使太阳能电池板204呈一定角度安设在若干所述支撑柱206形成的平面上;所述蓄电池205安设于所述平面板201的上表面上。
优选地,如图1-5所示,所述汇集单元10的顶面上设有支座102,所述支座102与固定轴207转动连接,以使安装架于汇集单元10上方转动翻起时,所述汇集单元10裸露出上开口108。
使用时,如图2所示,垃圾3收集完毕后,将安装架整体沿着支座102 转动翻起,所述汇集单元10的上开口108裸露出来,即可将收集篮30从上开口108中取出,安装架如此设置,方便人们使用。
优选地,如图1-5所示,所述安装架还包括提手203,所述提手203设置于平面板201上表面上靠近固定轴207的一端。设置提手203便于人们将安装架提拉翻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两种如上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3收集器100的使用方法:
第一种使用方法,其适用于在某小面积水域上收集垃圾3,其包括以下步骤:
S100、设定程序控制收集器100定时启动电动推进器40;
S200、将杆类刚性连接件或柔性牵引件(例如短绳)一端与所述收集器100 连接,且其另一端固定于岸边或者水底的沉块上,以使收集器100活动区域限于某小面积区域上;
S300、定时启动所述电动推进器40后,收集器100产生水流,以使垃圾 3随着水流依次沿汇集单元10的前开口107、收集篮30的正面开口311进入收集篮30的容置槽313中,而水流透过收集篮30中网孔流出,垃圾3则被拦截于收集篮30内,即完成垃圾3收集工序;
S400、垃圾3收集完毕后,将收集篮30从汇集单元10的上开口108取出并对收集篮30中垃圾3进行清除。
第二种使用方法,其适用于在开阔水域上收集垃圾3,其包括以下步骤:
S100、设定程序控制收集器100定时启动电动推进器40,且启动后收集器100按一定路径进行巡航运动;
S200、使用柔性牵引件(例如长绳)牵引所述收集器100,以使收集器100 在水面上具有大面积活动区域;
S300、定时启动所述电动推进器40后,收集器100在水面某个区域进行巡航,巡航过程中收集器100产生水流,以使垃圾3随着水流依次沿汇集单元10的前开口107、收集篮30的正面开口311进入收集篮30的容置槽313 中,而水流透过收集篮30中网孔流出,垃圾3则被拦截于收集篮30内,即完成垃圾3收集工序;
S400、垃圾3收集完毕后,将收集篮30从汇集单元10的上开口108取出并对收集篮30中垃圾3进行清除。需要说明的是,该使用方法中,操作人员可根据收集器100所需巡航面积,调整柔性牵引件(例如长绳)的长度,以满足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面漂浮垃圾3收集器100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集器100通过电动推进器40、汇集单元10和收集篮 30配合,自动将水面垃圾3截留收集在收集篮30中,其结构紧凑简单,操作方便,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只需驱动电动推进器40即可将水面的垃圾 3收集到收集篮30中,既适用于小面积水域的垃圾3清理,也适用于开阔水域的垃圾3清理;
清理收集器100内收集的垃圾3时,无需将收集器100整机取出,只需单独将收集篮30从汇集单元10的上开口108取出,操作更为便捷,效率更高;
通过仅可在篮筐310内部转动的挡板320和正面开口311配合,实现在收集器100垃圾3收集过程中正面开口311能够自动打开和闭合,可有效防止垃圾3从篮筐310内飘出,方便实用;
收集篮30的篮筐310上开设若干网孔,使得收集篮30的容置槽313内部与外界连通,保持内外保持平衡,同时能够避免垃圾3堵塞造成的运行障碍;
电力单元20包括蓄电池205和太阳能电池板204,通过太阳能电池板204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电动推进器40运行使用,节能环保;
将蓄电池205和太阳能电池板204安设在安装架上,且安装架与汇集单元10转动连接,使用时操作人员将安装架翻起,汇集单元10的上开口108 裸露出来,即可将收集篮30从上开口108中取出,如此设置,方便人们使用;
汇集单元10由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背部安装板104以及底板框围组成,内部具有空腔的中空壳体结构的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和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使得汇集单元10可漂浮于水面;通过匹配设计汇集单元10的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和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的大小与收集器100整机重量,使得收集器100整机在水面上漂浮并保持合适吃水深度。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尽管现有技术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或技术方案可以仅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而不必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或者背景技术中列出的全部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一个权利要求中没有提到的内容不应当作为对于该权利要求的限制。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电动推进器、电力单元、汇集单元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动推进器(40),用以推动收集器(100)前进;
电力单元(20),用以为电动推进器(40)提供电力;
可漂浮于水面的汇集单元(10),其中部内凹形成凹槽(101),且其前部和顶部设有贯通至凹槽(101)的前开口(107)和上开口(108);
收集篮(30),其放置于凹槽(101)内且可从上开口(108)取出;其包括内部设有容置槽(313)的篮筐(310)以及挡板(320);所述篮筐(310)表面开设有若干网孔,且其正面和顶面敞开形成正面开口(311)和顶面开口;所述挡板(320)面积大于正面开口(311)面积;
所述挡板(320)于篮筐(310)内部与正面开口边框(312)的顶边转动连接;或,挡板(320)于篮筐(310)内部与正面开口边框(312)侧边或底边转动连接,且挡板(320)与正面开口边框(312)通过弹性件连接,以使挡板(320)可受弹性件力的作用朝开口边框(312)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20)通过转动连接结构(330)与正面开口边框(312)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连接结构(330)包括挡板轴(331)和套接环(332);挡板轴(331)固设于正面开口边框(312)的顶边内侧,所述套接环(332)固设于挡板(320)上;
所述套接环(332)套设于挡板轴(331)上,且可于挡板轴(331)上自由转动,以使挡板(320)于篮筐(310)内部区域自由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篮筐(310)为直四棱柱结构,其顶面和底面为形状大小一致的梯形,且其正面开口(311)的面积大于背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20)通过回弹式转动连接结构(340)与正面开口边框(312)转动连接;
所述回弹式转动连接结构(340)包括轴支座(341)、固设于所述轴支座(341)上的挡门轴(342)、套环(343)以及弹簧(345);所述轴支座(341)固设于正面开口边框(312)的侧边或底边上,所述套环(343)固设于挡板(320)上;
所述套环(343)套设于挡门轴(342)上,且可于挡门轴(342)上自由旋转,以使挡板(320)于篮筐(310)内部区域自由转动;所述弹簧(345)的一端固设于正面开口边框(312)上,其另一端固设于挡板(320)靠近正面开口(311)一侧的表面上,以使挡板(320)可受弹簧(345)力的作用,于篮筐(310)内部朝向正面开口(311)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20)包括左挡板(321)和右挡板(322);
所述左挡板(321)和右挡板(322)分别通过回弹式转动连接结构(340)与正面开口边框(312)的左侧边和正面开口边框(312)的右侧边转动连接;回弹式转动连接结构(340)中,弹簧(345)的一端固设于正面开口边框(312)的顶边,弹簧(345)的另一端固设于挡板(320)靠近正面开口(311)一侧的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单元(10)包括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背部安装板(104)以及底板,所述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和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为内部具有空腔的中空壳体结构,以使汇集单元(10)可漂浮于水面;
所述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背部安装板(104)与底板之间框围形成所述凹槽(101),且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与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间隔设置以使二者前端间隔区域形成前开口(1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和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的前端面均设为倾斜面,以使前开口(107)的宽度沿靠近凹槽(101)的方向逐渐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浮力组件(105)的前端面和第二侧部浮力组件(106)的前端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进器(40)安设于所述凹槽(101)后壁上,用以推动所述汇集单元(10)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1)的左右两侧壁设有用于阻挡收集篮(30)向后运动的挡块(103)。
CN202220212194.1U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 Active CN216739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12194.1U CN216739542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12194.1U CN216739542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39542U true CN216739542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17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12194.1U Active CN216739542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395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93467U (zh) 一种水葫芦清理装置
CN212534019U (zh)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CN216739542U (zh)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
CN214993665U (zh) 一种水体污染物清除装置
CN114319285A (zh)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32937B (zh) 一种新型海洋漂浮垃圾清理装置
CN216232867U (zh) 一种海上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CN209833924U (zh) 一种用于清理水面污物的船
CN215758922U (zh) 一种河岸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213267792U (zh) 一种智能水面清洁机器人
CN208007237U (zh)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CN215886417U (zh) 一种可收纳河道污物的河道水环境处理设备
CN21762978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上漂浮物收集设备
CN215500993U (zh) 浮游动物捞取装置
CN218405351U (zh) 一种多功能浮渣收集艇
CN221049911U (zh) 一种港口码头海漂垃圾回收装置
CN218643328U (zh) 一种水面垃圾清洁装置
CN113279380B (zh) 太阳能驱动式海洋垃圾收集电动船
CN221218747U (zh) 一种航道水域垃圾清理装置
CN217651744U (zh) 海上漂浮垃圾清理装置
CN219671282U (zh) 一种河道水面悬浮污染物去除装置
CN217546720U (zh) 渔光互补电站多功能检修船除草装置
CN218412503U (zh) 一种环境监测基站
CN219989466U (zh) 一种智能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CN210310801U (zh) 一种双体式水面清理打捞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