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20083U - 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20083U
CN216720083U CN202121771155.7U CN202121771155U CN216720083U CN 216720083 U CN216720083 U CN 216720083U CN 202121771155 U CN202121771155 U CN 202121771155U CN 216720083 U CN216720083 U CN 216720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insulator
shell
hole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11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ish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ish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ish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ish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11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20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20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20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本申请的电池壳体,包括内壳体、外壳体、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和第一绝缘体;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设于所述外壳体上;至少一个第二通孔,设于所述内壳体上,以及第一绝缘体,设于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用于封堵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故本申请的电池壳体能够使电池壳体一体化成型,可以降低电池壳体的制造成本;采用内壳体、外壳体和绝缘体形成了两处密封区域,提升了电池的密封性能;采用第一通孔、绝缘体和第二通孔形成了防爆泄压结构,提升了电池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如电动玩具、便携电灯和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中。在电池技术中,既要考虑电池使用时的安全性,也要考虑电池的制造成本。因此,如何在降低电池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电池使用时的安全性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其能够提高电池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壳体,包括内壳体、外壳体、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和第一绝缘体;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设于所述外壳体上;至少一个第二通孔,设于所述内壳体上;第一绝缘体,设于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能够封堵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设有多个,均布于所述外壳体;所述第二通孔设有多个,均布于所述内壳体。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个数相同,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壳体,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有凹槽,所述盖体能通过所述凹槽合盖于所述外壳体。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壳体,还包括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第一绝缘体连接,设于所述盖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绝缘体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壁和所述内壳体外壁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壳体,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有凹槽,所述盖体能通过所述凹槽合盖于所述内壳体。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为管状结构,所述内壳体包括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盖体能通过所述凹槽合盖于所述第一开口。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壳体还包括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第一绝缘体连接,设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底面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绝缘体设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和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壁之间。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所述电池壳体,还包括电极组和电解液,所述电极组包括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电池壳体连接;电解液置于所述电池壳体。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采用第一通孔、绝缘体和第二通孔形成了防爆泄压结构,提升了电池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申请采用内壳体、外壳体和绝缘体形成了两处密封区域,提升了电池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池壳体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池壳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的剖视图。
图标:
1-电池壳体;100-内壳体;110-第一开口;120-第二开口;200-外壳体;300-第一通孔;400-第二通孔;510-第一绝缘体;520-第二绝缘体;600-盖体;610-凹槽。
2-电池;700-电极组;710-第一极耳;720-第二极耳;800-电解液。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并不表示排列序号,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池壳体的剖视图,电池壳体1可应用于微小型纽扣式锂离子电池,电池壳体1包括:内壳体100、外壳体200、第一通孔300、第二通孔400、第一绝缘体510、盖体600。其中,至少一个第一通孔300设于外壳体200上;至少一个第二通孔400设于内壳体100上;第一绝缘体510设于内壳体100与外壳体200之间,能够封堵第一通孔300和第二通孔400。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00有四个,均布于外壳体200的侧壁;第二通孔400有四个,均布于内壳体100的侧壁。第一通孔300与第二通孔400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电池壳体1还包括:盖体600,盖体600上设有凹槽610,盖体600能够通过凹槽610合盖于外壳体200的开口。
本实施例中,电池壳体1还包括:第二绝缘体520,第二绝缘体520与第一绝缘体510连接,位于盖体600与内壳体100之间。于一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520与第一绝缘体51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
于一制造过程中,盖体600将第二绝缘体520通过外壳体200的开口,压入外壳体200,利用内壳体100和盖体600对第二绝缘体520进行压缩,形成一处密封区域。
本实施例中,盖体600、第二绝缘体520和内壳体100三者结合,从而形成了密封区域,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外壳体200为管状结构,第一绝缘体510设于外壳体200内壁和内壳体100外壁之间。第一绝缘体510、外壳体200和内壳体100三者结合,第一绝缘体510经胶接后形变压缩或挤压密封,从而形成了另一处密封区域,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内壳体100和外壳体200可由如不锈钢、碳素钢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可以采用冲压、挤压或折叠等冷加工方法成型,也可以采用粉末冶金方法成型。第一绝缘体510和第二绝缘体520可由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FA)、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具有弹性及耐化学腐蚀老化的材质制成,可以采用挤压、注塑等方法制成。
于另一实施例中,内壳体100与外壳体200成型组装后,将内壳体100与外壳体200放入模具,进行注塑成型,从而形成第一绝缘体510。
本实施例中,盖体600可由如不锈钢、碳素钢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可以采用冲压、挤压或折叠等冷加工方法成型,也可以采用粉末冶金方法成型。
于一制造过程中,盖体600压入外壳体200后可采用胶接或金属焊接固定,保证其可靠性。
本申请能够通过内壳体100、外壳体200分别一体化成型、第一绝缘体510选用注塑制造工艺,结合内壳体100和外壳体200,使得绝缘与密封一体成型、第二绝缘体520采用挤压所压缩密封,简化电池制造工艺及降低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2,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的剖视图。电池2包括:电池壳体1、电极组700和电解液800。
本实施例中,电极组700包括第一极耳710与第二极耳720,第一极耳710固定于盖体600,第二极耳720固定于内壳体100;电解液800置于内壳体100内,其中,第一绝缘体510与第二绝缘体520上并无排气孔设置,正常使用条件下,需要保证电池内部的密闭性。此时利用第一绝缘体510将第一通孔300与第二通孔400封堵,从而保证电池2内部的密闭性。
内壳体100与外壳体200分别预成型,壳体绝缘与密封结构一体化,简化制造工艺及降低制造成本。
正常使用条件下,第一绝缘体510设于内壳体100与外壳体200之间,阻断了电池壳体1内部与外部的排气通路,形成了绝缘与密封结构。
当内壳体100中的压力过高(非正常使用条件下)时,第一绝缘体510被内壳体100内部的压力压破,电池壳体1内部与外部贯通,形成若干排气路径,使得内壳体100中的压力得以释放,压力会下降而不会导致电池2的***,从而保证了电池使用时的安全性。
当电解液800的温度过高(非正常使用条件下)时,第一绝缘体510将被融化,电池壳体1内部与外部贯通,形成若干排气路径,内壳体100内部的电解液800得以流出,压力会下降、而不会导致电池2的燃烧,从而保证了电池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申请能够通过第一通孔300、第一绝缘体510和第二通孔400形成的防爆泄压结构,保证了用户在使用时的安全性,保证极端条件下结构完整性,提高电池安全性;避免了传统泄压防爆阀在极端温度条件下泄压防爆阀因来不及排气导致的失效情况。通过盖体600、第二绝缘体520和内壳体100三者结合形成的一处密封区域,通过第一绝缘体510、外壳体200和内壳体100三者结合形成的另一处密封区域,有效保证电池可靠耐久的密封性能。
请参阅图3,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池壳体的剖视图,可应用于微小型纽扣式锂离子电池。电池壳体1包括:内壳体100、外壳体200、第一通孔300、第二通1400、第一绝缘体510、盖体600。其中,至少一个第一通孔300设于外壳体200上;至少一个第二通孔400设于内壳体100上;第一绝缘体510设于内壳体100与外壳体200之间,能够封堵第一通孔300和第二通孔400。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00有四个,均布于外壳体200的侧壁;第二通孔400有四个,均布于内壳体100的侧壁。第一通孔300与第二通孔400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电池壳体1还包括:盖体600,盖体600上设有凹槽610,盖体600能够通过凹槽610合盖于内壳体100的开口。
本实施例中,内壳体100为管状结构,内壳体100包括第一开口110和第二开口120;盖体600能通过凹槽610合盖于第一开口110;第一绝缘体510设于外壳体200和内壳体100之间。
于一制造过程中,盖体600合盖于内壳体100的第一开口110后,可采用胶接或金属焊接固定,保证其固定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电池壳体1还包括:第二绝缘体520,第二绝缘体520与第一绝缘体510连接,于一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520与第一绝缘体51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
第二绝缘体520与第一绝缘体510连接,设于外壳体200的内底面与第二开口120之间;
其中,第一绝缘体510设于外壳体200的内侧壁和内壳体100的外侧壁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120、第二绝缘体520和外壳体200三者结合从而形成了一处密封区域;内壳体100、外壳体200和第一绝缘体510三者结合,形成了另一处密封区域,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内壳体100和外壳体200可由如不锈钢、碳素钢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可以采用冲压、挤压或折叠等冷加工方法成型,也可以采用粉末冶金方法成型。第一绝缘体510可由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FA)、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具有弹性及耐化学腐蚀老化的材质制成,可以采用挤压、注塑等方法制成。
于另一实施例中,内壳体100与外壳体200分别成型后组装,将内壳体100与外壳体200放入模具,进行注塑成型,从而形成第一绝缘体510。本实施例中,盖体600可由如不锈钢、碳素钢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可以采用冲压、挤压或折叠等冷加工方法成型,也可以采用粉末冶金方法成型。
本申请能够通过内壳体100、外壳体200分别一体化成型、第一绝缘体510可选用注塑制造工艺,结合内壳体100和外壳体200,使得绝缘与密封一体成型,简化电池制造工艺及降低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4,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的剖视图。电池2包括:电池壳体1、电极组700和电解液800。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电极组700包括第一极耳710与第二极耳720,第一极耳710固定于盖体600,第二极耳720固定于内壳体100;电解液800置于内壳体100内。
第一绝缘体510上并无排气孔设置,正常使用条件下,需要保证电池内部的密闭性。此时利用第一绝缘体510将第一通孔300与第二通孔400封堵,从而保证电池2内部的密闭性。
内壳体100与外壳体200分别预成型,壳体绝缘与密封结构一体化,简化制造工艺及降低制造成本。
本申请能够通过第一通孔300、第一绝缘体510和第二通孔400形成的防爆泄压结构,保证了用户在使用时的安全性,保证极端条件下结构完整性,提高电池安全性;避免了传统泄压防爆阀在极端温度条件下泄压防爆阀因来不及排气导致的失效情况。通过外壳体200、第二绝缘体520和内壳体100三者结合形成的一处密封区域,通过第一绝缘体510、外壳体200和内壳体100三者结合形成的另一处密封区域,有效保证电池2可靠耐久的密封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壳体;
外壳体;
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设于所述外壳体上;
至少一个第二通孔,设于所述内壳体上,以及
第一绝缘体,设于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能够封堵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有多个,均布于所述外壳体;所述第二通孔设有多个,均布于所述内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个数相同,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上有凹槽,所述盖体能通过所述凹槽合盖于所述外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第一绝缘体连接,设于所述盖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绝缘体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壁和所述内壳体外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上有凹槽,所述盖体能通过所述凹槽合盖于所述内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为管状结构,所述内壳体包括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盖体能通过所述凹槽合盖于所述第一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第一绝缘体连接,设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底面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绝缘体设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和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壁之间。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电池壳体;
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电池壳体连接;以及
电解液,置于所述电池壳体。
CN202121771155.7U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 Active CN216720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1155.7U CN216720083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1155.7U CN216720083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20083U true CN216720083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1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1155.7U Active CN216720083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20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63584A1 (zh) 顶盖组件及其制造方法、顶盖板的制造方法和电池单体
US6132900A (en)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and seal plate thereof
JP4124756B2 (ja) 密閉型電池
CN104781946A (zh) 四方形二次电池
JP2010520580A (ja) 電池及び組み立てやすい電池封口アセンブリ
US8679672B2 (en) Flat battery
CN211629137U (zh) 纽扣电池
CN114678662A (zh) 一种电池
JP4769780B2 (ja) 二次電池
JP2003151514A (ja) キャップ組立体及びそれを具備した角形2次電池
CN104756304B (zh) 碱性蓄电池
CN215988971U (zh) 一种钢壳扣式电池
CN109755422A (zh)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N208797094U (zh) 电池
CN216720083U (zh) 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
JP6164481B2 (ja) 密閉型電気化学デバイス用封口体とそのガスケット
JP2015056391A5 (zh)
CN111162236A (zh) 叠片式锂离子电池
CN2701079Y (zh) 电池封口盖板
CN215070167U (zh) 新型纽扣电池
CN2701082Y (zh) 电池安全封口塞及其封口盖板和电池
KR100357957B1 (ko) 각형 밀폐전지
CN114628822A (zh) 一种高性能电池盖板及电池
JP2004303739A (ja) 角形非水電解液電池
US7442467B2 (en) Sealed batt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