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0637U - 一种双轨道隧道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轨道隧道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0637U
CN216620637U CN202123401218.2U CN202123401218U CN216620637U CN 216620637 U CN216620637 U CN 216620637U CN 202123401218 U CN202123401218 U CN 202123401218U CN 216620637 U CN216620637 U CN 216620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kiln
area
kiln chamber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012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蕴君
陈国贵
林若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v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v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v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v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012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0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0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0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60Production of ceramic materials or ceramic elements, e.g. substitution of clay or shale by alternative raw materials, e.g. ash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包括第一连体窑室、第二连体窑室、纵向导轨、余热回收装置、净化装置和干燥装置,第一连体窑室内设有供窑车滑行的第一横向导轨,第一连体窑室包括顺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预干区、净化区和干燥区。第二连体窑室内设有供窑车滑行的第二横向导轨,第二连体窑室包括顺次设置的冷却区和加热区。纵向导轨的一端与干燥区的第一横向导轨连接,纵向导轨的另一端与加热区的第二横向导轨连接。余热回收装置分别与预干区和冷却区连通。净化装置包括脱硫塔,脱硫塔与净化区通过管道连接。干燥装置分别与加热区和干燥区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轨道隧道窑能够有效降低污染,降低生产能耗,节能环保,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双轨道隧道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轨道隧道窑。
背景技术
烧结砖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一次砌筑工程中。烧结砖主要采用隧道烧结窑工艺生产,属于能量高度密集的过程,传统的隧道窑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烟气排放,污染严重,而且生产过程中能耗高,能源浪费较大。随着我国对非电行业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和标排放,砖瓦工业环保标准的不断修订,使用传统的隧道窑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产标准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隧道窑生产过程污染大、能耗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双轨道隧道窑,能够有效降低烧结砖生产过程中污染烟气的排放,而且能够实现热量的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经济效益,节能环保。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包括:
第一连体窑室,所述第一连体窑室内设有供窑车滑行的第一横向导轨,所述第一连体窑室包括顺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预干区、净化区和干燥区;
第二连体窑室,所述第二连体窑室内设有供所述窑车滑行的第二横向导轨,所述第二连体窑室包括顺次设置的冷却区和加热区;
纵向导轨,所述纵向导轨的一端与所述干燥区的所述第一横向导轨连接,所述纵向导轨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区的所述第二横向导轨连接;
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分别与所述预干区和所述冷却区连通;
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与所述净化区通过管道连接;
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分别与所述加热区和所述干燥区连通。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体窑室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窑室和第二窑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体窑室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窑室和第四窑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体窑室和所述第二连体窑室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体窑室和所述第二连体窑室的两端分别平齐设置,且所述第一连体窑室的所述预干区与所述第二连体窑室的所述冷却区朝向同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预干区顶部的第一排气扇及设置在所述冷却区顶部的第一导风口,所述第一排气扇和所述第一导风口通过管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净化区的第二导风口,所述第二导风口与所述脱硫塔通过管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装置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区顶部和所述干燥区顶部的T型管,所述T型管包括相互连通设置的横管和竖管,所述竖管对应与所述加热区或所述干燥区连通,且所述加热区上的所述T型管的所述横管与所述干燥区上的所述T型管的横管通过通风管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区与所述干燥区之间的所述通风管道上设有第二排气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干燥区的侧面连接并连通所述干燥区内部,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通风管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管与所述T型管平行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轨道隧道窑,装载有烧结砖的窑车沿第一横向导轨,通过纵向导轨滑行至第二横向导轨,依次经过预干区、净化区、干燥区、加热区和冷却区,完成烧结砖的生产加工。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分别连通预干区和冷却区,以将冷却区的余热导入预干区中,预干窑车上的烧结砖。完成预干处理后,烧结砖随窑车滑行至净化区,通过管道将净化区内的水气、硫化空气和粉尘导入脱硫塔中净化,避免硫化空气和粉尘等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在此过程中,由于干燥区与净化区连通,因此通过净化装置还能够对第一连体窑室内的水气进行吸收,提高烧结砖干燥的效果。完成净化处理后,烧结砖随窑车滑行至干燥区,通过干燥装置将加热区内的热空气抽到干燥区内,进一步完成烧结砖的干燥预热。然后窑车通过纵向导轨进入加热区的第二横向导轨内进行加热烧结,待加热完毕后滑行至冷却区进行冷却。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实现生产过程中能量的循环使用,而且实现有害气体的过滤净化,降低了生产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节能环保,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双轨道隧道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连体窑室;110、第一窑室;120、第二窑室;130、预干区;140、净化区;150、干燥区;160、第一横向导轨;200、第二连体窑室;210、第三窑室;220、第四窑室;230、加热区;240、冷却区;250、第二横向导轨;300、窑车;400、纵向导轨;500、余热回收装置;510、第一排气扇;520、第一导风口;600、净化装置;610、脱硫塔;620、第二导风口;700、干燥装置;710、T型管;711、横管;712、竖管;720、通风管道;730、第二排气扇;740、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包括第一连体窑室100、第二连体窑室200、纵向导轨400、余热回收装置500、净化装置600和干燥装置700,第一连体窑室100内设有供窑车300滑行的第一横向导轨160,第一连体窑室100包括顺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预干区130、净化区140和干燥区150。第二连体窑室200内设有供窑车300滑行的第二横向导轨250,第二连体窑室200包括顺次设置的冷却区240和加热区230。纵向导轨400的一端与干燥区150的第一横向导轨160连接,纵向导轨400的另一端与加热区230的第二横向导轨250连接。余热回收装置500分别与预干区130和冷却区240连通。净化装置600包括脱硫塔610,脱硫塔610与净化区140通过管道连接。干燥装置700分别与加热区230和干燥区15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装载有烧结砖的窑车300沿第一横向导轨160,通过纵向导轨400滑行至第二横向导轨250,依次经过预干区130、净化区140、干燥区150、加热区230和冷却区240,完成烧结砖的生产加工。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余热回收装置500分别连通预干区130和冷却区240,以将冷却区240的余热导入预干区130中,预干窑车300上的烧结砖。完成预干处理后,烧结砖随窑车300滑行至净化区140,通过管道将净化区140内的水气、硫化空气和粉尘导入脱硫塔610中净化,避免硫化空气和粉尘等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在此过程中,由于干燥区150与净化区140连通,因此通过净化装置600还能够对第一连体窑室100内的水气进行吸收,提高烧结砖干燥的效果。完成净化处理后,烧结砖随窑车300滑行至干燥区150,通过干燥装置700将加热区230内的热空气抽到干燥区150内,进一步完成烧结砖的干燥预热。然后窑车300通过纵向导轨400进入加热区230的第二横向导轨250内进行加热烧结,待加热完毕后滑行至冷却区240进行冷却。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实现生产过程中能量的循环使用,而且实现有害气体的过滤净化,降低了生产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节能环保,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体窑室10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窑室110和第二窑室120,第二连体窑室20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窑室210和第四窑室220。通过并排平行设置两个窑室,一次烧结砖数量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体窑室100和第二连体窑室200平行设置,第一连体窑室100和第二连体窑室200的两端分别平齐设置,且第一连体窑室100的预干区130与第二连体窑室200的冷却区240朝向同一侧。以便提高整体设备的空间占用率,方便烧结砖快速完成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同时,还能够减少通过余热回收装置500和干燥装置700连接时所采用的管道长度,节约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余热回收装置500包括设置在预干区130顶部的第一排气扇510及设置在冷却区240顶部的若干第一导风口520,第一排气扇510和第一导风口520通过管道连接。通过第一导风口520将冷却区240内的余热通过管道导入预干区130内,并通过第一排气扇510加快热空气的流通,提高烧结砖预干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口520朝向冷却区240顶部的开口设置为喇叭状,以增大第一导风口520的导风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净化装置600还包括设置在净化区140的若干第二导风口620,第二导风口620与脱硫塔610通过管道连接。通过导风口将净化区140内的水气、硫化空气和粉尘等通过管道导入脱硫塔610内实现净化,避免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而且,还能够实现水气的吸收,进一步提高烧结砖的干燥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风口620朝向净化区140顶部的开口设置为喇叭状,以增大第二导风口620的导风效率。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净化区140位于预干区130与干燥区150之间,窑车300的移动方向为沿预干区130、净化区140、干燥区150的方向移动,从而,在第二导风口620抽气的时候,预干区130的气体流向净化区140,此时气体流动方向与窑车300前进方向相同,有利于提高余燥效果。同理,在第二导风口620抽气的时候,干燥区150的气体流向净化区140,此时气体流动方向与窑车300前进方向相反,有利于提高干燥效果,并充分收集有害气体和粉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干燥装置700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加热区230顶部和干燥区150顶部的T型管710,T型管710包括相互连通设置的横管711和竖管712,竖管712对应与加热区230或干燥区150连通,且加热区230上的T型管710的横管711与干燥区150上的T型管710的横管711通过通风管道720连接。通过T型管710和通风管道720实现将加热区230的热空气抽到干燥区150内,完成烧结砖的干燥预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多个T型管710的横管711相连通以组成双T型管710或三T型管710,增加热空气的流通速率,提高干燥预热的效率。
进一步地,加热区230与干燥区150之间的通风管道720上设有第二排气扇730,通过第二排气扇730,加快热空气的流动速度,进一步提高干燥预热的效率。
更进一步地,干燥装置700还包括若干导气管740,导气管740的一端与干燥区150的侧面连接并连通干燥区150内部,导气管740的另一端与通风管道720连通。通过导气管740,更进一步地增加热空气进入干燥区150的速率,更进一步地提高干燥预热的效率。而且,导气管740的一端与干燥区150的侧面连接,将热空气从干燥区150侧面导入,与T型管710从干燥区150顶部导入热空气配合,保证干燥区150内的烧结砖干燥预热均匀。在实际操作中,导气管740设置有两条,两条导气管740的一端分别与干燥区150的两个侧面连接,进一步保证热空气进气均匀。
再进一步地,若干导气管740与若干T型管710平行交错设置,进一步保证热空气流动均匀,保证烧结砖干燥预热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体窑室(100),所述第一连体窑室(100)内设有供窑车(300)滑行的第一横向导轨(160),所述第一连体窑室(100)包括顺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预干区(130)、净化区(140)和干燥区(150);
第二连体窑室(200),所述第二连体窑室(200)内设有供所述窑车(300)滑行的第二横向导轨(250),所述第二连体窑室(200)包括顺次设置的冷却区(240)和加热区(230);
纵向导轨(400),所述纵向导轨(400)的一端与所述干燥区(150)的所述第一横向导轨(160)连接,所述纵向导轨(400)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区(230)的所述第二横向导轨(250)连接;
余热回收装置(500),所述余热回收装置(500)分别与所述预干区(130)和所述冷却区(240)连通;
净化装置(600),所述净化装置(600)包括脱硫塔(610),所述脱硫塔(610)与所述净化区(140)通过管道连接;
干燥装置(700),所述干燥装置(700)分别与所述加热区(230)和所述干燥区(15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体窑室(10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窑室(110)和第二窑室(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体窑室(20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窑室(210)和第四窑室(2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体窑室(100)和所述第二连体窑室(20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体窑室(100)和所述第二连体窑室(200)的两端分别平齐设置,且所述第一连体窑室(100)的所述预干区(130)与所述第二连体窑室(200)的所述冷却区(240)朝向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500)包括设置在所述预干区(130)顶部的第一排气扇(510)及设置在所述冷却区(240)顶部的第一导风口(520),所述第一排气扇(510)和所述第一导风口(520)通过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6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净化区(140)的第二导风口(620),所述第二导风口(620)与所述脱硫塔(610)通过管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700)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区(230)顶部和所述干燥区(150)顶部的T型管(710),所述T型管(710)包括相互连通设置的横管(711)和竖管(712),所述竖管(712)对应与所述加热区(230)或所述干燥区(150)连通,且所述加热区(230)上的所述T型管(710)的所述横管(711)与所述干燥区(150)上的所述T型管(710)的横管(711)通过通风管道(72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区(230)与所述干燥区(150)之间的所述通风管道(720)上设有第二排气扇(73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700)还包括导气管(740),所述导气管(740)的一端与所述干燥区(150)的侧面连接并连通所述干燥区(150)内部,所述导气管(740)的另一端与所述通风管道(720)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轨道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740)与所述T型管(710)平行交错设置。
CN202123401218.2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双轨道隧道窑 Active CN216620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1218.2U CN216620637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双轨道隧道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1218.2U CN216620637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双轨道隧道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0637U true CN216620637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86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01218.2U Active CN216620637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双轨道隧道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0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00857A1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方法和装置
CN109099718B (zh) 一种回转窑余热回收***
CN101650133B (zh) 一种实现高温低氧燃烧的烟气能量循环再利用***
WO2018000888A1 (zh) 防止腐蚀的烟气脱硫脱硝方法和装置
CN203586781U (zh) 一种移动式隧道窑
CN104190388A (zh) 包括余热利用的活性炭热解析方法及其装置
CN201106856Y (zh) 烟气净化及余热利用两用装置
CN106546096A (zh) 微波加热生产合金的生产线装置及生产方法
CN202096885U (zh) 多级回热型低浓度瓦斯热逆流催化氧化装置
CN216620637U (zh) 一种双轨道隧道窑
CN104359325B (zh) 窑炉废气热能双循环回收方法和装置
CN212620048U (zh) 一种节能高效红砖连续焙烧生产窑
CN109331658A (zh) 一种可降低炭基催化剂破损的再生塔
CN201266021Y (zh) 利用辊道窑急冷段热量的装置
CN107899413A (zh) 一种热风炉废气脱硫脱硝协同治理方法
CN102627414B (zh) 转炉一次高温烟气直接煅烧石灰实现余热回收装置
CN109368641A (zh) 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CN204943883U (zh) 一种带尾气余热处理装置的供热锅炉
CN205245788U (zh) 环保节能型一次码烧轮窑
CN208751301U (zh) 隧道窑高效节能低氮燃烧及控制排放装置
CN210180150U (zh) 一种环保型隧道窑
CN204495081U (zh) 一种还原炉炉头尾气回收利用装置
CN212253611U (zh) 一种旋转窑
CN103925788A (zh) 烧结砖生产线大断面隧道窑循环可调式通风***
CN209740726U (zh) 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