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2139U - 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72139U
CN216472139U CN202122552359.8U CN202122552359U CN216472139U CN 216472139 U CN216472139 U CN 216472139U CN 202122552359 U CN202122552359 U CN 202122552359U CN 216472139 U CN216472139 U CN 216472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telescopic
automatic filling
annular
dust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523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uan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uan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uan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uan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523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72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72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72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涉及压盖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铁架台、压盖装置、环形架和固定结构,所述铁架台的外表面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表面与铁架台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环形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外表面连接有除尘结构,所述滑槽的内表面呈矩形环绕于环形板的外表面;通过设置除尘结构和收集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在需要进行除尘时,首先转动转轴,转轴在发生位移的同时带动旋转块发生位移,通过多部件的同时协作可对铁架台的顶面进行环形除尘,尽量地解决了碎屑在铁架台外表面堆积的问题,合理地规避了常规除尘方式易产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盖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
背景技术
压盖机又称轧盖机或封盖机是一种手动封盖的机器,分手柄和压盖头两部分,手柄前部由一根力簧起到压盖后弹起手柄的作用,压盖头中有一根圈簧是固定四个刀片,压盖机除两桶簧余下部分全为304全不锈钢铸造而成,手动压盖机每个型号只有一个压盖头,8型到20型之间可以相互换头,24型号32型之间可以换头,压不同规格的瓶子,用不同的压盖头换上即可使用,操作方便。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压盖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对需要压盖的材料进行处理时,需要用塑料及其他容易产生碎屑的原材料进行压盖,压盖完毕后,这些碎屑则会残留于铁架台的外表面,若不能够及时对其进行清洁,碎屑一旦发生堆积情况,可能导致零部件卡涩进而无法继续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包括铁架台、压盖装置、环形架和固定结构,所述铁架台的外表面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表面与铁架台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环形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外表面连接有除尘结构,所述滑槽的内表面呈矩形环绕于环形板的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除尘结构可对铁架台的顶面进行环形除尘,尽量地解决了碎屑在铁架台外表面堆积的问题,合理地规避了常规除尘方式易产生的问题。
较佳的,所述除尘结构的外表面包括与滑槽内表面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外表面连接有承接架,所述承接架的内表面旋转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延伸至承接架地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的设置,在需要对除尘结构的其余部件进行传动时,可通过拉动或推移滑块达到传动的目的。
较佳的,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对转轴进行旋转从而对旋转块进行角度调节,增加了一定的可调节性。
较佳的,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远离旋转块外表面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呈弧线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启第一电动伸缩杆即可对连接块进行传动,连接块带动转杆发生位移。
较佳的,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连接有承接板,且承接板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转杆进行旋转即可对承接板进行有效的角度调节,承接板即可对第二电动伸缩杆进行角度调节。
较佳的,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均位于承接板的前表面,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远离承接板的一端连接有吸尘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启第二电动伸缩杆即可对承接板进行传动,承接板即可带动吸尘头发生位移。
较佳的,所述吸尘头的底面与铁架台的顶面相贴合,所述吸尘头的外表面呈弧线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吸尘头可对铁架台的顶面进行快速的清洁除尘,能够对工作时所产生的碎屑进行快速收集。
较佳的,所述环形架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通孔,且环形通孔设置有多个并以环形架的中心点为轴心呈圆周排列于环形架的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进行压盖工作前,可通过多个环形通孔对需要压盖的用具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除尘结构和收集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在需要进行除尘时,首先转动转轴,转轴在发生位移的同时带动旋转块发生位移,旋转块带动第一电动伸缩杆发生位移,待第一电动伸缩杆调整至合适角度后,开启第一电动伸缩杆,随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带动连接块发生位移,待连接块位移至对应位置后,旋转转杆,转杆带动承接块发生位移,承接块带动第二电动伸缩杆发生位移,待调整至与铁架台顶面相对应的角度后,开启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吸尘头发生位移,待吸尘头的底面与铁架台的顶面相贴合后,即可开启吸尘头,随后即可拉动滑块,最终滑块带动其余部件并对吸尘头进行传动,滑块带动其余部件以滑槽的路径进行环形除尘,灰尘通过吸尘头的出尘孔处到达空心壳的内表面,在其到达之后,首先会被强磁板所牵引至滤网的外表面,在其到达滤网的外表面后,其逐渐附着于滤网并不再发生位移,在除尘工作结束后,首先将吸尘头关闭,随后推动收集板,待收集板无法再发生位移后,即可翻转强磁板,此时强磁板则不再对灰尘进行牵引,灰尘将会逐一从滤网的外表面发生脱落并最终到达收集板的收集槽处,待所有灰尘完全脱落后,即可将收集板拉出进行倾倒处理,通过除尘结构可对铁架台的顶面进行环形除尘,尽量地解决了碎屑在铁架台外表面堆积的问题,合理地规避了常规除尘方式易产生的问题,通过收集结构可对除尘结构所收集的灰尘进行收集,而收集结构的内部的零部件可对灰尘进行快速倾倒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除尘结构立体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结构立体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铁架台;2、压盖装置;3、环形架;4、固定结构;5、环形板;6、滑槽;7、除尘结构;701、滑块;702、承接架;703、转轴;704、旋转块;705、第一电动伸缩杆;706、连接块;707、转杆;708、第二电动伸缩杆;709、吸尘头;8、收集结构;801、空心壳;802、收集板;803、滤网;804、固定架;805、强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和图2,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包括滑块701、环形板5和除尘结构7,环形板5的外表面通过滑槽6与滑块701滑动连接,环形板5的内表面连接有铁架台1,除尘结构7包括与铁架台1顶面相贴合的吸尘头709,吸尘头709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708,第二电动伸缩杆708远离吸尘头709的一端连接有承接板,且承接板的外表面连接有转杆707,转杆707的外表面旋转连接有连接块706,连接块706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705,第一电动伸缩杆705远离连接块706的一端连接有旋转块704,旋转块704的外表面连接有转轴703,转轴703的外表面旋转连接有承接架702,承接架702的底部与滑块701相连接,铁架台1的顶面设置有压盖装置2、环形架3和固定结构4,滑块701可沿着滑槽6的内表面进行滑动,并对其余部件进行传动,最终可达到环形除尘的目的。
参考图3,吸尘头709的外表面连接有收集结构8,收集结构8包括与吸尘头709外表面滑动连接的空心壳801,空心壳801的内表面开设有与吸尘头709外表面相适配的凹槽,且凹槽的内表面与吸尘头709的外表面为滑动连接,空心壳801的内表面开设有矩形通孔,且矩形通孔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收集板802,收集板802的外表面开设有收集槽,空心壳801的内表面设有滤网803,空心壳801的内表面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架804,两个固定架804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强磁板805,强磁板805可对灰尘进行牵引与集中,使其不易在空心壳801的内表面发生飞散的现象。
工作原理: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需要进行除尘时,首先转动转轴703,转轴703在发生位移的同时带动旋转块704发生位移,旋转块704带动第一电动伸缩杆705发生位移,待第一电动伸缩杆705调整至合适角度后,开启第一电动伸缩杆705,随后第一电动伸缩杆705的输出端带动连接块706发生位移,待连接块706位移至对应位置后,旋转转杆707,转杆707带动承接块发生位移,承接块带动第二电动伸缩杆708发生位移,待调整至与铁架台1顶面相对应的角度后,开启第二电动伸缩杆708,第二电动伸缩杆708带动吸尘头709发生位移,待吸尘头709的底面与铁架台1的顶面相贴合后,即可开启吸尘头709,随后即可拉动滑块701,最终滑块701带动其余部件并对吸尘头709进行传动,滑块701带动其余部件以滑槽6的路径进行环形除尘,灰尘通过吸尘头709的出尘孔处到达空心壳801的内表面,在其到达之后,首先会被强磁板805所牵引至滤网803的外表面,在其到达滤网803的外表面后,其逐渐附着于滤网803并不再发生位移,在除尘工作结束后,首先将吸尘头709关闭,随后推动收集板802,待收集板802无法再发生位移后,即可翻转强磁板805,此时强磁板805则不再对灰尘进行牵引,灰尘将会逐一从滤网803的外表面发生脱落并最终到达收集板802的收集槽处,待所有灰尘完全脱落后,即可将收集板802拉出进行倾倒处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包括铁架台(1)、压盖装置(2)、环形架(3)和固定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架台(1)的外表面连接有环形板(5),所述环形板(5)的内表面与铁架台(1)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环形板(5)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外表面连接有除尘结构(7),所述滑槽(6)的内表面呈矩形环绕于环形板(5)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结构(7)的外表面包括与滑槽(6)内表面滑动连接的滑块(701),所述滑块(701)的外表面连接有承接架(702),所述承接架(702)的内表面旋转连接有转轴(703),所述转轴(703)的两端均延伸至承接架(702)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03)的外表面连接有旋转块(704),所述旋转块(704)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7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705)远离旋转块(704)外表面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706),所述连接块(706)的外表面呈弧线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706)的外表面连接有转杆(707),所述转杆(707)的外表面连接有承接板,且承接板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7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708)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708)均位于承接板的前表面,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708)远离承接板的一端连接有吸尘头(70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头(709)的底面与铁架台(1)的顶面相贴合,所述吸尘头(709)的外表面呈弧线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架(3)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通孔,且环形通孔设置有多个并以环形架(3)的中心点为轴心呈圆周排列于环形架(3)的外表面。
CN202122552359.8U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 Active CN216472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52359.8U CN216472139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52359.8U CN216472139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72139U true CN216472139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43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52359.8U Active CN216472139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721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40730B2 (ja) 工作機械底部での廃棄物に対する収集及び圧縮装置
CN107326884B (zh) 一种打捞方便的河道清洁设备
CN109482345B (zh) 一种铜铁混合碎屑分离器
CN111716181A (zh) 一种工艺品加工用环形块全自动打磨装置
CN109122410A (zh) 一种新型摇蜜机
CN216472139U (zh) 一种自动灌装压盖机
CN109482342B (zh) 一种铜铁碎屑分离机
CN110152970A (zh) 一种农业用花生除杂设备
CN214934179U (zh) 一种用于生产塑料米的余料收集装置
CN115846190A (zh) 一种有机大米的筛分除杂装置
CN211053241U (zh) 一种泡沫泵头用修边机的废料清理机构
CN110302950B (zh) 一种面粉筛选机
CN209722839U (zh) 园林养护用吸叶机
CN206665730U (zh) 一种用于纺织服装厂的碎布料的回收装置
CN113351366A (zh) 一种稀土加工用磁性稀土过滤装置
CN112706037A (zh) 一种具有废屑收集功能的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06925395U (zh) 一种用于卧式带锯床的清扫装置
CN218420999U (zh) 一种双面料毛绒玩具加工设备
CN216778130U (zh) 一种垃圾处理用固液分离装置
CN220656685U (zh) 一种蔬果汁沉淀物分离设备
CN217428733U (zh) 一种油菜籽分离装置
CN215092475U (zh) 一种钢管用打磨装置
CN218282635U (zh)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除杂装置
CN211726468U (zh) 一种滚筒式果蔬自动除杂装置
CN220478940U (zh) 一种陶瓷材料筛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