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9114U - 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9114U
CN216409114U CN202122579184.XU CN202122579184U CN216409114U CN 216409114 U CN216409114 U CN 216409114U CN 202122579184 U CN202122579184 U CN 202122579184U CN 216409114 U CN216409114 U CN 216409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trol
protrusion
boss
socket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791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淋
奚洋
周柏松
冯政博
文礼朝
祝孟豪
马焕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791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9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9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9114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7082 priority patent/WO2023071533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所述机壳组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具有电控安装部和过线孔,所述机壳包括侧板,所述电控安装部由所述侧板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所述过线孔的外端孔口设置在所述电控安装部上;罩体,所述罩体罩设在所述电控安装部上,所述罩体和所述侧板之间限定出电控安装空间;和电控板,所述电控板设置在所述电控安装空间内,所述电控板能够与穿过所述过线孔的导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机壳组件能够在电控组件失火时,降低引燃电器设备机壳内部易燃物的风险,还方便故障排查和售后维修,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产品在保证高性能、高品质的基础上向着结构精简化、装配便利化、异常处理高效化方向发展。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将电控设计到机壳内部,一旦电控内部失火,会导致引燃机身内部易燃物的风险。
此外,将电控盒嵌入机壳内部时,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电路故障,拆装维修困难,故障排查和售后维修复杂,造成用户体验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机壳组件,该机壳组件能够在电控组件失火时,降低引燃电器设备机壳内部易燃物的风险,还方便故障排查和售后维修,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机壳组件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机壳组件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具有电控安装部和过线孔,所述机壳包括侧板,所述电控安装部由所述侧板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所述过线孔的外端孔口设置在所述电控安装部上;
罩体,所述罩体罩设在所述电控安装部上,所述罩体和所述侧板之间限定出电控安装空间;和
电控板,所述电控板设置在所述电控安装空间内,所述电控板能够与穿过所述过线孔的导线电连接。
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机壳组件的电器设备能够在电控组件失火时,降低引燃电器机壳内易燃物的风险,还方便故障排查和售后维修,具有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组件进一步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电控安装空间内,所述电控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设在所述侧板上,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上具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构造为具有内腔的中空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所述内腔具有与所述侧板外部连通的第一插口,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穿过所述第一插口且插装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所述内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部通过将所述侧板的一部分由内向外冲压形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周沿与所述侧板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为长条形,所述第一插口为长条形、延伸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整个长度上且通过去除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部分形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壁与周壁之间圆弧过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为多个且彼此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插孔的开口方向与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大于等于0 度且小于90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组件进一步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在所述电控安装部上,所述电控安装空间形成在所述罩体和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设有朝向所述固定座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构造为具有内腔的中空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所述内腔具有与所述电控安装空间连通的第一插口,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穿过所述第一插口且插装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所述内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部通过将所述安装座的一部分由内向外冲压形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周沿与所述安装座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为长条形,所述第一插口为长条形、延伸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整个长度上且通过去除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部分形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壁与周壁之间圆弧过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为多个且彼此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插孔的开口方向与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大于等于0 度且小于90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板,所述电控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进一步包括侧包覆部,所述侧包覆部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侧包覆部包覆在所述电控板的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进一步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侧包覆部相连,所述电控板的至少一部分的边沿在所述固定板的厚度方向上夹持在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固定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控板和所述固定座中的一者上设有卡扣,所述电控板和所述固定座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线孔包括供强电导线穿过的强电过线孔和供弱电导线穿过的弱电过线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强电过线孔为腰形孔,所述弱电过线孔为矩形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机壳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能够在电控组件失火时,降低引燃电器机壳内部易燃物的风险,还方便故障排查和售后维修,具有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器能够在电控组件失火时,降低引燃电器机壳内部易燃物的风险,还方便故障排查和售后维修,具有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去掉罩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空调室内机去掉罩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固定座及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
机壳1;侧板101;第一凸起部1011;第一插口10111;第二凸起部1012;第二插口10121;过线孔102;强电过线孔1021;弱电过线孔1022;
电控组件2;电控板201;第一边沿部分2011;第二边沿部分2012;罩体202;固定座203;卡扣2031;侧包覆部2032;限位块2033;第一定位凸起2034;
安装座3;强电穿线孔301;弱电穿线孔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组件包括机壳1、罩体202和电控板201。
如图1所示,机壳1具有电控安装部和过线孔102,机壳1包括侧板101,电控安装部由侧板101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过线孔102的外端孔口设置在电控安装部上。
罩体202罩设在电控安装部上,罩体202和侧板101之间限定出电控安装空间,电控板201设置在电控安装空间内,电控板201能够与穿过过线孔102的导线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横截面为矩形的机壳1,侧板101的外侧面可以是机壳1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或右侧面,也就是说,机壳1具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电控安装部可以形成在前侧板的外侧面上、后侧板的外侧面上、左侧板的外侧面上或右侧板的外侧面上。对于横截面为圆形的机壳1,侧板101的外侧面为机壳1的外周面,也就是说,机壳1具有圆周壁,侧板101形成该圆周壁,电控安装部形成在侧板101的外周面上。
相关技术中,电控组件(电控盒和安装在电控盒内的电控板)设置在机壳内部,一旦电控组件发生故障失火,很容易引燃机身内部可燃物。
由此,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组件的电器设备,电控安装部形成在机壳1的外侧面上,即电控板201和罩体202安装在机壳1外部,在电控板201失火时,机壳1能够将电控板201和罩体202与机壳1内部器件隔开,降低引燃电器机壳1内部易燃物的风险,提高产品安全性能。
电控板201能够与穿过过线孔102的导线电连接可以理解为,当机壳1内安装有电器元件(例如电机)时,电器元件的导线可以穿过过线孔102并与电控板201电连接;当机壳1内未安装电器元件时,则不会有导线从过线孔102穿过。
罩体202罩设在电控安装部上,过线孔102的外端孔口设置在电控安装部上,使得过线孔102的外端孔口也位于电控安装空间内。
由此,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组件的电器设备(例如空调室内机100)进行组装时,可以直接将设置在机壳1内的电器元件的导线从过线孔102穿出,在机壳1外部进行导线与电控板201的电连接。待导线与电控板201电连接之后,再将罩体202罩设在电控安装部上,使得电控板201、导线和过线孔102均位于机壳1与罩体202限定出的电控安装空间内,避免导电部件暴露在外部。
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盒嵌装在机壳内部,由于机壳内部的操作空间有限,导致整机生产效率低。并且,受机壳内部结构限制,还存在走线复杂的问题,容易发生走错线返工的现象,增加了整机的生产成本。此外,走线复杂还会导致当发生线路故障时,需要将电控组件(电控盒和安装在电控盒内的电控板)整体拆下,再进行故障排查、更换和维修,维修操作费时费力。综上所述,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存在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和维修困难的问题。
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组件的电器设备,在机壳1的外侧进行导线和电控板201 的电连接,操作空间较大,可以有效提高机壳1内的电器元件与电控板201的电连接效率,从而有效提高整机的生产效率;并且,机壳1外侧很少甚至没有其他部件的干扰,从而穿过过线孔102的导线的走线可以比较简单,减少甚至避免走错线返工的现象,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整机的生产成本,并进一步提高整机的生产效率。此外,走线简单还使得后期维修更方便,再加上电控板201设置在机壳1外部,更利于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操作。
因此,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组件的电器设备具有整机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和维修方便等优点。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组件的空调室内机100具有整机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和维修方便等优点。
此外,相关技术中,由于走线需使用钣金等结构件进行防护,导致新风口被遮挡,部分功能缺失,大大降低生了实际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组件2设置在机壳1的外部,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上述电器设备可以是空调室内机100或者其他具有电控板201的电器设备。上述罩体 202和电控板201为机壳组件的电控组件2的一部分。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容易被理解,下面以电控板201的宽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电控板201的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电控板201的厚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为例进一步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其中,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前后方向垂直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中的每一者。
例如,机壳1具有前侧板,前侧板的外侧面的一部分形成电控安装部,过线孔102设置在前侧板的上侧,且过线孔102位于电控板201的上方。罩体202具有朝后的开口,罩体202的后端面与机壳1配合,而使罩体202和机壳1之间限定出电控安装空间,电控板 201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罩体202的前端面和前侧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组件进一步包括固定座203,固定座203设置在电控安装空间内,电控板201设置在固定座203上。
由此,在进行整机组装时,可以先将电控板201安装在固定座203上,利用固定座203 对电控板201进行支撑,然后将装有电控板201的固定座203安装在电控安装空间内,从而方便将电控板201安装在电控安装空间内,进而进一步方便整机的组装,提高整机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座203设在侧板101上,侧板101的外侧面上具有第一凸起部1011,第一凸起部构造为具有内腔的中空凸起部,第一凸起部1011 的内腔具有与侧板101外部连通的第一插口10111,固定座203上设有第一定位凸起2034,第一定位凸起2034穿过第一插口10111且插装在第一凸起部1011的内腔中。
优选地,第一插口10111的开口方向与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90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固定座203固定在机壳1上时,先将第一定位凸起2034插装在第一凸起部1011的内腔中,实现固定座203在机壳1上的预定位,然后通过紧固件将固定座203固定在机壳1上,其中该紧固件可以全部为螺钉或者全部为卡扣件,或者紧固件中的一部分为螺钉、另一部分为卡扣件。
利用第一定位凸起2034插装在第一凸起部1011的内腔中,实现固定座203在机壳1上的预定位之后,可以在使用较少的紧固件的情况下,保证固定座203与机壳1之间的可靠连接,从而减少紧固件的使用数量,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具有机壳组件的电器设备的装配效率,降低电器设备的生产成本。
具体地,第一凸起部1011的顶壁与周壁之间圆弧过渡第,且第一插口10111的开口朝向下方。
由此,一旦电控组件2失火,熔融状态下的阻燃物(固定座203熔化后)无法通过第一插口10111滴入到机壳1内部,避免与机壳1内部的易燃材料接触,降低引燃电器机壳1 内易燃物的风险。
如图3所示,第一凸起部1011为长条形,第一插口10111为长条形、延伸在第一凸起部1011的整个长度上且通过去除第一凸起部的一部分形成。也就是说,第一插口10111的长度与第一凸起部1011的长度相等,从而有利于第一定位凸起2034穿过第一插口10111 且插装在第一凸起部1011的内腔中。
可选地,第一凸起部1011通过将侧板101的一部分由内向外冲压形成,第一插口10111 形成在第一凸起部1011的外周沿与侧板101的连接处。因此,第一凸起部1011的加工方便。
优选地,第一凸起部1011为多个且彼此间隔开,对应地,第一插口10111为多个。因此,固定座203通过多个第一定位凸起2034与第一插口10111配合,从而能够提高固定座203的稳定性,有利于固定座203的安装固定。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组件进一步包括安装座 3,安装座3设在电控安装部上,电控安装空间形成在罩体202和安装座之3间,固定座203设置在安装座3上,安装座3设有朝向固定座203的第一凸起部1011,第一凸起部1011 构造为具有内腔的中空凸起部,第一凸起部1011的内腔具有与电控安装空间连通的第一插口10111,固定座203上设有第一定位凸起2034,第一定位凸起2034穿过第一插口10111 且插装在第一凸起部1011的内腔中。
优选地,第一插口10111的开口方向与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90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固定座203固定在安装座3上时,先将第一定位凸起2034插装在第一凸起部1011的内腔中,实现固定座203在安装座3上的预定位,然后通过紧固件将固定座203固定在安装座3上,其中该紧固件可以全部为螺钉或者全部为卡扣件,或者紧固件中的一部分为螺钉、另一部分为卡扣件。
可选地,安装座3为金属件,且安装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电控安装部上,电控组件2起火后安装座3能够将电控组件2与侧板101隔离开,避免引燃机壳1。
利用第一定位凸起2034插装在第一凸起部1011的内腔中,实现固定座203在安装座 3上的预定位之后,可以在使用较少的紧固件的情况下,保证固定座203与安装座3之间的可靠连接,从而减少紧固件的使用数量,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具有机壳组件的电器设备的装配效率,降低电器设备的生产成本。
具体地,第一凸起部1011的顶壁与周壁之间圆弧过渡,且第一插口10111的开口朝向下方。
由此,一旦电控组件2失火,熔融状态下的阻燃物无法通过第一插口10111进入第一凸起部1011的内腔中,进而无法机壳1接触,降低引燃电器机壳1以及机壳1内易燃物的风险。
如图5所示,第一凸起部1011为长条形,第一插口10111为长条形、延伸在第一凸起部1011的整个长度上且通过去除第一凸起部的一部分形成。也就是说,第一插口10111的长度与第一凸起部1011的长度相等,从而有利于第一定位凸起2034穿过第一插口10111 且插装在第一凸起部1011的内腔中。
可选地,第一凸起部1011通过将安装座3的一部分由内向外冲压形成,第一插口10111 形成在第一凸起部1011的外周沿与侧板101的连接处。因此,第一凸起部1011的加工方便。
优选地,第一凸起部1011为多个且彼此间隔开,对应地,第一插口10111为多个。因此,固定座203通过多个第一定位凸起2034与第一插口10111配合,从而能够提高固定座203的稳定性,有利于固定座203的安装固定。
可选地,如图4-图6所示,侧板101的外侧面上具有第二凸起部1012,第二凸起部1012 构造为具有内腔的中空凸起部,第二凸起部1012的内腔具有与侧板101外部连通的第二插口10121,安装座3上设有第二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穿过第二插口10121且插装在第二凸起部1012的内腔中。
优选地,第二插口10121的开口方向与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90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安装座3固定在机壳1上时,先将第二定位凸起插装在第二凸起部1012的内腔中,实现安装座3在机壳1上的预定位,然后通过紧固件将安装座3固定在机壳1上,其中该紧固件可以全部为螺钉或者全部为卡扣件,或者紧固件中的一部分为螺钉、另一部分为卡扣件。
利用第二定位凸起插装在第二凸起部1012的内腔中,实现安装座3在机壳1上的预定位之后,可以在使用较少的紧固件的情况下,保证安装座3与机壳1之间的可靠连接,从而减少紧固件的使用数量,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具有机壳组件的电器设备的装配效率,降低电器设备的生产成本。
具体地,第二凸起部1012的顶壁与周壁之间圆弧过渡,且第二插口10121的开口朝向下方。
由此,一旦电控组件2失火,熔融状态下的阻燃物(安装座3熔化后)无法通过第二插口10121滴入到机壳1内部,避免与机壳1内部的易燃材料接触,降低引燃电器机壳1 内易燃物的风险。
如图6所示,第二凸起部1012为长条形,第二插口10121为长条形、延伸在第二凸起部1012的整个长度上且通过去除第一凸起部的一部分形成。也就是说,第二插口10121的长度与第二凸起部1012的长度相等,从而有利于第二定位凸起穿过第二插口10121且插装在第二凸起部1012的内腔中。
可选地,第二凸起部1012通过将侧板101的一部分由内向外冲压形成,第二插口10111 形成在第二凸起部1012的外周沿与侧板101的连接处。因此,第二凸起部1012的加工方便。
优选地,第二凸起部1012为多个且彼此间隔开,对应地,第二插口10121为多个。因此,安装座3通过多个第二定位凸起与第二插口10121配合,从而能够提高安装座3的稳定性,有利于安装座3的安装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203包括固定板,固定板设在固定座203的后侧,电控板201 设置在固定板上,因此,利用固定板可以对电控板201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和一定的防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203进一步包括侧包覆部2032,侧包覆部2032与固定板相连,侧包覆部2032包覆在电控板201的侧面上。
例如,如图2和图4所示,侧包覆部2032整体呈环形,侧包覆部2032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一部分包覆在电控板201的上边沿上,第二部分包覆在电控板201的下边沿上,第三部分包覆在电控板201的左边沿上,第四部分包覆在电控板201的右边沿上。
由此,利用侧包覆部2032与固定板结合,可以更好的对电控板201进行防护,减少甚至避免将固定座203固定在机壳1上时,因电控板201与机壳1碰撞而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203进一步包括限位块2033,限位块2033与侧包覆部2032相连,电控板201的至少一部分的边沿在固定板的厚度方向上夹持在限位块2033和固定板之间。
例如,如图2和图4所示,固定板的厚度方向与电控板201的厚度方向一致,限位块2033和固定板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开,电控板201的至少一部分的边沿在前后方向上夹持在限位块2033和固定板之间。
由此,利用限位块2033与固定板配合,可以在固定板的厚度方向上对电控板201起到定位作用,方便将电控板201固定在固定座20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控板201和固定座203中的一者上设有卡扣2031,电控板201和固定座203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卡槽,卡扣2031和卡槽卡接配合。
例如,电控板201上设置卡槽,固定座203上设置卡扣2031,利用卡扣2031和卡槽卡接配合,方便将电控板201固定在固定座203上。
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电控板201具有第一边沿部分2011(上边沿)和第二边沿部分2012(下边沿),第一边沿部分2011和第二边沿部分2012沿电控板201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布置。电控板201的第一边沿部分2011设置在第二边沿部分2012的上方,卡槽设置在电控板201的下边沿上,限位块2033设置在固定座203的上边沿上,卡扣2031 设置在固定座203的下边沿上。
在将电控板201固定在固定座203上时,可以先将电控板201自下而上移动,使电控板201的上边沿滑入限位块2033和固定板之间,使得电控板201的第一边沿部分2011在固定板的厚度方向上夹持在限位块2033和固定板之间;待电控板201的四个边沿分别被四个侧包覆部2032包覆之后,将卡扣2031卡接在卡槽内,使得电控板201的第二边沿部分 2012通过卡扣2031和卡槽卡接配合,实现电控板201在固定座203上的稳定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控安装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沿第一预设方向布置。过线孔102的外端孔口设置在第一部分上,固定座203设置在第二部分上。
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预设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上下方向布置,且第一部分设置在第二部分的上侧。过线孔102的外端孔口位于固定座203上侧。
由此,穿过过线孔102的导线可以直接经过固定座203的一侧而与电控板201电连接,而不需要在固定座203上设置供该导线穿过的过线孔102。从而在进行导线与电控板201的电连接时,只需要将导线从机壳1上的过线孔102穿过,即可将导线的穿出部分直接与电控板201相连,有利于进一步方便整机的组装,提高整机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过线孔102包括供强电导线穿过的强电过线孔1021和供弱电导线穿过的弱电过线孔1022。
该强电导线可以是电机线。
例如,如图2所示,强电过线孔1021设置在弱电过线孔1022的上侧。
通过在机壳1上设置强电过线孔1021和弱电过线孔1022,在进行具有该机壳组件的电器设备的组装时,强电导线从强电过线孔1021穿过,弱电导线从弱电导线穿过,使强电导线和弱电导线完全分离开,实现强弱电分离。使得电器设备更好的满足设计安装要求,且有利于降低整机组装时的走线难度,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方便整机的组装,提高整机的生产效率以及降低后期维修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强电过线孔1021为腰形孔,弱电过线孔1022为矩形孔。
由此,强电过线孔1021与强电导线(例如电机线)的周面匹配,利用强电过线孔1021 的孔壁与强电导线的周面配合,可以实现对强电导线的径向限位,进一步有利于提高整机装配效率;而将弱电过线孔1022设有矩形孔,使得弱电过线孔1022具有较大的容纳空间,方便弱电导线穿过,进一步有利于提高整机装配效率。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强电过线孔1021和弱电过线孔1022也可以为圆形、三角形、菱形等其他形状。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组件包括安装座3时,安装座3具有与强电过线孔1021对应的强电穿线孔301以及与弱电过线孔1022对应的弱电穿线孔302。因此,安装座3不影响具有该机壳组件的电器设备的导线布局和安装。
综上所述,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组件的电器设备与相关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提升安全性:相关技术的电控组件设置在机壳内部,一旦电控组件发生故障失火,很容易引燃机身内部可燃物,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组件2安装在机壳1外部,在电控组件2失火时,机壳1能够将电控板201和罩体202与机壳1内部器件隔开,降低引燃电器机壳 1内部易燃物的风险,提高产品安全性能。
(2)提升安规可靠性:相关技术将电控组件2嵌装在机壳1内部,机壳1内部走线复杂,难以满足安规设计要求。本实用新型在机壳1对应位置分别开弱电过线孔1022、强电过线孔1021,使强弱电有效分离,机壳1内部强电器件与弱电器件出线方向分别朝向不同方向,走线简单,大大提升了安规可靠性。
(3)提升生产便利性以及异常处理便利性,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203和机壳1通过第一定位凸起2034和第一插口10111配合;或者,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203和安装座3通过第一定位凸起2034和第一插口10111配合,安装座3和机壳1又通过第二定位凸起和第二插口10121配合。第一定位凸起2034和第一插口10111以及第二定位凸起和第二插口10121 起到安装预定位的功能,提升生产便利性,并实现安装预定位及少螺钉固定设计,提升生产效率以及售后维修的便利性。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电机和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机壳组件,电机的导线(图中未示出)穿过强电过线孔1021而与电控板201电连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能够在电控组件2失火时,降低引燃电器机壳1内部易燃物的风险,还方便故障排查和售后维修,具有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下面参考图2描述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100的电控组件2的组装过程:
将电控板201固定在固定座203上;将强电导线从强电过线孔1021穿过,同时将弱电导线从弱电过线孔1022穿过;将固定有电控板201的固定座203固定在机壳1上,进行强电导线与电控板201以及弱电导线与电控板201的电连接;最后将罩体202罩设在机壳1 的电控安装部上,并将罩体202固定在机壳1上。
下面参考图4描述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100的电控组件2的组装过程:
将电控板201固定在固定座203上;将强电导线从强电过线孔1021穿过,同时将弱电导线从弱电过线孔1022穿过;将固定有电控板201的固定座203固定在安装座3上,将强电导线从强电穿线孔301穿过,同时将弱电导线从弱电穿线孔302穿过;将固定有固定座 203的安装座3固定在机壳1上,进行强电导线与电控板201以及弱电导线与电控板201 的电连接;最后将罩体202罩设在机壳1的电控安装部上,并将罩体202固定在机壳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0。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能够在电控组件2失火时,降低引燃电器机壳1内部易燃物的风险,还方便故障排查和售后维修,具有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4)

1.一种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具有电控安装部和过线孔,所述机壳包括侧板,所述电控安装部由所述侧板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所述过线孔的外端孔口设置在所述电控安装部上;
罩体,所述罩体罩设在所述电控安装部上,所述罩体和所述侧板之间限定出电控安装空间;和
电控板,所述电控板设置在所述电控安装空间内,所述电控板能够与穿过所述过线孔的导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电控安装空间内,所述电控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设在所述侧板上,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上具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构造为具有内腔的中空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所述内腔具有与所述侧板外部连通的第一插口,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穿过所述第一插口且插装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所述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壳组件,所述第一凸起部通过将所述侧板的一部分由内向外冲压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周沿与所述侧板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为长条形,所述第一插口为长条形、延伸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整个长度上且通过去除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部分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壁与周壁之间圆弧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为多个且彼此间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口的开口方向与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9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在所述电控安装部上,所述电控安装空间形成在所述罩体和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设有朝向所述固定座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构造为具有内腔的中空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所述内腔具有与所述电控安装空间连通的第一插口,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穿过所述第一插口且插装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所述内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壳组件,所述第一凸起部通过将所述安装座的一部分由内向外冲压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周沿与所述安装座的连接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为长条形,所述第一插口为长条形、延伸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整个长度上且通过去除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部分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壁与周壁之间圆弧过渡。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为多个且彼此间隔开。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口的开口方向与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90度。
17.根据权利要求2-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板,所述电控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进一步包括侧包覆部,所述侧包覆部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侧包覆部包覆在所述电控板的侧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进一步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侧包覆部相连,所述电控板的至少一部分的边沿在所述固定板的厚度方向上夹持在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固定板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板和所述固定座中的一者上设有卡扣,所述电控板和所述固定座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16、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包括供强电导线穿过的强电过线孔和供弱电导线穿过的弱电过线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机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过线孔为腰形孔,所述弱电过线孔为矩形孔。
23.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壳组件。
2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2122579184.XU 2021-10-25 2021-10-25 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16409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9184.XU CN216409114U (zh) 2021-10-25 2021-10-25 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CT/CN2022/117082 WO2023071533A1 (zh) 2021-10-25 2022-09-05 机壳、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9184.XU CN216409114U (zh) 2021-10-25 2021-10-25 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9114U true CN216409114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6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79184.XU Active CN216409114U (zh) 2021-10-25 2021-10-25 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91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1533A1 (zh) * 2021-10-25 2023-05-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机壳、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1533A1 (zh) * 2021-10-25 2023-05-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机壳、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0126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CN104025405B (zh) 电接线盒
CN216409114U (zh) 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708366B (zh) 电控盒以及空调器
US20190288461A1 (en)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13026299B (zh) 蒸汽发生器***和衣物处理设备
CN216644349U (zh) 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和机壳组件
CN216409115U (zh) 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9931681B (zh) 电器盒及空调器
CN110856397A (zh) 电控盒组件及空调器
CN113328269B (zh) 连接组件、线缆插头以及线缆组件
WO2023071533A1 (zh) 机壳、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6025949A (zh) 机壳、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396996A (zh) 移动空调器
CN217929196U (zh) 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634509U (zh) 电气部件盒
CN215372898U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17303143U (zh) 空调器
CN216123088U (zh) 电控盒
CN217906352U (zh) 雾化主机以及雾化设备
CN220368181U (zh) 接线结构和吊顶电器
CN217697393U (zh) 消毒设备
CN216619518U (zh) 一种导轨式指示灯装置
CN219917745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电连接结构、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486807U (zh) 电器盒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