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9556U - 电池壳、电池包及储能电源 - Google Patents

电池壳、电池包及储能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9556U
CN216389556U CN202122236985.6U CN202122236985U CN216389556U CN 216389556 U CN216389556 U CN 216389556U CN 202122236985 U CN202122236985 U CN 202122236985U CN 216389556 U CN216389556 U CN 216389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case
cavity
electric core
batte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369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雷
黄堪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369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9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9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9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壳、电池包及储能电源。其中,电池壳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边条,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置电芯的空腔,各边条设于所述空腔内,各边条的两端分别与空腔的相对两侧腔壁相连,相对两个边条分别用于和电芯的底面的相对两侧相抵持,相对两个边条的至少一个边条朝向电芯的一侧表面形成有若干抵接筋,各抵接筋沿对应的边条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本申请的电池壳在边条上设置抵接筋,从而当电芯安装在壳体上时,边条上的抵接筋会支撑住电芯,当支撑电芯两侧的边条高度不一致时,抵接筋可以利用自身的高度,起到补偿作用,进而平稳支撑住电芯的两侧,提升电芯放置的稳固性,进而提高电芯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池壳、电池包及储能电源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壳、电池包及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储能电源的普及应用,关于其内的电池包的相关研究也愈发受到重视。为了保证电池包的散热效果,电池包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会将壳体的底部设为敞口结构,在壳体底部设置边条,以支撑电芯。然而,由于生产加工误差,难以保证支撑电芯两侧的边条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导致电芯放置在壳体中时会出现放置不稳、容易晃动的现象,使得电池包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生产加工误差,难以保证支撑电芯两侧的边条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导致电池包中的电芯放置不稳、容易晃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壳,包括:
壳体,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置电芯的空腔;
至少两个边条,各边条设于空腔内,各边条的两端分别与空腔的相对两侧腔壁相连,相对两个边条分别用于和电芯的底面的相对两侧相抵持,相对两个边条的至少一个边条朝向电芯的一侧表面形成有若干抵接筋,各抵接筋沿对应的所述边条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抵接筋和对应的边条为一体成型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壳还包括至少一个隔板,隔板设置于壳体内,并用于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空腔,隔板的两侧均设有边条。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壳还包括若干隔离片,每一边条朝向电芯的一侧表面上,均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隔离片,边条上的若干隔离片将该边条分隔为多个支撑区,各支撑区用于支撑至少一个电芯的对应侧边。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区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抵接筋。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隔离片朝向彼此的一侧表面上均设置有抵接筋。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区对应隔板的位置形成有抵接筋,支撑区对应壳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抵接筋。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壳还包括盖板,盖板盖设于壳体上,并覆盖于空腔,盖板朝向电芯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抵接筋。
本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电池包包括电芯,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池壳,电芯设置于电池壳内的空腔中。
本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电池,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壳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电池壳在边条上设置抵接筋,从而当电芯安装在壳体中时,边条上的抵接筋会支撑住电芯,当支撑电芯两侧的边条高度不一致时,抵接筋可以被电芯抵压变形,以起到补偿作用,进而平稳支撑住电芯的两侧,提升电芯放置的稳固性,进而提高电芯使用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电池包使用了上述电池壳,使得电池包的中电芯稳固性更高,电池包的安全性能更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源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储能电源使用上述电池包,安全性能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电池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壳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壳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抵接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抵接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隔离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100-电池壳 10-盖板 20-壳体
21-电芯 30-边条 40-抵接筋
50-隔板 60-隔离片 70-空腔
80-支撑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为便于读者理解,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出现的专有名词做出解释说明:
空腔:空腔位于壳体内部,用于放置多个电芯。
边条:设置于空腔内,当电芯放置于壳体中时,其可支撑电芯,空腔的相对两侧上均设有边条。
隔板:设置在壳体中,将壳体分隔成多个空腔。
隔离片:设置在边条上,用于分隔放置在边条上的电芯。
支撑区:边条上的多个隔离片将边条分隔成多个支撑电芯的支撑区。
抵接筋:可设置在边条、隔离片、隔板或者壳体上,用于抵持或者夹设电芯,当支撑电芯底部的相对两侧边条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时,抵接筋可以将较低一侧的边条抬高一定的高度,从而使支撑电芯底面的相对两侧的支撑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随着储能电源的普及应用,关于其内的电池包的相关研究也愈发受到重视。为了保证电池包的散热效果,电池包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会将壳体的底部设为敞口结构,在壳体底部设置边条,以支撑电芯。然而,由于生产加工误差,难以保证支撑电芯两侧的边条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导致电芯放置在壳体中时会出现放置不稳、容易晃动的现象,使得电池包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壳、电池包及储能电源,能够使得电芯在电池包中放置更加平稳,不易晃动,提升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壳100进行说明。
所述电池壳100,包括:
壳体20,壳体20中形成有空腔70,壳体20用于容置电芯21,电芯21放置于空腔70中,即将电芯21安装在壳体20的空腔70中,通过壳体20来保护电芯21。壳体20为敞口结构,即壳体20的一端呈敞口状,以方便散热。壳体20也可以两端均为敞口状,并且也便于将电芯21放置于壳体20中。
边条30,边条30至少为两个,边条30设置于空腔70内,并且各边条30的两端分别与空腔70的相对两侧腔壁相连,即各边条3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空腔70的相对两侧腔壁相连,以固定边条30在壳体20上。相对两个边条30分别用于和电芯21的底面的相对两侧相抵持,即空腔70中相对两个边条30分别抵持电芯21底面的相对两侧,即通过空腔70两侧的边条30来支撑电芯21,当电芯21放置于壳体20的空腔70中时,电芯21放置于空腔70两侧边条30上,两侧的边条30分别抵持电芯21底面的相对两侧,从而通过边条30来抵持电芯21,进而将电芯21支撑在壳体20中。相对两个边条30的至少一个边条30朝向电芯21的一侧表面形成有若干个抵接筋40,抵接筋40用于抵持电芯21,即在壳体20中安装电芯21时,电芯21底面的至少一侧支撑在边条30上的抵接筋40上,通过抵接筋40支撑住电芯21。抵接筋40可以在边条30上形成一定的高度,当支撑同一个电芯21两侧的边条30不在同一平面上时,可利用抵接筋40在边条30上产生的高度差,使得电芯21两侧的支撑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实现电芯21的平稳放置,避免电芯21在壳体20内晃动。或者通过电芯21抵压相应的抵接筋40,使一侧的抵接筋40变形,以稳定支撑电芯21。抵接筋40在边条30上沿边条3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这样使得边条30上可以设置更多的抵接筋40。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20的空腔70的相对两侧腔壁设置至少两个边条30,以支撑电芯21。通过在相对两个边条30的至少一个边条30上设置抵接筋40,利用抵接筋40弥补支撑电芯21底面的相对两侧边条30的高度差,使得壳体20内部电芯21可平稳放置在边条30上,避免电芯21在边条30上出现一端倾斜,导致电芯21放置不稳、容易晃动的情况发生。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壳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电池壳100在边条30上设置抵接筋40,从而当电芯21安装在壳体20中时,边条30上的抵接筋40会支撑住电芯21,当支撑电芯21底面的相对两侧边条30高度不一致时,抵接筋40可以利用自身的高度,起到补偿作用,进而平稳支撑住电芯21的两侧,提升电芯21放置的稳固性,进而提高电芯21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边条30可以设置在壳体20的底部,当边条30设置在壳体20的底部时,壳体20内容置电芯21的空间最大,在放置同样数量的电芯21时,此种设置方式下,壳体20的尺寸相对更小。当壳体20的两端均为敞口端时,边条30可以设置在其中一个敞口端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及图4,壳体20内部,用来支撑电芯21底面的相对两侧边条30中的一侧边条30上形成有多个抵接筋40,即当电芯21放置于边条30上时,两个边条30中位置相对较低的一侧边条30上形成有抵接筋40,抵接筋40可以将相对较低一侧的边条30抬高一定的高度,使得电芯21放置在边条30上时,相对较低一侧的边条30利用抵接筋40将电芯21的支撑点与另一侧边条30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继而使得电芯21在壳体20内部可以平稳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6及图7,壳体20内部,用来支撑电芯21底面的相对两侧边条30上均形成有多个抵接筋40,当两侧边条30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时,可以在两侧边条30上均加上不同高度的抵接筋40,使得电芯21放置在边条30上时,电芯21底面的两侧分别抵接不同高度的抵接筋40,使得电芯21底面两侧的支撑点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实现电芯21的平稳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抵接筋40可以为塑料件、橡胶件或者弹性件。当抵接筋40为塑料件时,抵接筋40可以将电芯21固定地更牢固。当抵接筋40为橡胶件或者弹性件时,抵接筋40具有一定的伸缩度,在保证电芯21固定效果的同时,可以使电芯21与抵接筋40的接触面有更好的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抵接筋40与对应的边条30为一体成型件,即形成有抵接筋40的边条30与其上的抵接筋40为一体成型结构,便于抵接筋40的生产制造,也便于抵接筋40固定在边条3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边条30与壳体20为一体成型件,一体成型结构便于边条30的生产制造,也可使得边条30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壳体2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条30与壳体2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3,电池壳100还包括至少一个隔板50,隔板50设置在壳体20的内部,隔板50将壳体20分隔成多个空腔70,多个空腔70均用于容置电芯21。隔板50的两侧分别设有边条30,即当隔板50放置于壳体20中,一个隔板50可分隔相邻的两个空腔70,隔板50两侧的两个边条30分别与另一隔板50上的边条30组成支撑电芯21的两个边条30,电芯21放置在空腔70的相对两侧的边条30上。此设置使得壳体20可以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容纳更多的电芯21,也使得电芯21放置更方便、更平稳。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空腔70的大小可以相同。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各个空腔70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大小可以不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隔板50与壳体20一体成型,便于壳体20的生产和使用,还可降低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50与壳体2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隔板50与壳体20可以通过插销等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定,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将空腔70分隔成需要的大小,便于生产经营和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3,在一个空腔70中,相对两侧边条30的其中一侧边条30上形成有抵接筋40,即当电芯21放置于空腔70中时,电芯21底面的相对两侧,一侧与边条30相接触,另一侧与边条30上的抵接筋40相接触,使得电芯21底面的相对两侧,一侧与边条30实现面接触,另一侧与边条30实现点接触,从而使得电芯21底面的相对两侧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避免电芯21放置不稳。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6,在一个空腔70中,相对两侧边条30上均形成有抵接筋40,即在空腔70中相对两侧的两个边条30上分别设置不同高度的抵接筋40,当电芯21放置于空腔70中时,电芯21底面的相对两侧与两个边条30上的不同高度的抵接筋40相接触,使得电芯21底面的相对两侧与两个边条30均实现点接触,以实现电芯21底面的相对两侧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避免电芯21放置不稳。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空腔70可以通过两块隔板50分隔开,即隔板50分别只有一个侧面设有一个边条30,两块隔板50中没有设置边条30的两个侧面相邻,具有边条30的两个侧面分别组成相邻两个空腔70的一个侧面。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壳体20中的每一个空腔70的相对两侧均拥有单独的隔板50,而不用相邻两个空腔70共用一块隔板50,使得隔板50更耐用,隔板50上的边条30更稳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空腔70中相对两侧的两个边条30可以设置在空腔70中与隔板50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空腔70中相对两侧的两个边条30也可以设置在空腔70中与隔板50垂直的两个侧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空腔70中相对两侧的两个边条30可以设置在空腔70中的四个侧面上,在空腔70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边条30,边条30对电芯21的抵持效果相对更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3,壳体20内还包括若干隔离片60,隔离片60设置在边条30朝向电芯21的一侧表面上,且隔离片60沿边条3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即相对两侧边条30上均设置有隔离片60,且相邻的隔离片60之间有一定的间距。边条30上的若干隔离片60将边条30分隔为多个支撑区80,各支撑区80用于支撑至少一个电芯21的对应侧边。即边条30上相邻两个隔离片60之间为一个支撑区80,支撑区80用于支撑电芯21,可以理解地,当电芯21放置于空腔70的相对两侧边条30上时,两侧边条30对应地都形成有支撑区80,电芯21底面的一侧放置在一侧边条30的支撑区80中,电芯21底面的另一侧放置在相对一侧边条30的支撑区80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支撑区80中可以支撑一个电芯21,也可以支撑两个或者多个电芯21。
具体地,一个支撑区80中支撑有一个电芯21,此时一侧边条30上相邻两个隔离片60之间支撑一个电芯21底面的一侧,相对一侧边条30上对应位置的相邻两个隔离片60之间支撑一个电芯21底面的另一侧,利用隔离片60固定电芯21,有利于电芯21的稳定放置,也使得电芯2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便于电芯21的散热。
具体地,一个支撑区80中支撑有多个电芯21,此时一侧边条30上相邻两个隔离片60之间支撑多个电芯21的底面的一侧,相对一侧边条30上对应位置的相邻两个隔离片60之间支撑多个电芯21的底面的另一侧,多个电芯21之间可以通过EVA泡棉进行分隔和缓冲,也可以通过固定支架进行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隔离片60上具有倒角61,可避免在电芯21组装时,隔离片60上的尖角、棱角割伤电芯21。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片60为沿壳体20高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状,也可以为沿壳体20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隔离片60与边条30一体成型,便于隔离片60的生产成模。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片60也可以与边条3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隔离片60与边条30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6,空腔70的四个侧面上均设有边条30,四个侧面的边条30上均形成有抵接筋40,通过此种方式设置,使得空腔70中边条30上最两端的电芯21也可以更平稳地放置在隔离片60中。即,可以在空腔70的相对两个侧面设置边条30,也可以在空腔70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边条30。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空腔70的任意三个侧面设置边条3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4,边条30上的支撑区80之间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抵接筋40。即一侧边条30的支撑区80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抵接筋40,当电芯21放置于相对两侧边条30上时,电芯21的底面在一侧边条30上与抵接筋40形成有至少两个支撑点,可以使得电芯21放置更平稳。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两侧边条30的对应的支撑区80之间均设有至少两个抵接筋40,当电芯21放置于相对两侧边条30上,电芯21的底面的相对两侧分别与两侧边条30均形成有至少两个支撑点,也可以使得电芯21平稳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7,边条30上相邻两个隔离片60朝向彼此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抵接筋40。即相邻两个隔离片60朝向电芯21的一侧表面上均设置有抵接筋40,即当电芯21放置于支撑区80中时,相邻两个隔离片60上的抵接筋40分别夹持电芯21一端的两个侧面,从而将电芯21固定在相邻两个隔离片60之间。此种方式可有效避免电芯21相邻两个隔离片60之间产生晃动,也可以补偿由于两侧边条30上对应的支撑区80中相应的两个隔离片60之间的距离不相等而导致的误差。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条30上相邻两个隔离片60朝向彼此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抵接筋40,可以使电芯21固定更稳。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7,支撑区80对应隔板50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两个抵接筋40,支撑区80对应壳体20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抵接筋40。
具体地,相对两侧边条30,一侧边条30位于壳体20上,另一侧边条30位于隔板50上,此时电芯21放置于支撑区80中时,电芯21的两端分别朝向壳体20和隔板50,此时壳体20和隔板50朝向电芯21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两个抵接筋40,壳体20和隔板50上的抵接筋40配合夹持和定位电芯21。
具体地,相对两侧边条30均位于隔板50上时,此时电芯21放置于支撑区80中时,电芯21的两端分别朝向一个空腔70中相对的两个隔板50,此时相对的两个隔板50中至少一个隔板50朝向电芯21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抵接筋40,隔板50上的抵接筋40配合夹持和定位电芯21。此种方式可有效避免电芯21在相邻两个隔离片60之间产生晃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7,抵接筋40可以位于相邻两个隔离片60朝向彼此的一侧表面上,也可以同时位于电芯21的两端朝向的壳体20或隔板50的位置上,从而当电芯21放置于支撑区80中时,隔离片60上的抵接筋40和壳体20或隔板50上的抵接筋40可同时配合夹持电芯21,此时电芯21的夹设效果更好,平稳放置的效果更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抵接筋40远离对应边条30的一端的边缘设有倒角41,以避免抵接筋40远离对应边条30的一端形成尖角、棱角,而刮伤电芯21,导致电芯21产生安全风险。可以理解地,也可以在抵接筋40远离对应边条30的一端的边缘设置圆角,同样可避免抵接筋40远离对应边条30的一端形成尖角、棱角,而刮伤电芯21。
在一个实施例中,抵接筋40呈长方体状。可以理解地,抵接筋40也可以设置呈其他形状。请参阅图9,抵接筋40也可以设置呈长条状。当然抵接筋40也可以设置为横截面呈三角形、椭圆形等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隔离片60之间的抵接筋40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相同,也可以设置不同。即:在边条30朝向电芯21的一侧表面上,设置在相邻两个隔离片60之间的抵接筋40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相同,也可以设置不同;设置在相邻两个隔离片60朝向彼此的一侧表面上的抵接筋40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相同,也可以设置不同;设置在支撑区80对应壳体20和/或隔板50的位置的抵接筋40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相同,也可以设置不同。当然,一个边条30上相邻两个抵接筋40之间的距离与另一个边条30上对应位置的相邻两个抵接筋40之间的距离相同。当然,一个边条30上相邻两个抵接筋40之间的距离与另一个边条30上对应位置的相邻两个抵接筋4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设置不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壳100还包括盖板10,盖板10盖设于壳体20上,覆盖在空腔70上,可以将电芯21盖合在壳体20内部。盖板10上朝向电芯21的一侧表面上也设有抵接筋40,当盖板10盖合在壳体20上时,壳体20中边条30上的抵接筋40和盖板10上的抵接筋40同时抵接电芯21,向壳体20中的电芯21施加压力,使得电芯21在壳体20内放置更稳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抵接筋40与壳体20、隔板50及隔离片60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强度高,加工制作方便,可以便于后续的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筋40可焊接在边条30、壳体20、隔板50或隔离片60上。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电芯21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池壳100,采用上述电池壳100,使得电芯21的放置更平稳,电池包的使用更稳固,安全性能更高。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电源,该储能电源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采用上述电池包,储能电源的使用更便利,安全性能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置电芯的空腔;
至少两个边条,各所述边条设于所述空腔内,各所述边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空腔的相对两侧腔壁相连,相对两个所述边条分别用于和所述电芯的底面的相对两侧相抵持,相对两个所述边条的至少一个边条朝向所述电芯的一侧表面形成有若干抵接筋,各所述抵接筋沿对应的所述边条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筋和对应的所述边条为一体成型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还包括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所述空腔,所述隔板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边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还包括若干隔离片,每一所述边条朝向所述电芯的一侧表面上,均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所述隔离片,所述边条上的若干所述隔离片将该边条分隔为多个支撑区,各所述支撑区用于支撑至少一个所述电芯的对应侧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区内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抵接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隔离片朝向彼此的一侧表面上均设置有所述抵接筋。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区对应所述隔板的位置形成有所述抵接筋,所述支撑区对应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所述抵接筋。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上,并覆盖于所述空腔,所述盖板朝向所述电芯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所述抵接筋。
9.一种电池包,包括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壳,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电池壳内的空腔中。
10.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
CN202122236985.6U 2021-09-15 2021-09-15 电池壳、电池包及储能电源 Active CN216389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6985.6U CN216389556U (zh) 2021-09-15 2021-09-15 电池壳、电池包及储能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6985.6U CN216389556U (zh) 2021-09-15 2021-09-15 电池壳、电池包及储能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9556U true CN216389556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42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36985.6U Active CN216389556U (zh) 2021-09-15 2021-09-15 电池壳、电池包及储能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95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06415B1 (ko) 냉각효율이 향상된 이차전지 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듈형 전지
JP2016540342A (ja) 電気的エネルギ貯蔵装置及び電気的エネルギ貯蔵装置の組立て方法
KR20160094235A (ko) 전력저장장치
CN214957075U (zh) 电池和电池组
CN216389556U (zh) 电池壳、电池包及储能电源
KR102660426B1 (ko) 배터리 모듈
KR101864482B1 (ko) 컴팩트 이차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전지 팩
CN208763802U (zh) 锂电池启动的发动机
KR100649562B1 (ko) 전지 모듈
CN108448026A (zh) 一种新型电池组绝缘隔板结构
CN212587654U (zh) 电池柜及储能***
CN211295217U (zh) 绝缘框架以及电池组件
CN220984756U (zh) 一种端盖结构及电池模组
CN218242084U (zh) 电池、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CN220172269U (zh)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CN215184345U (zh) 一种电池支架及电池架
CN219779113U (zh) 电池箱及储能***
CN221379501U (zh) 储能单元、电池模组及电化学装置
CN220065999U (zh) 电池包和储能设备
CN219779054U (zh) 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和车辆
CN211828943U (zh) 一种锂电池防护装置
CN217719827U (zh) 扁平化箱体
CN216389622U (zh) 电池包及户外电源
CN216960612U (zh) 储能电源及其外壳结构
CN219321533U (zh) 一种电池箱板、电池箱体及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orkshop A202, Foun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Songbai highway,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