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5567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5567U
CN216085567U CN202122384098.3U CN202122384098U CN216085567U CN 216085567 U CN216085567 U CN 216085567U CN 202122384098 U CN202122384098 U CN 202122384098U CN 216085567 U CN216085567 U CN 216085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sulating body
top surface
electrical connector
ext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40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跃龙
王佳文
龚恒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40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5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5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5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沿纵向延伸的顶面及位于顶面的横向两侧的两个侧面。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持于侧面的接触部及至少部分埋设于顶面的延伸部,所述接触部露出于侧面。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分别位于两个侧面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在纵向上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在横向上无重叠;即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无信号串扰,仅需考虑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内的导电端子之间的信号串扰。同时,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在纵向上交错设置,使得导电端子在纵向上占用的空间减少了一半,实现了电连接器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Board to Board Connector,简称BTB)是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接插件,其作用是实现电子设备的主板与各模组(例如显示模组,触摸模组,摄像头模组等)之间的机械及电气上的互连。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均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位于绝缘本体纵向两端的保护支架。目前,所述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均采用双排端子结构,即现有电连接器中的绝缘本体上设置有两排导电端子,且两排导电端子彼此相对设置,从而使得电连接器的结构稳定且保证了电连接器良好的通流能力。同时,导电端子之间需要预留一定的间距,以防止导电端子之间的信号串扰,是以电连接器的双排端子结构需要占用绝缘本体上的较大空间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随着电连接器的小型化的发展趋势,现有的电连接器的双排端子结构已无法满足越来越小的器件布局要求,即不能满足市场化的需求。
所以,希望提出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在小型化的同时避免了导电端子之间信号串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沿纵向延伸的顶面及位于所述顶面的横向两侧的两个侧面。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持于所述侧面的接触部及至少部分埋设于所述顶面的延伸部,所述接触部露出于所述侧面。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所述接触部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侧面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在纵向上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在横向上无重叠。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部沿垂直于纵向与横向的竖向延伸,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分别暴露于两个所述侧面上且在纵向上间隔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延伸部自所述接触部的顶端沿横向延伸,且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延伸部在横向上不重叠。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所述顶面向内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且设有自末端向下延伸入所述绝缘本体的埋设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纵向两端的保护支架,所述保护支架设有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端部的包覆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纵向两端的端面,所述包覆部至少部分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顶面与所述侧面且完全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端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覆部设有遮覆于所述顶面的顶面遮蔽部、自所述顶面遮蔽部的横向两侧向下弯折延伸的侧面遮蔽部及自所述顶面遮蔽部的纵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面遮蔽部,所述侧面遮蔽部至少部分遮覆于所述侧面,所述端面遮蔽部遮覆于所述端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面遮蔽部、所述侧面遮蔽部与所述端面遮蔽部三者共同围设形成无缝的角部遮蔽部,所述角部遮蔽部为全包裹结构且遮覆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横向顶角处的所述顶面及所述端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支架设有自所述侧面遮蔽部的底部向外延伸的焊接脚,所述导电端子设有自所述接触部的底端向外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焊接脚与所述焊接部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支架是由金属件通过抽引成型方式制成,所述顶面遮蔽部未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顶面,且所述侧面遮蔽部未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分别位于两个侧面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在纵向上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在横向上无重叠;即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无信号串扰,仅需考虑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内的导电端子之间的信号串扰。同时,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在纵向上交错设置,使得导电端子在纵向上占用的空间减少了一半,实现了电连接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对接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对接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对接连接器中对接支架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板对板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板对板连接器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100,其用以安装于电路板(未图示)上且与对接连接器200相配合。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绝缘本体10、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的导电端子20及位于绝缘本体10纵向两端的保护支架30。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沿纵向延伸的顶面11、位于顶面11的横向两侧的两个侧面12及位于顶面11的纵向两端的两个端面13,所述保护支架30固持于绝缘本体10的两个端面13处。
所述导电端子20设有沿垂直于纵向与横向的竖向延伸的接触部21、自接触部21的顶端沿横向延伸的延伸部22及自接触部21的底端向外延伸出绝缘本体10的焊接部23,所述接触部21固持于绝缘本体10的侧面12且露出于侧面12,以与对接连接器200的对接端子50的对接部52相接触。所述延伸部22至少部分埋设于顶面11内且向上未超出顶面11,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自顶面向11内凹陷的凹陷部14,所述延伸部22位于凹陷部14内且设有自末端向下延伸入绝缘本体10的埋设部24,用以将导电端子20进一步固定于绝缘本体10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20包括接触部21分别位于两个侧面12的第一端子201与第二端子202,所述第一端子201与第二端子2021在纵向上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端子201与第二端子202在横向上无重叠。具体地,所述第一端子201与第二端子202的接触部21分别暴露于两个侧面12上且在纵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端子201与第二端子202的延伸部22在横向上不重叠。
即所述第一端子201与第二端子202之间无信号串扰,此时仅需考虑第一端子201或第二端子202内的导电端子20之间的信号串扰。同时,所述第一端子201与第二端子202在纵向上交错设置,相较于传统连接器中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20在纵向上所占用的绝缘本体10上的空间减少了一半,从而实现了电连接器100的小型化。
所述保护支架30是由金属件通过抽引成型方式制成,从而在提升绝缘本体10强度的同时避免了电连接器100插拔时对绝缘本体10的破损。所述保护支架30设有包覆绝缘本体10的端部的包覆部(未标号),所述包覆部至少部分包覆绝缘本体10的顶面11与侧面12且完全包覆绝缘本体10的端面13。具体地,所述包覆部设有遮覆于11顶面的顶面遮蔽部31、自顶面遮蔽部31的横向两侧向下弯折延伸的侧面遮蔽部32及自顶面遮蔽部31的纵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面遮蔽部33,所述侧面遮蔽部32至少部分遮覆于侧面12,所述端面遮蔽部33遮覆于端面13。
所述顶面遮蔽部31、侧面遮蔽部32与端面遮蔽部33三者共同围设形成无缝的角部遮蔽部34,所述角部遮蔽部34为全包裹结构且遮覆于绝缘本体10的横向顶角处的顶面11及端面13,实现了对绝缘本体10的顶角的全包裹结构,即实现了对电连接器100的端部的顶角保护,从而防止了绝缘本体10的破损。
同时,所述顶面遮蔽部31未超出绝缘本体10的顶面11,且所述侧面遮蔽部32未超出绝缘本体10的侧面12,所述保护支架30设有自侧面遮蔽部32的底部向外延伸的焊接脚35,所述焊接脚35与焊接部23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可固定地安装在电路板上。结合图7所示,所述保护支架30还设有自顶面遮蔽部31的纵向内侧向下弯折延伸的固定部36,所述固定部36埋设于绝缘本体10内,以加强保护支架30与绝缘本体10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电端子20包括接触部21分别位于两个侧面12的第一端子201与第二端子202,所述第一端子201与第二端子202在纵向上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端子201与第二端子202的在横向上无重叠;即所述第一端子201与第二端子202之间无信号串扰,仅需考虑第一端子201或第二端子202内的导电端子20之间的信号串扰。同时,所述第一端子201与第二端子202在纵向上交错设置,使得导电端子20在纵向上占用的空间减少了一半,实现了电连接器100的小型化。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揭示了一种对接连接器200,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包括沿纵向延伸的对接本体40、固持于对接本体40上的对接端子50及位于对接本体40纵向两端的对接支架60。所述对接本体40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个侧壁41及连接于两个侧壁41的两个端壁42。两个侧壁41及两个端壁42共同限定形成插槽43,所述插槽43可供电连接器100的***。
结合图8所示,所述对接端子50设有固持于一个侧壁41内的固持部51、位于另一个侧壁41内的对接部52及连接固持部51与对接部52的连接部53。所述对接部52延伸入插槽43内,以与导电端子20的接触部21相接触,从而形成电信号的导通。所述连接部53位于插槽43的下方且向外延伸出对接本体40。
所述对接支架60自上而下组装固定于对接本体40的端壁42上,用以提升对接连接器200的整体强度。结合图6所示,所述保护支架30设有遮覆于端壁42的端壁遮蔽片61及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41的侧壁遮蔽片62,所述侧壁遮蔽片62连接于端壁遮蔽片61的横向两端。
所述端壁遮蔽片61设有遮覆于端壁42顶面的端壁顶板部611、自端壁顶板部611的内侧边弯折且遮覆于端壁42内壁面的端壁内壁部612及自端壁顶板部611的外侧边弯折且遮覆于端壁42外壁面的端壁外壁部613,所述端壁外壁部613设有自其横向两端沿侧壁41的内壁面延伸的弹性臂614。所述弹性臂614设有突伸入插槽43内的凸起部615,用以在对接连接器200插接时保证大电流的通过。
所述端壁42设有沿纵向贯穿端壁42且连通插槽43的狭槽46,所述弹性臂614自端壁42的外侧面穿过狭槽46且延伸入插槽43内。所述弹性臂614在侧壁41区域内沿纵向延伸,且所述弹性臂614与侧壁4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对接本体40的侧壁41设有对应于弹性臂614的让位槽44,所述让位槽44自侧壁41的内壁面凹陷形成,用以使弹性臂614弹性形变时具有足够的运动空间。
本实用新型中,当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200相配合时,所述弹性臂614与电连接器100的保护支架30配合实现稳定的弹性接触,从而实现大电流导通功能。所述对接支架60的弹性臂614具有较长的力臂,在保证对接连接器200稳定装配的同时,还解决了对接连接器200插拔后弹性臂614降服较大的问题,使得对接连接器200在使用时的接触稳定可靠。
所述对接支架60的侧壁遮蔽片62设有自端壁顶板部611的两端沿纵向延伸的侧壁顶板部621,所述侧壁顶板部621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41的顶面。所述侧壁顶板部621至少部分遮覆于弹性臂614的上方,从而能起到保护弹性臂614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对弹性臂614进行限位的作用。所述侧壁遮蔽片62还设有自侧壁顶板部621的外侧边向下弯折延伸的侧壁外壁部622,所述侧壁外壁部622可固定地安装在与对接连接器200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未图示)上。
所述侧壁外壁部622卡扣于侧壁41的外壁面,用以将对接支架60固定至对接本体40上。所述对接本体40设有位于侧壁41外壁面的锁扣槽45,所述侧壁外壁部622收容于锁扣槽45内且设有卡合于锁扣槽45壁面的倒刺(未标号),用以加强对接支架60固定至对接本体40上的稳定性。
所述端壁遮蔽片61的端壁外壁部613的外表面未超出端壁42的外壁面,且所述侧壁遮蔽片62的侧壁外壁部622的外表面亦未超出侧壁41的外壁面,使得对接支架60在增加对接本体40的强度且实现大电流的导通的同时,亦未增大对接连接器200整体的体积。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沿纵向延伸的顶面及位于所述顶面的横向两侧的两个侧面,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持于所述侧面的接触部及至少部分埋设于所述顶面的延伸部,所述接触部露出于所述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所述接触部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侧面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在纵向上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在横向上无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沿垂直于纵向与横向的竖向延伸,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分别暴露于两个所述侧面上且在纵向上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自所述接触部的顶端沿横向延伸,且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延伸部在横向上不重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所述顶面向内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且设有自末端向下延伸入所述绝缘本体的埋设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纵向两端的保护支架,所述保护支架设有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端部的包覆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纵向两端的端面,所述包覆部至少部分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顶面与所述侧面且完全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端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部设有遮覆于所述顶面的顶面遮蔽部、自所述顶面遮蔽部的横向两侧向下弯折延伸的侧面遮蔽部及自所述顶面遮蔽部的纵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面遮蔽部,所述侧面遮蔽部至少部分遮覆于所述侧面,所述端面遮蔽部遮覆于所述端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遮蔽部、所述侧面遮蔽部与所述端面遮蔽部三者共同围设形成无缝的角部遮蔽部,所述角部遮蔽部为全包裹结构且遮覆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横向顶角处的所述顶面及所述端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支架设有自所述侧面遮蔽部的底部向外延伸的焊接脚,所述导电端子设有自所述接触部的底端向外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焊接脚与所述焊接部位于同一平面内。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支架是由金属件通过抽引成型方式制成,所述顶面遮蔽部未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顶面,且所述侧面遮蔽部未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侧面。
CN202122384098.3U 2021-09-29 2021-09-29 电连接器 Active CN216085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4098.3U CN216085567U (zh) 2021-09-29 2021-09-29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4098.3U CN216085567U (zh) 2021-09-29 2021-09-29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5567U true CN216085567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6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4098.3U Active CN216085567U (zh) 2021-09-29 2021-09-29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55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8484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9638523B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10489984U (zh) 高速背板连接器
KR20120022624A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회로 보드 어셈블리
CN211700677U (zh) 线缆连接器
JP5315912B2 (ja) 多連装電気コネクタ
CN111564717A (zh)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212230649U (zh)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JP7385771B2 (ja) ソケット補強部材、基板対基板ソケット及び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組立体
CN213845615U (zh) 电连接器
CN216085567U (zh) 电连接器
TWI831388B (zh) 電連接器、製造方法以及連接器組件
CN212230677U (zh) 电连接器
CN203250909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15119431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
CN2660702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11530239U (zh) 电连接器
CN212230648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11628316A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CN209860205U (zh) 电连接器
CN214797996U (zh) 电连接器
CN213845574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20527244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12085268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CN213845572U (zh) 母端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