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9922U - 一种电陶炉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陶炉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9922U
CN216079922U CN202122701990.XU CN202122701990U CN216079922U CN 216079922 U CN216079922 U CN 216079922U CN 202122701990 U CN202122701990 U CN 202122701990U CN 216079922 U CN216079922 U CN 216079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electric
fan
heat dissipation
he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19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Guyin Tea S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Guyin Tea S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Guyin Tea S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Guyin Tea Se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019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9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9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9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陶炉散热结构。它包括壳体、加热装置、控制装置和风机,控制装置分别与加热装置和风机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散热腔和电气腔,加热装置设置在散热腔内,控制装置和风机设置在电气腔内,壳体设有若干散热孔和进风孔,散热腔通过散热孔与壳体外连通,电气腔通过进风孔与与壳体外连通,空气由风机从进风孔吸入后依次经电气腔、散热腔从散热孔排出,使空气经过控制装置和加热装置时带走废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风机远离加热装置从而不受加热装置废热干扰,加热装置可以有更高功率,风机制造成本降低、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电陶炉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陶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陶炉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陶炉大多在加热装置的下方设置散热风机,以将加热装置的废热排出,但是,由于散热风机与加热装置距离短,加热装置的废热也会对散热风机的工作造成影响,导致电陶炉设计时就必须限制加热装置的功率,避免加热装置的废热过多,以致散热风机停止工作,而且,散热风机需要采用耐高温材料,提高了电陶炉的制造成本。散热风机通常为轴流风机,散热风机的风量较小,散热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结构优化、成本低的电陶炉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陶炉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加热装置、控制装置和风机,控制装置分别与加热装置和风机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散热腔和电气腔,加热装置设置在散热腔内,控制装置和风机设置在电气腔内,壳体设有若干散热孔和进风孔,散热腔通过散热孔与壳体外连通,电气腔通过进风孔与与壳体外连通,空气由风机从进风孔吸入后依次经电气腔、散热腔从散热孔排出,使空气经过控制装置和加热装置时带走废热。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
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电气腔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排设置在散热腔一侧,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第一连接孔连通,第二腔室和散热腔通过第二连接孔连通,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二腔室内,进风孔设置在第一腔室底部,风机设置在第一腔室内,风机的进风口朝向进风孔,风机的出风口对齐第一连接孔。避免异物直接进入第二腔室。
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穿过第一连接孔延伸进第二腔室内,控制装置为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可控硅,风机的出风口朝向可控硅。
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孔一端朝向加热装置。
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散热腔底部中心位置上,若干散热孔呈“冂”形排布在散热腔底部、加热装置周边。
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离心风机风量大,散热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风机远离加热装置从而不受加热装置废热干扰,加热装置可以有更高功率,风机制造成本降低、使用寿命长。风机将冷风从电气腔吹向散热腔,既能带走控制装置的废热,还避免散热腔中加热装置的废热流向电气腔,同时使电气腔内废热通过散热孔排到外界。风机的出风口使第二腔室和散热腔均处于正压状态,且第二腔室内空气压力大于散热腔室内空气压力。散热孔设计便于散热腔多方向散热,散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壳体内的空气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3所示,一种电陶炉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加热装置2、控制装置3和风机4。壳体1包括底座11和面板12,面板12固定在底座11顶面,壳体1内设有散热腔5和电气腔6,电气腔6包括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并排设置在散热腔5一侧,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通过第一连接孔71连通,第二腔室8和散热腔5通过第二连接孔72连通。
其中,第一腔室7底部设有与壳体1外连通的进风孔61,风机4设置在第一腔室7内,风机4的进风口朝向进风孔61,风机4的出风口对齐第一连接孔71。控制装置3设置在第二腔室8内,控制装置3为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可控硅31,风机4的出风口朝向可控硅31。优选地,风机4为离心风机4,风机4的出风口穿过第一连接孔71延伸进第二腔室8内。
加热装置2设置在散热腔5底部中心位置上,第二连接孔72一端朝向加热装置2。散热腔5底部、加热装置2周边呈“冂”形排布有若干散热孔51,排列成“冂”形散热孔51的开口一侧朝向电气腔6。优选地,加热装置2为发热线圈盘。控制装置3分别与加热装置2和风机4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电陶炉工作时,风机4的进风口从进风孔61吸入温度较低的空气,并将温度较低的空气吹入第二腔室8内。温度较低的空气从控制装置3上经过,由其是经过可控硅31,实现带走控制装置3的废热,并使第二腔室8内处于正压状态。第二腔室8内的空气压力大于散热腔5室内的空气压力,第二腔室8内空气通过第二连接孔72进入散热腔5室内,使散热腔5室内的空气压力大于壳体1外的空气压力,散热腔5室内的空气通过散热孔51向壳体1外流动,实现带走加热装置2的废热。风机4和加热装置2距离较远,工作时不易相互干扰。

Claims (6)

1.一种电陶炉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加热装置、控制装置和风机,控制装置分别与加热装置和风机电性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设有散热腔和电气腔,加热装置设置在散热腔内,控制装置和风机设置在电气腔内,壳体设有若干散热孔和进风孔,散热腔通过散热孔与壳体外连通,电气腔通过进风孔与壳体外连通,空气由风机从进风孔吸入后依次经电气腔、散热腔从散热孔排出,使空气经过控制装置和加热装置时带走废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陶炉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气腔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排设置在散热腔一侧,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第一连接孔连通,第二腔室和散热腔通过第二连接孔连通,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二腔室内,进风孔设置在第一腔室底部,风机设置在第一腔室内,风机的进风口朝向进风孔,风机的出风口对齐第一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陶炉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穿过第一连接孔延伸进第二腔室内,控制装置为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可控硅,风机的出风口朝向可控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陶炉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连接孔一端朝向加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陶炉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散热腔底部中心位置上,若干散热孔呈“冂”形排布在散热腔底部、加热装置周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陶炉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
CN202122701990.XU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电陶炉散热结构 Active CN216079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1990.XU CN216079922U (zh)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电陶炉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1990.XU CN216079922U (zh)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电陶炉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9922U true CN216079922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59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1990.XU Active CN216079922U (zh)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电陶炉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9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94753U (zh) 电池包
CN105545721A (zh) 一种水泵与电动调节装置的一体式散热结构
CN216079922U (zh) 一种电陶炉散热结构
CN201531460U (zh) 用于离心风机的导风栅
CN211605850U (zh) 一种墙体嵌入式高效散热型配电柜
CN211019778U (zh) 一种蒸汽锅炉的控制柜散热装置
CN113417879A (zh) 一种盘形ptc加热器组合组件和具有其的吊扇灯
CN216114181U (zh)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电陶炉
CN206191898U (zh) 一种高效节能暖风机
CN108006730B (zh) 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排烟风机和排烟***以及燃气热水器
CN217178608U (zh) 一种新型电磁炉
CN220575831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动工具
CN208226723U (zh) 一种内置隔热挡板的电机机座
CN211831187U (zh) 一种通风散热装置
CN219934055U (zh) 高效排热的电磁炉
CN220325074U (zh) 一种带有降温结构的控制柜
CN215446676U (zh) 一种散热结构、电器盒及室外机
CN214631572U (zh) 锅具组件和厨房设备
CN220471695U (zh) 一种电烹饪器的散热底座
CN215723406U (zh) 超薄电陶炉
CN214147810U (zh) 一种舞台摇头灯双鼓风机散热结构
CN220489226U (zh) 一种电烹饪器
CN209731911U (zh) 一种单罐电控柜装置
CN201836939U (zh) 一种具有抽排式冷却结构的电陶炉
CN210345678U (zh) 一种热管导风换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