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20825U - 一种表面清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面清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20825U
CN216020825U CN202122019246.1U CN202122019246U CN216020825U CN 216020825 U CN216020825 U CN 216020825U CN 202122019246 U CN202122019246 U CN 202122019246U CN 216020825 U CN216020825 U CN 216020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urface cleaning
cleaning
opening
roller br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192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崔卫民
朱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192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20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20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20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包括基座以及放置于基座的表面清洁装置,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设有清洁辊的辊刷腔、集污盒和用以向辊刷腔提供清洁液的喷淋组件,辊刷腔的底部设有开口,清洁辊穿过开口以擦拭待清洁表面,集污盒用于收集清洁辊产生的污液,表面清洁装置上还设有可移动的护盖,基座上设有驱动构件,驱动构件驱使护盖关闭开口以使护盖与辊刷腔配合形成清洁辊的清洗腔。本申请的表面清洁***减少了用户的工作负担,并且避免对待清洁面造成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表面清洁***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安装有电动清洁件的表面清洁装置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电动清洁件的样式有转盘式、往复移动式和转辊式。其中,转辊式电动清洁件即在辊轴上包裹清洁垫,使两者共同组成清洁辊,清洁辊可转动的安装在表面清洁装置上。在表面清洁装置工作过程中,转动的清洁辊与待清洁面接触并对待清洁面进行擦拭。
为了方便对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辊进行清洁及充电,越来越多的表面清洁装置还会配置清洁座,清洁座设有清洗槽和充电插座,表面清洁装置放置在清洁座上后,能够与充电插座对接进行充电,同时清洁辊就能够在清洗槽当中转动以完成自清洗。
在清洁辊进行自清洗的过程中,由于清洁槽与表面清洁装置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部分污水会漫溅到清洁座的其他部分并粘附在表面清洁装置的底部,再次使用表面清洁装置进行清洁工作时,粘附在表面清洁装置底部的污水会落在待清洁面上,对待清洁面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清洗结束后清洁座上会残留脏污,由于清洁座比较重而且具有不能沾水的充电插座,对清洁座进行清洗也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清洁辊在清洁座自清洗过程中污水会漫溅到表面清洁装置其他部分以及清洁座清洗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包括基座以及放置于基座的表面清洁装置,前述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设有清洁辊的辊刷腔、集污盒和用以向辊刷腔提供清洁液的喷淋组件,前述辊刷腔的底部设有开口,前述清洁辊穿过前述开口以擦拭待清洁表面,前述集污盒用于收集清洁辊产生的污液,其特征在于,前述表面清洁装置上还设有可移动的护盖,前述基座上设有驱动构件,前述驱动构件驱使前述护盖关闭前述开口以使护盖与辊刷腔配合形成前述清洁辊的清洗腔。
可选地,前述驱动构件固定在前述基座上,前述护盖包括驱动部,前述驱动构件抵顶前述驱动部以关闭前述开口。
可选地,前述表面清洁装置上还设有复位装置,前述复位装置用以向护盖提供使其回到开启前述开口的回复力。
可选地,前述驱动构件活动设置在基座上,前述基座上设有驱动装置,前述驱动装置与前述驱动构件传动连接以通过驱动构件驱使护盖移动。
可选地,前述护盖绕前述清洁辊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前述开口。
可选地,前述护盖设置于前述辊刷腔的内侧。
可选地,前述护盖设置于前述辊刷腔的外侧。
可选地,前述表面清洁装置设有位于前述清洁辊后侧的刮条,前述刮条与待清洁面接触,并且,关闭前述开口的护盖与前述刮条抵接。
可选地,前述集污盒设置在前述辊刷腔的侧部,前述集污盒上或者辊刷腔侧壁上设有刮污导流部,以刮除并引导清洁辊表面的污物汇入集污盒。
可选地,前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真空电机,前述集污盒与辊刷腔、真空电机连通以将脱离清洁辊的污物吸至集污盒。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申请前述的表面清洁***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表面清洁装置设置护盖并在基座上设置驱使护盖的驱动构件,将表面清洁装置放置在基座上后,护盖能够在驱动构件的驱使下关闭辊刷腔的开口以形成包围清洁辊的清洗腔,表面清洁装置在基座进行充电,而清洁辊在清洗腔内转动实现自清洗,使得清洁辊无需在基座上进行清洗,从而避免清洁辊清洗产生的污水残留在基座上,因此无需对基座进行清洗,减少了用户的负担,同时避免了污水漫溅并粘附在表面清洁装置的底部,能够防止污水对待清洁面造成二次污染。
2、通过利用固定在基座的驱动构件对护盖进行驱动,在表面清洁装置与基座进行对接时,护盖的驱动部先与固定的驱动构件接触,然后随着表面清洁装置逐渐放置到位,护盖与驱动构件要发生相对移动,此时因为驱动构件抵顶着护盖的驱动部,使护盖在驱动构件的作用下向关闭辊刷腔开口的位置移动,直至表面清洁装置与基座对接到位,护盖也移动至关闭辊刷腔开口的位置,利用固定的驱动构件和表面清洁装置实现护盖的驱动,无需为驱动构件设置额外的驱动装置,简化了结构。
3、通过使护盖绕清洁辊转动以开启或关闭辊刷腔的开口,使得护盖的活动路径和清洁辊的外形相适配,而且,护盖转动设置的方式使得护盖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有活动量,从而能够避免清洁辊阻挡护盖的活动,使得护盖在不需要清洁辊避让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对辊刷腔的封闭。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表面清洁***的轴测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部分表面清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护盖驱动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驱动构件和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驱动构件和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驱动部与驱动构件开始接触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护盖关闭辊刷腔开口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驱动部与驱动构件开始接触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护盖关闭辊刷腔开口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护盖开启辊刷腔开口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护盖关闭辊刷腔开口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护盖驱动的原理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中护盖开启辊刷腔开口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中护盖关闭辊刷腔开口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第八实施例中护盖开启辊刷腔开口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第八实施例中护盖关闭辊刷腔开口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第九实施例中护盖关闭辊刷腔开口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第十实施例中部分表面清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表面清洁装置;11、机体;111、辊刷腔;112、喷淋嘴;113、吸污口;114、刮擦件;115、滑槽;116、刮条;12、把手杆;13、清洁辊;14、净水箱;15、集污盒;151、刮污导流部;16、护盖;161、滑块;162、驱动部;1621、转轮;1622、活动柱;1623、凹槽;
2、基座;21、充电座;22、承接座;23、驱动构件;231、凸柱;24、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该一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包括基座以及放置于基座的表面清洁装置,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设有清洁辊的辊刷腔、集污盒和用以向辊刷腔提供清洁液的喷淋组件,辊刷腔的底部设有开口,清洁辊穿过开口以擦拭待清洁表面,集污盒用于收集清洁辊产生的污液,表面清洁装置上还设有可移动的护盖,基座上设有驱动构件,驱动构件驱使护盖关闭开口以使护盖与辊刷腔配合形成清洁辊的清洗腔。
本申请通过在表面清洁装置设置护盖并在基座上设置驱使护盖的驱动构件,将表面清洁装置放置在基座上后,护盖能够在驱动构件的驱使下关闭辊刷腔的开口以形成包围清洁辊的清洗腔,表面清洁装置在基座进行充电,而清洁辊在清洗腔内转动实现自清洗,使得清洁辊无需在基座上进行清洗,从而避免清洁辊清洗产生的污水残留在基座上,因此无需对基座进行清洗,减少了用户的负担,同时避免了污水漫溅并粘附在表面清洁装置的底部,能够防止污水对待清洁面造成二次污染。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表面清洁***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表面清洁***包括表面清洁装置1和基座2,表面清洁装置1包括机体11、把手杆12、清洁辊13、净水箱14、喷淋构件(图中未示出)、集污盒15和护盖16。其中,把手杆12与机体11枢转连接,用于控制表面清洁装置1的行进。清洁辊13转动安装于机体11,用于对待清洁面进行拖擦。净水箱14用于储存清洗液,喷淋构件用于将净水箱14储存的清洗液输送至清洁辊13。集污盒15用于收集清洁辊13产生的污液。护盖16能够和机体11形成用于清洗清洁辊13的清洗腔。基座2设有充电座21和承接座22,承接座22上设有驱动构件23,充电座21用于与表面清洁装置1对接后对表面清洁装置1进行充电,承接座22用于承接表面清洁装置1的机体11,驱动构件23用于驱动护盖16活动以使其与机体11形成用于清洗清洁辊13的清洗腔。
如图1至图3所示,具体地,机体11形成有辊刷腔111,辊刷腔111具有面向待清洁面的开口,清洁辊13可转动地安装在辊刷腔111当中并至少部分暴露于开口,从而与待清洁面接触并通过自身的转动对待清洁面进行擦拭。净水箱14设置在把手杆12上,喷淋构件至少包括供液管道(图中未示出)、输送泵(图中未示出)和喷淋嘴112,输送泵将净水箱14内的清洗液抽入供液管道中,清洗液经供液管道流至喷淋嘴112,然后从喷淋嘴112喷淋到清洁辊13上。
继续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机体11设有面向清洁辊13的吸污口113,集污盒15设置在把手杆12上,吸污口113与集污盒15连通,吸污口113与集污盒15的流体路径上设有真空电机(图中未示出),机体11还设有刮擦件114。如图3中流向箭头所示,刮擦件114能够对转动的清洁辊13进行刮挤,以刮离清洁辊13吸附的污液,真空电机能够将被刮离的污液以及待清洁面上的脏污由吸污口113抽吸至集污盒15当中。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充电座21设有插孔(图中未标记),把手杆12上设有与插孔对接的插针(图中未示出),充电座21连接市电,表面清洁装置1与基座2对接到位后,插针***插孔当中,充电座21就可以对表面清洁装置1进行充电。
如图2和图3所示,护盖16为一个弧形的盖板,辊刷腔111的内侧壁设置为与护盖16相适配的弧形,护盖16设置在辊刷腔111的内侧,同时,护盖16可转动地设置在机体11上,并能够通过绕清洁辊13转动来开启或关闭辊刷腔111的开口,当护盖16关闭辊刷腔111开口时,护盖16与机体11配合形成包围清洁辊13的清洗腔。具体地,辊刷腔111的内侧壁上设有滑槽115,护盖16设有与其固连并嵌入滑槽115的滑块161,护盖16通过滑块161与滑槽115的配合可转动地设置在机体11上并利用滑块161在滑槽115内的滑动实现绕清洁辊13转动,而护盖16通过绕清洁辊13转动可以开启辊刷腔111的开口或关闭辊刷腔111的开口。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在辊刷腔111位于清洁辊13两端的侧壁上设置与护盖16厚度相当的弧形凹槽,使护盖16嵌入弧形凹槽当中,以利用弧形凹槽限定护盖16的移动轨迹,使护盖16能够沿绕清洁辊13转动的轨迹活动。或者,直接将护盖16设置为多段的可伸缩结构,从而通过自身的伸缩实现开启或关闭辊刷腔111开口的动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护盖16绕清洁辊13的转动动作来说,优选的方式为护盖16绕清洁辊13的中心轴转动,当然,护盖16的转动轴也可以与清洁辊13的中心轴不同轴。
参照图4所示,护盖16包括驱动部162,基座上的驱动构件23通过作用于驱动部162以使护盖16移动到关闭辊刷腔开口的位置。结合图5和图6所示,具体地,驱动部162包括与护盖16连接的转轮1621以及能够在机体内上下活动的活动柱1622,活动柱1622和转轮1621通过卡齿相互啮合,使得上下活动的活动柱1622能够带动转轮1621转动,驱动构件23为固定在承接座上并凸出于承接座的柱状结构,机体底部设有与柱状的驱动构件23匹配的避让槽,活动柱1622位于避让槽当中并能够在避让槽当中上下活动,将表面清洁装置放置在基座上时,驱动构件23嵌入机体底部的避让槽当中,继而抵顶避让槽当中的活动柱1622,结合图6中的活动箭头所示,驱动构件23使得活动柱1622向上移动,继而带动转轮1621转动,随着表面清洁装置逐渐放置到位,驱动构件23顶着活动柱1622不断上移,从而使得活动柱1622通过卡齿之间的啮合传动驱使转轮1621不断转动,继而带动护盖16移动,从而使护盖16移动到关闭辊刷腔开口的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将驱动构件23设置为固定在基座2上的固定结构,利用驱动构件23与驱动部162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护盖16进行驱动,使得无需为驱动构件23设置额外的驱动装置,简化了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部也可以只有转轮,而驱动构件上设有与转轮相互啮合的卡齿,即驱动构件直接通过卡齿之间的啮合传动驱使转轮转动,同样能够实现驱动护盖移动的作用。另外,驱动部中齿轮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通过连续传动的方式驱动护盖活动。
参照图3所示,滑槽115内设有作为复位装置的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在护盖16位于开启辊刷腔111的开口的位置时,复位弹簧处于原始状态,当护盖16由开启辊刷腔111开口的位置向关闭辊刷腔111开口的位置移动时,滑块161逐渐压缩(或拉伸)滑槽115内的复位弹簧。当护盖16关闭辊刷腔111的开口后,复位弹簧由于变形而存在弹力,弹力能够促使护盖16回到开启辊刷腔111开口的位置。另外,机体上设有止挡部(图中未标记),止挡部能够与关闭辊刷腔111开口的护盖16密封抵接。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施例的清洁***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表面清洁装置1用来对待清洁面进行清洁时,可以通过把手杆12控制机体11的行进方向,在机体11移动的过程中,转动的清洁辊13与待清洁面接触,对待清洁面进行擦拭清洁,期间,刮擦件114对转动的清洁辊13进行刮擦,刮离清洁辊13吸附的脏污,真空电机通过吸污口113将从清洁辊13刮离的脏污和待清洁面上的脏污吸进集污盒15当中。
当表面清洁装置1需要进行充电或清洁辊13需要进行清洗时,将表面清洁装置1放置在基座2上。将表面清洁装置1放置在基座2上时,驱动构件23嵌入机体11底部的避让槽当中,继而与避让槽当中的驱动部162对接,随着表面清洁装置逐渐放置到位,驱动构件23通过卡齿之间的啮合传动驱使驱动部162转动,继而带动护盖16移动。期间作为复位装置的复位弹簧不断被压缩(或拉伸),使得复位弹簧储存的弹力越来越大。当表面清洁装置1与基座2对接到位,护盖16也移动至关闭辊刷腔111开口的位置,从而与机体11形成清洗腔,同时,把手杆12上的插针也与充电座21的插孔对接到位。充电座21对表面清洁装置1进行充电,清洁辊13在清洗腔内进行自清洗。需要再次使用表面清洁装置1时,将表面清洁装置1从基座2上取下,护盖16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开启辊刷腔111开口的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在表面清洁装置1设置护盖16并在基座2上设置驱使护盖16的驱动构件23,将表面清洁装置1放置在基座2上后,护盖16在驱动构件23的驱使下关闭辊刷腔111的开口,形成了包围清洁辊13的清洗腔,表面清洁装置1在基座进行充电,而清洁辊13在清洗腔内转动实现自清洗,使得清洁辊13无需在基座2上进行清洗,从而避免清洁辊13清洗产生的污水残留在基座2上,因此无需对基座2进行清洗,减少了用户的负担,同时避免了污水漫溅并粘附在表面清洁装置1的底部,能够防止污水对待清洁面造成二次污染。
进一步地,通过将驱动构件23设置为固定在基座2上的固定结构,利用驱动构件23与驱动部162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护盖16进行驱动,使得无需为驱动构件23设置额外的驱动装置,简化了结构。
另外,通过使护盖16绕清洁辊13转动以开启或关闭辊刷腔111的开口,使得护盖16的活动路径和清洁辊13的外形相适配,而且,护盖16转动设置的方式使得护盖16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有活动量,从而能够避免清洁辊13阻挡护盖16的活动,使得护盖16在不需要清洁辊13避让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对辊刷腔111的封闭。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
虽然图中未示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驱动部设置为一根杠杆,驱动构件为普通的柱状结构,杠杆的一端与护盖连接,杠杆的另一端暴露在避让槽中。将表面清洁装置放置在基座上时,驱动构件嵌入机体底部的避让槽当中,继而抵顶避让槽中的杠杆,使杠杆活动,从而带动护盖移动。
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7和图8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驱动部162设置在护盖16上,驱动部162与驱动构件23为相互吸引的磁吸构件。参照图7所示,将表面清洁装置放置在基座上时,先使护盖16的驱动部162与驱动构件23相接触,两者吸附在一起,然后随着表面清洁装置逐渐放置到位,护盖16的运动趋势为相对于驱动构件23向前向下,但是,在此过程中,因为驱动部162和驱动构件23在磁吸力以及表面清洁装置的重力作用下紧紧吸附在一起,使得护盖16的驱动部162无法脱离驱动构件23,所以随着表面清洁装置继续放置,护盖16在驱动构件23的吸力作用下绕清洁辊13转动。参照图8所示,当表面清洁装置与基座对接到位,护盖16也移动至关闭辊刷腔111开口的位置,从而与机体形成清洗腔。
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
如图9和图10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驱动部162设置有凹槽1623,驱动构件23设置有与凹槽1623对应的凸柱231,凸柱231能够沿基座2的前后方向进行转动。将表面清洁装置放置在基座上时,先使凸柱231嵌入凹槽1623当中,然后随着表面清洁装置1逐渐放置到位,护盖16的运动趋势为相对于驱动构件23向前向下,但是,在此过程中,因为凸柱231无法脱出凹槽1623,使得护盖16的驱动部162无法脱离驱动构件23,同时,因为凸柱231可以转动,也不会阻碍表面清洁装置的放置动作,所以随着表面清洁装置继续放置,护盖16在凸柱231与凹槽1623的干涉作用下绕清洁辊13转动,当表面清洁装置与基座对接到位,护盖16也移动至关闭辊刷腔111开口的位置,从而与机体形成清洗腔。
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护盖16设置在辊刷腔111的外侧,同样可以在驱动构件的驱动下关闭辊刷腔111的开口,关闭过程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
参照图13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驱动构件23活动设置在基座上,基座上设有驱动装置24来对驱动构件23进行驱动,继而使活动的驱动购进23驱使驱动部162活动,从而使护盖16活动。
具体地,参照第一实施例当中的结构,驱动部为与护盖连接的齿轮,驱动构件为固定在基座上的柱状结构,并且柱状结构上设有与驱动部适配的卡齿。只不过,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构件隐藏于承接座并且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上下活动,机体底部设有与柱状的驱动构件匹配的避让槽,驱动部暴露于避让槽当中,表面清洁装置放置在基座上放置到位后,驱动构件对准避让槽,驱动装置驱使驱动构件向上活动以使驱动构件嵌入避让槽当中,然后驱动构件通过过卡齿之间的啮合传动驱使驱动部转动,从而使护盖移动到关闭辊刷腔开口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构件也可以设置成与驱动部匹配的另一个齿轮,驱动装置通过驱使驱动构件转动带动驱动部转动,从而驱使护盖活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装置24由基座进行供电。另外,本实施例同样适用于护盖设置在辊刷腔外侧的方案。
本申请的第七实施例:
如图14和图15所示,与第六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驱动构件23可转动的设置在基座上,驱动装置驱使驱动构件23转动,驱动构件23以及护盖16的表面设有相适配的齿槽(图中未示出)。将表面清洁装置在基座上放置到位后,驱动构件23和护盖16上的齿槽也相互嵌合到位,驱动装置驱使驱动构件23转动,通过齿槽间的传动作用即可将护盖16驱动动关闭辊刷腔111开口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设置齿槽,而是将驱动构件和护盖的接触面设置为摩擦力很大的材质,从而利用摩擦力将护盖驱动到位;或者,驱动构件也可以在驱动装置的驱使下水平移动,从而将护盖拉倒关闭辊刷腔开口的位置。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同样适用于护盖设置在辊刷腔外侧的方案。
本申请的第八实施例:
如图16和图17所示,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护盖16通过水平活动开启或关闭辊刷腔111的开口,并且,清洁辊13能够上下活动。当需要关闭辊刷腔111的开口时,清洁辊13先上移为护盖16留出水平移动的空间,然后护盖16水平移动至关闭辊刷腔111开口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驱动构件既可以采用固定在基座上并不由驱动装置驱动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由驱动装置驱动的方式。
本申请的第九实施例:
如图18所示,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设有位于清洁辊13后侧的刮条116,在表面清洁装置对待清洁面进行清洁时,刮条116与待清洁面接触,从而对清洁辊13经过的待清洁面进行刮擦,从而减少残留在待清洁面上的污物,提高清洁效果。并且,在护盖16关闭辊刷腔111的开口时,刮条116能够与护盖16形成密封。
优选地,刮条116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提高对待清洁面刮擦效果的同时也能提高与护盖16的密封效果。
本申请的第十实施例:
如图19所示,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集污盒15放置并固定在机体11内,并且设置在辊刷腔111的侧部,集污盒15上设有刮污导流部151,刮污导流部151与清洁辊13抵接,以对转动的清洁辊13进行刮擦,从而将清洁辊13吸附的污液刮离出来,如图19中流向箭头所示,被刮离的污液顺着刮污导流部151进入污水盒15当中。
需要说明的是,刮污导流部也可以设置在机体上。
本申请的第十一实施例:
虽然图中未示出,但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是自主移动或者导航的清洁机器人。清洁机器人设置有驱动轮和导航模块,清洁机器人根据导航模块获得的位置信息、障碍物信息等情况自主控制驱动轮前进、转弯或者后退等动作。与手持式不同,清洁机器人通过机身底部或机身侧部与基座的接触进行充电。
至此,已经结合前文的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在不偏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拆分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和/或技术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表面清洁***,包括基座以及放置于基座的表面清洁装置,所述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设有清洁辊的辊刷腔、集污盒和用以向辊刷腔提供清洁液的喷淋组件,所述辊刷腔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清洁辊穿过所述开口以擦拭待清洁表面,所述集污盒用于收集清洁辊产生的污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装置上还设有可移动的护盖,所述基座上设有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驱使所述护盖关闭所述开口以使护盖与辊刷腔配合形成所述清洁辊的清洗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护盖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构件抵顶所述驱动部以关闭所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清洁***,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装置上还设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用以向护盖提供使其回到开启所述开口的回复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活动设置在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驱动构件传动连接以通过驱动构件驱使护盖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表面清洁***,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盖绕所述清洁辊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清洁***,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盖设置于所述辊刷腔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清洁***,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盖设置于所述辊刷腔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清洁***,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装置设有位于所述清洁辊后侧的刮条,所述刮条与待清洁面接触,并且,关闭所述开口的护盖与所述刮条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表面清洁***,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盒设置在所述辊刷腔的侧部,所述集污盒上或者辊刷腔侧壁上设有刮污导流部,以刮除并引导清洁辊表面的污物汇入集污盒。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表面清洁***,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真空电机,所述集污盒分别与辊刷腔、真空电机连通以将脱离清洁辊的污物吸至集污盒。
CN202122019246.1U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表面清洁*** Active CN216020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9246.1U CN216020825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表面清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9246.1U CN216020825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表面清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20825U true CN216020825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60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19246.1U Active CN216020825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表面清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208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1756A (zh) * 2022-03-23 2022-06-17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方法和清洁***
CN115823568A (zh) * 2023-02-10 2023-03-21 威海市泓阳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外壁清理机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1756A (zh) * 2022-03-23 2022-06-17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方法和清洁***
CN115823568A (zh) * 2023-02-10 2023-03-21 威海市泓阳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外壁清理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7426B2 (en)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and tray
CN216020825U (zh) 一种表面清洁***
CN114468875A (zh) 清洁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
CN108185926B (zh) 家庭用拖地机器人
CN114403757B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5687504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表面清洁装置
KR20100137906A (ko) 휴대용 물청소기
CN210810812U (zh) 扫地机器人及其清洁装置
CN218500623U (zh) 基站
CN218943253U (zh) 可自清理的清洁设备和清洁组件
CN215016865U (zh) 擦地***
CN215738742U (zh) 一种洗地机、地刷装置和刮水条结构
CN217118344U (zh) 一种清洁刷
CN218792085U (zh) 一种具有污水桶的湿式表面清洁装置
CN218390983U (zh) 一种可沿边清洁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7547915U (zh) 一种清洁组件及吸尘器
CN218105788U (zh) 一种防头发缠绕的扫地机
CN218165171U (zh) 清洁机器人***
CN114521832B (zh) 可分离式扫拖一体清扫机
CN215687506U (zh) 一种洗地机及其底座
CN21487471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视镜清洁除雾设备
CN218186610U (zh) 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清洁设备
CN217066271U (zh) 清洁装置及清洁设备
CN220141568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7510429U (zh) 一种二合一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